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统一全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继位之争

    织田信长有信忠、信雄、信孝及信胜四个儿子。本能寺事变时,长子信忠正在二条城。他听见父亲战死的消息,就率领少数手下突袭明智军,不幸战死。信忠颇有信长的风范,死时年仅27岁。次子信雄为北田家养子,三子信孝为神户家养子,四子信胜为秀吉养子。信忠战死,留下信雄及信孝是织田家的不幸,因为两人都是浅薄而没有见识的人。

    信长死后第二十五天,也就是1582年6月27日,织田家重臣在清洲城召开重大会议。参加的有羽柴筑前守秀吉、柴田胜家、中川濑兵卫、佐久间玄蕃、筒井顺庆、丹羽长秀、高山右近、前田利家等人。

    会议席上,为了继承人问题,柴田胜家与羽柴秀吉的意见相左。柴田胜家说:“应由神户信孝殿继承信长公。”

    秀吉说:“信孝殿为神户家养子,当然该由信忠殿之子三法师君继承。”

    正如秀吉所说,信忠之子三法师虽然只有3岁,却是继承织田家的正统人选。但是,柴田胜家对于草履夫出身,而获得显赫功名的秀吉,一向反感,所以诘问秀吉说:“信孝殿是智勇兼备的人物,仅仅三岁的三法师君,怎能治理刚统一的日本!”

    柴田家是织田家历代重臣,当士兵时的藤吉郎是没有资格与胜家直接交谈的。如今诸侯看待羽柴秀吉竟比柴田胜家还重,使得胜家十多年来非常嫉妒和憎恨秀吉。隐藏在心中的不满,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

    秀吉据理力争,不肯让步。他面带微笑地说:“拥戴三法师为君,以神户信孝殿及北田信雄殿两位为摄政,共同治理织田家最适合了。您意下如何?”

    他们意见一直不合,无法取得折衷的意见。赞成胜家的是佐久间玄蕃。拥护秀吉的是丹羽长秀。前田利家等人则采取中立的态度。

    秀吉终于说:“要不这样吧,胜家殿不妨自行拥戴信孝殿为君,在下则奉三法师君于长滨城。”说完之后,自行返回长滨城。

    胜家非常气愤,对信孝说秀吉的坏话,并煽动说:“现在的形势非常明显,秀吉是个想扳倒织田家,夺取天下的野心者。拥戴年仅3岁的三法师君,只是欺世盗名的手段。信孝殿,请讨伐秀吉。”

    信孝如果是思虑周密的人,就不会轻易被柴田胜家的言语所左右。可是,信孝相信了胜家的话,竟说:“秀吉确是妄自尊大!”于是兴起推翻秀吉的念头,并开始准备。

    风声传到了长滨城。秀吉神色黯然,对黑田官兵卫等重臣说:“信孝殿真是愚蠢。我虽不愿与信长公之子作战,但如果不防备,恐怕将被灭亡。如今只有与柴田胜家决战一条路可走了。”秀吉立即飞檄四方。于是天下一分为二。

    柴田胜家一方为佐久间玄蕃盛政、佐佐成政、安井左近、毛受胜助、胜家养子柴田胜政、德山秀有、原彦次郎氏次、不破元治等,全军6万人。羽柴秀吉一方为丹羽长秀、高山右近、黑田官兵卫、蜂须贺彦右卫门等4万人。织田家的龙虎,彼此倾尽全力,一步一步迈向非胜即死的大决战。

    大决战

    1583年3月,战火在中部及近畿的山野点燃了。这一场大决战,在高山峻岭、大湖周围、城外民家密集的市街、平原、森林等地展开。但是,决定最后胜败的血战却极为短促。地点是贱岳。

    5月21日晨,以耀眼的金葫芦为旗帜,在法螺声、战鼓声及钲声中,秀吉军排山倒海般急追柴田军而进入贱岳。在崛切断崖的一处绝壁,柴田胜家儿子的柴田胜政军有的攀登、有的滑落,正喘着气,艰难地撤退。对面30米左右也是绝壁,往谷底看去,令人寒栗。

