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是进了帝门就被专人拉上来了的,马是红鬃铁蹄高头大马,车厢是精致的黑纹镶嵌,四周还有四方异兽形状的装饰,异常的帝都很大,马车在巷子胡同来回穿行,周围起初嘈杂的声音渐渐安静了下来,马蹄踏过的清脆的马蹄铁的声音悦耳。转进了一条宽阔而又幽静的巷子之中,那街面上的地方都属于王府的管辖,所以这条街面上不要说小贩了,就连路人都很少有人经过,故此街面不光幽静,还带着一丝丝的寒意。
马车缓缓的停了下来,终于来到了这赫赫门邸,车帘被撩起,在马车之上就被李嗔逼迫换了一身白色衣衫的李书童从车上跳了下来,仰头看向那张被高高悬挂的“永臣王府”四个大字,那四个字代表着大泽外姓五王之一的权威,李书童眼睛盯着那由先王题字的牌匾,目光中带着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复杂情绪。
“李兄,请。”
站在府门口的查房执事守门的内府卫兵早就看到了,门口的掌事管家正准备要进去通知下属准备,却被李嗔一个手势叫停,回头温和的对李书童说着,带头向王府内走去,一个眼神示意身后马夫把马车原路牵回,而后快步向里面走去。
一边走着,李书童不由得好奇的问了一句,说道:“李兄,进府不先去拜见一下家主吗?”
李嗔眼睛一转,镇定道:“不必了,我爹前段时间出门了。”
李书童点了点头,王府府邸规格很大,千百走廊丝毫不亚于李书童之前所在的明王府,向里面大约走了十几个长廊,绕过三四个假山,李嗔终于带着李书童来到了一处角落的一个偏院。
这偏院是曾经李府的一位客贤的,只是这位客贤本属水月洞天,因为道教宗门有事所以已经离开有三年了,院落一直没有人住,不过还是有人定期清理,所以院落看上去很是干净。
转眼到了中午,李书童独自一人正坐在院落中的那颗桃树下,安静的品尝着家仆拿过来的李府的食物,不过多时,家仆才把吃的撤下去,李嗔就推开院落的大门,身后跟着之前在船上的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船舱中跟在李嗔身后的那个少年。
李嗔见到李书童直接开始介绍起了这位少年。
“这位是当朝工部尚书谢晋家的公子谢林义。”
“见过谢兄。”现在李书童的身份就是一个江湖之人,谢林义一直跟着李嗔四处游玩,自然也学着江湖人一样,直接和李书童称兄道弟起来,坐下之后几番交谈之后更是亲密了许多。
正在交谈之际,李嗔突然想到了什么,神秘兮兮的说道:“谢兄可知道最近这帝都哪里最热闹。”
李嗔,典型的世家公子,还是最小最为受到世家宠爱的小公子,每天游山玩水,在帝都也尽是些逍遥快活,一看这李家小公子那副神秘模样,李书童心里早就猜的八九不离十,只是脸上依旧做了做样子,一副不懂的样子。
站在李嗔身后的谢林义这时候凑了上来,一脸无奈的看着李嗔说道:“李兄,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快点说吧。”
“嘿嘿。”李嗔傻傻的笑了声,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可知道西域。”
“不就是西蛮再往西,那处西蛮人自称的圣地吗?”谢林义翻了个白眼。
“西域自然不是重点!”李嗔脸色瞬间恢复了正常。“我说的是梦江楼上的那位西域女子千代曼雪。”
李书童一愣,神庭之中的一点倩影幽魂还在孤寂般的游荡,犹如一根长的没有边的鞭子抽打着李书童的内心。
“曼雪,曼雪。”
李书童轻喃着那个名字,眼神迷离,犹如痴人。
