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造就一个出色男孩-好品质让男孩魅力无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良好的品质是成功的重要砝码。对于一个男孩来讲,形成良好的品质会可以使他经常反省,不断拼搏,不断进步。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男孩身上一定会散发出无尽的魅力与光彩。

    19.诚实守信,男孩要遵守承诺

    巴尔扎克说过:“遵守诺言就像包围你的荣誉一样。”所以对于男孩而言,只有讲诚信,别人才会信任你,你才会在社会上立足。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的。

    有一位青年,由于父母英年早逝,家中仅剩下他一个人。不过他的生活过得并不轻松,因为父母生前看病花了许多钱,而这些钱都是向别人借的。因此他的肩上就担当了一笔巨额债务。如果换做旁人,一定会以这笔债务是父亲的为借口趁机逃避债务。然而这个青年却与之不同,他在办完丧事后,第一件事便是逐一拜访债主,希望他们宽限还债期限。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他向债主作出保证,自己一定替父亲还清所有的债务。债主们感到十分欣慰,对青年表示同情,纷纷表示可以延期归还。通过数年的不屑努力,这个青年终于还清了父亲留下的所有债务,甚至还归还了利息。大家被青年的诚信精神所感动,纷纷要求和他合作做生意。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青年自己创业,开办了企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成功人士。

    某知名企业准备招聘一名软件开发的尖端人才。由于该企业待遇丰厚,许多IT业的人才纷纷前来应聘。经过层层选拔,企业人事部的经理看中了一个小伙子。他不但技术过硬,而且办事灵活。可是最后经理却没有录用他。原来小伙子准备将他先前所在公司的一种软件开发的技术无偿带到该企业。尽管这项技术是顶尖技术,一旦它被运用到实际,将会赚不少的钱。但是经理觉得小伙子这人不诚信。不管他多优秀,只要他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企业就不准备招聘他。

    通过以上两个故事可以说明,诚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立世之本,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最起码的要求。一个人只有讲诚信,守信用,别人才会愿意和他相处。正所谓:“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一个言语诚实、言行一致的人才会收到别人的尊敬和认可。而一个出尔反尔、不守信用的人必定会受到别人的排斥与反感。

    家长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懂得从小就要做一名诚信的好孩子。要让孩子做到诚信,家长自己本身就要做一名信守诺言的人。只有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向父母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曾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相传有一天,他的妻子准备外出办事,儿子知道后一定要和妈妈一起出去。可是妻子觉得自己办事带个孩子实在不方便,于是她便哄骗并答应儿子只要他在家等她,她回家后一定给儿子炖肉吃。儿子一听说有肉吃,十分爽快答应自己留在家里。当时曾子正好在家,他把发生的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曾子的妻子办完事回到家时,她看到曾子正在磨刀,觉得十分奇怪。于是她问曾子磨刀准备做什么。曾子告诉妻子他要杀猪给儿子炖肉吃。妻子听后觉得十分可笑,她告诉曾子自己当时仅仅是为了哄孩子高兴瞎说的,根本不用当一回事。而曾子却郑重其事,告诉妻子大人说话一定要守信,要说到做到。否则以后自己说的话孩子就不会相信了。

    妻子听后觉得曾子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她便和丈夫一起把猪杀了,给儿子做了香喷喷的炖肉吃。父母的诚信行为让儿子十分感动,他发誓自己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有一天,天色已晚,刚准备脱衣睡觉的儿子突然起来,穿上衣服,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简向外跑。曾子问儿子匆匆忙忙准备去做什么,原来在白天儿子从朋友那里借了本书简,他答应别人当天一定送回去。可是白天他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睡前他才想起。虽然当时已经很晚了,但儿子觉得自己不能言而无信,晚上一定要将书简交给朋友。曾子看着儿子跑出门的背影,会心地笑了。

    巴尔扎克说过:“遵守诺言就像包围你的荣誉一样。”男孩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就必须严于律己,信守承诺,敢于承认错误,不要为了面子而撒谎,不要为了名利而贪婪。只有讲诚信,别人才会信任你,你才会在社会上立足。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的。

    20.孝敬父母,男孩应懂得孝道

    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男孩将来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要从小懂得孝道,孝敬父母,国家的明天才会有希望。

    从前有一个小孩,他经常在一棵大树旁边玩。这棵大树是一棵苹果树,上面长满了许多甜甜的果子。孩子整天围绕在树旁,不是自己爬到树上摘果子吃,就是在树底下睡觉。有时调皮的孩子还用刀片在树身上乱刻乱划。由于大树非常喜爱这孩子,他从来不抱怨,总是陪着孩子玩。

    时光流逝,很快孩子长大了。有很长一段时间孩子没能来看大树,因此大树十分想念孩子。当孩子再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以前调皮的小孩,而是一个少年了。大树问孩子为什么不跟他玩了,孩子显得有点不耐烦,他告诉大树他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当年的小孩了。他现在需要做的是上学念书。他需要买许多玩具,还得要交学费。

    大树觉得十分内疚,他自己也变不出玩具。经过一番考虑,他让小孩把他所有的果子摘完,拿去市场上卖点钱,这样孩子就可以有钱买玩具、交学费了。孩子听后十分高兴,于是他摘了所有的果子,欢欢喜喜走了。就这样,每年小孩总是在摘果子的时候匆匆忙忙赶来,因为他学习紧张,平时根本没有时间来玩。

    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变得更老了。大树问小孩你这么长时间不来,究竟在干什么。孩子告诉大树他就要成家立业了,可是他连安家的房子都没有。大树听后,让孩子把自己所有的树枝都砍掉,用来盖房子。孩子听后便按照大树的吩咐,砍完大树的树枝,回去盖房成家了。

    过了很长时间,孩子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时大树已经没有果子也没有树枝了。孩子显得有点不高兴,他一个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树下。孩子告诉大树,他现在已经成长,不仅念完书,而且成了家。他现在需要做的是做出一番事业。他准备去远方,可是他却没有远航的船。大树听后,告诉孩子,让他把自己的树干砍完,这样就可以做船了。孩子听后很高兴,于是他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出海去了。

    时间又过了很多年,大树仅仅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有一天,孩子回来了。不过这时的孩子已经年过花甲,他的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当他再回到大树旁边的时候,大树觉得十分惭愧,自己连果子都没有了,不能给小孩吃;自己连树干也没有了,不能给小孩爬。这样小孩就不愿意和他在这儿玩了。孩子听后十分感叹,他告诉大树,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了。他自己也老了,有果子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不能爬了,这次他从外面回来,自己再外面闯了一辈子,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他回来就是要和老树玩一玩。老树听后十分高兴,他仿佛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样子了。

    以上这个小孩和老树的故事实际上讲述的便是父母和儿女的一生。父母为了儿女,含辛茹苦,苦心孤诣,操劳一辈子。他们把自己无私的爱全都给了儿女,因此百善孝为先,作为一个男孩,衡量他道德水平的标准首先是看他是否孝敬自己的父母。

    孝敬父母自古以来就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东汉时期,六岁的陆绩跟随父亲陆康去九江拜见袁术。当时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们父子。幼年的陆绩趁着大人们谈话时,自己从橘子里面拿了三个揣在衣襟里。当他们离开陆绩向袁术行跪拜礼告别时,橘子从他的怀里滚了出来。袁术见状,笑着问道:“陆郎,你到我家来做客,怎么怀里揣橘子?”陆绩的脸有点红,说道:“我只是想带回去送给母亲尝一尝。”袁术听后十分吃惊,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年龄如此小的孩子竟然时刻想到孝敬母亲。

    同样在东汉,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还发生在茅容身上。凡是有好吃的他不是自己独享,而是留给母亲。有一天,朋友郭林宗来到茅容家里,两人攀谈到夜晚,于是郭林宗准备在茅家留宿。当晚,茅容杀鸡做菜,起初郭林宗还以为这是招待他的。结果等饭菜准备完毕,他才知道鸡是茅容专门给老母亲做的。而茅容招待朋友的却是蔬菜。郭林宗知道后被茅容德孝心所感动,他感慨万千,说道:“先生,您孝敬母亲的贤德,是我远远不及的!”