    上午7时,对面的东断崖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只见数百名胜政军坠落谷底。胜政军愕然之下一看,连西侧断崖也出现了秀吉军,真是腹背受敌。跳跃灌木丛,踢散野杜鹃花,直冲上来的秀吉军中,有一组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名传后世的贱岳七枪——已故竹中半兵卫组训的侍卫队的七个年轻人:福岛市松、加藤虎之助、片桐助作、奥村半平、大谷平马、加藤孙六、石田佐吉。另外,还有被称为贱岳三刀士的石川兵助、伊木半七、樱井佐吉。

    看到自己培养的这些年轻人为了取得敌人首级,纵横战场,勇敢善战,秀吉感到非常的高兴。挑战柴田方首屈一指的猛将拜乡五左卫门的是18岁的少年石川兵助。

    拜乡五左卫门见是少年,喝了一声:“小子,闪开!”随即以枪挥打。

    “看刀!”从枪下穿过的兵助用刀横扫,只听得马悲鸣一声,举起前蹄跃立,兵助扑向跌落地面的拜乡。一瞬间,纠缠着的两个人,从崖上倒栽到谷底去了。

    “兵助!”片桐助作边唤边往下滑,谷底的两人已经死了,却仍然互相纠缠着不放。

    加藤虎之助与敌方火枪队长户波隼人,互显绝技,杀得难解难分,终于以十字形枪刺穿隼人的胸膛。福岛市松与敌方大将浅井吉兵卫,缠斗数十分钟之久,终于取得吉兵卫首级。

    糟屋助右卫门击毙德山五兵卫,樱井佐吉杀死宿屋七左卫门,加藤孙六击取山路将监。由于这些年轻武士的奋战,柴田军大溃败,并一路向西败走。秀吉军乘势急追,由山地战转为平地战,柴田胜政血溅田野而死,佐久间玄蕃则被活捉。柴田全军溃败,胜家逃回北座本城。

    但北庄城内仅有2000余残兵把守,城外却有秀吉军4万,将城四周包围得水泄不通。胜家在城阁内点亮灯火,与重臣们把酒交谈之后,从容进入内室切腹自尽,真不愧是名门武士出身。一听到柴田胜家大败的消息,神户信孝离开自己住的岐阜城,到木曾川边的一间古寺切腹自尽,时年26岁。

    一统天下

    本来倾向胜家的伊势国泷川一益也已投降;广岛的毛利一族,不得不承认秀吉势不可挡,保持着静默;九州岛的大友义统也派使向秀吉敬致贺辞;越后的上杉景胜派使者签订同盟。信长死后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羽柴秀吉就平定了天下。已经没有可与羽柴秀吉相抗衡的人物。

    但是,仍有一潜藏着的英雄,默默地注意着秀吉如何征战取胜,那就是德川家康。秀吉很想知道家康究竟在想什么,有些什么打算。当然,家康或许也在小心地揣测,秀吉对自己有什么看法。

    不久,家康派使者呈上亲笔书信给秀吉,祝贺大败胜家,天下太平。秀吉当然非常高兴。战争已结束,和平终于来临了!日本全土子民,同声庆祝四海升平!这一年,秀吉48岁。秀吉已经成为称霸四方,无人敢反抗的人物,能顺自己的理想施政了,而秀吉的性格是地位越高,越重视自己的责任。如今既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人,秀吉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确保日本的和平。

    于是秀吉下令全国实行“刀狩”。所谓“刀狩”,就是征收民间的所有武器,然后全部熔铸成铁钉、螺钉夹等,用于京都新建的大佛殿上。当时的日本,不仅武士,就连和尚或者老百姓家中也都有刀、弓箭、火枪、枪、薙刀等武器。其实这也难怪,因为天下大乱,随时都可能有战事发生,大家为了自卫,都备有武器;可是反过来说,如果连老百姓都有武器的话,难免动不动就动刀动枪,这就难怪战乱频仍了。秀吉所以断然实行“刀狩”,就是期望获得真正的和平。

    秀吉又推行“城割”,也就是把多余的城一一拆除。因为他认为日本好不容易统一了,以前作为战争根据地的城仍然很多的话,诸侯容易背叛。废止关哨、开发交通、发展商业等,秀吉脚踏实地的施行这些良政,可说是前所未见的大政治家。

    修建大阪城

    战后,秀吉的头脑中又浮现出了一个大计划——修建大阪城。当时,文化的中心是城。高耸入云的天主阁是文化的象征。就像夏夜里无数的飞蛾喜欢到灯火周围,蚁群趋往甜蜜的食物,新的城一建好,人民就怀抱着美丽的希望,群集于城的周围谋生,那么新时代的新文化必定随着产生。

