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商务应酬细节全攻略-商务馈赠,礼尚往来有玄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讲究礼尚往来,习惯通过赠送礼物来想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意,从而升华彼此的情谊。商务应酬中,人们也常常通过礼尚往来的形式来放手一搏,增进彼此的关系,促进合作的深入,谋取自身的利益。

    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礼尚往来不仅用作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还在商务应酬这样的场合被视为谋求利益的一种武器。如何让送礼这个武器发挥它的功用,为自己谋取利益,你需要为送礼找个好理由,来一场品位的赌博。

    送礼,为你讨个绝妙的说法

    对于任何人来说,能收到礼物总是令人高兴的,但如果接受他人无故赠送的物品,则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所谓“无功不受禄”就是这个道理。商务应酬场上,通过送礼拉拢彼此感情、求人办事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时,只要商务人士能把礼送得“名正言顺”,让收礼人好接受。

    萧青青的公司最近在和一家大型外贸企业商谈合作事宜,公司委任萧青青全权负责这个项目。负责和萧青青商谈的是那家外贸企业的市场部经理,尽管彼此交流得较为愉快,但商谈一直没有涉及到下一步的实际内容,那家外贸企业的市场部经历一直采取“绕圈子”的战略,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这让萧青青十分苦恼,私下托人打听这位市场部经理的喜好,打算投其所好送礼,拉近彼此的关系,促进和谈的顺利进行。

    朋友帮萧青青打听到这位市场部经理毕业于某著名大学中文系,平时喜欢搜集一些古色古香的小玩意。萧青青本打算送他一副名人字画,却在一天偶然发现那位市场部经历办公室一副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感觉是一幅拓片,跟办公室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而正好萧青青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前段时间正好赠送给他几幅字画。于是,她在某一天前来拜访这位市场部经理时,故作随意地把叔父的字画拿出来,放到镜框里。面对她的这一举动,那位市场部经理并未作声反对,反而十分喜爱,这样,萧青青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如她所愿,接下来的几天里,那位市场部经理主动要求进入下一步详细的商谈计划。

    商务应酬中,要想送礼成功,首先要为自己送礼的行为找个绝妙的说法,让客户“收礼有名”,才能心安理得地收下礼物。萧青青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将礼物成功送出,达到自己促进和谈计划的目的。

    在商务馈赠时,如何让送礼“师出有名”,让客户“收礼有名”,学会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让你轻松地把礼物送出去:

    1.把理由说到对方孩子身上

    你可以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就是没这事,随便来串门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2.把理由说到对方老人身上

    你可以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3.把理由说到不在身边的爱人身上

    你可以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可我爱人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爱人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4.把理由说到托办事的朋友身上

    你可以说:“这东西是我朋友给你买的,我也没花钱,咱把事给他办了,就啥都有了,您不用太跟他(她)客气了。”

    5.把理由说到对方可能存在的损失上

    你可以说:“您给办事就够意思了,难道还能让您搭钱破费?这钱您先拿着,必要时替我打点打点——不够用时我再拿。”

    6.把送给对方的钱说成是暂存在对方手里的

    你可以说:“我知道,咱们之间办事用不着钱,但万一需要打点,再找我拿钱就不赶趟了。所以,这钱先放你这儿,用上了就用,用不上到时候再给我不是一样吗?”

    要想让送礼变得“名正言顺”,你学会了以上几种方法,为送礼讨得一个绝妙的说法,虽不能说让你每次送礼都能“百发百中”的成功,但会让客户听了也会觉得好受些,“有道理”把礼物收下,而没有明显拒绝的理由。在求人办事时,你不妨参考这些理由,轻松地把礼送出去,办成你想办的事,取得极佳的效果。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把礼轻松送出去。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正所谓“情愿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生意场上难免会求人办事,送礼更是常有的事,礼品也是多得数不胜数。但是如果你能送对方急需的东西,那效果可就非同一般了,因为雪中送炭是最能打动人内心的。正如对于沙漠中干渴的人来说,一袋黄金的价值远远小于一罐泉水的价值,送他黄金他无动于衷,送他泉水则让他终生难忘,在以后的时间里总会想方设法地满足你的需求,以便偿还这个人情。

