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访高雄
出大陆,沐海风,飞经香港到高雄,路曲盼直通。
春光艳,喜相逢,人杰地灵九州同,最感亲情浓。
短短的真心话,得到了大家的欢迎。
1999年5月5日星期二阴雨
由台中至台北,公路行车两个半小时。住中山北路二段122号富都大饭店。
上午十时到台北市罗斯福路三段277号9楼,与中国文艺协会座谈。理事长饶晓明(鲁稚子)、秘书长王吉隆(绿蒂)、资深作家张放、《联合报》记者江中明等都在此等候,八十多岁的老作家尹雪曼也来了!他们在换届选举,许多人整夜未睡。
进行座谈交流后,午间由中国文协宴请。饶晓明因事未参加,邀约访问团晚间十时吃夜宵聚叙。我们这桌,有绿蒂、周啸虹等作陪,气氛和谐,但另一桌来了个公开声称自己是“台湾国人”的台独分子,五十岁,先像散发广告似的散发他的自我介绍,自称他刚当选为监事,然后就出口不逊,大言不惭而又逻辑混乱地发泄他的台独观点,那桌上有本夫、延滨、保国、淑敏、家柱、广芩等在,听不得他的邪言妄语,当然义不容辞针锋相对,虽然尚有克制,却已使他张口结舌。同桌的“双丽”(陈丽卿、洪丽玉)也为此人的无礼与狂妄生气。此人其实算不上什么真正的作家,自己跑来胡侃了一通碰了壁而已。到台湾一趟,能见到一个活生生的台独分子,倒也算长了点见识。
下午,在台北参观故宫博物院,限于时间,主要我只看了玉器、瓷器两部分,而且是走马看花。这里珍贵国宝不少,琳琅满目,一只六摺大屏风,全部银镶翡翠,尤其令我叹为观止。这屏风原是故宫宝藏,抗战时汉奸汪精卫向日寇献媚,将它献给了日寇。抗战胜利后,才从日本追缴运归的。两位有专门知识的女士,文质彬彬,儒雅有礼地分别专门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讲解。问我感想,我不禁想起曾在北京看故宫时的一件旧事。那年在北京开会,文化部还是刘忠德部长主事,邀我们去故宫见面,说:“今天要以对待比外国国家元首更高的规格接待。”原来是让参观新建地宫里的国宝。故宫原有珍贵文物大都在台湾,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发掘出的地下大批宝藏都在北京。我不禁想:如果两处宝物统一合在一起,那该多么丰富多彩,世界上哪个国家能有这么多的国宝!?
晚六时,到台北市元母忠诚路二段180号的“法乐琪”西餐馆吃法式大餐。“法乐琪”是个挺高级的去处。法国红葡萄酒,配以芦笋冷盘、浓汤及炸鱼、炸虾或羊排、鹅肝酱之类,佐以生菜、番茄,早已知名的女作家丘秀芷及两位先生、一位小姐宴请(我的一盒名片已经用完,未能同对方交换名片)。深知丘女士是受尊敬的台湾抗日爱国诗人丘逢甲老先生的后人,我忍不住在同她谈话时诵出了以前记在脑海中的丘逢甲写的那首名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陪同丘女士的那位小姐刚从德国学成归来,文静而睿智。宴会上,大家谈得很愉快,丘女士几次到过大陆,还去福建寻根,说以后还要回来。她说,因为忙,写得少,但有一本文集将要出版。我诚恳地说:“希望以后常读到大作。”
晚餐后已八点,回富都饭店休息,服务生送来一厚叠电话通知单(有一些亲友打电话找我),还有一信,拆开,见是昌平的:
“洪溥兄:不知你们今晚晚宴情况,如果你及郦国义、李兴叶二位能抽身前来参加复旦校友大会和晚宴,热烈欢迎。请联络,如可,则派车来接。昌平5月5日下午。”
附来的红色请柬上写的是大会在下午五时三十分在敦化北路环亚大饭店二楼国际大会堂举行。另见新出的《复旦通讯》三本。去参加已不可能,将《通讯》分赠郦、李二位,转达了昌平的心意。
昌平现仍任台北复旦校友会理事长。他前后已为在台湾及迁居国外的校友服务十三年,连任理事长已三四次。每次再三再四拜托大家勿再选他,可是大家仍照选不误。在他任内,海峡两岸开始交往。因此,在这方面的贡献,是独特的。就以“复旦大学世界校友联谊会”为例吧,倡导联谊会的首功应归北京的孙越崎老学长,但支持它维护它之功,刘昌平及台北市复旦校友会则功不可没。世界联谊会自1990年在香港举办第一届,刘昌平率团出席,以后,隔一年或二年在大陆各地举行过五届。其中,在北京、重庆举办的两届,昌平均亲自率团出席,并始终从经济上及各方面支持这项活动。
台北夜市热闹,夜生活的人多,大街小巷五颜六色闪烁的霓虹灯整夜不熄。夜十时,中国文协理事长请大家参观台北书店(许许多多家大大小小的书店均集中在这一条街上),并请大家吃夜宵聊天。
