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辽金元卷辽金元卷·烟火纷飞的三国并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元(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

    辽金元所处的年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这是继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之后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政权并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各民族间有矛盾、有斗争,后来逐步融合。

    辽的都城以及疆域

    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国号契丹,公元916年开始建年号。公元937年,改国号为辽,公元983年夏天称契丹,公元1066年再次改称辽。公元1125年被金所灭。

    辽始于太祖耶律阿保机,终于天祚帝耶律延禧,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其疆域东临北海、东海、黄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改选举为世袭的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公元872年-公元926年),为辽开国君主,在位20年,即帝位11年,庙号太祖。在阿保机出生的时候,契丹的贵族阶层正为联盟首领之位而打得不可开交。他的祖父死于政治斗争中,父亲和叔叔伯伯们也因此逃了出去。祖母非常喜爱刚出生的阿保机,为了避免他被仇人伤害,便常常将他藏在别处的帐中,不让见外人。

    阿保机自幼便非常聪敏,成人后,更是胸怀大志,武艺高强。当时他的伯父掌权,对他十分信任,让他担任扈卫官,组建侍卫亲军。凭借这支精锐的军队,阿保机迅速崛起。伯父被杀以后,他继承伯父的于越(地位仅次于可汗,相当于中原宰相的职位),并击败了以蒲古只为首的耶律释鲁的部落豪强。

    公元901年,阿保机被立为军事首领,不久又任酋长,他用武力征服了契丹附近的地区。公元907年,阿保机被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连任九年。阿保机对汉人非常重用,并采纳他们的意见,决定将三年一次的选举制改为世袭制。他的兄弟们对此非常不满(诸弟之乱),但最终他伏杀了他的敌人,并统一了契丹全部的部落。

    公元917年3月17日,阿保机登基称皇帝,立国号为契丹,建年号为神册。另外他还建立了契丹自己的文字。

    血雨腥风的世袭制:诸弟之乱

    依照契丹传统,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选一次。不过,汉人谋士经常说,中原的帝王从来不改选。所以阿保机在可汗三年期满时不肯交出大权,希望能够像中原的皇帝那样建立终身制和世袭制。如此以来,便引起了本家族其他贵族的不满,因为可汗实行的是家族世选制,阿保机不让位,本家族的其他人便没有机会即可汗之位。于是,阿保机本家族的兄弟们便开始反对他,由此引发了契丹历史上的“诸弟之乱”。

    叛乱一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在公元911年,这年的五月,阿保机的弟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策划造反,安端的弟弟得知后密报了阿保机。阿保机不忍心杀掉这些兄弟,便赦免了他们。

    但兄弟们并没有领情,第二年再次反叛。公元912年的7月,阿保机征伐术不姑部,让剌葛领兵攻打平州。剌葛攻陷了平州,并带兵阻挡阿保机的归路,要他恢复祖制。阿保机便领兵绕道南下,赶在诸兄弟之前举行了“燔柴礼”,再次任可汗。这样他的连任就是合法的了,众兄弟也没有了反叛的理由。第二天,诸兄弟向阿保机请罪,阿保机再次放过了他们。

    不过,可汗宝位的诱惑远远比兄弟之情大得多。公元913年,他的兄弟们再次叛乱。这年三月,剌葛觉得阿保机外出了,便让二弟、四弟带兵去打途中的阿保机,派三弟打留在宫帐中的述律平。阿保机早有准备,将叛军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他在述律平的劝说下,将参加叛乱的兄弟以及他们的亲属上百人全部斩首。

    耶律阿保机统一部落

    阿保机平定了“诸弟之乱”之后,契丹其他七个部落的反对势力依然存在,他们以恢复旧的选举制为旗号,要求阿保机交出可汗之位。阿保机便交出旗鼓,并答应退位,其实这是他的计谋。他对众人说,他在位九年,下属有许多汉人,想自己带领一部分人治理汉城,并问大家是否赞成。众人都答应了。

    到了汉人的地方,阿保机带领汉人耕种。当地有盐铁,经济非常发达。阿保机采取妻子的办法,派人转告各部落的首领,说他有盐池,经常供给给各部落,但大家只知道吃盐方便,并不知道犒劳盐池的主人和部下。所以他要各部落来犒劳他,众部落便都带着牛和酒来了,阿保机便好好地款待他们。等他们都喝得烂醉之时,他将各部落的首领全部杀死。

    这样一来,内外的反对势力全部被除掉了。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正式建国,国号契丹。

    借鉴汉族的官场典制

    阿保机建立辽以后,便着手制订新制度。他借鉴汉族的政治模式,改造遥辇氏二十部,建立起新的国家机构。

    天赞元年(公元922年),阿保机将迭刺部析为五院部和六院部,各置夷离堇,隶北府,将迭刺部夷离堇从最高军事首领削为北宰相府下的一级官员。他还彻底废除部落世选制,确立皇位世袭制。并创斡鲁朵制,也就是特殊的皇权侍卫。

    阿保机懂得汉语,他还任用汉人韩知古、韩延徽、康默记等有才学的汉人为谋士,并采取韩延徽的建议,置州县,立城郭,定赋税,模仿汉人的制度来管理战争俘掠的汉人。自此,虽然奴隶制在契丹仍占很大的比重,但封建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辽国著名的大位之争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四月,耶律阿保机在灭晋还师途中病死,年仅46岁。辽太祖死后,辽国的高官贵族们想立从征的太祖孙、东丹王子永康王耶律兀欲继位。可是述律太后一直想传位于她的小儿子耶律李胡。

    李胡这个人没有继承他爹娘的文韬武略,但却和他的爹娘一样狠毒,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有人触犯他,他不是把人活活剥皮抽筋,便是把人丢入水火之中淹死或烧死。契丹人中,几乎没有人不怕他的。所以,众臣很担心如果让这样的人继位,百姓将会非常遭殃。但述律太后不这样想,她觉得她这个儿子最能干,最偏心这个儿子。

    在述律太后的支持下,李胡带领军队从上京南下,与他的侄子耶律兀欲交战于南京(今北京市)附近。由于耶律兀欲所带的军队是辽军主力,李胡很快被打败。耶律兀欲乘胜追击,在这年的闰七月,两军在潢河(今西拉木伦河)的横渡之地、隔河相峙。李胡拘押耶律兀欲臣僚家属,并扬言说:“我战不克,先殪(杀死)此曹!”

    为了防止内战继续扩大,贵族耶律屋质说服述律太后,出面在双方之间斡旋,让双方罢兵和谈。最后达成和议,立耶律兀欲为帝,也就是辽世宗。历史上将这次事件称为“横渡之约”。

    契丹历史上可代皇帝职权的萧太后

    萧太后(公元953-1009年),名绰,小字燕燕。在小说《杨家将》中,她是杀伐决断的萧太后。但历史上的萧燕燕并非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她事实上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并为辽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女功臣。

    萧燕燕的母亲是长公主,名吕不古,辽穆宗的姐姐,父亲萧思温是辽朝北府宰相。萧燕燕从小便聪慧而又貌美,而且早熟。有一次,她和两个姐姐在一起扫地,数她扫得最干净。父亲萧思温看后高兴地说:“这女孩以后一定能成家。”

    辽景宗继位后,因为萧思温拥戴有功,遂将萧燕燕选为贵妃,后又将其册封为皇后。辽景宗体弱多病,面对混乱不堪的局面,是有心而无力,因此许多军国大事便交给萧皇后料理。而且辽景宗谕史馆学士:“在书写皇后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这就说明萧皇后可以代替皇帝行使职权,并且辽景宗的许多政绩都有萧皇后的功劳。

    乾亨四年(公元982年),辽景宗去世,辽圣宗继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当时她才30岁,新皇帝12岁。统和元年(公元983)年六月,萧燕燕开始总摄军国大政,从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有名的“承天后摄政期”。

    萧燕燕为人虚心,而且用人不疑,非常有男子气概,并且执法严明,十分坚决,曾将北宋军队杀得片甲不留,几年后她又和宋真宗确立“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时期。在她摄政期间,她励精图治,并任用汉人,开科取士,并摒除番汉的不平等待遇,而且劝农桑,减徭役,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使辽达到鼎盛时期。

