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慕德不给巴特签发公文,他再三劝阻巴特,巴特摇头而去。
晚上,申慕德专门为通智安排了一桌丰盛的酒宴。通智往桌上一看,什么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应有尽有。
看着桌上的美味,通智没吃:“申将军,归化城还不富裕,这么多菜是不是太奢侈了?”
申慕德反应还挺快:“大人别介意,这顿饭是下官自掏腰包。归化城是不富裕,可是大人千里迢迢从京师重地来到归化城,下官怎么也要表示一下心意啊!”
申慕德的话明显是谎言,大清全天下的官员也没有一个自己掏腰包请人吃饭的,尤其是请钦差大人。
通智一笑:“申将军如此盛情,通某感激不尽。我看这一大桌子菜,我们两人也吃不了,要不,把将军衙署的差人叫来,大家一块热闹热闹。”
申慕德有点纳闷,心说,通智以前不这样啊,怎么几年不见,变得这般亲民?
众衙役听说要和钦差大人一起吃饭,他们想都不敢想,一个个受宠若惊。虽然他们坐在席间,可是,筷子不敢动,酒不敢喝。通智却谈笑风生,一会儿给这个斟酒,一会儿给那个布菜,这些军兵感动得眼泪都下来了。
申慕德在将军衙署腾出几间最好的屋子,作为通智下榻的公馆。通智走进房间,说太奢华了。通智提起了桐花,他说,这么多年,由于公务繁忙,只来看过女儿一次,就连信也很少给桐花写。得知桐花没住在土默特右旗副都统衙门,通智更想去看看她。
申慕德要派人护送,通智婉言谢绝,他只要一个军兵带路。
桐花住的宅子也不算小,进门后,一面照壁立在面前。绕过照壁,对面是五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
这几天桐花越想越恨,越恨越咬牙。晚饭她也没吃,拿着鸡毛掸子,狠狠地揪着,脚下一地鸡毛。
桐雪跑了进来:“小姐小姐,老爷来了。”
桐花以为是巴特回来了,她脸上一喜,但瞬间即逝,没好气地说:“滚,让他滚!”
桐雪忙解释说:“是老爷,不是姑老爷。”
通智已经到了门前,他清了清嗓子:“女儿,让谁滚哪?”
桐花听出是通智的声音,她连鞋也没顾上穿,光着脚就跑了出去。
桐花一头扎进通智怀里,放声大哭:“阿玛呀,你可来了,你再不来我就要被那个天杀的给欺负死了,阿玛……”
通智抚摸着桐花的头:“巴特怎么欺负你了?”
桐花把巴特要告通智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给通智,通智脸色骤变,桐花问:“阿玛,你到底向他放冷箭了没有?”
通智阴沉着脸:“胡说!我与他无仇无怨,为什么向他放冷箭?再说,如果我向他放冷箭,能把你嫁给他吗?”
桐花破涕为笑:“这我就放心了,让他告去,他想休我,我还不跟他过了呢!”
第二天,通智身着青衣小帽,出了桐花的宅子。他只身一人,或是到烧卖馆与百姓聊天,或是到米市问粮价,甚至还到普通老百姓家询问官府的作风。当时的归化城周长仅二里,只有南北两个门。城内的老百姓相互之间基本都认识,忽然发现一个陌生人,人们就聚在一起打听,当得知跟他们在一起拉家常的就是钦差大人时,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老百姓只在戏文里听说当官的微服私访,可从来没见过哪个官员深入民间。于是,有冤情的老百姓纷纷向通智申诉。通智对一些官员该查的查,该办的办,这下归化城街头巷尾可就传开了,都说通智如何如何平易近人,如何如何体恤下情,如何如何为民做主,如何如何清廉如水。人们越传越神,甚至有人说通智是包青天再世。
这天,建威将军衙署之中,文武官员分列两旁。通智居中而坐,申慕德在旁边搭了个偏座。
通智高声道:“二次科布多之战,不但没能使准噶尔屈服,而且外蒙古腹地也遭受威胁。皇上圣明,归化城南通内地,北接外蒙古,西连宁夏、准噶尔,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是,归化城城小人稀,如果西北战事再起,归化城中粮草远不能满足前敌需求。皇上决定在归化城东北再建一座新城,积草囤粮,以备不测之需。通某不才,皇上把这件事交给了本钦差。希望归化城各级官吏恪尽职守,同心协力,早日把新城建起来。”
通智做了一个简短的动员,申慕德分派任务,有负责石料的,有负责采伐木材的,有负责召集民工的,有负责后勤管吃喝拉撒的……
散会之后,人们往外走,通智把巴特叫住了:“巴特,你先等一下。”
巴特轻蔑地看了通智一眼,停下脚步。
通智很是和气:“你是我的女婿,一个姑爷半个儿。以前,岳父对你照顾不周,你被罢官之后,岳父没能使你官复一品,可你并不知道,你当初的一品,就是岳父向皇上进的美言。有人不怀好意,挑拨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你已经三十多岁了,岳父相信,你会分清是非曲直。还有,桐花从小任性,是我把她娇惯坏了。岳父知道,她对不起你,这几天,我把她骂哭好几次,她也十分后悔,以后她一定会好好服侍你,照顾你。常言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你们是十几年的夫妻,还是有感情的,听岳父的话,和桐花和好吧。”
通智叹了口气,又说:“也难怪,桐花到现在也没给你生个孩子,这样吧,岳父给她找个郎中看看,如果是桐花的毛病,岳父替桐花做主,给你娶一房侧室。”
巴特嘲讽道:“你对我很关心嘛!”
