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幽默总是讽刺挖苦和铁面无情,像是从穷思苦索与世隔绝的无底洞里蹦跳出来的喜笑怒骂。我对他又有这么一个印象:他城府很深,心灵深处有一道门,从来不对任何人开放。
他一口湖南腔,试着跟我的女秘书学北京官话,跟我学英语,学唱英文歌,由于语音单调,听来沉闷不大入耳。由于自尊心强,他不学跳舞,生理上也没有节奏感。
朱德同我破除迷信,揭开了交际舞的场面。周恩来接着也跳了起来,不过他跳舞像一个人在演算一道数学习题似的。
我初到延安的第一个晚上,有幸见到了朱德将军。就在同一个永生难忘的晚上,我还有幸见到了毛泽东。因为他晚上工作,白天睡觉,我在半夜里去拜访他,掀开一个窑洞的棉门帘,进入一个黑洞。洞中阴沉黑暗,中央一张粗笨的木桌上面点着一支巨烛,巨烛光在一堆一堆的书报和低矮的窑洞顶上晃动着。一个人影,一只手按桌而立,脸朝门口,面目不清,我见到一堆黑衣服上面盖着一件宽大有补丁的大衣。他站的地方高出其他部位,使他的身材显得更加高大。独一无二的烛光打破了洞中的幽暗,景物显得阴森静美,如同岁月侵蚀的古代壁画景象。
个子很高,令人生畏的人物向我们移动了脚步,并且大声说:“欢迎,欢迎!”接着两只手紧紧握住我的手。
我们互不说话,互相打量着。他的前额宽阔而高,他是一个审美大师,且不说其他方面的造诣,他那风流倜傥的气质加上洞中阴暗的景象使我不知所措,以致当时说了什么,一句也听不清。
同朱德及其他共产党领袖人物一样,对他也有许多传说。多年来国民党反动派悬赏通缉他,高价购买他的人头。他没有朱德的谦逊风度,即使他风流潇洒,但他总是流露出个性刚强、睥睨一切、当机立断的性格。
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人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人们这样说是因为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没有到外国旅游过,也没有到国外留学过。彭德怀、贺龙也没有出过国,红军其他将领也没有到过国外,但他们个个都有世界其他地方相类似的人。毛泽东以理论家闻名于世,而他的一套思想理论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和军事经验之中。中国共产党党员相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但是,有的写文章,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章节长篇大论,非常自负;有的作报告引证马恩列斯的话,侈谈三四个钟头,自以为很了不起。毛泽东写文章、作报告也引经据典,但他很少这样做。他在抗大和陕北公学上课,在群众大会上作报告,和他的谈话一样都以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和丰富历史为根据。涌到延安的知识青年,习惯于从苏、德等国的少数作家的作品中吸取精神养料,毛泽东则对学生讲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民族的历史和大众文艺。他引用《红楼梦》、《水浒传》一类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他懂旧诗,而且就诗品而言也是一个诗人。他的诗具有古代诗家的风格,但诗中流露出他个人探索社会改革的一股清流气味。
他的许多著作和小册子使他进入伟大革命作家的行列。他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已经成为中国革命思想中的里程碑,稍后几年我发现这类著作流传在一些穷乡僻壤。包括极端反共的政治家、有时也要剽窃他的军事著作,据为自己的东西发表问世。
毛泽东常到我和我的翻译同住在一起的窑洞里来,于是我们三人一起吃便饭,纵谈几个小时。因为他从来没有出过国,所以他提出了成堆成堆的问题。我们谈到印度,谈到文艺。有时他朗诵中国古代诗人的名句,有时他低吟他自己写的律诗。他有一首怀念他第一个夫人的悼亡诗,因为她被国民党杀害了。
他的幽默总是讽刺挖苦和铁面无情,像是从穷思苦索与世隔绝的无底洞里蹦跳出来的嬉笑怒骂。我对他又有这么一个印象:他城府很深,心灵深处有一道门,从来不对任何人开放。
他一口湖南腔,试着跟我的女秘书学北京官话,跟我学英语,学唱英文歌,由于语音单调,听来沉闷不大入耳。由于自尊心强,他不学跳舞,生理上也没有节奏感。
在延安召开的一次高级军事干部会议期间,我试着教他们一些人如何跳舞,他们勤奋好学每事必问,不怕丢面子。朱德同志破除迷信,揭开了交际舞的场面。周恩来接着也跳了起来,不过他跳舞像一个人在演算一道数学习题似的。彭德怀喜欢作壁上观看,但不肯下来跳一次舞。贺龙在青砖铺的地上随音乐旋律一起欢跳,他是身上唯一有节奏感的舞师。在延安的妇女中间,我赢得了败坏军风的恶名,人言可畏,群情侧目,以致有一回朱德邀我再教他跳一次舞时我居然谢绝了他。他指责我怕事,说道:“我同封建主义斗了半生,现在还不想罢休!”我只好站起来以民主的名义和他跳了一次。
七七事变后日寇侵略日深,我随八路军到山西前线,又有一批记者冲破封锁线到延安访问,但无不经过西安军警特宪的百般阻挠。甚至在红军改编成为抗日军队的一部分以后,记者要访问延安仍得不到国民党政府的批准。冲破人为的封锁线,对外国友人来说仍然是冒险的生活,也是顽强的挑战。
访问过中国红军回去的记者个个都有一种共同的观感,即:他们曾经同当代中国的新人,同他们一样思想进步的新人在一起过。他们都喜欢毛泽东,都大谈大讲毛泽东的稀奇古怪的传说。他们中间有一个又瘦又长的英国爵士朋友,毛泽东狠狠地开这个英国瘦长个子的玩笑,甚至说他只要留在延安,就可以给他找一个中国姑娘结婚。几个月后,这个英国爵士回到了汉口,他说他永世不忘毛泽东。
([美]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