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贻——良好思维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习惯66.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孩子在考试时面对试卷,不可能向任何人请教,只能独立思考问题。因此,要想让你的孩子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平时培养他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千篇一律的圣诞树

    黄全愈博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小学教师达琳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十分高,有一次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样的东西——圣诞树!

    她觉得十分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

    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她顺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

    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

    令她更感吃惊的是,把那墙上圣诞树覆盖起来以后,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们竟然抓耳挠腮,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就是无从下笔。

    达琳不得不又把墙上那幅圣诞树揭开……

    是的,达琳面对的这群小“绘画天才”,只能够模仿,不知道怎样创造,不会独立思考:“快乐的节日”应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应该放上什么景物、什么人?如何安排画面的布局?

    例子虽小,却十分有普遍性,指出了国内学生普遍存在的痼疾:不会独立思考!他们面对考试,总是尽可能多地做题,记住各种题型的解法和标准答案,而不是在用自己的脑子分析、思考。

    独立思考的沃土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培养,它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

    在美国,小孩上绘画课,常常是老师给一个题目,让孩子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说——好哇!好哇!

    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没有规矩的孩子到了大学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美国大学的VLSI设计课程上到深处,学生就可以做出实实在在的ASIC芯片,然后拿着自己的设计去硅谷或者别处工作面试,说:“这是我做的东西。”是的,大学学生就可以开发设计自己的专利产品,用它来敲开微软公司的大门。

    念到硕士博士,考核内容就更加“离谱”了。

    美国教授一般会让自己的学生多参加研究工作,而不是做重复性项目。美国的博士生一般有一个资格考试,在硕士期将近结束时进行。考试时提出一个新兴课题,摆出方案,由5人评议小组审核课题的新颖程度、意义和方案可行性等。通过资格考试,你才可以在这个课题上开始你的论文研究。如果评议期间有人就同一课题发表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你就必须修改课题甚至从头再来。

    UCLA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系博士资格考试有这么一项:几个教授从某篇新发表的文章中提取课题,让博士生在两三天内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测验学生对前沿研究的敏锐程度。这种考试有时一个通过的也没有。

    看出来了吧,博士生就应该挑战学术最前沿的尖端课题,读博士是为了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这就是独立思考!

    国内的中学学习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因此家长才应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条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毕竟,在高考中,孩子是要自己独立面对的。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知识

    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一段时期学到的知识讲出来。要求是越通俗越简单越好。把课本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就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孩子对各种题型整理归纳

    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做了一定题目的基础上,对题型分类整理,概括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这种独立的思考,孩子再见到类似题型,就可以按部就班得出正确答案。

    3.陪孩子讨论难题,按思考的点打分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讨论难题,孩子只要想出了一个角度或者一个步骤,都给加分。这样可以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题目,明白只要多思考一点,就离成功近了一步。

    4.让孩子编题目考父母

    家长可以让孩子根据所学知识,编题目来考父母。编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的过程。当孩子能在题目中设置各种圈套,家长就有理由相信,这些圈套在考试中再也难不倒自己的孩子了。

    5.站在孩子一边

    当孩子的独立思考不符合标准答案,被老师判为错误,父母应当站在孩子一边,大声夸奖孩子了不起,想得比老师都多。同时也要跟孩子讲清楚,我们既然要在考试中拿分,就得按照出题人的水平来做题。

    6.在生活中,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在生活中,当孩子对父母说出了真实看法,不管是错是对,首先都要鼓励孩子能独立思考。如果想法不对,父母可以以平等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由孩子来自行判断,切记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习惯67.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事实上,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如果面对难题不知从何下手,就肯定无法给出正确答案。而如果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就等于是迈出了解题的第一步,只要继续往下走,就有机会把题目做对。

    在1994年江苏省中等农业学校招生考试中,作文题目是这样的:“1992年,中日两国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家长走了,只给孩子留下鼓励,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的路段将孩子拉上小车;日本人说,中国的下一代不是他们的对手。夏令营成了两国下一代人的一次较量。”

    这样的作文题说了这么多的话,而真正留给学生的想像空间并不大。作文的走向都已经在题目中预先设计好了,无非是说,中国的家长忽视了对下一代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下一代将输在日本人手上……

    只有一个学生对这篇作文题的比较方式产生疑问。他认为日本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和中国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都不能代表全部。中国参加夏令营的往往是一些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城里孩子,如何能代表中国全部呢?该同学的答案超出预先设计好的走向,命运可想而知。

