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位世界著名将帅生活写真-战舰上的幸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国海军少将马汉的恋爱风波、婚事与家庭

    全名:艾尔弗雷德·泰尔·马汉

    生卒:1840.9.27~1914.12.1

    出身:军人

    学历:大学(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

    职务:海军学院院长、巡洋舰舰长、历史学会会长、海军军事委员会主席

    军衔:海军少将

    夫人:埃伦·莱尔·埃文斯

    子女:2女1子

    主要指挥的作战:1861年参加南北战争。

    1840年9月27日,艾尔弗雷德·泰尔·马汉出生在纽约州西点军校一个教授家庭,他在兄妹6人中排行老大。马汉的父亲丹尼斯·哈特·马汉,是美国西点陆军军官学校一位享有很高威望的军用与民用工程学教授、系主任。他年轻时是一个身材纤瘦、沉默寡言、学习发奋的人。1824年,他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西点军校,并被任命为陆军少尉分配到美陆军工兵部队。同年年底,他又被调回西点军校担任数学助理教授。马汉的母亲玛丽·海伦娜·奥克尔·马汉,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贤妻良母。

    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代的马汉十分喜爱看书。他总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读书,对他来说,书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世上最珍贵的礼物。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马汉非常佩服父亲的学识和为人,并对自己那学究气浓厚的家庭怀有强烈的自豪感,但他却很少拜读父亲的名著和有关防御工程学与战术研究方面的文章。

    马汉的童年是在军校嘹亮的军号声和有节奏的队伍操练的伴随中度过的,军队凯旋的消息常常令他欣喜和羡慕。很多年过去了,他始终牢记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事,据他回忆,这正是他最初产生成为军人的想法的原因。1848年,军校为庆祝该校警备队由墨西哥战场凯旋归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马汉对当时的场面还历历在目:那欢快的军乐、震天的鼓声和漫天纷飞的礼花,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激动不已,殊不知,连年仅8岁的小马汉也因此萌生了伟大的理想。

    马汉的童年非常地幸福美好,他和同龄孩子一样,也有许多爱好和淘气的天性。他曾经想出各种花招去戏弄弟弟弗雷德,也曾纠缠着父母要钱买花炮欢度独立节。马汉和所有的普通儿童一样,喜欢糖果、玩具和各种有趣的童话小书,喜爱读《圣经》上的典故和带有宗教色彩的各种小册子。

    年龄稍微大点之后,马汉渐渐地就不再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小人书了,迷恋上了军事书籍。马汉家的书房里收藏有许多别处不易借到的军事、历史以及其他方面种种书籍,到十几岁时,他经常一个人躲在书房里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这些对孩子们来说枯燥无味的书籍。马汉尤其喜欢看载有许多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回忆与拿破仑军队进行海上作战的文稿,他觉得从这些书里可以了解历史的真实情况,学到作战经验。

    1852年,马汉的父亲把马汉送到马里兰州哈格斯城一所基督教教会专为男孩设立的学校读书。尽管这所学校十分适合来自南方各地上等人家族子弟的成长,但是学校的教学水平非常低,尤其是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的教学水平低得实在让人无法忍受。马汉的父亲觉得不能让儿子在这里耽误宝贵的时间,不久便让他转学到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学校。

    1854年,马汉转学到哥伦比亚。马汉被转学到这里,其实他的父亲还有一个考虑,因为学校就在马汉的叔叔家附近,马汉不但上学很近,也可以在生活上得到叔叔的照顾。这时,马汉的叔叔正忙于撰写一本权威性的书籍——《教会史学》。这段时间,叔叔成了马汉的良师益友,他在叔叔的影响下,不但培养了自己对历史的爱好,而且还学到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技巧,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

    在哥伦比亚学校的两年期间,马汉对军事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他有了献身海军的激情。马汉的父亲一直反对马汉参加海军,但由于马汉的坚持,也只好作罢,同意他在外面可以利用自己的名声和威望的影响。这样,在哥伦比亚学校学习了两年的16岁的马汉带着校长的推荐信,进入到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学习,踏上了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人生征途。

    1856年9月30日,马汉到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报到,三年后,马汉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顺利毕业,此时的他渴望到作战部队,做一名真正的海军军官。

    毕业后,马汉被分配到护卫舰“国会”号任职。对此,马汉非常不满意,因为他更希望能够分配到拥有比较先进的蒸汽动力船,能在战争发生时有效担负起港口巡逻和海上阻击任务的“易洛魁”号舰上去。

