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与口才知识-领导口才与人际关系——说话幽默的领导处处受欢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幽默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展示一个人受人欢迎的魅力,是内在美的表现。幽默的人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富于创造力的人,因为他能不断地发现和挖掘生活的美并积极投入地用它来装点重点,在表达个性魅力的同时为周围注入了生机。

    教你幽默到心田

    幽默是思想、情操、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讲话幽默与富有风趣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幽默是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也是人的一种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不仅需要一种快速的反应能力,而且需要一种对事物敏感、想象丰富的幽默气质。而反应的敏捷和幽默的气质,来自广闻博见的知识联想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观察。

    幽默生动的话语可以有效地传情达意,增进相互了解,讲话者以笑谈坦然待人,可以使听者解除心理上的顾虑,缩短心理上的距离,畅所欲言,表露真情实感,从而了解听者的愿望、动机和目的。

    幽默话语作为语言艺术,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如下:

    1.要有较高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幽默的谈吐具有反应迅速的特点,这就要求说话者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而这些又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事物的认真观察。具有较高的观察力、想像力、才能通过仿拟、移时、降用、拈连、比喻、夸张等方式说出幽默的话语。

    2.要有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

    恩格斯曾经说:“幽默是表明人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有优势的标志。”幽默的谈吐是建立在说话者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高的涵养上。一个心胸狭窄、思想颓废的人是不会幽默的。幽默永远属于那些拥有热情的人,属于那些生活的强者。

    3.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幽默的谈吐是人的聪明才智的标志,它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一个人语言修养高、文化知识丰富,对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再加上语汇丰富、语言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这样讲起话来就会得心应口,自然就容易活泼、生动、有趣。要注意的是,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一定要根据具体的题旨语境,适当选用幽默话语。

    获得听众的好感是讲话成功的关键之一,而幽默是获得听众好感的有效办法。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与幽默的人交往。在严肃的讲话过程中加上幽默生动的语言,往往就会使气氛活跃轻松起来,使人的情绪在笑声中得到松弛。

    无论是处在风云多变的国际外交舞台,还是处在瞬息万变的经济谈判场合,只要领导者在讲话过程中多运用一些幽默生动的语言,往往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令对手大为叹服。

    幽默的显露,常常是讲话者自信心的表示。从心理学上讲,只有内心充满自信,才能在言行上表现出轻松的姿态。幽默的语言风格恰恰就是这种内心自信、外表轻松的情绪表露。

    幽默生动往往要与随机性相伴为伍。因为领导者在讲话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特殊的提问或者临时的其他提问,都需要及时、果断地处理和回答,即随机应变。

    总之,幽默使人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了生活中的不通情理之处。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它往往可以化解难题,当遇到矛盾或者对立时,它可以消除烦恼。它使生疏的双方彼此亲近;也使亲密的朋友增添快乐。讲话者应有意识地培养和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以为调协关系、融洽和谐的工作气氛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幽默说话的三条原则

    一般来说,说话时幽默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养的表现。身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讲话没有幽默感就如同菜肴没有放盐一样嚼之无味,因此,要使自己的说话真正地幽默起来,要遵循下面的三条基本原则。

    1.幽默蕴含着智慧

    幽默是智慧的产物,能反映情绪智力的高低,也能促进身心健康。蕴藏着人生哲理、妙趣横生、妙语连珠的幽默,使人思想乐观、心情愉快、意志坚定、消除疲劳、注意力与记忆力集中。

    有一天,著名诗人海涅正在伏案创作。突然,有人敲门,原来是仆人送来一件邮包。寄件人是海涅的朋友梅厄先生。海涅因紧张地写作而感到有些疲倦,又因被人打断写作思路而很不高兴。他不耐烦地打开邮包,里面包着层层纸张。他撕了一层又一层,终于拿出一张小小的纸条。小纸条上写着短短的几句话:“亲爱的海涅,我健康而又快活!衷心地致以问候。你的梅厄。”尽管海涅感到不耐烦,但是这个玩笑却逗得他十分快乐,疲倦感即刻消失。他调整情绪后,决定对他的朋友也开一个玩笑。几天后,梅厄先生收到了海涅的一个邮包。那邮包重得很,他无法把它拿回家。他雇了一个脚夫帮他扛回家去。到家后,梅厄打开了这令人纳闷的邮包。他惊奇地发现里面是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一张便条,上面写着:“亲爱的梅厄!看了你的信,知道你又健康又快活,我心上的这块石头落地。我把它寄给你,以永远纪念我对你的爱。”