    孩子病了是否该回大本营睡觉?倒有这样一件真事:某个学生是全县统考第一名。有一次,学校组织马拉松长跑,恰好这时,他患了病毒性感冒。班主任要他带病坚持参加比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全校学生树一个榜样。就这样,他坚持跑完全程。可是5天后,这个品学兼优的同学就离开了人世。

    像这样有漏洞的题目,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因为语文有很大的模糊性,所谓标准化的试题其实并不标准。比如按标准化电脑评分:答案是惟妙惟肖,就不许答栩栩如生。令人遗憾的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却总是在成绩上受到惩罚,别的孩子看到了,就更加不敢有丝毫出格的想法。结果,只能培养出一批墨守成规的孩子。

    发现问题是为了自己

    孩子们都是在日常学习中被培养造就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并不严谨的题目,如果提出了其中的问题,就不能得分。然而,高考的题目质量更高,更需要孩子积极地思考。如果以考大学作为学习的目的,孩子就必须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正因为大多数孩子不善于积极思考问题,因此,谁的思维更活跃、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谁在高考中就更有优势。

    为了拉开分数差距,高考出题往往都有相当的难度。既然知识点就那么多,出题不能超纲、超出所学范围,那么难点就只能在于,要在看似容易的地方设置障碍,你以为很容易,结果一做就错。可以说,在大多数学生面前,高考中的难题都是陌生的,需要独立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才能找到答案。此外,当一个孩子善于发现问题,不仅能靠难题拉分,在容易的题目上,思维也会更加敏捷,答题速度会更快,准确率会更高。

    每个孩子都在题海中挣扎,学习的效果和考试的成绩,实际存在着非常大的随机性,取决于临场发挥的状态和对题目的熟悉程度。在这条路上和别的孩子竞争,按照目前高考的录取比例,成功的希望是很渺茫的。与其如此,还不如转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多问孩子为什么

    在学习上要多问孩子“为什么”,引导孩子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因后果,同时可以让孩子耳濡目染,渐渐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的习惯,更能够发现问题。

    2.在家中设立发现奖

    可以在家中设立发现奖,当孩子从教材上、辅导书上和试卷上发现值得疑问的地方,就给予奖励。这能鼓励孩子多思考,并为自己的发现高兴。当他遇到想不通的时候,就会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

    3.尊重孩子提出的每个问题

    当孩子向父母提问,不管问题有多幼稚,都不可以粗暴地批评或者冷嘲热讽。尊重孩子提出的每个问题,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

    4.鼓励孩子多提问

    当孩子提问,父母要立即给予鼓励,夸奖他肯动脑筋。这样,随着孩子提的问题越来越多,他的思考也会越来越全面,在考试中,也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5.陪孩子一起找问题

    对于孩子比较薄弱的科目,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学习,寻找其中的问题,留给孩子去找答案。当孩子能找到那些答案的时候,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还能帮孩子养成善于找问题的习惯。

    6.在家里开展问题大赛

    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在自己和别人身上,能找到更多的问题。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能够让孩子对找问题的过程充满兴趣,并渐渐养成习惯,这样对知识也就不会满足于一知半解。

    习惯68.培养孩子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过程的话,就要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一个好的学生,总是能把一个难题分解为各个部分,找出其中的关联,然后逐一击破。然而,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不信的话,请比较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小学。

    中国的大学

    邵健教授至今难忘他布置的一次期中考试——解读一首美国民歌《花儿到哪里去了》。它的内容大致如下:“花儿到哪里去了/花儿被漂亮的姑娘们摘去了/漂亮的姑娘们到哪里去了/姑娘们被大兵带到军营里去了/军营里的大兵到哪里去了/大兵们到坟墓里去了/那些坟墓到哪里去了/坟墓上早就开满鲜花了。”

    试卷收上来,结果他看到的不是一篇篇不同的文章,而几乎变成了同一篇文章。好像大家约好了似的,至少2/3的文章思路一致,语言相同。前者不外“爱国”,后者无非“献身”。在他看来,这首诗哪怕与什么都有关,就偏偏与爱国无关。为了强调爱国,一个女生在文中还这样写到:姑娘们到军营不是为了爱情。他在心里惊呼:天哪,不是为了爱情,又是为了什么?莫非把姑娘当作了慰安妇?多么可怕的爱国献身!在这样一首普通的民歌面前,学生们集体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起码的感觉能力,甚至连对用词的感觉都那么麻木,例如“献身”。他真不知道使用这个词的女孩子到底懂不懂什么叫身体,作为个人的感官所在,包括那些私密感官。身体是可以像贡品一样,挂在嘴上献来献去的吗?