    统和二十七年十一月,萧燕燕把权力交给辽圣宗。这年的十二月,她因病逝世,享年57岁。

    圣宗与其母萧太后

    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1年-公元1031年),辽国第六位皇帝,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49年。他继位时,年仅12岁,萧太后也不过30岁。而萧太后的父亲萧思温早已被害,也无子嗣,这样萧太后并没有外戚可依靠。而当时的诸王宗室两百多人拥兵自重,控制朝廷,对圣宗和萧太后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萧太后便重用番汉大臣耶律斜轸、韩德让参与决策大权,将南面军事委派给耶律休哥,并撤换了一批大臣。她还设法解除了诸王的兵权。如此一来,圣宗和萧太后的地位才稳定下来。

    萧太后摄政期间,改嫁给韩德让。萧太后摄政二十七年,她励精图治,使得辽国经济繁荣,百姓安康。统和二十七年十一月,萧太后把权力交给辽圣宗。圣宗亲政后,对内对外都做了不少大事。对内,他看重人才,选拔了不少得力助手,使得统治集团内部相对稳定。圣宗尤其看重有才干的汉人官员,吸收了更多的汉人知识分子进入政权。他还实行赋税制度,使得辽国的农业奴隶变为封建生产关系中的农奴,促进了辽国经济的发展。对外方面,圣宗通过战争,扩大了统治区域。总之,在他统治期间,辽国进入了鼎盛时期。

    不过到了晚年,辽圣宗开始迷信佛教,醉心于享乐,使得辽国走下坡路。辽太平十一年(公元1031年)六月,辽圣宗驾崩,享年61岁,谥号为文武大孝宣皇帝。

    阿骨打叛变:辽灭亡的导火线

    辽天祚帝统治时期,辽朝腐朽不堪。天祚帝昏庸残暴,日日沉溺于玩乐之中,不思国事。据史料记载,天祚帝喜爱打猎,他出猎时常常让海东青和猎犬紧紧相随。因此辽国就每年强迫生女真进贡海东青,但海东青很难捕获,这给生女真各部落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辽国派到生女真各部落的催交贡品的“银牌天使”,还常常抢夺族中的美女。这就引起了生女真各部落对辽国的仇恨。

    完颜部落的首领阿骨打在统一女真各部落后,羽翼逐渐丰满。随着势力的强大,他决定叛变,攻打辽国。公元1114年,他率领诸将召集2500名精兵,会合在来流水南岸(今拉林河南岸吉林省扶余徐家店乡石碑崴子),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来流水誓师,然后带兵向辽国进攻。在“护步答岗之战”中击败辽国七十万大军。辽国自此灭亡。公元1117年(天庆七年),完颜阿骨打自称皇帝,建立金朝。

    被俘虏的天祚帝

    天庆十年(公元1120年),金攻克辽上京,留守萧挞不也降金。保大元年(公元1121年),辽国已经失去了一半地盘。而且辽国内部因为皇位的继承问题又爆发内乱,天祚帝杀了他的长子耶律敖鲁斡。这件事使得辽军内部更加不安,越来越多的辽军投降金朝。

    保大元年(公元1121年)正月,金朝攻克辽朝中京。当时辽朝内部以为天祚帝在前线阵亡或者是被包围了,所以在燕京立耶律淳为皇帝。这样一来,便进一步扩大了辽朝内部的争斗和混乱。辽朝的大臣也是相当混乱,有的和北宋大臣童贯串通一气打算投降宋朝,有的是想投降金朝,总之很少有站在辽朝这边的。这年的十一月,居庸关失守,十二月,辽南京沦陷。

    保大四年(公元1123年),天祚帝已经失去了辽朝的大半领土,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儿子还有家属不是被杀便是被俘,虽然他还想收复首府燕州和云州,但已经回天无力了。次年二月,天祚帝在应州被俘,八月,被押送上京,被降为海滨王。

    公元1128年,天祚帝病逝。契丹和辽一共历时210年,历经九位帝王,辽朝灭亡了。

    震惊朝野的重元之乱

    重元之乱,也叫“滦河之乱”,是有关辽皇族内部争夺皇位的事件。耶律重元是辽圣宗的次子,兴宗在位的时候曾经加封他为“皇太弟”。辽道宗耶律洪基继位后,尊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重元的儿子涅鲁古,在兴宗的时候,已被进封楚王;道宗的时候,更是对涅鲁古委以重任,官至南院枢密使。

    重元父子的势力越来越大,重元以皇太叔的身份掌握朝中大权,权倾一时。重元与陈国王陈六、知北院枢密事萧胡睹、卫王西京留守贴不、林牙涅剌溥古、统军使萧迭里得等勾结在一起,策划篡夺王位。

    清宁九年(公元1063年)七月,重元父子以及他们的同党四百多人趁道宗前往太子山狩猎之际,发动叛乱,攻击道宗行宫。耶律重元便自立为皇帝,并任命萧胡睹为枢密使。可是由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耶律乙辛等带领勤王军反击,政变遭到粉碎,重元以及谋臣全部被杀。

    辽与宋的瓦桥观之战

    乾亨二年(公元980年)十月,辽景宗耶律贤对于满城、雁门两次攻宋失利很不甘心,于是他亲自率领大兵在固安(今属河北)集结,再次攻击宋朝。宋太宗赵光义获知这个消息,便增加兵力在关南(今高阳东)、镇州(今正定)、定州(今属河北)三处,并命诸军严密守防,阻挡辽军南下。不仅如此,他还亲自率领大军到瓦桥关反击。不过辽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前锋军进展迅速,在二十九日便将南易水北岸的重镇瓦桥关重重包围。

    十一月初一,宋镇、定、关南诸军为了解瓦桥关之围,趁夜袭击辽营,被辽将萧翰幹等击退。初三,宋军再次突围,依然被辽军阻挡在瓦桥关东,守将张师便率领部队向东突围,遭到耶律休哥截击,张师战死,残部退回城中。

    初九,关南宋军在南易水布列阵势,与辽军隔河对峙,打算等京师军赶到再决战。在决战之前,辽景宗觉得耶律休哥的马和甲都是黄色,容易被宋军识别出来,便命他以玄甲白马更换,然后再率领精骑渡河进击。两军交战,宋军大败,辽军乘机追宋军到莫州(今任丘北鄚州镇),并俘虏了多名将士,杀了许多宋军。十七日,辽军班师回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瓦桥观之战”。

    在战争中,宋太宗所率领的京师军行动迟缓,导致关南诸军以弱对强,陷入被动的状态而导致失败。

    以逸待劳的岐沟关之战

    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北宋和辽之间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战役,这就是岐沟关之战。这次战役使得宋失去了对辽的战略进攻能力,被迫转为战略防御。

    这年的春天,北宋举兵三路攻辽。主力东路曹彬部一心想立下头功,他便孤军深入涿州。耶律休哥在援军未到之前,不和宋军直接交战,而是白天用劲兵虚张声势,晚上用轻骑骚扰,并且安排部分兵力设伏在宋军侧后,以断其粮道。这样曹彬十万部队占据涿州仅仅十多天,便因粮草不济而退兵。

    不久,宋兵又裹粮再进,但部队已经非常疲累,战斗力明显不足。辽兵则以逸待劳,一心对付东路宋兵。他们先是用偏师袭扰宋兵,再次断其粮道,而后又乘其疲惫而决战。

    四月,宋兵在涿州败退,辽军乘势夹击。五月,辽圣宗和萧太后亲自率领大军追击宋兵到岐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两军在此决战,宋兵大败,而且损失惨重。宋兵残部夜渡拒马河,又被辽军追击,淹死了好多人。

