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说:王小波、李银河双人集-单身女人现象之我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近年来,都市中单身女人越来越多。单身女人包括三种人,第一种是丧偶的女人;笫二种是离婚女人;第三种是从未结过婚的女人。

    从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看,女人的寿命比男人长六七岁是普遍现象,于是就有了一大批丧偶的女人。她们不愿再结婚,或者难以再结婚,于是进人了单身女人的行列。

    我国的离婚率(当年离婚数与当年结婚数之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约,上升到90年代末的约13%,形成了一个日渐扩张的庞大的离婚人群,这也是单身女人的一大来源。

    然而,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价值观变化意义的,还要数自愿不结婚的单身女人。具体地看,每一个不结婚的单身女人都有她十分个性化的原因:有的人在等待爱情;有的人在找寻进人富裕生活方式的捷径;有的人把独身作为自己对今后一生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还有一个相对数很低但绝对数量并不少的人群,她们不结婚是因为不愿与异性建立婚姻和家庭关系,而更想与一位女性共同生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第三种独身女人最值得重视,因为这是一种过去极少见到的新鲜事物,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类型,代表着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个“当”字,表明了几千年的基本事实,同时也表明了建筑于这一基本事实之上的价值观。看世纪末的中国农村,不结婚的女人仍是凤毛麟角。就连痴呆女人也个个都结了婚,履行着传宗接代的传统天职。

    在接近世纪尾声之时,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几千年来从未出现过的大变迁,一些现代化的大都市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崛起,有30的中国人已经幸运地成为都市中的现代人。虽然离欧美那种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已进人城市生活的状况还相距甚远,也许还要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但都市生活和都市人已经成为中国的现实。单身女人就是伴随都市生活而出现的新的人群和新的生活方式。

    这个人群出现的基础首先是女人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这一经济能力,就不可能有自愿选择的单身女人存在。其次,女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在传统社会中,女人除了相夫教子,无事可做,在广大的北方农村,很多妇女长期以来都不参与农业劳动,只是做家务,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现在女人也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追求,结婚从唯一的“选择”,成为女人几种可做的事当中的一种。

    单身女人所代表的自由,是一种选择的自由,是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在不自由的年代,结婚是女人唯一的生活方式,是她们不得不做的事,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一些女人有了选择不结婚的可能性。这是她们在成为都市人和现代人之后才拥有的选择。归根结底,所谓自由就是选择的可能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