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开慧在反动派的监狱中表现很坚强,没有被敌人的严刑拷打所吓倒,你们受了很多苦,你苦了一辈子,应该好好休息一下。”
陈玉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建国后曾多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和款待,毛泽东还时常给她写信和寄钱,并把她视作自己家里的人。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26年12月,毛泽东和杨开慧住在湖南长沙望麓园一号。当时毛岸英4岁,毛岸青2岁,杨开慧身怀着第三个孩子待产。这时的毛泽东整日里从事革命活动,家里需要人照料。这样,陈玉英来到了毛泽东家当保姆。这位乡下妇女为人老实厚道,一见面,毛泽东就对她的到来表示欢迎。杨开慧也对她说,我们彼此不分上下,不分什么你我,我们是一场朋友。陈玉英的心一下子融进了这个热情的家庭。从此,毛泽东、杨开慧全力从事革命活动,她就照顾孩子,料理家务,有条不紊。毛泽东曾夸奖她为“好当家”,杨开慧也说她“信得过”。毛泽东和杨开慧对她尊重、信赖,她对毛泽东和杨开慧也十分敬重、佩服。他们关系融洽,俨如一家人。不久,陈玉英又跟随毛泽东和杨开慧来到武汉,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夫妇不仅经常给她讲革命道理,生活上也很关心她。刚到武昌时,她因不识字,乡音又重,曾因走错路而找不到家。后来,毛泽东就用毛笔在一块白布上写着“武昌都府堤41号”,让她带在身上。毛泽东说,发个符号给你,以后上街把这个布条子放在口袋里,如果走错了路,拿出来问过路的人,别人就会告诉你怎么走的。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毛泽东一家回到长沙,住在板仓。不久毛泽东去组织和发动秋收起义,并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杨开慧则在板仓一带从事革命活动。陈玉英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杨开慧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使杨开慧一心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10月,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时,她和毛岸英也一道被抓入狱。狱中她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但她没有被敌人吓倒。杨开慧牺牲后不久,她和毛岸英经组织营救出狱,回到板仓。陈玉英继续带着毛泽东和杨开慧的3个孩子,直到1931年2月才回到老家宁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她知道后无比兴奋。当然,她不知道毛泽东是否还记得她这个乡下妇女。
1950年4月,毛泽东派毛岸英回长沙为杨开慧扫墓,并看望外婆。毛岸英到长沙后专门看望了陈玉英,并带来了毛泽东对她的问候,她十分激动!毛泽东竟然还能惦记着她这个几十年前的保姆。同年8月19日,毛岸英在给她的信中又再次转达了毛泽东的问候之意。
后来,毛泽东曾多次写信给她和她的女儿孙燕。1951年12月18日,她曾写信给毛泽东。毛泽东于12月23日给她回信说:“你过去在反革命面前表现很坚决,没有屈服,这是很好的。”信中还询问她有无困难,表示将设法给她一些帮助。毛泽东几次派人专程接她去北京,曾4次在中南海接见她,并请她吃饭。1957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见到她时说,时隔30年了,你还是这个样子,你还好健康啊!毛泽东和她亲切交谈了两个多小时。毛泽东还说:你和开慧在反动派的监狱中表现很坚强,没有被敌人的严刑拷打所吓倒,你们受了很多苦,你苦了一辈子,应该好好休息一下。接着又说,你和开慧同甘共苦,今天看见你就像看见了开慧一样,你以后每年到北京来一次,看看这里的建设变化情况。你女儿要来,就让她来一次,你们就是我家里的人。毛泽东还问及开慧和岸英在狱中的一些情况。在招待她吃饭的时候,毛泽东亲自为她夹菜,并嘱咐她要好好休息,没过几天,毛泽东又第二次接见她,详细询问她的生活情况,并表示以后要寄些钱给她,让她生活得好一些。临别时,还送给她和她女儿两张有毛泽东亲笔签字的毛泽东照片。这次她在北京住了20多天。
这一年,毛泽东给她一次寄出了300元,并表示以后还可再寄一些。
时隔一年,毛泽东又派人第二次接她到北京。并两次接见她。
1958年春节前,毛泽东还派人把她的女儿接到北京住了10多天,并先后两次接见她女儿,还留她女儿过了春节。后又让秘书帮助买了一套衣服送给她女儿。1959年毛泽东在武昌接见她女儿时,又详细询问了她的生活情况,并致以问候。
后来,毛泽东又多次问及她的情况,先后6次写信给她和她的女儿,经常寄钱给她、给她的女儿作学费。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后,毛泽东又委托中央办公厅的同志赠送给她的女儿一本。
毛泽东逝世后,陈玉英曾撰文怀念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钟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