    曹彬退到易州(今河北易县)东面沙河宿营,听说辽兵又来了,将士们恐慌不已,争相越沙河逃跑,这样又淹死了大半人。宋兵全线崩溃。

    百年相安无忧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经过数次战争后缔结的一次盟约。宋澶州,在今天的河南濮阳,因为澶州又名澶渊郡,所以又称为“澶洲之盟”。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辽双方在交战中各有胜负。十一月,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兵见到皇上顿时士气大振。而这时的辽兵损伤不轻,再加上是孤军深入,很难取胜,宋朝廷是想让辽朝撤兵,不敢与辽兵决战。双方都想言和,所以都互派使者,经过几次交涉,在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十二月订下盟约:辽宋为兄弟之国,辽主称真宗为兄;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各守其界,不得侵犯,也不得接纳和藏匿越界之人;宋每年给辽提供20万匹绢、10万两银;双方在边界设置榷场,开展贸易来往。

    宋辽互换盟书之后,辽军撤退,真宗也返回京师。从此,宋辽之间117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这样辽宋边境处于百年相安无忧的状态,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得以稳定发展。

    为海东青而战的酋长

    女真是满族的祖先,在古满文中,“女真”的意思是“海东青”,一种小而凶猛的鹰。当时的辽国贵族热衷于打猎,四处搜刮“海东青”作为猎鹰。与辽国比邻的完颜阿骨打部落,并不出产,但偏远的东北边境的五国部落,能觅到“海东青”的踪影。于是,辽国册封阿骨打让他寻找“海东青”。

    阿骨打不想随父兄为了“海东青”而杀戮本族人,但他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的部落穷得连锅都没有。阿骨打的勇猛,反而让其他五个女真部落都臣服了他,他统一了女真部落。

    在统一了女真各部之后,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九月,阿骨打向辽国宣战。在取得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胜利后,于次年称帝建立金朝。金朝建立以后,阿骨打又在护步答冈会战中打败辽军,接着又开始了灭辽之战。

    公元1120年,金和宋签约“海上之盟”共同对付辽朝。公元1125年,将天祚帝俘虏,辽朝灭亡,金国完全控制了北方。

    完颜亮迁都燕京

    完颜亮(公元1122年-公元1161年)即金废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朝第四代皇帝,史称海陵王。他自幼聪明好学,而且志向非凡。

    天德去年(公元1153年)三月,完颜亮将都城迁到燕京(今北京),次年改称中都大兴府。金朝原来的都城在上京(今哈尔滨西南),海陵王觉得这里太偏僻,不利于统治,便决定迁都。迁都之后,完颜亮进一步巩固了金王朝的统治。

    铁木真与札木合的恩怨

    孛儿只斤·铁木真(公元1162年-公元1227年),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成吉思汗”。传说他出生时,手中拿有一块血块,这意味着天降将掌生杀大权,乞颜(起延)部人。

    札木合,蒙古札达兰部首领,被称为古儿汗。他们都是蒙古部的首领,都希望统一蒙古。

    铁木真小时候曾与札木合结拜为安答(义兄弟)。公元1184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乞颜部的不断壮大,引起了札木合的嫉恨。公元1230年,札木合联合王汗夹击铁木真。这是铁木真所经历的最惨烈的一仗,他的部下仅剩下四千六百多人。他逃到贝尔湖以东才逃过此劫。不过当年秋天他突袭王汗驻地,在三天内将克烈部全部消灭。

    公元1206年,札木合被叛变的将领送到铁木真之手,铁木真不肯杀他,但札木合说“请杀了我”,铁木真将其杀死。而后,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

    札木合也是铮铮汉子,铁打的英雄,但一个草原容不得两个王,所以不是你死便是我活,虽然他们曾经三结安答,虽然他们有着深厚的少年情谊。

    成吉思汗名号的由来

    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名为铁木真。公元1206年,他统一了蒙古各部落,这时的蒙古才告别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一的高度集权的大部落。这年,各部落的首领在斡难河边开会,一起推铁木真做大汗,并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据《史集·部族志》解释,蒙语“成”就是“坚强”的意思,“成吉思”为复数,所以成吉思汗就是坚强的大汗的意思。不过,按蒙古语,“成吉思”是“天赐”的意思,成吉思汗就是上天赐予蒙古族的大汗。

    成吉思汗麾下的勇士

    成吉思汗麾下有大批能征善战的勇士,除了有名的四杰四勇,还有四子、四养弟、二勇将等。

    四杰也叫四骏,就是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曾经是出身卑微的奴隶,但因自己的才能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他最为信任的统帅;赤老温,是铁木真少年时候的恩人,以雄勇善战著称;博尔忽,成吉思汗月伦样子,以智勇著称;博尔术,和成吉思汗同年生,少年时帮助他夺回被盗的爱马,成为其部下。

    四勇,也叫四狗,四先锋。他们分别是哲别、速不台、者勒蔑、忽必来。哲别在向铁木真投降时,曾立下“坚石可碎,深水可断”的誓言,他也的确是用他一生的忠诚和累累战功来证实这一誓言的;速不台曾为灭金立下战功;者勒蔑,以果敢善战著称,有渴饮饮露水,骑兵快如风的美称,多次在危难中救援铁木真;忽必来,以雄勇著称。

    另外还有四兄弟:合撒儿、合赤温、别勒古台、铁木格,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养弟:曲出、阔阔出、失吉·忽图忽、博尔忽,二勇将:术忽台,乎术勒答儿。此外,还有博尔济、耶律楚材、雅戈尔等。

    蒙古国与金国的决裂

    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金帝完颜永济派使者向蒙古传达诏书,宣布自己是大金皇帝。使者要成吉思汗跪拜受诏,成吉思汗得知是完颜永济做了金国皇帝,便轻蔑地唾了一口,道:“这样的懦夫,也配做皇帝?拜他作甚?”完颜永济从此怀恨在心,谋划攻打蒙古。

    他命令边境将士加筑乌沙堡,并策划等成吉思汗下次入朝进贡时将他除掉。成吉思汗得知此消息后,断然和金朝绝交,并布下精兵,迎战金兵。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出兵攻打野狐岭,大获全胜。完颜永济闻讯,派人到蒙古请求议和,遭到拒绝。从此,金朝开始抵御蒙古。

    七月,哲别所带领蒙古前锋突袭乌沙堡,击溃三十多万金兵。八月,成吉思汗用三千精骑攻破野狐岭天险,金军四十万主力全线崩溃。金统帅完颜承裕丢下大军逃入宣德(今河北宣化)。九月,成吉思汗率军逼近居庸关。十二月,蒙古攻打金朝中都失利,便解围退兵。至此,蒙古伐金才告一段落。

    锦州三峰山之战

    公元1232年,蒙古兵绕过金朝的军事重镇潼关,翻过秦岭,越出汉中盆地,辗转到南方,接着直扑金国都城。金朝将领完颜哈达率领十五万主力拦截蒙古兵,双方在锦州三峰山交战。蒙古兵采取了疲劳战术消耗金兵战斗力。他们将金兵包围在三峰山,当时天突降大雪,加上金兵已疲惫不堪,蒙古兵便故意让开条生路。结果,金兵争相逃跑。蒙古兵乘机伏兵四起,将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三峰战之后,金兵主力消耗殆尽,金国灭亡已成定局。

    金国的九公封建

    金宣宗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在蒙古军的打击下,金朝从中都迁到汴京。河北、山东等地相继沦陷。当地的汉人为了自保,纷纷结社组军,各择“主人”。他们不仅是想活命,也想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

    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蒙古兵占领山西太原、平阳等地,形势对金朝十分不利。金朝思前想后,觉得再也不能对河北、山东等地进行实际的统治,便决定顺手做个“人情”,选出当时九个势力最大的地方武装头目,将他们封为“公爵”,想以此来抗击蒙古,收复失地。

    不过,金朝如此分封“诸侯”,恰恰暴露了他们的虚弱。暂且不说这“九公”是如何人等,即使他们当中真的有人能够抵挡蒙古兵,但金国也不一定能控制住他们。后来,虽然这九公之中有人参加抗蒙,但作用却微乎其微。

    成吉思汗“向南宋借路”的遗嘱

    成吉思汗临终前依然念念不忘自己的千秋大业。他令人惊奇地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清晰地说出了一个“向南宋借路”的作战方略。这就是成吉思汗的第三道遗嘱。

