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纷飞的武乡-发生在武乡的几次战斗介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郝雪廷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武乡人民一道,在武乡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从1938年4月16日的长乐村战斗开始,到1945年8月26日解放段村战斗结束,8年时间里,总共进行大小战斗6368次,平均每天作战2.3次。在本书编辑过程中,一些较大的战斗大多收入了专门文章介绍,但因资料缺乏,亦有部分较有影响的战斗未能采访到具体情况,无法组织编写专门文章,特用这篇小文,作一简要介绍。

    段村战斗

    1938年4月16日,八路军在武乡县长乐村一带与日军一〇八师团一一七联队展开战斗,此役歼灭日军2200余人,并缴获大量武器与军用物资。日军遭到我八路军的重大打击后,并不甘心失败,又纠集一〇八师团一部,于19日再次进入武乡,沿浊漳河进入段村附近,然后又沿马牧河北上,妄图寻找八路军指挥机关进行报复。此时,八路军总司令部还在北部的义门村,而野战政治部则在寨上村,遵照朱德、彭德怀首长的指示,野战政治部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组织长乐村战斗祝捷大会。日军的来犯,让刚刚参加完长乐村战斗、在胡家垴村休整的六八九团指战员们义愤填膺。团长韩先楚观察到敌人的动向后,立即将此向正在野战政治部交谈工作的旅长徐海东汇报。徐旅长指示,立即消灭敌人,确保总部机关的安全。但段村滩较宽,不大适合伏击。于是韩团长决定先用小股疑兵吸引敌人往胡家垴方向攀爬,将主力埋伏在山上,打敌人的伏击。果然,敌人发现了八路军的踪迹,感觉来了报复的机会,便放弃搜寻,朝胡家垴方向冲击。当敌人从狗脊梁向北挺进时,遭到六八九团的严重打击。敌人几次强攻都未能得逞,最后只好留下200多具尸体狼狈逃窜。

    石盘云簇战斗

    1939年7%月5%日,敌一〇九师团一〇七联队300%多人,由南关、分水岭、来远镇分路来犯,当晚该敌会合于武乡石盘镇。

    为了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丁思林率领三八六旅新一团也来到石盘一带,夜袭石盘村,敌人刚刚落脚,连饭都没吃成就遭到八路军的袭击,只好饿着肚子仓皇应战,他们也弄不清究竟有多少八路军,只见周围的山上到处是子弹飞来的火光,日军就像没头的苍蝇,不知道该朝哪里还击,就这样乱打了几个钟头,敌人留下上百具尸体,连夜离开了石盘村,朝云簇逃窜。6日夜,新一团又对云簇村进行了围攻,不善夜战的敌人又只好离开云簇一带向新庄、高庄、桃阳一线退却,这时天色已明,新一团追击上前,与远道赶来的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起对敌人进行了合围。这次战斗,全歼这股敌人。

    袭击南关火车站战斗

    1939年10月13日,日军修筑的白晋铁路白圭至南关段竣工,南关成为日军侵略晋东南地区重要的军事物资转运基地,为此,日军大肆庆贺。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八路军总部命令三八六旅袭击刚刚落成的南关火车站,对其物资供应站进行破坏。17日,三八六旅率部攻入南关,烧毁了日军车站及敌军装万余套,毁电台两部,炸毁铁桥一座。

    勋欢战斗

    1940年5月,一二九师刘邓首长决定,趁太原日军为加快修通白晋铁路、重兵南移之机,发起白晋铁路北段破击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阻止敌人打通白晋铁路的阴谋。根据师部要求,平汉纵队也是参战主力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平纵的任务是破击白晋线勋欢至土门段,并扼守分水岭高地,以掩护南关等重点路段的破击。5月5日,各路破路部队与武乡民众组成的破路大军2万余人,在百余里长的铁路线上,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破路大战。6日凌晨,友邻部队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出敌不意袭击了南关敌据点,南关是白晋线上敌人最重要的物资补给站,为救南关,权店之敌马上出兵增援。我平汉纵队发现了敌人的企图,马上组织部队拦截敌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平纵三团参谋长朱秋溪立即组织战士,指挥向来犯之敌人进攻,激战中,朱参谋长不幸中弹牺牲,部队一时失去指挥,致使敌人占了上风。

    这时纵队司令员范子侠愤然而起高喊“警卫班跟我来”就往上冲,部队见司令员冲了上来,都凶猛地向敌人还击,这时三八五旅独立二团也来增援,平纵三团在独立二团的配合下,利用有利地形把进犯敌人打了回去。这次战斗,我破路大军共破坏铁路50余公里,炸毁桥梁50余座,火车一列,仓库2座,毙伤敌350人,平汉纵队也缴获了许多战利品。

    白家庄战斗

    1942年4月,日军对我太行三分区进行春季“扫荡”。16日,日军第三十六师团步兵第二二三联队第三大队,从蟠龙方向前往大有一带,企图寻找我三分区领导机关。我三分区得到这一消息,立即派遣军分区一部在白家庄一带设伏,当敌人进至我军伏击区,便遭到我军打击,这次战斗,我军毙伤日军100余人,俘虏日军7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轻机枪3挺,掷弹筒2个,炮1门,并击毁汽车16辆。

