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成功叫忍耐-成败荣辱,成功不喜失败不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必须长时间为之奋斗。尽管等待自己的或许是失败,但自己仍然不能低头认输,而应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让失败的经历成为激励自己坚持不懈、继续奋斗的财富。

    1.不要让失败成为拦路虎

    失败只是一个人成长路上的必修课,绝不是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哀莫过于心死!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失败后一个人万念俱灰,从此一蹶不振。千万不能因一次的失败而让它成为成长过程的拦路虎,而要让其成为人生成长的重要财富,使人一生收益无穷。

    失败不应成为阻碍成功的拦路虎,而应成为再接再厉的动力车。一次失败仅仅意味着对自己过去的否定,绝不是代表自己一辈子无可救药。实际上,通过失败所得到的教训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失败会成为人们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让人们牢记自己的过失,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秋天来到,秋高气爽,园子里的柿子熟了。一个个果实挂在树上,十分迷人,一个男孩看到后想摘下来一饱口福。可是由于树太高,他根本够不着。

    于是男孩搬来了木梯,他小心翼翼地登上梯子,伸手想摘离自己最近的那个柿子,可是就在他伸手摘的那一刻,柿子一下子脱枝而落,掉在了地上,摔成了一堆稀烂的柿子泥。

    男孩觉得很惋惜,快到手的柿子就这样浪费了,自己的努力也白费了。不过他又瞄准了下一个目标,准备摘下一个柿子。

    人生也是如此,在即将成功时功亏一篑。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止一次地尝试。哪怕尝试后无果而终,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世上没有一下子得逞的事情,它需要在无数累积中探索。它就像在建一座高塔,只有稳打稳扎,打好基础,才会有成功的一刻。

    从前有两只青蛙,分别是老青蛙和小青蛙。它们不幸掉进了一桶牛奶中。为了求生它们坚持不停地游,可是游了好长时间它们还是看不到希望。

    老青蛙对小青蛙说:“我累了,实在不行啦!我快要被淹死了。”

    小青蛙努力鼓励老青蛙:“不,坚决不能停下来。继续游,继续游,相信一定会出现奇迹。坚持吧!”

    可是半个钟头过后,老青蛙开始泄气,最终它还是停了下来,最终沉到了牛奶桶底。而小青蛙尽管很累,依然继续不停地游下去,慢慢的被搅拌的牛奶形成一个黄油球。

    过了一小会儿,青蛙脚下的黄油球开始变硬。小青蛙利用这个“球”,当作救命的平台,纵身一跳,一下子跃出了那个牛奶桶。

    老青蛙屡屡尝试,总是失败,最终灰心丧气,一命呜呼。而小青蛙则永不放弃,最终得以逃生。在生命中,机遇是要靠自己来争取的,是要靠自己来创造的。

    人生充满艰难险阻,总是坎坷丛生。只有那些在紧要关头咬牙坚持的勇者才能排除万难,勇敢胜出。因为他们自始至终有着坚实的信念,笃信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意志终将战胜险阻。因此他们能善于把握机遇,在一次又一次的难关中认识自我,直至走向成功。

    有一个年轻人,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无法供其读书,他只好选择了辍学。为了谋求生路,他独自一人来到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要想在城里立足,并不是很容易。由于没有高文凭,他总是受到别人的歧视。他不愿再受别人的冷眼,于是决定离开城市,返回家乡。

    就在年轻人准备动身出发的前几天,他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了一封信。他在信里向罗斯介绍了自己的境况,同时还抱怨世间的冷落以及命运的不公。最后他希望罗斯捐给他一些钱,让他用来提高自己,以适应社会。

    信寄出后,他一直在旅馆里等,可是几天过去,他依然一无所获。他即将用尽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于是他将行李打好了包。就在这时,房东说有他一封信,是银行家罗斯写来的。可是,罗斯并没有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是在信里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罗斯在信中说:“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鱼,那些鱼都有鱼鳔,但是唯独鲨鱼没有鱼鳔。没有鱼鳔的鲨鱼照理来说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因为它行动极为不便,很容易沉入水底,在海洋里只要一停下来就有可能丧生。为了生存,鲨鱼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成了同类中最凶猛的鱼。”最后罗斯说:“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拥有文凭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很少。你现在就是一条没有鱼鳔的鱼。”

    那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躺在床上一直思索着罗斯的信。经过仔细考虑,他改变了自己先前的决定。第二天,他跟旅馆的老板说,只要给他一碗饭吃,他可以留下来当服务生,而且一分钱工资都不要。旅馆老板觉得世上有这么便宜的劳动力,很高兴地留了他。10年后,他拥有了令全美国羡慕的财富,并且娶了银行家罗斯的女儿,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哈特。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有必胜的信念和沉稳内敛的信心。只有临危不惧,从容应对任何困难,即使遇上失败也毫不畏惧。在失败中屡屡受挫,愈挫愈坚,每个人才会成长,才会进步。

    2.经历失败方能早日成功

    涓滴之水最终磨损大石,并不是因为它拥有超强的力量,而是它在失败后不舍昼夜的滴坠。人生的成功也是如此,只有经历成千上百的失败后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的时间中有将近20年的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度过。相传爱因斯坦刚到普林斯顿大学那天,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当时爱因斯坦在教务主任的引导下来到了办公室。教务主任问他需要什么教学用具,爱因斯坦说:“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哦,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

    主任十分疑惑:“为什么还专门要大的?”

    “因为,我要扔的错误太多了。”爱因斯坦答道。

    的确如此,一个人不经历失败就不会到达成功。爱因斯坦成功取得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成功是由无数次的失败堆砌起来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失败来临时,不敢去正视。只有敢于正视失败的人,才能有效地避免失败,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阿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总统,他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他22岁做生意,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败。于是他决定从政,当一名州议员,结果他竞选失败。仅仅在一年内,林肯就受到了两次打击。经历挫败的他尽管无比痛苦,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于是林肯开始着手开办企业,可是好景不长,他的企业一年不到就倒闭了。他不仅没有因此获利,自己还因此而欠了一大笔债务。在以后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历尽磨难,为还债而奔波忙碌。

    26岁那年,林肯决定再一次参加竞选州议员。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他饱受伤痛的内心受到了安慰,从此他的生活有了转机。

    26岁时林肯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人,当双方订婚完毕准备结婚的前几月,他的未婚妻染病身亡。这对林肯来讲是沉重的打击,他心力交瘁,痛苦不堪,连续数月卧床不起,并患上了神经衰弱症。

    经过长时间的调养,林肯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29岁那年他决定复出竞选州议会议长。但是他的竞选再次遭遇失败。34岁时他又接着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他仍然没有成功。他并没有灰心,37岁那年,继续竞选国会议员。这一次他终于能够成功当选。

    简要概括林肯的一生,他十一次竞选,九次失败,两次成功。在此期间,他相继遭遇企业倒闭、准夫人去世、竞选败北等,不管在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林肯都相信上帝给他一个使命,让他完成。因此当他遇到多数人无法忍受的艰难与挫败时,勇往直前,愈挫愈坚。林肯用他的坚强在向命运挑战,做自己命运的主宰。1860年,他最终当选为美国总统。

    失败与成功作为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犹如朝霞与迷雾,拨开迷雾后就会迎接朝霞;犹如泥浊与大道,经过泥泞便会到达大道。一个人一辈子总有一段时间和失败相约,同失败同行,他不可能永远在成功的坦途上行走,永远在成功的宴席上狂欢。

    失败是一把双刃剑,一个人遇到它后选择了坚强,它会成为一生的财富;他若是因此而一蹶不振,则大好前程被葬送。因此当人们陷入失败的泥潭后,是等待死亡面纱的降临,还是寻找走出泥潭的良策和办法,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坐等成功只会重蹈守株待兔的覆辙;成功不是招手即来的出租车,不经历困难绝对不会平白无故而来。它与失败接壤,与失败相邻,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失败的泥潭,误入失败的领地。成功的树木背后是无数失败后的落叶;成功的白昼背后是无数失败后的阴霾。

    有一次,苏格兰布鲁斯国王与英格兰军队打仗。他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躲在一所不易被发现的古老的茅屋里。

    当他正带着失望与悲哀躺在柴草床上的时候,他看见一只蜘蛛正在结网,为了给自己取乐,并看蜘蛛如何对付,国王毁坏了它将要完成的网。对此,蜘蛛并不在意,立刻继续工作,打算再结一个新网。国王又把它的网破坏了,蜘蛛又开始结另一个网。

    国王开始惊奇了,他自语道:“我已被英格兰的军队打败了6次,我是准备放弃战争了。假使我把蜘蛛的网破坏6次,它是否会放弃它的结网工作呢?”