    《元史》卷一中记载了这一遗嘱:“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这一遗嘱说出了一个关系蒙、金、南宋三者之间生死存亡的作战战略,大意就是说,先借宋朝的道路灭掉金,然后回头再灭宋。还有,他还指出了详细的出兵路线,并根据南宋和金的关系,点明方案可行的现实依据。

    窝阔台继位后,按照成吉思汗这一遗嘱,发动了对金空前强大的攻势。

    整个战略部署的进行完全是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最后来看了金国。

    向忽必烈推荐“汉法”的年轻人

    他跟随忽必烈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为这个帝国取国号为“元”,还为元帝国建立了一整套的法制、典章、礼仪等制度。不仅如此,他还为这个帝国设计建立了京城(今北京)。他,就是元朝一代名臣,一位杰出的汉族知识分子,出家后又奉命还俗的刘秉忠。

    刘秉忠,字仲晦,公元1216年出生在河北邢州(今邢台)的一个官宦家庭,比忽必烈小一岁。他小时候不仅长得很好看,而且还很聪明。他曾在云中南堂寺当和尚。忽必烈未当皇帝时,召见海云禅师,便认识了刘秉忠,对他很是敬重和喜爱,便把他留在了身边。

    从此,刘秉忠便跟随忽必烈,从各个方面为未来的元朝设计了建设蓝图。公元1250年,他上书忽必烈,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弊政,建立制度,比如建立典章制度、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重教育等,对忽必烈采取“汉法”起了推动作用。

    公元1260年,忽必烈称帝,命刘秉忠制定各项制度。

    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忽必烈命他还俗,授光禄大夫等官职。六年,刘秉忠订立朝仪。八年,他建议忽必烈以大元为国号。不仅如此,他还主持了元朝大都的营建工作。

    出身于乱世,却心忧天下,这就是刘秉忠。

    他做官时始终胸怀全局,做僧人时依然纵横于蒙元之际的混乱斗争中,辅佐忽必烈成就了千秋大业,为元朝的建立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

    蒙哥汗逝世后,留下了三个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

    这三个人,由谁来继承蒙古大汗位呢?

    旭烈兀从公元1256年成为波斯汗后,便远离蒙古,他没有要求继位。剩下的就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了。阿里不哥是幼子,他早已是蒙古本土上的统治者,并扎营在蒙古都城哈拉和林。作为蒙古地区的统治者,他计划在蒙古召开库里勒台,以便被推举为大汗。库里勒台,就是蒙古人为选举大汗,召开部落大会讨论重大问题的会议。

    忽必烈为了夺取汗位,便抢在他前面行动,他率军从南昌北上,在中蒙边界的上都府(位于今察哈尔和热河之间的多伦诺尔附近)建大本营。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此称大汗。

    按照传统,库里勒台应该在蒙古召开,并且会前要召集成吉思汗的四个兀鲁思的代表们出席。很显然,忽必烈没有按套路出牌。于是,阿里不哥也毫不犹豫地称大汗。

    在中国,控制着陕川两省的蒙古将士们倾向于阿里不哥这边,但忽必烈不久就把这两支军队争取到了他这边。忽必烈的副将们在甘州东部将阿里不哥军打败,这次胜利巩固了忽必烈对蒙辖制下的中国的所有权。

    公元1262年年底,曾经受过阿里不哥帮助,从其堂兄妻、兀鲁忽乃手中夺得察合台兀鲁思的阿鲁忽背弃阿里不哥,投奔忽必烈。这就改变了两军曾经势均力敌的形势,忽必烈占了上风。忽必烈便赶走了阿里不哥,占领和林。

    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忽必烈没有杀他,只是处死了他的一些重要支持者。为了谨慎起见,忽必烈将阿里不哥囚禁起来,直到公元1266年阿里不哥去世。

    对日本、印度支那和爪哇的战争

    作为中国的新皇帝,忽必烈要求远东的诸国都要服从于他。高丽国尽管已被蒙古人驻守,但他们依然处于经常反叛的状况。后来,元朝通过联姻使高丽王朝成为一名顺从的顺臣。

    忽必烈还要求日本顺从,遭到两次拒绝。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舰队向日本群岛进发,由于草原骑兵不习惯海上远征,结果以失败告终。公元1276年,忽必烈重申要日本效忠的要求,再次遭到拒绝。公元1281年6月,忽必烈再次派出更大的舰队进攻,但这次,蒙古兵败得更惨,杀的杀,被俘的被俘,蒙古部队失去了根基。

    忽必烈在印度支那的进展也好不到哪儿去。这一地区分为四大国:安南国、占婆国、柬埔寨国以及缅甸国。公元1280年,忽必烈威逼占婆国的摩诃罗阇(国王)陀罗诺曼四世接受蒙古人的保护,受到拒绝。公元1285年,忽必烈派大军攻打安南人,遭到失败。虽然忽必烈十战九败,但安南王还是明智地承认自己是忽必烈的属臣。占婆国王也履行了封臣的义务。

    公元1277年,蒙古兵进攻缅甸,夺取了八莫。经过几次战役后,缅甸国王为了避免灾难,承认自己是蒙古的属臣。蒙古人的影响一直到达柬埔寨,从公元1294年起,清迈和速古泰两个泰族王国都成了元朝的属国。

    最后,忽必烈又派兵远征爪哇,在一位爪哇首领土罕必阇耶的援助下,打败了爪哇的主要统治者谏义里王。但战胜后,土罕必阇耶转而针对蒙古人,迫使蒙古军返回船上。而后,土罕必阇耶解放了爪哇岛,建满者伯夷国。

    利用海盗拓疆域的皇帝

    忽必烈建立大元后,开始实施攻打南宋的计划。这时南宋占据着临安等地,所以忽必烈需要一条通道,来把南方的粮食运输到北方。

    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一向善于陆战,但他们向南方进军时,也很懂得如何利用海洋:他们不但收纳了背叛的南宋海军,获得大批海洋战舰以及大型海洋货船,还从海盗那里得到了帮助,建立了从东南亚到波斯湾的海外贸易,以及一个稳固的海上粮食运输渠道。

    长江出海口的岛屿,最大的要数崇明岛。崇明岛四面环水,易守难攻,13世纪便是海盗的自有天堂。13世纪中叶,这里有两个有名的海盗:朱清和张瑄,他们贩卖私盐,掠夺富商巨舶。后被南宋招安。但公元1273年,他们背叛南宋,投靠大元,成为元水军的重要力量,元朝授予朱清代理管军千户的武职。

    公元1276年,他们接到一个任务:运送南宋库藏。他们成功完成任务,将南宋的库藏,包括档案、图表、祭祀器具都运到了当时的大元首都。

    公元1282年,忽必烈任命他们俩为海道运粮万户,负责海上漕运。结果又大获成功。出航的成功使得忽必烈对海上漕运更加重视,开始建造更多的漕船。

    后来,忽必烈想入侵日本和占婆,这样便需要大量船只和水手。于是他又把组织人员运粮的任务又交给这两位海盗。于是,他们手下聚集了盐商、盐工、船主,渔民、漕运官员和水手几万人,并且还邀请东南沿海的海盗加入。

    元世祖平定海都之乱

    对于忽必烈而言,对日本、印度支那等“殖民地“的远征远远不如平定成吉思汗其余余支的战争来得重要,尤其是对窝阔台的孙子海都的斗争。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的时候,海都站在阿里不哥这边。阿里不哥投降后,海都以大汗位当属窝阔台后裔为理由,想要自立为大汗。忽必烈多次要他入朝,他都说马瘦,没有资格入朝。海都聪明能干,且非常狡诈,他逐渐纠集部众,扩展自己的领地,以海押立为基地,势力日渐强大起来,成为阔台系诸王的首领。

    忽必烈无暇西顾,一面对海都表示优容,一面又派在中原的察合台曾孙八剌回本汗国夺取汗位,好牵制海都。

    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海都被蒙古其他部众推为盟主,一致对抗忽必烈,誓约保持游牧生活和蒙古习俗。七年,忽必烈针对海都的威胁,派兵镇压海都,在别失八里大败海都。

