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坏习惯左右你:排除你走向成功的78个障碍-每一个成功都是从小事开始——小心,小事是大祸的根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小处随便,会留大麻烦——丢掉小处随便的坏习惯

    小处随便,决不是什么无伤大雅、无足轻重的小事一桩。我们做人,应当像吕坤所说的君子那样:“惧大防之不可溃,而微端之不可开也。”

    一坪绿地,鲜嫩可爱。有走路的人,为少绕几步,省些脚力,便从草坪上斜插过去,踩出一道小径。后来的人也跟着他的脚印踩过,时间一长,竟踩出一条人来人往的大路。

    生活中由于一些人小处随便,结果酿出大祸的事并不鲜见。“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空中爆炸,宇航员命丧太空,是由于机身上一道焊缝没有焊好。美国潜艇浮出水面时撞翻日本渔船,造成船毁人亡,是由于潜艇上的操作人员一个漫不经心的操作失误。日常生活中,有人从高层住宅上随手扔下一个酒瓶,结果将适从楼下经过的行人砸死。一家度假村在一处玻璃门上不做警示标记,结果让奔跑的小孩一头撞上,受到重伤。就说世界上许多森林大火,也往往是有人乱扔烟头造成的……

    可见,小处随便,决不是什么无伤大雅、无足轻重的小事一桩。我们做人,应当像吕坤所说的君子那样:“惧大防之不可溃,而微端之不可开也。”

    一些人所以会小处随便,“微端”不谨,究其根源,是私德不修,公德欠缺。做事不负责任,马虎应事,只图自己方便,不考虑他人利益,总之,是自私自利之心作祟。当其一个烟头随手一扔时,哪会考虑到森林着火、消防员冒死扑救、地球资源遭破坏?前不久,一种以网球美女运动员“库尔尼科娃”命名的病毒在网络上疯狂蔓延,给世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后来查明,这一场网络灾难之所以爆发,不过是一个外国青年学生在玩自家电脑时,“随便”下载了一个病毒程序,并用电子邮件发了出去……

    事后他说,他一点儿也没想到闯出这么大祸……

    做人,小处随便不得。就算没有惹出大漏子,比如随地吐一口痰,随手丢一只空易拉罐,结果让人罚了几十元钱。从自私的角度讲,你说冤不冤。

    有一个相声段子,讲一位有心脏病的老者住楼下,楼上住一位小伙子。小伙子常年上夜班,夜里12点回家。老者可遭罪了。为何?这小伙子回来时脚步重,动静大,老者你就听吧:噔噔噔——上楼梯了;咣当——开门了;哗哗哗——洗漱呢;最要命是上床时脱皮鞋,先脱一只,一扔,咣!老者心一哆嗦。再脱另一只,一扔,咣!老者心再一哆嗦。这两哆嗦过了,才算安静下来,老者才能入睡。老者脾气好,一直忍着,可夜夜如此也受不了呀!这天,见了小伙子,老者就给小伙子说了,小伙子态度挺好,虚心接受。可到了夜里,老者听着那动静又来了——噔噔噔!咣当!哗哗哗!老者想,忍着吧,不就再两声吗?史!一声。老者等第二声,奇怪,怎么不响了?老者这个心悬哪,就等着第二声响过好人睡,等了一宿,愣没响——原来小伙子脱另一只鞋时,突然想起了老者白天提的意见,就轻轻地把鞋放在了地上……

    我们正处在城市的进程中,过去住一二百户的小胡同变成了高楼大厦。一二百户住一楼,你?处随便?楼道里乱堆东西,夜里把?视机音量放到最大,从窗户往外随?扔垃圾,你觉得没什么,可别人用“相邻权”来告你,你还真得输官司不可。美国一老头从一户人家门前经过,由于这家没有清扫门前冰雪,老头滑了一跤。老头便把这家告上了法庭。这个认为扫不扫自家门前雪无所谓的人家,最后不得不为自己的小小过失付出赔偿的代价。

    古人也许只能从道德的角度劝人不要忽视小处的修养。今天,除了道德的软约束外,法制也告诫我们不要放纵自己的“小小不严”处,不要“不以为重轻”而苟且做人。一旦因为我们的“小过失”而引发了大祸,那就真会“触反刑宪”的。