    在课堂上,他对学生说:“在你们上学之前,你们反倒是一个个不同的人,而你们上学之后,却慢慢成了一个人,思维和语言都被导向一个方向。这不正常,很不正常!”

    事后,他反思道:“中国教育缺乏一种对人的关怀,故而造成了对人的事实上的伤害。经由这种教育所形成的人,他们的思维是同一化的,感觉是同一化的,语言也是同一化的,在他们身上丧失了用自己的大脑来思维来感觉来说话的能力。”

    美国的小学

    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如何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于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一位家长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两者相较,高下立判。其间的差别,恰恰在于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后,不但可以轻松应对考试,还能受益终生。难道,这还不值得家长为之而努力吗?

    下面是指导家长法:

    1.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

    当孩子说出了任何观点,父母都应该继续追问他,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简单的提问,可以使孩子深入思考,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2.引导孩子深入分析

    在孩子陈述自己的理由时,父母可以继续深入追问,让孩子的思考渐渐深入,考虑到其他未曾想到的方面。这种继续追问的办法,可以让孩子对任何事情都考虑得更周全,在考试中将直接受益。

    3.不能粗暴地打断孩子

    当孩子在讲自己的理由时,父母不可以中途打断,无论自己多么不同意,都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无论孩子的观点正确与否,能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都是一种有助于分析能力的训练。

    4.平等友好地提出不同意见,请孩子作答

    当父母不同意孩子的观点时,可以用平等友好的态度提出自己看法,请孩子给出回应。原则是,再尖锐的矛盾也不可以在态度上有丝毫的不耐烦。父母能以理服人,孩子才能善于讲道理,善于分析。

    5.当孩子做错题,让他自己分析错误原因

    孩子在考试中出现失误,家长不可急躁地批评,而应该平静地坐下来,让孩子自己分析错误原因。通过自己的分析,孩子能对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记得更牢,更不容易再犯。

    6.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进行答辩

    当孩子为自己定出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父母可以让孩子进行家庭答辩,父母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孩子必须一一回答,努力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方案。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分析能力的提高,更能够加强孩子的责任心,对学习更负责任。

    习惯69.培养孩子善于与所获得的知识建立联系的好习惯

    面对新的问题时,如果能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会让解题过程变得更轻松。考试的真正目的,也正是为了让学生自如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然而,联系已有知识的关键在于一个字——活,如果用得过于死板,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不宜刻板套用已有的知识

    现代汉语的语法分析体系是从西方套用来的,这就是说我们使用着中国语言,而衡量这种语言的标准却是西方的。这套不合体的标准,却在语文课上被老师津津乐道。而事实上,我们更应当从整体上去把握中国语言,把握语言的整体特征,不能强要每个学生都成为语言学家、逻辑学家。

    正是语法体系的错位,使得我们的语言审美也出现了问题。比如《明湖居听书》中的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我们一定会说这一句很美。

    然而,有学生就模仿,写《我的同桌》:“她的头发像黑色的瀑布,眼睛像夜明珠,鼻子像大理石,嘴像一条小船,脸盘子像十五的月亮……”当所有这些比喻拼凑到一起时,就出现了一个极恐怖的形象,还不如直接说一句“我的同桌很美”来得实在。

    这就是刻板套用已有的知识,这种毛病还不止出现在文科中,理科一样存在着类似问题,比如用错了公式和定理。这种刻板的套用,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仅仅凭借一些表面印象来运用,并没有真正地理解。

    10岁孩子写作文

    高洋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父亲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一个学期过去,父亲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孩子笑着说了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老爸的脑门上。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以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父亲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土,敢去作吗?于是乎严声厉色,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父亲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他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竟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父亲没有赞扬,也没评判,因为自己也有点发懵,一是他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这是父亲本人在读研究生之后,才开始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他已经30岁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一个10岁的孩子,就能处理大量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编纂成书。最初是对资料的搜集和筛选,然后是把选好的内容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连接起来,最后再从文字上通一遍,配图,排版,打印。分章分节本身就体现出了逻辑的递进关系,而列出参考书目,则显示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整个过程中,找资料并不难,难的是在各种资料之间建立联系,把散乱的点连缀成篇。有了这种能力,任何复杂的综合应用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高考作文也不再可怕。对家长来说,让你的孩子获得这样的能力,其实并不难。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找联系

    对于孩子学习上的难点,家长可以让他寻找各种关联内容,或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者在规律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样有助于孩子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结,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2.让孩子独立制作知识结构网络图

