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畅游:兵器入门知识-军事与战争基本知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兵种的变迁

    步兵是军队中最古老的作战兵种,在古代,步兵是战场上的主要力量,战争胜负决定于步兵的强弱。中国古代称步兵为徒或卒,有徒兵、徒卒、武卒、锐士等称呼。在骑兵兴盛时期,步兵担负辅助任务。当火器出现和发展以后,步兵又成为战场上的主力。

    一、步兵

    “一战”中,开始用汽车、装甲车输送步兵部队;“二战”后,各国步兵的机械化程度和反坦克、反空降以及防空能力不断提高,一些国家的步兵改称为机械化步兵或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

    二、步兵的装备和任务

    步兵在地面作战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建立了山地、轻装、重装、特种作战等多种类型的步兵部队,增编隶属步兵的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装备有步枪、机枪、火箭筒、轻型火炮、反坦克导弹、防空火器、汽车、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等武器,改进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和作战保障系统,从多方面加速了步兵建设。步兵能独立或在其他军种、兵种协同下作战,主要担负近战中歼灭敌人,夺取或扼守地区、阵地的任务。

    三、步兵分类

    步兵按机动和战斗方式可分为:徒步步兵、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机械化步兵;按空间使用范围可分为:陆军步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按发展阶段可分为:古代步兵、近代步兵和现代步兵。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分类。现代战争中,以徒步形式作战的徒步步兵已不多见,而代之以乘机动车辆行军的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

    四、装甲步兵

    装甲步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按照德军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将军“具备相同机动力和相同防护力”的思想首次创建了“装甲步兵”。战争结束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大量研制和装备各种装甲车。装甲步兵主要乘坐各种装甲输送车,除使用单兵武器外,还可使用装甲车车载武器,如高射机枪、车载机枪等。

    五、机械化步兵

    步兵战斗车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装甲输送车单纯输送步兵的单一功能,使步战车成为步兵的“基本战斗工具”,从而诞生了机械化步兵。机械化步兵是以步兵战车为主要装备的步兵,以乘车战斗为主,也可下车作战。机械化步兵主要使用火炮、反坦克和防空导弹、车载迫击炮、榴弹发射器等武器。基本任务是攻占、扼守阵地,消灭敌步兵和装甲车辆,具有较强的机动力、防护力和火力,行动快,突击力强,但乘车时目标大、受地形限制严重。图6

    六、中国古代步兵

    在我国夏朝,军队徒步作战以徒、卒为主,使用石、骨、竹、木质的刀、戈、镞、矛、斧、铲、棒等原始兵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兵器和护身装具。商、西周、春秋时期,以车战为主要作战形式,步兵主要随车作战;后来,改车兵为步兵。战国时,钢铁兵器和抛射兵器大量使用,步兵也迅速发展成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作战灵活的独立兵种。在此后数千年里,除辽、金、元、清等王朝建立前后以骑兵为主,步兵一直是各朝军队人数最多的兵种。

    七、轻步兵和重步兵

    古代步兵中有轻步兵和重步兵之分。轻步兵是古代各国部队中人数最多的兵种,也是战损率最高的兵种。可以装备的武器包括单手剑、圆盾、双手剑、流星锤、斧头、长斧、狼牙棒等近战武器。在野外战、阵地战、巷战、攻(守)城战中都可以发挥作用。重步兵主要是采用冲击方式作战、身穿厚重盔甲的步兵。其武器多样,如巨斧、长枪、重剑、投枪等,主要目的是克制骑兵。图8图9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早期战争中,一直以徒步步兵为主要作战力量。抗美援朝战争时,相比于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国军队,中国军队配备的都是一些步枪,武器装备十分薄弱,但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兵的眼中,这些无畏的东方步兵前赴后继、撼人心魄的冲锋最令他们恐怖,许多人被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摧垮。就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美军钢多,但是气少;我军虽然钢少,但是气足,因此我军一定能够打败美军。”

    骑兵风采

    骑兵是一个古老的兵种。我国战国时期,骑兵正式登上战争舞台。在外国,17世纪30年代战争时,参战国军队中一般都有40%—50%的人员是骑兵。

    一、骑兵简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俄国均编有骑兵集团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前苏联军队中拥有17个骑兵军。中国历史上骑兵的极盛时期是元朝,骑兵部队主要装备有弓箭、马刀、标枪、战斧等。现在,骑兵基本 上已退出战场,有的国家只保留少量的骑兵,用于执行巡逻、警戒和运输等任务。

    二、蒙古铁骑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北部的蒙古族由成吉思汗创建并由他的继承者保持了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部队。当时的蒙古骑兵在敌人眼中成为恐怖的象征。蒙古军队中的重骑兵,全身披着盔甲,头戴头盔。主要兵器是长枪,并携带短弯刀。轻骑兵只戴头盔,兵器是弓,主要的任务是侦察、掩护,为重骑兵提供火力支援。这支蒙古骑兵把骑兵战术推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

