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心理-摆脱畸形的心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们往往因为性格的差别常常被分为两种人:心理健康的人和有人格障碍的人。拿破仑·希尔说,对有利于人们心理健康的事件能作出积极的反映,那就是心理健康,而有一些人总是与日常人们对待问题的情况相异,他们一般不能适应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心理学上称这种人为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心理病态人格”,指的是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这种人对环境刺激作出不变的反应,在知觉与思维方面产生了适应功能的缺陷,或者反常增进的痛苦,而且作为倾向组织对自己和社会都不公正、不恰当的行为模式。而不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指的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作出的情绪的反应,行为活动等的不正常。

    比如,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过分或者是畸形发展,这个人总是就会变得没有人情味,甚至有些死板,是典型的过分理智型人。因此患有这种病的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对于我们自身的要求,也不能把握我们自身应采取怎样的行动;再就是不能对周围环境作出恰当的反应,很难处理人际关系,很难和周围的人相处,易发生冲突;缺乏责任感,常常玩忽职守,过分时还会不顾社会的伦理道德的规范,而作出违纪、违法等害人害己的行为。

    有的人认为人格障碍就是精神病,这是错误的。严格来说,人格障碍应算一种介乎于精神疾病和正常人之间一种特殊阶段,患有这种病的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病”,但不能说他是正常人,就算是一种特殊人群吧。

    人格障碍的表现应该分为几个类来分述,由于他的表现非常复杂,通常我们把他们分为三类:其一是行为怪僻,很特别,不正常包括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其二是感情强烈,情绪易激动、不稳定,包括自恋型、攻击型、戏剧多变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其三是爱紧张,易退缩,包括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

    前面我们已看到有人格障碍的人很不简单,表现也相异,但无论哪个类型,这种患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大多始于青春期

    人的性格是从小逐渐养成的,人格障碍也相同,一般从儿童期就有所表现,而到青春期以后开始更加显著。人的年龄愈小,性格的变动愈大,小时候就能诊断出是不是得了这种病。

    心理紊乱不定和与人难以相处

    这个特征是人格障碍各种类型的人最主要的特征。这种行为变异,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像偏执型。自恋型、攻击型都会带给他人不快,或是带来灾祸。

    怨天尤人,指责他人

    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把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归因于命运,或推卸给他人,常常发牢骚,而认识不到自己有需要改正的缺点。他们往往对世界抱有悲观的看法,看不到希望和前途。

    缺乏责任感

    这类人往往只顾自己,对别人缺乏责任感。比如做了不道德的事,没有罪恶感,伤害了其他人也不觉得后悔,而且还竭力为自己狡辩。他们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处境,满足自己是首要的。

    固执己见,把自己的看法带到他们到过的地方。

    倘若他们对某事有了固有的看法,就很不容易改变,他们将观点带到新环境,影响新环境的气氛。

    他总能扰人而已不乱,就算造成的后果伤及别人,扰得别人不得安宁,其自身仍会毫不慌乱

    被别人告发或受到埋怨,才对自己的行为或怪僻有所觉察,他们不会主动地寻求别人的帮助

    人格障碍的行为问题的程度每个人也不相同。程度轻得差不多不易被人发现,他们完全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只有他的亲属或同事等关系亲密的人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才会发现他们的怪异,发现他们很不好相处。而严重的患者总是与社会习俗格格不入而冲突激烈,这让他们很难适应正常的生活。

    什么导致了人格障碍的形成呢?经研究有好多因素,但综合起来就是由于压力,压力形成了人格障碍。人格是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要改变就得费很大功夫。然而只要加强自我调节,积极配合各种治疗,个人也重视起来,缓解压力,人格障碍可以逐渐得到纠正。

    因为人格障碍的特点——自我评价的障碍,行为方式障碍和情绪控制障碍等特点,常常主要表现为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对外界的信息不能作出适当的准确的反应,及时地协调自己的行动造成行为的怪异、不合群,因此最好的方法即心理治疗人格障碍。主要是经过各种训练培养自己适应社会,建立自己的自信心,我们总是采用包括怎样适应新环境对职业选择的建议和指导行为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挥人的优点等种种措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