    家长可以让孩子把某一科目的知识,都用图表的形式联结起来,体现出相互间的关系。这能让分散的知识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尤其在自己动手总结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3.遇到难题时,引导孩子回忆相关知识

    当孩子在难题面前“卡壳”,父母可以引导他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努力寻找互相间的联系。可以把难题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用相应的知识解决。这同时也是对旧知识的一次复习。

    4.让孩子系统介绍某一门科目

    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某一门科目的内容。为了尽量全面,孩子就不得不寻找相互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一旦建立,以后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5.用创造性的题目,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家长可以仿照前面提到的例子,出一些有创造性的题目,让孩子独立完成一篇论文。题目应该能尽量引起孩子的兴趣,也可以由孩子来选。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能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而且里面会有他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习惯70.培养孩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

    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在考试中丢分,那么不妨看一下为什么丢分——难道所用到的知识,自己的孩子没有学过吗?不是!既然不是,丢分就只有一个理由——思维不够灵活,不知道怎样用那些学过的知识。令人悲哀的是,孩子们在学习上花了那么多时间,付出那么多努力,却没有学会主动地、灵活地去思考问题。

    “天才”的挫折感

    黄全愈博士在美国收到了一封厚厚的家信,拆开一看,有一张约两尺见方的宣纸国画,画的是竹子:疏疏落落的竹叶,斜斜弯弯的竹竿,布局协调,浓淡有致,且远近成趣。一读信,则大吃一惊——这幅画竟然出自3岁儿子的手!

    教育系主任布莱思博士正好进来,看到了那幅画,黄博士开玩笑说:“这是一个著名的教授画的!”只见布莱思眨了眨那双蓝蓝的眼睛,点点头沉吟道:“不错!不错!”当他得知真相,脸色在一瞬间掠过了几个变化:既有被作弄的尴尬,又十分不相信那是3岁儿童的画,同时也对自己鉴赏中国画的水平有点怀疑……

    这事让黄博士震惊,因为把一个3岁儿童的画说成是一个著名教授的画,也有人相信,而且这人是一个美国大学的教育系主任!

    这有两个可能:第一是该美国教授鉴赏中国画的水平太低。这个“可能”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连黄博士自己也没想到是儿子的画!第二是儿子的绘画技巧实在太好,以致达到“乱真”的地步。

    后来,黄博士没敢再开玩笑,老老实实“坦白”是儿子的画。但是见者竟然没有一个相信,反而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然而,当他儿子到美国后,却不愿意学画画了。因为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只出一个题目,让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有站着画的,有跪着画的,也有趴着画的。他们笔下所绘,更是不敢恭维: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连这么破的画都能受表扬,孩子画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没劲!真没劲!

    于是,父子俩一致决定退班,这简直是误人子弟,简直是“放羊”!

    父亲的反思

    每次儿子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为样板来要求自己。

    父亲开始仔细观察儿子,发现不管给他什么画,他几乎都能惟妙惟肖地画下来,或者说“拷贝”下来,“克隆”下来。但如果要他根据一个命题自己创作一幅画,那就难了。

    因为原有的训练模式是: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

    这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长此以往,他的绘画过程就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过程。所以,他的眼睛里有画,心里没有画。

    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就只能重复他人。

    父亲告诉儿子,如果自己要画他,可以照着他的相片来画,也可以写生式地画对面的他。但心里更想画的儿子是什么样哪?数年前离开中国时,当他正要一头钻进车里,猛地觉得脑后被一股无形的第六感在吸引着,回过头来,只见朦胧的晨曦中,儿子被奶奶抱在手上,睁着两只大眼在看着爸爸,眉宇间流露的神情,与那3岁的“嘟嘟”脸显得那样的不协调……要画就画心中的儿子,而不是照片上的儿子。画心中的画才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

    找到心中最有震撼力的画面,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面对难题找出答案,也是这样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应变能力,没有好成绩。

    1.鼓励孩子多提思路

    从小带孩子做题的时候,就应该不过于重视答案,而着重于启发孩子,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这样能让孩子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其终生受益。

    2.对作文题目多列提纲为了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可以要求孩子对每个题目,列出3到5份提纲。这样,孩子就能更积极地思考,并且临考时,可以从几份腹稿中,选出最好的。

    3.鼓励孩子的奇思异想

    当孩子提出任何奇怪的想法,家长应当立即鼓励,说“了不起”。鼓励孩子的奇怪想法,就是鼓励孩子多思考,而批评则只能让孩子的思维能力萎缩。

    4.家中设立“创意奖”