    三、骑兵的类型

    骑兵可以根据装备和训练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视情况担任不同的角色。穿着重装甲的重骑兵具有承受一定攻击的能力,最适合作为冲锋部队来冲毁敌人阵形,打击敌人士气。穿着少量或没有配备装甲的轻骑兵,可以装备长剑、圆盾、弓箭、弩箭、长斧等武器。图12

    四、消失过程

    当可以连发的来福枪逐渐取代了早期单发的火枪后,骑兵部队在面对步兵时,显得毫无招架之力。直到机枪、战壕组成的阵地战出现后,骑兵基本上丧失了在军中的地位。后来,随着技术装备的发展,特别是军队摩托化、机械化的发展,骑兵开始退出军事舞台。现在,许多国家的军队只保留了少量的骑兵,有的国家还把乘骆驼和大象的部队也称为骑兵。图13

    陆军

    陆军自古以来一直是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陆军主要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雷达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防化兵、工程兵、铁道兵、陆军防空兵、地空导弹兵、陆军航空兵、特种兵等组成。主要装备有步兵武器、汽车、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直升飞机和各种技术器材。现代陆军是一个多兵种、多系统和多层次有机结合的整体,具有强大的火力、突击力和高度的机动能力。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其他军种联合作战。

    一、步兵

    步兵是陆军中徒步或搭乘汽车、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实施机动和作战的兵种。主要装备有步枪、机枪、火箭筒、轻型火炮、反坦克导弹、防空火器、汽车、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步兵是陆军中人数最多的兵种,既能独立地进行作战任务,又可以在其他军、兵协同下进行合成作战。

    二、炮兵

    炮兵是以火炮、火箭炮和战役战术导弹为基本装备,进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

    三、装甲兵

    装甲兵也称“坦克兵”。由坦克(装甲)集团军、师、旅、团、营、连等组成。在编制上还编有装甲步兵、炮兵、反坦克导弹、防空、防化、工程及其他勤务保障部队(分队)。装甲兵具有快速的突击力、强大的火力和较好的防护力,可减轻常规武器与核武器的损伤,并能迅速利用火力突击效果实施地面突击,在协同战斗中,通常进行机动作战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一个战斗兵种,广泛使用于各种作战行动。在现代战争中,装甲兵仍是重要的突击力量。图15

    四、雷达兵

    雷达兵的主要任务是不间断地探测、跟踪和识别空中目标,为各军种、兵种战斗行动及飞行管制和人民防空提供情报。通常按团、营、连(站)的序列组成。主要装备有警戒雷达、引导雷达、地面预警雷达系统等。

    五、通信兵

    通信兵由通信、通信工程、通信技术保障、无线电通信对抗、航空兵导航、军邮等专业部队、分队组成。任务是组织运用各种通信手段,保障军队畅通的通信联络;进行无线电通信干扰和反干扰,组织实施海区观通、航空兵导航勤务和野战军邮勤务。通信兵对保障军队指挥和完成各项任务具有重大作用。

    六、电子对抗兵

    电子对抗兵是合成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战中对敌实施电子进攻的主要力量。有的国家也称电子部队。通常包括雷达对抗部(分)队、无线电对抗部(分)队等。其行动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隐蔽性和谋略性,并贯穿于作战全过程,对作战行动和结局影响很大。它通常按团(大队)、营、连编成。由于其与敌斗争的领域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特殊领域,被称为“隐形斗士”。电子对抗兵是现代战场上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它以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和保护我方电子设备为基本任务,渗透于各军、各兵种的攻防作战之中,可有效地干扰、破坏敌方的作战指挥系统,使其通信中断、指挥失灵,并确保己方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战役、战斗的进程和结局。

    七、电子战

    电子战是现代战争中采取综合措施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的一种重要作战手段。由电子对抗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防御三部分组成。电子战萌芽于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技术应用于作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通信和无线电导航对抗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防化兵

    防化兵是军队在核、化学、生物武器作战条件下,以担负防化学保障为主要任务的兵种,也称“化学兵”。它的行动地区为敌军使用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的地区,通常先于其他军兵种闯入生命的禁区,实施防化保障。防化兵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核观测、化学观察和化学、辐射侦察,实施剂量、沾染检查,实施消毒和消除沾染,指导部队对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群众性防护,组织实施烟幕保障,并以喷火分队直接配合步兵和装甲兵战斗。

    九、工程兵

    陆军工程兵一般由工兵、舟桥、建筑、工程维护、伪装、野战给水工程等专业部队、分队组成。其他军种的工程兵,一般只编工程建筑部队、工程维护部队等。陆军工程兵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工程侦察,构筑工事,修筑道路,架设桥梁等。其他军种的工程兵主要担负军港、机场、导弹基地等军事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抢修任务。

