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蒙塔娜拉四十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四十一年前,当我想找寻一所避难的桃花源时,我第一次来到蒙塔娜拉,并租了一幢小屋。当时,小阳台下晚开的木兰树旁是一株巨大的南欧紫荆,树上开着花,而我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但四年大战却使我破产与挫败,令我思考着重新出发。那时候的蒙塔娜拉是个小村庄,虽不像同地区的村庄那么贫穷卑微,但仍是个平凡、安静的小地方,村里有几座古时遗留下来的华宅,以及三座新式农庄,大致看来还是农村景色。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不再英姿焕发,而是个齿摇手颤的老人;我不想从头开始,很少离开自己的土地,而且在下方圣安波迪欧墓园里买了一块好地。蒙塔娜拉已不再是村庄,也不再拥有农村的味道,它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小卫星城,人口大约增加了三四倍,城里有一家公营邮局、商店、一家咖啡厅和书报摊,为了纪念汉姆生,我们私下叫它“帆船之城”。

    就这样,岁月飞逝,人事皆非,令人无奈。然而,这几十年来我在蒙塔娜拉历经了无数美好事物,从克林格梭尔闪亮的夏日,以至今天,我都该感谢这个村庄和此地的风景。我一再将我的感激诉诸于文字,经常反复歌颂这里的山岳、森林、葡萄园与谷中之湖,另外还有克林格梭尔屋内的小阳台及大紫荆树,那是我生平见过最大的紫荆,但却在一场焚风中折断,因此,我以文章来咏赞它。我用掉的好画纸达数百卷,挤干了许多颜料,只为了以水彩及钢笔来画一间老屋、空心砖檐、花园围墙、远近的山峰,以表达我的敬仰。此外,我也栽下了一些树和灌木,森林边则种了竹林和花。我希望,虽然我并不是在堤契诺出生,但圣安波迪欧的泥土,应该会像克林格梭尔广场和山坡上的红屋一样,快乐地接纳我。

    (一九六〇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