    他毁坏了蜘蛛的网共有6次。蜘蛛对这些灾难毫不介意,开始结第7个新网,终于成功了。国王被这个例子鼓起了勇气,他决意再进行一次奋斗,从英格兰人的手里解放他的国家。他召集了一支新的军队,很谨慎而耐心地做着准备,终于打了一次重要的胜仗,把英格兰人赶出了苏格兰国土。

    当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时,绝大多数人只是一味地抱怨,为自己的失败找冠冕堂皇的借口。面对曾经失败的对手,他们不是想方设法出奇制胜,或者积蓄力量东山再起,而是甘愿向对手低头,对命运俯首称臣。

    失败毕竟是暂时的,自信是战胜失败的法宝。只要拥有充分自信,一个人就会重整旗鼓,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就会实现自己的光辉梦想。否则,一个人整天哀怨上苍的不公,命运的不幸,自甘堕落,作茧自缚。

    3.“异想天开”往往是成功机会

    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别人的想法是“妄想”,是“痴人说梦”。其实正是有了这些“妄想”,才会有了无数的发明,有了人类的进步。

    从前,有两个小孩子商量好一起去野外玩耍。他们从家中拿出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准备在饿时大饱一顿。但是由于当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他们所带的食物还没有吃完就已经坏掉了,只好眼睁睁地扔掉。

    后来,两个孩子已经成为了中学生,他们依旧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有一天,他们一起沿着冰封的湖畔散步。其中一个名叫图德的孩子突然想起了儿时的往事,他说:“你还记得咱们从家里拿出东西吃的事吗?”

    另一个孩子说:“当然记得,不是有很多食物都坏掉了吗?”

    图德用手指指着湖面,说道:“你看见那些冰了吗?”

    “这里的冬天到处都是冰,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图德兴奋地说:“你想一想,如果把这些冰收集起来,运到炎热的加勒比海的一些港口去销售呢?”

    那个孩子嘲笑他说:“你别傻了,冰到了那里早化成水了!”

    可是图德的目光依然注视着湖面上的冰,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

    过了几年,21岁的图德再次找到当年的朋友,希望和他一起做卖冰的生意。然而朋友再次拒绝了他,并劝他别再异想天开。后来,图德接受了别人的资助,独自花1万美元将130吨冰用船运往酷热的马堤尼克岛。

    万事开头难,自从以后,图德开始做起了冰的生意。他从小做大,逐渐将冰的生意发展到了世界各地。凡是船所能到达之地,他都设法将生意做到那里,以满足当地人们对冰镇饮料、冰藏水果和冷藏肉类的需求。

    图德的事业越做越强,他的生意远销到中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德因此也赚了大钱,成为了亿万富翁,被封为“世界冰王”。正是在图德的启发下,科学家们才根据他的想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冰箱。这也算是图德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吧。

    如果当年,图德受到朋友的嘲笑而心灰意冷,他就不会有今后的成就,他也不会因此而发财。有史以来,很多发明家的想法与当时的年代是格格不入的,人们甚至将他们视为“异类”,认为他们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当年斯蒂芬森发明火车前也曾受到别人的激烈嘲笑,但是他不以为然,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思路步步为营,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正是由于有像图德和斯蒂芬森那样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的人。尽管他们的念头看上去有点“荒谬”,有违常理,但是他们的坚持不懈成为了他们制胜的法宝。

    有的人觉得他们是巧合,纯粹是靠运气来赚取金钱的。实则不然,他们在发明之前同样付出了不少努力,早已默默做了不少准备,进行了无数次的反复试验。

    1928年9月的一天,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如同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弗莱明为了早日找到葡萄状球菌、炭疽菌、大肠杆菌等病菌的方法,殚精竭虑,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但是理想中的结果迟迟没有出现。

    弗莱明依旧来到架子前,仔细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变化。他走到离窗户最近的那个培养皿前,发现里面好像多了一点东西。他仔细一瞧,原来培养基发了霉,长出一团青色的霉花。他觉得很奇怪,不知是何原因。他进行了进一步细致的观察,竟然发现原来青色霉菌周围的空白区域的葡萄状球菌消失了。

    经过仔细考虑,他提出了大胆设想,是不是葡萄状球菌被青霉菌的分泌物杀死了?难道盼望已久的结果出来了?弗莱明十分兴奋,他再次仔细观察显微镜下的青霉菌,发现它附近的葡萄状球菌已经全部消失。接下来,弗莱明进一步发现葡萄球菌、白喉菌、肺炎菌、链状球菌、炭疽菌等只要沾上青霉菌,便会马上死亡。

    苦尽甘来,弗莱明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有力武器。他进一步猜想真正起到杀灭病菌的物质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他称之为青霉素。后来他还发现青霉素的杀菌作用是极强的,它可以抑制和破坏许多引起严重疾病的致病菌,同时它对人和动物的毒害极小。不过由于青霉素培养液中所含的青霉素数量太少,弗莱明这次发现的青霉素还无法马上用于临床治疗。

    在此后的10年里,生物化学家钱恩和弗洛里在弗莱明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离并提纯了像玉米淀粉似的黄色青霉素粉末。它们对于治疗生命垂危的病人具有非凡的药效。

    后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伤亡人物的剧增,美国政府开始大规模生产青霉素。青霉素对挽救受伤士兵的生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有效的抗感染药物。除此之外,它还有效地抑制了以前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猩红热、白喉、梅毒等病。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三人光荣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对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

    在成功者身上,“异想天开”的想法是尤为重要的。不过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之锲而不舍的努力。这正是伟人和凡人的差别所在。

    4.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因此从细微处着手,不要忽视细节,才能够获得成功。

    冰山留给世人精美绝伦的印象同时,它更多留给世人的是深深的思考。原来冰山令人目迷心醉的仅仅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它的绝大部分依然深藏于水底。

    如同冰山一样,一个人成功的背后需要的是长时间默默的付出,再难的事也是从周围的易事中点滴做起的。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不能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应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智者在累积中爆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庸者在自恋中沦落,停滞不前。

    20世纪50年代初,一场规模宏大的陆、海、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正在举行。这场演习之所以受人瞩目,是因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将要闪亮登场。因此世界各地的人远道而来,为了一睹战斗机的风采,就连各国重要领导人也纷纷来参加。

    演习刚开始,在场的所有人士便被这空前的阵容吸引了。不论是列队的整齐,还是军容的严肃,都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赏。当最先进的战斗机亮相的时候,整个场所掀起了新的高潮。人们急切想看到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的模样。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驾驶这架战斗机的飞行员经过多次选拔,由一名被认为是该国驾驶技术最好的飞行员担任。同时在演习之前,这架飞机经过了相关主管部门全面的细致的检查,同时地勤人员也对飞机实施了多次全方位的检测。

    飞行员在指挥员一声令下精神振奋地启动了飞机。在场的人们期待着直冲云霄的飞机的精彩表演。就在大家兴致勃勃的时候,一幕惨剧发生了。一架起飞的飞机刚刚离开地面后就发生了剧烈震动,紧接着飞机一头栽到跑道上,发出了一声巨响,滚滚的浓烟还有支离破碎的飞机残骸映入人们的眼帘。

    这原本是一场完美的军事演习,可是事故的发生一下子将人们的兴致降到了冰点。总统亲自下令派人调查这次事故的真正原因。可是经过一轮轮调查,调查小组发现不论是飞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还是飞行员本人的各项素质要求都是正常的。那么飞机究竟是因哪种原因失事的呢?

    一团疑云笼罩在调查小组人员的头上,迟迟不能解开。随着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迷雾终于被一层层拨开。而最终的结果也很难令人置信,造成这次飞机失事的原因竟然是飞行员衣服上的一颗纽扣。原来就在飞机起飞的一瞬间,飞行员衣服上的一颗纽扣不小心掉到了仪器当中,导致仪器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了其他部件的运转,最终导致机毁人亡。

    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任何事情只有从细微处入手才能成功。那些整日空想成功却忽视细节的人,等待他们的下场只能是失败,他们的成功始终只能是黄粱一梦,今生永远不能实现。

    在茫茫的大森林里,一头巨狮威风凛凛,正从森林中穿过。它用其惯有的王者尊严居高临下地审视着周围的一切。看到正在磨牙的老虎时,它知道对方是一个劲敌,但是只要自己不恶意地挑起争端,对方是不会轻易出手的,而且即使双方争斗起来,只要自己养足了精神大多数时候肯定不会吃亏。看到向自己献媚的狐狸时,它既对狐狸做作的笑容感到嗤之以鼻,又觉得有几分受用——有谁不喜欢被赞美和奉承呢?之后它又看到了对自己充满警惕的野牛和惊慌失措的麋鹿,它心里感到几分满足和可笑,它刚刚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现在只想好好地消化消化,不过看到它们对自己畏惧的模样还是满足得很。接着它看到了几只灰褐色的田鼠,这些小东西吃起来没有多少肉,而且长相又难看,实在不值得自己一顾。这样想着,它大模大样地从田鼠身边走过去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巨狮的运气实在是很差。它一直没能逮到美味的食物,因此它早已经饥肠辘辘,肚子在咕咕直叫。这时的他实在怀念上一次猎到的美食,后悔当初没有给现在留一点美食。就在它饥饿难耐之时,它又看到了过去那些难看的田鼠。巨狮实在是饿得难以支撑了,他心想或许这些小东西也可用来充饥。于是它马上行动起来,准备逮上一只田鼠来解馋。让他意外的是那些家伙竟然跑得很快,自己居然没有捉住它们。更令它感到恼怒的是,那些小东西好像在戏弄它,和它玩起了捉迷藏。巨狮感到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它拼尽全力,准备让这些小东西知道它的厉害。这时刚好从洞里溜出来了一只小田鼠,巨狮见它还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降临,于是猛地扑过去,终于抓住了这个小家伙。小田鼠吱吱地乱叫,用它尖锐的爪子抓挠巨狮嘴角的几根胡子。可惜一切已经太迟了,它马上就被巨狮吞到了肚子里。可是这么小的田鼠对于已经饥肠辘辘的巨狮来讲,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不足以填饱它的肚子,于是它又开始追逐其他动物。就在刚才巨狮吞下小田鼠的那一刻起,巨狮身边便多了一份威胁,两双充满恨意的眼睛一直在注视着它。

