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福十分开心:“回来了,回来了,今年咱们家团圆了!”
巴锦秀左右看了看,并不见巴文俊,她问:“六伯伯呢?”
巴福往东南方向一指:“你六伯伯在东厢房接待一个朋友。”
巴锦秀来到东厢房,刚要推门,却听里面传出巴文俊的声音:“德王已经无可救药,你马上回去,通知云继先、朱实夫,按计划行动。”
“是,处座。”一个男人应道。
巴锦秀顿时激动起来,应答之人的声音怎么这么像三弟贾奎泰!
门开了,巴文俊和贾奎泰走了出来。
见巴锦秀站在门外,巴文俊脸色一沉:“秀儿,你怎么在这儿?”
巴锦秀觉得六伯伯的口气比天气还冷,她有点不高兴:“嫁出门的女儿,泼出门的水,不吃香了,站着都碍眼。”
巴文俊僵硬地笑了笑:“秀儿这张嘴跟刀子似的,六伯伯是说,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在归绥,六伯伯有事,没顾上跟你多说,来来来,进屋进屋,六伯伯跟你好好聊聊。”
巴锦秀脖子一扬:“六伯伯当处长了,我们小老百姓哪还攀得上?”
巴文俊嗔道:“你这孩子……”
贾奎泰忙打圆场:“二姐,我也顾不上跟你多说了,我得马上走,你不送送我?”
巴锦秀强装笑脸:“三弟,你吃完饭再走呗,着什么急呀?”
贾奎泰低声说:“二姐,不能不急。”
巴锦秀把贾奎泰送出大门,她诡异地问:“三弟,你们是不是要造德王的反?”
贾奎泰食指立在嘴边,示意巴锦秀不要说话,他压低声音,郑重地说:“二姐,可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巴锦秀感到问题的严重:“三弟,你放心吧……”
正说着,巴振华和小林子走来。小林子跟贾奎泰对一下眼色,两个人都点了点头。小林子和巴振华耳语说了几句,巴振华大步进院,他把小林子和贾奎泰让进一间屋,把妹妹巴锦秀带到另一间屋。
小林子和贾奎泰四只手握在一起,小林子低声道:“德王加紧勾结日本帝国主义,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同志再次规劝德王,可德王毫无悔改迹象,乌兰夫同志指示:你们要抓紧时间举行暴动,狠狠地打击德王!”
贾奎泰深深地点点头:“好,我一定把乌兰夫同志的指示传达给云继先和朱实夫同志。”
中共西蒙工委是在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共产党组织亟待恢复发展,蒙古民族工作亟待加强,中共中央决定从留苏的蒙古族干部中,选派佛鼎、乌兰夫等人回内蒙古地区开展地下斗争。
1929年6月底,佛鼎、乌兰夫一行从莫斯科启程抵达乌兰巴托。在乌兰巴托,他们听取了共产国际驻蒙古代表和中共蒙古负责人关于内蒙古的情况介绍,就如何贯彻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
佛鼎、乌兰夫等人分东、中、西三路回国,他们分别在各自家乡隐蔽下来。佛鼎、乌兰夫秘密联系一些党员,组建了中共西蒙工委。
西蒙工委书记最初由佛鼎担任。1930年2月,佛鼎调回共产国际,乌兰夫接任书记。当时,内蒙古形势尤为严峻,党组织几乎被破坏殆尽,群众的革命热情严重受挫。面对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共西蒙工委毫不退缩,乌兰夫等人按照既定方针,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1931年,西蒙工委在中共西北特委的领导下,着手恢复当年李裕智参与组建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土默特旗、达拉特旗、五原县等地区,以及“老一团”等地方军队中,建立了27个支部;在归绥至包头一线的蒙古族村落中,又发展了一批交通站、联络站。
1934年,中共西蒙工委以寺庙为据点,建立起一条始自归绥席力图召,经巧尔气召、乌素图召、卓尔沟召、美岱召、沙尔沁召直至包头召的联络线。点、线结合,使共产党在这一带深深地扎下了根,为革命斗争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中共西蒙工委在百灵庙蒙政会中有蒙汉共产党员30多名,云继先、朱实夫就是其中的骨干。
贾奎泰对小林子说:“小林子同志,我已经见到巴文俊了,他的态度十分明确。”
小林子注视着贾奎泰:“巴文俊是什么态度?”
贾奎泰举起拳头:“暴动!”
小林子脸上露出笑容:“太好啦!”
贾奎泰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国共两党如此一致,德王的末日不远了!”
