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解密隐藏的奥秘-我国先民为何去美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国文化在国外

    我国与美洲远隔重洋,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无法进行来往的。但是,近些年美洲的一些考古新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我国先民很早就踏上了这块土地。

    在墨西哥曾出土一种陶制人头像,完全是亚洲人的脸形,并且头上戴的是我国早期的冠帽。据考古学家鉴定,其年代大约相当于奥尔梅克文化时期,约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此外,还出土了一些巨石头像,带有头盔,其面部特征也有些像蒙古人种。

    在位于洪都拉斯西部边境的科潘玛雅古迹遗址中,出土了一种立柱式浮雕像,其面部特征同我国人极为相像。

    在美洲,还发现了一些文字。墨西哥考古学家威勒在墨西哥南部的德弟瓦坎发掘出一块玉璧,上面书写着汉字。墨西哥专家罗曼·门那鉴定后认为这是一块我国汉玉,埋在地下已超过1000年。在墨西哥西部靠近太平洋的地方还出土了一种特殊陶片,上面有23个图形。台湾学者卫聚贤认为,这是殷纣王失败后,其遗民东渡美洲后刻下的文字,表示其不忘故土之意。

    1988年4月,考古学家克拉贝在秘鲁首都利马东郊发现了一具木乃伊,随葬品中还有两匹马,一辆马车,以及绘制精细的我国地图和秘鲁地图。木乃伊旁还有一些陶器,上面绘有印第安女子向一名东方男子顶礼膜拜的图像。

    克拉贝认为:“从种种迹象看,那是一名中国男子,他抵达秘鲁后可能成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国王。”

    他还指出,数百年后该地区出现了神奇的印加文化,这一文化,很可能就是由这位不明身份的中国人带来的文明种子而孕育出来的。

    洛杉矶怪石

    1975年,美国潜水员梅尔斯特里在洛杉矶附近海里发现一块形如轮胎的怪石,重250千克。他与伙伴继续寻找,又得到了8块怪石。经过鉴定,“怪石”是5块石锚、2个石枕和1个石码。

    1976年,类似的怪石发现达到30多块。这些石块从何而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印第安文化权威克莱门特·米恩认为,这种石块显然不是印第安人制造的。美国地质学家皮尔逊和詹姆斯·莫里亚蒂经过研究指出,这类石料为砂岩,不存在于美洲太平洋沿岸。

    美国学者还在我国华南沿海找到了这种石料,并在我国文献里找到了2000多年前的航海记录,当时的船只习惯于用石锚。其形状和洛杉矶浅海发现的石锚相同。可以肯定,这是我国华南地域人早先到达美洲时留下的。学者们对石锚表层的锰进行测定,厚达3毫米之多。锰在石头表面的积累是1000年1毫米,故可断定我国南方人是在3000年前到达美洲的。

    那古代人是用什么工具横渡太平洋的?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背井离乡前往异域的?他们和当地的印第安文明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宋元以后就停止了对美洲的访问?

    传播论者

    从18世纪中叶起,国内外史学界对古代中国与美洲的交往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一问题又成为人类学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些认为外界影响在美洲文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学者,被统称为传播论者。

    传播论者认为,古代世界的发明创造是极少的,只有在特定的文化、历史和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会导致发明创造。

    由于导致发明创造的各种特定因素不可能在不同的时空中重复出现。因此,不同地区所存在的相似的文化特征一定是相互传播的结果。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会引发新的发明。

    不过,从材料来看,还不能完全解决古代中国与美洲的交往问题。即使与美洲确实存在着某种形式的交往,那也是极其偶然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加以证明。

    延伸阅读

    1997年,美国“美洲科学发展学会”年会认为,美洲古文明至少已有12500年的历史。电脑模拟显示:美洲最早的人类大约40000年前从亚洲移来,而非原来认定的10000年至20000年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