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是我恩爱的丈夫,我俩曾山盟海誓过,想要我屈服你们的淫威,背叛他,除非赣江水倒流!”
半个世纪已经过去,尽管岁月流逝,时代变迁,朱德一见到兰花,便想起伍若兰,或许,这就是他酷爱兰花的缘故吧。
朱德一生酷爱兰花。但他为什么独独钟情于兰花呢?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
1928年2月中旬,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攻占了湖南耒阳县城,当地群众欢迎起义部队入城。朱德、王尔琢等师部领导由县委书记邓宗海陪同,一起来到邓家祠堂门前,朱德抬眼发现大门两旁贴着一副醒目的红对联。那上联写的是“驱逐县团丁”,下联是“喜迎革命军”,横批:“赤遍耒阳”。
“好一手毛笔字!”擅长书法的朱德顷刻间被吸引住了。
“这是谁的翰墨?”朱德回过头问邓宗海。
“我们县里的女秀才!”邓宗海回答说。
“女秀才?!”朱德一听,惊讶地重复了一句,随即又问道:“她人呢?”
“那不是她来了吗?”邓宗海用手指了指正挑着酒坛子过来的伍若兰。朱德抬头,顿觉眼前一亮:这是一个平凡的姑娘,然而,那长长的睫毛下,却有着一双饱含智慧光芒的眸子,她那高挑的身材和健壮的体格,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朱德收回目光,走进祠堂,小憩一会儿,便对县农会委员长刘霞吩咐说:“你叫那位女秀才来一下!”刘霞就走到厨房对帮厨的伍若兰说:“兰妹子!朱师长叫你去一下!”伍若兰一听师长叫自己,心里又惊又喜,她款款来到厅堂。朱德站起身,伸出手握着伍若兰的手热情地问:“你就是伍若兰同志吗?”伍若兰本来生就一副泼辣性格,这会儿见了朱德,不知为什么倒害起羞来。她点点头,讷讷地说:“是的!朱师长叫我有事吗?”
“门口的对联,是你写的吗?”
“嗯。没有写好,请师长多指教!”伍若兰微微一笑,声音很低。
“不错!很有笔力,哪个学校毕业的?”
“衡阳女三师。”伍若兰声音放大了些。
“唔!三师是一个出人才的学校”。朱德说完,沉思了一会儿,笑着说:“从现在起,你们县要建立自己的政权,今后可大力发挥你的笔杆子作用啰。”
伍若兰点了点头,她想起朱德等部队领导了半个早晨的仗,一定饿了,便对朱德说:“朱师长,你们一定饿了吧,我去让厨房快点做饭!”说完,朝朱德颔了颔首,怀着欢快的心情离开厅堂。朱德第一次给伍若兰的脑海里留下了平易、淳朴而崇高的形象。她一回到厨房,就对同伴伍德莲说:“朱师长一点官架子也没有,是个挺好的领导。”
为庆祝攻城胜利,耒阳县委第二天在杜陵书院举行宴会,伍若兰被分派为党政军领导席上斟酒送菜。这次,她一点拘束也没有,恢复了平时活泼大方的性格。宴席中,她热情地为朱德、王尔琢等领导斟酒,把崇敬的心情都倾注在一盏盏的酒杯里。朱德也为伍若兰的热情大方所感染,竟多喝了几碗当地产的“胡子酒”。散席时,朱德开玩笑地对伍若兰说:“好哇!让你把我灌醉了,不过,今后小心我在工作上抠你哩!”