    孝敬父母,就要让男孩将孝心具体落实到行动中去。男孩从小就要学会为父母分忧,替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男孩要懂得给父母端水送药,主动照顾父母;当父母工作劳累的时候,男孩要懂得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让父母缓减一下紧张的身心。

    孝敬父母,就要让男孩知道父母为了家庭日夜操劳的不易。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更不知道父母赚钱的难处。他们往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己吃好的,穿好的,觉得这些都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家长从小就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收入情况,让孩子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心底深处理解父母,感激父母,才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的涵义。

    21.满怀自信,好男儿方能成功

    人生路上有岩石、暗礁、狂风大浪,也有无边的沙漠。自信的人会把成长路上的荆棘和挫折当做自己成功的踮脚石。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像骆驼一样在沙漠中行走,如果不能为成功庆贺,那么就为自信干杯,因为今天的自信就意味着明天的成功。

    在美国,有一位名叫基恩博士的心理医生,他时常和周围的人讲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阳光明媚,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十分漂亮。几个白人小孩在一起玩耍,正玩得十分高兴。这时,公园里走来了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白人孩子一窝蜂地跑了上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的色彩艳丽的氢气球。

    然而在公园的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一个黑人小孩在那里一动不动,他十分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可是他不敢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们的肤色不同,其他人是白人,而他是黑人。所以他根本没有信心与白人小孩一起玩。当所有的人都走后,黑人小孩胆怯地走到老人车旁,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您好,可以卖一个气球给我吗?”

    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打量了一下他,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

    黑人小孩鼓起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

    老人惊诧地看了小男孩许久,然后把一个黑色的氢气球给了他。黑人小孩拿到气球后十分开心,他的小手一不留神,黑气球在微风中冉冉升起。黑色的气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老人见状,用他的手轻轻地拍了拍小孩的后脑勺,说:“孩子,你要记住,气球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而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原来那个黑人小孩便是基恩博士自己,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自信的重要性。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金钥匙。拥有自信,才会拥有一切,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男孩就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以百倍的勇气去迎接挑战,以乐观的精神去战胜困难,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创造生命的奇迹。而一个缺乏自信的人经常会自怨自艾,悲观失望,从而埋没了自己的才智。

    自信的力量是惊人的,拥有自信的人往往会创造奇迹。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李广当年镇守边关,匈奴不敢越雷池之地,人们尊称他为“飞将军”。有一天,他外出打猎。突然他隐约发现远处草丛里卧着一只老虎。于是他弯弓搭箭,猛力一射,但是他总是不见有任何动静。他走近一看,原来刚才自己隐约看到的那只虎竟然是块大石头。由于当时自己的紧张心态,李将军几乎是费劲全身之力,才开始射击。没想到最后连整个箭头都被射进石头中了。这之后他退回原地,尽管射路好多次,但箭头始终不能再射进去了。刚开始,李广误石头误当做老虎,自然不敢轻敌,当时心中的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想一箭将老虎置于死地,因而他凭借臂力和百倍的信心,一箭射过去箭入石中。后来他知道那只是块石头,不会伤人,也知道箭难穿石,于是信心不足,因此再怎么射也射不进去了。

    自信对男孩一生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自信的男孩往往会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而整天悲观失望的男孩则在任何事面前表现出柔弱、害羞、恐惧的心理,他们不敢接受新生事物,不会与人主动交往,这会让他们失去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最终影响自身的发展。更有甚者,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等不良心理,经常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令人堪忧的是,现实中缺乏自信的男孩随处可见。有关人士特意做了一项针对全国各地的调查,其对象是1000余名6岁至12岁孩子,调查表明40%的人认为自己“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其中有的对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有的则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交友本领感到悲观。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孩子不论外貌还是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那些平时缺乏自信的男孩,由于他们长期在心灵深处建立了消极的自我预言,这会让他们不敢尝试新事物。这时他们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只有对他们及时予以积极的表扬与鼓励,他们才会逐渐走出心中自卑的阴影,慢慢对自己恢复自信。

    培养男孩的自信心,就应该让他们清楚认识自己的现状。俗话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让男孩客观地认识自我,他们才会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估,对自己做要做的事情进行衡量。只有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男孩办事才会自信。每当遇到成长的困难时,男孩不应被困难吓倒,在困难面前低头,他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树立起“我也行”的心理。

    22.把握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

    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因此男孩应该抓紧时间,珍惜每分每秒。

    从前,一个男孩为一个谜语所困扰:“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最能分割而又最广大、最不受重视而又最值得惋惜的东西是什么?”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向自己的母亲请教。母亲告诉他,那是时间。对于等待的人,时间是最慢的;对于乐的人,时间又是最快的。它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很多人当时不重视,过后才会表示惋惜。

    莎士比亚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歌德则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实的时间。”事实确实如此,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其实,许多伟人诸如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最成功之处就是运用时间的成功,他们都是运用时间的高手。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勤奋写作,作品内容丰富,有剧本、诗歌、小说、有游记,一生留下的作品共有140多部,其中世界文学瑰宝——诗剧《浮士德》,长达12111行。

    歌德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源于他一生非常珍惜时间,在他的眼中,时间是自己的最大财产。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歌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中把一个钟头当60分钟用,视时间为生命,从不浪费一分一秒,直到1832年2月20日,这位将近84岁的老人在临死前还伏在桌上专心致志地写作。

    法国著名科普作家凡尔纳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一直伏案写到晚上8点。在这15个小时中,他只在吃饭时休息片刻。当妻子来送饭时,他搓搓酸胀的手,拿起刀叉,很快填饱肚子,抹抹嘴,又拿起了笔。他的妻子关切地说:“你写的书已不少了,为什么还抓得那么紧?”凡尔纳笑着说:“你记得莎士比亚的名言吗?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哪能不抓紧呢?”在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记了上万册笔记,写了104部科幻小说,共有七八百万字,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一些感到惊异的人就悄悄地询问凡尔纳的妻子,想打听凡尔纳取得如此惊人成就的秘诀。凡尔纳的妻子坦然地说:“秘密吗,就是凡尔纳从不放弃时间。”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怎样利用时间。在我们每个人出生时,世界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时间。不论对穷人还是富人,这份礼物是如此公平:一天24小时,我们每一个人都用它投资来经营自己的生命。有的人很会经营,一分钟变成两分钟,一小时变成两小时,一天变成两天……他用上天赐予的时间做了很多的事,最终换来了成功。