    巨狮感到自己有点累了,便回到了自己的领地准备大睡一觉。它依然如同往常惬意地享受着其他动物的顶礼膜拜,不过今天它发现自己的身边多了两双仇视的眼睛。巨狮马上感到了这两双眼睛带来的阵阵寒意,可是当它知道这两双眼睛竟然是来自两只不起眼的田鼠时,刚才一时的紧张情绪马上轻松起来,它感到了一阵无聊。

    过了几天,巨狮发现那两双充满仇视的眼睛依然紧跟着自己,但是它还是自我安慰,感觉自己心中多虑了。让巨狮没想到的是,就在那天的晚上,自己被这两双眼睛的主人咬断了喉咙。当时沉睡中的巨狮已经感到了喉咙处有点难受,但是由于它白天实在跑得太远、吃得太饱,根本没有意识到死亡正向它靠近,于是它又翻身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等到它感到自己的喉咙里有股咸热液体流出的时候,为时已晚。它完全没有想到咬断自己喉咙的竟然是那两只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田鼠,而它们正是它以前吞到肚子里的小田鼠的父母。

    在危机到来之前,已经种种预兆提醒巨狮,可是由于它的麻痹大意,忽视了细节,导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现实中很多人由于错过自己眼中微不足道的预兆而失去了最佳防范的时机,从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5.唯有专攻,方能成功

    一个人之所以屡屡失败,就是因为他的目标过多。因此他的目标要专一,只有在少数目标上下功夫,一个人才会成功。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人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菜农和陶工。有一天,父亲到菜农家看望女儿,他关心地问女儿最近生活过得是否顺心。女儿说告诉父亲,自己家里一切很好,就是最近天气干旱,希望天公作美,多多下雨,这样蔬菜才能长得更快更好。不久他又来到陶工家里,他同样问女儿过得如何,女儿也是说什么都不缺,但她希望的是阳光充足,天高气爽,这样陶器会干得更快。这时父亲无奈地对女儿说道:“你盼望阳光明媚,而你的妹妹期待阴雨连绵,那么我又为谁祈求呢?”

    这则小故事意在说明一个人如果同时想做两件事,那么他会一事无成。现实中也是如此,很多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目标不专一。成功属于那些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勇士,因此任何人只有舍弃杂而多的目标,集中精力专在一个目标上下功夫,这样才会有朝一日有所成就。

    万科集团是房地产行业的一面旗帜。1984年创建之初,它主要做的是以进口日本产品为主的电器仪器,后来万科陆续开始向服装、手表、饮料行业等进军。可以说,万科虽小,五脏俱全,涉及到各个行业,连创始人王石都说,黄赌毒和军火除外,万科基本都涉及到了。

    1994年,由于宏观调控和熊市,万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受到了阻碍,公司开始出现资金环流的恶性循环,几乎陷入危机之中。这时,王石意识到自己今后发展的不易,他果断放弃了万科多元化的发展计划,而是进行资源重组。2001年,王石出售了万科的许多非核心行业,从此一心一意做起房地产生意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万科已经在房地产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只猎狗同时追赶几只野兔,必然一只也抓不到;一个人同时追求数个目标,必然一个也不会实现。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须专注于一个目标,心无旁骛、矢志不渝去为之努力。

    旅日棋王王海峰曾在一段时间内心浮气躁,难以静下心来下棋。于是他特意请教吴清源老先生来帮助自己。吴老知晓后,将“不搏二兔”四个字送给海峰。“不搏二兔”,即不能同时追两只兔子。如果一个人一次抓一只兔子都实属不易,那么同时抓两只兔子更是天方夜谭,无从谈起。所以只有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他才会在某一领域独领风骚,有所建树。

    历来广博与专精犹如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我看准了一个目标,并相信这个目标能给我带来巨大的利润时,我就从其他目标转移过来,把精力和资金都集中在这个大目标上。”金融大鳄索罗斯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这也是他跻身于业界佼佼者的原因。面对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索罗斯不像有些人那样四处乱投,他总是慎重选择,将有限的精力和资金都专注于一个目标上来。如果目标太多,就不会以足够的精力来投资,其注定会失败。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哀,志哀则思不达。”太多的目标只能会分散人的精力,但是这并不是说,一个人生下来就一直只做一件事情。这是相对而言的,社会上有很多“天才”人物只会一味地学习,连最起码的自立能力都没有,所以他们经常闹出穿上别人的鞋上课之类的笑话来。严永明被人们视为“天才少年”,他的求学经历便是最佳的证明:他8岁上中学,13岁上大学,17岁考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然而这些常人眼里的奇迹竟然是在让人匪夷所思的家庭教育中创造的。严永明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由母亲全权负责,甚至连吃饭都得喂。母亲实行的“全包”政策只能导致严永明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上中科院后,由于他不能自理生活,严永明做出了退学的准备。一个人首先应该具备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己洗衣服、刷牙等,如果连以上的事情都做不到,那么即使他智商过人,他也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自己成功的首要因素时说道:“每个人整天都在做事情。倘若你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做事就做了整整16个小时。其中大部分人一定一直在做一些事情,不同的是:他们做很多很多事情,而我只做一件。如果你们将这些事情用在一件事情上、一个方向上,一定会取得成功。”伟人的经历意在说明世界上那些能力一般却一直坚持的人们往往比那些能力很强却不善坚持的人们更有建树。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每个人要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集中精力去做好它。记住千万不能分神,否则只能是做事情如蜻蜓点水,终无所成。

    6.废寝忘食,成就辉煌

    一个人唯有废寝忘食,不懈努力,才会实现人生的辉煌。

    19世纪初,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了一些不知名的传染病细菌。如何有效地攻克它们,成为当时科学界的难题。为此,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1909年,一种名叫“606”的药剂的问世为用化学药物杀死病菌开创了道路,标志着人类打响了战胜细菌的战役。

    “606”药剂的发明者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德国医生保罗·欧立希。当他亲眼目睹无数的病人尤其是梅毒患者饱受细菌的折磨,心中苦不堪言。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他决定研究一种药物既能有效将人体内的病菌杀死,同时又对人体安全不构成危害。

    面对这一科学难题,从何处下手困扰了欧立希很久。他一直在苦苦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总是屡屡受挫,以失败告终。有一次,他结识了著名的细菌专家科赫。当时科赫首创了“细菌染色法”,这种方法通过染料可以使细菌着色,为细菌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给欧立希以极大的启发:“既然染料能渗入细菌内部,使细菌着色而死亡,那么借用染料能不能在生物体内杀死病菌呢?”

    于是欧立希进行了大胆尝试。他和助手选择锥体虫做试验,将它们放进小白鼠的血液,结果它们不断繁殖,最后使小白鼠得病死亡。接下来他们把含有锥体虫的血液注射到健康的小白鼠身上,再给小白鼠注射染料。

    欧立希和助手们坚持不懈,试过一种染料后,再换另一种。他们一丝不苟地重复着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的过程,记录实验的结果,期待能够有一种染料能挽救小白鼠的生命。但是用在小白鼠身上染料的数量已经多达500种,依然不见效果,千百只小白鼠白白成了锥体虫的牺牲品。

    这时,欧立希并没有灰心失望,他大胆提出设想,如果在染料中加入一些硫化物,效果不知如何。他的看法受到了助手的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往染料中加入一些硫化物,再把这种加入硫化物的染料注入害锥体虫病的小白鼠身上。过了几天,欧立希从病鼠身上抽出少量血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啊!血液里的锥体虫已经少了很多!”欧立希兴奋地大叫起来。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

    又过了几天,欧立希再次从病鼠身上抽取少量的血液进行观察,发现血液中的锥体虫比上次又减少了许多。但是,当欧立希发现血液中锥体虫完全消失时,小白鼠也死了。

    助手不解地说:“锥体虫的消失,说明它们是被含有硫化物的染料杀死的。可是,为什么小白鼠还是死了呢?”

    欧立希解释道:“这并不矛盾。小白鼠的死,是因为我们加入的硫化物太多了。”

    正当欧立希的研究进展顺利时,有一天,他偶然从一本化学杂志上了解到,在非洲流行着一种可怕的昏睡病,患者陷入无休无止的睡眠之中,最后在昏睡中死去。这种昏睡病是由于某种锥体虫进入人体血液所引发的。

    “锥体虫?莫非和我正在研究的锥体虫是一回事?”欧立希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这篇文章吸引了,他连忙放下手头工作,认真阅读起来。文章讲到有一种名叫“阿托西”的化学药品,它能够杀死人体内的锥体虫,使病人免于死亡,但眼睛却会因视觉神经受到损害而失明。

    “和我用掺有硫化物的染料杀死锥体虫的实验是多么的相似!”欧立希一阵激动,“能不能把这种‘阿托西’的化学结构和成分改变一下,使它既能杀死锥体虫,又不影响人的健康呢?”

