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栋十分着急,他尽可能把语速放慢:“额吉,我想起一件事……”
文栋等着云氏夫人问“什么事”,可云氏夫人捻着佛珠,没有反应。文栋往母亲身边凑了凑,他小声地说:“额吉,你想抱孙子吗?”
云氏夫人眼睛立刻放出一道光:“怎么,奥云有了?”
文栋讪笑:“没有,我是想,我和奥云结婚都这么长时间了,也该有了。可是,奥云却没有动静。我想和奥云到家庙烧几炷香,向宗喀巴大师求个孩子,也让您老人家早日抱上孙子。”
云氏夫人眼中的光片刻就消失了,她仿佛看穿了文栋的心:“我已经求过了,你就不用操心了。”
文栋道:“额吉,心诚则灵。我本人不去,怎么能灵呢?”
云氏夫人拿过烟袋,装上一锅烟,不紧不慢地抽了两口:“巴家世代信佛敬佛,神佛一定会保佑巴家的。”
文栋和文雅急得跟火上房了似的,云氏夫人却无动于衷,毫不理会。
时间过得比蜗牛还慢,兄妹俩简直是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又熬过了两天。傍晚,天色灰暗,大地茫茫,雪花在空中飘飘而落。
街上似乎安静下来,文雅要穿鞋上茅房。
云氏夫人看了她一眼,叫下人把便桶拎了进来。
文雅捂着肚子:“额吉,我,我要拉屎。”
云氏夫人捻了两下佛珠:“再憋一会儿。”
文雅装出一副苦相:“额吉,再憋一会儿就要拉裤子了。”
云氏夫人想了想,文雅一天没有方便了,也该去一趟茅房了。她叫管家乌恩其把鞋给文雅拿来,又叫一个使女跟着文雅。文雅出了上房,直奔自己的房间。
使女道:“小姐,你不上茅房了?”
文雅道:“你在外面等一会儿,我回屋取点东西就来。”
文雅进了屋,打开箱子,从箱子底下摸出一个红布包。文雅把红布包往怀里一掖,出了屋直奔大门,使女忙道:“小姐,错了,茅房在这边。”
文雅犹豫一下,拐向茅房。
云氏夫人抽着烟,一锅烟燃尽了,第二锅烟点上了,可还不见巴文雅回来,云氏夫人叫奥云去看看。奥云来到茅房,却见文雅正在拆茅房房顶的天窗呢。清朝时期,富贵人家的茅房房顶都开有天窗。此时,天窗已经被拆了下来,那使女嘴里塞着一块手帕,双手被布条绑着。
一见奥云来了,文雅纵身跳上了房顶,转眼就不见了。
奥云给使女解开布条,两个人跑到上房禀报云氏夫人。云氏夫人当时就急了:“快去找,把文雅找回来!”
文栋道:“额吉,我知道妹妹去哪儿了,我去把妹妹找回来。”
云氏夫人斥道:“闭嘴!都是你把妹妹带坏的。”
包头的冬天不到五点天就黑了,云氏夫人看了看西洋座钟,现在已经六点半了,去找文雅的人一个也没回来。
云氏夫人一锅接一锅地抽烟,屋里烟雾弥漫。
文栋又对云氏夫人说:“文雅是个女孩子,万一发生不测,后悔可就晚了。额吉,你就让我去找她吧,我一定把她给找回来。”
云氏夫人放下烟袋,声音颤抖:“焕章啊,文雅是额吉的心尖,你也是额吉的心尖,无论你们两个谁有点事,额吉可就活不成了……”云氏夫人声音哽咽了。
巴文栋安慰母亲:“额吉,儿子知道,你放心,儿子一定把文雅找回来。”
云氏夫人再三叮嘱文栋早去早回,这才让管家乌恩其把鞋给了他。
巴府在召梁二道巷北口,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子,往西与召梁二道巷平行的依次是召梁一道巷和清真寺巷。清真寺巷南头把一条街分成东西两段,东段是召拐街,西段是马号巷。包头召坐落在召拐街北侧,包镇公行坐落在马号巷的南侧,两个大院斜对着。
街上行人稀少,买卖铺户早就关门打烊了,一些富家大门外的灯笼发出猩红的光,这光照在雪地上,仿佛摊摊血迹。
巴文栋刚到家庙包头召大门,迎面走来一个人,此人高声问:“是焕章吗?”
巴文栋听出了郭洪霖的声音,他应道:“润生兄,我是焕章。”
郭洪霖疾步上前,他紧紧地抓住巴文栋的手:“焕章,你可出来了!”
巴文栋急于知道革命军的情况,他问:“这几天都发生了什么?”