1936年2月12日是农历正月二十。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德王在化德县正式成立了“蒙古军司令部”。绥远省主席兼35军军长傅作义一直密切监视德王的一举一动,得知这一消息,傅作义立刻打电报约巴文俊赴归绥,两个人对云继先、朱实夫暴动的善后做了详尽安排。
2月21日晚十一点半,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百灵庙暴动成功,次日凌晨两点,暴动队伍800多人离开百灵庙,接受傅作义部的改编。25日,云继先、朱实夫在归绥发表通电,揭露德王投靠日本的叛国行径。
百灵庙暴动,德王暴跳如雷。不过,他不知道云继先、朱实夫是共产党,他把这笔账记到了傅作义头上。德王咽不下这口气,他大把大把地撒银子招兵买马。经过数月的准备,德王终于拼凑了两个军,共9个师,德王自任总司令,连以上建制均设有日本顾问或指导官。德王把察哈尔、绥远、阿拉善、额济纳、青海等所有蒙古族聚居地区全部划为他的势力范围。
德王志得意满,他要向傅作义开刀了。
1936年11月5日,日军在化德县的嘉卜寺召开军事会议,这次会议有一个人很是抢眼,此人叫王英,是汉族。日本鬼子封他为“大汉义军”司令。这位“王司令”手下有4个旅,共6000多人。王英与日本人达成交易:日本鬼子给他发工资,他为日本鬼子卖命。
在这次军事会议上,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田中隆吉部署进攻绥远计划。德王暗想,日本人没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东北三省,收拾一个小小的傅作义,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德王底气十足,他向傅作义通电,敦促傅作义24小时之内必须撤除百灵庙以南的所有军事设施和部队,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傅作义虽然是绥远省主席兼35军军长,但他是山西省主席阎锡山的老部下,其部队受阎锡山节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一直都在分化阎锡山和傅作义,这也是傅作义能被任命为绥远省主席的主要原因。
阎锡山见傅作义跟蒋介石走得挺近,心中很是不满,按照当时的编制,傅作义部的35军应该在一万人左右,由于阎锡山作梗,35军缺编近一半,而且,军装不整,武器落后,弹药不足。
黑云压城,大敌当前。
傅作义不断向阎锡山求援,阎锡山使出了“拖”字诀,既不答应,也不反对。无奈,傅作义又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先后四次电令阎锡山,阎锡山找各种理由托辞,最后,蒋介石派出中央军增援傅作义。
阎锡山不想把傅作义推到蒋介石怀里,更不想让中央军进入他的势力范围。阎锡山思来想去,只能给傅作义补充兵员、武器和弹药。
傅作义不负众望,双方交火,日伪军连遭重创,傅作义收复了百灵庙。
百灵庙位于包头北部的达尔罕旗境内,距归绥约160公里,是由一座寺庙发展起来的草原重镇。百灵庙与包头、归绥几乎成等腰三角形,这里北通外蒙古的乌兰巴托,东抵化德,南接包头,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田中隆吉和德王不惜血本也要把百灵庙夺回来。
天寒地冻,大雪覆盖了草原。
牧民的牲畜都是散养,早晨把牲畜放出去,晚上把牲畜赶回来。这种天气,牛羊只能用蹄子把雪刨开才能啃到草,因此,牛羊出去一天也不一定能吃饱。
12月2日,雪停了。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占布来从云王府回到家,见牲畜栏里空空,他跟妻子巴锦秀打了招呼,骑上马,出去寻找自家的牛羊。
占布来上了山坡,见一群马炸群似的向自己这边跑来。占布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定睛一看,见山下有一支军队,那些人正在脱大衣,他们把羊皮大衣反穿在身上。羊毛与雪的颜色接近,一时间,占布来竟看不出这支军队有多少人。
“这些人在搞什么名堂?”占布来自言自语。
正望着,那军队中一个人举起指挥刀往他这边一挥,旁边有人端起枪,“啪”“嗖”,占布来的帽子就飞了,“啪啪”,又传来两声枪响,占布来从马上掉了下来。
Chapter 14
包头城内传出,日本特务机关小队长野村喜二遭抗日分子伏击而亡。后来,又传闻这支抗日队伍有个女司令,这个女司令打得日伪军魂飞胆战。再后来,又传出这个女司令是当年的穆桂英转世,能飞檐走壁,撒豆成兵。
