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生的金口才-人生职场的金口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我介绍——抢先给考官留下印象

    要相信自己是更有创造性的,创造力是可以训练和锻炼的。

    ——布朗尼科夫斯基

    参加面试时,自我介绍有时比证件、名片之类的东西更为重要,它可以“先声夺人”,很快给主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

    成功的自我介绍,不仅依靠声调、态度、言行举止的魅力,而且还要考虑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适当的氛围。比如:

    (1)把握好时机。所谓好时机,一方面不破坏或打断考官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够很快抓住对方的注意力。

    在需要等待的时候,一定要等待,而且努力使自己当好考官谈话的听众。

    (2)一定要自信。如果你先前了解考官和与其相关的人,话题涉及他们时,尽可能以自然流畅的语调来赞美对方,让人感觉你的赞美是从心底发出的,而不是过分奉承和吹捧。

    (3)尽量表示友善、诚实和坦率。这不仅要从你的话语中自然流露出来,更应该从态度和眼神中体现出来。

    (4)清晰地报出自己的名字。尽可能用诙谐的方式加深考官对自己的印象乃至好感。

    (5)表示渴望认识对方,使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

    例如,知道对方的职务时,可以重复地称呼对方“某处长”、“某主任”,千万不要直呼其名,以表示自己对对方很尊重,且很荣幸结识对方。

    当然,自我介绍并不一定要很完善,有时候可以留有余地,有时候需要借助旁人来介绍自己,有时候需要采取间接的行动方式,这就要看你能否灵活处理了:

    反客为主

    选择职业对于加入劳动大军的青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从事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劳动比从事违反本性的劳动要使人愉快得多。

    ——克鲁普斯卡娅

    我们从稚嫩走来。我们向成熟走去,在我们的世界里,太阳将始终照耀我们。

    ——佚名

    职业难求,好职业更难求。无论你的求职体验多么丰富,当你面对一份期盼已久的工作时,表面虽然十分镇静、侃侃而谈,然而内心却是谨小慎微,不敢丝毫放松。

    面试过程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问题不容忽视,如果能对它多一些关注,并力求表达的效果,这将有助于提高对方对你的评价,有助于你的临场发挥以及营造面试的良好气氛,从而掌握主动权。

    1.打破沉默

    面试之初,大多数时间都是保持沉默,不是应试者主动发言,而是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又出于种种顾虑,害怕主动说话,结果使面试出现尴尬场面。即使有人偶尔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也相当生硬,显得极不自然,与这种场面很不协调。其实,无论是面试前还是面试中,面试者主动致意或与对方交谈,都会给对方留下热情和善于沟通的良好印象。

    2.积极应答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考官经常会提出一些让应试者难以作答的问题。对此很多人不是面红耳赤、表现拘谨便是敷衍几句,不从正面去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

    比如问:你为什么5年中换了3次工作?有人也许会以工作困难、上级不支持等为由,替自己辩护,而不是告诉面试官:从事不同的工作,可以增长自身的知识,以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3.善于向面试官提问

    面试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不该问的你去问,而该问的不问:

    比如,有些人在面试中打断面试官谈话而提问,这就属于不该问。也有些人面试前对要提问的问题没有充分准备,等到有提问时不是没什么可问,便是所提的问题没有丝毫价值。而事实上,一个善于提问的人表明他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种人会让面试官刮目相看。

    4.不“套近乎”

    大多数面试考官是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他们最讨厌的便是喜欢套近乎的应试者,因为面试过程中双方保持的关系过于亲密或过于疏远都会影响面试官的评判。

    过分“套近乎”也会在客观上妨碍应试者在面试时详细地陈述自己的专业经验与技能。

    应试者最明智的作法是列举一两件有根据的事情来赞扬你所应聘的单位,让对方感觉到你确实对这家公司有极大的兴趣。

    5.巧妙收场

    很多求职应试者不知该如何给自己的面试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他们有的因成功的兴奋,或因失败的恐惧,会显得手足无措。

    面试结束时,应试者不妨表达对应聘职位的理解;充满热情地告诉对方你对应聘的此职位感兴趣,并询问公司的下一步安排;最后应面带微笑和面试官道别,并对面试官的接待表示感谢。

    接受挑战,不卑不亢

    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来推动你。

    ——富兰克林

    面试时不可避免地会有主考官提出问题要你回答。

    作答时,首先要知己,对个人自身的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有一个比较充分和清醒的认识;其次要知彼,对招聘单位的情况知道得越多越细越好,但要注意面试时不一定要把它们都讲出来。

    下面是面试中主考官经常提到的几个问题做的应答示例。

    (1)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面试时你必须简洁明快地在两分钟之内将你的履历、受过的教育、工作能力及技能特长做一个介绍。然后,用自己工作中的成绩证明你是个精干、稳重、积极进取的人。要给人留下练达而诚恳的第一印象。

    (2)为什么你要从事这个工作。此时,你切不可犹豫,而应当机立断,不妨坦率地告诉对方:我从事这份工作对贵单位来说很有必要。此问题主要是考查你的判断能力以及你说话时的态度,更主要的是窥探你的求职动机。

    拖泥带水或故意做作的答对只能使你处于不利的位置。

    (3)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这个问题主要考查你是否对招聘单位有足够的认识,看你是否真有潜力,沟通交往能力如何。如果你事前对该企业的一些相关的资料及具体的统计数字有所了解就不难回答了。假如你的回答客观而全面,又具有针对性,那么你就会得到招聘者的关注。

    (4)你有什么长处。对于回答这个问题,要有所谨慎,但也不可失去这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你可以谈自己的兴趣、热诚、做事果断、意志坚强等。面试是有时间限定的,要将自身主要的特长展示给招聘者,并深深地打动招聘者的心。

    (5)你有什么弱点。这个问题无疑是有意向你身上泼冷水,这是考官在测试你的自控能力。你最不能说的是“我记不起曾经失败过”。这种回答只能表明你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人,或被人以为你过于圆滑、缺乏坦诚。最好的办法是把你的弱点用“优点”表现出来。

    (6)哪种类型的领导你最喜欢一千万记住绝不能踏入对领导评头论足的禁区。因为让人讨厌的领导每个单位都有,也许,他就坐在你对面。如此直言回答只能自讨苦吃。你可以选择一位著名的领导人物作为崇拜的偶像,也可以机敏地将话题引开:“我喜欢能干、有魄力、有领导才能、给我机会尝试、肯及时指导批评我的领导。”