    2.幽默要表达真诚

    友善的幽默能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能沟通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填平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希望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不可缺少的东西。特别当一个人要表达内心的不满时,如果能使用幽默的语言,别人听起来会顺耳一些。当一个人需要把别人的态度从否定改变到肯定时,幽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当一个人和他人关系紧张时,即使在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幽默也可以使彼此从容地摆脱不愉快的窘境或消除矛盾。

    有一天,英国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冒失鬼撞倒在地,幸好没有受伤,只虚惊一场。骑车的人急忙扶起他,连连道歉,可是萧伯纳却惋惜地说:“你的运气不佳,先生,你如果把我撞死了,你就可以名扬四海了!”

    萧伯纳的这一句妙语,把他和肇事者双方从不愉快的、紧张的窘境中解脱出来,使这场事故得到友好的处理。萧伯纳的幽默不仅给对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又给人以友爱和宽容。

    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被萧伯纳处理得极其巧妙,避免了不愉快的争执。

    3.幽默要注意场合

    幽默被誉为现代人为人处世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口才乃至智慧的标准。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一个幽默的人、一个有情趣的人。但是,幽默要注意场合、对象,把握一定的尺度,切不可生搬硬套。最不可取的是无话不幽默,且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弄得大家烦不胜烦,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滥用幽默可能会冲淡你真正的工作成绩,得不偿失。正确的态度是把幽默看作味精——少则有味,多则恶心。

    不分场合的幽默,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比如,老板开会,正在台上向职员们发表讲话,你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两句逗人的话。虽然大家被你的幽默逗乐了,然而老板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守纪律、缺乏礼貌和修养的人,会在心中留下对你的不良印象。又如,老板和职员欢聚在一起,说些幽默的话逗乐,而你却把这种幽默引向歧途,说了不雅的话,老板当然会认为你是一个不知高低的冒失鬼。

    使用幽默一方面要看准对象,看准场合。另一方面还要抓住时机。发挥幽默也需要“素材”,就是特定的场合、情境等,这些就像机遇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关键在于能否随机应变。如果为幽默而幽默,就会显得生硬、不合时宜、不伦不类,不但不能成为沟通中的“润滑剂”,反而还可能增加沟通的“摩擦系数”。

    最常见的六种幽默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说话时采用的幽默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夸张式的幽默

    将事实进行无限制的夸张,造成一种极不协调的喜剧效果,是产生幽默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一次,马克·吐温坐火车到一所大学讲课。因为离讲课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十分着急,可是火车却开得很慢,于是马克·吐温想出了一个发泄怨气的办法。当列车员过来查票时,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这位列车员也挺幽默,故意仔细打量,说:“真有意思,看不出您还是个孩子哩。”幽默大师回答:“我现在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火车票时还是孩子,火车开得实在太慢了。”

    火车开得很慢确是事实,但也绝不至于慢到让一个人从小孩长成大人。这里便是将缓慢的程度进行了无限的夸张,产生了特殊的幽默效果,令人捧腹。

    有时候为了摆脱无谓的纠缠,可故意虚张声势,利用夸张的事实与现状的矛盾,而形成幽默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有一天,林肯因身体不适,不想接见前来白宫要官的人。但是,一个要官的人却赖在林肯的身边,准备坐下长谈。正好这时,总统的医生走进房里。林肯向他伸出双手,问道:“医生,我手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东西?”医生说:“我全身都有。”林肯说:“我看它们是会传染的,对吗?”“不错,非常容易传染。”医生说。那位来客信以为真,马上站了起来,说:“好了,我现在不便多留了,林肯先生,我没有事,只是来探望你的。”