“朱师长,只要是为了革命工作,欢迎!”说得好爽快。伍若兰一甩短发,咯咯地笑了。
二
果然不久,朱德抠了伍若兰。这一天,牛毛细雨飘洒了一个下午,到傍晚的时刻,风停雨住,一弯新月从云缝中游了出来。伍若兰和县女子联合会的嫂子姑娘们,把部队急需的稻草送到军营。凑巧朱德在这个连队检查工作,他一见伍若兰,就走过来说:“你们先别忙着回去,还有一个任务请你们完成。”
“什么任务?”伍若兰停住脚问。
“你看看我们这些战士的脚。”朱德用手指了指正在草坪上练习的战士。伍若兰循着朱德所指的方向一看,许多战士正赤着脚在碎石满地的坪上摸爬奔走,顿时心里一下子明白了。
“朱师长,你的意思我清楚,快吩咐吧!”伍若兰请示说。
“好!请你们女子联合会在一周之内为我们部队编织出五百双草鞋。”
“保证完成任务!”伍若兰欣然接受了任务。朱德心里一阵暗喜,这位高大壮实的姑娘真有一股豪爽劲。稍停,他又故意紧逼一句:“要是没有按时完成呢?”伍若兰咯咯地笑道:“我的大师长同志,俗话说:‘军中无戏言’,是不是需要立军令状?!”
“哈哈!”朱德纵声大笑。
伍若兰告辞朱德后,风忙火急地赶回县苏维埃驻地,立刻召开全城妇女大会,布置任务,成立临时编织厂。妇女们纷纷响应号召,报名参加编织厂。伍若兰像一位指挥作战的将军,整天脚不沾地四处奔波,筹集布料等,忙得连家也没回。
到了第六天的早晨,当和煦的阳光照在兵营的房顶时,伍若兰率领几十名年轻的姑娘,肩挑着一捆捆崭新的草鞋,有说有笑地朝军营走来。早已在操场上等候的朱德、王尔琢等师领导,笑眯眯地迎了过来。
“想不到你们这么快就编出了草鞋,太感谢你们啰!”参谋长王尔琢激动地说。
“这下你们可帮了我们的大忙啦!”朱德一一地握着姑娘们的手称赞说。
“师长同志,请你点点数吧!”伍若兰望着朱德,显得十分自豪地说。朱德用一种新奇的目光打量了伍若兰一眼,抑制住心中的激动,故作正经地说:“伍会长,我抠你,莫有意见啊!”
伍若兰一听,莞尔一笑:“我早讲过,抠工作,我没意见!”说完,招呼送鞋的姑娘们,一起唱起嘹亮的山歌,离开营房。此时朱德的目光也被伍若兰那飒爽的英姿牵走好远好远……
三
3月中旬,正适江南花红草绿、莺歌燕舞的季节,伍若兰度过了25个春秋。打从朱德来了之后,有了一段时间的接触,她心里翻起了波浪,从朱德身上,她看到了中国未来的曙光。不知什么缘故,她总想借着机会向朱德请示工作、交谈。这一现象被县委书记邓宗海看在眼里了。一天,邓宗海对伍若兰说:“兰妹子,要不要我给你做媒?”
“别开玩笑。”伍若兰脸倏地红了。
“莫瞒我们喽!我早晓得你有那么个意思。”
“你说谁?”
“我们的朱师长呗!”
“哎呀!你莫胡说。”伍若兰跺着脚,双手掩面,急急分辩着说。
“莫不好意思,朱师长挺喜欢你哩!他托信来要你今晚去一下。”伍若兰一听,暗忖:宗海刚才说的难道是真的?她心里扑腾地又跳起来。傍晚,伍若兰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师部驻地,轻轻推开朱德的房门。朱德一见伍若兰,心里掩饰不住地欢悦,连平日让警卫员代替倒开水的事也由自己亲自来做。伍若兰喝完茶水,朱德笑着说:“听宗海、刘泰他们介绍,你们耒阳青麓塔很壮观,请你带我去看看。”伍若兰会意地点点头。两人并肩走出师部,踏上去青麓塔的河堤。
此时,俩人谁也觉得没有话说,但谁都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走了一段河堤,还是朱德忍不住先开口:“若兰,你多大啦?!”
“25岁刚过。”
“有婆家了没有?”
“早着哩!”
“还早?!你已经25岁了呀!”