    欧立希的实验有了新的方向,他迅速找到了改变“阿托西”结构的各种方法,并一次又一次地注射到病鼠身上,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欧立希没有灰心丧气,他坚信自己的方向是对的,最终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果然,在1909年的春天,欧立希研制的“阿托西”第606号药剂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欧立希小心地将一小撮淡黄色粉末稀释后,注射到患病的小白鼠身上。结果,小白鼠体内的锥体虫不断减少,并渐渐地完全消失了,而小白鼠却越来越活泼,充满了活力。

    后来,欧立希把这种神奇的药剂称作“606”,它成为医学上治疗梅毒等病菌感染的有效药物,被人们誉为“梅毒的克星”。但是,欧立希在成功面前没有陶醉,更没有驻足不前。1912年,他又成功地制成一种比“606”更安全有效的治梅毒新药——“914”。

    一个人唯有废寝忘食,不懈努力,才会攀登人生的高峰,实现人生的辉煌。困难是最怕那些认真的人的。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坚持不懈、做事认真的人们。所以每个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要认真踏实,锲而不舍。

    在抚州金溪有一户人家祖祖辈辈姓方的农民,他们一家人文化水平都不高,连几个字都不认识。可是他们的后辈生了个小孩,名叫方仲永。等到小仲永五岁那一年,他不像其他小孩那样光知道嬉戏玩耍,而是哭着闹着要笔墨纸砚。他的父亲十分奇怪,于是就到附近读书人家去借来一套。

    当父亲拿来笔墨纸砚的时候,只见仲永爬在桌上,铺开大纸,一下子挥笔写了四句诗,并且还在下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一个刚刚五岁的小孩竟然会写诗,一家人看到后目瞪口呆。于是他们连忙请来一个乡下秀才。

    秀才听说后将信将疑,于是他随便指着屋里一件东西叫仲永当场赋诗。只见小仲永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接着他便饱蘸浓墨,挥手立就,又写下了一首诗。

    当邻居得知仲永会写诗后,纷纷来到仲永的家中,来见识一下他惊人的才能。自此以后,他家称得上是车马盈门、门庭若市。有的富翁听说此事后,便出重金当堂让仲永赋诗。贪图利益的父亲见有利可图,整天带着仲永走乡串寨,四处表演,根本没有让他再去读书。

    有人曾经向他父亲建议让仲永到学校深造,将来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才,但是父亲严词拒绝了。他认为他的孩子天生就是天才,根本不用花时间学习。

    当年王安石在京城做官,早就听说了仲永的名声。有一年,他回到娘舅家,有机会见到了神童仲永,当时他已经有十二三岁了。王安石对他感兴趣,于是便叫他即景赋诗。只见他想了很久,才勉强写出一首诗。这与从前相比,显然逊色了不少。

    再过了七八年,王安石再次回到娘舅家,当他问到仲永时,娘舅告诉他仲永已经和平常人一样了,一点也不会作诗了。王安石听到长叹一声,为仲永感到无比惋惜。

    如果仲永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他的天资,他一定会成为一个难得的天才,一定会写下让人惊叹的诗篇。可是由于他没能坚持,被贪利的父亲当做赚钱的工具,最终“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哪怕他的天资不是很聪慧,只要他拥有从不放弃的精神,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也会有成功的一天。

    7.不要言败,奋勇直前

    大千世界,世事难料。一个人要想在最后时刻胜出,就必须永不言败,勇往直前。

    一个春风得意的人会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很少去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一个曾经失败的人则会静下心来自我反省,更加客观地分析现实。由此可见,失败往往更加促使人进步,它是使人奋发的动力,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伤心事当作心灵的灰烬,尽管回忆它们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伤害自己。智者会从一时的错误与失败中汲取宝贵的教训,会提醒自己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人生的进退就是一个不断从失败中完善自我、不断弥补自己过失的过程。

    在求职过程中,很多应聘者的简历上总是表明自己的优点,很少提及自己的不足,让别人感到自己好像是完美无缺的人。其实有时招聘方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经验与不足。

    有一位应聘者在应聘某大公司职业经理人的时候,曾经这样自我介绍:“我本科毕业,仅有中级职称,但我的优势是有十年的工作经验。在这十年中我先后任职于十二家公司,它们相继倒闭。不过从挽救公司的过程中我对失败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总结,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东西。条条大路通罗马,尽管结果相同,但是过程却是五花八门。每个公司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我通过这些经历深刻体会到成功背后的艰辛与不易。很多人只是知道如何成功,而我却有经验知道如何有效避免错误,这就是我的优势所在。”

    结果这位应聘者如愿被公司录用。公司老板之所以看重他,是因为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一个不看到自己劣势的人永远不会进步,否则他只会盲目行事,一败涂地。

    从前有一个人,由于他的捕鱼技能好,所以他被尊称为称“渔王”,众人对他十分敬佩。他一共有三个儿子,他希望他们能够子承父业。于是他经常带着三个儿子出海,但是让他万分苦恼的是这三个儿子的渔技非常平庸,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更别提他们与父亲的差距了。

    渔王十分沮丧,前去寺庙里请教一位哲人。

    哲人问渔王:“这三个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你学习捕鱼技术的?”

    渔王说:“他们从小就在船上长大,他们没有离开过渔船。”

    哲人问:“孩子们都是跟你学习捕鱼吗?”

    渔王答:“从小我就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一丁点闪失都没有,我总是把我最重要的诀窍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儿子。”

    哲人问:“孩子们自己捕鱼的时候都在哪里?”

    渔王答:“我的船上,因为有我给他们把关,他们就不可能有闪失。我总告诉他们,哪种征兆会有大鱼,怎么样起网会有最好的收获,等等。”

    哲人问完后,心中立马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他对渔王讲,你三个儿子的悲哀就在于一切都被你安排好了。他们仅仅得到你的经验,他们缺少的是捕鱼失败的教训。只有让他们亲自出海,独自经受风浪的袭击,生死的考验,他们才会逐渐懂得捕鱼的技巧,否则他们一辈子将难有作为。这时,渔王恍然大悟。

    当今父母的教育观念是自己吃苦让孩子们享乐,他们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环境。其实这只会适得其反,这会造成他们享乐主义这一不正确的态度,有的甚至从小至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皇帝般的生活。其实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众所周知,胜败乃兵家常事。放在生活中,不论是竞技比赛,还是日常下棋,不是赢就是输。失败后,忘记教训依旧不改的人是可悲的。他们整日虚度光阴,不求进取,始终在黑暗中前行,永远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因此人们不能忽视失败,也不能因为失败而黯然伤神,不能自拔。因为失败是启发人们进退的机会,是鼓舞人奋发向上的动力。

    聪明人能够从失利中看到进退的时机,这需要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当局势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时,这可能是退的时候;当失败后机会悄然来临的时候,这又是进的时机。

    一条河流奔腾不息,它总要流经一片碧绿的池沼。可是它们相处多年,竟然彼此之间十分陌生,并没有多说过话。

    有一天,池沼难以忍受,主动开口说话了:“河流,你整天奔流不息,不觉得累吗?你不是背着沉重的大船,就是负着长长的木筏,从我眼前奔流而过。而那些小船小划子更别提了,它们多得数不胜数。你什么时候才能抛弃这样无聊的生活呢?像我这样安安逸逸的生活,难道你找不到吗?好比高贵的太太们窝在沙发的靠枕里一样。大船小船也罢,漂来的木头也罢,我这儿可没有这些无谓的纷扰,甚至小划子有多重我都不知道哩!至多偶尔有几片落叶飘浮在我的胸膛上,那是微风把它们送来和我一起休息的。一切风暴都由树林挡住,一切烦恼我也都沾染不上,我的命运是再好不过的了!周围的尘世不断地忙忙碌碌,我却躺在哲学的梦里养神休息。”

    河流回答道:“哲学家,你既然懂得道理,可别忘了这条法则: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我成了伟大壮阔的河流就是因为我不躺在那儿做梦,而是按照这个法则川流不息。结果我源源不断的水又多又清,年复一年地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并因而赢得了荣誉,或许我还要世世代代地川流不息下去。那时候,你的名字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过了若干年,果然不出河流所料,壮丽的河流仍旧川流不息,池沼却一年浅似一年。由于池沼面上浮着一层墨绿的粘液,随着芦苇的快速生长,池沼不久便干涸了。

    在成功的路上不可能万事顺意,一帆风顺,前进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栽跟头。只要怀着永不言败的精神勇往直前、不懈努力,人生就会一步步克服万难,迈向成功。

    8.见微知著,洞察秋毫

    一叶落知天下秋,聪明者能够见微知著,从细微之处洞察出事物发展的端倪。

    从前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为了寻找一头走失了的骆驼,不辞辛苦,在荒漠中呆了很多天,但一直无果而终,他直到快走出荒漠时也没找到他的骆驼。

    有一天,商人即将走出荒漠,可是当时天色已晚,他必须找到一个安身之地来过夜,否则他又要和剩下的几头骆驼在荒漠中过夜了。万幸的是当他走了不久,他就发现远处有一个人家,那里会有人提供住宿和饮食。

    商人疲惫不堪,牵着剩余的骆驼来到了那位人家。只见主人十分热情,马上过来迎接商人。主人说道:“您远道而来,一定很辛苦。不知您有啥事我能够帮上忙?”