    (7)有何值得骄傲的成绩。面对这样的提问,你若哑口无言就表明你是一个水平一般的人,你最好举几个成功的事例,然后对招聘者说:“这些无论是否算是成绩,但都不值得骄傲。”这样招聘者会认为你坦白又不乏谦虚。

    (8)你要求的薪酬是多少。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你最好是充满信心地抬高自己的身价;但也不能过分地抬高,这个度就靠你去把握了。

    (9)你有其他问题需要提出吗。聪明的回答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回答“没有”是不可取的。机智是平时生活的积累,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脱口而出的。你不妨简略地询问一下本单位的业务范围以及领导希望你完成的任务。

    (10)为什么说你是做这份工作的适当人选。回答这种问题时你可以借用一句精辟而又极富哲理的座右铭一言概之,让人知道你所具有的知识、能力、经验使你充满自信。

    或许,你还会遇到其他实在不会或不想回答的问题,这时你就要勇于坦率承认或断然拒绝,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尴尬场面的产生。也有的考官会问及你不可能答出的问题,目的是考查你的心理素质如何。这时能果断地拒绝是非常理智的,这表明你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立场。

    在各种企业大裁员、大学毕业生众多的情况下,如果被用人单位拒绝,不足为奇。你要明白:只有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从容自若,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与其畏首畏尾,不如破釜沉舟,勇敢地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恰如其分的回答。

    “瞬间应付”法的求职技巧

    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有意识和良好动机负责。也要对自己的无意识负责。是行动而不只是言辞代表我们说话,有时言辞甚至于不说明任何问题。

    ——弗洛

    现在,许多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都喜欢采用“一分钟录像”的办法来选择人才。所谓“一分钟录像”,就是只给应聘者一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来介绍自己,同时录像,然后拿给招聘者观看。

    如果招聘单位使用“一分钟录像”的方法录用人员,那么求职者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如何充分地表现,如何更多、更好地让对方了解自己,便成了求职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求应聘者必须在短时间内,最有效、最充分而又最简洁地表现自己,从而获得求职成功。这种策略称为“瞬间应付”法。

    “瞬间应付”法的求职技巧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1.精选一分钟录像内容

    由于是一分钟,时间很短,因此说话内容不宜太多、太繁杂,着重讲好以下几个方面:

    (1)自己的简历、家庭状况;

    (2)自己的专业、主修的课程;

    (3)曾从事过的社会工作;

    (4)对自己未来工作的简单设想;

    (5)应聘的态度;

    (6)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2.一分钟内的注意事项

    例如:

    (1)在服装方面要着意打扮一下,衣着整洁,将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也是社交活动所必备的。切忌蓬头散发,不修边幅。

    (2)镇定自如,不要紧张。

    (3)礼仪周全。开始时,先说声“你好”,然后再做自我介绍,最后不要忘了说声“谢谢”。

    (4)内容要简单精练。

    (5)说话声音高低适中,吐字发音清楚。

    勇于承认缺点

    一篇美好的言辞并不能抹杀一种好的行为,而一种好的行为也不会为诽谤所玷污。

    ——德谟克利特

    承认缺点,不仅使自己获得一种好的结果,而且也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大多数人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这都是他的虚荣心在作怪,或者内心根本不想认错。

    面试也如此,有些求职者,当别人提起自身的缺点,或是不愿触及的问题时,往往在潜意识中摆出一副防御姿态,甚至恼羞成怒。这是不对的,须知你只是一个候选人,自以为是振振有词地驳倒主考官,只会给人留下固执己见的形象,从而招致“狂妄自大”的评价。那么,怎样在面试中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难题呢?

    如果自己有缺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勇敢地承认它。

    为自己的缺点辩护是无知、愚蠢的表现,重要的是使对方在感情上接受你谈及自身缺点。“你为什么留级过一年?”主考官这样问,你可以回答:“我也觉得留级一年是不可取的,当时我担任社团的负责人,心思全用在社团活动上,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学习,等我意识到这个错误时,我已经留级了。虽然我在社团活动中也有不少的收获,可是一想到自己因此而耽误了学业,就觉得自己该好好反省,这是我心中的一块伤疤,我更不愿这种事在我身上再发生。”坦率地承认自己的缺点,主考官会因此认为你是个知错就改的人,在心理上也会认同你的选择,从而公正地对你做出评价。

    有的“缺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缺点,如犯什么错了,它只是种误会,这时,你应及时澄清事实,消除对方对你的误会,缩短与对方心理上造成的差距。

    有的主考官喜欢对那些表现不错的求职者提出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从事某项工作你的缺点或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有的求职者连连摇头,回答说没有,甚至有人反问:“你说呢?你给我指出来好吗”等;有的求职者干脆实话实说:“我的缺点就是工作散漫,讨厌纪律约束。”试问这样的求职者谁敢聘用?而另一部分求职者的回答却令考官大为满意,他们既不回避自己的缺点也不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联系实际,谈自己正在努力克服和能够改正的缺点,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讲那些看起来是缺点但对某项工作有益的个性等,既体现了谦恭的美德,也正面回答了这一难题。

    人际交往中存在三种状态,一是权威式,二是理智式,三是冲动式。在面试中更需要进入一种理智式的交往状态,理智来自于充分准备以及深思熟虑,而不是心血来潮的冲动。

    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改正自己的缺点。从辩证的角度看,缺点与优点是完全可以转化的,前提是正确地认识缺点,踏踏实实地改正缺点。

    对缺点本身来讲,有些“缺点”对某些工作来说恰恰是优点;对有缺点的人来说,无论是消除误会,还是坦然承认,都会使别人对你的评价向好的方向发展。

    引起共鸣

    一个人在描述他人的个性时,其自身的个性却暴露无遗。

    ——李斯特

    凡是遇到一件事,无所适从,最好选择与你最无害的一面。

    ——萨迪

    一个出身于高干家庭的求职青年,到一个普通公司去面试,在介绍自己时说:“我的父亲是高干,但他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家中虽有保姆,但我自己能干的活,从来不让保姆给我做,而是我自己动手。由于我是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什么事情都由自己做,也从不依赖父亲的职权,所以,若能到贵公司,什么样的苦我都能吃……”结果他获得了那份工作。

    这位求职者在求职时所利用的手段就是根据自己家庭优越于普通家庭的特点,而这特点又容易引起用人单位的误解,在介绍自己时,选择让对方乐于接受的观点,与对方保持观点的一致性和相同点,消除对方产生的传统看法,缩短与对方在心理上造成的差距。

    在求职活动中,如果求职者能找到与招聘者共同的地方,显然有利于求职成功。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共同点呢?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自然属性

