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鼓眼崽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做阳春的本领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他思想一点不僵化,很能接受新生事物相信科学种田。农科站推广的新品种他都带头试种。

    当然在犁耙功夫上,鼓眼崽还是按照他的老经验,人家做三道犁耙就插禾了,他不,他要做四道犁耙,他说多做一道犁耙,泥巴才会盘得活一些,人家做田塍用铁挡子,他用手,他说用手才过细,免得田塍上有鳅鱼眼和黄鳝洞。泥巴盘得活,禾蔸子起身快,田塍做得好,不怕天旱。加上肥料施得足,猪牛粪土杂肥都往田里挑,三月间还要打一次青。饭碗丘的泥巴都成了黑色,像泼了一层油,闻起来喷香。而且,插禾之前,鼓眼崽还专门去乡政府农技站请来一位技术员,要他详细地给他讲授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防病治虫办法。使得农技员惊讶不已,说没想到你老人家还这么重视科学种田呀,我把我学来的本领全部教给你。

    这年秋天,鼓眼崽的饭碗丘果然获得了特好的收成。由于饭碗丘在公路旁边,鼓眼崽从二月下田做犁耙功夫到八月收割谷子,几乎天天都守在饭碗丘,人们把鼓眼崽和他饭碗丘的稻禾都看在眼里,说鼓眼崽对饭碗丘的心要胜过对他的儿子和孙子。说饭碗丘的杂交稻和别人责任田里的杂交稻硬是不同,饭碗丘的杂交稻长得像芭茅,粗壮,硬朗,连叶片的颜色都是墨绿的,出穗时叶片的颜色又成了鹅黄,后来,谷穗就慢慢地勾下了头,藏在叶片丛中去了,那宽宽的叶片,连同谷穗一块,由鹅黄渐渐地又变成了金黄。开镰收割的那天,乡党委书记乡长带了许多人来到饭碗丘,说是要亲眼看看鼓眼伯的饭碗丘能收多少谷子。鼓眼崽高兴得不得了。在过去,你把田做好了,把庄稼培管好了,公社的一些头头说你的思想有问题,脑壳里面有一根弦没有绷紧。那些头头不管年纪大还是年纪小,有的甚至比自己儿子的年纪还小得多,都一概叫他鼓眼崽,有时叫起来还不耐烦,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把他弄到台上陪二十一种人批斗,不是叫他走上台来,而是叫他滚上台来,批斗过后也不是叫他走下台去,而是叫他滚下台去。那时节,他们没有把自己当个人来看待。如今说变就变了,收割饭碗丘的稻子把乡政府的头头们都惊动了。而且,他们也不叫自己鼓眼崽了,而是亲切地叫自己鼓眼伯了。有几个年轻干部鼓眼伯也不叫,叫自己鼓眼爷。他默神,这次分田到户让各家各户自己耕种,只怕是会长久下去了,不会再有什么变动了。他鼓眼崽也老了,六十开外的人,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能在往后的日子里餐餐吃上白米饭,也才对得住自己啊。

    鼓眼崽将打谷机安装好,才割了一手禾,在公路上看热闹的人们就都按耐不住了,一个个绾起裤脚下田去帮忙,一时间,饭碗丘热闹非常,几十个人割的割禾,踩的踩打谷机,割禾的声音是沙沙的,打谷机转动的声音是嗡嗡的。乡党委书记说话的嗓门大,他说:“鼓眼伯,你的饭碗丘亩产要是在全乡夺得第一名,年底我召开全乡的大会给你戴大红花。”

    乡农技站站长说:“书记你说话可要算话啊,全乡的农业生产我心里最有数,今年鼓眼伯这个状元郎是当定了的。”

    下午,饭碗丘的两亩杂交水稻就收割完了,共计收毛谷三千二百一十五斤。这让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都有些不敢相信,要乡农技站长拿皮尺来,他们要丈量一下饭碗丘的面积看是不是真的只有两亩。丈量的结果,由于饭碗丘紧挨着公路,养路班在公路下面修了一条排水沟,占了饭碗丘三行禾蔸子的面积,饭碗丘实际上只有一亩九分七厘了。乡党委书记说:“亩产毛谷一千七百斤,这真是一个奇迹,发明杂交水稻的专家自己插的杂交稻也没有这么高的产量呀。”

    鼓眼崽说:“你别说这个大话,割下的毛谷不算数,有水份,有空壳壳,真正看产量,等我把毛谷晒干净再说。”

    乡党委书记说:“我自己派人来晒,派人来车。说不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年,你鼓眼伯就给我们李家坪乡放了一颗卫星呀。”

    鼓眼崽的眉头皱起来了,“你派人来晒来车都行,我种田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指望餐餐有白米饭吃,过上好日子。我听不得放卫星那个话,听到这个话我心里就发紧。我就会想起我那饿死的女儿来。”

    乡党委书记说:“你这是心有余悸,对你说,我们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政策不会变。过去我们搞的那一套不行,水田越插越薄,早地越种越窄。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苦,老百姓的怨气越来越大。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目的只有一个,努力发展生产,尽快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过上小康的生活。你只管放心大胆地把你的饭碗丘种好,让饭碗丘变成不受旱的漆碗碗,变成稳产高产的金碗碗,保证全家餐餐都有白米饭吃。”

    乡党委书记是想抓鼓眼崽这个好典型将全乡的农业生产促上去,使全乡的老百姓都把自己的责任田种好,尽快地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奔上小康。他真的亲自带领着乡农技站长和一个农技员在鼓眼崽家里守了三天,看着鼓眼崽将谷子晒干,车净,再一担担地过秤。啊呀,饭碗丘一亩九分七厘面积竟然收了二千四百一十二斤谷子,不但在李家坪当了状元郎,报到县上,县里说这个产量在全县没有人超过它。县农科站栽培的杂交稻亩产也只有一千一百九十四斤哩。这一年李家坪乡的党委书记不但给鼓眼崽戴了大红花,还让他当上了县里的劳动模范。在县里开了三天会,鼓眼崽回来说他真是大开了眼界,李家坪的形势和外面真是打不得比。他鼓眼崽虽然也做了县里的模范,但仅仅只是把饭碗丘这两亩责任田种好了,获得了高产。别的劳动模范不但种好了责任田,还办了许多其它的事情,他们的目标大得吓人,他们要当万元户,十万元户,百万元户。而且,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是万元户十万元户了。

    鼓眼崽从县里散会回到李家坪之后,把他在县上开会的感受对儿子和媳妇说了,儿子和儿媳妇都是勤快人,说,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发家致富,做万元户,做十万元户。

    鼓眼崽说:“我们是农民,以田地为本,我们要发家致富,目光还要盯在饭碗丘。”

    儿子说:“饭碗丘还不足两亩,旱地只有三亩,再盯着田地里,也难得成为万元户,十万元户。”

    鼓眼崽说:“再在饭碗丘下些功夫,争取亩产达到一千四百斤,一千五百斤,一年收三千斤谷子,四口人吃饭还有多,三亩旱地把红薯包谷种好,喂养几头肥猪,除了自己吃,再卖几头出去,一年也有几千块钱。”

    跛子媳妇连忙说,“你们把粮食收回来,我保证一年喂养几头肥猪,出栏。”

    儿子说:“这样还是成不了万元户。”

    “有白米饭吃,有猪肉吃,有衣穿,有钱花,孙子读书学费也不愁,这样的日子过去地主也没有过过啊,可能就是小康了吧。有这样的日子过,也该知足了呀。”

    儿子说:“是也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