    时间就是金钱,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男孩只有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与他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联系。不珍惜时间,无法合理安排时间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缺乏不断前进的动力。如果父母在早期教育中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就等于给了孩子知识、力量、聪明和美好的开端。因为善于利用自己时间的人将会获得高效率的办事结果,也是最能出成绩的人。

    孩子的时间观念并不强,他们往往不能按问题的主次和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而是凭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时间,结果不但造成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处理许多事情。

    因此,在孩子不善于利用时间时,父母应该运用一定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就要让孩子正确认识时间的价值。

    著名的德国无机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道夫?冯?拜尔,在他的自传里曾提到自己小的时候一次难忘的经历。那是在他10岁生日的时候,前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就高兴地预想着父母一定会送他一份大礼物,并为他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因为德国人对家人的生日是十分重视的。但是,那天早晨起床以后,父亲还是老样子一吃完早饭就伏案苦读,母亲则带着他到外婆家消磨了一整天。小拜尔就有些不高兴了,细心的母亲发现了,耐心地开导他:“在你出生的时候,你爸爸还是个大老粗,所以现在他要和你一样努力读书好参加明天的考试呢!妈妈不想因为庆祝你的生日而耽误爸爸的学习,妈妈在为明天我们的生活能够丰富多彩而尽心尽力呢。你也要学会珍惜时间学习呀!”这番教诲从此就成为拜尔的座右铭,他认为,“10岁生日时,母亲送给我一份最丰厚的生日礼物!”

    让孩子正确认识时间的价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告诉孩子时间是最宝贵的,不要浪费时间;告诉孩子时间是永不停留的,应该及时抓住时间;告诉孩子时间是神圣的,不要故意浪费时间,否则会受到时间的惩罚。

    23.保持谦虚,不可以骄傲自满

    男孩应保持谦虚,不能自己的一点小成绩而粘粘自喜。而父母不能总是表扬孩子,而应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去体验,在现实中磨练自己。

    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勤恳努力,在物理学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他在有生之年仍然时时刻刻不忘学习与研究。有人对这很好奇,于是他便向爱因斯坦请教:“您真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泰斗人物。既然取得那么多成就为何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

    爱因斯坦思考片刻,他并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他找来一支笔和一张纸,并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他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未知的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年轻人恍然大悟,对这位大师佩服不已。

    生命有限,知识无穷,学海无涯。不论哪一门学问,它们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自以为是,宣称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如果他停滞不前,趾高气扬,等待他的便是被别人迎头赶上,被对手淘汰出局。所以当一个人取得一点小小进步或者成就时,他就应该谦虚谨慎,不应夸夸其谈,孤高自傲。

    现实中,由于学习成绩较好或者某方面有特长,一些聪明的男孩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这会让他们因自己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们会因一点小成绩而夸大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问题,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盲目的乐观还会使他们听不进别人的善意批评,这会让他们对自己放松要求,时间一长,他们便会因此导致成绩下降。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及时予以纠正,让他们保持谦虚,正确认识问题。

    盲目自大、骄傲自满的人犹如井底之蛙,他们生活的视野是十分狭窄,但是由于他们自以为是,不求进取,结果只会导致他们严重阻碍了自己继续前进的步伐。科学家巴夫给青年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切勿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统一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因此,男孩就必须认识到骄傲的危害。

    当男孩产生骄傲的情绪时,父母应该帮助他分析骄傲的根源。通常而言,这是由于他们自己具有某方面的优势或者特长。父母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只不过是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一旦放到比较大的范围,自己的优势就会显得不值一提。所以只有让他们多与一些优秀的人接触,才会让他们觉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己的成绩远远不及他人。

    只有自己积极进取,经常看到不足之处,男孩才能不断进步。

    有一次,一个人到一个博士家做客,那人觉得博士家的孩子条件十分优越,便问对博士:“你的儿子骄傲吧?”博士说:“不,我儿子一点也不骄傲。”这时那人一口咬定说:“这不可能,像这样的优越的条件,你儿子骄傲是很自然的。”于是博士叫来了自己的儿子,让儿子和客人交流。他们谈了很多话,一会客人便对男孩完全了解,他对博士说:“我实在佩服,你儿子一点儿也不骄傲。你是怎样教育他的呢?”于是博士便让儿子把他的教育方法讲给客人听。听后客人心服口服,觉得他的教育方式是在不错,原来博士的教育方法是“不管考得怎样,绝不要表扬我儿子。”

    博士的儿子擅长数学,因此博士便让客人考考儿子。他们商量妥当后,博士便把特意打发出去的儿子叫进来,考试开始了。客人先从世故人情考起,然后进入学问领域。儿子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使客人感到十分满意。最后开始了他所擅长的数学考试。由于儿子擅长数学,所以越考越使客人感到惊异。因为每一题儿子不仅会解出答案,而且还能用两种、三种解法去完成。这人客人由衷佩服博客的教育方法。当客人出了一道难题时,博士却有意不让儿子做。原来他并不是怕儿子做不了那么难的题,而是担心如果儿子真的把那道题做了出来,而由此骄傲起来。客人领会到博士的意图,便让博士的儿子停了下来。他对博士讲道:“我实在佩服你的教育法。这样的教育,不管你儿子有多大的学问也绝不会骄傲。”

    由此可见,父母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表扬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过分地表扬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太优秀,就不会客观认识自己。通常而言,太优秀的孩子往往经不起表扬,表扬过多只会导致他们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因此,父母应该认识到表扬孩子本身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要一味表扬,而且表扬孩子时要侧重表扬孩子的某种行为,不要表扬孩子本身。

    24.豁达宽容,男儿有容人之量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作为男孩,他更应有宽广的胸襟以及豁达的精神。学会宽容别人,男儿才会迈向成熟。

    宽容是人生成长必备的一种品德,也是为人处事的智慧的体现。如果父母从小让男孩学会宽容,那么他就可以掌握处事技巧。成为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学会了宽容,男孩便可以建立重要的人际关系,不盲目和别人攀比。

    宽容别人,男孩就要多从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多为他人着想。

    古时候,在一座寺庙里,方丈老禅师正在在院子里踱来踱去,墙角那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又会有出家人越墙出去溜达了。针对这种情况,老禅师没有产生惩罚弟子的想法,而是走到墙角把椅子移开,自己就地蹲在那里。

    过了一会儿,从外面果然回来了一位小和尚。他顺墙而下的时候正好踩着老和尚的背跳进了院子。当学生落地后,看到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时,吓得惊惶失措。谁知,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平静地对他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裳。”事后,老禅师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而且所有的弟子都不知道这件事。从那时起,却再也没有弟子越墙到外头闲逛。老禅师用自己的宽宏大量给弟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宽容别人,男孩就要懂得理解他人,容忍别人的不足之处。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不幸去世,朝政由蒋琬负责主持。他有一个名叫杨戏的属下,性格孤僻,不善言语。每次蒋琬主动与他说话时,他总是只应不答。有人觉得很气愤,便在蒋琬面前讲:“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真是太不像话了!”不过蒋琬只是坦然一笑,说:“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赞扬我,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不好,他也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对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赞不绝口。正是蒋琬有一颗容人之心,他才能够理解杨戏的不足,原谅他的无礼作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遇到别人的缺点,有的人会斤斤计较,而有的人则会宽宏大量,理解别人。男孩应学会以平常心来对待别人的不足,真正理解他人。