    自然属性包括很多因素,如籍贯、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民族、学历、文化背景、爱好等。这些属性都容易引发人际吸引,如老乡关系、同龄人等。在求职中,善于从自然属性中去发现与招聘者的共同点,并迅速地让对方知晓,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拉近双方的关系,为求职成功铺平道路。

    2.现买属性

    现实属性一般指认识、感情和意向以及兴趣、爱好、个性、需要等因素。这些因素比自然属性更能深刻地牢系双方的关系。

    在求职过程中,对原单位的事情,尽量少说坏话;否则,主考官会担心你有一天也会说他的坏话,那么你就只好永远失业了。最好的回答是“我喜欢那份工作,所以来应聘”。

    求职电话怎么打

    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有如一颗陨落的红星,连一分热也不会留下来。

    ——罗曼·罗兰

    如今,求职者大多时候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电话联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求职实际是从打电话开始的,电话在一定意义上起着投石问路的作用。在求职电话中给对方树立一个良好形象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笔试、面试。

    所以,打求职电话一定要注意礼仪与技巧。

    1.选择适当的通话时间

    这就要求你对受话人的工作时间及生活习惯有所了解,从而选好打电话的时间。比如,白天选在早晨8点以后,节假日可以稍晚一些,晚间则应在22点以前,中午12点到下午14点之间不要打电话,因为这段时间对方正在休息。如果是给单位打电话,就要极力避开刚上班或快下班这两个时间段。

    2.列出通话的要点

    在电话中向对方说些什么内容,通话时间该是多长,打电话前应做到心中有“谱”。如果怕到时想不起来,可以事先列出通话提纲,理顺说话的顺序,并准备好与通话内容有关的资料。电话拨通后,先向对方问好,随后可以问:“你是某某单位吗?”在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后,再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意图。要用简洁的语句描述自己的特长和技能,重点介绍自己的经验,并礼貌地询问对方是否有适合自己的职位。通话的时间宜短不宜长,一般控制在3~5分钟。

    3.注重通话的方式

    在与对方的谈话中,不仅要用“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而且还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因为电话是声音的传递,虽然双方是通过电话交流,可别忘了你的声音往往代表了你的形象。因此,在通话时要态度谦虚、声调温和且富有表现力,让对方很轻松地明白你的意图。

    4.注意倾听电话的方式

    打电话时要仔细倾听对方讲话,有必要时还可以边听边记,同时,还要礼貌地回应对方,比如适度附和或者重复对方话中的要点,不能以“是”或“好”去简单地作答,要让对方感到你一直在倾听他的讲话。最好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这样表示你对对方的尊重。通话结束礼貌地向对方说“再见”,不要将电话突然挂断,或是对方暗示可以结束谈话时连一句礼貌用语也没有,这些都会使你的形象在对方心中大打折扣。

    面试中的7大禁忌

    充实的思想不在于言语的富丽,它引起自傲的是内容,不是虚饰。

    ——莎士比亚

    语言是求职者在求职面试中与招聘人员沟通情况、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求职者敞开心扉,展示自己知识、智慧、能力和气质的一个主要渠道。恰当得体的语言无疑增强你的竞争力,帮助你获得成功;反之,不得体的语言会损害你的形象,削弱你的竞争力,甚至导致求职面试的失败。那么,在求职面试中要注意哪些影响自己成功的忌语呢?

    1.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的语言有:

    (1)最明显的就是“你们要几个?”对用人单位来讲,招1个是招,招10个也是招,问题不在于招几个,而是你有没有这1/10或独一无二的实力和竞争力。

    (2)“你们要不要女的?”这样询问的女性,首先给自己打了“折扣”,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面对已露怯意的女性,用人单位正好“顺水推舟”,予以回绝。

    你若是来一番非同凡响的介绍,反倒会让对方认真考虑。

    (3)“外地人要不要?”一些外地人出于坦诚,或急于得到“兑现”,一见招聘人员就说这么一句,弄得人家无话可说。因为一般情况下,不会不要外地人,也不是所有的外地人都要,这要看你的实际情况能否与对方的需求接上口,让人家觉得很有必要接纳。

    2.急问待遇

    “你们的待遇怎么样?”工作还没干就先提条件,何况用人单位还没说要你呢!谈论报酬待遇,无可厚非,只是要看准时机,在双方已有初步意向时再委婉地提出。

    3.不合逻辑

    考官说:“请你告诉我你的一次失败经历。”“我想不起我曾经失败过。”如果这样说在逻辑上讲不通。又如:

    “你有何优缺点?”“我可以胜任一切工作。”这也不符合实际。

    4.报有熟人

    “我认识你们单位的××”,“我和××是同学,关系不错”等等。这种话主考官听了会反感,如果主考官与你所说的那个人关系不怎么好,甚至有矛盾,那么,你这话引起的结果就会更糟。

    5.本末倒置

    例如一次面试快要结束时,主考官问求职者:“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吗?”这位求职者欠了欠身,开始了他的发问:“请问你们的规模有多大?中外方投资的比例各是多少?请问你们董事会成员中外方各有几位?你们未来5年的发展规模如何?”

    参加求职面试,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像上面这位求职者,就是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提出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应当提问的范围,使主考官产生反感。

    6.不当反问

    主考官问:“关于工资,你的期望值是多少?”应聘者反问:“你们打算出多少?”这样的反问就不礼貌,容易引起主考官的不快。

    7.拿腔拿调

    有一位从新加坡回国求职的机电工程师,由于在新加坡待了两年,“新加坡腔”比新加坡人还厉害,每句话后面都长长地拖上一个“啦”字,半个小时面试下来,考官们被他“啦”得晕头转向,临别时也回敬了他一句:

    “请回去等消息啦!”因此,在面试时,不要在语言腔调上做文章,说话时,保持语气的平和与沉稳。

    亲和力更是杀伤力

    领导者的责任在于不发出那些人们不予理睬的指令。发出那样的指令只能有损于他的权威。

    ——帕金森

    玛丽·凯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化妆品公司。为了扩大自己公司产品的影响,玛丽·凯女士自己用的化妆品都是公司所生产的。她也建议公司职员不使用其他公司的化妆品,因为她不能理解卡迪拉克轿车的推销员开着福特轿车四处游说、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自己不参加保险。

    那么,她是如何同职员交流这一想法的呢?

