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春天,连续看到五次蒋介石,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在中国统治许多年的独裁者垮台前留给我的印象的纪实。记下这些,就像给历史留下五张当时的旧照片。从蒋介石的身上及“国大”的情况来看,我当时就预感到蒋政权要垮台。但绝对没想到竟垮得那样快!“国大”闭幕后不过近八个月,1948年底,蒋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遭到了全面的崩溃。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在南京发表了“引退”声明。到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蒋政权二十三年的统治中心南京。蒋王朝升起在“总统府”上的旗子被扯下来,这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成立了!
(本文初稿写成于1949年底,1967年被毁,2003年重写,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的《人世绘》)
注释:
[1]翁文灏(1889-1971),浙江鄞县人,1912年获比利时罗文大学物理及地质学博士学位。1931年代理清华大学校长,1938年任经济部部长及资源委员会主委。1948年5月任行政院长。新中国成立前夕赴香港,1951年回国任全国政协委员。1971年病逝。
[2]洪兰友(1900-1958),江苏江都人,历任中国公学、国民党中央政校教授,中央考试委员会秘书长,国民党五届、六届中执委,国民党重庆市党部主委,国民党中政会代理秘书长。
蒋经国“打虎”记
1948年4月,在国民党召开的行宪国民大会上,蒋介石当选了大总统,李宗仁当选了副总统。有人把“大总统”叫作“大肿痛”。事实上,这时在内战中,国民党形势已很坏。到夏天时,整个华北,只剩下济南、新乡、太原、北平、天津、唐山、锦州、沈阳、长春等这些孤点。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工人罢工,学生掀起学潮……那真是一副要垮台的样子。报上总是用“物价如脱缰野马”或“物价如断线风筝”等形容物价的高涨。尤其是上海的黄金、美钞黑市价一日数变直线上升,其他物价跟着飞涨。7月底,蒋介石在杭州召集行政院长翁文灏、财政部长王云五、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等秘密开会。到了8月19日,各报突然颁布了《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要旨是:限期9月30日前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币,逾期任何人不得持有。发行金圆券,总额以二十亿元为限。三百万元法币兑换一张金圆券,限于11月20日前兑完。每两黄金兑金圆券二百元,一块银币兑金圆券二元,一美元兑金圆券四元。
这是剥夺人民钱财企图挽救危局的一种敲骨吸髓的勾当。由于上海的经济形势会影响全国,与此同时,成立了“行政院上海区经济管理督导员办公室”,任命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为正督导员,蒋经国为协助督导员,督导经济。上海市全由蒋经国主持,赋予他行政军警指挥大权,以加强经济管制。当时,报载法币发行量已经达到了六百六十万亿元,等于抗战前夕发行额的四十七万倍,而物价较抗战前上涨了六百余万倍。
蒋经国似乎是个说干就干的人,8月20日清晨,他亲率“行政院戡乱建国大队”、“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青年会联谊会”等亲信骨干组成的大批部下,从南京坐火车浩浩荡荡到达了上海。