    1860年,美国内战爆发,马汉站在联邦政府一边,支持北方。在这段时间里,马汉一直郁郁不得志,始终无法发挥出其军事才能。后来,他干脆利用生病的机会,拒绝到舰上服役,因此他的事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虽然,马汉在舰上的生活很平淡,但他遇到了自己的终生伴侣,总算是一种收获。

    1867年元旦,马汉调任“易洛魁”号副舰长。3年的“易洛魁”号舰上的生活,剧烈摇晃的舰艇,以及连绵不断的作战勤务,没完没了的日常杂务和“微不足道的琐事”,使马汉在学校时对出海具有的浪漫色彩的认识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烦躁和沮丧,因此他有时态度粗暴,使人难以忍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8月7日,马汉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日程表,决定用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书籍,也对其他活动作了具体安排。此时的马汉,已经对战争生活失去了原有的兴趣,他迫切希望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希望从目前的处境中摆脱出来。因此,他与他的同行官兵疏远了,与他们没有了共同语言。当舰只停靠在日本和中国港口时,马汉通常是自己一人行动,利用许多时间仔细观察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收集有关资料。

    郁闷、精神不振,使马汉常常借酒消愁。1868年,35岁的少校军官马汉,还正值男人最好的年岁,却快成了秃子。7月,马汉被任命为“阿鲁斯托克”号舰长。10月,他因患胃病离舰住院。1869年9月,当他病愈返回舰上时,“阿鲁斯托克”号舰由于破旧被卖了。9月21日,马汉被批准休假6个月。

    马汉搭乘英国客轮“格伦卡特尼”号自横滨回国。沿途经过香港、加尔各答、孟买,穿过新近通航的苏伊士运河,一路逍遥自在,于1869年12月17日抵达马赛。他发现蒸汽式海岸炮艇“朱尼亚塔”号在港内,便去拜访了在这条艇上任航海部长的朋友萨姆·海斯。从海斯处,马汉得知弟弟丹尼斯·哈特·马汉作为一名海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正在尼斯的“沙宾”号护卫舰上实习。

    不料,就在这次对丹尼斯简短的拜访中,马汉遭遇了一场“意外的风波”。在旅馆中,马汉遇到了一位来自纽波特的“绝代佳人”,她容貌秀丽,身材苗条,引起了马汉的无限遐想。当得知这位夫人的丈夫已经病故,至今单身一人后,马汉随即向她发起了强烈的感情攻势,试图赢得她的好感。但是那个风姿卓越的女人丝毫不领马汉的情,一点都没有表现出对他的好感。马汉在坚持了6个星期后,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于是他不得不决定放弃。这次失败的求爱经历,让马汉感觉非常痛苦,很长时间都无法摆脱被心仪的人拒绝的苦闷和失望。

    后来,马汉又去意大利南部、法国南方、巴黎、伦敦,对他们的海军以及斯皮特黑德海峡皇家海军的设施作了短暂的访问,1870年5月中旬,他在利物浦乘英国轮船“俄罗斯”号前往纽约。与先前不同,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愉快的航行。马汉沉湎于船上的社交活动,渐渐摆脱了失恋的郁闷,正是在这次航行中,他结识了费城的格雷斯·埃文斯夫人,她是后来成为马汉的妻子的埃伦·莱尔·埃文斯的姑姑和红娘。

    8月,马汉在沙伦温泉又见到埃伦的姑姑格雷斯·埃文斯。格雷斯对马汉产生了很好的印象,于是她将马汉介绍给她的侄女。见面后,马汉和埃伦都认为对方很符合自己择偶的标准,因此他们的相处一直很愉快。

    刚开始,马汉和埃伦是以普通朋友的名义交往的,他们在慢慢的接触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仅仅是友谊而已。正当他们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厚之际,马汉接到了海军部要他去费城执行特别军械任务的命令,他万分不舍地离开了埃伦。分别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马汉这才感觉到自己对埃伦深厚的感情,原来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爱上了她。不过,他不知道还有一件令他高兴的事,那就是埃伦也陷入了对他的无穷无尽的想念中,她同样深爱上了他。