“现在革命还没有成功,没空儿想那件事。”
“你莫骗我,听宗海、刘泰他们讲,你挑的条件很高。”
“别听他们乱说,什么条件高不高,其实,我也曾对我妈说过,能够嫁一个同我一样的人就行了!”伍若兰说完,“咚”地将一颗石子踢入河里。
“和你一样的人是什么人?”朱德靠近伍若兰追问。
“起码也是搞革命这一行的。”伍若兰甩了甩齐耳短发,一双大眼如火如炽投向朱德:“就像你一样……”朱德的心怦然一跳,深情地望着伍若兰说:“小伍,我知道你内心是喜欢我的,在我所遇到的女同胞中,数你不错。不过……”朱德说到这里突然刹住。伍若兰仿佛猜透朱德没有说下去的意思,她抬起明亮的双眸,定定地望住朱德:“不过什么呀!是嫌我吗?”“不,不!若兰,我能有你做妻子,那是最幸福的了。但是,你想过没有,跟着我是要吃苦的,天天要行军走路,时时要打仗……”
“行军走路、打仗有什么可怕的。”伍若兰显得异常坚定地说。
“还得准备掉脑壳!”朱德严肃地补了一句。
“这些问题我都想过了,说实在话,从入党那天起,已作了打算,只要为了革命,我什么都舍得。反正,我跟你跟定了!”
“若兰!我的好同志!”朱德激动地紧紧握住了伍若兰的双手。
四
就在朱德同伍若兰河边定情后的第三天,军营里显示出一片沉闷紧张的气氛。人们猜测出将有战事发生。果然,军营中传出话来,部队准备打仗。司令部正在举行军政领导联合会议,部署作战。伍若兰也被邀请参加。这时,师参谋长王尔琢把敌情和作战任务部署完毕后,朱德将烟蒂一扔,站起身,指着墙上军用地图说:“目前形势非常严峻,蒋介石结束了蒋冯阎大战,将过头来打我们,最近几天,胡宗铎率19路军由衡阳方向往南‘进剿’,广东的范石生也同时由南向北推进,其目的是想置我于死地。因此,这次战斗直接关系到我们苏维埃政权及军队的生死存亡,要号召所有的军民努力参战,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境外!”朱德洪钟般的声音,回荡在全场每个人的心房。坐在人群后边的伍若兰听了,心里陷入矛盾之中。
原来,她同朱德商定,准备明天结婚。可是敌人早不来,迟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刻来捣乱,真气人。正当她沉思间,朱德宣布散会。突然,苏维埃政府主席刘泰朝散会欲走的人大声说:“大家稍等一下,听伍若兰讲,朱师长原打算明天结婚,这么一来,我们得先吃了喜酒再去打仗。”
“好哇!”全场人响应。
朱德将目光投向伍若兰:“若兰,把你亲手酿的那坛糯米胡子酒抬出来让大家尝尝,再告诉一声伙房,从我薪水里扣一部分钱买点菜来。”伍若兰听了扑哧一声笑了,绯红着脸跑出门外,张罗去了。
简单而又热烈的婚宴开始了。朱德同伍若兰两人亲手抬着酒坛子,换个儿给每人碗里斟酒。同志们喝着、笑着,一直闹到太阳落山,飞鸟归林,才匆匆忙忙各自回去做战前的准备。早已等候在门外的女子联合会的同志,纷纷拥进来,簇拥着朱德和伍若兰走进新房。
朱德和伍若兰送走祝贺的客人,回到房里,两人都沉浸在幸福和甜蜜之中。忽然,伍若兰扳过朱德的肩膀,闪动双眸,轻声央求说:“老朱!明天我去春江铺参加战斗好吗?”朱德一听,对于如今是自己妻子的伍若兰央求参加战斗,他心里感到高兴,但她刚与自己结婚,做丈夫的怎么好开口呢?伍若兰见朱德犹豫,双手急切地摇着朱德说:“老朱,我们耒阳人民才过了几天舒心日子,敌人又来捣乱,我伍若兰不能在后边只当太太,袖手旁观,我得上前线杀敌。你就答应我吧!”