    有一次,她发现一位经理正在使用另外一家公司生产的粉盒及唇膏。她借机走到那位经理桌旁,微笑地说道:“天啊!你在于吗?你不会是在公司里使用别的公司的产品吧?”她的语气十分轻松,脸上洋溢着微笑。

    那位经理的脸微微地红了。几天后,玛丽·凯送给那位经理一套公司的口红和眼影膏,并对她说:“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觉得有什么不适,欢迎你及时地告诉我。先谢谢你了。”再后来,公司所有的新老员工都有了一整套本公司生产的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和护肤品。玛丽·凯女士亲自做了详细的使用示范。她还告诉员工,以后员工在购买公司的化妆品时可以打折。

    玛丽·凯亲和的态度,友善的口语表达,使她自然地与员工打成一片,从而得以成功地向员工灌输她的经营理念。

    亲和力就是这样,它是人们说话时一种友好的态度。

    这种方式易于消减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进而使传达者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被传达者。

    我们可以把亲和力比作盛装佳肴的器具,而把我们所要表达给别人的思想比作佳肴。如果这器具是脏兮兮且令人讨厌的,恐怕也不会有人愿意品尝盛在其中的佳肴。

    某厂面向社会招聘厂长。招聘会上3位投标人讲述自己的治厂方案,代表们互相提问,投标人当场答辩。

    其中一个女干部一举中标,荣任厂长。让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施展亲和力的。

    问:“你是个外行,靠什么治厂,怎样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答:“论管理企业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外行,何况我们厂还有那么多懂管理的干部和技术高明的老工人,有许多朝气蓬勃、勇于上进的年轻人。我上任后,把老师傅请回来,把年轻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安排好,让每个人都干得有劲,玩得舒畅,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

    问:“咱们厂不景气,去年一年没发奖金,我要求调走,你上任后能放我走吗?”

    答:“你要求调走,是因为工厂办得不好,如果把工厂办好了,我相信你就不走了。如果你选我当厂长,我先请你留下看半年有无起色再说。”

    话音刚落,全场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问:“现在正议论机构和人员精简,你来了以后要减多少人?”

    答:“调整干部结构是大势所趋,现在科室的干部显得人多,原因是事少,如果事情多了,人手就不够了。我来以后,第一目的不是减人,而是扩大业务、发展事业……”

    问:“我是一名女工,现在怀孕7个多月了,还让我在车间里站着干活,你说这合理吗?”

    答:“我也是女人,也怀孕生过孩子,知道哪个合理,哪个不合理;合理的要坚持,不合理的一定改正。”

    女工们立即活跃了起来。有的激动地说:“我们大多是女工,真需要一位体贴、关心我们疾苦的厂长啊!”

    这个故事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亲和力的现实意义,也告诉我们亲和力不是巴结和献媚,它更是一种心与心的平等和互惠。

    别让你的赞美过期

    没有任何一种企业可以归诸于某一个人,管理功能的精髓则在于知人善任,激励优秀人才。

    ——萨姆·托伊

    作为领导,要使称赞达到所期望的效果,首先要不吝惜称赞。有位成功的青年领导曾经说过:“当今的中上层领导习惯于骂人和警告人,如果能反过来称赞他人,可使对方更有信心,更容易发挥潜能。”有的领导将称赞他人作为一种用人的方法,以此来发现人才。

    但是,称赞更为重要的妙用,不吝惜称赞,并不是要你做个老好先生,随便称赞下属,而是必须掌握适当的时机。要达到这种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对一个人进行表扬、称赞,是因为他在某方面令人满意,虽然这一点相同,但称赞却要根据具体是哪一方面值得称赞,在什么地点进行称赞,对谁进行称赞,这许多的差异,便要求你熟练地掌握称赞的语言。

    1.称赞什么

    称赞一个人,当然是因为他有出色的表现,但是出色在哪一方面却有所不同,有的同志在本职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出色的成绩;而有的同志会在本职工作以外,有突出的专长和表现。对这两种情况,称赞和表扬应该有所不同。对于本职工作有突出表现者,对他的成绩进行表彰,会使他更努力于本职工作,并且使他对自己的成绩有成就感,一般情况下,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工作以外的才能,便要慎重一些。

    有的领导对于工作以外的才能表现突出的职员,会这样称赞:“你来做现在的工作,真是走错了路。做××工作,是更适合你的,看你在这方面懂得真多呀。”

    这种称赞无异于给你的职员下了逐客令,很容易让人认为你在暗示他不适合于现在的工作,这对职员的伤害更大。

    这样一来,他的工作热情顿时会减去一部分,即使领导本无此意,也会使职员产生同样的感觉,真是一大失误。

    可见,同是称赞一个人,同是称赞其工作以外的才能,表达得不同,效果便会大异。

    2.称赞的场合

    称赞,可以是公开地夸赞,也可以私下进行鼓励和肯定。但有时在众人面前大加夸赞会给“榜样”带来一些麻烦和困扰,使称赞和作用适得其反。

    现在有很多领导有一种误解,以为在众人面前称赞职员,职员会心存感激。当然,在众人面前指责职员,会使他难堪,是不当的,但称赞有时也是不易的,作为领导,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在众人面前过分称赞某职员,会使很多人不快。对于被称赞的人,经常会感到不安,而其余的人,会产生妒忌。称赞越多、越重,妒忌会越强烈。如果你的称赞有些言过其实,会使他们鄙夷你,甚至怀疑你所称赞的是否属实。

    聪明的职员在被当众称赞时,通常是说声表示感激的“谢谢”,就及时离开了,与其说他是害羞,倒不如说他是不习惯周围人妒忌的目光。

    因此,在众人面前称赞他人,必须注意:

    首先,是否会令被称赞的人产生不必要的困扰,如周围人的妒忌等;

    其次,称赞是否恰到好处,如你要考虑称赞得是否实事求是。

    3.暗中称赞

    虽然前面已经提醒您,称赞职员,应该注意不要在众人面前大加宣扬。当着被称赞人的面,不要当众给他造成不安。那么,你可以在他不在场的时候,当着他个别同事的面对他加以称赞吗?我们认为,这种“暗中称赞”也是不可取的。

    毕竟,竞争意识是人人都有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和他人进行比较,所谓的优越和自卑也就因为这样的比较而产生。因此,虽然不在大庭广众之下称赞某个人,而是在个别职员面前称赞他的同事,由于此种竞争意识和比较,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当你要称赞的人不在场时,要有所考虑,照顾一下在场人的颜面和心理感受。如何才能照顾得周到呢?这是很难办到的,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最好的办法,与其给自己找不必要的损失,倒不如不进行这样的称赞。你只要做到心里有数,对于当场者给以适当的慰勉,未尝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因此,作为领导,应该避免对于不在场的人进行称赞,尤其不能将在场者同不在场者进行比较,褒扬不在场者,直接或间接地指出在场者的不足。这样做对于各个方面都没有好处。

