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指着门口两边的龙爪槐问他,这是什么树呀?他看着树的叶子很像槐树,可是农村的槐树哪有这么个怪样子,树枝都耷拉着脑袋,他就对主席说:“这是耷拉槐。”
主席看到我手里拿的竹竿后说:“怪不得你走得这么起劲,原来是三条腿呀!”
毛主席每天日理万机,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坚持连续作战。他把休息和锻炼身体,看作和吃饭、睡觉一样,都是为了强健身体,养精蓄锐,准备继续战斗的一个必要过程。因此他也很注意休息和锻炼。但这必须是从工作的需要出发,以工作为主导,只有完成了任务,思想上无牵无挂了,他才能安下心来去休息和锻炼身体。他办不完事情是绝不会休息的。
毛主席能够巧妙地安排他的工作和休息,时常把休息和运动与工作糅合在一起。假如在工作的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或是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工作,他就一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经常在草拟文稿或赋诗述志的时候采用散步的形式。只见他时而奋笔疾书,无暇他顾;时而掷笔起身,踱步推敲。这时他不言不语,行无所之,专心构思,待成熟一节,便疾书一时,如此走走写写,常常夜以达旦,看似有静有动,实则从未停止工作。有时主席批阅着大量文件,一连几个小时都不休息,忽然又津津有味地和秘书一起读起他的“两论”的英文译稿来,读了一阵,喝杯茶,便又继续工作起来。散步时我问主席,一口气看了半天文件,接着又读英文,太累了吧?主席笑了,他说,这是脑力劳动,只需要换换脑筋就可以休息了,学英文就是换脑筋嘛。类似情况,屡见不鲜。
毛主席喜欢游泳。他认为游泳既能够锻炼身体,又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提高工作效率,是很好的运动。他特别喜欢到大江大海里去游泳,因为这还可以在惊涛骇浪里锻炼坚强的意志。他到武汉横渡万里长江,到北戴河畅游汪洋大海,到长沙游湘江,到广州游珠江,到杭州游钱塘江,到南宁游邕江,回到故乡韶山带领着青年们到新建成的水库里畅游,上了庐山则把山顶上的水库当作游泳池。主席走遍大江南北,遍游大江大海,历经了各种使人惊心动魄的惊涛骇浪和狂风暴雨的洗礼。他乘长风破万里浪,更显得威武雄壮,志气昂扬。
北京郊区的密云水库刚建成蓄水,毛主席就前去视察。水库宽阔,碧水清澈,据说深处有数十米。主席察看了库区的情况,听取了汇报,非常高兴,一时见水生情,当即下水畅游起来。我在小船上做些准备工作,主席看见了把我叫下水去。我的内衣是件绸料的短裤,一跳进水就被冲掉了。主席见我全身一丝不挂,就让船上的人给我照相。我急忙潜下水去,一时情急就喝了几口水,引得他开怀大笑,他难得笑得那么开心。上了岸,主席笑问我,水好喝好吗?我说很好喝。主席说,那以后就可以作为人们的饮用水了。不想时隔不久,言犹在耳,主席的话已成为现实,今天北京人饮用的正是密云水库的水。
毛主席喜欢跳舞。他每次跳舞都要向舞伴作社会调查。主席说跳舞有益处,参加舞会有两个好处:第一,跳舞和游泳一样,只能专心致志,如果跳着舞还想着别的事情,就会踩了舞伴的脚,人家会有意见,所以跳舞既能够使身体的各个关节得到运动,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消除疲劳;第二,跳舞休息时,可以和舞伴们聊天,能够了解到很多社会情况,这是接触群众的好机会。主席希望亲自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的喜、怒、哀、乐,希望亲自看看社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他曾经不无抱怨地说:“我就不能像那些部长们一样,可以随随便便地遛大街、逛市场、到处走、到处看,随便和群众聊天谈家常,听听人们的心里话。”因此,每逢周末有舞会时,主席总是尽可能地去参加,也就是说他总要把当天的工作办完后才去跳舞,所以他总是去得很晚。大家都乐意等着主席来跳舞。