    清代巨商胡雪岩很善于经商,也善于经营自己的关系网,他送礼的高妙之处在于善于抓住他人的特点,送别人急需之物。

    在胡雪岩所处的那个时代,要求人办事,肯定离不开银予。胡雪岩深谙此道,自然也从不吝惜银子,甚至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比如时任浙江藩司的麟桂调暑江宁藩司,临走时在浙江亏空的两万多两银子需要填补,又一时筹不到这笔款项,便找到胡雪岩帮助代垫,胡雪岩二话没说便爽快地应承下来,以致麟桂派去和胡雪岩相商的亲信也“激动”不已,称胡雪岩实在是“有肝胆”“够朋友”,要他一定不要客气,趁麟桂此时还没有卸任,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反正惠而不费,他一定肯帮忙。胡雪岩做的却也实在“漂亮”,他没有提出任何索取回报的具体要求,只是希望麟桂到任之后,有江宁方面与浙江方面的公款往来,能够指定由他的阜康票号代理。这一点点要求,对于掌管一方财政的藩司来说,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

    事实证明,胡雪岩的投资是有眼光的,最终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胡雪岩之所以成为中国商业界的巨人,不仅仅在于他独到的商业目光,还在于他极其高明的商务应酬水平,他总是能对他的“贵人”们“雪中送炭”,赢得他们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自然也愿为胡雪岩提供便利,让其获得巨大的财富。

    商务应酬中,许多人也懂得“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的道理,可是他们总是抓不住“雪中送炭”的时机,归根结底,还在于他们抓不住投其所好的契机。

    商务应酬中,如何做到投其所好,你首先要明确客户的个人习惯,看他是属于下列哪一类型的人,再投其如好送礼,以做到“有的放矢”。

    1.图实惠型

    如果你送礼的客户对象是属于“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一类的客户,你最好是挑选他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礼物来赠送,比如笔、本子、领带、钱包、香水、打火机、各类球拍等常用物品。

    2.好面子型

    有时候,商务人员需要送礼的对象也会是“面子大过天”的那类好面子型的人。他们喜欢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礼物。送礼时就要考虑这类客户的虚荣心理,送一些较为别致、奢华、视觉冲击感强的礼物,方能讨其欢心。

    3.无所谓型

    有时候,商务人员在进行商务馈赠时会吃不准客户的喜好,多是因为他们的送礼对象常常表现出来的无所谓态度。一般来说,此类客户不缺钱,商务人员在送礼的时候要出其不意,投其所好,这样更能生出知己感觉,拥有共同话题。

    4.狮子开口型

    商务馈赠中,商务人员也会遇到客户提出“狮子大开口”的送礼要求,这类客户一般都是某个单子的关键人物,没有他的帮助,这笔单子往往难以成功。这时,商务人员只能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投其所好,满足其要求,方能化险为夷,顺利拿下订单。

    商务馈赠之前,先要了解清楚客户的喜好,才能做到投其所好,也才能在客户窘迫之时,实现“雪中送炭”的义举,解人之难,为自己日后的辉煌腾达打下坚实的人脉基础。

    不实用的礼物属于垃圾桶

    商务应酬中,送礼时赠对方毫无用处的东西是一大忌讳。例如,送汽车配件给一个没有汽车的人,送酒给一个不喝酒的人,或把一件运动器材送给一个腿脚有残疾的人,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反而让送礼成为了一场“弄巧成拙”的闹剧,生生断送了彼此的合作契机。对于分秒必争的商务人士来说,接受一件不实用的礼物实在是件让人不愉快的事情,而那件不实用的礼物的最后归属也只能是垃圾桶。

    何为实用性的礼物,看完下面这个小故事,你就明白了。

    一位富有想象力的企业家,为他的穆斯林商业伙伴设计了一件独特的礼物。他知道虔诚的穆斯林教徒每天要祈祷五次,祈祷时必须面对伊斯兰圣城麦加,而在旅行时很难确定麦加的方向。这位企业家便送给他朋友一个纯银制的指南针,装在一只便于携带的木盒中。可以想象,他的穆斯林朋友收到这份礼物后将会多么开心!