    4.称赞新职员

    在新职员的工作比较令你满意时,你会进行称赞。

    这时,你也会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做出赞扬总要带上一点特定的词,比如“新人怎样”、“新人如何如何”。

    这两个“新人”,会让新人有一种不自在的感受。

    为了做好对新职员的称赞,要遵守下面三个原则:

    第一,要意思单纯,不要让职员误会你的意思;第二,称赞要就事论事,要做具体的称赞;第三,称赞必须从善意出发。

    比如,初到一家工厂,小张的工作积极努力,尽力进取,领导对他也欣赏,对他称赞说:“时下的年轻人大都缺乏耐性,你是其中挺特殊的一个,好好干。”这样的一句表扬,就可能会出问题。首先,小张会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稍微干得不好,领导就一定会说‘现在年轻人都不行’,在他手下做事真是够难的。”无形之中,增加了这么多的负担。

    另外,泛泛的称赞,也不可采纳。原因就是你的话太抽象,没有对其具体成果提出赞赏,因而职员的误解也就难免。他会想:“领导今天这样表扬我,是不是他误会我了?是不是我做得有什么太过的地方?”因为这种干扰,对职员的工作也会产生副作用。

    命令不代表权威

    管理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

    ——帕金森

    经理要体谅其他人的困难,而体谅别人的困难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在他们中间。

    ——玛丽·凯·阿什

    领导的职责不仅是让属下服从,而且要知人善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指令。

    属下对领导布置的任务和下达的命令,通常能够比较认真负责地完成。但是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主管领导布置完工作,属下口头上做出肯定答复,但却并没有真正开始去做,这令领导感到伤脑筋。

    如果你是领导,怎样对付这样的属下呢?

    领导对于属下所说的“我懂了”,应该准确地弄清其含义,并准备应付的具体措施,通常有几种情况值得领导注意。

    第一,对于接受了任务的属下,应该大胆地让他放手展开工作。但平时必须注意观察他的性格,了解他的心理和语言习惯。

    第二,有些下级一向漫不经心,只因为当时领导布置而随口答应,到了真正工作时,才发现力不能及,难以应付而后悔莫及,所以没能着手去做。对于这样的下级,领导必须给予明确的指示和命令,并严格限定完成期限,在期限之前严加督促,适当地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及鼓励,使他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有些情况下,下级用抗拒的口吻说“我懂了”,语气响亮,态度倔强,似乎在驳斥领导的指示方法和内容,即使平时对领导尊敬、服从的下级有时也会这样做。

    这时领导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命令和指示是否有问题了。自己是否考虑不周,武断地下了指示,部下才如此抗拒?如果是这种情况,部下没有着手去做领导布置的工作,也不能过于责备他了。

    领导下命令给部下时,应该考虑下级的心理,一厢情愿地下命令,会招致下级的反感和反抗。

    比权威和压服更好的是使属下心悦诚服,体谅自己的苦心。

    做领导的发布命令不可能事事都如下级的意,使下级非常乐意地主动去做。有些命令下级不愿意执行,有些工作下级不愿意去干,这就需要领导有说服能力来劝说下级去干他所不愿意干的工作。

    首先,应让下级感觉到领导让其干这份工作的信赖和诚意。但命令就是命令,领导不能用乞求的口气来求下级干,而应用坚决的态度、坚定的口气来下达指示。

    其次,适当地提示下级正确的做法,给予适当的照顾和关心,使下级即使为了报答领导的关怀,也要做好这项工作。

    同上面所说的相反,遇到棘手复杂的工作而吩咐下级去干时,要以劝服和协商为主。有时职员本来就为自己能否担任这一工作而惴惴不安,如果领导采用高压手段,下级会更恐慌;有时职员因为工作妨碍到个人的休息和正常生活而不愿干,这时领导也不能以权力威胁于他或干脆放弃了。

    如果改变一下方式,用商量的口气要求对方完成某项棘手的任务,部下也许能心甘情愿,将工作做得更好。

    委婉表达难言之语

    管理者是诊断医生,他讲究实际,重视成效,但同时又是艺术家。

    ——卡斯特

    令不行,禁不止。小人纵恣,善良尽泣。

    ——梁章钜

    难说的话不说是不行的,关键是委婉、诚恳,尽量减轻对属下的打击。

    有些时候,有些话虽然并不过分,也并没有什么不正当的意图,但当领导的还是很难出口。比如说,告诉下级他被降职了,解雇了;下级辛辛苦苦拟好的计划书,却被你否决了;下级向你提出了一个好的建议,而你却由于疏忽大意或工作过于繁忙忘记审阅了,下级向你催问时,你该如何回答?

    1.变更计划

    首先要说的问题是:要更改已经通过的计划,如何向下级说明?

    万万不能对下级说:“不关我的事,都是经理一人说了算,我也没办法!”

    这样把责任转嫁给上级,自己暂时没有问题了,但部下会对经理产生怨气。或者,一旦下级明白你是在推卸责任,肯定会对你产生极大的反感,你自己的威信也肯定会降低。

    也不可为了防止下级反对,而用高压手段制止对方开口。这样做会使下级心里留下疙瘩,对领导不满,也会对工作不满,这是最不明智、最不可取的做法。正确的方法应情理兼顾,善意地说服他,才能使下级真正地心服口服,不会丧失工作的积极性。

    2.提案被耽误

    上级领导收下了下级的提案,并且满口答应“看一看”,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没有看。下级希望得到一个完满的答复,而问领导:

    “那个提案,您看过了吗?”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直率地说:

    “我现在很忙,实在没有时间细看,不过一周之内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同时,在约定时间之前,主动答复下级。下级一定会被领导主动的热情所感动。尤其是如果答复是否定的,与其让下级追问理由,不如由领导主动加以说明,表示领导的确认真对待他的提案,是有诚意的,而不是草草应付了事。

    如果提案需要递交给更高一级的领导,而上一级的领导态度不明确,以至于没有确定结论时,此时领导最好能居中说明立场,表示自己已经递交给了上级,却久久没有回音。不得已催促上级,所得答复是否定时,要详细说明,千万不能敷衍。

    3.降级通知

    有时候,公司人事调动,下级被降职,不再受到领导的重视。领导这时有责任通知他,并且要耐心安抚,尽量使他能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前往新岗位就任。

    千万记住不要用伤感情的字眼。下级被降职,心里本来就非常不痛快了,领导再用词不当,甚至恶意地嘲讽对方,无异于火上浇油,有可能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也不要等事情成了定局,再吞吞吐吐透露出要调他走的意思,使下级误会你想把他赶走,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与上司谈话管好自己的嘴

    哗哗啦啦把自己的事讲给大家听的人,他的价值一定是微不足道的。

    ——克雷洛夫

    与领导说话不能无所顾忌,尤其是在工作中,毕竟是上下级关系,以下一些引起领导不快的话尽量少说。

    不经意地说:“太晚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嫌领导动作太慢,以至于快要误事了。在领导听来,肯定有“干吗不早点”的责备意味,这样的话不能对领导说。

    对领导说:“这事不好办。”

    领导分配任务下来,而下级却说“不好办”,这样直接地让领导下不了台,一方面说明自己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也会让领导没面子。

    对领导说:“您真让我感动!”