    可以在家里设立创意奖,当孩子在学习上想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思路,或者有了什么别的独创性想法,就应该予以奖励。只要家长有如此的态度,孩子的发散思维就能受到极大鼓励。

    5.和孩子做思维比赛

    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想的歪点子多。这种趣味性的练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维活跃性,并让他渐渐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在难题面前永不言败。

    6.把“脑筋急转弯”作为娱乐

    休息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人拿一本《脑筋急转弯》,相互出题目考,谁输了就打一下巴掌或刮一下鼻子。这种游戏能直接锻炼孩子发散思维的能力,并且其中的乐趣能很快驱散学习的烦恼,是十分好的休息方式。

    习惯71.培养孩子善于做阶段性总结的好习惯

    《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哪里掌握得比较充分,哪里还有不足。如果连自己的缺点和问题都不知道,你如何复习?你又怎么面对考试?你的不足不是试卷上老师打的叉,而是头脑里知识的空白。

    大家有问题

    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一两道难题,大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果题目本身并没有超出所学的范围,那就说明了一件事:大家都有问题,不善于思考,他们的学习,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进一步分析,难题为什么难?解题的关键在哪里?大多数时候,只要综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找到其中的突破口。之所以大家都找不到,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大家对已有知识的掌握都不够牢固,不知道怎样使用头脑中的知识,这时,他们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

    如何把死的知识变活?办法有很多种,你甚至可以从头到尾再学一遍。但要说效率最高的办法,还是做阶段性的总结。也就是说,每学一段,都应该对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掌握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要清楚,自己还有什么弱点和不足。这是大家的问题,谁能解决它,在和大家的竞争中,谁就会更有优势。

    那么,怎么样总结才能有最好的效果?知识量那么大,旧的还没消化吸收,新的就已经来了,跟老师的进度似乎总也跟不上,总有差距,学得越多,漏洞就越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学校的集体教学要顾及大家,带着大家一起走,自然不能完全符合个人的需要。因此,善于总结的学生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学习主要靠自己,老师和学校、作业和考试,只能起一个辅助作用。这样,你就可以把目光始终盯在自己身上,看我有什么差距,我有什么问题,我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帮助自己。一定要记住,只知道听课,不知道自学不知道总结的学生,永远不会成为好学生。

    老师为我们震惊

    黄全愈博士的儿子碰到过一份作业,题目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介绍祖国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很真诚地问爸爸:“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误后代,爸爸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番气力,他们总算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微机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看着儿子那专心致志的样子,父亲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如何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最终把文章做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爸爸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布置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进入的境界。爸爸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是不是?”儿子问爸爸,爸爸无言以对,只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去做的孩子,还有不敢断言的事情吗?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小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不比学者专家和教授更差。你的孩子也是天才,能不能发挥出他的天赋,就看做父母的怎样培养了。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给孩子出一些需要总结的大题目

    为了培养孩子阶段性总结的能力,父母可以出一些大题目,让孩子自己查资料、自己总结,从中获得成就感。这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让孩子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2.让孩子定期汇报自己的不足和弥补的方法

    每周末,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全面的评估,找到自己的问题,并提出弥补的方式。全面评估就是总结的过程,可以让孩子针对自己的弱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3.学完一章知识立刻总结

    当孩子学完一章,要求孩子立即进行总结,列出其中的知识点,并标明互相间的关系,还要在每个知识点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来打分。这可以成为自己复习的依据,重点弥补自己的欠缺。

    4.要求孩子讲知识

    家长可以要求孩子用口语讲述学到的知识,讲得越通俗,就说明孩子掌握得越牢固。把书本的长篇大论变成自己的口语,这就是一个总结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5.陪孩子一起总结

    如果孩子没有阶段性总结的习惯,父母可以带着他一起总结,把问题讨论清楚,再让孩子记下来。这能让孩子学会总结知识的基本方法,渐渐养成阶段性总结的习惯。

    6.让孩子编教材

    可以让孩子利用学过的知识,自己来编写教材。家长不能求全责备,一定要用自己的鼓励,让孩子坚持到底。这个过程相当于,孩子对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一遍,再总结出来,将极大地提高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习惯72.培养孩子从观察中学会思考的好习惯

    观察是聪明的眼睛,让孩子长一双“火眼金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人生。

    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观察是聪明的眼睛,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聪明,更谈不上成才。细致是培养观察的基本要求,准确是观察习惯的根本,全面是观察的基本原则,发现特点是观察的目的。

