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的诗词遗稿有300多篇,包括他早年、红军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品,装在箱子里,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未经陈毅推敲和修改过的。在这种情况下要理出一部编年体的诗词选集,对张茜来说,确是一副重担,更何况她还带着恶症,不时地咯着血呢!但她决心一定要完成这件事,以慰藉陈毅的英灵。这项工作开始时,她就郑重地请求陈毅生前的老朋友赵朴初相助。赵老因自己对陈总的钦佩,同时也被张茜那深挚的心意所感动,便欣然允诺,并以他那年迈之身,立刻辛苦地工作起来。张茜曾在文中写道:“我下定决心,要像陈毅同志病中表现的那样,一息尚存,努力不懈!”叶剑英同志听到张茜被确诊为肺癌的消息后,立即到301医院来看望她,并亲自同院方磋商和决定为张茜动手术的方案。当叶帅来到张茜病房时,她幽默地笑着说:
“怎么样,抓住了吧?”她指的是癌细胞。
“抓住了。抓住了就可以部署消灭它,不要紧的。”叶帅亲切地安慰她。
就在这已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时候,张茜为完成陈毅诗词的整理,表现出惊人的毅力。此时,昊苏经常守在她的身边,当她病重不能起床时,就由昊苏将稿子念给她听,由她斟酌和选定。当她稍微觉得可以起床时,就下床来自己翻阅和圈选。这样,她每天要做长达数小时的工作,有时在翻阅遗篇的时候,牵动哀思而热泪纵横。有些同志看到此情,劝她保重,不要过多地看陈毅的遗作。她哪能同意呢?事后她对孩子们说:
“我把翻阅你们的爸爸的诗篇这件事,看成是一种有益的学习,从中可以找到精神上的慰藉。有时我觉得好像是在和你们的爸爸对话,别人或者以为我流泪很悲很苦,我却觉得乐在其中。”张茜在动手术前,曾从医院里回家一次。这次回家,虽然有孩子们陪伴,但已失去了亲人老伴,她内心的凄苦是难以用言词来表达的。她的目光默默地掠过她和陈毅的卧室,她和陈毅同窗共读的书房和写字台,还有那再也听不到陈毅在此谈笑风生的空荡荡的客厅。这一切的一切,都勾起她无限的心酸和悲痛。
自陈毅逝世后,张茜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带着陈毅的遗篇,随时翻阅,即使是临时决定从医院回家看一下,也要带着诗稿。在一个冷风穿透窗缝的深夜里,张茜忽觉思绪万千,难以入眠。她似乎忘记了病痛,起了床,好像有什么事情在等待她办理似的,急忙穿好衣服,坐到她和陈毅曾共读和写作过的书桌旁。当她打开陈毅的遗稿,目睹陈毅的字迹时,又是一阵阵心酸。她拿出随身带着的日记本,悲切地写道:
漏尽更残,
肝肠痛断,
孤灯独照未亡人。
往事历历在眼前!
手持文稿,
如见笑貌,
依稀在身边,
却为何不闻你柔声唤春兰?
却为何……
她伏案啜泣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