我一清早就到北火车站等候采访,到达时,见上海《新闻报》《申报》、中央社上海分社的记者都已经到了。火车未晚点,不多久,火车进站,欢迎的人多,人声喧哗中看到了蒋经国从车上下来了!我是第一次见到他:不到四十岁,从外貌看,同老蒋不大相同,他脸带笑容,颧骨不高,中等身材,长得壮实,嘴大唇高鼻梁不像老蒋直,仅在眉眼神情上有时候发现一些相似神情。他穿着朴素,一身半旧的浅灰中山装,既不挺还带点皱,脚上是一双普通黑色鞋。我早听说1925年国共合作时期蒋经国仅十七岁就去苏联中山大学留学,传说吃过很多苦,抗战开始才回国。老婆是苏联人。他回国后,在江西干过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以后做过三青团和政工方面的差使,如今已是国民党六届中央常务委员。在军乐队吹吹打打奏起的乐声中,蒋经国满面笑容同来欢迎的上海市长吴国祯、警备司令宣铁吾、市党部主任委员方治、警察局长毛森等热情握手。戴着眼镜的吴国祯的圆脸上微笑着,铁青色脸的宣铁吾的油光脸上狞笑着,高个儿的方治的长脸上诌笑着,小眼凶狠的毛森的瘦脸上也咧嘴讨好地笑着。
蒋经国带来的“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的一批部下,立刻分头散发了以蒋经国署名的《上海向何处去》的传单。
我看那铅印的传单,上面写的是:“……我们相信,为了要压倒奸商的力量,为了要安定全市人民的生活,投机家不打倒,冒险家不赶走,暴发户不消失,上海人是永远不能安定的……”
“上海许多商人,其所以能发横财,是由于他们拥有两个武器:一是造谣欺骗,二是勾结贪官污吏。做官的如与商人勾结,政府要加倍地惩办。”
这传单上的文字、语气,与平时报上用惯的文字、语气不同。文言气息少,白话气息多,语气颇凶,大有捧着尚方宝剑来者不善决心“打老虎”的味道。
《申报》的记者老陈站在我背后,手里也拿着张传单,说:“看到没有?要拿商人开刀了呢!奸商之坏确实是怪现状,可是物价飞涨归根结底是打内战打的呀!治了奸商怕也没用呢!”这时,蒋经国一伙已被欢迎的人群众星拱月般拥着出站去了,军乐队的敲打也停了。我决定离开,但一个新的念头出现在脑际:蒋经国的督导员办公室设在外滩中央银行大厦里,那里面对船舶拥挤的黄浦江,近处就是热闹繁华的南京路。我决定到那儿看看,再回报馆办事处。办事处在爱多亚路外滩附近,距南京路外滩不远,去督导员办公室看一看,再写这篇报道势必会使内容厚实一些。
赶到南京路外滩中央银行大厦那新挂着“行政院上海区经济管理督导员办公室”白底黑字的大长牌子的大厦前,我递了记者名片走上二楼。走进一大间宽大又显得阴森的办公室,里边坐着几个衣着朴素的工作人员,都在忙忙碌碌地整理公文、阅读文件或清点刚印好的铅印布告,空气里弥漫着油墨味。有个中央社的女记者穿着简单朴素上来同我交换了名片,请我在边上一间小会客室里坐,寒暄后告诉我:“这儿主要是接待,也接受告密,处理群众信件,兼做宣传秘书工作,由蒋经国的高秘书负责。”并说:“小蒋这次来,决心很足,只打老虎,不拍苍蝇!打祸国的败类,救受苦的同胞。他提了个口号很精彩:一路哭,不如一家哭!看来,他是会开杀戒用人头平物价的!”我问:“物价能平得了吗?”她说:“做什么事都看有没有决心!有决心总能把事办成的!”但又叮嘱我:“我和你是同行,谈的只算私房话。你不必把这些话都捅出来!”
我点头,又问:“物价能平得了吗?”
她说:“小蒋规定:所有商品,必须停留在8月19日的市价上,他把这叫作‘八一九防线’,现在已经选拔了一万二千多名青年,拟组成二十个大上海青年服务队,配合军警行动。上海经管局、警察局、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宪兵都一齐出动,审查账目,查封仓库,勒令金融界、工商界人士带头交兑黄金、外币、银圆、外汇,凡违背法令触犯财政紧急措施条例的,送刑庭法办,货物没收,商店吊销执照。我看,这样干,可能总有效果。小蒋是要动真刀真枪的!”
