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子孙秘传-血性草原(3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巴音孟克被绑在木桩上,见巴图尔被押来,他惊道:“二哥,你不是义和团,你怎么也被押来了?”

    巴图尔牙关紧咬:“当今朝廷昏庸无能,腐败透顶,对洋人卑躬屈膝,对百姓狠如虎狼。阿爸错了,九伯伯错了,当年土默特右旗那九百将士都错了。捻军是对的,麻政和将军是对的。我恨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幼稚?为什么要杀麻将军?为什么没有和麻将军一起替天行道?”

    巴音孟克挣扎几下:“二哥,你怎么跟我想的一样,我的肠子都悔青了。”

    武梁往监斩棚中一坐,他亲自指挥:“巴图尔,巴音孟克,死到临头,你们还不知悔改,来人,行刑!”

    刽子手提着鬼头刀,来到两个人面前。

    韩默理急了,他对武梁吼道:“武将军,我说过,我要亲手杀死这两个狂妄而又野蛮的蒙古人,难道你把我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武梁诺诺连声,他让军兵退到一旁,韩默理走到巴图尔和巴音孟克近前,巴音孟克嘴不闲着:“‘不讲理’,你等着,巴爷到天堂就找上帝老爷子告你!”

    韩默理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你告我什么?”

    巴音孟克嘿嘿一笑:“宗教都是向善的,可你身为主教,却作恶多端,为非作歹,你就等着吧,上帝老爷子非把你打入地狱不可。”

    韩默理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有违天主教教规:“你胡说!你是义和团,是暴民,是魔鬼,我要杀了你。”

    韩默理举起手中的洋枪,“啪”地就是一枪。也是因为巴音孟克说到了他的痛处,韩默理心发虚,手发抖,他和巴音孟克近在咫尺,居然没打中巴音孟克。

    巴音孟克嘲弄道:“‘不讲理’,怎么样?上帝发怒了吧?上帝在制止你的恶行,懂不?”

    韩默理紧张起来,“啪”,又是一枪,可子弹从巴音孟克耳边擦过,还是没打中巴音孟克。

    巴音孟克一龇牙:“‘不讲理’,你再开枪,上帝就要惩罚你了。”

    韩默理哆哆嗦嗦,他第三次把枪举了起来,只听“嘣”的一声闷响,巴音孟克没怎么样,韩默理却把枪扔了,再看韩默理的手,都快成烤猪蹄了。原来,韩默理的枪炸膛了。

    巴音孟克笑得很开心:“‘不讲理’,看,上帝发怒了吧?”

    韩默理疼得龇牙咧嘴,他一指刽子手:“杀了他们!杀了这两个狂妄而又野蛮的蒙古人!”

    两个刽子手把刀高高举起,往下就剁。突然有人高声断喝:“住手!”

    两个刽子手转过头,见人群中挤进一男一女两个洋人,男的是鄂必格,女的是鄂必格夫人。

    鄂必格夫妇来到武梁面前:“武将军,你不能杀巴图尔和巴音孟克,他们不是义和团。”

    一见洋人,武梁就气短,他呆呆地看着韩默理。韩默理捂着受伤的手,晃着大脑袋和鄂必格夫妇争辩。鄂必格夫妇称巴图尔和巴音孟克是基督教堂的人,两个人应该交给基督教会处理。

    韩默理坚持巴图尔和巴音孟克是义和团,他要求武梁必须把二人斩首。

    在武梁眼中,洋人也有强弱之分,韩默理是荷兰人,鄂必格是比利时人,比利时从没与中国发生战争,而荷兰早在明朝时期就占领过中国的台湾,澳门就是荷兰的租借地。

    武梁对刽子手命道:“斩!”

    刽子手举刀往下就落,突然,“嗖嗖”,不知哪里飞来两支箭,这两支箭正中两个刽子手的腕子,“当啷”“当啷”,刽子手的刀掉在地上。

    就在韩默理愣神之际,两匹马凌空而至,马上两个人,一个手舞大刀,另一个手擎盘龙枪,两个人像商量好了似的,舞刀人劈向韩默理,擎枪人刺向武梁。

    事出突然,韩默理惊慌失措,他把胳膊举起来去挡大刀,只听“咔嚓”一声,韩默理连胳膊带半边脑袋一起落到地上。

    武梁反应还挺快,见擎枪人的枪到了自己面门,他脑袋一歪,可躲得稍慢了点儿,对方的枪正刺在武梁耳朵上,“刺啦”,武梁大半个耳朵没了。武梁魂都飞了,他一骨碌钻到了桌子底下。

    武梁号叫:“放箭!放箭!快放箭!”

