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译注评-赵禹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赵禹圭(生卒不详),字天赐,汴梁(今开封市),承直郎,至顺间官镇江府判。《全元散曲》录存小令七首。

    [双调]折桂令·题金山寺①

    赵禹圭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地安排。诗句就②云山动色,酒杯倾③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④:一半烟遮⑤,一半云埋⑥。

    【注释】

    ①金山寺:在江苏镇江金山上,是著名寺院。②诗句就:诗句完成,即写完诗篇。③酒杯倾:即干杯。④蓬莱:天气晴朗时在镇江金山寺或多景楼可以远眺到蓬莱山。⑤烟遮:烟雾水汽遮掩。⑥云埋:被云雾所掩埋。

    【译文】

    长江浩浩荡荡从西方奔流而来,水面上云气缭绕的高山,山上面是金碧辉煌的楼台。山水相互辉映,楼台掩映,是天地自然的安排。诗歌写就就会是云山动色。酒杯倾尽兴致高昂就会把天地全都忘怀。将醉眼睁开,遥望远处的蓬莱,结果是一半被烟雾所遮掩,一半被云气所掩埋。

    【评析】

    这是一首登临抒怀之作。有的版本题作“过金山寺”,今从《全元散曲》本。即使是“过金山寺”也不排除其登临的可能性。从全曲写的景象看,是登上金山寺所见之景象。“长江浩浩西来”写金山寺的背景,下面是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面云山,山上楼台”两句写金山寺近处的景观,水面之上云雾缭绕的一座青山,青山上面是掩映下的楼台。这些楼台就包括金山寺在内。将视野逐渐推移到最近处。“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地安排”三句是对于金山寺景色的概括和总结性描写。山水相互映衬,山的倒影在水中,水面却在青山的倒影之上,一条线分开,水面上下的青山正好成对称影像,非常美丽。山上楼台相互掩映衬托,确实如同仙境一般。“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两句写自己的主体感受,饮酒赋诗、兴致高昂,诗句写完时感觉确实表现了这里的云山气势,酒喝到酣畅时就忘记了天地的存在,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这时,感觉自己与天地同在,便想象要离开尘世而向往仙界。“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便是这种感觉,从很多文献资料得知,最晴好的气候,在金山寺是可以隐约远眺到东海的蓬莱岛的,所以这里的“遥望蓬莱”不是夸张而是写实。结果是“一半烟遮,一半云埋”,两个一半就是全部,实际是说眺望不到。那么也象征仙界只是理想而已,在现实中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不是可望不可即,而是望都望不到。全篇写登临金山寺的所见所感,写景由远及近,形象生动,意境鲜明蕴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