通智僵硬地笑了笑:“那是当然,你毕竟是我的女婿……”
巴特的脸如冰一般:“你不是怕我告你吧?”
通智的脸顿时铁青:“你胡说什么?”
巴特的血一下子涌到头顶:“你贪占部下军功,逼反宝树;为自己升迁,战场上向我放冷箭。你这种人留在朝中只会使更多人受害,使国家遭受更大损失。我要告你,我一定把你告倒!”
申慕德就在旁边,他目瞪口呆。
通智哈哈大笑:“哈哈哈哈……你去哪儿告我?”
巴特气哼哼地说:“我要进京城,到皇上那儿告你!”
通智点点头,又踱了几步,他的脸恢复了平静,长叹一声:“唉!好吧,我说什么你也听不进去,我也不做更多的解释。当今皇上是有道明君,他会主持公道的。你去告吧,没有路费我给你拿,没有进京的公文我给你办,这样也能还我一个清白,还你一个明白,以使我们翁婿重归旧好。”
巴特追问一句:“你说话算数?”
通智郑重地说:“申将军作证,通某一言九鼎!”
申慕德没想到通智说得如此干脆,通智太大度了,这样的人不是正人君子,天底下还有正人君子吗?申慕德未置可否,劝巴特不要鲁莽,劝通智不要赌气。
巴特哪里听得进去,他反倒将了通智一军:“你敢让申将军给我办进京公文吗?”
通智一拍胸脯:“通某光明磊落,有何不敢?”
通智转过脸对申慕德道:“申将军,巴特对我的误解太深了,请你给他出个公文,让他进京。这个扣儿不解开,我也是寝食难安哪!”
在通智的一再要求下,申慕德给巴特开具了公文。
巴特接过公文,叠了几叠,可又心中狐疑,前些日子,我请申将军给我开公文,他死活不肯,今天的公文却这么容易。巴特有点不敢相信,会不会是通智串通了申慕德?他们可都是满洲人。巴特把公文打开,上面是满族和蒙古族两种文字,大意是:土默特右旗正二品副都统巴特赴京,请沿路各卡伦放行。下面盖着建威将军的大印。巴特连看三遍,也没发现公文有什么问题。巴特再次把公文叠好,小心地放入怀中,往外就走。
“等一等。”通智叫住巴特。
巴特回过头:“怎么,你反悔了?”
通智没有回答,而是对手下人道:“来人,取二百两银子。”
有人捧过银子,通智对巴特说:“我刚才说了,没有路费我给你拿,没有进京的公文我给你办。通智言必信,诺必诚,行必果,说话算话。这点银子不多,就算是岳父给你的盘缠吧。在其位,谋其事。你是土默特右旗副都统,临行前,先把衙门里的事都安排好。你进京之后,早点把事情弄清楚,岳父等你回来,桐花也等着和你早日团圆……”
巴特冷笑一声,他看也不看通智的银子,“腾腾腾”迈大步出了衙门。
巴特前脚走,后脚人们就议论开了——
“天下间哪有这种人,连自己的老丈人都告,这不是远近不分、六亲不认嘛!”
“就是,你看通大人多好,多和气,怎么可能暗箭伤人?”
“真不知巴特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还是副都统呢,水平也太低,就算用屁股也能想明白——如果真像巴特说的那样,通大人怎么可能把女儿嫁给他?怎么可能给他开公文?怎么可能给他拿盘缠?……”
巴特回到沙尔沁,穿过章盖衙门,刚一进院,迎面正遇上巴拉。
巴拉见巴特一个随从也没带,很是纳闷。
巴特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哥,通智的死期到了!”
巴拉惊诧:“你说什么?”