    十一年,元军大举伐宋,海都趁机又进袭。十二年八月,忽必烈派大军北征。十三年冬,从征中的一些人叛乱,并和海都等一些叛军共同响应。忽必烈调征宋主将伯颜、阿术、别吉里迷失等回师北征,各个击破了叛军,稳定了漠南北的局势。

    二十四年,海都又联合其他各部叛乱,这次叛乱声势浩大。忽必烈亲征,平定东部乃颜叛乱。成宗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海都、笃哇联军越过阿尔泰山南下,甘麻剌和皇侄海山率元军迎击,两军大战。海都和笃哇均受伤,海都因伤死于回去的路上,他的儿子察八儿继位。

    剿灭南宋的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也叫崖门战役,是南宋军队和元军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标志着南宋的灭亡。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相传南宋投入到战争的人数多达二十多万,不过这二十万中还算上了文臣及其眷属、宫廷人员以及普通百姓等,实际的战斗力也就是几万人,最终宋兵全军覆没。这也是元朝灭宋的最后一战。

    公元1267年,元朝开始入侵南宋,他们先占领湖北的襄樊,然后利用襄樊城边的汉水组建水军,水陆沿汉水直下武汉。公元1276年,元兵占领南宋首都杭州。面对这种形势,南宋的君臣吓破了胆,陆秀夫、张世杰一味南逃,将抗元的斗争全部丢给了文天祥。

    南宋的君臣一直往南逃,船只退到了湛江附近,这已经到了天涯海角,实在没有地方可退了。他们想要联系越南越海而去,但好久却杳无音信。两千多艘船,二十多万人不能在海上长久漂流。又遇到了海风,导致一部分船只沉没。他们便又北返,最后停靠在了珠江口相邻的崖山海域。

    面对蒙古人的攻势,南宋君臣采取消极躲避的政策,主动将崖山附近数百栋军营烧毁,人员全部转移到船上。本来海战是宋军的优势,而且宋军的人数也居多。但张世杰却将船只全部连在一起,采取消极防御的战术。结果,蒙古人先是切断了淡水来源,这样宋兵只能吃干粮,喝海水,如此一来,全军上吐下泻,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大减弱。

    经过数日的消磨,元朝决定对南宋决战。公元1279年二月初六,元军张弘范率领部队分四路轮番夹击宋兵,并利用海水的涨落从南北冲击宋兵船只。最后,宋兵部伍大乱。丞相陆秀夫眼看突围无望,背负七岁的小皇帝,跳海自杀。宋朝自此灭亡。

    元朝的南坡之变

    元朝建立以后,朝政非常混乱,宗室内乱、宫廷政变、后妃干政、权臣用事等接连不断。

    元仁宗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元仁宗驾崩,硕德八剌继帝位,即元英宗。他即位以后,决定改革朝政。但因朝政被权臣铁木迭儿把持,很难推行新政。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铁木迭儿去世,英宗便起用太常礼仪院使拜住为中书右丞相,表示要励精图治,同时处死铁木迭儿之子八思吉思,还追查其党羽。这些措施遭到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反对,以御史大夫铁失为首的余党密谋发动政变。

    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八月五日,元英宗、拜住由上都启程返京,途经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驻营,被铁失等刺杀,史称南坡之变。随后,迎立晋王也孙铁儿(泰定帝)即位。

    元顺帝的至正新政

    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妥欢贴睦尔继位,也就是元顺帝。年仅13岁的妥欢贴睦尔一即位,便深感社会危机的严重,决心大展鸿图,力图推行新政,实现中兴,以摆脱危机,这就是历史上的至正新政。因是在元顺帝至正年间所实行的改革,故得名。

    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元顺帝支持脱脱发动政变,驱逐权相伯颜,而后任脱脱为中书右丞相。第二年,改年号为至正,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至正新政一共有九年的时间(公元1341年-公元1349年),前四年是由脱脱主持,后五年由元顺帝亲政。

    前四年,脱脱废除了伯颜旧政,为诸王冤狱昭了雪,并恢复科举制(至元元年被伯颜废除),还撰修辽、金、宋三史,实行开马禁和减盐额等措施。脱脱的这些措施,调整了蒙古贵族和汉族豪强的关系,巩固了上层统治者之间的团结,还加强了文治。

    后五年由元顺帝亲政,他颁行了《至正条格》,来完善法制;为了加强廉政,他订立了举荐守令法;他还起用隐逸之士,任用优秀人才。

    至正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年复一年造成的政治局面已积重难返,因此,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危机。

    谁是第一个反元的农民

    方国珍(公元1319年-公元1374年),元末台州黄岩人,他们家世代以浮海贩盐为生。元朝末年,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和管制非常恶劣。加上当时饥荒严重,真是民不聊生。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黄岩人蔡乱头起兵反元。有人告方国珍与其勾结,于是官府追捕方国珍。方国珍便杀掉告发的人,并和其兄弟逃入海中,聚集群众数千人,劫夺海运粮。

    方国珍首先反元,比刘福通、徐寿辉起义等早两三年,比郭子兴早四年。他是第一个反元的农民。方国珍第一个起来反元做了不少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他安定台州、温州、庆元(宁波)后,就致力于保境安民,劝农桑、轻徭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比起当时的中原,浙东已算是天堂了。后来方国珍投奔了朱元璋。

    红巾军因何起义

    元朝末年,元朝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非常残酷,他们大肆兼并土地,将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广大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隶。官府上苛捐杂税的名目繁多,全国的税额比元初竟增加了二十倍。

    元朝统治者荒淫无度,他们在民间四处搜罗美女,日日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还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发生水灾,弄得民不聊生。百姓生活不得安宁,反抗的火焰在人民心中越来越烈。社会上有这样的歌谣:“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公元1351年,元朝统治者强征十五万农民挖黄河河道,监督挖河道的官吏乘机克扣饭钱。百姓们挨饿又受冻,都非常气愤。颍州人刘福通,派了几百名白莲教教徒做民夫,在工地干活,并在工地埋了一个只有一只眼睛的石头人,还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谣。民工挖出石人后,反抗的火焰立刻燃起。起义者头扎红巾,并打红旗,号称红巾军,又称红军。

    红巾军所到之处,开仓散米,赈济百姓,深得百姓欢迎,队伍迅速扩大到几十万人。在红巾军的影响下,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元朝的疆域版图

    公元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统一中国。元朝的疆域空前的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外蒙古、云南、东北、澎湖及南海诸岛,都在它的统治范围之内,另外西伯利亚的大部分,也在其统治范围之内,东到白令海、锡金、不丹、克什米尔东半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老挝、朝鲜东北部。元朝的领土面积超过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阔的国家,也是从古至今,人类以来最大的国家。

    行省制度的确立

    元朝统一中国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元世祖实行“汉法”,在政权上加强中央集权。他首先确立了皇帝在全国的最高统治地位,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掌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御史台负责监察。然后在各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为行省或省。

    每个行省设有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权。行省下又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有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个。除此之外的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被称为“腹里”。

    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得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有所保证。虽然元朝的行省制度与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思想有很大的冲突,但它作为元朝社会发展的产物,还是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同时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纸币的第一次大规模使用

    元朝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的国家,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元朝的商业也非常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不过,元朝后来将印刷纸币的权力交给贵族商人,这样就造成了大量货币出现,以至于通货严重膨胀,最后导致纸币停止,直到近代才出现。

    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后,曾想效仿宋朝以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有大臣阻挠说:“铜钱乃华夏阳明政权之用,我们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幽阴之地,不能和华夏阳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觉得说得在理,便决定使用纸钞。

    元朝纸币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长期、广泛以及大量地发行和流通。元朝的疆域辽阔,纸币携带方便,便可以携之“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纸币的使用,使得当时的欧洲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元朝的纸币制度是我国自宋金以来纸币制度的延续,也是纸币制度的发展。元朝还制定了《至元宝钞通行条例》,其中详细规定了纸币的制作、发行、流通以及伪造的处理方法。这些都使得元朝纸币制度走向成熟和完善,同时也对我国古代纸币制度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元大都燕京的建立

    元朝国都大都城,是唐朝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座新建城市,明清北京城便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来的。蒙古兵在公元1214年逼迫金国从中都(今北京)南迁到开封后,第二年成吉思汗便恢复了中都旧名——燕京。