    男孩在与同龄人交往时,既不能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也不能藐视比自己差的同伴。他要学会取长补短,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帮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只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现实,男孩就会体会到宽容的价值所在。

    宽容他人,就是给别人以方便,为自己留后路。男孩要是懂得关心他人,他就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只有自己懂得谦让别人,别人才会在你困难的时候让你三分。否则,彼此之间会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25.担当责任,要撑起一片天空

    男子汉大丈夫,既然错了就要果断承认,不要找借口推脱责任。男孩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他才会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好男儿。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责任感是一种高级情感,它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行为,使责任知识内化为自动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而获得的。

    培养男孩的责任感,让男孩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家长就应该为男孩树立榜样。父母是男孩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是男孩效仿的典范。作为父母,在教育男孩的同时也要进行自我反省,因为自己的抉择判断会在以后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家长只有自己做好榜样,男孩才会受到父母正确行为的熏陶和感染,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之相反,如果家长本人对长辈、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要想使自己的儿子有责任感,孩子一定会十分不满意。

    作为家长,不应过于干涉男孩的自由,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只有家长大胆放手,让男孩自己做主,男孩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心。比如,平时孩子的穿衣和吃饭,就应该由孩子自己动手做主,避免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和出现不负责任的情况;制定学习和复习计划,也应该由孩子自己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如果有机会的话,家长可以和男孩商量,让他自己当一次家,放手让孩子大胆地负责一天的家务劳动、家庭开支和待人接物等。

    让男孩做家务,要重过程轻结果。由于男孩从来没有做过,或许他们的动作不利索,方法不妥当,有时还经常出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家长在培养孩子做事的过程中,自己本人一定要沉得住气,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体验,男孩才会逐渐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和提高自己的责任。

    良好的责任感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的支持。由于男孩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平时又缺乏恒心,自制力不强,他们遇到一点困难就容易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坚持下去。这会使别人觉得他们没有责任感。为了增强男孩的责任感,家长平时就应强调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交给孩子去做的事情,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还要家长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决不允许孩子做到一半就随意放弃,直到孩子从头至尾认真地把事情做完做好,然后表扬孩子是有这个能力的,而不是家长坚持的成绩,鼓励孩子勇敢单独地去完成一件事。

    由于男孩年龄尚小,正是成长的过程。他们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很正常的,或许有时他还不知道责任是什么。因此为了培养男孩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他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后果,让他明白如何去面对并接受这次失败的教训。

    男子汉大丈夫,既然错了就要果断承认,不要找借口推脱责任。男孩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他才会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好男儿。

    26.助人为乐,男儿要拥有爱心

    助人为乐、关心他人是男孩人生的必备品质。所以他从小便应拥有爱心。

    助人为乐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代,圣贤之士有很多关于助人为乐的处世格言,如“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趋人之急,甚于已私”等等。两千年前,墨子倡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意思是说,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受到损伤,也要干。这便是助人为乐的高尚精神。见人遇到灾难时,要排他人之忧。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行医救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在当时,医生一般都是要病家寻上门来才给医治,而华佗却经常主动去给病人治病。为减轻病人的痛苦,他经常跋山涉水,餐风宿露,到几千里、上百里以外去给人医伤治病。

    有一次,华佗外出给病人看病。当时天色已晚,他在途中远远瞧见有一个人蹲在路边呻吟。于是他就主动走上前去询问。原来路人肚子突然痛得厉害,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华佗为他诊断后,告诉他:“你肚子里有虫,可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酸,喝下去就会好了。”那人按照华佗的办法做了之后,果然肚子不疼了。当这位病人要感谢时华佗时,华佗却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就走了。在华佗短暂的一生中,像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他抢救的病人也是不计其数。

    助人为乐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当见人遇风险时,要先人后己。《三国志·蜀书》中有句名言:“每有患急,先人后己。”它会要求人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这是助人为乐最高思想境界的体现。

    《世说新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华歆、王朗二人一起乘船避难。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幸而船上还有空余,为什么不许可呢?我们要多做帮助人的好事才对。”这个人上船后不久,就听到后面杀气四起,原来是盗贼追来了。只见盗贼离船越来越近,在这事态险恶之时,王朗想抛弃后来的这个人,可是华歆说:“我原先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既然已经接受他的请托,怎么可以因为形势危急而见死不救呢!”最后,他们终于使那被盗贼追赶的人获救。

    助人为乐,关心他人,不应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应春风化雨,体现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在日常生活中,当朋友生病时,一句真诚的问候会让他感到莫大的欣喜和安慰;当好友过生日时,一张生日贺卡会带去自己真诚的问候与关爱;当自己犯错时,别人的谅解会让自己受伤的心灵得以抚慰。男孩要处处替别人着想,培养自己的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这才是男子汉的风度所在。

    27.抓住重点,要分清轻重缓急

    男孩做事应分清轻重缓急,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完。只有这样,他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取得进步。

    有一次,在一堂关于时间管理的课上,老师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随后他拿起了桌子下面的一些鹅卵石一一放进罐子里面。

    老师问学生:“大家认为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未必吧。大家往下看。”老师笑着说道。

    接着他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它们倒进了罐口,然后又摇了摇,又加了一些,他再问学生:“现在罐子应该满了吧!”

    这时学生们迟疑未定,都在用犹豫的眼神望着老师。

    有一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我倒是觉得还没满。”

    老师听后非常高兴,于是他又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这让在场的学生都傻眼了,倒完后,老师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说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所有的学生齐声答道:“没有满。”

    于是老师从桌底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进已经装满鹅卵石、小碎石、沙子的罐子里。

    最后老师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讲:“从上面这些事情,大家有什么收获?”

    这时班利一片寂静,最后一位学生回答道:“上面的事例说明现实中不管我们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挤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这位学生回答完后心中很得意地想:“这堂课到底讲的是时间管理啊!”

    老师听到后点了点头,表示满意。他微笑着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不过他还没有说出我想要告诉大家的重要知识。”

    说玩这位教授故意顿住,用眼睛扫描了一下全班的学生,说道:“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知识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也许以后你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同学们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在告诉他们凡事都要分清轻重缓急,只有合理安排做事情的顺序,任何事情此安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实生活中,男孩经常做事情是凭着感觉走,根本没有事先考虑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次要,他们是胡子眉毛一起抓,结果重要的事情没做,做的反而是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说过这样一句话:“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最糟糕的是什么事都做,但都只做一点,这必将一事无成。”对于现实中杂乱无章的事情,父母应该告诉男孩按照重要与否来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接下来要把自己的精力花在大事情上面,剩余的时间再处理小事杂事。只有这样,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好生活中的事情,然后再进行全面的时间管理,所有的事情都会做得游刃有余。

    学会分清轻重缓急,看似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的。许多男孩人云亦云,见周围的同学有这样那样的东西,做这样那样的事,他便也想着和别人一样,样样都做,样样都有,早就将轻重缓急忘得一干二净了。

    如何做到轻重缓急,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80/20定律”。这个定律是在讲,在日常生活中,仅仅20%的事情就可以决定80%的成就。因此做事情之前,首先应先辨别哪些是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一旦分析清楚,接下来便应用80%的时间来安排做这些最重要的事情,最后再用剩下的20%的时间完成其他相对次要的事情。