尹雪曼、萧飒、张放、向明诸位均来富都大饭店看望大陆的朋友。萧飒是特地从高雄赶来送行的,盛情可感,他1990年在高雄任中国文协南部分会值年常务理事(理事长),1995年曾邀请大陆中国作家协会组团访台。1996年应大陆中国作协之邀,曾以贵宾身份列席第五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可惜那时我们不认识。
到了台北,就想到了张香华、柏杨夫妇两位,春节时曾收到过他们的信,来台北理应看望。但因时间紧,已无从找机会见面为歉。
1999年5月6日星期四阴雨
上午,依然落雨,大家去游阳明山,台北有亲友或需处理私事的可以自便。昌平来看望,见面很高兴。他有司机驱车陪我访蔡宝瑛、王刚然、凌振钰及杨淑英等三处亲友,然后又送我回来。
认识了醒吾商专校长、教授,明达大学董事顾建东,并认识了其弟醒吾商专及醒吾中学的顾怀。顾建东校长,江苏盐城射阳人,是顾骧兄的堂兄。他不但在台湾热心办学从事教育事业,且在大陆热心办教育,为办学常辛劳来往大陆。他为人豪爽好客,博学仗义,年已古稀,但精神矍铄。下午一时,我们坐车到“三民书店”(一多层建筑物),因顾校长慷慨建议请大陆作家到此处自己选取要的图书,不限量,以能带得动为限,全部书款概由他付。好书很多,大家在类似购书中心的大书店内楼上楼下浏览挑选,都很克制。我选了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作为纪念,自己在扉页写了“1999年5月6日访台湾时顾建东校长赠此书于台北”。
下午两点,乘车到林口的醒吾商专参观。
顾建东校长先以隆重的香道和茶道招待。参加了“四序(春、夏、秋、冬)茶会”,给人风雅、不凡的感觉。品茗后,参观学校。学校规模很大,环境颇佳,管理有序,设备齐全,校园整洁,学生精神面貌极好。我38岁时做过省属重点中学校长,从这些方面可以衡量出学校质量。
随后,在醒吾商专大楼前合影留念,照片迅速洗出分赠大家。
步入聚会大厅,看到书画家正在挥毫绘画写字。顾校长说:“各位看到哪幅画好,就请自选带走”。他是位有心人,早已亲自将访问团成员每人的名字撰入对联,请名书法家唐秉政写成对联赠给每个人,赠我的对联为:
洪化育才文载道,
溥德福人爱博情。
全团只有“扎拉嘎胡”的名字无法分开列入对联,因为这位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席的名字四个字是个整体,无法拆开,就是拆开了也无法化入对联的。这难倒了顾校长。
高规格的惜别晚宴隆重地在餐厅里摆了多桌酒席,台下正面贴了“欢迎大陆中国作家访问团”的红色大字,来的宾客都是台北各界名流,苏北各地同乡。宴会前,前不久刚游大陆归来曾任台湾“行政院”和“国防部”负责人的郝柏村先生来了,给宴会增加了热烈气氛。先在会客室内谈天时,我问他回乡访游情况,他问我目前出版及出书情况,并问我们是否曾到台湾农村看看。谈话气氛和谐、友好。晚宴开始,我的一桌有郝先生和孔学会会长李奇茂、杂志事业协会理事长卜幼夫、营建管理协会秘书长孙光、东南八省市旅台乡亲联谊总会总会长汪英群、大法官董翔飞、商业总会常务监事胡慎之等等。首先,郝柏村先生致辞表示欢迎及惜别,提出两岸同根共祖应当多作交流,然后向我敬酒。他讲话后,我致辞对东道主及来宾表示感谢,对郝先生说的多作交流表示欣赏。最后,我说:“李白有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今晚想,这两句诗可以改为‘日月潭水深千尺,不及台北送我情’。”我不会喝酒,敬酒时以饮料代酒,说“酒是假的,情是真的!敬大家一杯”。
盛宴至晚八时半结束,回富都饭店。
周啸虹兄赠我大作三册:散文集《三十功名尘与土》《归乡拾梦》,小说集《悲欢岁月》。人说他的作品一如其人,以平实、真挚为其特色。一路同行,与他相处,确有这种感觉。他说写作是他的最爱,所以无怨无悔爬了四十年的格子。我也是个醉心于写作的人,因此我们相处不似新识都有一种“老朋友”似的感觉。
明天就要结束访问离开台湾了!来此后深感台湾同胞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交流互访符合共同愿望。我们的访问是成功的!虽仅十天相聚,但彼此情谊深厚。因为我们都是中国的作家!这次相聚,将留下永久的记忆。尤其是全程陪同的周啸虹、李玉和陈、洪两位女士。他们都真诚热情、坦率谦和,既是文友,又是主人,对我们的照顾和关心,尽心尽力。十天里,大家像融化在一个集体中,将要分手,真有舍不得的感情。
(本文刊于1999年夏北京《统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