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神秘进行到底-一眼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袁野

    “二厘馆”是小城较有历史的茶馆,在清代同治年间就有记载。

    “二厘馆”的生意很好,总有许多文人墨客、风雅之士在此品茶谈天。

    小城文士张鹤轩和李文博便是“二厘馆”的常客。

    他们有时相约而来,若李文博先来,便要上一壶铁观音,平心静气地候着张鹤轩的到来。

    张鹤轩每来必带古玩或字画和李文博一起观赏。字画在手,只见张鹤轩左手随开,右手随收,动作轻缓,珍爱之情,尽在掌中。

    两位是小城古陶玉器、奇石字画的玩家。二人一见面便有说不完的话,说到激烈时,声音大得足够引起旁人的侧目。

    一日午后,张鹤轩、李文博便为“菟丝纹与兔丝缕”是否指同一古玩而争论不休。

    张鹤轩认为:菟丝纹又称菟丝子纹,钧瓷,红若胭脂,朱砂为最。

    李文博则认为:菟丝纹就是兔丝缕,是宋钧釉的一种风格。

    张鹤轩以为:“菟丝纹和兔丝缕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这在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中是有详细记载的。”

    李文博气得说了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相让,最后张鹤轩拂袖而去。

    两人交情甚笃,即便当日不欢而散,隔日也便忘了。又一日,张鹤轩与李文博相约“二厘馆”。

    这次张鹤轩带来了三件寿山石藏品。李文博知道,这回张鹤轩定是把家底都搬出来向他“炫耀”了。李文博心里着实喜欢上了这三件寿山石藏品,但嘴上却不说。特别是那件田黄石薄意雕,石质细腻,红里带白,雕刻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影影绰绰,煞是好看,简直是极品中的极品。

    李文博在心里暗自敬佩张鹤轩。

    只敬佩不行,还要赶上张鹤轩,这是李文博心里的想法。

    于是,李文博的身影在书画瓷器拍卖会上屡屡出现,并且经常出没于专营古玩的“云宝斋”“华兴阁”“君汇轩”……

    再次相聚,已是两个月后。

    这天,李文博约张鹤轩到“二厘馆”,说是有稀罕物给张鹤轩看。

    张鹤轩一到,来不及落座,李文博便左手托底,右手扶边,将“青白瓷注碗”递了过去,还问一句:“拿住了没有?”待张鹤轩点头后,他才松开右手,再松左手,一举一动十分小心。

    张鹤轩将“青白瓷注碗”拿在手中,循着纹路,仔细斟酌。先测注碗高,口径深,足径长。再看莲花纹饰,敞口,深腹,高圈足。久久之后,张鹤轩脸上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说:“一眼货。”

    李文博听罢,很是高兴。说是“一眼货”,那意思是东西没有问题。可是仔细一想,也是句左右逢源的话。“一眼货”可以理解为看一眼就晓得是真的,也可以理解为看一眼就晓得是假的。

    李文博便说:“你这人不实在!”

    张鹤轩说:“我看不实在的是你!”

    “我怎么不实在,未见真,焉知假?”李文博说完,脸腾地红了。

    张鹤轩说:“我有个法子,可知真假。”

    李文博拱手:“说。”

    “砸了它!”张鹤轩定定地看着李文博。

    李文博起身,一把抓起“青白瓷注碗”,手指分明在抖。眨眼的瞬间,“青白瓷注碗”便碎于“二厘馆”。

    张鹤轩哈哈大笑,袖手扬长而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