    由于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事情,如果人们机械地套用百分比是不可取的。所以父母要教会男孩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事情,将这个定律融会贯通,真正运用到学习和生活当中,这样男孩便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很多男孩,从小到大都是有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来安排他们的生活,他们往往难以分清自己所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因此当他们自己面对一大堆事情,会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事实上,只有能够认清自己要做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就会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父母可以指导男孩每天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以及紧迫程度排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重要而紧迫的事情,如考试、测验;

    (2)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如完成家庭作业;

    (3)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如提高阅读能力;

    (4)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不做。

    如果男孩可以按照以上的顺序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一定可以把重要的事情都完成,将一切事情做得井井有条。相信男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展宏图,拥有美好的未来。

    28.直面挫折,让男儿经受磨练

    挫折是人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境是培养孩子耐力和韧性的最好学校。家长只有让孩子在现实中接受磨练,他们稚嫩的翅膀才会变得丰翼,他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成熟。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有大大小小的坎坷,男孩的成长也不例外。身为父母,望子成龙是他们终生的愿望。于是很多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优良的环境,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事实上,现实中的种种磨难正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老师,生活中的大小逆境正是磨炼孩子毅力的运动场所。它就像一个无形的课堂在教育孩子,教导孩子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如何面对困难不幸。只有经历现实的磨练,男孩才不会纸上谈兵,变得更加成熟,只有跨过无数的沟坎,男孩才不会鲁莽行事,跃上人生更高的台阶。

    面对人生的磨难与逆境,家长对它们所采取的不同态度会对孩子个性的形成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如果家长树立积极的心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男孩就会从家长的言行举止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时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从家长身上学到不少的东西。它不需要父母亲自言传身教,正如“润物细无声”,它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男孩的一生。与之相反,如果家长自己面对现实自暴自弃、万念俱灰,即使自己对孩子严加管教,孩子也会在无形之中受到父母的影响,消极面对人生的一切。

    父母是男孩一生的启蒙老师,当孩子遇到不幸时,家长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男孩在联欢会的表演中表现不好,有时甚至当众出丑,如果父母这样对他说:“你这回没做好,只不过是事先没有准备好罢了,只要下次好好准备,超过别的小朋友绝对没问题!”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孩子感到无比自信,不会再自惭形秽。如果父母这样说:“以后再也不要上台表演了,免得当着那么多小朋友的面出丑。”这样会挫败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对自己感到失望。

    现实是最好的学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便说明了这个道理。齐白石是国画大师,艺术界的泰斗,他辉煌成就的取得,与他家境贫寒不无关系。齐白石是湖南湘潭人,由于家中兄弟众多,他自幼便承担起了家务,有时不得不停学在家帮忙。

    挑水种菜、扫地打杂、上山砍柴,还有照顾弟弟,家务的繁忙压得年幼的齐白石喘不过气来。但是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齐白石的求知欲更加强烈。不管多忙,他都不会忘了学习。外公告诉他读书是任何地方都能进行的,也是应做的。他牢记外公的教导,不论是上山放牛砍柴,还是平时照顾弟弟,齐白石总是书不离手,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来充实自己。每当砍柴时,他总是把书本挂在牛角上,干完活之后便读书。长期下来,他不但温习蒙馆中已学过的几本书,他还自己学习《论语》,把不懂的地方、不认识的字记下来,积累一段时间去请教外公。时间一长,他竟然把《论语》读完了。

    齐白石每天除了读书识字,他还坚持每天画画。他曾下定决心,做一个像王冕那样勤勉的画家。于是齐白石坚持不懈,养成了勤奋刻苦的习惯,尽管他的生活很艰苦,但是他收获的却是无限地快乐充实。为了表示纪念,齐白石专门刻有“吾幼挂书牛角”印。

    齐白石自幼体弱多病。由于他每天帮家里干活,有时还要读书至深夜,祖母对他的身体十分挂牵,为了乞求平安,她还特意请一位瞎子为齐白石算命,同时还获得了一件铜铃和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的铜牌。可惜的是这铜铃和铜牌在民国初兵乱中都丢失了。为了表示对祖母和母亲的感谢与怀念,齐白石还特意仿制了一套挂在腰间,上面写了一首诗:

    祖母闻铃心始欢,也曾挂角牧牛还。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

    星塘一带杏花风,黄犊出栏东复东。身上铃声慈母意,如今亦作听铃翁。

    正是由于贫困的家庭环境,齐白石才日益养成了勤奋好学、遇挫不败的习惯。这为他以后成为大师奠定了最初的根基。由此可见,逆境是人生成长的最好学校。没有那样的家庭环境,或许20世纪的绘画史上就会少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通常而言,人们衡量一个人的智力用IQ,对于逆境而言,还有“逆境商”。它指的是AQ,即AdversityQuotient,是当人面对逆境时所产生的反应能力。当一个人AQ指数高时,他面对困境就会自我激励、知难而进;当AQ指数低时他就会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最终一事无成。

    当一个人的智商、情商水平相当下,逆境商将会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事业成功发挥关键的作用。一个人只有摔过多次跤之后才会学会走路,只有多次扣错扣子后才会学会穿衣服。从小到大,孩子的成长遇到无数的麻烦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只有在逆境中磨练自己,他才会学会逆事顺办,自我控制情绪,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只有在经历逆境之后,一个人才会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这会他一生的生活、解决问题、寻找答案、承受失望的能力产生重要的帮助。

    挫折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逆境是培养孩子耐力和韧性的好学校。家长只有正确对待挫折与逆境,就会让男孩在人生的成长中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坚持、执著的品性,为人生中的困境罩上希望的光环,为实现人生的理想插上成功的翅膀。

    29.及时反省,纠正男儿的过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男孩要经常自我反省,它犹如自己的一面镜子,发现你的过失,让你不断纠正。

    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被公认为是现代物理之父。儿时,爱因斯坦十分贪玩,屡屡犯错。为此母亲对他十分担心,尽管母亲含辛茹苦,嘱咐他刻苦学习,锻炼毅志,否则不会有好的将来。然而爱因斯坦一直没有将母亲的嘱托放在心上。他依旧每天和自己的小伙伴在玩耍。到了他16岁的时候,父亲的一次教诲让他幡然醒悟,正是这次悔悟改变了他的一生。

    有一天清晨,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爱因斯坦准备和自己的伙伴去河边钓鱼,父亲把他拦住,语重心长地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一起去清扫工厂的一个大烟囱。要想走上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于是我和杰克大叔商量,他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我们俩各自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爬上去。当道清扫完毕下来时,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当我们钻出烟囱的时候,我看到杰克大叔的后背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简直就是演话剧的小丑,十分可笑。”

    爱因斯坦听后,脑袋中浮现出杰克大叔满脸脏兮兮的画面,心想当时一定很有趣。讲到这,父亲停了一下,微笑着说:“当我看见杰克大叔的样子时,我觉得自己肯定和他一模一样,脏得不敢见外人。于是我赶紧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脸,而且洗了好几遍。而杰克大叔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竟然以为他和我一样干净,于是仅仅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看到他满脸黝黑,简直笑破了肚子,有的甚至还以为他是从神经病院跑出来的。而杰克大叔依然被蒙在包里,不知是何原因。等到他回到家中照镜子时,才恍然大悟。”