    十、陆军防空兵

    陆军防空兵是陆军中以地空导弹、高射炮武器系统为基本装备,进行防空作战任务的兵种。由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和弹炮混成部队、分队及雷达兵部队、分队组成。陆军防空兵是合成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野战防空任务的基本力量,具有良好的射击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单独或协同其他防空兵力完成陆军各种行动中的防空作战任务。陆军防空兵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对空侦察和空情报知;制止敌方航空兵侦察;拦截和歼灭敌方的飞机、巡航导弹等空袭兵器等,保障军队的主要集团和重要后方目标免受或少受空中敌人的袭击;歼灭敌方正在飞行、伞降或机降的空降兵。必要时,陆军防空兵歼灭敌方地面或水面目标。

    十一、地空导弹兵

    地空导弹兵是装备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进行防空作战任务的兵种或部队。美、英、法、日、德等国称防空导弹部队。一般由火力分队、指挥分队、技术保障分队和其他勤务分队编成。能在昼、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抗击从低空到高空、从低速到高速飞行的飞机和机载空地导弹。主要担负国家要地防空和军队集团防空,参加夺取制空权的斗争。通常同歼击航空兵、高射炮兵共同进行防空作战任务,也可单独作战。它是国土防空和野战防空的重要力量。

    十二、陆军航空兵

    陆军航空兵是陆军中装备直升机和轻型飞机,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兵种。陆军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在战术范围内实施航空火力支援、运送部队和进行航空侦察。陆军航空兵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陆军航空兵部队。

    十三、特种兵

    特种兵是独立进行非正规的特殊作战的兵种。特种兵一般由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直接指挥和领导。他们编制精干、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适应能力强。特种兵主要担负侦察搜集情报、袭击破坏、暗杀绑架、制造骚扰暴乱、开展心理战,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和反劫持等任务。特种兵初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后,世界许多国家都组建了各自的特种部队。

    十四、美国特种兵

    美国特种兵始建于1952年。当时,其主要职责是在敌国领土上从事破坏活动和开展游击战。1983年,美建立了陆军特别行动第一指挥部,负责协调和指挥美所有特种部队,开展心理战。1989年,美陆军特别行动第一指挥部改组为美陆军特别行动指挥部。美特种兵是由美国公民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组成的。只有拥有中士或上士军衔的男性军人才能成为特种部队的志愿兵。特种兵可在战时、军事冲突时期与和平时期发挥作用。特种兵战斗小组可采用各种手段进入敌国领土。最常用的手段是利用合法证件,作为谍报人员派出。战时越过国境或开赴前线的手段包括:徒步、空降、从潜艇登陆、划橡皮艇登陆或其他方式。

    海军

    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上作战的军种。由海军陆战队、潜艇、水面舰艇、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等兵种及各专业勤务部队组成。主要任务是消灭敌方海上兵力,夺取和掌握制海权;袭击敌方和保卫己方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对敌方进行战略袭击;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海上交通线;进行海上封锁、反封锁等。主要装备有: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潜艇、运输舰和勤务保障舰艇。

    一、海军礼仪

    海军礼仪主要包括挂满旗、挂满灯、升挂国旗、设仪仗队和军乐队、舰员分区列队、鸣笛、鸣放礼炮、海上阅兵,等等。目前,虽然世界各国海军的礼仪在等级划分、规模及执行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其表现形式是基本一致的。通常舰船在海上相遇时,将国旗(商船)和海军旗(军舰)降至距旗杆顶端1/3处,并鸣长声表示答礼,然后将旗升至杆顶表示礼毕。鸣放礼炮是一种隆重礼仪,用于军舰出访和来访时。在重大节日里,军舰上要挂满旗和挂满灯。海上阅兵是在海上对海军舰艇进行检阅的仪式,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

    二、信号旗

    信号旗是在长方、鱼尾、三角和梯形4种形状的旗舰上,用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的色块组成各种图案,分别代表字母和某种意义。国际信号旗有40面,其中包括字母旗26面,数字旗10面,代旗3面,回答旗1面。

    三、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由陆战队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部队组成,有的也编有航空兵。主要装备登陆工具和适于登陆作战的武器装备及技术和保障器材等。如:两栖作战舰、两栖攻击舰、两栖运输舰、登陆舰、登陆艇等。任务是独立登陆作战或配合陆军实施渡海登陆作战,夺取、巩固登陆场,保障后续部队登陆;进行反登陆,消灭已登陆之敌。在协同陆军实施登陆时,通常担任登陆队先遣队,首先突击上陆。

    四、美国海军陆战队

    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隶属于海军部的两栖作战部队。它于1775年11月10日成立,当时称为“大陆陆战队”,最初仅有2个陆战营,包括231名军官和约2000名士兵。1798年7月11日,美国国会正式批准大陆陆战队为美国的一个军种,改称美国海军陆战队。美海军陆战队现役部队编制定额为17.3万人,编有两个舰队陆战队和海上部队以及警卫分队。按行政编组,美海军陆战队编为3个陆战师、3个陆战航空兵联队和3个勤务支援大队;按作战编组,编为3个陆战远征部队、6个陆战远征分队及若干特种任务小队等空地联合特遣部队。目前陆战队采用混合编组方式。陆战远征部队是空地联合特遣部队中规模最大的任务编组部队,主要包括1个加强陆战师、1个陆战航空兵联队和1个勤务支援大队,总兵力3万至6万人,通常由1名中将指挥。