郭洪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樊恩庆同意反清,革命军进城了,今晚樊大人要宴请革命军首领和同盟会骨干。”
郭洪霖、巴文栋劝樊恩庆献城,樊恩庆承诺三天之内答复。可是,一连两天,郭洪霖都没有见到巴文栋。他想跟巴文栋商量的事很多,郭洪霖到巴府去找文栋,管家乌恩其说云氏夫人收走了文栋的鞋,不让少爷出来,也不让外人进门。
郭洪霖悻悻而去。郭洪霖急于知道樊恩庆的态度,在路过樊恩庆官宅时,他让军兵往里通禀。不一会儿,樊恩庆就迎了出来。还没等郭洪霖开口,樊恩庆就说,他已经想通了,他要献出包头城。
郭洪霖立刻把这惊天喜讯告诉给云恒,云恒马上出城给革命军送信,曹富章、张琳心花怒放。
郭洪霖与城内的同盟会革命党人联络,他要把革命军进城搞得轰轰烈烈。郭洪霖带着几个同盟会骨干到包镇公行来找林永昌。
不仅因为哥嫂被害,还有祖上的原因,林永昌恨透了清政府,得知樊恩庆献城,女婿郭洪霖是包头同盟会革命党的领导人,林永昌大喜过望。林永昌身为包镇公行的文牍,一直从事支应差官、迎来送往。他动员包镇公行各个商号扎纸花,做小旗,把过年扭秧歌唱大戏的锣鼓都找了出来,准备隆重欢迎革命军。
1911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初三。清早,郭洪霖刚刚起来,樊恩庆的一个乡勇就来敲门。
仆人把这个乡勇让进屋,乡勇单腿打千儿。本来樊恩庆要和郭洪霖一起出城迎接革命军,但昨天晚上,樊恩庆八十岁的老母病情加重。他让乡勇告诉郭洪霖,他不能亲自去接曹富章和张琳了,请郭洪霖见谅。
郭洪霖知道樊恩庆有个老母亲,身体也确实不好,樊恩庆这么早就派人来通知郭洪霖,郭洪霖挺感动。
郭洪霖对这个乡勇客气道:“樊大人能把包头城献出来,已经为革命立了大功,既然老夫人病重,就请樊大人安心照顾老人吧。”
乡勇又道:“我家大人还说,今天晚上想宴请包头同盟会骨干和革命军各位首领,以示歉意。”
郭洪霖的心一动,宴请?虽然樊恩庆献出包头城,可我们对他并不是特别了解。郭洪霖推辞道:“樊老夫人病重,宴请的事以后再说吧。”
乡勇也没勉强:“也好,既然这样,我这就去回禀我家大人。”
迎接革命军进城,这对同盟会来说太重要了,巴文栋作为骨干中的骨干,怎么能不参加呢?郭洪霖多次派人到巴府去找巴文栋,可是去的人回来说,巴府大门紧闭,无论怎么敲都没人开门。郭洪霖摇了摇头,那就行动吧。
上午十点,郭洪霖、云恒等同盟会骨干,以及樊恩庆手下数十名军兵和几百民众一起出东门,吹吹打打把曹富章、张琳这支革命军接进城中。
曹富章、张琳的队伍总共不到二百人,但包头城内没有一家客栈能容纳二百驻军。樊恩庆派人找了三家客栈,他让客栈把最好的房间腾出来,把最干净的被褥拿出来,把好酒好肉献出来。曹富章、张琳从归绥一路打到包头,可谓饥寒交迫,樊恩庆安排得如此周到,两个人很是感激。
一晃又是两天,三家客栈对革命军照顾得无微不至,只是不见樊恩庆。曹富章、张琳心生愧意,樊恩庆不但献出包头城,还对革命军这般热情,大家应该去探视一下樊母。
上午,郭洪霖、云恒、曹富章、张琳等人带着重礼来到樊恩庆的官宅。有人把四人请到后院,一股中草药味迎面扑来。几个人进了屋,见樊恩庆正在炉火边熬药,樊恩庆起身相迎。
四个人问及樊恩庆母亲的病情,樊恩庆把他们领到内室,见一个老妇人躺在炕上,脸色蜡黄,两眼微闭。
樊恩庆轻声问使女:“老夫人吃了这两服药怎么样?”
使女道:“回老爷,好像好了一些,老夫人刚刚入睡。”
郭洪霖等众人悄悄地退了出来。
樊恩庆把几个人请到前厅,他说:“家母已经好转,恩庆的心也就踏实了,这几天怠慢了同盟会革命党同志,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话,恩庆想今天晚上为革命军接风洗尘。”
曹富章道:“既然樊大人如此盛情,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郭洪霖、云恒、张琳三人也都点了点头。
樊恩庆面露笑容:“谢谢各位能赏光,我让包镇公行的文牍林永昌安排一下,等安排好了,恩庆再通知各位。”
本来郭洪霖对樊恩庆还有三分怀疑,听樊恩庆说让林永昌安排,郭洪霖的心完全放下了。
樊恩庆给包头同盟会的骨干和革命军各首领每人写了请柬,又派心腹一一送到本人手中。别人的请柬都送到了,只有巴文栋的没有,因为巴府不开门。郭洪霖替巴文栋收下请柬,他准备再去一趟巴府,没想到刚出包镇公行,就遇上了巴文栋。
得知樊恩庆要宴请革命军领袖和包头同盟会革命党骨干,巴文栋一皱眉:“润生兄,这不是一场鸿门宴吧?”
