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从放在桌子上的熊猫牌香烟中取出一支,叼在嘴上,“噌”的一声划燃火柴,点烟,深深地吸一口,烟雾在面前飘浮,接着他又顺着先前的思维理路讲下去了,逸兴遄飞,言辞捷利……
邓小平嗜好抽烟,这一点,尽人皆知。
抽烟有损于身体健康。对此,医学家一再向世人发出严重警告。据统计,中国人口目前有12亿,居世界首位,而中国吸烟的人数在世界上也无与匹敌。
有人说,邓小平是中国的头号烟民!
这句话并非是说邓小平吸烟的烟瘾最大,而是从其政治地位而言。
也许,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这句话可能会给人招来杀身之祸。因为在那时,人们被“左”倾思潮支配,只能跳忠字舞,只能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不敢如此“大逆不道”。只有将个人崇拜的阴霾驱散后,人们才可以直言无忌,人格才得以复苏。
1945年,刘伯承和邓小平约请曾克到他们的住处见面。这时已是入冬天气,呼吸和说话都冒白气了。曾克在峰峰矿区的一所普通平房里见到了刘伯承和邓小平,发现他们的房间还没生火。当时,邓小平点燃了一根外国三五牌纸烟并招待曾克说:“抽一根战利品,也会增加热力的!”
风趣,亲切。
在江西下放劳动的日子里,邓小平抽着烟,陷入深深的思索,居江湖之远而忧国忧民……
当时,林彪和“四人帮”一伙停发了邓小平一家的工资,仅发给微薄的生活费。过去,邓小平在北京每天要抽两包熊猫牌香烟,1969年10月来江西后,改为抽两盒前门的,后来又改为一天抽五支,即早上去工厂劳动之前在家抽一支,劳动时集中精力干活,不抽烟,劳动回家后抽一支,下午抽一支,晚饭后抽一支,晚上睡觉前抽一支。
负责监护邓小平的管理秘书黄文华虽然每天和邓小平一家生活在一起,但精神上却形同陌路,于是他有一天晚上与邓小平夫妇谈了一次心。邓小平坐在沙发上,一面吸着香烟,一面不动声色地静心听取黄文华的自白。后来,邓小平环顾了房里空荡荡的摆设,回味了平日的清淡生活后指出,生活上,供给改变以后(指北京中办由原来的工资降为生活费了),已经慢慢适应了,节约点就是嘛!过去喝茶,现在不喝了嘛!过去烟酒茶一个月要一百多元呢。卓琳在一旁插话说,过去他抽烟是熊猫的,喝酒是茅台的。
……
恢复工作后,日理万机,邓小平抽着烟,抽思绎虑,“万家忧乐在心头”,构思着改革开放的每一个方针、每一项政策、每一次行动。吸烟在这时成了激发他灵感的触媒。
人们往往看到,在中顾委会议上,邓小平侃侃而谈,听者聚精会神。谈着谈着,邓小平从放在桌子上的熊猫牌香烟中取出一支,叼在嘴上,“噌”的一声划燃火柴,点烟,深深地吸一口,烟雾在面前飘浮,接着他又顺着先前的思维理络讲下去了,逸兴遄飞,言辞捷利……
对于邓小平的吸烟,家人十分担心,为他作了种种限制性安排。1986年9月2日,他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时,一如往常那样掏出了香烟。劲头十足的华莱士也要了一根,可仔细一看觉得这烟不对劲:“哈哈,过滤嘴比烟还要长。”华莱士的这个发现使邓小平大为得意:“这是专门对付我的。我抽烟的坏习惯改不了啦。”邓小平也知道抽烟是坏习惯,于是也愉快地接受了那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强加”给自己的限制。
(张世明 郑晓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