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人间正道(1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暴子清正不知所措,树上跳下一个人,那人落到苏连鹏身边,向苏连鹏“啪啪啪”连开三枪,那人又踢了苏连鹏两脚,向暴子清道:“营长,这个被我打死了。”

    说着,那人向暴子清走去。

    巴锦秀大叫:“三哥!”刚要反抗,暴子清的枪紧紧地顶着她的头,巴锦秀急得心都要蹦出来了,但无计可施。

    暴子清一见那人,惊道:“贾奎泰!贾副连长?”

    “营长,是我。”

    贾奎泰原是暴子清手下的排长,暴子清升任警卫营长之后,贾奎泰被提拔为副连长。

    暴子清牵挂窑洞中的姘头翠花,但又担心巴锦秀反抗,于是,对贾奎泰吩咐道:“快!把这娘儿们绑起来。”

    暴子清本可以一枪打死巴锦秀,但他没有下手。一来见巴锦秀长得十分漂亮,他起了歹意;二来他要问清楚巴锦秀为什么杀自己。

    暴子清和贾奎泰一起动手,三下五除二把巴锦秀绑在一棵树上。

    暴子清和贾奎泰跑进窑洞,窑洞里烟雾弥漫,跟蒸笼一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贾奎泰用自己的衣襟堵住口鼻,暴子清跟在后面。

    见翠花倒在地上,暴子清扑上前去,他晃着她的身子:“翠花!翠花!”

    翠花两眼紧闭,身体软得跟面条一般。暴子清吩咐贾奎泰:“快,把她背出去。”

    暴子清把翠花扶到贾奎泰背上,两个人出了窑洞,来到大树南侧月光明亮的地方,贾奎泰把翠花放在空地上。

    “翠花!翠花!……”暴子清半跪在翠花身边,连声呼叫。好半天,翠花才醒过来,她有气无力:“当家的,我死了吗?”

    暴子清把翠花抱在怀里:“没有,翠花,你没死,我们都没死。”

    两个人抱头痛哭。

    正哭着,一支枪顶在暴子清头上:“暴子清,你杀了李若愚副总指挥,今天我要你的命!”

    暴子清一回头,见身后站着贾奎泰。暴子清神色紧张:“贾奎泰,你要干什么?”

    贾奎泰两眼喷火:“你不是要杀尽共产党吗?我就是共产党!今天,我要送你上西天……”

    贾奎泰是李裕智培养的骨干,一直在白云梯的警卫连里。暴子清杀害李裕智,清剿军中的共产党员。眼看一个个革命同志死在暴子清的枪口之下,贾奎泰肝胆皆裂,他决心除掉暴子清。

    今天,贾奎泰尾随暴子清和两个警卫来到山中,暴子清和两个警卫进了窑洞,贾奎泰一时不知如何下手,忽见两个黑影来到洞前,贾奎泰悄悄地上了树,下面发生的事尽收眼底。

    为了麻痹暴子清,使其放松警惕,贾奎泰下了树便向地上的苏连鹏开了三枪。不过,贾奎泰这三枪,一枪也没有打在苏连鹏身上,可他却向暴子清说,他打死了苏连鹏。苏连鹏瞪着眼睛看贾奎泰,贾奎泰也瞪着眼睛看苏连鹏。苏连鹏断定,此人是在救自己!

    苏连鹏在与两个警卫激战时,腿部受了伤,趁暴子清和贾奎泰进窑洞之际,苏连鹏忍痛爬到巴锦秀近前,巴锦秀愕然道:“三哥,你没死?”

    苏连鹏压低声音道:“别说话。”说着,解开了巴锦秀的绑绳。

    贾奎泰背出翠花,暴子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翠花身上,贾奎泰乘机出枪,暴子清一下子傻了。

    贾奎泰刚要开枪,巴锦秀大叫:“不要开枪,把暴子清留给我,李若愚是我大哥,我要为我大哥报仇,我要亲手杀了暴子清!”

    贾奎泰没有理会巴锦秀,他扣动扳机,“啪”,一颗子弹穿透了暴子清的头颅,暴子清一下子栽倒在翠花身上,翠花“哎哟”一声,没气了。

    巴锦秀跑过去,揪起暴子清的衣领,可是,暴子清已经毙命。

    巴锦秀枪口对着贾奎泰,声嘶力竭地喊:“我的话你没听见吗?你为什么杀了暴子清?为什么不留给我?为什么不让我亲手杀了他……”巴锦秀连珠炮似的发问。

    苏连鹏担心巴锦秀失手,他大声呵斥:“九妹,这是恩人!”

    巴锦秀喘着粗气,瞪着贾奎泰。

    贾奎泰平静地问:“你是谁?”

    巴锦秀头一甩,枪口虽然低了下去,可语调如铁一般坚硬:“姑奶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叫巴锦秀,李若愚是我结拜大哥!”