后来,见她不再多说什么,我觉得也不急着就写什么特写通讯,因为捧小蒋我不愿意,贬他也不合适,需要看情况的发展再决定写什么怎么写,就谢了她告辞出来。
这以后,外滩中央银行门外排着长龙曲曲弯弯都是将金条外币去兑换金圆券的百姓。蒋经国的“经济戡乱大队”的队伍常在热闹的街道上游行喊口号,喊的口号是:“枪毙奸商!”“不许奸商兴风作浪!”“拥护蒋经国督导员铁腕督导!”“坚决打老虎,大奸商就是大老虎!”“凡触犯财经紧急措施条例都一律法办!”“戡乱建国!”……每次游行,每个队伍拉拉沓沓总有一百几十人,举着宣传牌子和标语大声喊叫着,杀气腾腾,威风凛凛。但物价仍在涨,乞丐和小瘪三沿街乞讨,四马路、大世界一带白昼都站着许多出来拉客的“野鸡”,八仙桥和石路一带有些百货店和绸缎庄都在敲敲打打大拍卖。我还记得一件事:我去理发馆理发,付了二百四十二万元法币(法币可以用到11月20日作废),但当时金圆券刚发行,在林森中路(即现在的淮海中路)上吃一客罗宋大菜(白俄开的俄式小西餐馆)只要一元金圆券(可吃一碟汤、一块猪排外加面包和红茶)。
可是,金圆券发行不到半月,物价就失控了。上海在“太子”蒋经国的“督导”下,限价仍死死固定在8月19日的价格上,由于市民认为金圆券没有信用,从9月底起,市民纷纷持币抢购各种货物。
10月初,上海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家大百货公司,以及许许多多大商店、绸缎庄、日用品公司,都人头攒动。起先抢购者还有选择,后来则什么都买,货物价钱愈高的愈有人买。天气虽开始转凉,冰箱却销售一空。呢绒毛料早就卖光,金手表成为珍品。金首饰、钻戒、珍珠项链、收音机等销售看好。服装店、绸缎庄、鞋帽店、杂货店、食品店都拥挤不堪。上海的繁华地段,如南京路、林森中路、金陵东路、四马路都人声鼎沸。商店货架很快全部扫光。一些商店不到下午三点就上了排门。上海的抢购风很快就波及其他大城市和蒋管区。
人心动摇如山倒。东北、华北、山东的战局败得一塌糊涂。金圆券的实际购买力日见下跌。上海市民醒悟,发觉上大当了!人们抛出了金银外币换来的金圆券买不到东西而愤怒怨恨,抢购范围越来越广,连棺材、寿衣都有人抢购了屯集。中央银行门口早没人排队。商店大多关门。开的店橱窗空空,一片惨象,餐馆、酒楼、菜馆营业不正常了!起初,有的关门,说是无货供应。后来,被勒令开业,上排门算违法,要老板拿出全部库存供应,限定一桌酒席最多只能八个菜,一个人上馆子只准吃一个菜。西餐店因为买不到鱼肉和蔬菜,改卖面包和炒饭。各类物资的黑市价格不断上涨。
蒋经国来上海打虎之初的那股锐气与威势衰退了!“经济戡乱大队”也不再耀武扬威地去街上大游行喊口号了,商人纷纷停业、歇业,隐藏物资,囤积商品。蒋经国出动军警在市场、库房、交通场所到处搜查,不但抓人,还开始杀人。想杀鸡吓猴。
蒋经国先后将上海警备区经济科长张亚民、稽查处第六稽查大队大队长戚再玉等以贪污勒索罪处死,将财政部秘书陶启明以利用职权泄露经济机密牟取暴利等罪名处死,将富商王春哲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罪名处死。因犯经济罪被他逮捕入狱的商人大户达六十四人,包括海上闻人杜月笙的三少爷杜维屏。但在市民眼中,这些人仍算不得是大老虎,多数仍是苍蝇。而且,原来规定金圆券发行不超过二十亿,实际一下却发行了二百亿元。蒋经国的“戡乱建国大队”、“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五六千人,不断向上海全市各行业实施物资总检查,情势却仍在恶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