    1975年出生的任寰,7岁写诗,9岁发表作品,10岁出版第一本诗集,12岁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18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至今已出版诗、文集7部,发表各类文章近500篇,多次获国际、国内文学奖。

    任寰小时候不爱说话,这与她从小患过敏性哮喘有关。每次住院、打吊针、输氧,她也不多话。这种生活使她自然形成了善于用眼睛观察的习惯。

    任寰上小学二年级时,父亲有意识地培养她观察、描写大自然。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又教她注意观察人物,观察人的心理,进而观察思考社会和人生。《10岁女孩任寰诗文选》就是她观察、思考生活的结晶。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称她的诗具有思辨性。

    任寰的父母在平时也注意指导观察,开阔孩子的眼界,充实孩子的生活。例如,让任寰观察家里养的花草、小鱼,晚上带任寰观察星空,讲讲简单的星系。白天观云,看到云的流动,讲一讲“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披蓑衣”等谚语的简单道理。

    任寰的父母常常引导她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接触生活,观察世界,扩大眼界,鼓励她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孩子思考问题。这为任寰后来的成功有极大作用。

    巴甫洛夫说过,在你研究、实验和观察的时候,不要做一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根源的奥秘,应当百折不挠地探求支配事实的规律。这就是说,巴甫洛夫主张观察不但要准确,而且还应达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力图深入事物奥秘的程度。

    父母在鼓励孩子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善于观察。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培养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他们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我们的建议是:

    1.明确观察目的。孩子对观察任务的了解,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观察目的越明确,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例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如果要求孩子去观察公园里的小鸟,那么孩子一定会仔细地说出小鸟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眼睛的大小,声音的高低等。这样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从中获得更多的观察收获。

    2.激发孩子观察前的准备。特别是有关知识的准备,以便让孩子看得懂;同时要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观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认识事物。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他最熟悉的、最喜爱的、特征比较明显的和容易辨认的事物,激发孩子积极观察的强烈愿望。

    3.让孩子见多识广。观察力的高低与孩子视野是否开阔有关。孤陋寡闻的孩子缺少实践的机会,观察力必然受到影响。看到同样一种现象,有的孩子能说出很多,有的孩子却说不上几句,这与孩子学习的情况有关。知识学得扎实,道理融会贯通,观察问题就比较深刻。

    4.鼓励孩子多提问。不要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的心灵深处绝对不是一片空白,不同年龄的孩子经常会向父母提出一串串精彩的问题。例如,“天冷了水为什么会结冰?”“我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孩子们的问题有很多是父母们意想不到的,或者觉得可笑、荒唐。面对孩子的提问,有的父母可能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哪有这么多为什么?”也许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也许认为这些问题不值得回答。如果是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很扫兴,挫伤乃至磨灭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思考。

    5.教育孩子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在培养孩子观察的同时,还应引导孩子在观察中积极思考,把观察过程和思考结合起来。科学家看到某种奇特现象,也是要经过一番思考才能有所收获的。接收信息而不处理信息就没有创造。父母应当教育孩子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的观察能力一天天敏锐起来。

    习惯73.培养孩子想像力的好习惯

    世界像飞机的跑道,而想像力就是机翼,有了想像的翅膀,飞机才能起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想像空间,不同的父母将挖掘不同的宝藏。

    想像是心灵之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想像空间。不同的父母将挖掘不同的宝藏。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父母们的共同心愿。对于孩子来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便是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多数父母都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飞机、飞船的发明都是基于想像。如果没有想像,创造就无从谈起。

    一个早春,梁燕女士带孩子去少年宫画画,母子俩兴致勃勃地走在林阴道上。她告诉孩子春天来了,让孩子看看春天跟冬天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仰头看看这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又看看后面几棵还没长出新叶的小树,问妈妈:“为什么春天来了,有的树换上了绿衣,有的却没有呢?”母亲鼓励孩子好好想一想。孩子也许想起今天早上起来找不到衣服穿的情景,于是说:“妈妈,我知道了,春天来了,所有的树妈妈和树宝宝都要换上绿色的衣裙的,这个树宝宝起晚了,找不到妈妈为他准备好的绿衣服正在着急呢。”母亲趁机指着前面那棵依然是枯叶满枝的古树问他:“那又是谁呀,为什么还没换上绿衣裳呢?”孩子不假思索地说:“那是奶奶,她老了,手僵硬了,衣服穿不上了,她正在焦急地喊:谁来帮帮我!谁来帮帮我!”