    贾奎泰大吼:“可他是我们的好领导、好兄长!”说完,贾奎泰转身就走。

    “啪啪啪……”巴锦秀打出枪里的所有子弹。

    贾奎泰停住脚,慢慢地回过头,见巴锦秀的枪口对着地上的暴子清和他的姘头翠花。

    巴锦秀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包头召大殿,她跪在宗喀巴大师佛像前,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巴锦秀喃喃地说:“宗喀巴神佛,秀儿虽然给大哥报了仇,可是,秀儿只剩了一个空壳,请大师告诉秀儿,秀儿该怎么办……”

    巴喜喇嘛从后面走了进来,老人家一脸慈祥:“秀儿呀,万事皆有定数,非人力所为。你和他今生无缘,神佛也无能为力呀。只有好好地活下去,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

    巴锦秀扑到巴喜喇嘛怀中放声大哭:“四爷爷……”

    巴喜喇嘛拍了拍巴锦秀的后背:“你一去就是两个多月,连年也没在家过,全家人都在为你担心,快回去看看吧。”

    巴锦秀一进家门,见屋中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半老婆子。巴锦秀认识她,老婆子叫吴妈,吴妈的男人早年去世,平时就靠给人做媒赚点生活费。一见巴锦秀,吴妈两手一拍大腿:“哟,这不回来了嘛!”

    巴福、郝香香、巴振华又惊又喜。

    郝香香上前:“秀儿,你大爷爷、你哥,全家人天天念叨你,你可回来了。”

    巴锦秀强作笑脸:“大爷爷,四婶,哥,秀儿让你们担心了。”

    巴福深深地抽了一口烟,又吐了出去:“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巴振华问寒问暖,巴锦秀应付两句便问吴妈:“你来干什么?”

    吴妈满脸堆笑:“看这孩子说的,吴妈能干什么?一家有女百家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找个人家了,吴妈给你说的小伙子叫占布来,也是蒙古族,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好人家……”

    巴锦秀打断吴妈的话:“我不管是什么人家……”

    上次媒婆带着乌拉特东公旗王子来提亲,巴锦秀不动声色,一拳把王子打倒……想到那件事,听巴锦秀这句话,巴福、郝香香、巴振华的心都提了起来。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巴锦秀嘴角微微一翘,淡淡地说:“吴妈,不用说了,我嫁。”

    巴锦秀说嫁就嫁,半个月之后,就成亲了。

    Chapter 11

    巴锦秀匆匆来到前院翰墨轩,可小伙计说贾奎泰昨夜没回来。巴锦秀不禁为贾奎泰担心,他一夜未归,世道这么乱,不会出什么事吧?

    包头的形势仿佛就是当时中国的缩影,冯玉祥的部队走了,张作霖的部队来了;张作霖的部队走了,阎锡山的部队来了。

    1928年,蒋介石指挥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阎锡山抛弃张作霖倒向蒋介石,国民政府任命其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4月,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组成四个集团军合力北进,奉军全线崩溃,北京岌岌可危,张作霖不得不放弃北京。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当张作霖的专列驶到奉天(今沈阳)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条铁路交会处的大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死亡,时年五十三岁。6月8日,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先行进入北京,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取代了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不久,中华民国政府改北京为北平,改绥远特别行政区为绥远省,改包头县公署为包头县政府,阎锡山全面接管绥远。

    包头县政府位于西门大街10号,城内各个机关学校都到县政府门前集会,庆祝县政府成立。巴振华召集包头召小学全体师生,却唯独不见王瑞符。

    巴振华来到王瑞符的房间,见小林子和王瑞符神色异常,巴振华问:“瑞符先生,今天的活动你参加不?”

    王瑞符说:“巴校长,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向你辞行,感谢你这一年来对我的关照。”

    巴振华心中很不是滋味,若愚离开包头召不久就牺牲了,现在瑞符先生也要走,巴振华不禁为他担心。

    王瑞符看了看小林子,又瞅了瞅巴振华:“现在除了东北,全国都成了国民党的天下。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大肆抓捕共产党。按照上级指示,我们要离开包头。”

    听王瑞符说“我们”,巴振华惊问:“小林子也要走吗?”

    小林子目光坚毅:“巴校长,瑞符同志说的‘我们’是指包头的一部分共产党员。我不走,我还在老一团。”

    巴振华点点头,他望着王瑞符又问:“那你们去哪儿?”话已出口,巴振华马上觉得这话问得有些唐突,自己不是共产党,不该过问共产党的事,巴振华忙道,“对不起,我不该问。”

    王瑞符言出肺腑:“巴校长,我们早就把你当成我们的同志了,对你,我们没有什么保留的。若愚同志生前就曾让我们撤向外蒙古,我们要到乌兰巴托。”

    巴振华问:“什么时候动身?”

    王瑞符道:“明天一早。”

    巴振华百般不舍:“那什么时候回来?”