    五、潜艇部队

    潜艇部队有战备导弹舰队和攻击潜艇部队两种。主要任务是攻击、消灭敌方大、中型水面战斗舰艇、潜艇和运输船;对敌方纵深实施战略袭击;袭击、破坏敌方基地、港口;破袭敌方海上交通线,以及实施海上侦察、巡逻、布雷、输送人员或物资等。潜艇于20世纪初出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有潜艇部队的交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潜艇击沉的战斗舰艇为192艘;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主要交战国共拥有潜艇690余艘,击沉大、中型水面舰艇174艘,运输舰船1400多万吨。图27

    六、各国潜艇部队的编成

    各国海军潜艇部队的编成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以装备性能相同的潜艇编组;一种是根据任务或作战需要编组。各国潜艇部队的隶属关系不尽相同。美军的核潜艇部队隶属于舰队或舰队的潜艇司令部,以中队为基本单位,由 7—10艘潜艇编成;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还将潜艇部队编入特混舰队。俄罗斯潜艇部队隶属于舰队的区舰队、分舰队,或编为潜艇区舰队、分舰队,直接隶属于舰队。日本联合舰队中编有潜艇舰队,下辖潜艇队群,队群辖2—4个潜艇队,队辖2—3艘潜艇。法国的战略核潜艇作为战略核力量之一,直接受三军参谋长指挥。

    七、水面舰艇部队

    水面舰艇部队有水面战斗舰队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两种。水面战斗舰艇包括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布雷舰、反水雷舰艇等;勤务舰船包括侦察舰、防险救生船、基地勤务船等。任务是攻击、消灭敌方水面舰船;搜索、攻击、消灭敌方水面舰船;搜索、攻击敌方潜艇;袭击、破坏敌方基地、港口和岸上目标;进行海上破袭与反破袭战;进行海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参加登陆和抗登陆作战;进行海上侦察、巡逻等。

    八、舰艇战斗队形

    舰艇在海面上作战,要组成一定的编队和战斗队形。受到攻击时便于集中火力,防御时便于组织火网,还能抗击来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袭击。舰艇的战斗队形有人字队形、纵队队形、横队队形、梯队队形、菱形队形和半环形队形等。比如人字队形用于进行导弹攻击和搜索、攻击潜艇;纵队队形用于舰炮和导弹攻击,还用于扫雷;梯队队形用于舰炮攻击、导弹攻击、布雷扫雷;半环形队形用于航母编队和护航、登陆编队。

    九、日本联合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作战力量,下辖1个联合舰队、5个地方队、1个教育航空集团和1个练习舰队。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核心力量的联合舰队,于1954年正式组建,经过两次扩编后,现在具有较强的海上作战能力,已具有了进行海上、空中和水下立体联合作战的能力,是进行海上反潜护航、阻敌登陆、封锁海峡和进行海上救护等任务的主要作战力量。根据新日本《防卫计划大纲》规定,联合舰队根据日本自卫队情报体制的改变和加强,在联合舰队司令部下新编情报业务部门,改善作战情报工作;同时减少联合舰队航空集团所属的岸基反潜巡逻机队;改善联合舰队的舰艇,装备新建造的性能先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等等。

    十、美国海军舰队

    美国海军的主战兵力按行政编号可编为两大战略集团,即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其中太平洋舰队设有第3、第5和第7舰队,大西洋舰队设有第2和第6舰队。美军第7舰队成立于1943年,目前已成为美海军作战舰队中训练水平最高,作战能力最强的前沿部署部队。它的辖区范围从中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直到非洲东海岸,和从千岛至南极洲的5100万平方千米海域。图30

    十一、海军岸防兵

    海军岸防兵是装备有海岸炮和岸舰导弹,以火力参加海军基地和海岸防御作战的海军兵种。部队建制一般为团、营。有海岸炮兵和海岸导弹部队两种,部署于沿海要地、要塞、岛屿和重要地段。主要任务是:以火力突击敌方舰船,掩护己方海军基地、港口、要地、水雷阵地,掩护近岸海地区守备部队作战和濒海地区守备部队作战,以及掩护濒海区活动和舰船等任务。

    十二、海军航空兵

    海军航空兵按任务可分为轰炸、歼灭、强击(攻击)、反潜、侦察、巡逻、运输等航空兵部队和高射炮、地空导弹、雷达等防空部队。按基地性质,可区分为岸基航空和舰载航空兵。飞机类型有固定翼飞机、旋翼飞机和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任务是夺取和掌握海上制空权,支援己方兵力的海上作战行动,保障己方海上兵力夺取和掌握制海权;袭击、破坏敌方实施战略袭击;保卫海军基地的空中安全,以及进行海上侦察、巡逻、反潜、护航、布雷、引导、救生和输送人员或物资等。