    商人说:“我这几天正在寻找意志走失的骆驼,不知你是否看到?”

    “你的骆驼是不是有一条腿瘸了,而且还瞎了一只眼睛,背上驮着的东西好像是谷子?”那人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他。

    商人一听高兴至极,刚才的疲惫早已忘得九霄云外去了。“你见过我的骆驼!你能告诉我它往哪个方向走了吗?”

    没想到那人的回答一下子让他兴奋的表情降至到了冰点。那人说:“我根本就没有见到你的骆驼,我上面说的那些特征都是我自己猜测出来的。”

    商人心里充满疑惑,说道:“既然你能将我的骆驼的特征讲得一清二白,那么证明你一定见过我的骆驼。你可知道我这段时间找它找得十分辛苦,请你赶快告诉我骆驼在哪里?”

    可是那人依然坚持说自己没有见过,然后又说:“虽然我没有见过那头骆驼,不过我应该可以推测出它是往哪个方向走的,根据我的推测,你很有可能找到那头骆驼。”

    那人这样说,阿拉伯商人心里就越是感到怀疑,于是他就不客气地对那人说:“一定是你偷了我的骆驼!你赔我的骆驼,否则我就要拉你去见法官。”而那人则始终不承认是自己偷了骆驼。就这样说着说着,阿拉伯商人被激怒了,他坚持要拉着那人去见法官。

    幸好在有人家的地方就有一个法官,阿拉伯商人要求法官判那人有罪。法官最初也站在阿拉伯商人一边——他也认为那人如果没有见到骆驼的话就不会对那只骆驼了解得如此详细,而他又不承认,那其中肯定隐藏着问题。可是当那人带着法官和阿拉伯商人来到荒漠中的一个地方时,经过那人的一番讲解,阿拉伯商人和法官都表示冤枉了对方。

    原来,那人带他们去的地方正是他发现骆驼足迹的地方。他之所以会对那只骆驼的情况了解得那么详细完全是因为他善于从细微处观察。那人是这样解释他的推测过程的:“那头骆驼的脚印三只一样深,而只有一只脚印明显比较浅,足以表明那头骆驼很可能有一条腿瘸;而且那个地方的路两边都有一些细嫩的小草,而只有一边的被啃光了,而另一边却丝毫未动,可以表明这只骆驼那侧的眼睛一定看不到东西;至于骆驼背上驮的东西,从道路两边洒下的细碎谷子就可以看出来。”说完这些之后,那人接着对阿拉伯商人说,“通过对骆驼脚印的观察不难看出那头骆驼的前脚一直朝西,而且它一直是一边吃一边走,可以由此推测那头骆驼很可能还会朝西一直走下去,而且走得不会太远,你顺着这条路往下走,应该会找到你的骆驼。”

    果然,阿拉伯商人沿着那人指引的方向追了一段时间,找到了自己的骆驼。

    聪明人见一叶可以知秋,而愚钝者往往是因一叶而障目,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们对细节的观察是否敏锐、是否具有从微小事物中把握大局的统御能力。小问题可能会带来大祸患,小变化可能引起大事件,千万不要随意忽略身边小事。

    在英国,有一家名叫约瑟夫的咖啡馆。由于它位于一个闹市区的拐角处,所以那里生意兴隆,来往的人络绎不绝。然而在一天的晚上,一个小偷趁着人多溜进了咖啡馆,偷走了老板约瑟夫的两百英镑左右的纸币。

    当约瑟夫发现自己抽屉里的钱不翼而飞后,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现金被盗,所以他赶紧打电话报警。当小偷从咖啡馆逃出来的时候,他十分紧张。当他刚离开咖啡馆不久,他正好碰上迎面而来的巡警。巡警出于职业敏感,看见这人神情紧张,形迹可疑,便把他带到了警察局进行盘问。就在巡警进行例行询问的时候,办案的民警刚好赶到了警察局,他一见到那名小偷,便认了出来。原来这名小偷的名字叫乔治,他是一名惯犯,早前就住进过监狱。不过这一回由于证据不足警察最后只好无条件释放乔治。

    就在咖啡馆失窃的那天晚上,有一名名叫褒丽的女记者也正好在失事现场。平时她工作敬业,或许是出于职业习惯,褒丽对发生的案子十分感兴趣,于是她为了获得案情真相,决定要自己调查揭开案件的原委。

    褒丽通过一系列的调查,首先确信一点,那就是案犯是一人作案,绝对没有伙同他人作案。当乔治被释放后,他自己一个人在房间一呆就是好几天。他的种种反常举动让人不禁怀疑他,但是如果他真的是罪犯,那么他将偷来的钱藏在了哪里?由于警察已经对咖啡馆进行全方位的搜查,根本找不见被丢的钱。

    过了几天,根据褒丽提供的线索,警察在乔治的家中找到了约瑟夫咖啡馆失窃的金钱。原来狡猾的乔治将钱藏在了家里附近的邮筒里面,邮递员按时将钱送到了他的家中。而正好凑巧的是正当邮递员将钱送到他家中的时候,警察正好在他的家中。

    警察平时身经百战,可是这回却败在了一位女记者的身上,当警察问褒丽如何找到小偷藏钱的地方时,她笑了笑,说道:“你可知道,我作为记者,整天和邮局打交道,和‘纸’来往。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乔治只是偷纸币,而不偷硬币,而且他的家门口正好有一个邮筒。因此我猜想乔治一定是利用了这个邮筒。他一定事先写好了有自己的姓名,而且还注明地址。只要他将钱装进去,再用一个便利的胶带纸封口,投进邮筒里面。这样便能够做得万无一失,让其他人找不到突破口。”警察听后,不仅竖起了大拇指,佩服褒丽的聪明才智。

    邮筒,这是每个人天天路过的事物,却是人们经常忽视的细节。没想到到了案件的关键时刻,它竟然成为了破案的重要证据。

    留心处处皆学问。每个人要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身边的事物多加关心,多多留意,学会见微知著,洞察万物。只有这样,才能准确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准确的定位,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多走捷径。

    9.人生成败,唯有靠己

    人生成败不能依靠别人,一切只有靠自己的顽强奋斗。

    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有所建树,他只有依靠自己的顽强拼搏。一个先天愚笨的人,如果后天不懈努力,他同样会变得聪明;与之相反,一个先天聪慧的人,后天满足现状,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

    “肥肉”和“恺撒”是出自同胞兄弟的名贵狗种。当年它们的祖先身体健壮,威武勇猛。可是他们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肥肉”和“恺撒”分别到了两个不同主人的家。其中“恺撒”被主人经常关在厨房里,而“肥肉”被带到了茂密的大森林里。就这样,它们的命运发生了悄然的改变。“肥肉”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恺撒”却变成了厨师的助手,于是人们改称它“肥肉”了。

    “肥肉”经过森林中的刻苦磨练,不论是追野猪,还是逐奔鹿,都是它的长项,因此它也成为了战功显赫的狗,真正的恺撒。同时它还要留意在婚姻中不让自己孩子的血统退化。

    可“肥肉”对这方面的问题要求不高,它繁衍自己的后代很随意,只要遇到任意的对象就求偶,长此以往,此类劣狗在法国形成了庞大的家族,随处可见,一旦遇到危险就逃之夭夭,与那些“恺撒”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

    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他对化学界乃至物理学界都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他一生辉煌成绩的背后是自己默默的努力。他和介绍人戴维进行的谈话便是其充分的证明。

    戴维问道:“非常抱歉,我们的谈话随时都可能被打断,但你的运气不错,此时仪器还没有爆炸。法拉第先生,我看过你的信和笔记本。不过,在信中你并没有告诉我你毕业于哪个大学,对吧?”。

    “先生,我没有上过大学。”法拉第回答说。

    “是吗?但从你做的笔记可以看出你懂得大学的知识,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戴维惊诧地问道。

    法拉第说:“我投入全部的精力,尽可能去学习一切知识,还在自己房子里建了个小实验室。”

    “年轻人,你的执著精神让我很感动。之所以你愿意到我这儿来,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到实验室中干过,科学太艰苦,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报酬却是微薄的。”戴维说。

    法拉第说道:“但是,只要能做这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啊。”。

    戴维笑着说:“年轻人,你可要想好啊,看看我眼边的红疤吧,这是在氢实验中引起的一次爆炸留下的,我想,你装订的书籍总不曾将你炸痛,让你遭受皮肉的痛苦吧。”

    “是的,我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但当我翻开装订的科学书籍,它的目录常使我目瞪口呆,神魂颠倒。”法拉第答道。