    这位企业家送给他穆斯林商业伙伴的礼物实在是匠心独到,必定让那位穆斯林感动不已,在对那个指南针每一次的使用之时,都能想起这位送礼者。一旦这位企业家对这位穆斯林有事相求,这位穆斯林必定会鼎力相助。这才是真正实用的礼物。

    其实,商务应酬场上,每一种礼品有它适合的用途,都有需要它的商务人群。只是,要将每一种礼物送到每一个需要它的客户手中,你才能实现礼物的“实用价值”,才能赢得客户心里对你的感激。

    而如何实现礼物与客户对象之间的“实用性”对接,你需要首先分析清楚礼品的种类:

    商务人员也离不开日常生活的需求,所以将日常生活用品作为礼物,赠送给对方,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因为日常生活用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在和它打交道,或是做饭,或是品酒饮茶。所以,用日常生活用品作为礼物,往往会让商务客户觉得实用,也能增添彼此的亲切感。

    日常生活用品的种类很多,炊具、餐具,茶具、酒具等均在其列,还有一种礼品化的组合性日用品,通过重新包装,也很受欢迎。商务人员应根据客户的喜好和实际生活需要来进行礼物的选择。一般来说,人们选用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商务礼物,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日用品合理化组合

    许多时候,选用日常生活用品作为商业礼物都会进行一番合理化组合,作为套系礼物来赠送。比如童装与玩具的组合、儿童食品与小玩具的组合、名酒与酒具的组合、服装与个性化饰品的组合、笔与手表的组合、笔与打火机的组合等。

    2. 品牌档次化

    商务馈赠一方面要追求礼物的高品位高品质,不失体面,一方面又要尽力降低送礼成本。这时,不妨将礼物的选择从某些知名品牌的身上挪开,转向它下面组合的附件品种,这些大多是品牌主体开发的新品种,同牌借光,身价倍增。

    3. 含义深刻的礼物

    要想让客户对你的印象深刻,感觉良好,你可以在商务馈赠时选择一些对客户来说含义深刻的礼物,比如酒与杯组合,象征酒逢知己:茶与茶具组合,象征君子之交等。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日常生活用品作为礼品,应讲究“受者实惠,送者大方,增进友谊’的原则,这样才能使日常生活用品既显示出实用性,又展示出其作为礼品的独特魅力,也才能避免礼物进入垃圾桶的命运。

    送礼就送“四不掉”

    上文讲到,商务馈赠时给客户赠送实用性礼物,才能避免礼物进入垃圾桶的命运。其实,更深入一步来说,商务馈赠时如能遵循“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和扔不掉”的“四不掉”原则,即能避免礼物进入垃圾桶,你的心意被忽视的尴尬局面,更能达到在客户心中“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惊艳之感,对你的礼物越看越喜欢,爱不释手,自然对你的好感也倍增,对你提出的要求也都能尽量满足。

    小王的女老板结婚,大家都在凑份子送礼。送点什么好呢?送钱最省事,但人家又不缺钱。送花?送家具?一个大“轻”,另一个又太“重”。去请教网络的高参吧,上网一搜,还真有答案:“送礼是一种各怀不同目的、人和人之间共同交流感情的行为。同时,送礼者一般都希望收札的人记住自己,以期待日后的关照或回报。因此建议:送礼最好送‘四不掉’的东西,即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和扔不掉。’说得很对,但并不具体,小王只好双手托腮、冥思苦想,哪些东西属于“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和扔不掉”的范畴……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王终于解出了这遭难题。

    他请了一位有美术天赋的大学同学,看着自己老板的照片和录像,画了一幅肖像油画,既有老板的风韵,又比老板漂亮得多。连请同学吃饭,制作成本没超过一百元。有人说他,你这东西既不值钱,又没有实用价值,还不知老板喜不喜欢?不值得送。小王腼腆地说,初来乍到,不知深浅,只能心到佛知了。

    两年之后,老板搬了三次家,小王也升职三次,薪水比同期进来的同事高了两级。在参加老板第三次乔迁家宴时,公司的同事们在老板家里能看得到的当年新婚贺礼,仅有小王送的那张肖像画,并保存完好;其他人送的礼品,早巳消失得无影无踪。女老板曾不止一次地当众夸奖小王会办事,小王也得到了丰厚回报。这张画,吃不掉、也用不掉,同时,老板也不会把它送人,更含不得把自己的肖像扔进垃圾桶。

    小王正是吃透了“四不掉”礼物的精髓所在,才能凭借送礼一着讨得女老板的欢心,更为自己赢得了事业提升的种种机遇。

    商务馈赠时,如能赠送客户“四不掉”礼物,说明你对客户的喜好已了如指掌,能够很好地投其所好,又能融入自己的思维,表明自己的品味,迎合了客户喜好的同时也不忘铭刻自己的风格,让客户对你更加印象深刻。

