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乡情悠悠-毛泽东对远悌说:“做好印刷工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50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在长沙工作的远房侄子毛远悌,收到了一封寄自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挂号信。

    现在人民政府决定精简节约,强调反对浪费,故不要来京。

    1950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在长沙工作的远房侄子毛远悌,收到了一封寄自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挂号信。

    毛远悌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连忙打开信封,露出一份用米黄色宣纸写成的信笺,信笺上一行行刚劲、潇洒的毛笔字映入他的眼帘:

    远悌贤侄:

    两次来信收到了,很高兴,你做印厂工作很好,应将此项工作做好,不要来北京。学习事将来有机会时再说。远翔是否尚在革大学习,有信请转交。远翔略历我忘记了,务请告我。

    此祝

    进步!

    毛泽东

    一九五〇年五月十二日

    接到信,毛远悌欣喜万分——“主席三伯”终于回信了!但也有些惘然……

    毛远悌,字乙夫,韶山人,生于1924年8月。父亲毛泽癸,号慧珠,是毛泽东的六代堂弟,大革命时期曾参加农民协会,后在外失踪。远悌出身贫寒,兄弟三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苦度时日。1935年,母子四人被迫离开韶山,到长沙捡破烂、卖黄泥度日。在长沙,远悌与共产党员王叔兰、孔福生取得了联系,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长沙大火”后,远悌随母亲回到韶山。种田两年。1940年,他到耒阳《力报》社印刷厂做工。1945年8月光复后,他随报社迁回长沙,仍从事印刷工作。此后,他与中共湖南省工委取得了联系,并于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湖南和平解放前夕。他又积极参加长沙的“迎解学潮”和工运。

    长沙和平解放后,毛远悌到岳麓山参加了湖南革命军政大学的学习。一个月后,他被分配到湖南省总工会,参加接管印刷厂,并组建《工人日报》印刷厂,自己担任经理。

    1950年年初,全国人民都在努力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毛远悌深感自己过去读书少,文化低,参加革命后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适应工作,便萌发了给毛泽东写信的念头,思量再三,他在信中向主席介绍了自己的家世和自己的工作简历,还有家乡的一些情况。信发出后,他天天盼着主席的回信。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仍未见到主席回信。于是他又写了一封信给主席寄去,信中提到要求去北京学习,以弥补读书之不足。没想到,毛主席很快就给他回了一信。这封信打消了他去京学习的念头,使他安心在长沙从事印刷工作。

    1950年5月,就在毛远悌收到毛泽东来信不久,毛岸英奉父亲之命来到湖南,看望家乡亲友。在长沙,毛远悌与岸英不期而遇,分外高兴。岸英问道:“在北京,父亲给你写了一封信,收到没有?”远悌答道:“收到了,谢谢伯父。”岸英又说:“我离开北京时,父亲让我捎个口信,嘱咐你好好学习,安心在长沙做好印刷工作,好好为人民服务。”毛远悌听了很受鼓舞,说:“我一定不辜负伯父的期望。”

    1951年冬,毛泽连陪母亲到长沙治病,请毛远悌帮忙向主席写一封信,反映治病的情况。远悌以两人的名义联名向主席写了一封信。不久,即收到了主席的回信。信中说:“蔚生六婶及泽连均不要来京,也不宜在长沙住得太久,诊病完了即回韶山为好。现在人民政府决定精简节约,强调反对浪费,故不要来京,也不要在长沙住得太久。”信中还说:“远悌在印刷厂工作,可在工作余暇进行学习。”毛远悌看了此信,很受感动,他明白了伯父叫他不要去京的真正原因,因而安心从事印刷工作。

    (赵志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