    戴维听完法拉第的话,心情十分愉快。于是他决定破格让法拉第当自己的助手,自此以后法拉第便有机会在科学领域中尽情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在求知的漫长道路上,一个人不管他出身卑微还是优越,关键是他自己个人的努力,只要他怀着执著的信念,他就迟早会取得非凡的成绩。

    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州的一所学校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罗森塔尔博士特意让校长叫来了三位教师,他讲道:“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执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听后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心中自然是无比高兴。

    同时,校长还特意叮嘱老师,要以平常心去对待这些孩子,千万不能让他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爽快地答应要保持秘密。

    一学年过去了,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提高迅速,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

    这时,校长才告诉了老师真相。原来这些学生只是校长随机抽调的普通学生,根本不是先前所讲的自己刻意选出来的。而他们三个人也是如此,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

    由此可见,世上所谓的天才并没有依靠别人的赐予,他同样是经过个人多年的艰难打拼而得到的。正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他才会及时发掘出自身内在的潜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些非天才们只不过是让自身的潜力继续隐藏罢了。

    查理的工厂经营不善,很快就要倒闭了,他的事业也是一败涂地。为此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的心情灰心到了极点,在街上百无聊赖地走着,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在哪里。他想要从亲友那里筹措资金东山再起,可是亲友们不肯向他伸出援手。绝望的查理走进了酒吧,把自己灌得大醉。人们开始嫌恶他,在所有人的眼中,查理都是一个失败者。查理也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此完结了,他放弃了努力。

    有一天,查理听到别人说,有一位智者能够帮助他,查理心里又有了一丝希望。于是,他找到了智者,诉说了自己的苦闷,然后满怀希望地请求智者帮助他走出困境。智者惋惜地说:“年轻人,很遗憾,我也帮不了你。”

    查理听到这样的话,感到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想到了自杀,因为结束生命是唯一的解脱方法。正在他颓丧地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智者叫住了他,说:“虽然我帮不了你,但是我知道一个人可以帮助你。”查理大喜过望,忙问:“那个人是谁?他在哪里?”智者笑笑说:“你跟我来。”查理被带到一面镜子前,智者指着镜中的人对查理说:“只有镜子里的人可以帮助你。你想要成功首先要认识这个人,这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帮助你成就事业的人。”

    查理呆呆地注视着镜子里的自己,若有所悟。等到查理再次来到智者面前时,他已经成为了另外一个人:笑容满面、神采奕奕。他告诉智者,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他已经重建了自己的事业。

    林肯曾经说过:“人下决心想要愉快到什么程度,他大体上就能够愉快到什么程度。你能够决定自己的心灵,控制自己的思想。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搭救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10.面临失败,愈挫弥坚

    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上。他们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时,便终止不做了。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上。他们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时,便终止不做了。”这句话实在是精辟入微,点中要害。在具体实际中,很多人总是屡屡失败,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所以,人们要克己自律,在困难面前绝不轻言说放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只要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再大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倘若做事总是婆婆妈妈、畏首畏尾,遇到困就难逃之夭夭,再容易的事也会成为困难、阻力。

    实际上,并不是任何事都困难重重,需要人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大部分事情是可以轻松解决的,偶尔遇到一些小磨难,只要人们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足够的耐性去对待,困难是完全可以轻松化解的。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同样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十日所辍,不但不会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成功也会在身边悄然溜走。

    许多人幻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于是,忘记了持之以恒的训诫,疯狂地去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有的变卖所有家产,去投资股票;有的东拼西借去做“大生意”;更有甚者用以前辛苦积攒的血汗钱做起了违法勾当。这些人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了。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过幸福、富裕的日子,就必须通过正当渠道去拼搏。

    俗话说得好:滚石不生苔,持之以恒的乌龟能快过灵巧敏捷的野兔。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每天积攒一角钱,天天坚持存储,多年下来同样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正如布尔沃所说的:“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

    爱迪生一生的发明达1000多种,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这与他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无相关。他曾经说:“我从来不做投机取巧的事情。我的发明除了照相术,没有一项是因为幸运之神的光顾。一旦我下定决心,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我就会勇往直前,一遍一遍地实验,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获得最终想要的结果。”爱迪生的事实便是最好的证明。他在发明电灯时的所作所为,也验证了他的这一说法。

    众所周知,爱迪生在电灯灯丝的选择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做过无数次的实验,可是每失败一次,他都会告诉自己坚持下去,相信下一次便会成功。就这样,他坚持了下来,并且发明了电灯,成功的光环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凡事只有能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这是成功者与失败者间的最大区别。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呢?不妨参考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淡化困难。人生旅途中,经历种种磨难在所难免。在这些磨难中,有的可能会逐渐被人们遗忘,而有些挫折会给自己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有时甚至会给人们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成为一生解不开的疙瘩。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沉浸在悲痛之中,永远消沉下去,当然要想让人们忘记这样的挫折是不现实的,但至少可以将其淡化,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为了目标的实现,继续努力奋斗。如果不能继续为目标而奋斗,不仅会失去信心,还会逐渐忘记自己的使命,甚至怀疑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这对继续奋斗百害而无一利,就更不用说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了。

    其次,要设立人生目标。目标是通向成功的灯塔,设立目标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一个人只要设定了明确的目标,人的本能就会被激发,就会激励自己,昂扬斗志。这会迫使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会下意识地遵循一条普遍的规律而进行工作。这条普遍的规律就是——人能设想和相信什么,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完成什么。如果能预想出自己的目的地,那么争强好胜的心理会为目标的实现指引一条光明大道。

    为自己设立了人生目标以后,就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会为自己的欲望而努力,试图走上正确的轨道,奔向正确的方向。确定人生目标的好处不只以上所述,一旦目标确立以后,人们会对一些机会变得敏锐了。这些机会将帮助你达到目标,使你更容易获得成功。

    再次,要制定计划。有了计划,办事才有效率;没有计划,只会胡子眉毛一把抓,事倍功半。一旦制定了计划,就可以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办起事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不但如此,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这对获得成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另外计划一定要符合实际,不要制定那些凭自己的能力无法实现的计划,否则,在执行过程中一定会困难重重,这样会打击自身积极性,产生放弃的念头。更何况,一旦制定出不符合实际的计划后,自己会受到一些硬性东西的束缚,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必然会缺少原动力。

    一个人只有不达目的决不放弃,才会战胜对手,最终实现成功。面对种种困难,他只有经受困难与挫折的挑战,才会永不放弃,勇往直前,早日到达胜利的彼岸。

    11.借口不是失利的原因

    很多人总喜欢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其实他们所需要的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改变自我,才能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必须严于律己,才能精益求精,不断向成功靠近。为自己找借口的人,只是为了换取别人的同情,寻求心灵的安慰。这根本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它不但会使自己丧失改正错误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自己永远停滞不前,不求进取,他们注定一辈子一事无成。找借口是一种消极心态,它犹如一颗毒瘤生长在怯懦者的体内,毒害着他的灵魂,侵蚀着他的思想。他们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

    有的人经常将年龄当成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认为奋斗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事情。其实奋斗不分年龄,不分男女,只要存活于世上,就应该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冰心老人以“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坚持从事文学创作。虽然身体大不如前,有所不便,但她仍然笔耕不辍,形成了一个美丽灿烂的晚年创作景观。对于年轻人来讲文学创作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作者冥思苦想,殚精竭虑。而年过八旬的巴金并不服输,他历时八年完成了《随想录》这部散文巨著。这对老人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巴金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用自己全部的人生经验来拷问自己的心灵,反思自己的人生,塑造了自己的真实人格。“最美不过夕阳红”,这些老人们超越年龄界限,仍然不断拼搏的精神激励着后辈不断进步。

    有的人经常将学历作为自己事业不佳的借口。其实不然,纵观成功人士的奋斗史,他们之间大多数人的学历并不高。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他仅仅读过四年级就在社会上闯荡。华人首富李嘉诚上初中二年级时,父亲的去世使他被迫辍学,为了养家糊口维持家计,他开始了自己的艰难创业。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是高中时就告别校园,开始了个人的奋斗。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任何人只要怀着一颗好学的心,不管学历与年龄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现实中自学成才的人不在少数,作家三毛便是典型的代表。她从13岁便开始在家自学,在父母的教导下,三毛孜孜不倦,勤奋不已,读唐诗宋词,看四大名著,学绘画,弹钢琴。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英、日、法和德文。数学家华罗庚也是花5年时间自学完成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掌握了微积分、解析几何等基础的数学理论。没有他的自学,便不会有他日后的惊人成就。由此可见,一个人只要怀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就会通过刻苦努力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所谓的学历根本就是那些泛泛之辈自我解脱的借口。

    “我没有足够的资金”,有的人还经常将缺乏资金作为自己创业不成的借口。殊不知,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许多富翁都是白手起家,艰难创业。台塑集团前董事长王永庆当年就是从一家小米店起家的,他通过“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的经营理念使得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台湾地区唯一进入“世界企业50强”的企业。关于资金的来源渠道很多,既可以向亲朋好友借钱集资,又可以找银行贷款、找人合伙。凡是做大生意的人,一般都不是靠个人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了银行和社会的闲散资金来发展的。