    空军

    空军是由空降兵、各种航空兵及保障部工队等组成的空中作战的军种。装备有战斗机、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及其他作战支援飞机,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担负国土防空和支援陆军、海军作战,对敌人后方实施空中打击,并负责空运和航空侦察等

    任务。

    一、空中编队

    空中编队就是两架或两架以上的飞机在空中执行任务时,按照规定的间隔、距离和高度差组成一定的队形飞行。编队飞行是战斗机在巡逻和作战中保持最佳战斗力的飞行方式。飞机编队,能有效地进行防守和进攻,常常能集中火力,打击敌人。编队飞行也被用于轰炸机飞机在空中编队飞行。空中编队可以是单机种编队,也可以由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多机种组成混合编队。图33图34

    二、长机

    在空中编队飞行时,带队的飞机称为长机。长机的飞行员就是编队指挥员。他的主要职责是:率领空中机群编队飞向指定作战区域,严密组织空中搜索,隐蔽地突然攻击目标等。

    三、僚机

    在空中编队飞行中,跟随长机执行任务的飞机称僚机。僚机在空中与长机保持一定的距离,执行长机的命令。在空战中,积极配合长机攻击敌方,同时担负保卫、掩护长机的任务。

    四、飞行员

    在军用飞机上驾驶和操纵设备的人员都称空军飞行员。单座飞机的飞行员除负责驾驶外,还担负着领航、通信、侦察、射击和轰炸等任务。在白天和晚上,简单和复杂的各种情况下,都能执行任务的飞行员,称全天候飞行员。技术全面的飞行员,还能在空中进行各种特技飞行。

    五、特技飞行

    特技飞行是一种专门的飞行技术。飞行员驾驶飞机在空中不断改变飞行姿态,如多方向的旋转、翻滚,飞出各种弧线形状等。它对于提高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培养勇敢精神和充分发挥飞机的飞行技能等,有重要的作用。

    六、法国空军“法兰西巡逻兵”特技飞行队

    1913年,法国成立了第一支特技飞行队,被命名为“法兰西巡逻兵”。1964年2月,法国国防部正式将“法兰西巡逻兵”这一崇高的荣誉授予普罗旺斯的高级飞行学院特技飞行队。从此,这个飞行队就成为代表法国空军的唯一的特技表演飞行队。目前主要进行9机表演,其表演动作复杂精彩,令人眼花缭乱。

    七、美国“雷鸟”特技飞行表演队

    1953年,美国空军“雷鸟”特技飞行表演队成立。“雷鸟”飞行表演队的表演用机是美空军现役主力之一的F-16战斗机。“雷鸟”飞行表演队通常使用6架F-16战斗机进行表演,其中4架为编队特技,2架为单机特技。“雷鸟”飞行表演队经常采用“菱形”、“楔形”、“一字”等编队队形,表演动作惊险刺激,令人目不暇接。其中4机“菱形”编队为“雷鸟”的绝技,头尾相衔,机翼相接,令人惊叹,充分体现了“雷鸟”作为一流飞行表演队的魅力。“雷鸟”飞行表演队出访的国家和地区之多,大概是世界第一,至今航迹遍及美国50个州和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累计表演3000多场次,观众达2亿多人。图37

    八、空降兵

    空降兵由步兵、装甲兵、通信兵等部队组成。其主要作战程序是“空降——夺取——坚守——会合”,即以空降形式夺取并坚守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域,接应会合己方正面部队,达到破坏敌方指挥机构、交通枢纽、导弹、核武器等设施的目的。现代空降兵逐渐与陆军等其他兵种混合编织,形成空地一体的快速反应部队的骨干。空降部队的大型运输机可以载运坦克、装甲战车和其他重型武器装备,使得突击力和火力大为提高。

    九、俄罗斯空降兵

    俄罗斯空降兵自1930年8月2日诞生之日起,就谱写着胜利与辉煌的篇章,成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兵种,被视为“军队的精英,民族的骄傲”。俄罗斯空降兵是一个独立兵种,属于国家总统——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的战略预备队。目前,俄空降兵编有4个空降师和1个空降旅,共约有4万人。从1998年开始,俄空降部队陆续装备了水陆两用坦克,使具有“双翼步兵”美称的空降兵的作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空军航空兵

    空军航空兵是在空中运用各种军用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空军兵种,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运输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等。

    十一、轰炸航空兵

    轰炸航空兵能投放航空炸弹、核弹、鱼雷和发射空地、空舰导弹,具有猛烈突击和远程作战能力,是空军的主要进攻力量。主要任务是:消灭敌方导弹、核武器,摧毁、破坏敌方政治、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目标,参加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斗争,支援地面、舰艇、空降部队作战,以及实施航空侦察和电子干扰。有些国家战略轰炸机部队与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弹道导弹潜艇部队相结合,共同构成战略核威慑力量。