    爱因斯坦听完这个故事,不禁哈哈大笑。然而此时,父亲显得十分严肃,父亲对他说,“通过这个故事,你要清楚一点: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天才永远以为自己是白痴。”

    爱因斯坦听后如梦方醒,他想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禁不住满脸愧色。从此他离开了那群顽皮的伙伴们,时时刻刻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最终他成就了一番不朽的事业,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生就是这样,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别人的建议只能是个参照物,只有自己才真正清楚自己的现状。尽管别人耳提面命,提醒自己,而自己依然我行我素,无动于衷,这样自己永远只能是停滞不前,毫无进步。另外,自己不分青红皂白,盲目和别人过分攀比,结果只能让自己陷入失去自我的泥潭,难以自拔。尤其是男孩,将来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能见异思迁,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有一位男青年,他的愿望是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做过许多尝试,但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无数次的失败让他心灰意冷,异常苦恼,于是他找到自己的父亲,向父亲倾诉了自己的苦恼。

    他的父亲一辈子以打渔为生,父亲得知儿子的困扰后,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的船员,他长得十分英俊,也十分勇敢。因此他想自己亲自驾船出海,让自己亲身见识一下大海的神秘莫测。然而他的技术很一般,出海经验十分匮乏。因此其他船员劝告他一定要慎重行事,最好自己不要贸然出海。但船员不顾老船员的劝说,毅然一人独自带上粮食出海,结果他一去无返。原来他在途中遇上风浪,可是他对掌舵并不是十分熟练,所以他最终丧生于海。对于你而言,要想驾驭自己人生的航船,首先要懂得修建好自己的码头。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先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只有胸有成竹,未雨绸缪,自己才能万无一失。即使遇上困难也会有权宜之计,渡过难关。否则自己只能在遭遇磨难时不知所措,满脸茫然。”

    男青年听完故事后感触很深。于是他不再向以前那样四处尝试,结果他自己静下心来,刻苦读书。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考上了名牌大学。大学后他自己又勤奋专研,成为班里的佼佼者。毕业后他又凭借自超强的能力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让其他同学十分羡慕。

    男孩要懂得反省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过失与不足,并且加以改正,让自己不断进步。反省既是对自己言行举止的客观认识与评价,又是自我批评的表现形式,是对自我心灵的净化。通过反省,一个人才会提高做事效率,防止再次犯错,同时它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让自己今后能够理智地去处理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各方面的问题。

    反省自己,贵在静下心来扪心自问:自己过去所做的事情有无过失,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自我反思,首先要严于律己,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个人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不敢承认错误,那么他只会裹足不前,毫无进步。一个人犯错并不可怕,怕的是他不懂自省,屡屡犯错。自我反省,还要对自己进行自我鼓励,达到有效心理暗示的目的。

    所以,每一位男孩,当夜幕降临你躺在床上的时候,你要对自己过去的一天进行反思: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我哪方面需要改进;明日我需要完成的事情有哪些。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就会让自己不被窗外的纸醉金迷所诱惑,不被世俗的滚滚红尘所迷恋,让自己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不断向自己的人生理想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0.阳刚之气,男孩必备的气质

    男孩应告别“娘娘腔”,具备阳刚之气,将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当今社会,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以前人们凭借衣着、声音便很容易辨出男女,现在却变得困难起来。有的男孩说话细声细气,带着点“娘娘腔”的味道。这让很多父母十分担忧。

    强强是家中的独生子,他的降临给家中带来了很多快乐。后来,随着他的长大,他的妈妈便发现儿子喜欢的是积木等女孩喜欢的玩具,从不喜欢舞刀弄枪。别人家的小男孩经常爬上爬下,而他却从不对这感兴趣。后来他的妈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儿子的行为和他爸爸经常不在他身边有关系。由于强强的父亲常年工作在外,强强都是在母亲和保姆的教育下长大的。他的妈妈原本想要一个女孩,所以从小就让强强穿裙子、给他买洋娃娃。母亲的这种错位教育让强强趋向于女性化。

    对于缺乏阳刚之气的男孩,教育专家建议家长没必要大惊小怪,过分担忧,这样只会让男孩加深对自己的“异样感”,变得极其自卑和内疚。因此,父母要培养铮铮男儿,让自己的男孩不再“娘娘腔”,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父母要循循善诱,不应责备呵斥。父母在纠正男孩“娘娘腔”的不良行为后,务必要注意最好做到不留痕迹。

    其次,父母要做多注意自己平时表示“期待”的言辞,如果有些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诸如“要是个男儿多好”或“喜欢男孩”等表示自己的“期待”或“希望”的话。这会导致男孩便可能在潜意识里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性格有意向“女孩”靠拢。以讨家长的欢心。

    第三,父亲应多抽出时间来陪儿子。父亲不论工作多忙,都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难能可贵的父亲。只有让男孩经常与父亲接触,他就会观察父亲的一举一动,试着模仿他们的动作,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

    31.执着追求,男儿要不懈努力

    不管人生的路程多么艰难,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尝试。人的一生成败不能寄希望于别人,一切只有靠自己的顽强奋斗。

    男孩要想成就事业,有所建树,只有凭借自己的顽强拼搏。他要始终坚信一点:一个先天愚笨的人,如果后天不懈努力,他同样就会变得聪明;与之相反,一个先天聪慧的人,后天满足现状,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在求知的漫长道路上,一个人不管他出身卑微还是优越,关键是他自己个人的努力,只要他怀着执著的信念,他就迟早会取得非凡的成绩。

    在美国,有一个少年,他从小树立的梦想是当一名赛车手。后来,当他长大后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向长官请求自己要学习驾驶汽车,长官答应了他的请求。其实这是他在为自己做一个优秀的赛车手默默准备。

    当少年退役后,他来到一家农场,为场主开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利用工作的业余时间,一直在坚持参加一支业余赛车队的技能训练。他十分积极。一旦有机会练车,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参加。

    有一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准备举行一场赛车比赛。少年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他马上报名参加。当赛程进行到一半多的时候,他的赛车位列第三,因此,他非常有希望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甚至是冠军。

    然而就当胜利在望的时候,不幸却发生了。就在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他的赛车和前面的赛车发生了严重的碰撞事故。两车相撞,赛车燃烧起来。少年在这次事故中被严重烧伤,体表烧伤面积达40%。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他才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不过遗憾的是,他的手指被严重烧伤,萎缩在了一起,这意味着他的手残废了,他也再也不能开车了。

    这个不幸的消息对少年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可是这仍然没有打消他的梦想。于是他无数次强忍痛苦,接受了植皮手术。另外,为了训练手指的灵活性,他还不停地练习用残余的手指去抓木条。当他做完最后一次手术之后,他又回到了农场,换用开推土机的办法使自己的手掌重新磨出老茧,并继续练习赛车。

    生命创造奇迹,九个月后,少年重返赛场,他参加的是一场公益性的赛车比赛。不过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获胜,原来他的车在中途意外地熄了火。不过,在随后的一次全程200英里的汽车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再过了两个月,少年再次勇敢地站在了上次发生事故的那个赛场上。这次他并没有因上次的事故而心生恐惧,相反他却胸有成竹。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少年最终赢得了250英里比赛的冠军。