    商务应酬中,做不到赠送“四不掉”礼物的水准,只能说明你忽视了客户的人性需要,也就是忽视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尽管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礼物品种的个性化,购买的礼物也越来越新颖别致,比如一套精美的蜡烛杯,尽管精美细致,但如若不能迎合客户的需要,也不能融入自己的品味,也只能是一次平庸的送礼,达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惊艳之感,难以在客户心中留下长久的美好印象。

    送礼,一场品位的赌博

    商务馈赠其实就是一场品味的赌博,你根据自己的观察来揣测客户的品味,为其选择相应的礼物来进行人际投资。如果你的选择迎合了客户的品味,自然是一切顺利;但倘若你猜错了客户的品味,就可能落得“弄巧成拙”、“鸡飞蛋打”的惨淡结局。

    要避免落得“弄巧成拙”的惨淡结局,又要不失自己的品味,选用文化气息浓厚的礼物就是一个两全的选择。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为世人所称颂,文化艺术礼品特别是历代名家的墨宝,更令许多人垂涎三尺,得到一幅肯定会视为最爱。书法给人高雅脱俗的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无论谁家的客厅中有幅名人字画,都会令来访者肃然起敬。

    商务馈赠之时,赠送客户一副墨宝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不仅能显出你谦虚不俗的品位,更是极大地表达了对客户的尊重和重视。即使接受馈赠的礼物对字画并无多高的鉴赏水平,甚至并不了解,也会装出几分含蓄深沉,乐于接受礼物的同时,也会大力为你提供帮助。

    一位农民企业家,虽然在全国不太有名气,但在当地,也是众人皆知的大人物。为先站稳当地市场,他决定在电视台做三个月的广告。可是广告代理公司讨价还价后,仍然要求他付50万广告费。

    他最后决定,找现任的广电局副局长出面帮帮忙,直接与电视台沟通一下,广告费也许会降很多。

    副局长原为乡文化站站长,这位企业家也曾在乡文化站当过放映员,两人关系一直不错。自从站长升为副局长,全家也都撮进城,来往才逐渐少些。

    企业家对副局长十分了解,从当文化站长时就喜舞文弄墨,写海报、宣传标语,都是文化站长的乐事,书法虽未受过名人指点,但由于经常练习,也算不错。站长自当上副局长后,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商店、商厦的名称,均出自副局长手笔。而副局长家更是满堂书香气,字画条幅,让人目不暇接。

    虽然平时企业家对副局长虚怀若谷的清高之气从不敢恭维,但有事相求,总得各方面过得去。于是他左思右想,将一幅字献出来,那还是他去北京时一位书法名家为他题写的。

    当副局长打开这份礼物后,禁不住喷喷称赞,心想,你这家伙,还有这等宝贝。企业家见副局长确实喜欢那幅字,就说:“局长若喜欢就收下,反正我对书法也是外行。不过,局长您得帮我办件事儿。”

    副局长一听,指责道:“你这家伙,我当文化站长时你就求我办事儿,这幅字本应你报答我才对。算了,你说说看,不管成不成,反正这幅字我是要定了!”

    领导出面真的是好办事,企业家的广告费最后只花了20万元。

    所以,商务馈赠之时,如果你面对的赠送对象是一位很有文化品位的客户,最好的送礼选择就是送其具有文化品位的礼物。如果送一些大红大紫之类的俗气之物,反而显出对他的不尊重,认为你看低了他的品味,对你心生恶感,也让你日后的事难办。所以,商务馈赠时赠送文化气息浓厚的礼物,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在商务应酬中,馈赠礼品要注意选择与受礼者身份相宜的礼品,这样才能使你们的关系朝着如鱼得水的方向发展。在任何时代,特别是在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人们的身份和等级观念都很强,身份不同,送礼的方式和礼物的轻重都不一样。对什么人都一视同仁,则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无大无小,无尊无贱。

    所以,作为送礼者,想要送一份让对方满意的礼品,必须要了解他的身份。身份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一般而言,送礼者经常以社会地位高低为标准,送给地位高的人高价物品,送给一般地位的人普通物品,这已成为一种风气。事实上,礼物的轻重与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成正比,因此送礼时,难免要将受礼者的身份衡量一番。

    只有对客户的品味心中有数,投其所好进行商务馈赠,才能在这场品味的赌博中下对赌注,赢得胜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