    其实,“感动”一词是领导对下级的用法,如“你们工作认真负责不怕吃苦,我很感动”。而晚辈对长辈或下级对上级用“感动”一词,就不太恰当了。尊重领导的说法,应该用“佩服”,如“经理,我们都很佩服您的果断”,这样才比较恰当。

    对领导说:“不行是吗?没关系!”

    这话是对领导的不尊重,缺少敬意。退一步来讲,也是说话不讲方式方法,说了不该说的话。

    对领导的问题回答:“无所谓,都行!”

    如果你这样说是出于客气,这种客气反而会招致领导的误解;如果是因为你不满意领导的看法或决定,这样说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倒不如坦率地向领导表明你的观点,能解决实际问题。

    对领导说:“你不清楚。”

    这句话就是对熟悉的朋友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对领导说这样的话,更是不应该。

    化解与上司的不同意见

    如果你把事情化整为零,没有什么事会特别难。

    ——福特

    面对上司的不合理要求,许多人都是一筹莫展,不知道怎样化解。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途径,仅作参考。

    1.兼并上司的立场

    李先生是一家网络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他的顶头上司王总是搞学术、技术出身的,由于工作重点长期放在学术研究上,因此,王总对企业管理是门外汉。但出于对技术的钟情与所处的职位,王总对于技术部门的事总是亲自过问,把管理层的体系搞得一团糟,其他部门虽然当面不敢说,但私下里却议论纷纷。因此,李先生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极为不顺。

    经过一番思考,李先生决定向顶头上司王总提出自己的建议。他对王总说,真正意义上的领导权威包含着技术权威和管理权威两大部分,王总的技术权威在公司是有目共睹的,而管理权威则相对薄弱,有待加强。王总连连点头,并陷入深深的沉思。

    李先生巧妙地运用兼并策略使王总改变了立场,并获得了成功。后来,王总果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事、营销、财务的管理上,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公司运营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李先生的管理权威也得到了巩固。

    从李先生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兼并上司的立场,的确不失为向上司提意见的上策。首先,它不是从正面排斥上司的观点,而是站在上司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最终是为了维护上司的权威,出发点是善意良性的;其次,这种策略属冷处理方式,不仅没有伤及上司的自尊,也容易被上司接受;另外,使用这种策略的人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及学识修养,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兼并上司的立场。在兼并上司立场的同时,自己的领导能力亦会随之增长,甚至突飞猛进。

    2.将“意见”转化为“建议”

    选择适当的时机向上司提“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仅要包括你所提出的意见,还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案。

    首先,在向上司提建议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这里主要照顾到你的上司的心情。记住你的上司也是个平常人,当他公务缠身、心情郁闷时,即使你的建议再好,再具建设性,他也不会听进去。

    其次,你在与上司谈话时应密切注意对方的反应,你可以从他的面部表情及身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来迅速判断他是否接受了你的观点,并根据当时的话题适当地举例说明,使你的建议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你必须注意说话的态度,要从言语上表现出对上司的尊敬,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你的意思。也许对方并不完全认同你的观点,但是他会因为你的坦率和诚意而乐于听你的建议,他认同的是你这种个性的人。

    3.限用一分钟说完

    如果你需要向上司提意见,你认为时间多长合适?

    大多数上司都很难接受冗长的意见。争取在一分钟内说完你想要说的话,比起那些较长的意见来更“有理”,也更容易让上司接受;反之,假如他不认同你的意见,也不会因为你浪费他过多的时间而对你表示厌烦。

    4.相信否定也是意见的附属品

    许多人一旦建议不成,或者被上司以“我不赞成”、“这不合适”等驳回时,往往心灰意冷。其实,因为一两次的意见不被接受便放弃自己的观点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既然决定向上司提意见,就应该相信“否定也是意见的附属品”的观点,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接受对方的否定。当然,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在意见的内容上、方式方法上下工夫。

    首先,在内容上要言之有物。既然是提意见,就要把自己的意见完整、清晰地表达给对方。因此,你必须以大量的数据材料作铺垫,使意见站得住脚;否则一旦被上司问得张口结舌,就变成上司向你提意见了。

    其次,在意见的内容无懈可击的前提下,还要讲究提意见的方式方法。向上司提意见本来是件好事,但如果过于“热心”,会使自己“冲”过头,反而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给上司提意见的时候,千万不要过于自作主张而忽视了上司周围的人际环境以及时间安排。

    “希望向高处爬的人,应该踩着谦虚的梯子。”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对那些希望自己的意见被上司接受和认可的人,这句话同样适用。

    如何向领导谏言

    夸夸其谈是软弱的首要标志。而那些能够做出大事的人往往是思考以后再开口。

    ——西塞罗

    既然向领导“谏议”的目的是使之接受,那么方式方法是否得当和“谏议”的内容同样重要。

    遇到下面几种领导时,尤其要注意谏言的方法。

    1.领导不喜欢反驳

    这些领导常是很有能力、颇优异的人物,对于一时的失误,不愿接受别人的反驳。尽管如此,如果职员能够把准时机,巧妙地进谏,还是可以起到助其纠正失误的作用的。

    下属对这样的领导进谏时,必须注意方法。首先在态度上要尊重领导;其次对你自己的意见,要说得有理有据,并且要强调是你“个人的”意见;再次要能及时收场。

    因为自尊心强的领导,你越和他争论,他就越不肯认错,尽管有时他明知自己错了。既然你肯定自己的意见正确,就要让领导有时间自己否定自己的主张,采纳你的谏言。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不可恃功自负,当得知领导改变了原来的错误决定,采纳了你的建议后,不要洋洋自得,不要旧事重提,这样,领导才会更加重视你的意见。

    2.领导不重视谏言

    有些领导有时会当面应付你,也有时会当面根本不做什么反应。这种情况是不是还可以“进谏”呢?作为一名职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场中立足,要尽可能为自己创造机会,绝不应该因为领导不愿意听“谏言”