    这个少年就是吉米?哈里波斯,美国颇具传奇色彩的伟大赛车手。他用自己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如果换做常人,他一定会在那次事故之后永远不再开车,但是吉米?哈里波斯却不是,尽管他遭受了一生中最大的灾难,但是他却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依靠自己,进行非人的训练,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州的一所学校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罗森塔尔博士特意让校长叫来了三位教师,他讲道:“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执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听后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心中自然是无比地高兴。

    同时,校长还特意叮嘱老师,要以平常心去对待这些孩子,千万不能让他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爽快地答应要保持秘密。

    一学年过去了,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提高迅速,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

    这时,校长才告诉了老师真相。原来这些学生只是校长随机抽调的普通学生,根本不是先前所讲的自己刻意选出来的。而他们三个人也是如此,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

    由此可见,世上所谓的天才并没有依靠别人的赐予,他同样是经过个人多年的艰难打拼而得到的。正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他才会及时发掘出自身内在的潜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些非天才们只不过是让自身的潜力继续隐藏罢了。

    32.珍惜时间,进行时间统计

    男孩应从小学会珍惜时间,统筹安排它们,让自己用较少的时间作出较多的事情。

    很多男孩贪玩,写作业时做得太慢,不认真完成作业,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事实上,孩子的时间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完全没有自己支配的自由。如果这些都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他才会故意消磨时间,办事拖拖拉拉。在这种没完没了的学习过程中,男孩的心态是消极的,既没有目标,也没有兴趣,这会使他心烦意乱、错误百出,时间又拖得很长,结果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父母要想让男孩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就应该给男孩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让他们被紧张的学习所劳累。

    有的男孩办事经常随心所欲,根本不懂时间观念。所以父母应该灌输他们这方面的思想,尽量不要干扰他人的学习。为了给男孩提供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父母在家中时不应该有太多的噪声。一般情况下,父母也不要陪读或监督,只需在男孩学习结束后进行检查。检查作业时,首先要孩子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其次是看孩子完成的作业的质量如何。如果孩子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父母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没有按规定去做时则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珍惜时间,就要把握自己的分分秒秒,还要注意避免给别人过多的干扰。当年,法国文学家雨果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众人经常来他家道贺,邀请他赴宴。雨果出于礼节,不好推辞,只得接受。然而,他却因此浪费了许多能够产生创作灵感的时间。为了把握自己,避免干扰,雨果费尽心思,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又把胡子剃掉。如果有人来请他赴宴的时候,他便对人说:“你看我的头发多不雅观,很遗憾我不能去了。”邀请者无奈,只好只身返回。当雨果的头发长整齐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有的男孩从来不对时间进行管理。即使自己浪费了时间,他自己也不是太清楚。因此,为了让男孩合理地利用时间,就得学会检查自己的时间运用状况。

    前苏联的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经过研究,提出了“时间统计法”。自从26岁开始,柳比歇夫便开始把平时的研究、阅读、写作、散步、开会、讲课、说话等各项工作所占用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这个时间统计法他从未间断,一直持续到82岁。在整整56年的时间里,柳比歇夫从没间断过统计。每天他要对自己记录下来的时间进行一次小结,每月他要进行一次大结,每年再进行一次总结。通过总结,柳比歇夫能及时发现自己的时间用到什么地方了等。

    时间统计的目的是有效利用时间。这帮助柳比歇夫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时间统计法使柳比歇夫有充足的时间写出了70多部学术著作以及许多论文。

    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可以要求孩子每天把自己的时间运用情况记在日记本上,每月分析自己时间运用的规律,找出浪费时间的地方。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减少时间浪费。

    为了让男孩父母让孩子先对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制订一个计划,在晚上再对自己的计划进行总结,看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为什么会没有做到,是不是哪里浪费了时间。然后,教孩子减少时间的浪费,每天按计划完成任务。

    33.善于计划,合理进行安排

    做事有计划可以有助于男孩有条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还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处理各种事情。做事有计划,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避免走许多弯路。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男孩要想所作为,就必须善于在行动前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做事有了计划,事情才会有条不紊地进行,才会水到渠成,直至成功。如果一个人做事没有计划,不注重条理,他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成绩。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没有条理、没有计划的孩子将会比其他人走得更辛苦。

    当孩子提出某项请求时,父母可以问孩子:“你的计划呢?”当你的孩子逐步习惯了在行动之前做计划后,他就会养成先计划后办事的好习惯。作为父母,你可以耐心地与孩子讨论他的计划,并使计划趋于可行,那么,孩子也就悄悄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孩子还小时是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俗话说:“3岁看大”就反映了这个道理。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对孩子终身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反之,如果忽视这方面的培养,则是为盲目、紊乱的不良行为开了绿灯,一旦形成习惯则很难纠正,那么,要让男孩做事有计划,首先要要求男孩做事要有条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任何事情,男孩做事都要有条有理,不能杂乱无章。比如,自己的房间摆设要井井有序,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以免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晚上睡觉之前,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习惯成自然,要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恒心,同时还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引导。

    另外,男孩做事有计划,父母可以做榜样,向孩子示范自己的计划。每做一件事情时,父母要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孩子,有时号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参考他的意见。比如周末到了,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今天我想好好安排我们的生活,吃完早饭后,我们到公园去看花展,然后回来吃午饭,午饭后你小睡一会,一点钟我们去少年宫学画画,三点我带你去海洋馆,回来后,你要写一篇一天的见闻,你觉得这样安排好不好?”

    父母还应该向男孩强调计划的重要性,给男孩的各项行为制定一些周密的计划。当计划制定了以后,孩子必须按计划办事,不能半途而废。一个习惯的形成关键在持之以恒,因此应经常坚持对孩子计划性的要求,并强化这种要求。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男孩主动按计划对心理和行为做出调节,发动不想做而必须做的事,抑制想做而不该做的事。

    34.乐于面对,接受挫折教育

    戴尔·卡耐基说过:“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牢靠的踏脚石。若肯研究它们,利用它们,便没有别的因素更能对一个人发挥作用。”对于男孩,接受挫折教育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海浪有高潮也有低潮,人生有峰顶也有低谷。在前进的道路上,男孩的人生不可能永远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永远背时背运、道尽途穷。面对困难,男孩应该顽强拼搏,只有拼力攀登,才能更快地到达顶峰;只有主动奋斗,才能更快地突破逆境。

    海伦·凯勒两岁时不幸被病魔残酷地夺走了视觉、听觉和说话的能力,从那一刻起,他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嘴也不能说话。对于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来说,这真是灭顶之灾。然而凯勒并没有被困难压倒。这时,一位家庭女教师出现在了她的身边。女教师犹如天使教会小海伦怎样与人打交道。他们相处几天关系便很融洽,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不懈努力,刻苦学习,凭借顽强的意志考上了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

    海伦·凯勒在老师的无私帮助下进行全世界旅行,她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帮助聋哑人的教育事业。她也成为了一名聋哑作家,她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人吩咐,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她还出版了自己的自传性作品《我的人生故事》,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座教堂遗迹上,刻着“事必如此,别无选择”八个字。它告诫世人面对人生的挫折,消极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直言面对,敢于面对才是理智的举动。哲学家叔本华认为“逆来顺受是人生的必修课”。诗人惠特曼则用“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来表示对挫折的态度。那么男孩就必须接受挫折。