Chapter 11
革命党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家。我郭润生身为包头同盟会主盟人,宁以义死,不求苟生……
1911年12月24日,农历十一月初五晚,五原厅同知樊恩庆要在马号巷包镇公行宴请革命军首领和包头同盟会骨干。巴文栋担心这是一场鸿门宴,他和郭洪霖围着包镇公行大院转了两圈,四周十分宁静,什么可疑的情况也没发现。
巴文栋想,难道是我多虑了?
巴文栋本来还想去找妹妹,可是,酒宴马上就要开始了,城内这么安静,妹妹文雅应该不会有事,巴文栋就随郭洪霖一起进了包镇公行宴会厅。
林永昌正在接迎客人,见巴文栋和郭洪霖走了进来,不禁想起自己的哥嫂,对巴家的仇恨涌上心头,他转身进了后厨。
巴文栋望着林永昌的背影,知道他是在躲自己,不由得为巴、林两家的仇恨而难过,林玉凤那娇美的容颜又在脑海中闪现……巴文栋暗中叹了一口气,我这是怎么了,怎么又想起她了……
郭洪霖沉浸在兴奋之中,他没有注意巴文栋的表情。
有人上来引领:“郭先生,巴先生,这边请,这边请。”
宴会厅里,七八盏气死风灯高悬,屋内分外明亮。
引领者把郭洪霖和巴文栋带到主桌前,桌边坐着云恒、曹富章、张琳等人。曹富章、张琳身着戎装,肩上斜挎牛皮带,腰间插着手枪,坐得笔直。主位空着,显然是给樊恩庆留的。旁边还有两桌,有五名同曹富章、张琳一样着装的军人分坐两桌,同盟会革命党的骨干王鸿文、郭守义、沈涑生、李士元、王肯堂、孙继汉、富日新、满泰、安祥、李栋城、李雨田等分别相陪。
在郭洪霖的引见下,巴文栋与曹富章、张琳等七位革命军首领一一握手。
众人落座,大家嗑着瓜子,吃着奶食、果条,喝着茶,聊着这几天包头城天翻地覆的变化,畅谈包头的未来。
凉菜和烧酒摆上,一个人从外面来到林永昌身边:“林老板,樊大人的轿子到了。”
雪轻轻地、无声地飘着,林永昌出门迎接樊恩庆,一推门,一阵风吹来,林永昌打了个寒战。
一顶大轿落在门前,一个人从轿中探出身子。林永昌疾步上前:“樊大人,里面请……”他定睛一看,轿中这个人不是樊恩庆,林永昌愣了一下,“你是……”
林永昌想问,你是谁?樊大人在哪儿?可话还没说出来,林永昌的后脑重重地挨了一下,他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这时,有人高声道:“上菜——”
话音刚落,数十个持枪的乡勇冲进宴会厅,枪声骤起。曹富章、张琳刚要掏枪,数发子弹就打入了他们的胸膛。其他五位革命军首领拔枪还击,枪声“啪啪”作响,子弹“嗖嗖”乱飞。桌子也倒了,凳子也翻了,茶也洒了,盘子也碎了,瓜子、奶食品满地,人们你撞我我碰你,你推我我拥你,挤成一团,乱成一片。
巴文栋正不知所措,“咔嚓”,窗户碎了,“啪啪啪……”几声枪响,屋里的灯全都熄灭。人影一闪,一个人来到巴文栋近前。两个乡勇发现有人破窗而入,举枪向窗户奔来,那人“啪啪”两枪,两个乡勇应声倒下。
一只纤细的手抓住了巴文栋:“哥,快走!”
巴文栋听出了妹妹文雅的声音,他又惊又喜。巴文栋随手拉起身边的云恒,两个人相继跳出窗外。接着,李士元、王肯堂、沈涑生等人也跳了出去。
驻在包头城内三家客栈的革命军听到马号巷包镇公行这边传来枪声,三支队伍立刻集合。三支队伍一出门,便遭遇伏击,革命军措手不及。
原来,樊恩庆反清是假,他摆的的确是鸿门宴。他把革命军放进城就是要一网打尽,全部消灭。
然而,革命军是新军,是正规部队。新军是由德国人任教习,按照德国军队方式训练的。当时的德国军队是世界上最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支由洋人训练出来的军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樊恩庆手下都是乡勇,无论是武器还是军事素质,都远不及革命军。
虽然革命军有很强的战斗力,可弹药不足,加之毫无防范,又中了樊恩庆的埋伏,三家客栈的革命军,被樊恩庆的乡勇消灭了两家,只有富三元客栈的革命军在顽强抵抗。
富三元客栈是家大客栈,里面住着近百名革命军。樊恩庆的乡勇冲进客栈,可是,没有二十分钟,就被打了出来。一部分革命军爬上房顶,一部分躲在屋内,战斗非常激烈。
革命军的子弹越来越少。为了节约子弹,有效杀伤敌人,革命军只能把乡勇放到二三十米之内开火。
地上躺着无数乡勇尸体,双方僵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