    11月11日,马汉又被调任纽约造船厂,开始了新的工作。马汉在纽约安置下来后,便确定向埃伦·莱尔·埃文斯求婚。

    埃文斯家族是经济宽裕、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格伦道尔·埃文斯是费城的商人,他们全家最近才迁居到纽约华盛顿广场北13号住宅。他的女儿埃伦,昵称“埃莉”,是个不十分迷人的少女,因此马汉对埃莉的追求既不急切、迅速,也不热烈,他懒懒散散、不紧不慢地追随着她,就像一条超载的、在逆风中行驶的单桅小帆船。事实上,除了埃莉外,她的父母并不十分乐意把女儿嫁给马汉。埃莉比马汉年轻11岁,母亲认为她年纪太轻,缺乏阅历和应有的经验,因此她认为女儿不应该太着急感情的事。这位母亲没有想到,马汉虽然年过30岁,却和她的女儿一般天真,不谙世故,和她的女儿其实是很般配的一对。

    正当马汉与埃莉为了订婚的事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接到了调职命令,要立刻赴波士顿的商船“沃塞斯特”号就职。1871年3月,马汉启航去法国,7月21日返回。接着,他请假与埃莉相会。8月13日,马汉正式向埃莉求婚。埃莉对此感到十分突然,她说,她不能在婚姻的事情上擅自作决定,并且,她的父亲此时正身患重病,现在还不太适合和他谈及订婚的事,马汉只好暂时把订婚的决定搁置在一边。

    谁知,这一等就等了大半年的时间,这期间,埃莉的父母还是坚决不同意他们的婚礼。9月16日,马汉得到了父亲因精神病自杀身亡的消息后,匆匆赶回家办理父亲的丧事。

    1872年1月,马汉奉命去纽约工作,他继续追求埃莉。直到1872年5月初,埃文斯夫妇才勉强同意了埃莉与马汉的这门婚事。马汉立即申请从6月1日开始的为期6个月的婚假,但上司只批了他3个月的假期。

    6月11日,马汉终于同埃莉举行了婚礼。9月初,他继续要求将这个短暂的蜜月延长3个月,但由于他马上就要晋升,还要准备接受提升中校军衔的考试,他只延长了半个月的假期。9月中旬,马汉离开了新婚妻子赴华盛顿,在那里接受了航海操船、导航等基本科目的简单考试,并于11月20日被提升为中校。

    12月11日,马汉奉命到乌拉圭蒙得维的亚任“黄蜂”号舰长。根据当时的规定,军官的夫人可以随同丈夫前往南大西洋军港,因此埃莉决定与马汉同行。这次“海勤”任务是马汉所有海勤任务中最美的一次差事,因为这次任务的实际出海时间并不多。

    12月23日,马汉偕同已有两个月身孕的妻子辞别了纽约,乘英国班轮“多洛”号于2月初抵达蒙得维的亚。1873年2月15日,他向南大西洋港的司令员威廉·罗杰斯·泰勒少将报到,被分配到“黄蜂”号军舰上任舰长。

    马汉正式就任“黄蜂”号舰长的职务后,为了安顿埃莉,在随后的一个星期中,他给海军部长写信要求允许埃莉与他一起居住在舰上,结果得到了泰勒将军的许可证,他们便将暂时栖身的舰室装饰一新,住起来非常舒适。不过,他们住在战斗舰上终非长久之计,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在岸上寻找住处,最后,他们终于在蒙得维的亚找到了一处较宽敞的住宅。

    马汉在担任舰长期间,“黄蜂”号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海岸测量和绘制海图的工作。1874年10月26日,马汉奉命调离“黄蜂”号,1875年5月,马汉带着妻子和女儿到达新泽西州的伊丽莎白市。

    回到美国后,马汉在目睹了国家的经济萧条、政府腐败和海军部充满了贪污、舞弊的恶状后,加入了海军改革者的行列。在这段时间里,马汉写出了关于海军事务方面的著作,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关注。之后,他晋升为上将,并开始了著名的海军历史学家的生活。

    1885年,马汉进入海军军事学院任教,并把妻子和孩子也安顿在了学院里。此后,马汉在写作海军历史书籍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事业进入了辉煌时期。他一直致力于改变美国海军萎靡不振的现状,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断地向政府提出建议,为此,他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他的目的始终没有实现。

    直到1890年,马汉的著作《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出版后,他对军事的理解和对海军改革的独特的见解立刻得到了军政界的强烈反响,他很快进入美国谋臣策士的行列,成为美国军政界特别是海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如果说马汉取得的成就完全是靠他自己的钻研和努力得来了,这未免有失偏颇,他的妻子在他的成功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是他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这战舰上的家庭,缺少了任何一个人,就会失去原有的平衡,又怎么能乘风破浪呢?

    马汉生活名言:

    聪明的人,最宝贵的品质是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懂得成就的得来是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的。

    我的身后一直有坚强的后盾,这是我永远的动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