占布来曾在达尔罕旗保安队当过副队长,多次带保安队清剿土匪,有一定的实战经验。见有人向自己开枪,他滚鞍落马,躲到一大块岩石后面。占布来打了个呼哨,把他的马叫到近前,他趴在马背上,飞奔而去。
巴锦秀正在做晚饭、煮奶茶,见丈夫占布来没把牲畜赶回来,而且一脸惊慌,便问出了什么事。占布来喘着粗气说:“日本人向我开枪……”
占布来把刚才看到的情景一五一十地告诉给巴锦秀,夫妻二人分析,傅作义部占领了百灵庙,这一定是日伪军以反穿羊毛大衣为掩护,偷袭百灵庙。
巴锦秀掀起围裙擦了两把手:“情况紧急,我去百灵庙,告诉傅作义的部队。”
占布来拦住妻子:“秀儿,这件事是我亲眼所见,还是我去吧。”
巴锦秀叮嘱占布来快去快回,占布来答应一声出了蒙古包。
傅作义部得到这一情报,立即调整部署。日伪军还没到百灵庙,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去。
傅作义收复百灵庙,也叫百灵庙大捷。百灵庙大捷历时38天,击毙日伪军7500余人,伤伪军1400余人,俘伪军600余人,这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取得的又一次较大胜利。全国军民无不扬眉吐气、欢欣鼓舞,蒋介石称赞说:“此实为吾民族复兴之起点。”中共中央派人赠送一面“为国御侮”的锦旗。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没放一枪一炮就从东北撤出,百灵庙大捷传到张学良的驻地西安,东北军热血沸腾,纷纷要求抗日,一些将领向张学良伏地痛哭。傅作义成了全国人民敬仰的英雄,而张学良“不抵抗将军”的帽子却紧紧地箍在他的头上。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共同抗日,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壮歌。
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10月14日归绥沦陷,10月17日包头沦陷,傅作义部避敌锋芒,撤出城市,退到黄河以南。12月1日,德王和日本人把包头县改为包头特别市。
虽然把傅作义赶走了,但百灵庙战役的惨败成了德王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疤。当得知是占布来向傅作义部送的情报时,德王立刻抓捕占布来。
丈夫被抓,巴锦秀心急如焚,她到百灵庙向德王要人,却见四五个身着伪军军装的人从营中走了出来。走在最前面的四十多岁,皮肤黝黑,豹头虎目,神情剽悍,肩上佩戴上校军衔。巴锦秀觉得这个人很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巴锦秀看着伪军上校,伪军上校也看着巴锦秀。巴锦秀虽然面带愁容,但看上去仍很漂亮。伪军上校笑道:“你是巴家妹子巴锦秀吧?怎么,不认识我了?我是王富贵呀!”
巴锦秀恍然大悟,当年大哥李若愚初来包头,在一座小庙里避雨时,遇见王富贵割自己的肉,求大仙保佑他升官发财。后来听大哥说,冯来福在石拐矿里要置王富贵于死地,大哥及时出手,王富贵和冯来福下落不明。巴锦秀痛恨伪军为虎作伥,但想到丈夫被抓,王富贵没准能帮上自己。
巴锦秀勉强一笑:“是王富贵……王大哥,你当大官了?”
王富贵嘻嘻一笑:“也算不了什么大官,只是一个小团长。”
王富贵的发迹是因为他认了个干爹,他的干爹就是被日军封为“大汉义军”的王英。王英,字杰臣,在绥远一带可谓远近闻名。
王英当骑兵营营长时,王富贵投到王英部下。王富贵连割自己的肉都不在乎,还能怕苦怕累吗?王富贵本不会骑马,但为了练就高超的骑术,他身上到处是淤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师骑兵比武中,王富贵一举夺魁。王富贵给王英争了光,王英从营长直接提拔到团长。原来的团副不服,一天夜里,团副向王英打冷枪,王富贵扑向团副,王英得救了。王英想提拔王富贵当排长,哪知王富贵“扑通”给王英跪下了,他说他不想当什么排长,只想给王英当干儿子。两个人一论年龄,王富贵仅比王英小五岁,王英有点不好意思,但在王富贵的一再要求下,王英答应了。
王富贵不但能吃苦,还给王英出了不少主意,王英一路升迁,他在奉军中当过军长,在阎锡山的骑兵中当过副司令。“九一八”事变后,王英随民族英雄吉鸿昌抗日,参加了收复多伦的战斗。后来部队被日军打散,王英流落他乡,生活十分拮据,王富贵从中周旋,使王英跟日本商人做起了鸦片生意,王英有了钱,他拉起一支部队。
1935年,日本推行以华治华策略,日军收买了王英,如今,王英被日本人任命为绥西自治委员会委员长,王富贵也混成了上校团长。
王富贵由一个混混成了上校,他在巴锦秀面前觉得很神气,王富贵一拍胸脯,说:“妹子,有什么事跟王大哥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