    所谓挫折,它指的是现实中的情况不如预期设想时的情境与感受。根据年龄的不同男孩会有不同的挫折经验,也有不同的表现。对于幼小的男孩来说,他想要外出玩耍,妈妈不允许;或者他想吃冰激凌,妈妈表示反对,这些都可能使男孩感到他有受挫折的感受。遇到挫折时,年幼的孩子通常会哭闹或发脾气。对于学龄期的男孩,他们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可能是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或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比如他希望能自己数学考100分,结果只考了90分。面对挫折时,他们的表现是生气、沮丧、觉得丢脸等情绪反应。遭遇挫折是人生必经的坎。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我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并做自我调整。

    很多时候,父母会觉得幼小的男孩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而挫折会使男孩感到痛苦和紧张。因此父母不愿意让男孩遇到太多的挫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男孩受点挫折,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段经历有利于培养男孩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发展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所以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然而,有的父母会误以为把挫折教育当做吃苦教育,特意让男孩参加一些以吃苦教育为主的夏令营,或者参加一些探险、到边远穷山村去体验的活动等,这是片面的挫折教育,或只能说是挫折教育的一个方面。

    家长要男孩挫折教育,其目的是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培养孩子的耐挫折能力。它涉及到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而是时时地、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为了让挫折教育起到更佳的目的,父母还可以讲现实中自己所遇到的事业和家庭生活中的不如意告诉男孩,让他对挫折能够全面认识,为他今后正确对待各种不如意树立榜样。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生活的热爱、执着、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会在男孩幼小的心灵上树立榜样,成为他们今后面对挫折的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35.自我控制,调整消极情绪

    任何人都会有情绪失落的时候,男孩也不例外。父母应该从小教会男孩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控制。

    现实中男孩难免会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这时他们要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应该鼓励他把不高兴、不愉快的事件告诉父母或其他人,保持乐观情绪,只有这样,男孩才会走出心灵的阴霾,保持良好的情绪。

    成亮是一位脾气暴躁的男孩,任何事情只要不顺他的心意,他便会大发雷霆。为了纠正他易怒的情绪,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的父亲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天,父亲把成亮叫到一面墙壁面前,对他说:“孩子,爸爸知道你脾气不太好,这也不是你希望的。但是,骂人,脾气不好会影响到别人。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感到自己要发火的时候,就在这面墙壁上贴个图标。”随后父亲给了他一叠图标。

    过了一周,墙壁上果然贴上了许多图标。一天晚上,父亲指着墙壁对成亮说:“孩子,你看到自己的坏脾气了吗?”成亮感到有点惭愧,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父亲说:“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一天不发脾气,你就从墙壁上撕下一个图标。”

    第一天,成亮遇到烦心事,难以忍受发了火,晚上他十分后悔。到了第二天,成亮居然心平气和,没有发脾气。过了一周,成亮居然有三天没发火。一个月后,墙壁上的图标都被撕掉了。那天晚上,父亲又把成亮叫到墙壁前,对他说:“孩子,现在你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这非常好。你看看,以前你发脾气的图标虽然被你撕下了,但是,图标的痕迹还在。这说明你每次发完脾气之后,不管是给他人还是给自己都将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成亮惭愧地笑了笑,从此以后,他很少再发脾气了。

    一项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的一生中,一天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所以每天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众所周知,人的情绪有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两种。情绪是男孩对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应,他们经常会被自己消极的情绪所困扰,让男孩成为情绪的奴隶,让消极的心境左右他们的生活。

    消极情绪不利于人的健康。科学家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很可能患有心脏病,哈佛大学曾调查了16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他们中经常焦虑、抑郁、和脾气暴躁者比普通人高三倍。所以男孩经常保持消极情绪,会对他们的健康不利。所以男孩就应该学会控制情绪、克服消极情绪。

    男孩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步纠正发火、骂人、说脏话的不良习惯。这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找到适当的宣泄方法。遇事不如意或遭遇突发事件时,男孩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或者是大喜大悲,或者是做事不顾后果,容易冲动。而善于自我管理的孩子就知道情绪是怎么回事,情绪的体验是什么,应该怎样去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等。

    男孩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应鼓励他把不高兴、不愉快的事件告诉父母或其他人,以缓解心中的不快。很多时候,男孩由于和父母有距离感,即使心中有烦恼,也不会和父母去讲。这时,父母平时要注意观察男孩的情绪。当家长发现男孩有点不正常的时候,他就应该和男孩多沟通,多交流,让他说出心中的不快。对生气、愤怒、悲伤等情绪可用排泄法加以调整。若生气或大怒时,可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声吼叫几声,或到外面跑步,这样可以把“气”排出来。

    另外,父母要培养男孩乐观的性格。心理学家米切尔?霍德斯说:“一些人往往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思想等同于现实本身。其实我们周围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中性的,是我们给他们加上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你倾向选择哪一种?”为此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同一张卡通漫画显示给两组被试者看,其中一组的人员被要求用牙齿咬着一支钢笔,这个姿势就仿佛在微笑一样;另一组人员则必须将笔用嘴唇衔着,显然,这种姿势使他们难以露出笑容。结果,霍德斯教授发现前一组比后一组被试者认为漫画更可笑。这个实验说明人心情的不同往往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因此,男孩对身边的食物要以积极地心跳去面对,只有保持乐观,他才会笑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快。

    36.勤俭节约,不能过分浪费

    勤俭节约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男孩从小便应懂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华华在家中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一直对他是百般宠爱。平时只要他要什么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可是一件事情改变了父母的做法。

    有一天,爸爸和妈妈带着华华到肯德基去吃饭。华华在家中已经养成了浪费的习惯,他让爸爸给他要了最贵的套餐。可是结果他根本吃不了那么多。在他旁边有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人家总是要最便宜的,因为他觉得父母赚钱不易,所以只要能够吃到就可以了,没必要在意要最贵的。回到家后,华华的父母经过反思,觉得他们的娇惯让儿子从来不懂得珍惜,不懂得节俭。因此他们决定以后要培养华华俭朴节约的习惯。

    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信奉一个朴素的道理:凡是勤劳俭朴就可以兴旺发达,懒惰浪费最终会招致失败。中华民族便是以其勤劳俭朴的美德著称于世,并凭借这种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因此,人们将勤劳俭朴视为一种美德。然而,如今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总是任劳任怨,不辞劳苦,给儿女提供一切优越的条件,往往忽视了对他们勤劳俭朴的教育。

    对于父母,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尽管家中只有他一个孩子,也要从小让他懂得与别人分享,不能让他觉得自己是家中唯一有特权的人。有的父母自己节衣缩食,对自己要求苛刻,对儿子则是大大方方,从不拒绝。这样的纵容会让男孩觉得自己的一切要求都是理所应当的,父母为自己的全心付出也是应该的。这会让他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习惯。有的男孩还会那父母的血汗钱随意请客,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他们根本不会理解父母的苦心,不会懂得孝敬父母。父母要从小让男孩觉得自己只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有了任何好吃的东西要懂得和父母分享,不能只是自己一人独占,从不懂得心疼父母。

    父母应以身作则,为男孩做好榜样。父母在生活中应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节约一度电,珍惜一滴水,绝不浪费一分钱。父母要告诉男孩“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这样,男孩就会从现实中去理解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别人劳动的结晶,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训的深意。只有懂得“勤以立志、俭以养德”的道理,男孩就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