    也有一些“小处随便”并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甚至也谈不上是多严重的道德问题,但们也不可放任自己。比如,在地铁上坐座位时跷二郎腿,让站着的乘客别扭;开会迟到;雨天开快车,溅行人一身水;打公用电话时煲电话粥,不顾后面有人等;消防队救火时围观挡道;嚼完口香糖乱吐……这些举止,给他人添不便,惹他人不痛快,自己又怎能心安理得,毫无惭意?如他人如此待你,你作何感想?人人都这样“不拘小节”,社会还能有何文明可言。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一组《杂纂》,专谈人情世相。其中写世人“恶模样”有:作客与人相争骂,筵上乱叫唤;搀夺人话柄(乱插嘴抢话);对众倒卧;着鞋卧人床;说主人密事;作客踏翻台桌;嚼残鱼肉置盘上;等等。

    清代石成金写《除嫌约二集》,讲为人举止要忌:主人未迎便先上厅坐;翻人书籍;人前假咳吐痰;吃烟吐不择地;吃烟向人喷气;烟灰火屑敲满地(吃旱烟时);项多油滞不洗拭(不洗脖子);门庭不扫拂;谦上下动手力扯(谦让尊卑先后时动手乱拉扯);探手(伸手)隔座取物;坐即摇膝;桌上乱写字;坐下脚跷膝上;冷笑;摘花嗅香;开入籍柜;坐不耐久;坐立不宁;偷看人书简;粗鲁撞倒人器物;借人器物以及书文多日不还;好勉强量小之人饮酒(逼人喝酒);在病丧家嬉笑,等等。

    古人说的这些“恶模样”,皆为小处随便的表现。虽然时代已到今日“后工业社会”、E一时代,但人性的这些“一念之苟”的毛病并未根除。我们不妨以彼为镜,检点一下自己,做个不苟且的君子,哪怕被人嘲笑为“迂”。

    曾有一些行事随便的人,常常在一处墙角小便,秽气冲天。国民党元老于佑任老先生看不下去了,就写了一纸“不可随处小便”,张贴于墙角。刚贴上没多久,浆糊都没干,这纸条就不翼而飞了——原来于老先生是有名的书法家,有一人极敬慕于老先生的墨迹,便把这纸条揭了去,重新剪裁裱糊后挂于中堂,曰“小处不可随便”,以时时自警自励。——这位老先生其实已“小处随便”了一把。

    二、勿以善小而不为 ——改变不愿做小事的坏习惯

    有位伟人曾说;“不会做小事的人,很难相信他会做成什么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小事的成就感积累起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平时往往忽略了它,让那些小事随风而过。”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事正可在细微处见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产生做大事的气魄。不要小看做小事,不要讨厌做小事。只要有益于工作,有益于事业,人人都应从小事做起,用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才是最稳固的,用小事堆砌起来的工作长城才是最牢的。

    曾有一位人事部经理叹息道:“每次招聘员工,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大学生与大专生、中专生相比,我们也认为大学生的素质一般比后者高。可是,有的大学生自以为天之骄子,到了公司就想唱主角,强调待遇。别说挑大梁,真正找件具体工作让他独立完成,却往往拖泥带水,漏洞百出。本事不大,心却不小,还瞧不起别人。大事做不来,安排他做小事,他又觉得委屈,埋怨你埋没了他这个人才,不肯放下架子干。我们招人来是工作、做事的,做不成事,光要那大学生的牌子干吗?所以有时候,大学生、大专生、中专生相比之下,大专生、中专生反而更实际,更有用。”

    现在,社会上有的企业急需人才,而有的大学生却被拒之于门外,不受欢迎,不被接纳,对此现象,该人事部经理算是道出了其中缘由。

    小事,一般人都不愿意做。但成功者与碌碌无为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愿意付出这样的努力,可是成功者愿意,因此,他获得了成功。

    别人不愿意端茶倒水,你更要端出水平;别人不愿意洗刷马桶,你更要刷得明亮;别人不愿意操练,你更要加强自我操练;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你更要多做准备;别人不愿意付出,你更要多付出。

    每一件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你都愿意多做一点,你的成功率一定会不断提高。

    同事不愿做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愿意去做。只要你能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只要你能做别人不想做的事情,你就可以成功。

    因此,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

    许多白手起家而成功的人,在小学徒或小职员时代就能以最高的热忱和耐心去面对上司给予他们的小工作;这是非常普通的事实。我们不可能用数量来衡量工作的大小,“大往往在小之中”。

    万丈高楼平地起,你不要认为为了一分钱与别人讨价还价是一件丢面子的事,也不要认为小商贩没什么出息,金钱需要一分一厘积攒,而人生经验也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在你成为富翁的那一天,你已成了一位人生经验十分丰富的人。

    我们都是平凡人,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踏实肯干,有水滴石穿的耐力,我们获得成功的机会,肯定不比那些资质优异的人少到哪里去。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过。