    总之,失败者常找借口,光借口就一大堆。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是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整日找借口的人,他们永远不会找到走向成功的突破口,永远不会正视自己的缺点,他们只能与失败相约到永久。

    现在社会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苦苦拼搏。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有的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有的人却离梦想越来越远。当每个人都怀揣希望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时,我相信,我们的憧憬都是一样的,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也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们的结局却不一样呢?在著名培训师梁子先生写的《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能告诉我们答案:成功和失败看起来似乎天壤之别,但促成它们形成的原因,也许就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小小的习惯,比如:常常为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而寻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就是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迪。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抱怨外在的一些条件,甚至于自己的智商。其实当你在抱怨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了,而找借口的唯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让你对现存的状况无动于衷,并且给你一种心理暗示:我克服不了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的暗示引导下,你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需要做一点点努力就可以成功。

    作为企业员工,我们首先要有责任心,为工作负责,为企业负责。当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领导批评我们,处分我们,我们心里总是不服气,认为那不是自己的原因,至少不全是自己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肯虚心接受批评,勇敢承担责任,想方设法地去把事情做好,那将得到什么呢?企业会因我们把事情解决了重视我们,奖励我们,让我们去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我们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获得更大的成就。

    只为成功找方法,其实就是我们思维惯性与工作习惯。当我们面对问题或苦难时,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寻求方法解决,不推脱,勇于负责,习惯也就悄然形成了。工作时,我们的大脑总是按照惯性搜索最近使用与最常使用的信息,并引起外显的条件反射。借口,就像是毒药,它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与温水煮青蛙的韧性,也有着铜墙铁壁似的顽固性,正是因循了人类思维的这种特性,肆无忌惮,以致让许多人都成了它的阶下囚。主动找方法,也是如此,只要你长期坚持,那成功就会永远伴随你左右。

    其实,成功真的很简单,只要你把“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思想永存心中,并照此执行,那么,成功指日可待。

    12.在坚强中笑对挫折

    谢坤山通过自己的抗争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用脸上灿烂的笑容来迎接人生的种种灾难。

    “如果你只剩下一只眼睛,你会不会哭泣?

    如果你少了一条腿,你会不会悲伤?

    如果你失去了一双手,你会不会痛不欲生?

    如果你同时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一双手,你还活得下去吗?”

    面对上面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上面任何一个假设都会让人痛不欲生。没有了眼睛,人怎么能看世界五彩缤纷的万物?没有了一条腿,人怎么能够独自一人走路?没有了一双手,人怎么去感受做人的快乐?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经历会让所有的人为之动容。

    谢坤山出生于台湾,他从小便过着清贫的生活。谢坤山的家庭并不宽裕,爸爸一直身体不好,当时他连踩三轮车都十分费力,总是上气不接下气。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谢坤山在上国小时便替父母分担家务。他捡过破烂,卖过枝仔冰,还养过鸭。这些经历让他从小便懂得了吃苦耐劳。

    谢坤山13岁的时候小学毕业了。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饲料厂。当时爸爸嘱咐他做事不要怕吃亏,更不要斤斤计较,能多做就多做,这样才会受到老板的欢迎。他牢记爸爸的话,尽管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15岁那一年,谢坤山举家搬到了台北。由于家境贫寒,他们一家六口住在一间大约两平米大的房间。原本以为来到台北生计会比较容易,没想到居住的环境出乎意料,有点儿糟糕。刚开始谢坤山心情有点儿失望,不过很快乐观开朗的他还是恢复了斗志,他期待着能够在台北找到一个好工作,赚钱来养家糊口,帮助家里渡过难关。他先后在钢铁厂和铁材行工作,然而时隔不久,他的人生的灾难来临了。

    16岁那年的一天,谢坤山同往常一样坐着公交车准备上班。在公交车上,他感到自己的脚奇痒无比,因此一到工厂他便将鞋脱掉,光着脚丫子去工作。当他来到三楼的阳台时,他按照同事的吩咐,接住了一根从楼下传上来的钢管。然而没想到的是钢管突然误触到高压电,一瞬间惨剧发生了。谢坤山顿时成为了一个传电的超导体,他的全身立即流过了3300伏特的高压电,他惨叫一声,昏倒在地。

    当谢坤山醒来的时候,他本人已经躺在了医院。他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先前健全的身体一下子变得惨不忍睹:他的手肘爆裂开来,他有的骨头失去皮肉掩护而裸露出来。后来他才知道当他出事以后,幸亏有一位同事见义勇为地从楼上跳下来,抓起木梯猛力一敲钢管,使谢坤山和闪着火光的钢管分开。当时同事们看见谢坤山血肉模糊,不省人事,他们还以为这么一位敬业的小伙子已经丧失性命了。同事们赶紧叫来了急救车,将谢坤山送往医院,他们希望奇迹能够发生,希望医生能够将谢坤山从死亡线上救回来。

    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援,谢坤山终于捡回了一条命。但是从此他的肢体不再健全,他成为了一个残疾人。16岁,花一样的年纪,但是对于谢坤山来讲,却遭遇了人生悲惨的一幕。

    他的双手受创很重,右脚已经被严重烧伤,左脚的指头也被烧坏。总之他的伤势实在太严重了,如果不及时行截肢手术,他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在谢坤山人生的十字路口,母亲的坚强成为了他活下来的动力。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而当自己的亲身骨肉遭遇横祸时,最心疼的人莫过于自己的母亲。谢坤山的母亲在他的面前强忍着泪水,外表很冷静,实际上母亲的心在滴血。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讲,昂贵的医药费会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当时母亲告诉医生,不论付出任何代价,都得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儿子救回来,哪怕给儿子做截肢手术也在所不惜。谢坤山心里想着既然妈妈不肯放弃我,我更不能放弃我自己。从鬼门关捡回来的第二次生命,绝对不应该是用来忧伤和自暴自弃的,反而应该是积极、健康地活下去。

    在医院治疗的时间里,母亲总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坤山的病床边,累了就趴在床边休息,就是不放心回家睡觉。谢坤山就像一个特大号的婴儿,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每日三餐,妈妈总是先把谢坤山喂饱之后自己再吃,到时饭菜早已都凉了。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着他,谢坤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看到母亲为了照顾他不分昼夜,不辞劳苦,他实在是不忍心。

    为了不再让母亲操心,不再耽误妈妈吃饭的时间,谢坤山自己经过思考发明了吃饭的道具。从此他可以用自制的汤匙将饭菜送进自己的嘴巴,当他发明成功后的第一时刻,心情之高兴不言而喻,他终于能够为母亲分担一份负担了。接下来他又开始尝试用嘴巴来做其他一些事情,比如翻阅书报杂志等。这使得坤山以前无聊单调的生活多了一份快乐,他终于能通过看书来打发时间了。

    就在谢坤山在向独立迈出了第一步后,他的家庭又遇上了不幸的事情。原来母亲积劳成疾病倒了,母亲住进了医院,谢坤山也没有人来照顾,这时坚强的谢坤山下定决心要自己照顾自己,首先他准备学会自己给自己洗澡。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坤山用衣夹夹住水管的出口,终于能够自己洗澡,他再次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次壮举。

    人生在于顽强地拼搏,即使遇上天大的灾难,只要不自暴自弃,不懈拼搏,就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谢坤山就是这样,虽然他失去了双手,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坚持,依然可以完成了常人可以做出的事情。

    由于只有小学文化的水平,24岁时谢坤山决定要用晚上的时间到国中补校,继续他中断了11年的学业。儿时的谢坤山聪明好动,不爱学习,可是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急切希望通过知识来拓展人生的视野,充实自己的心灵。通过自己的努力,坤山考上了建国中学补校,完成了高中教育。

    谢坤山立志要自学成才,小时候他特别喜欢画画,因此他决心要自己用自己的嘴来画画。首先他要从练字开始,起初他用嘴紧紧地咬住一支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在纸上写下“谢坤山”三个东倒西歪的字。后来时间一长,他发现自己的嘴因练字而被弄得伤痕累累,有时甚至被弄伤了两三个破洞。后来在自学作画的时候,他的嘴更是受尽疼痛之苦。那一阵阵苦如利箭穿心,常常痛得他几乎咬不住笔。然而,他从来没想过放弃,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坚持了下来。当他学着用小刀削铅笔时,不仅头痛牙痛,而且脖子还痛。当他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削好铅笔时,感觉自己仿佛克服了人生的最大难关。由于长时间的作画,而作画时他的眼睛离图纸太近,这对他的视力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但是在顽强的坤山的生命中,这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困难,他凭借着坚强的意志照样每天练习。通过克服重重困难,谢坤山从点滴做起,逐渐积累,成为了台湾的知名画家。

    谢坤山不向命运屈服,他通过自己的抗争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种种灾难。在常人看来,没有了双手,没有了一只脚,这意味着人生的灭亡,但是到了谢坤山的眼里,他依旧用脸上灿烂的笑容来迎接一切。