那边,李嗔没有注意到李书童的样子,继续说道:“西域神山神秘至极,唯一留下的痕迹这只是古籍之中,对那里传人星星点点的惊鸿之影,一年前百草堂救治了一位女子,最后被查出竟然是西域中人,只可惜那女子天生长得奇丑,不但不会西域毒术,还是是哑巴,本来大家都以为这女子没有什么作用了,可偏偏梦江楼的梦大家见这女子可怜,收去做了徒弟,就是在半年前,在一次南陵神殿进京时,这女子在宴会上以一曲青衣散名动帝都,一时间名声骚动,而此事还未完,西域突然派出使者,说这女子本是西域千代王族子嗣,想要带走女子,可不但梦江楼不同意,就连陛下也突然反对西域使者的要求,而那位女子更是奇人,竟然还每天都在梦江楼弹琴,这不,至今那西域的使者团还在陛下安排的使者驿馆住着呢。”
“竟然有这事。”谢林义斜了李嗔一眼,“有这种事我怎么不知道。”
李嗔笑着说道:“这事要怪也要怪你,谁让你没事打架,被你老爹禁足在家,后来西域来帝都要人,陛下又不希望将这件事情声张出去,所以你能听说才怪。”
“那你也应该告诉我。”谢林义不满的嘟囔了一声,李书童恰到时机的说道:“单单是一个西域的女子,即便他是王侯子嗣,我想也没有必要引起陛下的注意吧,想来这女子一定也有什么过人之处吧。”
李嗔眼睛一亮,啪的一声拍了一下大腿,赞叹道:“李老弟果真不是凡人,我还没有说起,竟然就已经发现了问题。”同时不满的看了谢林义一眼,“跟人家学学,不要一天就知道玩。”
没等谢林义反驳,李嗔又说道:“这个叫曼雪的女子虽不会武功,可所弹之琴声却可以神奇到可以影响到人的情绪,那曲青衣散后,三阁之中藏书阁的一位老先生立马认出这是西域独特的一种祭祀血脉,那可是祭祀,传说中神秘西域最神秘的血脉。”
李书童盯着李嗔,好奇的问道:“小僧第一次来到帝都,却不知李兄所说的梦江楼在哪里。”
“梦江楼建立在城西那条天脉河中央,在城西那边唯一的一座河中岛上,四周是帝都最著名的花海,算的上是城西那边挺出名的景观了。”
正说着,外面走进来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俯首在李嗔耳边说了些什么,李嗔原本兴致勃勃的脸上顿时阴沉了下来,眉头皱成一团,明显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急忙起身,礼数却是没有忘记,冲着李书童说道:“家中出了点小事,需要我去处理一下,明日若李老弟有空,我们一同前去梦江楼听琴音,不知李老弟可有兴趣。”
“李兄邀请,自然要去,府中有事,就不要在这里耽搁了。”李嗔又说了几句客套话,就急忙跟着那位管家走出了大门。
起身送这两位离开,站在门口驻足听了一下动静,见四周恢复了宁静,回头注视着院落中那颗孤零零的桃花树,脑子却想着其他的事情,曼雪,曼月,世间难道真的有这么巧的事情吗,李书童微微叹了口气,不知道在想什么。
清晨,按照惯例,后院第一声鸟鸣响起,王府之中打杂的仆人都从温暖的床上滚了下来,蹑手蹑脚的开始了一大早上的工作,忙碌之中,心里还得祈祷着哪个主子不要因为起床气责罚于自己。
与此同时,李书童住的院子被一双瘦弱的小手缓缓的推开,木门后没有东西挡着,那推门的身影还在奇怪的时候,却听到院落之中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
“这个院子不需要打扫,去下个地方吧。”
明明温和的声音却吓得那双手微微一颤,可不知为什么,还是壮着胆子,那身影拖着长长的扫把迈进了院子。
“额?”
清晨打坐的李书童缓缓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还没有扫把大的小人儿,惊愕道:“这王府竟然还有这么小的奴仆?”
