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问,我也知道你要对我讲什么。你是心有余悸,怕我这个老邓走彭老总的老路,戴帽子挨批,是不是?”
简单的婚礼
1939年夏末时光,经人介绍,卓琳认识了邓小平。
卓琳和邓小平的相识颇具戏剧性。
邓小平是1939年7月回到延安的。
据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说,邓小平从太行山回延安,原来是准备参加七大,不料七大推迟召开,由于前方需要,他不能在延安多待。
那时,邓小平没有妻子,大家非常关心这件事,于是,邓发等同志要帮助他找一个。当时延安的女同志倒是不少。抗战时期,来了很多女同志到这里追求真理,陕北公学、女子大学都有。卓琳很年轻,也很不错,在陕北公学已经毕业了,所以就介绍给邓小平了。
当时卓琳对邓小平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一个老红军战士,一个在前线的领导干部,但是,他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到底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她却一点儿也不清楚。
革命者自有革命者的感情世界和情感生活。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生活追求,把卓琳和邓小平联系到了一起。
9月初的一个傍晚,延安杨家岭毛泽东居住的窑洞前的山坡上摆出一些桌子,中共中央为两对新婚夫妇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两对新婚夫妇,一对是邓小平和卓琳,一对是孔原和许明。当时在延安的中央高级领导人,能来的都来了。毛泽东和夫人江青,张闻天和夫人刘英,博古、刘少奇,李富春和夫人蔡畅,还有中央秘书长王首道,相继来到婚礼现场。
婚礼非常热闹。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桌子上摆的是金黄色的小米饭、大红枣等,最奢侈的不过是炒了几个鸡蛋。参加婚礼的,虽然都是延安的显赫人员,却都穿着土布做的八路军军服,脚踏布履,膝上打着补丁,虽然没有燕尾服气派,但显得特别精神。
两对新郎和新娘一起照了一张相。限于当时艰苦的条件,拍出的相片有些模糊不清,但是却有永久的纪念意义。
婚礼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大家纷纷庆贺两对新婚夫妇,开怀畅饮。孔原在高兴之中,喝酒喝得很多,最后醉了,在新婚之夜就挨了夫人许明的数落。邓小平来者不拒,有敬就饮,一杯接着一杯,竟然未醉。
熟悉邓小平的刘英感到非常奇怪:小平过去是不怎么能喝酒的,今天如此“豪饮”,怎么能够一点不醉呢?她心里很纳闷。丈夫张闻天悄悄地告诉她:“里面有假!”
原来,邓小平喝的是白开水。婚礼上,李富春和邓发念着友情的份儿上,知道邓小平不会喝酒,怕他喝醉了,就悄悄弄了一瓶白开水给他充酒,使得他免于一醉。
几天以后,卓琳就和新婚的丈夫、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一道启程,奔赴前方。这时候,卓琳23岁。
(叶兰 李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