    东皋村战斗

    1942年10月,为了保卫秋收,打击日军的秋季“扫荡”,三八五旅将七六九团、十四团布防在武乡东部地区,旅部位于王家峪,七六九团驻下合村,十四团住下北漳村。从8日开始,日军开始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以第三十六、三十七、六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及伪军各一部共16000余兵力,以太行二、三分区及太岳之岳北为重点,开始了秋季“扫荡”。我军采取“内线坚持、外线出击”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对敌展开斗争。28日,十四团三营在下型塘设伏,与胡峦岭村联防民兵配合对日军一个大队进行伏击,敌人仓皇败退,沿河而上。次日清晨,在东皋村附近被我七六九团一营拦住,此时,十四团也追击过去,对敌人形成了包围的态势,对包围中的日军进行打击,经过半天激战,毙伤敌伪17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余支,山炮弹4箱,马3匹及其他军用物资。

    石盘战斗

    1944年7月3日,日军从分水岭进剿武西重镇石盘。4日拂晓,敌200余人突然包围了该地,将全村群众逼至镇子中心,拷问八路军和当地抗日干部到了哪里。为了解救群众,石盘联防民兵指导员程五怀,迅速跑至五华里外的榆社固漳,向我决九团贾定基团长报告了敌人包围石盘的情况。贾团长获悉后,当即和四连连长张国斌、七连连长姚四林合计,决定袭击该敌。上午10时,决九团部队发起冲锋,四连从顶山庙冲下山底;七连从寺岭冲到镇子上;一、二连埋伏于石盘西面的扇车壑,阻击南沟之敌增援。两个连队的机枪同时向敌猛烈扫射,打得敌人狼狈而逃。这次战斗,打破了敌人“驻剿”石盘的计划,进一步巩固了武西敌后抗日根据地。

    狮则沟截粮战斗

    狮则沟位于南沟东南10华里的烂柯山脚下。1942年10月22日,南沟敌据点的日伪军50余人,牛车20余辆,由警备队瓦田伍长带队,经北涅水过河后,窜进狮则沟,挨门逐户开仓抢粮。到中午时分,敌将100多袋粮食搬上车,向南沟方向运去。当行至河滩时,被驻扎在山交沟的决九团团长贾定基发现,立即命令该团四连截下这批粮食。四连接到命令后,迅速而隐蔽地埋伏于茅庄村西土坎上。当运粮之敌距该连200米时,张连长指挥部队从三面射击。敌遭到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急忙扔下牛车,狼狈地窜到北圆则(地名)土丘下。这时,张连长率部追击,毙敌14名,生俘36名,粮食和牛车全部截下,取得了截粮战斗的胜利。

    小辿湾伏击战

    1942年10月,日军以独立第四混成旅团、三十六师团各一部为主力,带领伪军向武东地区进行反复“扫荡”。八路军十四团三营,奉命留在蟠武沿线,打击敌人的运输队和抢粮队。

    10月20日,在营长钟明锋的指挥下,部队与民兵紧密配合,在四面山头秘密布置了警戒。21日晚,当敌300余人从胡峦岭经李峪进至长乐与李峪之间的小辿湾时,正好钻入三营伏击圈。这时驻扎在浊漳河南岸庙岭村的七六九团一营李德生部,也从麻池沟赶到长乐东侧。这样,两营将敌夹击于小辿湾。战斗一直打到次日天明,毙敌30余名,打乱了敌人的抢粮计划。

    李峪、型塘伏击战

    1942年10月21日夜,十四团三营在小辿湾袭击敌人后,于22日上午转移到了下型塘村。上午9时,敌一个大队五、六百人沿上北漳向下型塘行进,营长钟明锋得知这一消息,马上决定乘刚刚打了胜仗的士气,来一个连战连捷,伏击这股敌人。9时30分,敌进入伏击圈,三营突击班立即开火。后面的敌人发现被围,慌忙向东抢占高地,又闯入我十一连火网。战士们猛烈开火,敌只好退下去。他们利用河坎向八连阵地进攻,又落入九、十连的火力网内。游击健儿用机枪猛扫,敌一批批倒在河滩里。敌人四面挨打,急得在河谷里团团转。这时,几个日本军官带着残兵向陌峪口杀来,不料,又闯入八连阵地。该连集中火力英勇冲杀,加之胡峦岭联防民兵在山头上呐喊助威,敌死伤大半。战斗结束后,胡峦岭民兵魏楼、王清和等10余人,在陌峪沟牵了三匹洋马,抬了四箱炮弹和“九二式”子弹60余发,缴获了不少毯子、大衣、皮鞋及钢盔等军用物资。秋季反“扫荡”胜利后,军民在王家峪召开了祝捷大会,十四团三营和胡峦岭民兵队受到了陈锡联的表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