伍若兰情真意切的央求,使朱德激动不已,最后他点头说:“好,明天一早我送你!”
公鸡唱过三遍,天边露出一缕晨晖。在通往耒河方向的石板路上,朱德送伍若兰上路。他们并肩地走着,到了河边渡口,朱德解下盒子枪,郑重地送给伍若兰:“拿去吧!这是我在南昌起义中缴获敌人的胜利品。”
伍若兰接过枪,朝朱德挥了挥手,跳上船头,向对岸驶去。
五
一阵倒春寒流,侵袭江南水乡。连日来天空阴雾密布,细雨霏霏。3月16日,耒阳北线春江铺阻击战打响了。县苏维埃的农军战士英勇抗击半个月之后,因敌强我弱,没能阻止住敌人的进攻。朱德、王尔琢根据毛泽东派来接应的毛泽覃同志的意见,决定于3月26日撤离耒阳城,迅速移师井冈山。4月下旬,朱德率部在江西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伍若兰也随同朱德调到军部,开始担任宣传队长,后任妇运科科长。在这段时间内,她除了协助朱德工作外,还照顾着他的日常生活。当时,红军的物质生活非常困难。朱德同战士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伍若兰总想搞点好吃的东西给朱德滋补身体。至今健在的96岁高龄的廖鸾凤亲眼目睹过这样一件事:那是5月中旬的一天,伍若兰从新城金南村搞完宣传工作踏上回营的山路,发现满坡满岭都长满了鲜嫩的蘑菇。伍若兰高兴极了,朱德最喜爱吃这东西。于是她让同伴们先回去,自己爬上山坡,认真地拾取,直到月牙挂上树梢,才匆匆地返回营房。
这时,朱德在军部开会还未回来,伍若兰亲自架锅点火,烧煮蘑菇。过了一阵,门“吱呀”一声响,朱德跨进来:“啊,屋里好香哩!”他用鼻子吸了吸说。
“老朱,你回来了。快吃饭吧!”伍若兰笑嘻嘻地端着蘑菇汤进来。朱德瞄见伍若兰端着的蘑菇汤惊喜地问:“这是从哪儿搞来的?”
“我下午从金南村回来在路边山窝里拾的,你尝尝,好吃不?”伍若兰说着,用筷子夹了一块送进朱德的嘴里。朱德吃着,连声赞道:“好吃哩!”逗得来他们这儿借资料的廖鸾凤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开了。
吃完晚饭,伍若兰收拾好碗筷,提着小桶欲去替朱德打洗脸水。朱德一见,忙一把夺过小桶:“若兰,我自己来,你够辛苦的啦,快去休息一会儿!”
“不!今晚按规定还得学习呢!”伍若兰拿出一本《共产党宣言》,接着又说:“今晚我们背书比赛!”
“行!”朱德应道。
先是伍若兰背诵,她记忆力特强,很快背完了一段。轮到朱德背诵时,伍若兰点了书尾一段,朱德在背诵时,掉了一句,伍若兰高喉大嗓地嚷起来:“该罚!该罚!”说着硬是罚朱德再多背诵一段才罢休。
六
1928年年底,大地处于冰封雪裹之际,红四军同彭德怀的红五军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留红五军守卫井冈山。红四军转移赣南闽西作战。1929年年初,红四军官兵沿着崎岖的山道冲破国民党反动民团的阻挠,到达寻乌项山地区。伍若兰同妇运科的女同志在途中向行进中的战士们进行宣传鼓动,鼓舞战士们的斗志。
2月上旬,红四军军部进驻项山一个小山村宿营,朱德的住房被安排在村侧一幢小庙里。
由于连日继夜的行军作战,使过度疲劳的伍若兰很快进入梦乡。将近天蒙蒙亮时,突然,一阵激烈的枪声从村后响起。敌刘士毅15旅乘黑夜向红四军军部进行袭击。随即部队也响起紧急集合哨声。朱德呼啦从床上跃起,抬眼一望窗口,熹微的晨光已映进窗内,再一看床上,妻子伍若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起床出去。朱德迅速从床头摘下手枪,欲转身冲出门去。忽然,一阵咚咚脚步声响过来,接着门哗啦一声,伍若兰手执双枪飞步跨进屋来,她声音急促地对朱德说:“老朱!军部已被敌人包围了,部队正在突围,你快走吧!”