    十二、歼击航空兵

    歼击航空兵具有高速机动和猛烈攻击的能力。主要任务是:抗击敌空袭,夺取制空权;掩护地面部队,舰艇部队;保障其他航空兵和空降兵的战斗行动;实施强击和航空侦察。歼击航空兵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了较完善的编制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装备了超音速、全天候歼击机和空空导弹,具有对空、对地攻击能力和全天候、多目标、超视距的作战能力。

    十三、运输航空兵

    运输航空兵是装备军用运输机和直升机,进行空中输送任务的兵种。有的国家称之为军事空运部队。具有快速、远程和超越地理障碍的运输能力,是军队快速反应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用于保障部队实施空中机动、空降作战、运送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20世纪3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相继组建军事空运分队,其装备为改装的轰炸机和民用运输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运输航空兵迅速发展,在一些大的空降战役中,军用运输机一次出动就达数百架之多。战后,运输航空兵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

    十四、地勤人员

    空军中在地面上工作的人员叫地勤人员,他们负责对飞机进行日常保养、例行检查和维修,以使飞机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军械士保证战斗机经常有足够的弹药和炸弹。

    十五、侦察航空兵

    侦察航空兵是军事侦察的重要力量,由侦察飞行部队和情报处理机构组成。一般隶属于空军,编制单位为联队或独立团。具有快速、远程、机动和全天候的侦察能力,用于查明敌方重要目标及地形、气象等情况,以保障己方的作战行动。装备的飞机通常由歼击机、轰炸机或运输机改装,也有专门设计的高空高速侦察机。图42

    十六、强击航空兵

    强击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支援地面部队进攻和防御作战,消灭和压制敌方战术、战役纵深内的导弹、炮兵阵地、集群坦克及有生力量,破坏敌方指挥机构和防御工事,破坏和封锁敌方交通运输;支援登陆部队登陆作战,协同地面部队消灭敌方登陆兵,协同海军编队突击敌方舰艇支援空降作战,协同地面部队消灭敌方空降兵;参加争夺制空权,破坏敌方机场,消灭敌方机场上的飞机和人员,摧毁敌方雷达站;实施航空侦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于1917年组建以强击活动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航空分队,装备歼击机或轻型轰炸机,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前沿的有生力量。战后,强击航空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军事战术与军事装备技术

    战术是指导和进行战斗的具体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战术基本原则及战斗部署、协同动作、战斗指挥、战斗行动、战斗保障、后勤保障、技术保障。按基本战斗类型分,有进攻战术和防御战术;按参加战斗的军种、兵种分,有军种战术、兵种战术和合同战术;按战斗规模分,有兵团战术、部队战术和分队战术。

    一、军事战术

    战术的形成和发展,受军事技术、士兵成分、组织编制、训练水平、民族特点等条件的影响,其中军事技术和士兵素质具有决定作用。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战争性质、不同国家和民族,战术各有其特殊规律。在不同地域、不同战争阶段和战斗规模的情况下,战术的运用也各不相同。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根据时机、地点、部队等情况,灵活地运用和变换战术,对夺取战斗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讲,战略指导决定战术,战术则需服从战略安排,同时也会对战略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分析,确定了打“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战争形式以游击战结合运动战为主;同时,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实行全面抗战,经过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最终打败敌人。而在具体的战役中,又采用近战、突袭、伏击、打援、地道、穿插、封锁、破袭、劫粮草等战术。

    阵地战

    阵地战是战争中的一种作战形式,指在相对固定的地方和战线,进行攻与守的战争。古代的阵地战,大都体现在夺取和保卫城堡要塞的战斗中,攻守双方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激战,十分惨烈,往往双方损失极大。现代战争中的城市攻防已不多见,进攻一方往往通过陆上、海上、空中对目标进行攻击,力求在短时间内夺取目标。防守一方则构筑各种防御工事,部署好兵力,采取各种办法拖住敌军、消耗其力量,为转入进攻创造条件。

    游击战

    游击战是一种非正规战争,是由小股部队或武装人员深入敌占区,采用分散、流动、埋伏袭击与敌人作战的方式。游击战具有流动、灵活、主动、速战速决的特点,并与当地群众有密切联系,因此,游击战是反侵略反压迫战争中暂时弱小但拥有正义一方经常使用的作战方式,是人民战争的重要形式。

    二、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它包括国家和武装力量准备战争、计划与进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理论与实践。军事战略按作战类型和性质,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军事战略和战术之间的关系,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随着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军事战略也会相应变化。

    军事战略理论和方针

    军事战略理论是研究战争规律、特点、方法,研究制定计划、准备和实施战略性战役和整个战争的理论原则。军事战略的性质和内容,是受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的。军事战略方针,是通过对当时的战略形势的分析而产生的,它对于战争全局和具体的战役、战斗都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战略方针既规定了作战内容,也规定了作战形式,正确运用体现作战形式的战役、战斗样式。

    军事战略实践

    军事战略实践是根据敌对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各阶级之间的关系,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它包括要确定武装力量的战略任务和完成战略任务所必需的兵力兵器;制定并实行有关国家武装力量、战区、经济和居民做好战争准备的措施;抑制战略性战役的计划;组织武装力量在战争过程中的展开和指挥,及研究预想敌人进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能力。