    林肯与医生假戏真做,假称“斑点”非常容易传染,虚张声势,虽不动声色,却把那位要官的人吓跑了。这种夸张幽默使林肯摆脱了纠缠。

    2.模仿式的幽默

    模仿现存的词、句及语气等而创造新的语言,是幽默方式中很常见的一种,往往借助于某种违背正常逻辑的想像和联想,把原来的语言要素用于新的语言环境中,造成幽默感。

    使用模仿语言还可以直接借用原文。

    比如一位导游带一旅游团游黄山,于凌晨五时前往狮子峰观日出。可是刚到半山腰就听到有人声。来到山顶,发现狭小的山顶上“有利地形”全部被占据,于是她笑着说:“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导游借用的是一句完整的诗,但它所表现的意境却完全不同,它包含了导游对“有利地形被占据”的无奈。于是游客在她幽默的感染下,也减弱了一些失望。

    3.曲解式的幽默

    曲解式的幽默即将两个表面上毫不沾边的东西联系起来,造成一种不和谐、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产生幽默感。有意违反常规、常理、常识,利用语法手段,打破词语的约定俗成,临时给它以新的解释,甚至对问题进行歪曲性解释,把毫不相关的事捏在一起“拉郎配”,从而造成因果关系的错位或逻辑矛盾,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形成幽默感。

    有意曲解还包括偷换概念。将对方谈话中使用的概念借用过来,并赋予新的内容,也会产生幽默的效果。

    偷换概念的另一种方法是“以偏概全”。对于范围过宽或比较抽象的问题,只用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说明,既有利于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又体现了幽默感。

    有一次,一名新闻记者问萧伯纳:“请问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何在?”这是一个范围很大且很抽象的问题。如果要从理论上做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恐怕得费好大劲儿也不一定能令对方满意。于是他说:“假如这里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到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悲叹:‘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观主义者。”

    在这里,萧伯纳巧妙地使用“以偏概全”的方法,选择了一个生动的事例,化大为小,回答得轻松自如,不仅颇有幽默感而且令人回味无穷。这与爱因斯坦用一个小伙子坐在火炉旁和坐在一名少女旁的不同感受解释他的相对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4.双关语式的幽默

    “一语双关”可谓是幽默最厉害的招式之一,它又不只是“幽默”而已,同时还隐含了“智慧”的成分。“一语双关”恰如其分,活脱脱地表达出对人及事的看法,除了使人们“不禁莞尔”或“哈哈大笑”以外,更是“机智人生”的呈现。

    所谓双关,也就是你说出的话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另一个是引申的含义,幽默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也可说是言在此意在彼,让听者不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能领会言外之意。

    利用字的谐音来制造双关的效果,会显得很有幽默感。

    传说李鸿章有一个远房亲戚,胸无点墨却热衷科举,一心想借李鸿章的关系捞个一官半职。他在考场上打开试卷,竟无法下笔。眼看要交卷了,便“灵机一动”,在试卷上写下“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指望能获主考官录取。主考官批阅这份考卷时,发现他竟将“戚”错写成“妻”,不禁拈须微笑,提笔在卷上批道:“所以我不敢娶你。”

    “娶”与“取”同音,主考官针对他的错字,来了个双关的“错批”,既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又极富情趣。

    5.正话反说式的幽默

    有一则宣传戒烟的公益广告,上面完全没提到吸烟的害处,相反却列举了吸烟的四大好处:一省布料:因为吸烟的人易患肺痨,导致驼背,身体萎缩,所以做衣服就不用那么多布料;二可防贼:抽烟的人常患气管炎,通宵咳嗽不止,贼以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窃;三可防蚊:浓烈的烟雾熏得蚊子受不了,只得远远地避开;四永葆青春:不等年老便可去世。

    这里说的吸烟的四大好处,实际上是吸烟的害处,却很幽默,让人们从笑声中悟出其真正要说明的道理,即吸烟危害健康。

    这就是所谓的正话反说,说出来的话,所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思完全相反。如字面上肯定,而意义上否定;或字面上否定,而意义上肯定。这也是产生幽默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秦朝有个很有名的幽默人物优旃。有一次,秦始皇要大肆扩建御园,多养珍禽异兽,以供自己围猎享乐。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大臣们谁也不敢冒死阻止秦始皇。这时优旃挺身而出,他对秦始皇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即使敌人从东方来了,下令麋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足够了。”秦始皇听了不禁大笑,并破例收回了成命。