“若兰!你同我一块突围吧!”朱德望着妻子急切地说。伍若兰摇摇头,坚定果断地说:“不行!我和警卫手枪排的战士留在这里掩护。快!突围要紧!”
此时,村外的枪声更稠密了,还隐隐听到敌人的嘶叫声。
“若兰!”朱德眼里泪水夺眶而出。他怎能放弃妻子不顾啊,执拗地站住不动。伍若兰心急火燎,伸手猛推朱德一把:“快!快走!再迟,就来不及了!”伍若兰简直是下达命令。朱德这才抽身奔出房门。
伍若兰见朱德跑出村外,自己带着一名警卫战士冲向扑进村里的敌人进行阻击,并边打边退。当退至通向村外的小桥时,路口已被敌火力严密封锁了。伍若兰欲待寻觅突围的路径时,一颗流弹射穿她的脚踝,她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后边尾追的敌兵一见,呼啦啦地扑上来,将伍若兰拖回敌营,当即解送敌师长刘士毅处。刘士毅闻悉抓住朱德夫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用囚车将伍若兰送往赣州城。当天夜里,就对伍若兰进行审讯。
“你为什么要当共匪?”敌审讯官阴险地问。伍若兰仰头平静答道:“你们搞错了,奸淫掳掠,危害人民群众者才是匪;我们为天下百姓办事,每到一处,民众都荷浆担食相迎,怎么能说我们是匪?你们处处烧杀抢掠,民众见了你们,都远避深山,你们才是真正的匪!”
敌审讯官遭到伍若兰连珠炮般的痛斥后,恼羞成怒,一拍桌子:“顽固!我要枪毙你,难道不怕死吗?!”伍若兰凤眼一瞪,倔强地说:“共产党人不怕死,我是做了这个准备。”敌审讯官一见硬的不奏效,忙换了一张笑脸,假惺惺地劝伍若兰:“你还年轻啦,只要你写几句同朱德脱离关系的话,我们不但放你自由,还给你官做。”
“哈哈!”伍若兰听罢,纵声大笑。
审讯官闻声,呆愣愣地盯着伍若兰疑惑不解地喝道:“这是法堂,你笑什么?”伍若兰一甩短发,昂然地大声说:“笑你们怎么这样愚蠢!朱德是我恩爱的丈夫,我俩曾山盟海誓过,想要我屈服你们的淫威,背叛他,除非赣江水倒流!”敌审讯官见软的也失败了,气得直跳,他喝令手下对伍若兰施酷刑,吊打、火烧,老虎凳……百刑用尽,伍若兰仍然坚贞不屈。敌审讯官已是山穷水尽,连忙电告蒋介石,得到回电:从速处决。
1929年2月12日,中国人民的好女儿、红军优秀的女战士伍若兰英勇就义,敌人还将其头颅解送湖南长沙示众。
在红四军驻地的司令部里,朱德捧读国民党反动派刊登伍若兰牺牲的报道,悲恸万分。他默默地伫立窗边,拧着一双浓眉,凝视着对面山坡上一簇簇迎风绽开的兰花,眼里仿佛映现出伍若兰那飒爽英姿,正迎着湘南暴动的战火硝烟走了过来。她是那样的端庄朴实,那么活泼大方、无私无畏。一想到这里,泪水便悄然地溢出眼眶。
半个世纪已经过去,尽管岁月流逝,时代变迁,朱德一见到兰花,便想起伍若兰。或许,这就是他酷爱兰花的缘故吧。
(罗林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