    便不去“谏”。

    对待不重视下属的领导,在谏言之前,必须充分调查,充分考虑其必要性,以使领导不得不予重视。对于领导原本已经当面答应了,但后来却音信皆无的情况,你便要反思一下自己谏言的方式是不是合适,口气是不是过重,是不是无意中表现了轻视领导的意思等。

    一个高明的谏者,遇到不喜欢听谏言的领导,都会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合进谏,比如,可以利用“人多力量大”

    的原理,和同事们一同谏言。

    3.领导不立即答复

    还有一种领导对于谏言不立即做出结论。这些领导一般处于中间管理阶层,因为他上面还有上级,便常常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对这种类型的领导提建议,他表示不能马上答复时,合适的办法是暂不争辩,稍候一段时间再说。因为每一位领导,都比职员更希望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对于好的建议,他们必定给予适当的注意。

    别让弱点暴露无遗

    人比动物高贵的地方就在于他有说话的能力。如果他把这种能力用得不当。就会比动物更低下。

    ——萨迪

    习武之人追求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硬功夫,比如“铁布衫”之类的,然而,不管你的武功是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都会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两处会被人置于死地的穴道,这就是武林中人最为看重的命门。命门不被人发现便罢,一旦暴露出来,便有性命之忧。那么,作为职场中人,你的办公室功夫又练到了什么地步?若有以下的情形出现,多半是命门暴露,虽无性命之忧,却有前程之危!

    1.过分谦虚

    假如你深信在办公室里剖析自己是一种正确的做法,从而让上司有了你有待完善的印象实在是再可怕不过的。这是因为你过于自信,自我感觉过好的缘故。更可怕的是,碰到一个对你深恶痛绝的上司,那就有你好看的了,说不定会把你扫地出门。

    2.夸大自己的才能

    一些人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于是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形式来夸大自己在同事中的影响,或以自吹自擂来引起上司的注意。懂得证明自己价值的人固然可敬,但是如果你推销自己的方式不对,那么肯定会给同事和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在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别人会因为你的自吹自擂而忽视你的其他长处。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往往暴露了你的弱点,别人会认为你是用吹嘘来给自己壮胆,在他的眼中这是你缺乏自信的表现。

    上司对你的评价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3.“哭泣游戏”的结局

    一个人在办公室的信誉,至少有50%来自他在人前的表现。

    你在上司或同事面前的表现与你真实的工作能力同样重要。任何不专业的表现,如脸红、哭泣,甚至不协调的衣着,都会影响你的形象。

    在工作场所上演“哭泣游戏”,注定要失败。如果你在老板面前因为工作而泪眼汪汪,证明你缺乏处理工作压力的应变能力与心理素质,更让人怀疑你是否能代表公司的形象。

    上司不是你的父母,更不是你的心理医生。所以,假如你有失态之举应该做两次深呼吸,再说一声抱歉,然后立即恢复常态即可。

    4.管不住自己的嘴

    在轻松的工作氛围中,上司会提议下属各抒己见,对他提出合理的建议。如果在所有的会议中你都持和上司相反的意见,那么,再开明的上司也不会容忍你的行为。所以,如果你是个天生的“反对派”,应在这种场合学会保持冷静,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最好别置身于上司的对立面。

    不与上司争彩

    讲话时要恰到好处,言简意赅,让人看到你知识丰富,却又沉默寡言。

    ——《便西拉智训》

    公司的高级经理或老板是否知道你在干什么工作?

    是否对你有较高的评价?大多数人认为,只要自己表现好,工作好,迟早会传到上司耳中。可惜情况不是这样,可能你工作相当出色,而别人根本不知道。

    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得好,也要能说得好,这样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

    1.把荣耀留给上司

    把荣耀留给上司是应付上司最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公共场合指出上司的优点,凡事让他知道:有了成绩不忘告诉同事和更高的领导,这也有上司的一份功劳;开会有上司在场时,一定不要临时搬弄新资料,应事先将资料告诉上司,由他自己提出来;不要把计划书全盘托出,要保留上司发表意见的余地。总之,处处让上司感觉到他的尊严与重要。

    2.向上司传递员工情况

    大多数上司都希望对部下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如某人的母亲生病住院、某天是某人过生日等。上司了解这些情况后适度表示关怀可增加员工的亲近感,值得注意的是,上司所需要了解的不是你对某人恶意攻击或揭其隐私,也不是叫你向他打小报告。与上司谈到同事的时候,只能谈论同事的长处,这样才能有助于你和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让上司看到你为人的正派可信。

    3.不要打听上司的隐私

    有时候,上司会在员工下班后独自在办公室呆坐,这也许是由于其面对工作压力而心情压抑,或家庭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不如意。上司这时会很脆弱,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抚慰。如果你就此肆无忌惮地探问其隐私,甚至为其出谋划策,那就是“马屁”拍在“马腿”上了。

    要知道即使上司最脆弱时,他也只是寻求适度的关心,一杯热茶足以让上司认为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下属。

    你还可以给上司随意讲出一个令人捧腹的笑话,开解他郁闷的心结,他会发自内心地感激你。记住,真正热爱你的上司,出发点应是爱戴而不是利用。

    4.做好工作后再说

    尽管许多上司从不反对下级的讨好奉承,但他们更喜欢那种工作踏实、作风正派的人。如果你把上司交代的每一件事都办得井然有序,然后再说几句上司爱听的话,比起那些只会吹牛拍马却不干实事的人,上司更希望接近你这样的下属。

    在与上司相处时,你要勇敢地迎着上司的目光,而不要躲躲闪闪;你可以坦率地与他交换看法,当然要做到不隐瞒不夸大;从不议论上司的隐私,并尽己所能努力工作,争取成为其最佳的部下。做到了这些,还愁上司不赏识你?

    与上司谈话的技巧

    知识少的人,讲话讲得特别多:知识多的人,讲话反讲得少。

    ——卢梭

    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很重要。谈话是联系上下级之间的一条纽带,因此必须加以研究,因为它关系到你的发展前途和晋升问题。

    许多与同事、亲友能滔滔不绝地说话的人,一到上级面前便结结巴巴,想好的话也不知从何说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说来,上下级地位的差距在客观上造成了感情上的差距,人们所担心的“命运”、“前途”都掌握在领导手里,若讲话出了差错将会影响今后的发展。

    另一些人认为,和领导说话要有不一般的样子,诸如此类,都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

    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如何与上级谈话呢?