巴特不禁抬头看了看上房奶奶的房间。上房的窗户开着,太夫人和哈珠都在看巴特,巴特改口道:“我回来看看奶奶,再到包头召家庙给佛祖和祖先上几炷香。”
虽然太夫人年过七旬,但耳不聋,眼不花,巴特的话她都听见了。太夫人把巴特叫进屋,巴拉也跟了进来。老人询问巴特,巴特不想让奶奶担心,他支支吾吾。巴特越是不说,太夫人越问,巴特只得把进京告御状的事如实相告。
巴特望着太夫人,奶奶会是什么反应呢?
Chapter 21
桐雪的话令巴拉倍感温暖,一个念头在巴拉脑海中一闪,多么贤惠的女人,唉,要是桐雪是桐花那该多好。
太夫人沉默不言,手中不停地捻着佛珠,一旁的哈珠呆若木鸡。
巴拉的心悬了起来,通智是正黄旗满洲,是八旗中地位最高的一旗。不但如此,他还是工部尚书、钦差大臣。巴家是什么?名义上是蒙古贵族,实际上朝廷从来就没有信任过巴家。在蒙古贵族中,有被封为亲王的,有被封为郡王的,与皇家关系远一些的也被封为闲散王公,只有巴家,不但没有封王封公,还把世袭都统也免了,成了世袭章盖。巴特好不容易升到都统,可一天没坐,就被削职。如果不是科布多再次发生战争,巴特想官复副都统都不可能。巴特无凭无据就要去京城告御状,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嘛!
巴特不服:“大哥,通智外表仁厚,内藏奸诈,这种人多活一日,国家多一天危害,我一定要扳倒这个奸贼。”
巴拉训斥:“老三哪,你怎么往牛角尖里钻?天下就你一个人爱国,别人都不爱国?你太天真了!就算他危害大清国,大清国是你家还是咱们家的?那是皇上的!皇上都不追究,你算什么?你太自不量力了!”
巴特反驳:“通智向我放冷箭,把宝树的军功和我的军功都记在了他的头上……”
巴拉怒道:“就算通智向你放冷箭,你不是还好好地活着吗?就算他贪了你的军功,你不是还当着副都统吗?你已经被罢了一次官,难道还要二次被革职你才能安心吗?”
巴特心如铁石:“这个副都统我宁可不要,也要把通智扳倒!”
巴拉又气又急:“通智在朝中红得发紫,拼了你的副都统就能扳倒他吗?你这不是异想天开吗?老三,奶奶都七十多岁了,你就不能让她老人家安度晚年吗?你就让巴家所有人都为你提心吊胆吗?我告诉你老三,你趁早给我打消这种念头,我绝不允许你去告什么御状!”
太夫人大口大口地抽烟,哈珠一袋一袋地给太夫人装烟。尽管窗户开着,屋里还是烟雾弥漫。巴拉和巴特兄弟你一句,我一句,各说各的理。
巴特勉强控制着情绪:“大哥,我想告通智不是一天了,而是十几年了。如果当初不是你逼着我娶他的女儿桐花,没准通智早就被绳之以法了。大哥,以前我都听你的,这次对不起,我的心就像山一样,不会动摇!”
一提桐花,巴拉无话可说了。当年在科布多,通智提出把桐花嫁给巴特,巴特不同意,是巴拉强行做主,桐花才进了巴家的门。桐花到巴家之后,把巴家搅得鸡犬不宁,不但如此,巴特到现在连个孩子也没有。为此,巴拉常怀愧疚。
太夫人“当当当”磕了磕烟袋,语重心长地对巴特说:“孙儿呀,如果你认定通智是个大奸人,那就要告,不能让这种奸人逍遥法外。这种人官当得越大,受害的人就越多,国家损失就越重。身为大清子民,为国除奸,为民除害,那才是男儿本色。你去吧,奶奶支持你。”
巴拉仿佛不认识奶奶一般,奶奶平时那么慈祥,那么宽容,为什么要支持巴特告通智?通智就是再奸再恶,上面有皇上,巴特不但管不了,弄不好还会碰得头破血流,甚至把命赔上。
太夫人礼佛敬佛一辈子,在老人心中,佛最讲宽容,但是,佛也设了地狱,让那些恶鬼永世不得超生。佛甚至还把恶鬼的皮剥下来钉在门上,以警示那些做坏事的人。这说明宽容也是分善恶的。不分好坏、不分善恶的宽容,那就是放纵罪恶,佛也不会答应。
巴特“梆梆梆”给奶奶磕头:“奶奶,您真是我的好奶奶!”
祖孙三人正说着,仆人来报,通智来了。通智远在归化城,他突然而至,要干什么?是杀人灭口?还是阻止巴特进京?抑或是威胁巴家?
巴拉不知如何是好,巴特怒目横眉,哈珠手足无措,太夫人却稳稳地坐在炕上,老人想,通智还是钦差大臣,代表的是皇上;巴特还没给桐花休书,通智还是巴特的岳父。在礼数上不能少,太夫人让巴拉、巴特去迎接通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