    秀吉想建造一个空前未有的的城,是由于企盼实现文化建设的理想。战争是破坏,破坏之后就必须建设。大阪真是非常适合作为建设之地,它一面临海,境内的淀川直通皇宫所在地京都,并与港口为邻和外地贸易。左有美丽古都奈良,右有山阴及山阳两道。连接四国与九州岛海陆通道的大平原的中心地——大阪,不但适合建设新文化,而且便于号令天下。

    既然选好了地点,秀吉决定立刻开始建造,预计一年完成。下定决心,就要排除万难,贯彻到底,决不拖延,这是秀吉的成功之处,也是他伟大的地方。秀吉的构想很大。前田玄以遵从他的嘱咐,尽量做大规模的设计,但是秀吉看过设计图后仍然嫌小,秀吉认为天下已经平定,紧接着的是积极建设和拓展对外贸易,因此,必须把大阪建设成日本空前未有的大城。

    秀吉最讨厌的是那种“萧规曹随”式的英雄。在统一日本全土之后,他的眼光立即转向海外。他认为日本想要富有,不仅要输入海外的文化,自身也必须有不亚于外国文化的伟大成就,城就是其中之一。要有能让外人赞叹的宏大美观的建筑,才能让日本与其他强国有同等地位,做平等交易。从这个观点看起来,设计成的大阪城,在秀吉眼中仍嫌太小。

    兴筑大阪城的工事开始了。工人6万,木材由各地砍伐后,经由海陆路运来;城墙用的巨石是由四国及中部地方以数百艘船运来。工事奉行是石田三成、增田长盛及浅野长政。筑城的同时,大阪市区也开始建设。

    一天,秀吉来工地视察工事。昔日的荒野不见了,沼泽填满,山丘铲平,濠沟纵横挖凿,市区道路拓宽,商店林立。遥望港口,只见无数帆船,繁忙出入,运输木材及石材。视力所及的陆地上,东至大和川,北及淀川,西到横堀川,南止大濠沟的工地,有辛勤工作着的数万工人。

    建造出日本国土上从未出现过的大城。如愿以偿的秀吉,满足地点着头。和那些生为诸侯之子而只知墨守祖先遗业的人相比,秀吉的抱负远大多了。出生于贫穷的农家,生长于难言的逆境,度过无暇求学的少年时代的秀吉,一旦出头,仍能不断充实自己。他的思想随着地位的升高,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有远见。英雄的伟大就在于此。

    于是,由一般藩侯也许要10年甚至15年才能完成的巨城,秀吉仅仅花了一年就大功告成。八重天主阁、五层城楼以及本殿,从此夜夜大放光明,增添了大阪夜空的光彩。人民仰望城中灯火,发现日本已获得了有力的新统治者,都深感心安。

    小牧山之战

    1584年春,信长的次子北田信雄突然劝说德川家康联合攻打秀吉。信雄这年27岁,是伊贺、伊势及尾张三州107万石的领主,并不缺什么,但他仍然感到不满足,常说伊势是乡下地方。大阪城完成后,他数落秀吉不该筑城,又觉得自己是信长之子,应该是他住大阪城。埋怨累积成愤恨,终于认为秀吉已忘了亡父之恩,于是决心与家康合力攻打秀吉。信雄只是个看不出时代已经完全改变的公子哥儿而已。

    德川家康受到信雄的游说之后,认为这或许是攻打秀吉的天赐良机。家康知道秀吉一直把自己当作强敌。所以他觉得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攻击。这也是日本战国时代勇将的普遍想法。既然迟早要决战,何不乘秀吉分心于兴建大阪城,而疏忽军备时来攻打?于是家康答应了信雄。

    听到信雄和家康的联军来攻,秀吉叹息着说:“笨蛋!家康这等人物竟不知我的心思!我实在不想在日本国内再见战火。战乱百年,生灵涂炭!……啊,家康为自己之猜忌心所蔽,终受信雄所诱!”