    积极防御

    积极防御,通常是指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也称攻势防御、决战防御。它既可作为战略思想用于指导战争,也可作为战役、战术原则用于指导战役、战斗。用于战略指导时,通常是在坚持自卫立场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多种作战形式和战法,积极进行攻势作战,逐步改变战略形势,适时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通过战略决战,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或挫败敌人的进攻,迫其停战求和,结束战争。

    战略的运用

    在每次战争中,一般都包括进攻和防御两种基本类型。但在某一战争阶段或战争局部,总有一种适应战略方针需要的主要作战类型,如中国的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主动进攻,包括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三、军事部署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必须首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世界各国对国防建设和军事部署都非常重视。除了战争中的作战部署,在和平时期,一些军事强国为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打赢反恐战争和加强本土安全防卫而进行的军事部署调整,还会对世界安全形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战部署

    在战争中,作战部署是军队作战的主要环节之一,对于军队有效实施作战行动至关重要。作战部署是指对所属部队进行任务划分、兵力编组和配置,按作战类型可分为进攻部署和防御部署。古代的作战部署通常沿正面一线配置,而在火器大量应用于作战后,作战部署逐步向纵深、梯次和分散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战部署通常编组成梯队和预备队,并编有炮兵群、高射炮兵群和各兵种预备队等优势兵力。

    防御部署

    作战部署中的防御部署,通常是将每个战场和方向都编成2—3道防线,或2—3个梯队,并建立合成预备队和反空降预备队。一般情况下,第一道防线是主要防线,由主要兵力编成的第一梯队防守;第二、第三道防线,由部分兵力编成的第二、第三梯队防守。当第二道防线是主要防线时,要以足够兵力编成予以防守。防御部署应能够抗击敌方地面和空中的连续进攻,消灭空降之敌。

    进攻部署

    在和平时期,一个国家的大部分军事力量一般分散部署在国家边境,以抵御随时可能到来的进攻,同时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也有将部分军事力量集中部署在易叛乱地区,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在战争时代,一国大部分军事力量将部署在前线,以阻止敌方进攻,为后方赢得更安全空间,为获得战争胜利创造条件,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大部分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与缔约国交战的战线上,逐步推进,最后获得了胜利。

    军事部署是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战略,它是军事决策者在分析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调动军事力量,以保障国家安全。合理的军事部署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打击潜在的敌人的侵略野心,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自古以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进行军事部署,而因为忽视军事部署重要性而亡国的例子也举不胜举。

    四、军事技术

    军事技术是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的技术。军事技术的发展,受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的指导,同时也对军事思想、战略、战术乃至军队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军事需要是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的动力。军事技术是建设武装力量、巩固国防、进行战争和遏制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军事技术的重要性

    军事技术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军队战斗力,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军事技术主要包括各种武器装备及其研制、生产所涉及的技术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术;发挥武器装备效能的运用技术以及军事工程和军事系统工程等。武器装备是军事技术的主体,是军事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军事技术在战争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军事技术的分类

    按照武器装备来分类,现代军事技术包括轻武器技术、火炮技术、坦克技术、弹药技术、军用航空技术、舰艇技术、导弹与航天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军用雷达技术、军用通信技术、电子对抗装备技术以及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等;军事技术也可以按应用于不同的军种、兵种领域来区分,如海军技术、空军技术、战略导弹部队技术、炮兵防空兵技术、装甲兵技术等。

    军事技术的发展

    中国在历史上对军事技术的发展,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中国的兵器制造技术,筑城、攻城技术,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中国发明火药和火器,开创了军事技术的新纪元。在欧洲,随着火枪、火炮的出现,军种和作战方式也相继发生变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到现在,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使军事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代通常被称为核武器时代。

    海军技术

    海军技术是直接应用于海军建设和海上作战的军事技术,是军事技术的组成部分。海军技术是以舰艇、海军飞机、舰载武器、机载武器及各种技术装备为主体,专业繁多和高度综合的军事技术体系。现代海军技术,尤其是核技术、舰艇与飞机适配技术、精确制导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一系列新型技术群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并引起海战样式的进一步变革,使海军成为国家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

    炮兵防空兵技术

    炮兵防空兵技术是直接应用于炮兵和防空兵作战与建设的军事技术,主要包括炮兵和防空兵的武器装备及其研制技术、使用技术和维修技术。炮兵防空兵技术是炮兵和防空兵作战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炮兵和防空兵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炮兵防空兵技术的发展水平是陆军作战能力和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战斗、战役的进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如导弹和火箭武器的发展,使炮兵防空兵火力在协同作战中的作用非常显著。

    空军技术

    空军技术是直接应用于空军领域的技术,是军事技术的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强、专业繁多、知识密集等特点。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军事,为现代空军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空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空军技术已经形成一个包括武器装备、保障装备、武器装备发展技术、武器装备使用技术、后勤保障技术、武器装备维修技术和统筹技术等现代空军技术体系。图56