    王瑞符低下头,没有说话。

    共产国际总部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外蒙古的乌兰巴托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从归绥、包头一带到乌兰巴托两千余里,当时交通不便,如果徒步而行,一个月也难以到达。包头召为共产党人准备了马匹、干粮和盘缠,先后有乌兰夫、贾力更、佛鼎、奎璧、李森、王瑞符、刘兆高等二十多人经包头召短暂停留赶往外蒙古。包头召因此被共产党人称为“通往共产国际的中转站”。

    然而,王瑞符、刘兆高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一晃儿五年过去了。这五年中,中国发生了三件大事:其一,张学良易帜,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其二,日军占领东北,张学良退到关内;其三,日军扶植清末皇帝溥仪建立了满洲国。

    1933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41军孙殿英部驻防包头。

    包头召小学还是半日制学校。下午,巴振华在办公室里批阅学生的考卷,“梆梆梆”,外面传来敲门声。

    “进来。”巴振华在一张考卷上写了个“优”字。

    门开了,一个商人打扮的年轻人出现在面前,巴振华站了起来。

    年轻人问:“先生收皮货吗?”

    巴振华激动起来,小林子前几天来过,说有个共产党要到包头召和巴振华接头,小林子告诉了巴振华接头暗号,年轻人说的这句话就是暗号。

    巴振华故作平静:“这里是学校,只收学生,不收皮货。”

    年轻人又问:“那收女学生吗?”

    巴振华道:“男女都收。”

    年轻人再问:“我有个7岁的妹妹,想读书,你们收吗?”

    巴振华立刻答道:“7岁的不收,8岁才收。”

    两个人的接头暗号全对上了。

    年轻人紧紧地握住巴振华的手:“你就是巴校长?”

    巴振华笑容满面:“我是巴振华。”

    年轻人一脸喜色:“我叫贾奎泰,当年,李若愚同志是我的上级。”

    一提李裕智,巴振华更感亲切,两个人寒暄几句转为正题。

    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为加强绥远地区的革命斗争,准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绥远特委。经过慎重研究,上级决定把绥远特委设在包头。要在包头建立党组织,一些党员都想到了包头召,所以,派贾奎泰来与巴振华接头。

    巴振华大喜:“欢迎!欢迎!你们什么时候来都欢迎。”

    贾奎泰想找三个安全的地方开展革命工作,他说:“现在革命形势十分严峻,斗争非常复杂。包头召可作为地下交通站之一,巴校长,能不能再找两个可靠的地方?”

    巴振华稍加思索:“你们要临街商铺,还是要住宅?”

    贾奎泰说:“最好是临街商铺,我们以做生意为掩护,一旦情况突变,方便撤离。”

    巴振华道:“我家临街有几间房子,现在都空着,收拾一下就能住。”

    自“四一二”以来,国民党从没放松抓捕共产党,把房子给共产党使用,一旦被国民党发现,必然受到牵连,甚至有杀头之祸。巴振华首先想到把革命者安排在自己家中,这充分说明他的政治立场和革命意志。贾奎泰特别感动,看来,还是李若愚同志慧眼识人,结识了这么一位好同志……贾奎泰又暗中摇了摇头,严格地说,巴振华还算不上是我们的同志,他皱了皱眉,像巴振华这样的人,我们为什么不发展他加入共产党呢?

    巴振华想了一下,又道:“我有个内堂兄,叫常发财,他也有临街的房子,也可以安排革命同志。”

    贾奎泰忙把思绪拉回来:“……人可靠吗?”

    巴振华十分肯定:“常发财为人正派,疾恶如仇……对了,两年前,有位从苏联回来的中共领导人,叫什么来着……我一时想不起来了。这位领导在泰安客栈被捕,警察全城搜捕共产党,常发财掩护了两个革命同志。”

    贾奎泰想了想:“从苏联回来的领导人?你是说黄敬斋同志吗?”

    巴振华连声道:“对对对,就是黄同志!”

    1931年9月,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派王若飞、吉合等人由莫斯科回国建立中共西北地区特别委员会,领导陕、甘、宁、晋、绥、新等地的斗争。当时,王若飞化名黄敬斋,任特委书记,吉合任军事部长,朱实夫为交通员。王若飞以皮毛商身份为掩护来到包头,住在泰安客栈。

    11月21日晚,王若飞与乌兰夫接头,乌兰夫将一份《告全旗蒙民书》和一份《工作报告》交给王若飞,两人准备次日上午一同去陕北刘志丹开辟的革命根据地。

    深夜,北风呼啸,乌云翻滚,星月无光,气温骤降。王若飞正在整理乌兰夫送来的材料,突然客栈里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王若飞预感到情况有变,他迅速把七页材料揉成团吞入口中,可是,由于纸太硬,王若飞怎么也咽不下去,他只得用力嚼。国民党县党部特务带着十几名警察破门而入,警察从王若飞嘴里抠出了还没来得及咽下的材料,王若飞因此被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