    忽必烈建立元朝称帝后,又将燕京改称为中都。公元1267年,忽必烈开始在中都东北部修建新都,并叫做大都。大都城平面为长方形,周长为14.3公里,南城墙在今北京市的东西长安街偏南,北城墙也就是现在的城北“土城”。东西城墙和明清北京城东西墙重合。

    大都城一共有11门,其中的和义门、平则门也就是后来的西直门、阜成门;崇仁门、齐化门是后来的东直门、朝阳门;其他的如安贞门、光熙门等名到现在还在沿用。皇城在大都城内南部的中央,包括宫城以及太液池(今北海、中海和南海)、万岁山。皇城正南门叫丽正门,也就是今天的天安门。

    大都城的布局是依照《周礼·考工记》里的规则设计的,城门及宫殿名称也多来自《周礼》。大都城的街道布局规整,均为正东南西北走向,小巷命名为“胡同”,到现在北京中的小巷仍称为“胡同”。

    元大都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座依照预先整体规划平地兴建的都城,也是13世纪至14世纪世界上最雄伟瑰丽的城市之一。同时它的建成,也是我国城市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全线开通的京杭大运河

    蒙古族建立元朝后,将都城定在华北平原的北面大都(今北京),由于“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予江南”,也就是说元朝每年都需要从东南地区将粮米以及其他物质运往大都。因此南粮北调运道的通畅与否便成了元朝统治能否稳固的首要问题。

    而以洛阳为中心的固有的隋唐大运河,不仅航线曲折,而且水源匮乏,于是元世祖从至元二十年至二十九年(公元1283年-公元1292年),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开通济州河、会通河,在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与大都城之间开凿通惠河。开通后的京杭大运河以杭州为起点,以北京的积水潭为终点,全长有一千七百九十余公里,比隋唐大运河缩短了六七百公里的路程。

    元朝森严的等级制度

    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防止其他各族的反抗,便采取了人为的民族分化政策,把元帝国内的各族人民分为四等:一等为蒙古人、二等为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

    四等人的第一等自然是蒙古人,他们是天之骄子,是元朝的“国姓”。

    第二等是色目人,也就是西域各族人以及西夏人,他们最早沦为蒙古人的亡国奴,所以蒙古人对他们最信任。

    第三等是“汉人”,也就是原来金统治辖域的汉族和契丹。

    第四等是“南人”,地位最为地下,他们是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

    这四等人的界限是相当森严的,在政治、法律以及经济上的地位,都有不同的规定,重要的官职以及军职均由蒙古人充任,不足时就用色目人。如此一来,便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成分。

    元王朝又依照职业的不同,将全国人民分为十个等级,也就是“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一向在中国传统社会最受尊重的儒家,被排在了娼妓之后。因为蒙古人觉得儒家、道家知识分子士大夫,都是社会彻头彻尾的寄生虫。

    元朝在实行民族歧视的同时,又对各民族上层进行了拉拢,甚至给了他们许多特权,以此来扩大蒙古贵族的统治基础。不过,他们这种双重民族政策,同时也加重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元朝的基本矛盾成了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以及蒙古人和其他三个等级人种的矛盾。

    控制百姓的“站户”

    元朝统治者为了控制人民,可谓绞尽了脑汁。他们按不同的行业把老百姓分为若干专业户,如民户、军户、匠户、医户、儒户等等,这其中有一种人户,就是“站户”。

    “站户”就是和驿站关系密切的户头,元朝的驿站非常多,所需费用也非常浩大。元朝统治者便把这些负担转嫁给百姓,让部分人专门承担驿站差役的费用。这些人就是“站户”。

    站户制度是窝阔台时代就有的。当时的规定是,各驿站附近人家,每一百户出车十辆,每年每户纳米一石。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便大量设置驿站,他抽出一部分门户专门充当站户。这些站户从民户中分离出来,登入站户户籍,不入民户户籍。一旦登记,世代相承,不得更改。

    通常站户是原先的普通农牧民,他们承担着非常沉重的驿站赋役。第一,他们要供应各驿站来往官员的饮食,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当王公贵族充使时,要提供山珍海味等上等食物。第二,要供应使臣的交通工具,当时主要是马,有的地方是牛、驴、狗,还有车辆等,再加上常年的饲料、马具以及车辆的配件都需要他们提供。这笔费用也是非常高的。第三,除以上之外,他们还要负担驿站的劳役,比如充当使臣的向导、车夫、船夫、搬运工等。这些差使都是义务的,还要自备饮食。

    这些负担压得站户们喘不过气来,有的实在坚持不住,便背井离乡,最后老死在荒郊野外,也有的出家为僧了。十四世纪中期,据甘肃省驿站统计:六十年前,这个地区共有348户站户,到了六十年后,就只剩下176户了。

    一朝官员修三朝历史

    据史载,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下诏修订、金、宋三史。到次年十一月,这三部史成书,所用时间不到两年。其实,早在元世祖时期,就下过诏命人修辽、宋、金史,但因为体例以及正朔之争,所以没有实施。在这三部史中,要数《宋史》耗时最长,篇幅最巨。这三部史是廿四史中仅有的、由多民族史学家一起编修的史籍,也是我国史学史上第一例一朝官修三朝史,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元朝的科举制度

    蒙古人并不看重开科取士,因此在灭宋后曾经一度不举办科举考试。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才开始恢复,而且规模不大。

    元朝的科举制度大体沿袭宋朝,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京师的会试以及殿试。元朝科举仅考一科,不过分为左右榜。右榜是由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比较宽松;左榜由汉人、南人参加考试,乡试为三场,要求比较严格。而且元朝的科举考试乡试、会试的考取名单均按种族分配。

    从元仁宗到元顺帝灭亡为止,科举考试时办时废,一共举办过十六次,取士一千多人。不过,元朝科举所选的人才通常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蔡:金代文学奠基人

    蔡珪,字正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是蔡松年的儿子。海陵王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他考中进士,官至翰林修撰同知制诰,终潍州刺史。

    他七岁便能作诗,其父蔡松年曾为他赋《一剪梅》,有“白璧雄文冠玉金,桂月名香继家声”之句。蔡珪以文采名闻天下,辩博号称天下第一。他在近代文坛上有着特殊地位,他的文章在世宗大定年间影响极大,被认为是近代文学的实际奠基人。元好问曾用萧贡的话说他“金初文士如宇文虚中等皆宋儒,难以国朝文派论之”,所以蔡珪是正传之宗。

    蔡珪的古文创作尤其出色,不过他的诗也清劲雄奇,不时有佳作出现,比如:“扇底无残暑,西风日夕佳。云山藏客路,烟树记人家。小渡一声响,断霞千点鸦。诗成鞍马上,不觉在天涯”,简单几句便将金朝统治日趋稳定的气象给展现出来了。施宜生也称他“学高才妙,斗南一人。”蔡珪著有55卷文集,存诗46首。有12卷入《中州集》、《晋阳志》,《补正水经》三卷词入《中州乐府》。不过他的文集已散佚。

    金代河间学派

    河间学派,又称寒凉派,是中医七大门派之一。金元时期的刘完素主攻火热病机,并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理论,创“火热论”,善于运用五运六气的方法来看病。他对中医病机理论的提高有很大贡献,甚至对于温病学派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因其家住在河间,所以被称为“河间学派”。

    刘完素(约公元1110年-公元1200年),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中医史上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寒凉派”的鼻祖。刘完素自幼聪慧,喜欢阅读医书。有一次他母亲生病,三次请医生而不来,导致母亲不幸病逝,从此他便立志学医,最终成为声名显赫的医家。

    刘完素生活在宋末金初,他生活的河间地区正是金人逐鹿中原的主要战场之一。当时天灾人祸,瘟疫盛行,而当时的医生依然习惯使用古书中的药物,很少能自己进行辩证处方,不过那些药物对于当时疾病的治疗效果却不理想。刘完素便自己仔细研究《黄帝内经》中有关热病的论述,提出了使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当时横行的传染性热病的见解,并且疗效十分惊人。他就用这种方法,治好了很多人的病所以名声大噪。金彦宗曾三次征聘,都遭到他的拒绝。章宗爱他的淳素,特赐号为“高尚先生”。