    但局势紧迫,不能踌躇。家康与信雄的联军,有6万之多。秀吉立即下令出征。3月21日,总数3万余的将士,自大阪城出发。这是秀吉有生以来,第一次不想作战。天下二分,再起大战,则人民将完全绝望,陷入大混乱中。行军时,秀吉好几次在心里骂家康笨蛋。

    家康军由滨松出发,经冈崎很快来到了清洲。东西两大军终于对阵于小牧山。西军的秀吉方总数8.8万,东军的家康方总数6.7万。满山都是兵马旌旗。秀吉胜,则天下归于秀吉;家康胜,则天下归于家康。

    4月9日,战机成熟。秀吉看似将要发出惊天动地的总攻击令,却暗地里派遣池田信辉偷袭家康的冈崎城。由于放密探知晓此事的家康,全军自小牧山迅速撤退,反转攻击池田军。当密袭冈崎城的池田军殿后部队,夜行到名白山林之地暂作休息时,东军追到,双方发生激战。旭日上升时,惨烈的战场已经回复寂静,只是飘散着血腥气味。

    双方各战死数百名,负伤千余名之后,殿后部队为了脱离德川军的纠缠,急向池田军本队会合,而德川军则随后追击。于是,池田军与德川军又在岐阜岳及神户狭间两地激战。战况更为猛烈,用血肉横飞来形容,也非言过其实。

    激战于下午1时结束,显然是德川军获胜。听到战败的报告后,秀吉立即站起来说:“回大阪!准备撤退!”

    以为会下令决战的将领,不禁有些茫然。秀吉爽朗地说:“哈哈哈,不必惊异。家康赢了,想必已满足。如此就好。家康一见我撤退,自会撤退。家康想必知道,两军浴血苦战,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如果在小牧山决战,我自信必胜。但我却率军奇袭冈崎城,以引家康去追击。家康军果然随后追击,以致两军互有死伤。家康并不笨,不会返来和我决战,所以我要引军回去。”

    知道秀吉全军西返的德川诸将都很兴奋,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妨一气追击,必可一举击溃秀吉军!”“这正是我军大胜之良机!”

    但家康却摇头说:“不可!战事已经结束了。筑前守引军归去的心意,现在我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是不要让彼此的部下枉死。如果加以追击,必遭埋伏之敌军反击。”

    家康制止了全军追击,目送秀吉撤退。因此引起家康与北田信雄间的不和。信雄气愤地返回伊势的长岛城。秀吉回大阪城以后,见机亲赴信雄处。信雄见秀吉只带数百骑而来,先是不解,后来才明白秀吉之意在不使其故主之子灭亡,不禁又是惭愧又是感激,于是和议成立。

    秀吉随后派遣使者与家康议和,家康当然立即接受。于是,天下又太平了。1584年就此过去。秀吉拥立为织田家继嗣的三法师,不幸在这年夭折。

    功成名就

    1585年,秀吉50岁了。7月,天皇召见秀吉,赐给他朝臣中的最高的职位——关白,成为布衣宰相,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皇更赐他朝臣的姓——丰臣。秀吉大为感激,在京都建筑了一所豪华大邸,命名为聚乐第。聚乐第是东达大宫,南至春日,西及朱雀,北有一条的巨大邸宅,四周围以石垣,并有铁柱铜扉的楼门。居室数百间,其内器物皆饰有金银。隔间之门壁,皆由天才画家狩野永德所绘的四季花草。

    1587年,聚乐第落成时,秀吉在这里招待了天皇。1590年,秀吉在此接见了朝鲜使节,也在此迎接意大利的传教士亚历山大·华利奈尼。为了让天皇游乐,或接见外国使节而营建的聚乐第,可能是秀吉美梦的实现。秀吉出生在逢雨就漏的茅屋,或许从少年时代起就还有有朝一日住豪华宫殿的梦想。

    在聚乐第落成的时候,天皇非常高兴,作了一首和歌:

    万代复八百,万世虽已逝,

    此时此刻永不褪色。

    秀吉也很感动,和了一首歌如下:

    言有尽时,意有穷时;

    吾君之寿永无穷尽。

    此时此刻的聚乐第内,聚集了日本60余州的诸侯,他们都身穿华美的衣冠束带,马、鞍、弓等都饰有金银。天皇方面则有亲王、公卿、女御等数百人随从,在伶人演奏安城乐中临幸聚乐第。秀吉以黄金百枚、麝香20个、御衣百种、绢百匹、马10头献给天皇。