那小孩低着头,瘦小的身材倒是与扫把相配,就在此时,院落外突然走进来一位年过大概半百的嬷嬷,手里拿着一根类似戒尺大小的条形竹条,看了眼半跪在地上的幼小奴仆,而后又看了眼在桃树小打坐的书童,急忙走到李书童面前,跪在地上双手扶地,大呼道:“不知大人在此修行,竟然打扰了大人的清净,全是这该死的丫头的错,还请大人息怒,我这就替你教训这死丫头。”说完还未等李书童回答,手上的竹条直接抽在了身后那孩子的肩膀上,只见一道鲜红色的血印直接映红了孩子白色的衣袖。
“住手。”见那嬷嬷竟还要作势要打,李书童不由得眉头一皱,低声呵斥道。
那位嬷嬷也是个会看主子脸色的主,见李书童脸色有些沉了下去,连忙把竹条收了起来,冲着书童陪着笑脸,可回头却依旧面露狰狞,尖声喝着:
“还不快谢谢这位大人,没长眼的东西。”
半跪在地上的孩子呃呃呜呜的半张着嘴,李书童这才发现,这孩子竟然是个哑巴,李书童淡淡说道:“抬起头。”闻声那孩子将头抬起,看着那孩子的脸,淡淡的眉毛,苍白的嘴唇,脖子上一块陈旧的伤疤有些扎眼。
“王府何时有这么小的奴仆了?”李书童淡漠的说着,装作随意而问的样子。
那嬷嬷也没有多想,如实说道:“一年前,洪城兵变,守军被人暗杀,陛下震怒,派了很多大人物过去查案,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几辆马车就从洪城送来了一些孩子,这孩子就是其中一个。”
一个王府的老妈子能知道多少,李书童微微一叹,继续问道:
“这孩子叫什么。”
“叫余生,名字是管家起的,就是劫后余生的意思。”
“好名字,好名字。”李书童点了点头,语气清冷的说道:“竟然是这样,我这院子中正缺一个扫地的奴仆,让这孩子在我这打扫一下吧。”
“这这……”嬷嬷不知为何,好似有些为难。
“有什么问题?”李书童身上一股淡淡的寒气崩出,那嬷嬷面露恐惧,连连答应而后惊恐的退了出去。
嬷嬷走了之后,李书童这才蹲下看着那个丫头,这女孩儿似乎只有五六岁,一脸的灰尘,李书童知道她虽然是个哑巴,却能听得懂别人说话,摸了摸女孩的头,见女孩手臂那道猩红的鞭痕,想了想,胸口拿出一个白玉瓶,拿出一颗丹药,直接塞进女孩的嘴里,在女孩的耳边低声说道:“不要怕,安心的待在这里。”
与此同时,外面传来一道道杂乱的脚步声,李书童温和对小女孩说道:“有人来了,你去一旁扫地,懂?”
男孩盯着李书童,眼中带着一丝迷茫,点了点头,拿起扫把,有些笨拙的走到交楼扫起了地。
“李老弟。”人未到,声先到,从外面传来的杂乱的脚步声就可以听出来,外面来人最少也有四个。
很快,李嗔熟悉的身影推开院落大门,直接走了进来,跟在他身后的有四人,其中李书童认识的就只有谢林义一人。
“李兄好。”李书童起身行礼被李嗔直接伸手扶了起来。“你我都认识这么久了,没必要这么外道了吧。”李嗔半开玩笑的说着。
“昨天咱们不是说好了嘛,要一起去梦江楼的嘛。”这时候还是谢林义把话茬接了过去,李嗔这才想起来正题,急忙说道:“对对对,今天我特意找来一些好友,大家一起前去,李老弟意下如何。”
“李兄客气了,竟然李兄邀请,在下自然愿意一同前往。”说罢,李书童无意回头看了眼角落的余生,突然说道:“对了,李兄,一早我看到这孩子就过来打扫院落,正好我这身子不算太硬朗,缺个人,你看。”
“没问题,没问题,不就是个孩子嘛。”李嗔一口答应,谢林义看着那孩子似乎想说什么,不过看李嗔已经答应了下来,也闭上了嘴。
“不耽误李兄,我们走吧。”
说罢众人没有耽搁,都欢天喜地的向外走去,李书童走在最后,缓缓关上木门,临走时,看了眼余生,那眼神中,尽是怜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