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6月,韶山的老党员毛继生、庞柱中和邹祖培去北京参加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北戴河约见他们,详细询问家乡情况,留他们住了三天。
临别时,毛泽东又送给他们每人五包“大前门”香烟,一篓桃子。
韶山的地下党员毛逸民,解放后在湘潭县三区任区委宣传委员,1950年1月3日上书毛主席,反映家乡情况,诉说民间疾苦。毛泽东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并于5月8日给毛逸民回信说:“你们在乡里工作很好,可以常常来信,告我以乡中情形。”
毛泽东多次给家乡人复信说:“乡间情形如有所见,尚祈随时示知为盼。”“望随时告我乡间情形。”“是否缺粮?”“生活困难到何种程度?”“有饭吃否?”他对人民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建国后,毛泽东与家乡人民书信往来相当频繁,据初步统计他给乡亲们回信达200多件。
毛泽东还多次用自己的稿费作盘缠,邀请韶山的乡亲来京,询问乡间情形。1953年10月25日,毛泽东致信表侄文九明:“十月二日的信收到。你有关乡间的意见告我,可以来京一行。自备路费,由我补发。”1954年6月,韶山的老党员毛继生、庞柱中和邹祖培去北京参加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北戴河约见他们,详细询问家乡情况,留他们住了三天。毛泽东还向他们表示,以后要回韶山,看看乡亲,听听群众意见。临别时,毛泽东又送给他们每人五包“大前门”香烟,一篓桃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