    聚乐第内就像人间天堂,盛宴连开五日五夜。有酒宴、夜游的乐宴、和歌的应酬、伶人的舞乐等,极尽声色之美。这正是绚烂的丰臣秀吉时代的全盛期。

    此后10年,一直到1598年秀吉63岁去世为止,他都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但秀吉并非耽溺于英雄的称号,他仍继续致力于文化建设,并一个个地完成。1586年,他在京都东山建立大寺院,安置约50米高的大佛——以九州岛、信州的木曾、纪州的熊野运来的木材做木像,漆以彩色的罗沙那佛。又允许曾被信长烧毁的山寺院复建;铸造大判及小判两种金币,以利经济发展。

    秀吉对于偏远地区仍不降服的诸侯,以言词恳切而又不失严肃的亲笔书信劝说,使其大半归服。只有小田原的北条氏政仍拒绝臣服。于是秀吉在1589年12月,亲率德川家康等数百名勇将讨伐,费时3个月,攻陷了小田原城。并劝家康说:“除足下之外,无人能统治关东。筑江户城而居,以统治此地怎样?”家康高兴地接受了这一提议。

    在讨伐北条的时候,秀吉偶然间听说年迈的松下嘉兵卫孤零零地住在三河凤来寺山内,于是派石田三成传话,说秀吉要报答昔日之恩。松下嘉兵卫非常感动,但却以年老体衰一再推辞。石田三成不得已,带了嘉兵卫的儿子回来。秀吉感叹着说:“松下嘉兵卫真是重视武士精神的人物。”丰臣秀吉在统一全国之后,立松下嘉兵卫为藩侯。

    将星陨落

    丰臣秀吉自小田原归来之后,在聚乐第接见了朝鲜使节。他原本想与朝鲜缔结盟约,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但是谈判破裂,秀吉决定出兵朝鲜。

    1597年夏,日本军在蔚山血战的时候,在京都的伏见城内,秀吉身患重病,自知多采多姿的生涯已接近尾声。其实秀吉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感觉到身体衰弱,他自认还不能死,担心自己一死,不知道日本会变成什么样子,更不知道丰臣家会变成怎样。现在自己卧床不起,想到儿子秀赖才6岁,放心不下的秀吉,终于想到了一个计划,那就是选任大老(将军麾下权位皆高的顾问五人以及奉行五人),赖以巩固丰臣家的基础。

    秀吉从众多臣属中选出认为最能信赖的10个人。五大老是: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及小早川隆景。五奉行是:石田三成、增田长盛、浅野长政、长束正家及前田玄以。任命以后,秀吉很快召集五奉行及五大老到病床前,严肃地下命令,要求大家:“合力扶助秀赖,守护丰臣家,以保天下长久和平。”

    他本来想说拜托拜托的,但又觉得不能显得软弱,终是没有说出口。五大老五奉行都亲自写上誓言:“决不违背太阁样之命令,誓必拥护秀赖样。”并盖上血判。所谓血判,是割破小指滴血时盖上的指印,是武士最崇高的誓言之证。

    秀吉总算是放心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酷暑已过,凉爽的秋风吹起时他的病况突然加重,谁都知道他快不行了。有人认为该召唤五大老及五奉行来,但秀吉断然拒绝说:“决不能打扰任何人。大家各自坚守其城善恪尽职守就可以了。不要让想要谋反的人有可乘之机。”

    他给五老留下了遗书。或许是死期将至的缘故,遗书的笔调柔和而恳切。有一段内容如下:“希望照护秀赖早日成长,以继承我的遗业。我所希望的只有这一件事而已,其他没有任何遗憾。拜托!拜托!”

    秀吉的文章虽然很简短,却是真情毕露。他童年的时候读书不多,主要是日后的努力,不但遣辞造句得当而且书法充满秀逸之气。

    他在临终之际还作了一首和歌:

    朝露消逝如我身,

    世事已成梦中梦。

    唱完此歌,疲倦的秀吉安详地闭上双眼,平静地去了。英雄从此长眠。

    在结束精彩纷呈的一生之前,不知秀吉的脑海中在想些什么,也许在想:“功成名就之后,在大阪城所度过的繁华愉悦的日子,有如梦中梦……”,也许在担心“德川家康会打倒丰臣家”。不论秀吉死前想到了什么,秀吉死的时候,态度安详而面带微笑。也许,秀吉临终时,身旁只有啜泣的妇女及幼童,反而不致于扰乱了他的安宁。总之,秀吉于1598年的旧历8月18日黎明,在伏见城内殿的一个房间里,安静地去世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