    作为父母,梁燕女士的做法无疑非常可取。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去联想,学会倾听孩子的语言,对孩子的联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

    请看这样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爸爸给我穿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晚上,我都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你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这首诗是由一位叫刘倩倩的湖北儿童创作的,曾获“世界儿童诗歌比赛奖”。之所以能获奖,就在于它体现了这个孩子纯真美好的心灵,体现了她丰富的想像力。

    一位母亲被一张照片深深地震撼了:一个正在遭受饥饿的非洲儿童的手置放在一只正常人的手掌上,制造出一种触目惊心的对比。非洲儿童那瘦小干枯的手简直就不能叫做手,而像“鸡爪”。母亲连忙叫她8岁的儿子来看。孩子看后,心情很沉重,躺在屋后的草地上写下了这首《望天空》的诗:“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躺着/向蔚蓝蔚蓝的天空望着/把我严严密密的罩着/我要把天空翻转/让它变成一只烧饭的锅/烧出很多很多的米饭/让全世界忍受饥饿的儿童/永远不再挨饿”。这首诗获得《中国儿童报》“优秀作品奖”。如果没有孩子对苦难中的非洲儿童的深深同情,就不能激发孩子把天空翻转过来变成一只锅的想像。

    想像力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呢?

    1.多让孩子参加有创造性的游戏。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父母可以在孩子游戏时鼓励他们自己提出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如果形成了习惯,孩子的想像能力就会得到迅速地提高。

    2.让孩子多接触图画,包括多看和多画。父母应多带孩子观察大自然和多看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图片,这些是孩子展开想像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教孩子画画,鼓励其把头脑中想像的东西画出来。开始时父母可以先画一些基本线条,告诉孩子要画什么,再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像把画画完。孩子喜欢画画,父母最好不要代拟主题和内容,要让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样才能令孩子有广阔的想像空间。此外,父母可以画一幅未完成的画,让孩子想像并补画其余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3.多给孩子讲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适合孩子想像的特点,常常听童话故事的孩子其想像能力比不听、少听童话故事的孩子要丰富得多。最主要的是父母讲完后,让孩子马上复述。孩子可能在复述中有添枝加叶的地方,只要主题大意不变,父母就应该鼓励。千万不要泼冷水,以免挫伤孩子想像的积极性。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有时可讲到一定的地方不往下讲,引导孩子对以后的故事情节进行想像。例如讲述《曹冲称象》,当讲到该如何称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的重量时就停住,让孩子想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称象?促使孩子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边听,边动脑筋,发展了想像力。

    4.让孩子进行“情景描述”。父母可以常常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比如,父母说:“这是一个下雪天,想想看是什么样子?”孩子根据他的想像进行描述。反过来,孩子也可以问父母:“这是一个下雨天,想想看是什么样子?”此时父母应尽量认真细致地描述一番,从中给孩子一些启发。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在想像时孩子的水平会有差别,父母要引导他们讲述更加丰富的内容,让孩子尽情的说出他的想法。即使他的答案很滑稽,甚至不合逻辑,都不要批评,惟有你的倾听、接纳才能引导出更好的答案。

    5.发展孩子的想像力。首先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的重要心理品质,是促进想像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把强烈的好奇心和科学的想像力结合起来,就会表现出非常大的创造性。其次是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是激发人们想像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

    习惯74.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好习惯

    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孩子“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则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创造力是一个人在传统知识和习惯的包围中,发现、探索、掌握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创造是无法在现有知识中找到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只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发现。例如,有的父母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要么给予现成的答案,结果使孩子渐渐养成懒得动脑筋的习惯;要么置之不理,甚至叫孩子闭嘴。也有些好奇的孩子喜欢把家中的东西拆开来探究,而父母将视之为“不务正业”,当然少不了一顿责骂,孩子的创造性便渐渐消失了。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善于创造的人,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脑筋。”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孩子“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不料,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怎样修理。这样,修理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故事明白无误地告诉父母,要保持孩子的创造性,让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会创造。

    创新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孩子从小展现出来的创新天赋是各种各样的,他们爱幻想、爱动,而且,没有成人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敢于将大胆的想法付诸实施。在这些幻想中,蕴含着大量创新的火花,犹如金矿中蕴含着金子。

    张肇牧从小就聪明异常,考入全国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又被哈佛录取。在众多对他敞开大门的世界著名大公司中,他选择了所罗门金融投资公司,年薪15万美元。张肇牧也许只是平常人中的一个,但是他有一个富有爱心和智慧的母亲,在母亲这位人生第一位老师的培养下,张肇牧才能焕发出这样夺目的光彩。