    他之所以能成功地劝服秦始皇,主要是使用了幽默的力量。他的话表面上是赞同皇上的主意,而实际意思则是说如果按皇上的主意办事,国力就会空虚,敌人就会趁机进攻,而麋鹿是没有能力用角把他们顶回去的。这样的正话反说,字面上赞同了秦始皇,也足以保全自己;而真正的含义,又促使秦始皇在笑声中醒悟,从而达到了他的说服目的。

    6.巧妙解释式的幽默

    美国总统林肯年少在学校读书时聪慧过人,有一次老师想难住他,便问:“我想考考你。你是愿意回答一道难题呢?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回答一道难题。”“好吧,那么你说,蛋是怎么来的?”“鸡生的。”林肯答道。“鸡又是哪里来的呢?”“老师,这是第二个问题了。”

    老师想把林肯引入“鸡生蛋,蛋生鸡”这个纠缠不清的问题中,但林肯却以巧妙的解释避开了。

    英国著名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同比她小13岁的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温洛结婚后,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嫁给一个考古学家,她幽默地说:“对于任何女人来说,考古学家是最好的丈夫。因为妻子越老他就越爱她。”

    这一巧妙的解释,既体现了克里斯蒂的幽默感,又说明了他们夫妻关系的和谐。

    上面这两则充满幽默感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巧妙的解释能产生很强的幽默感,即对原意加以巧妙的解释而造成幽默效果。

    培养幽默说话的六个窍门

    幽默给人以从容不迫的气度,更是领导成熟、机智的象征。你不必为自己的言语贫乏而懊恼,掌握下列幽默的方法,你也可以成为幽默专家。

    1.制造悬念

    当你叙述某件趣事的时候,不要急于显示结果,应当沉住气,要以独具特色的语气和带有戏剧性的情节显示幽默的力量,在最关键的一句话说出之前,应当给听众造成一种悬念。假如你迫不及待地把结果讲出来,或是通过表情与动作的变化显示出来,那就像饺子破了一样,幽默便失去效力,只能让人扫兴。

    2.为幽默加标点

    当你说笑话时,每一次停顿,每一种特殊的语调,每一个相应的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都应当有助于幽默力量的发挥,使它们成为幽默的标点。重要的词语应加以强调,利用重音和停顿等以声传意的技巧来促进听众的思考,加深听众的印象。

    3.符合事宜地幽默

    不管你肚子里堆满了多少可乐的笑话和俏皮的语言,你都不能为了体现你的幽默之处,而不加选择地一个劲儿地倒出来。语言的滑稽风趣,一定要根据具体对象、具体情况和具体语境来加以运用,而不能使说出的话不合时宜。否则,不但收不到谈话所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招来麻烦,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引起事端。

    因此,如果你现在有一个笑语,不管它有多么风趣,但是,如果它有可能会触及对方的某些隐痛或缺陷,那么,你还是做一下努力,把它咽到肚子里去,不说出为好。

    4.幽默要适可而止

    有些人在做说服别人的工作时,运用幽默过多,常常是笑话接笑话,连篇累牍,就像连珠炮一样。这样一来,谈话内容往往会脱离主题,难以实现说服别人的目的。对方听起来,也会感到云山雾罩,不知道你究竟要说什么,甚至认为你在向他展示幽默才能呢!

    5.幽默时要“一本正经”

    最不受欢迎的幽默,就是在讲什么笑话之前和之中,或是刚讲时,自己就先大笑起来。自己先笑,只能把幽默给吞没了。最好的方式是让听众笑,自己不笑或微笑。这就是说,采取“一本正经”的表情和“引入圈套”的手法,才是发挥幽默力量的正确途径。

    6.在笑声中说再见

    在每次讲话结束的时候,最好能激发全体听众发自内心的笑容。不妨试一试,用风趣的口吻讲个小故事或说一两句俏皮话、双关语或是幽默的祝愿词,这些都是很妙的结尾。

    总之,你要设法在听众的笑声中说“再见”,让你的听众面带笑容和满意之情离开会场。

    作为一位领导,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必然也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如果在那些情况下,你也能从容地开个玩笑的话,你与别人之间紧张的气氛相信就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你的下属还会被你的魅力所吸引,被你的宽广胸怀所感动,进而钦佩你,最后真正跟随你。善于幽默的人,大多能把幽默的力量运用得十分自如、真实而自然。由此,当他们开玩笑时,别人不会感到耸人听闻或是哗众取宠,而只是给予欢乐。