    随着刘完素的创新理论的不断流传,拜师学艺者众多,先后有荆山浮屠、葛雍、董系、刘荣甫等,私淑者也不少,比如张从正、程辉、刘吉甫等人,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这样便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从而形成了金元时期一个重要的学派“河间学派”。

    元代戏曲的特色

    古代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占据着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既能用来阅读,又能付诸于表演。元朝是我国戏曲最繁荣的时期,当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作家以及演员。

    元代戏曲主要分为两大类:杂剧和南戏,两者分别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不过南戏在元朝前期还不太成熟,不能与杂剧相媲美,因此代表元朝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元杂剧在我们文学艺术上,与唐诗宋词处于并称的地位,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是因为当时有一批杰出的文人将他们的文学生命全部投注在了戏曲创作上,他们自身很高的文学修养,提高了元杂剧的审美档次,使得元杂剧具有深刻的思想以及精湛的艺术。

    元杂剧具有完整的艺术形态,剧本通常包括唱曲、宾白和表演三部分。在体制上,元杂剧一本通常为四折,必要时还有“楔子”,“楔子”一般是在折前或者两折之间,用来介绍人物、情节等。不过有的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写五折或者六折。在音乐方面,元杂剧有着严格的规定,一折戏只用一个宫调。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风格比较豪放。在角色上分为:末类、旦类、净类,且一本戏中主唱只有一人,正旦主唱的戏为“旦本戏”,正末的则为“末本戏”。

    在元朝近百年的历史里,北杂剧创作风靡天下,作家云起,当时最有名的要数关汉卿、王实甫、郑德辉、白朴等人。流传于世的作品有《窦娥冤》、《西厢记》、《倩女幽魂》、《墙头马上》等。

    相对杂剧而言,南戏在元前期势力稍微微弱一些,但到了元末,杂剧开始衰落,南戏开始形成完整的戏剧艺术。它的宫调以及套曲的运用都比杂剧灵活得多;一本戏根据人物的上下场,分为若干场;角色也增加为:生、旦、净、丑、外、末、贴。当时有名的南戏有《白兔记》、《琵琶记》、《拜月亭》、《杀狗记》等。

    元代杂剧的四大家

    元杂剧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以及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他们分别代表了元朝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所以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也有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但关白马郑已被历史公认。

    关汉卿的杂剧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大多是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歌颂人民尤其是青年女子的反抗精神。他的作品在现实的深刻描写中透露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思想,他一生共写了六十多个剧本,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将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

    白朴的剧作,大多是取材于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的故事。他的代表作《梧桐雨》描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墙头马上》说的是一个千金小姐冲破名数,自择配偶的故事。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经典作品,对后代戏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致远的《汉宫秋》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写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在这部剧中,马致远大胆改变史实,塑造了王昭君的爱国主义思想,并抨击了皇帝身边大臣的昏庸。另外他的代表作还有《荐福碑》、《青衫泪》等。

    郑光祖的作品多是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或是历史题材故事。他不像关汉卿那样敢于面对和揭露现实,他写剧本,大多是艺术的需要。他的代表作《倩女幽魂》描写的是秀才王文举曾与倩女指腹为婚,但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母亲想赖婚。但倩女忠于这段爱情,就在王文举上京赶考时,她的魂魄离了原身,一路追随王文举而去。直到他考中状元三年后,回去探望岳母,才知道和他在一起的是倩女的魂魄。在此剧中,郑光祖成功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坚贞不渝、感情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另外他还有历史剧代表作《王粲登楼》。

    天下夺魁的《西厢记》

    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代最优秀、影响最深远的戏曲作品,作品中那句“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更是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情的最美好的祝愿,也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元代贾仲明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王实甫,生卒年月以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他的《西厢记》故事取自于唐朝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小说说的是书生张生游学蒲州,遇见寄居在普救寺的崔相国之女莺莺,两人相恋,之后他赴京赶考,便将莺莺抛弃。王实甫将这个始乱终弃的悲剧,改写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这也是《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剧中,张生和莺莺两情相悦,为了争取幸福,在丫鬟红娘的热心帮助下,共同与相国夫人进行斗争,最后相携出走。

    王实甫在《西厢记》剧中对青年男女幽会、私奔等行为均有大胆的描写,以及剧终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的美好祝愿,都明确了表明了婚姻自主的合法性。莺莺和张生是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在封建正统看来,是属于十足的叛逆,但作者表达的正是这种叛逆精神。《西厢记》最后以大团圆的形式结局,这也成为我国戏曲的常用模式。总之,《西厢记》体现了我国人民热爱美好生活以及追求理想的精神气质。这部剧作,对我国民族的文化心理构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厢记》也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它被视为古代剧诗的一个范本。作品将戏剧性和抒情性完美结合,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矛盾跌宕起伏。张生的热烈执著、莺莺的多情含蓄、红娘的俏皮热情,都写得活灵活现。《西厢记》的文辞华美也深受人们喜爱,曹雪芹通过宝黛之口说它“真正是好文章!你若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西厢记》有着永久的、无穷的魅力,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瑰宝,也是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金代易水学派

    中医“易水学派”主张治病不以古方为准,而要因病、因时、因境施治。这一辩证理论的创始人是金代名医张元素。张元素生活的时期,正是金元时期,当时中国北方战火连年,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所以内伤病发生较多,这样便为脏腑病机研究提供了临床基础。不过当时的医风偏重收集应用经验方,忽略医学理论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张元素整理总结《内经》、《难经》、《中脏经》有关脏腑辨证的医学理论,并吸取吸取《干金方》,《小儿药证直决》的脏腑辨证用药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创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了过渡的作用,并成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

    张元素,字洁古,号易老,生卒年月不详。他出生在易县西部山区良岗镇水口村。他自幼看到乡亲们因为穷困、饥饿,一个个被疾病夺去了性命,他便立志学医,为民驱灾除病。从此,他便四方索书,八方拜师,很快掌握了常见病症的医疗方法,并开始了行医生涯。金朝四大医学家之一的刘完素得了伤寒病,自己诊治,总是不见好。张元素闻讯后,前去探视。刘完素对张元素一向看不上眼,所以对他理都不理。但张元素给了他开了剂药,很快刘完素的病症便好了,他对张元素称赞不已。很快,张元素美名远扬。

    张元素治病用药讲究辨证施治,也就是说具体的病情具体对待,从实际出发,善于创新。在张元素注重脏腑病机研究的情况下,在易水学派形成的过程中,一些医家开始转向对特定脏腑进行专门研究,并各有创见。

    绘画史上的“元四家”

    “元四家”指的是中国画上的的黄公望(公元1269年-公元1354年)、王蒙、倪瓒(公元1302年-公元1374年)、吴镇(公元1280年-公元1354年)四位元代画家。他们都是生活在元中晚期的江浙一带,也都是醉心于山水画创作并非常有成就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共同特色就是“雅洁淡逸”的山水画风。元四家在艺术上都受赵孟頫的影响,并且通过其自身的努力,使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后世的绘画,特别是“南宗”一派的影响甚大。

    黄公望出身小吏,他的山水画山川深厚,草木华滋,显示出平淡天真的清逸文人气质。他的《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序》”。

    王蒙出身官员,是赵孟頫的外孙,他画山水多至数十得,树木不下数十种,千岩万壑,迦环重迭。比如他的《清卞隐居图》,被明人董其昌称为此画“天下第一”。

    倪瓒出身于富贵人家,他作的山水简单平淡,具有超凡脱俗的韵味。如他的《渔庄秋霁图》,空旷之中有孤傲之气,被认为元画逸品的代表。

    吴镇出身贫寒,他作画勤奋,不求闻达,他的山水之作苍茫沉郁。他的代表作主要有《渔父图》等。

    通行三百多年的《授时历》

    公元1276年,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过四年的时间制定出《授时历》,通行了三百六十多年,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约瑟称他是最伟大的天文学家。