毛主席喜欢散步。他说散步有许多好处。他不但在过去行军时爬山越岭,练就了深厚的功底,具有坚强的体魄和毅力,而且对散步的作用,根据他的经历,作了番今昔对比。主席说,过去在战争年代,每天都要走好多的路,不过那不是散步,而是经常要跑步,不管是打败仗还是打胜仗,都要跑步,逃避敌人的追击要跑步,要想打敌人个伏击,也要跑步,那时跑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对付敌人,节奏都是快的,因为敌强我弱,所以是被动的,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消灭敌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是主动的,是要从被动中争取主动,才能够打垮敌人,我们才终于取得了胜利;今天可就不同了,人们已经做了国家的主人,要走就走,要跑就跑,要停就停,走累了就歇歇脚,吃杯茶,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这时散步的作用也起了变化,既可以锻炼身体、祛除百病,又可以利用散步来思考问题,一举两得,在散步的时候聊天,还可以作社会调查,说说笑笑,畅心怡兴,是很好的休息,笑一笑十年少嘛,可以说是三全其美了。因此,主席说散步也是革命争取来的胜利果实。他非常喜爱这种活动。
主席每当工作完毕之后,喜欢和身边的同志们散步聊天,有意寻求一个轻松愉悦的心境,达到最好的休息。这时他往往是语言幽默,谈笑风生。他对身边的同志都很了解,有时找个对象,随便提个问题,就能使人捧腹。他进住中南海后,有一次散步走到丰泽园门口,遇到一个警卫战士。这个同志在延安时就给主席做警卫工作,他工作热情、心直口快、有问必答,但回答得不一定那么准确。看到主席散步,他笑眯眯地走到主席跟前。主席便指着门口两边的龙爪槐问他,这是什么树呀?他看着树的叶子很像槐树,可是农村的槐树哪有这么个怪样子,树枝都耷拉着脑袋,他就对主席说:“这是耷拉槐。”一句话把主席笑得前仰后合,同志们也都大笑不止。就是在这种愉快的环境中,主席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主席还喜欢爬山。他说,爬山就是前进,使人步步登高,可以尽情地享受山中的新鲜空气、阳光和无限风光,锻炼身体,舒畅胸怀,爬上山顶,举目瞭望,会有胜利在握、心旷神怡的感觉。主席每次爬山,不论此山大小高矮,山路平坦或崎岖,总是要到达山顶。他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主席登庐山时,不仅登主峰还登那些山中之山,“穿云架雾”直达山巅,尽情欣赏绚丽的自然风光。
在杭州,他爬遍了各个大小高矮不同的山峰,莫干山是崎岖的山路,栖霞山是漫坡竹林,他爬到汗流浃背也不休息,给他准备了手杖他也不用,他讨厌那种特殊化的形式。有一次主席去爬栖霞山,山中遍生竹林,山虽不高,别有情趣,主席已经汗透衬衫,分明有些累了,还是不肯歇脚,要欣赏在竹林中登山的乐趣。我说:“主席应该休息一下了。”主席边走边说:“什么叫应该啊?如果你能在应该的情况下,再坚持前进,才能够得到最后的胜利,你也就懂得连续作战的道理了,夫子之道不是还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吗?不经过这样的锻炼,谁知道你能不能经得起连续作战的考验?”听主席这么一说,同志们也都笑了起来,大家振作精神,挺胸阔步,随着主席坚持爬山。
我在一片偏僻幽静的竹林里捡了一根枯竹竿,故意用以代步。待到了林间的一个亭子里休息时,主席看到我手里拿的竹竿后说:“怪不得你走得这么起劲,原来是三条腿呀!”我说:“过去在山沟里行军,房东老大娘常给我一根棍子,路上可以打狼,又可以代步,还可以挑东西,这很解决问题。”主席说:“你还没有忘本嘛!”我把竹竿递给了主席,他接过竹竿就又登山了,一路代步,始终没有扔掉。我们把竹竿放在了主席的汽车里,后来主席每次爬山都拿着这根竹竿。
(沈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