    如何运用幽默沟通心灵

    对于领导来说,幽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友善的幽默能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能沟通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填平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有望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不可缺少的东西。

    特别当一个人要表达内心的不满时,如果能使用幽默的语言给予劝诫,别人听起来会顺耳一些。当一个人需要把别人的态度从否定改变到肯定时,幽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当一个人和他人关系紧张时,即使在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幽默也可以使彼此从容地摆脱不愉快的窘境或消除矛盾。

    如果说语言是心灵的桥梁,那么幽默便是桥上行驶得最快的列车,它穿梭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时而鲜明时而隐晦地表达着某种心意,并以最快捷的方式直抵人的心灵。

    有人说,幽默是人生活中的调味品。有人干脆说,幽默就是生活中的盐,有了它,生活本身有时也会变得趣味横生,具有神奇的魅力。

    幽默可以使愁眉苦脸者笑逐颜开,也可以使泪水盈眶者破涕为笑;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也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也可以使欢乐者更加愉悦。

    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风趣幽默的语言。在中国的传统文艺晚会上,相声小品之所以一直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就在于它的表现形式离不开幽默,那幽默的语言强烈地感染着观众的心,幽默的话能抓住听众的心,使听众平心静气,也可以使一些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更加生动和形象。

    汉武帝晚年很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一天他与一个侍臣闲聊:“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长,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不知是真是假?”

    东方朔听了这话,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之梦,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皇上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喝道:“你居然敢笑话我?”

    东方朔毕恭毕敬地回答:“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

    汉武帝问:“你为什么笑彭祖呢?”

    东方朔说:“据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像皇上所说,‘人中’长一寸就活一百岁,彭祖的‘人中’就该有八寸长了,那么,他的脸岂不是太难看了吗?”

    汉武帝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个故事里,东方朔以幽默的语言,用笑彭祖的办法来劝皇帝。整个批驳机智含蓄,风趣诙谐,令怒不可遏的皇帝转怒为喜,并且愉快地认输。

    这个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幽默的本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幽默具有一种特性,一种引发喜悦、以愉快的方式娱人的特性;幽默感是一种能力,一种了解并表达幽默的能力;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运用幽默和幽默感来增进你与他人的关系,并可对自己作真诚的评价的一种艺术。

    有一次,美国329家大公司的行政主管人员,参加了一项幽默意见调查。结果表明:97%的企业主管相信,幽默在企业界具有相当的价值;60%的企业主管相信,幽默感决定着人的事业成功的程度。由此可见,幽默对于现代人的重要。

    现代人需要幽默语言,如同鱼之与水、树木之与阳光,生活之与盐一样。具有幽默感和幽默力量,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获取幽默语言的途径很多。

    1.用“趣味思维方式”捕捉生活中的喜剧因素

    “趣味思维”是一种“错位思维”,不按照普通人的思路想,而是“岔”到有趣的一面去。

    2.要在瞬息构思上下工夫,掌握必要技巧

    幽默风趣是一种“快语艺术”,它突破惯性思维,遵循反常原则,想得快,说得快,触景即发,涉事成趣,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3.要注意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极度的夸张、反常的妙喻、顺拈的借代、含蓄的反语,以及对比、拟人、移就、拈连、对偶等都能构成幽默。

    4.要注意搜集素材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素材,这些素材无意识地进入我们记忆仓库的也很多,我们如果做个“有心人”,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材料丰富起来。

    如何运用幽默启人心智

    幽默能使人发笑,但却是启人心智的笑,是智慧的闪现。幽默能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能反映出说话者的温和与宽容,是说话者表情达意的一种技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华盛顿会见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与他们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予英国物资援助。丘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在白宫居住。

    一天早晨,丘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那特大号的雪茄烟。门开了,进来的正是罗斯福。丘吉尔大腹便便,肚皮露出水面……这两个首脑人物此刻相见,不免有些尴尬。此刻丘吉尔灵机一动,把烟头一扔,说:

    “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是开诚布公,一点隐瞒也没有啊。”说完后,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双方的会谈获得成功。

    在这里我们不能说丘吉尔的幽默对会谈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他那“一点隐瞒也没有”,不仅缓解了当时个人和国家的窘境,而且含有坦诚求助、彼此信任的含义。罗斯福又怎能感受不到呢?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谱夫说:“幽默在欢笑的背后隐藏着对事物的严肃态度,而讽刺却在严肃的形式背后隐藏着开玩笑。”

    幽默的特点是尖锐而刻薄,俏皮而不直露,蕴藏着说话者温厚善良的气度和高超的语言艺术。有人甚至这样区分人的层次:听了别人的话能笑,这个人是正常人;自己能讲笑话让别人笑,此人有幽默感;能够自己拿自己开玩笑,此人有希望成为幽默大师,因为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品位。

    创造幽默最重要的因素是有限的语言,可利用荒谬对比、设置悬念、反转突变、认同认识造成一种包含复杂感情、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

    借用修辞为幽默画龙点睛

    在说话艺术中,幽默是运用意义深长的语言再现现实生活中喜剧性的特征和现象来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一种表达技巧。生活中懂得风趣幽默的人,往往三言两语就妙趣横生,不仅使人忍俊不禁,而且能使人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幽默按照其修辞表现手段的不同,常见的有四种,下面我们一一举例进行说明。

    1.夸张

    夸张意即言过其实,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里根竞选加州州长时,针对当时加州的经济情况,对物价上涨加以猛烈抨击,他说:“夫人们,你们都知道,最近当你们站在超级市场卖芦笋的柜台前,你们就会感到吃钞票比吃芦笋还便宜些。”

    还有一次,他说:“你们还记得当初你们曾经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美元吗?而今天美元却真的几乎代替不了什么东西了。”

    2.讽喻

    所谓讽喻,是用富有机智和幽默情趣并寄寓深刻哲理的虚构的故事,来阐明某种道理。

    有一个单位组织退休老干部乘大客车外出旅游,上车时你谦我让,耽误了不少时间。开车后,一位老同志朗声打趣道: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助兴:从前有一位妇女,怀孕10年才生下一对双胞胎。问这对双胞胎为何迟迟不肯面世,他们说,根据礼节,年长位尊者应该先行,但他们两个不知谁是兄长,就这样互相推让了10年,把妈妈生孩子的事给耽搁了。”

    这番话引得车上的老干部们面面相觑,继而哄堂大笑。

    3.仿拟

    仿拟即故意模仿套用已有的固定语言形式来叙说的一种表达方式,主要特点是套用现有的词、句、篇等语言形式来揭示所描述事物的内在矛盾,创造出新的意境。

    苏轼有位姓刘的朋友,因晚年患病,鬓发、眉毛尽皆脱落,鼻梁也快要断了。一天,苏轼同许多朋友相聚饮酒,这位姓刘的朋友建议大家各引古人语相戏。苏轼对这位姓刘的朋友说:“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满座大笑。

    苏轼仿的是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首尾两句,两相对照、趣味盎然。

    4.反射

    反射是现场套用对方的话语来戏谑、反驳对方,是一种语言回归,目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小约翰放学回来,把成绩单交给爸爸,爸爸一看有两门功课不及格,就冲着约翰怒气冲冲地喊道:“你知道吗?华盛顿像你这个年龄时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

    约翰不慌不忙地回答:“你知道吗,爸爸,像你这个年龄时华盛顿已经是美国总统了。”

    幽默并不是一种天赋

    幽默有时让人感到神秘。有人想学,却无法学会;有人没怎么学,却脱口而出。那幽默是不是与生俱来、天赋而生的呢?经过研究发现,幽默是人的独特性情气质,和游戏一样,是人的本能。在对一些具有幽默感的人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幽默确有某种遗传基因存在。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大师侯宝林和他的两个儿子,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强和他的儿子陈佩斯,都可以说是幽默是天赋的证明。虽然有遗传的因素存在,但幽默感并不神秘。它主要还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培养和训练而成的。