    元朝统一中国以后,便决定修改历法,因为之前的朝代用的都是南北朝所创新的《大明历》,这部用了七百多年的历法误差很大。元朝皇帝便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科学家郭守敬。郭守敬等人经过辛勤的工作,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日,也就是365天5时49分12秒,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仅仅差26秒。根据这一数据,郭守敬等人完成了新历法的编制工作。新历法被命名为《授时历》,也就是告诉百姓日月时光,切勿错过了农时。这部历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部历法。为了纪念郭守敬的功绩,后来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还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公元1231年-公元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以及仪器制造学家。他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

    简仪的发明和使用

    公元1276年,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制作出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这种仪器的结构和使用都比浑仪简单,除了北极星附近以外,通过它整个天空一览无余。由于它的结构和使用简单,所以被称为“简仪”。

    简仪的创制,是中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年后才出现了类似的装置。

    简仪的主要装置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环面平行于地球赤道面,被称为“赤道环”;另一个圆环是直立在赤道环中心的双环,它能绕一根金属轴转动,称作“赤经双环”。双环中央夹着一根装有十字丝装置的窥管,这相当于单镜筒望远镜,可以绕绕赤经双环的中心转动。观测的时候,将窥管对准某颗要观测的星星,然后在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支撑整个观测装置的是两个支架托着的正南北方向的金属轴,就是这个金属轴保持着整个装置的北高南低的形状。

    谁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地球仪

    中国最早的地球仪,是由波斯人扎马鲁丁制造的。扎马鲁丁,又译作扎马剌丁、札马剌丁、哲么鲁丁。他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的天文历法学家,精于历算。他原是西域人波斯马拉加的天文学家,忽必烈即位后,曾下令征召西域“回族为星学者”,扎马鲁丁等人便被应召入华。

    忽必烈将扎马鲁丁任命为司天台,主持制定《万年历》。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扎马鲁丁根据伊斯兰教历法写出《万年历》,由忽必烈颁行天下,在元朝一直为百姓所采用。这年,扎马鲁丁在元大都设置了观象台,并制造了七种天文观测仪器:多环仪、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星盘等七种。七种地球仪在公元1267年被制造出来,是我国最早的地球仪,比马廷·贝海姆的记录整整早了225年。

    扎马鲁丁制造的地球仪,填补了我国天文学的空白,使得我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地球仪,并且对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有了很勇敢的否定。

    元代数学家(一):朱世杰

    朱世杰(公元1249年-公元1314年),字汉卿,号松庭,燕山人(今北京附近)。元代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数学教育。朱世杰,“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他在当时天元术的基础上发展出“四元术”,也就是列出多元高次方程,并消元求解的方法。除此之外,他还创立了“垛积法”。也就是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以及“招差术”(高次内插法)。他的代表作有《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

    《算术启蒙》全书共为三卷,分为二十门,收入了二百五十九个数学问题。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数学名著,曾流传到国外,对朝鲜以及日本的数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也是一部很不错的数学教科书,清代扬州学者罗士琳说它“似浅实深”,这样的评论是相当中肯的。

    《四元玉鉴》标志着宋元数学又达到了一个高峰。创造四元消法以及解决多元高次方程组问题是此书的最大成就,该书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系统解决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以及高次招差法问题。

    元代数学家(二):李冶

    李冶(公元1192-1279年),真定栾城(河北省栾城县)人。名木子治,字仁卿,号敬斋,宋元数学四大家之一。李冶自幼聪慧,热爱读书,对数学和文学都非常有兴趣。

    公元1230年,李冶在洛阳考中词赋科进士,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他为官清廉,一心为百姓。但是过了两年,钧州城被蒙古兵攻破。李冶不愿投降,便换上百姓服装,北渡黄河避难。他这一逃,便逃到了崞山(今山西崞县)的桐川。

    最终,金朝被蒙古所灭,李冶不再为官。但正是由于他的不再为官,为他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他在桐川研究各种学问,其中涉及数学、文学、历史等。这些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工作便是对天元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了数学史上伟大的著作——《测圆海镜》。

    当时他的工作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不但居室窄小,还常常温饱不济。不过李冶却以著书为享受,从不间断自己的写作。经过多年的辛苦努力,他的《测圆海镜》终于在公元1248年完稿。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讲述天元术的著作。

    青花技术的兴起

    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主要是用氧化钴作原料,在陶胎上描绘纹样,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白地蓝花,属釉下彩绘。

    原始的青花在唐宋时期已见端倪,到了元代中期,青花技术成熟了。元代的青花瓷器物品种繁多,有盘、瓶、香炉、执壶、罐、碗、杯等,其中以大盘较多。纹饰大多是取材于元朝服饰,常见的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比如历史人物、龙凤、麒麟、牡丹、莲花、兰花等。

    青花料具有很多优点,比如着色力强,呈色比较稳定,色彩鲜艳明丽,明净素雅等,所以青花深受中外人士青睐。它一问世,便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畅销货。中国的青花几乎成为中国陶瓷的代名词,影响极大。

    元青花以景德镇制作为代表。景德镇青花制作精美,而流传下来的极少,所以非常珍贵。元青花开辟了从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它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和中华民族传统非常相似,的确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元青花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画坛的领袖人物:赵孟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出身于宋宗室,是宋太祖的十一世孙。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是元朝画家中政治、文化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杰出,同时也是最复杂、最神秘莫测的画家。他和明末的董其昌构成了中国古典晚期绘画史上的“双鼎”。

    赵孟頫的绘画成就极高,他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样样精通。不仅如此,他的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明人王世贞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客观地说出了赵孟頫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地位。赵孟頫提出了“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这样便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转向质朴自然。他还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得绘画的文人气息更浓,韵味更强。还有,他强调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以及实践技巧,克服了以往“墨戏”的陋习。

    第一个提出经度概念的契丹贵族

    蒙太祖十五年(公元1220年)十一月,耶律楚材撰《庚午元历》,在这部历法中。他订正了旧历法的误差,并创立了“里差”(类似时区),这便是首次提出了地理经度概念。几十年后,苏天爵据此历法提出地方时的概念。耶律楚材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所以说他是第一个提出经度概念的契丹贵族。

    耶律楚材(公元1190年-公元1244年),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蒙古汗国大臣。他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于燕京(今北京)。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攻占燕京的时候,听说他才华横溢,便向他询问治国大计。而耶律楚材对腐朽的大金已经失去了信心,便决定辅助成思汗,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耶律楚材的到来,对成吉思汗以及其子孙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主张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耶律楚材自幼学习汉文,年纪轻轻就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历数以及术数等。在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时期,他做官30年,官至中书令。他还主张以孔孟之道来治国,提倡任用儒士。

    马可·波罗笔下的元代邮驿

    元代的邮驿比从前各朝代都要发达,当时驿站遍布大江南北,驿路上熙熙攘攘,来往人员非常繁忙。13世纪中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对当时驿传的繁盛情况有生动的描绘,他说元朝的驿站制度,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十分美妙奇异的制度”。

    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用非常钦佩羡慕的笔调写道:“从汉八里城,有通往各省四通八达的道路。每条路上,也就是说每一条大路上,按照市镇坐落的位置,每隔40或50公里之间,都设有驿站,筑有旅馆,接待过往商旅住宿。这些就叫做驿站或邮传所。这些建筑物宏伟壮丽,有陈设华丽的房间,挂着绸缎的窗帘和门帘,供给达官贵人使用。即使王侯在这样馆驿下榻,也不会有失体面。因为需要的一切物品,都可从附近的城镇和要塞取得,朝廷对某些驿站也有经常性的供应。”

    他说,元朝的每一个驿站,通常备有四百匹马,以供大汗的信使们使用。驿卒们传递紧急书信,一日可以飞奔320公里。他们身上还带有一面画着鹰隼的牌子,作为急驰的标志,“他们束紧衣服,缠上头巾,挥鞭策马以最快速度前进”。他估算,全国服务的大概有二十万匹马。他说的情况是大致符合元代邮驿情况的。只是马可·波罗夸大了数字。实际上,当时全国驿站的马有四万多匹,而最快的驿卒日程为五百公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