    擎枪人一枪没刺死武梁,他把马拨了回来,大枪一抖,照地上的武梁前胸就扎,武梁往旁一滚,擎枪人的枪扎在地上。也不知擎枪人用了多大劲儿,他拔了三拔居然没拔出来。

    “嗖嗖嗖”,箭如雨下,擎枪人身子在马上晃了两晃,“扑通”摔在地上。军兵上前一通乱刀,擎枪人的身子与大地融为一体。

    两个戈什哈扶起武梁要跑,舞刀人迎面赶来,他手中刀一扫,两个戈什哈当场毙命。武梁调头就走,舞刀人大刀高高举起,照武梁头顶就劈,武梁身子一歪,“咔嚓”,他的左臂被劈落在地。

    “啊!”武梁一声惨叫。

    舞刀人再次抡起大刀,与此同时,“嗖嗖嗖”,箭像雨点儿般射向舞刀人,“噗噗噗”,舞刀人背后连中数箭,舞刀人翻身落马,他的身体如山一样崩塌。

    此时,刑场外大乱,也不知从哪里冲出无数人马,这支队伍人似猛虎,马似蛟龙,清军与这支人马混战在一处。多尔济见巴图尔和巴音孟克还被绑着,他来到巴图尔和巴音孟克面前,拔出短刀,挑开了他们的绑绳。

    “快!你们快走!”

    巴图尔拉着多尔济:“四伯伯,我们一起走。”

    多尔济推开巴图尔,他面带笑容:“你们走。四伯伯有儿子,有两个儿子呢,四伯伯对得起祖先,你们快走!”

    巴图尔和巴音孟克正在犹豫之际,鄂必格夫妇来到近前,这对老夫妻一人拉一个,往刑场外面跑。

    武梁在地上哀号:“快来救我!快来救我……”

    多尔济应声道:“四老爷救你。”

    多尔济拎着短刀来到武梁面前,“噗”,一刀扎进武梁胸膛。多尔济哈哈大笑:“四老爷有儿子,四老爷不是胆小鬼,四老爷不怕死……”

    多尔济正笑着,“噗”,一支箭射中了他的后心,多尔济“扑通”倒在地上。

    黄河呜咽,青山垂泪,草原致哀,天空中细雨凄凄。

    在清理包头南门外刑场时,有个当年与巴图尔和巴音孟克一起围剿捻军的退役士卒认出了那个擎枪者,他确认此人就是捻军首领麻政和。那个舞刀者脸呈青色,不知本来就是这个颜色,还是涂了什么东西。人们查验半天,在他脖子上发现一块玉佩。

    穆氏听说这件事,她跑到刑场,把这具尸体盛殓起来。穆氏摘下自己脖子上那块玉佩,和青面人的玉佩并在一起,一对鸳鸯玉佩端端正正地放在青面人胸窝上。穆氏将青面人下葬,埋成一座新坟。

    数年后,义和团成了过眼云烟,巴图尔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爬满了皱纹。巴图尔亲手做了一块匾,匾上刻着四个大字:

    百舟风励

    这块匾和章盖巴家以前的三块匾“甲操冰霜”“气壮山河”“义重恩隆”挂在一起,巴图尔每天站在四块匾前发呆。

    巴图尔的小孙子仰着脸问:“爷爷,‘甲操冰霜’‘气壮山河’‘义重恩隆’您已经给孙儿讲过了,可‘百舟风励’是什么意思呀?”

    巴图尔俯下身,对小孙子说:“爷爷已经老了,不能再为国家出力了,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爷爷把你们比作舟,爷爷比作风,爷爷期盼你们战胜艰险,乘风破浪,使我们的国家早日走出贫穷,走出衰落,走向富强。”

    光绪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907年,这年阴历十月初六,巴氏家族的家庙包头召建起了一所小学堂,“百舟风励”这块匾高高地挂在包头召小学教室的门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