    战略导弹部队技术

    战略导弹部队技术是应用于战略导弹部队的技术。主要包括战略导弹武器系统、阵地工程技术、作战使用技术和保障技术等。战略导弹武器系统是战略导弹部队技术的核心,它对战略导弹部队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战略导弹具有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反应快、戒备率高等特点,它将使战争的破坏性增大、规模和范围扩大、进程加快,从而改变了常规战争的时空观念,给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图57

    装甲兵技术

    装甲兵技术是直接应用于装甲兵领域的技术。装甲兵技术是军事技术的组成部分,是装甲兵建设和作战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装甲兵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20世纪以来促进战略战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装甲兵技术的诞生,为打破阵地战的僵局提供了物质基础,如1917年康布雷战役中大量使用坦克,开始显示了坦克密集突击的意义和威力,以及诸兵种协同作战的作用,导致了机械化战争思想和以坦克为主的合同作战思想的产生。

    五、军事通信及侦察设备

    军事通信是用于军事领域,以通信工具等方式,迅速、准确、不间断地传递信息,实施作战指挥和通信联系等的一种军事技术。在高技术条件下,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大量采用,进一步提高了军事通信能力。战场上的侦察设备如雷达、侦察卫星、电子对抗设备是军队的“眼睛”和“耳朵”,随着侦察技术设备的发展,它们在战场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军事通信卫星

    军事通信卫星包括战略通信和战术通信两大类卫星,前者提供全球性的战略通信,后者提供地区性战术通信以及对军用飞机、舰船、车辆和个人的机动通信。近年来,战略和战术通信卫星的区分已不明显。军事通信要求迅速、准确、保密和不间断。与民用通信卫星相比,现代军事通信卫星具有抗干扰性好、机动灵活、可靠性高、生存力强等特点。

    密码机

    密码机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为信息加密和解密用的设备。密码机由密钥、信息输入装置、编码器和信息输出装置组成。加密是将输入密码机中的明文,变换成以一定代码表示的字母或数字的随机暗码。暗码可根据具体情况,利用通信技术设备、邮局、通信人员等任何一种手段传送,收到的暗码仍用加密时所使用的密钥解密。密码机要求有固定的信道,也可以与保障线路的设备一起配套使用。

    卫星通信地球站

    卫星通信地球站通过接入卫星通信线,进行军队相互间的通信。卫星通信地球站按使用方式分为固定站、可搬运站和移动站;按通信性能分为标准站和非标准站。典型的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基本组成包括:天线系统、高功率发射系统、低噪声接收系统、信道终端系统、电源系统、监控系统、地面接口系统和信息交换中

    心等。

    无线电通信

    无线电通信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有:无线电台通信、无线电接力通信、卫星通信等。最常见的是无线电台通信。按照通信使用的无线电波波段的长短不同,可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通信。超长波和长波的通信距离远,可达数千至数万千米。中波通信主要用于广播和导航。短波通信设备比较简陋,容易架设和撤收,机动性强。

    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既能监视又能窃听,是个名副其实的超级间谍。它利用光电遥感器或无线电接收机,搜集地面目标的电磁波信息,用胶卷或磁带记录下来后存贮在卫星返回舱里,待卫星返回时,由地面人员回收;或者通过无线电传输的方法,随时或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传输给地面的接收站,经光学、电子计算机处理后,人们就可以看到有关目标的信息。侦察卫星根据执行任务和侦察设备的不同,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和预警卫星。

    军用雷达

    军用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的军用电子装备。

    雷达具有发现目标距离远、测定目标坐标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点。因此在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察、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的电子技术装备。其按功能可分为用于警戒和引导的雷达,用于武器控制的雷达,用于侦察的雷达,用于航行保障的雷达等。此外,雷达按架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地面雷达、机载雷达、舰载雷达等。

    机载雷达

    机载雷达是战斗机最主要的探测系统,它能全天候工作,不受昼夜或气象条件的限制。雷达发出的电磁波束在空中扫描,不仅能探测目标的方位,还能探测它的距离和速度。现代战斗机雷达大都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利用运动目标多普勒效应产生频移,将地面杂波滤掉,因而能下视工作,看清超低空飞行的目标。机载雷达一般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数字信号处理机和计算机等组成。天线安装在飞机机头的雷达罩内。

    声呐

    声纳是声呐利用声波进行探测、通信等工作,通常装备在潜艇、水面舰艇、反潜飞机等上面,用于对水中的目标进行搜索、识别、跟踪、水下通信、导航以及保障反潜飞机作战。装备在大型水面舰船上的声呐,在良好的水文条件下,探测目标距离15— 30海里。

    电子对抗设备

    电子对抗设备是用于电子对抗侦察和电子干扰的军事技术装备。其中电子对抗侦察设备主要用于搜索、截获、分析和识别电磁辐射信号,获取敌方电子设备的技术参数、类别、用途等情报。而电子干扰设备主要用于削弱、压制或欺骗敌方电子设备并破坏其工作效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