    一天妈妈下班回到家后,刚走近厨房,就嗅到一股怪怪的刺鼻的味道。肇牧正在厨房里,他看见了妈妈,就直往后退,他努力想用身子挡住身后的一个大钵头。妈妈过去一看,浓烈的怪味正来源于这个大钵头中的东西。

    原来,淘气的肇牧竟然把架子上的酱油、醋、料酒、麻油、虾油卤和番茄酱等等,凡是瓶装的液体流质,统统都倒在一起,调成了黑乎乎的一钵。

    妈妈顿时就发火了:“你什么不能玩啊?为什么这么淘气啊?”肇牧低垂着头,怯怯地说:“妈妈,我想配一种药水,让蚊虫一叮就自己死掉。”

    尽管这餐晚饭弄得爸爸妈妈前所未有地手忙脚乱,但是他们没有打他,甚至重言重语也没说一句,孩子虽然做了件傻事,但其中蕴涵着的创造欲是极可贵的。

    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创造力,尽管它只是雏形,却又是伟大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我们的建议是:

    1.提高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孩子爱搞“破坏”属天性使然,是其创造萌芽的一种体现。他们对各类陌生事物充满新鲜、好奇,并身体力行,欲用自己双手探求这未知世界。合理利用孩子这种天性,多方引导、鼓励,孩子的创造萌芽就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反之,老实文静听话的乖孩子,家庭虽少了“破坏”气氛,大人安心,但孩子天性抹杀了,培养出的孩子多半循规蹈矩,缺少头脑,依赖性强,泯灭了孩子爱动、好奇和勇敢,甚至是冒险的天性。

    2.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代替包办,直接告诉答案,也不要直接告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应提示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3.教育孩子要勇于认错、勇于承担责任。这是科学创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辅导孩子自己动手。父母可以常常指导孩子做一些小玩具和小实验,关键是让孩子自己做,并且要一丝不苟地去做。

    习惯75.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思考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中产生的。父母如果善于启发诱导,孩子就能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思考应用最多的符号是语言文字。孩子们的思考,就是应用文字符号的逻辑来处理所接触事物的过程。

    例如说,当你抱着咿呀学语的孩子观赏一朵花,你指着花说那是“一朵花”,这时“一朵花”的语词与花的形象发生联结,如果重复说几次,孩子听到“一朵花”这个声音,脑子里就会浮现一朵花的影像。这就是记忆,是孩子们赖以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运作。

    很多人对小孩子的教导,往往停留在这个记忆的阶段,未做深一层次的启发与指导。比如一朵花的性质很多,包括形状、颜色、香味等等,如果不从分辨与归纳中教孩子思考,他的学习活动就没有机会从记忆提升到对事物的分辨、整理与分析。

    人本来就有思考的潜能。就是父母亲不教孩子思考和处理所接触的事物,他也能从记忆、认识、分辨和整理中自行学会思考。但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里,如果一切由他自己去尝试摸索,他在整个求学过程中,很可能会落后。

    透过对日常生活事物的分辨,归纳和整理分析,孩子的思考能力开始进步,处理资料的方式和过程愈来愈精细熟练,愈来愈合逻辑。这就是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过程。很多孩子在学校里的功课不及别人,不是由于天赋不如别人,而是思考能力缺乏有效的教导。

    作为父母亲要多让孩子谈话,把所要表达的观念和法则说得清清楚楚,遇到孩子表达不清楚时,要及时补救。另一方面,要找一些通俗有趣的故事和童话,多念给孩子听,并讨论其中的情节。孩子们的脑子像是一部录音录像机,你若注意教他语言和思考,让他聆听好的作品故事,讨论故事的情节,他们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定有惊人的进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甘尼从研究中发现,孩子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从“分辨”中开始演化而来。比如孩子从分辨狗和猫的不同,而获得两种动物的大略具体观念,进而对两种动物加以界定,而形成定义观念。再由猫和狗的习性中的差异理出一些原则,进而演绎成饲养猫和狗两种宠物的方法。

    孩子们天生爱做事,小小年纪问东问西,喜欢帮助大人做事。但由于他们拙于处理事务,父母常常浇他冷水,打击兴趣,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事。这样一来,孩子先天的好奇心、试探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都会受到严重的抑制。特别对孩子的思考习惯的培养,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家长应引导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口袋”去装知识,而是要理解知识、运用知识。首要的是在“思考”和“懂”两方面下工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