    13.从失败中寻求机遇

    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一个人麻木不仁,不会从中寻求机遇。

    当今,牛仔裤备受年轻一族的青睐。然而问及第一个发明牛仔裤的人,知道的人却是寥寥无几。下面讲述的便是牛仔裤的发明者李维·施特劳斯的故事。

    1850年正值美国西部发现金矿,无数梦想一夜致富的人们蜂拥而至,来到那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李维·施特劳斯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德籍犹太人,或许他身上遗传了犹太人经商的基因,大学毕业的他不甘心做一个小小的职员,独自一人来到美国,进行他的淘金梦。

    当李维·施特劳斯经过长途跋涉来到美国旧金山时,他才发现自己当初的选择十分鲁莽。原来美国西部不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荒凉,那里早已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淘金者。李维·施特劳斯不禁对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提出质疑。然而车到山前必有路,既然作出放弃优越工作的决定,就没必要过分后悔。

    经过细心观察,李维·施特劳斯发现众多淘金者平时住在搭建的帐篷里,离市中心很远,他们买东西通常不是很方便。为了买一点日用品他们往往要走很远的路。李维·施特劳斯认为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商机,比起幻想淘金要现实得很多。于是他决定踏实地定下心来,开一家日用品小店。果然不出所料,李维的小店的生意兴隆,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不久他就赚回了成本,还得了不少的利润。

    为了扩大商机,拼命赚钱,有一天,李维·施特劳斯又乘船外出采购了许多日用百货和一大批搭帐篷、马车篷用的帆布。由于船上旅客很多,那些日用百货没等下船就被人们抢购一空,但帆布却没人理会。到码头卸货后,他就开始高声叫喊推销帆布,由于淘金者们都已搭好了帐篷,谁也不会费钱费力再去搭第二个,眼看帆布要赔本了。

    李维·施特劳斯本来以为帐篷是人们的必需品,没想到竟然对它无人问津。为此他感到十分沮丧,就在这时,他看见一位淘金工人迎面走来。只见那人双眼注视着帆布,好像心中若有所思。于是李维·施特劳斯连忙迎上前去,热情地问道:“请问您是不是想买些帆布搭帐篷?”

    那工人摇了摇头,说道:“我所需要的并不是帐篷,我真正需要的是如同帐篷一样耐磨的裤子,请问你有吗?”

    李维·施特劳斯感到很惊讶,问道:“你需要的是什么裤子?”

    接下来那工人告诉他淘金的工作十分艰苦,他们的衣裤要经常与石头、砂土摩擦,而一般的裤子是棉布做的,根本不耐穿,穿了几天就已经磨破了。如果以这些厚厚的帆布为原料做成裤子,一定既结实又耐磨。

    淘金工人的一番讲述无意中提醒了李维·施特劳斯。精明的他灵机一动,既然这些帆布很难卖出去,那还不如试着做成裤子。于是他用厚帆布特意制成了一条裤子,这裤子看上去式样新奇,同时更重要的是结实耐用。

    1853年,经过精心制作,世界上第一条日后被称为“牛仔裤”的帆布工装裤诞生了,在当时,工人们称它为“李维氏工装裤”。由于它经久耐用,马上便受到顾客的青睐。由于这种裤子的销路十分畅销,大量的订单接踵而来,李维·施特劳斯决定自己成立公司,专门做工装裤的销售。

    李维·施特劳斯觉得用帆布做成的裤子穿在身上不是很舒服。于是他打算用另外一种面料代替帆布。经过长时间的寻找,终于有一天,他发现欧洲市场上畅销的由法国人涅曼发明的一种布料特别适合他的要求。这是一种蓝白相间的斜纹粗棉布,既结实,又柔软,十分适合做工装裤。

    李维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的这种工装裤样式新颖,受到了淘宝工人的青睐。这次换布料对于牛仔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自此以后靛蓝色也成为李维氏工装裤的标准颜色。

    在以后的日子里,李维还对牛仔裤进行了各方面的改进。为此他一直在寻求机会。后来一位名叫雅各布·戴维斯的裁缝向李维提出了建议,希望他在未出厂的工装裤中全部加上黄铜铆钉。原来淘金工人的裤袋经常被撑破,如果用黄铜铆钉钉在裤袋上方的两只角上,不仅可以固定裤袋,同时在裤袋周围镶上皮革边,显得既美观、又实用。传统的牛仔裤就这样定型了。1872年,李维·斯特劳斯在基本定型的牛仔裤的基础上申请了牛仔裤的生产专利。

    此外,李维还特别重视牛仔裤的广告宣传。他特意注册了一个图形商标,商标上画着一条工装裤的裤腰两边各拴着一匹马,马头朝着相反的方向,每匹马身旁都有一个人在扬鞭催赶。图形上方写着:“唯一获得铆钉加固专利的工装裤”,下方写着:“撕不开就是撕不开”,意思是两匹马使劲拉也撕不开牢固的工装裤。

    李维·施特劳斯虽然不是闻名全球的服装设计师,但他所设计的牛仔裤却能够遍及全球,经久不衰。李维公司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跨越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大公司,而牛仔裤早已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消费品。

    李维的创业经历说明事在人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他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14.奋斗是成功的法宝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在中国大小城市的各个地方,一个老人的笑脸经常会映入人们的眼帘。他穿着白色的西装,脸上的胡须已经花白,不过那双大眼睛依旧炯炯有神。特别是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老人就是快餐连锁店“肯德基”的招牌和标志——哈兰·山德士上校。

    哈兰·山德士的家乡位于美国印地安那州,在他6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从此,家庭的重担压在了母亲的身上。由于母亲白天要去工作,作为老大的山德士承担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每天小山德士要自己做饭吃,一年过去了,他竟然学会做20个菜,成了远近闻名的烹饪能手。12岁那一年山德士辍学后,开始了在社会上闯荡的生涯。他先后当过粉刷工、消防员,还当过保险员和治安员。

    山德士40岁时,在肯塔基州开了一家可宾加油站。由于那里人来人往,而很多人由于长途跋涉经常会觉得很饿。这时山德士产生了开一家小餐厅的念头。当他和妻子商量后,妻子同意他的看法。于是山德士就在加油站的厨房里做点日常饭菜,招揽顾客。

    在此期间,经过自己的精心研究,山德士推出了自己的特色食品,这就是现在闻名全球的肯德基炸鸡的雏形。由于它味道鲜美、口味纯正,他的炸鸡受到了热烈欢迎,客人们对之赞不绝口。有的人甚至来不是为了加油,而是为了吃可宾加油站的炸鸡。后来的几年里,山德士通过不断改进,他的炸鸡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的炸鸡也已经闻名遐迩。为了表示对他的感谢,肯塔基州州长鲁比·拉丰向他颁发了肯德基州上校官阶,因此人们都习惯叫他“亲爱的山德士上校”。

    很多人听说山德士的炸鸡后,纷纷远道而来,希望饱餐一顿。随着客人的日益增加,餐厅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山德士做出的炸鸡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有的顾客经常因此而抱怨生气。

    山德士为了这件事烦恼不已。这时,他在一张广告上发现了一种叫做压力锅的工具。上面写着:压力锅可以大大缩短烹制时间,又不会把食物烧糊。他看到后十分高兴,这下压力锅可帮了大忙。

    后来,山德士买了一个压力锅,这大大节省了时间,仅仅用15分钟新鲜可口的炸鸡便出炉了。很多顾客趋之若鹜,即便在经济大萧条时间,山德士的经营依然红火。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他的事业以沉重的打击。他的加油站被关闭了,餐厅附近通过的建设高速公路也被取消了。接二连三的事件的发生一下子将山德士的声望跌到了低点,最后他不得不变卖资产以偿还债务,所得的款项只相当于公路通车前的总资产的一半。为了偿清债务,连他的银行存款也用光了。哈兰·山德士一下子从一位昔日受人尊敬的上校变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人。

    这时,山德士已经66岁了,每个月他只能靠105美元的救济金聊以度日。但是山德士并不甘心自己的一生这样结束,而且救济金根本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步入老年的山德士经过冥思苦想,他觉得自己最擅长的还是做炸鸡,这才是他一生拥有的最大财富。于是他带着一只压力锅、一个作料桶,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山德士身穿一身白色西装,打着黑色蝴蝶结领带,从肯塔基州到俄亥俄州,一个一个饭店挨着推销他的炸鸡秘方。起初有的人还以为这个老头脑袋有问题,都不相信他。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尽管他被拒绝了1009次,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终于在第1010次的时候,他成功了。

    随后,盐湖城第一家被授权经营的肯德基餐厅建立了,这是世界上餐饮加盟特许经营的开始。让人惊讶的是山德士的业务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在短短5年内,他在美国及加拿大已发展了400家的连锁店。

    山德士的一生是典型的美国传奇。他5岁失去父亲,14岁开始在社会上流浪,年轻时代的他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直到40岁时才在餐饮业上找到自己事业的起点。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历经种种挫折,在66岁时东山再起,重新创造了另一个辉煌,有了他的“特许经营”,今天的肯德基才会是全球最大的炸鸡连锁集团。

    哈兰·山德士上校作为肯德基的创始人,他曾经讲过:“人们因闲散而生锈者比精疲力竭者多,如果我因闲散而生锈过,我会下地狱。”他就是这样,从来不虚度时光,孜孜不倦地朝着目标前进。他的人生经历说明一个人不管年龄大小,只要他不懈奋斗,终将会有一天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