    1.态度上不卑不亢

    对上级表示尊重,承认他有强于你的地方,或者才华超群、经验丰富,所以要做到礼貌、谦逊。但是,绝不要采取“低三下四”的态度。绝大多数有见识的领导,对那种一味奉承、随声附和的人,是不会予以重视的。

    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和领导谈话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从工作出发,摆事实,讲道理,领导是会予以考虑的。

    2.了解上级的个性

    上级固然是领导,但他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语言习惯,如有些人性格直爽、干脆,有些人则沉默寡言,事事多加思考。你必须适应这一点。不要认为这是“迎合”,其实,这正是应用心理的一门技巧。

    3.先给他写张纸条

    作为上级,一天到晚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他会根据问题的重要与否,去选择时机思考。假若你是为个人琐事,就不要在他正埋头思考时去干扰他。如果你不知道上级何时有空,不妨先给他写张纸条,把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点写上,请求与他交谈,或者你写上要求面谈的时间、地点,请他先定。这样,可方便领导安排时间。

    4.多准备几套方案

    在谈话时,充分了解自己话题的含义,做到能简练、扼要、明确地向上级汇报,如果有些问题需要请示,应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而且能够向上级说明各方案的利弊。

    这样,有利于上级做决断。只有一个方案是不明智的,因为没有选择余地,为此,你事前应当做周密的准备。

    此外,如果上级同意了某一方案,你最好事后立即把它整理成文字再呈上,以免日后产生理解上的分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5.据实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在工作上要报告事实的真相,这是相当关键的,这不仅有利于领导做出正确的决断,也直接影响到领导本人的威信。许多部门上下级、同级之间发生纠纷,就是因为某些人向上级报告失实而造成的。

    美国广告大王布鲁贝克在谈起他年轻时的一件逸事时说,一次他所在公司的经理问他,印刷厂把纸送来没有?他回答送过来了,共有5000令,经理问:“你数了吗?”

    他说:“没有,是看到单上这样写的。”经理冷冷地说:

    “你不能在此工作了,本公司不能要一个连自己也不能替自己反映清楚情况的人。”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说,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不能说做得很圆满,这样反而使上级反感。

    给领导足够的权威

    若要万事服从自己,首先要自己服从理性。

    ——塞内力

    尊卑有序是一种纪律的象征,维护领导权威形象是属下分内的事。

    1.陪同

    许多时候,职员有同领导出访客户的机会。这时候,领导和职员的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形象,作好陪同是对职员的基本要求,如有重要的契约或接受订货时,必须与领导同行。

    若客户和领导有直接的关系,作为下属应该站在辅助的地位,和客户初次见面时亲切地寒暄,并且做适当的自我介绍,第一次就要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要不卑不亢,给人以良好的感觉。

    当客户和领导谈话时,陪同的职员应该细心地倾听,如果对方有问题问你,你要直接或间接地征询领导的意见,然后给对方以满意的回答。

    谈判过程中,如果领导和客户在某个方面争论得比较激烈,你就要适时地从中打圆场。

    在商谈结束时,无论成交不成交,都不要被当时的气氛所影响,应尽宾主之仪,亲切地道别,不要让对方有这样的评价:“这个公司上下怎么一点礼貌都不懂。”

    或者“这个公司经理还不错,可用人不太精明,怎么选了这么不懂礼仪的陪同。”

    2.引见

    如果是请领导访问自己所熟悉的客户。这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越位”,应该将自己立于领导和客户之间的中间人立场,使领导有较多的讲话机会:

    在领导与客户商谈时,应该注意领导的谈判技巧和应对方式,并且要充分掌握气氛。气氛过“热”时,适当地“降温”,如“来,大家先喝杯茶”;气氛过“冷”

    时,不时地“加温”,可以说“这茶不错,你们认为呢?”

    这样适度地转移话题,解除尴尬,才不失为中间人的身份。

    当然,这时也不能一味骑墙,毕竟商谈是为了本公司的利益。因此,你要不太显露地为本公司出力。

    比如,当领导进一步向对方提问时,你可以若无其事地推动;当你认为领导谈判的内容不当或有必要进行更正时,应该很有默契地助领导一臂之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你同客户也是旧相识,不要过多地同领导联手以求占得上风。

    因为这样会使对方提高警觉,产生戒备心理,对双方的相互沟通无益。况且,有领导在场,你也大可不必过多地参与商谈的主要内容,领导心中自然是有数的。

    在同领导访问客户时,同他们配合,尊重他们,不仅能增进上下级的关系,在客户看来,你是一个应对得体的好下属,从而提高公司的信誉。

    让老板加薪要有技巧

    一切都靠一张嘴来谈薪水而丝毫不实干的人,是虚伪和无聊的。

    ——爱因斯坦

    加薪和升职永远是职场里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许多人并非表现不好或没有工作能力而得不到加薪和升职,他们只是不善于表现自己。

    如今的企业老板因公务缠身,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留意你的表现,作为员工有必要主动、适时地表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加薪是小李渴望已久的事情。论起资历,他在厂里一干就是4年,自认工作态度还行,也没有犯过什么过错,可是老板根本没有给他加薪的意思。小李觉得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心里很烦闷。

    也曾多次在工作总结会上暗示过老板,但老板对此没有丝毫反应。明确地向老板提出这个要求,他又觉得不好意思,怕遭到拒绝,但是不说的话又不甘心,最后他还是鼓起勇气,委婉地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意思。

    出乎意料的是,老板在观察他工作几周后果然为小李加薪了,事情就这么简单。小李认为,只要是属于自己的正当权益,就应该努力去争取。

    向老板提出加薪,也要讲究技巧。

    要懂得把握适当时机。如,刚完成一项任务,成绩十分理想,上司对你赞赏有加;年报表刚发表,公司的赢利大有改善;公司推出的新产品,销售量奇佳,公司准备摆庆功宴;或者上司权势日重,心情非常轻松。

    懂得鉴貌辨色。先了解上司何时心境较开朗,是早上?下午?午饭时?下班?还是周末?选对时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要让对方有思考余地。有些人不能在毫无准备下做出答复,又或者他也必须向上级呈报。所以应先将自己的要求提出,几天后再约上司面谈。

    当然要准备充分的理由:为何你认为加薪合理?是因为你的工作技能增加了,你对公司的贡献多了,还是责任加重了,或使公司效率增强、利润倍增……提出实例来,提醒上司注意你的真正价值。

    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是平等的。只要你认为加薪是合理的,你就有权提出。但你必须注意说话方式,巧妙地、有技巧地把自己的意图传达给老板,就算万一不被老板接受,也不至于让双方陷入尴尬的局面,以致影响日后的相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