    幽默的学习,首先从含蓄开始。幽默应该引人发笑,但高级的幽默又最好可以让人回味。幽默是言近旨远。

    这里有一个萧伯纳的故事。有一个朋友邀请萧伯纳赴宴,想让萧伯纳给他弹钢琴的女儿美言几句,好借此名扬天下。萧伯纳一到朋友家,女孩就迫不及待地弹了起来。弹了半天,萧伯纳一言不发,女孩只好先开头说话:“我没有妨碍到你吧?”萧伯纳若无其事地说:“没关系,你弹好了。”

    萧伯纳的幽默简约含蓄,有弦外之音。非得经过琢磨才好领会他的意思。

    幽默要有创意,是形象思维,因而联想和想象是不能没有的。不但要研究幽默名家的作品和来自民间的幽默精品,而且还要广泛地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增强自己的艺术敏感,训练自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在各个意象间构建想像的能力。

    当然法无定规,幽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我们面对的是变动不息的人群,所以幽默也只能因人因事而异,才能达到效果。

    幽默让你的讲话富有生趣

    爱默生认为,如果你想主宰世界的话,您就必须先使这个世界充满乐趣。同样,一个领导者要想使自己的讲话富有魅力,就必须让自己的讲话富有生趣。

    享誉中外的幽默大师林语堂曾说过:“达观的人生观,率直无伪的态度,加上炉火纯青的技巧,再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达出你的意见,这便是幽默。”

    幽默不是滑稽,也不是尖酸刻薄,它应该包含智慧、亲切、诚恳,并带有丰富的人情味。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他最大的魅力并不止于谈吐风趣、会说话而已,他还能在紧急关头发挥机智,以一种了解、体谅的心情来待人处世、化解僵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某议员,因劝告一位正在发表冗长而乏味演讲的议员先生结束演讲,而被对方斥责“滚开”。他气冲冲地向议长申诉,议长说:“我已查过法典了,你的确可以不必滚开!”

    幽默与嘲弄不同,幽默能提升一个人的自尊。给予双方愉快的感觉,是一种人格交流的平等互动;嘲弄却会强化一个人的自卑,使对方有挫败的感觉,是一种非平等的互动。

    例如,当对下属说:“你是不是没有外套?从你一个月前来上班到现在,‘每天’都看你穿这一件;而且闻起来有一股‘奇怪的味道’,是不是没有洗过啊?”全体同事都跟着哄堂大笑,但是这位下属却窘得满脸通红,无地自容。

    这当然不是幽默,而是一种嘲弄。带给下属的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如果这位领导能够闻闻自己那件唯一的并且含有异味的外套,就属幽默了!

    幽默的表现,常适时地带来激励,创造出清新的心情与勇气。

    当员工出了纰漏而自责、懊恼,或遇到棘手问题而焦躁不安时,上级若总是习惯地迸出一句话:“来!‘谁怕谁’,乌龟怕铁锤,蟑螂怕拖鞋。大家一起来!让我们想想看,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顷刻之间,全体笑成一团,员工的自我防卫和紧张的气氛也迅速瓦解。

    幽默代表着领导者的危机处理能力及机智的反应;不只超越困境,更显露出豁达、飘逸、洒脱的自我;化“被动”为“主动”,因而能带动整个团队重燃新鲜、旺盛的斗志。

    一个幽默的领导者,是能够轻松自然地放下身段,与员工闲话家常,打成一片,甚至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有些美国企业主管,甚至在“茶点时间”或“紧张时段”,呼吁单位员工进行一场“掷篮竞赛”——用纸团准确地投进垃圾筒里,借以舒解压力并产生人性化的互动。

    也有的领导者,喜欢将幽默、有趣的字句、图片或漫画,贴在自己的办公室门上,使欲见上级的员工,常常忍俊不禁,而以放松的心情与领导沟通。

    21世纪的管理,已非昔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层层权威结构。员工们都喜欢与幽默、活泼的领导者共事,而不是成天屈服在霸道、专制的领导底下。

    人性化的管理,是新时代的领导者亟须努力学习的领导模式;而幽默正是其强而有力的人际互动的媒介。

    作为最高明的领导者,他自己不一定要多么优秀,但他一定会有一群优秀的下属,而这些下属通过他的领导,能充分发挥潜力。这就需要领导者拥有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的技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