    成功的平凡人并非天才,他资质平平,但却能把平平的资质,发展成为超乎平常的事业。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总是被公司当做替补队员,哪儿缺人手就被调到哪儿,自己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这位先生懊丧地向他的同学,现在已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诉苦道:“这样值得继续干下去吗?我觉得自己的专长无法发挥出来。”昔日同学很认真地告诉他,你经常被调到不同岗位磨炼,是辛苦的,但只要你努力肯学,应该也能胜任,否则你的公司不会做这样的调度。现在,你在工作中的表现第一是努力,第二是努力,第三还是努力,那么过不了多久,公司员工之中磨炼最多的是你,能为公司贡献才智的也是你,你应该有这种认识。最后,同学又口授他一条成功秘诀:肯干就是成功,患得患失,拈轻怕重,就会失去成长的机会。受苦是成功与快乐的必经历程。这位先生干下去了,他干得很起劲,一年后,他终于成为公司中最耀眼的新星。

    也许你勤奋地工作,到头来却家徒四壁,一事无成。但是,你如果不去勤奋工作,你就肯定不会有香车豪宅,不会有成就,所以,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去做,马上做,即使是凡人小事。

    不因小而失大,不因少而失多。摒弃大小的竞争,丢掉高下的念头,抛开富贵的欲望,而一心一意从小事做起,就是洗厕所、扫大街,也会比别人打扫得更干净。

    三、不可忽视生活的小节——纠正忽视生活小节的坏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人不太注意自己的行为风范,特别是在社交场合中显得随便,不讲究仪,对人没有礼貌。岂不知,人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修养。

    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因为它于细微处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若不加以注意,易招人反感。

    因此,在站立时,切忌无精打采地东倒西歪、耸肩勾背,或者懒洋洋地倚靠在墙上、桌边或其他可倚靠的东西上。这样会破坏自己的形象。站立谈话时,两手可随谈话内容适当做些手势,但在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小动作,如摆弄打火机、香烟盒,玩弄衣带、发辫,咬手指甲等。这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以缺乏自信和经验的感觉,而且也有失仪表的庄重。

    另外为了保证坐姿的正确优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入座以后,两腿不要分得太开,这样坐的女性尤为不雅。

    (二)当两腿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应向下,切忌脚尖向上,并上下抖动。

    (三)与人交谈时,勿将上身向前倾或以手支撑着下巴。

    (四)入座后应该安静,不可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给人一种不安分的感觉。

    (五)坐下后双手可放在大腿上,或轻搭在沙发扶手上,但手心应向下。

    (六)如果座位是椅子,不可前俯后仰,也不能把腿架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踏在茶几上,这都是非常失礼的。

    (七)端坐时间过长,会使人感觉疲劳,这时可变换为侧座。

    (八)在社交和会议场合,入座要轻柔和缓,坐姿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造成紧张气氛,小心不要带翻桌上的茶杯等用具,以免尴尬被动。

    总之,坐的姿势除了要保持腿部的美以外,背部也要挺直。不要像驼背一样,弯胸曲背。座位如有两边扶手时,不要把两手都放在两边的扶手上,给人以老气横秋的感觉而应轻松自然、落落大方,方显得彬彬有礼。

    除了站相和坐相以外,行走的姿势也是每个人的最基本的行为动作,它的姿势也是行为礼仪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亦需加以注意。每个人行走比站立的时候要多,而且行走一般又是公共场所进行的,所以,要非常重视行走姿势的轻松优美。人的正常行走姿势,应当是身体挺立,两眼直视前方,两腿有节奏地向前迈步,并大致走在一条等宽的直线上。行走时要求步履轻捷,两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走路时步态美不美,是由步度和步位决定的。如果步度和步位不合标准,那么全身摆动的姿态就失去了协调的节奏,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步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注意到的小事和小节:

    (一)要遵守交通规则。步行要走人行道,不要走在自行车道或机动车道上。穿过马路要走人行道,不能随意乱穿马路。

    (二)行人之间要相互礼让。青少年应主动给年长者让路,健康人应给老弱病残者让路,一般行人遇到负重的人或孕妇、儿童等行走困难的人,要让他们先行。在“狭路相逢”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能以强凌弱,抢道行走。

    (三)走路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和进行问候,不能视而不见。但如在路上碰到久别的亲友,想多交谈一会儿,应靠边站立,不要站在马路当中或人挤的地方,以免妨碍交通,自己也不安全。

    (四)走到人群特别拥挤的地方,要有秩序依次通过。撞了别人或踩了别人的脚,要主动向人道歉。如果是别人踩了自己的脚或碰掉了自己所带的东西,则应表现出良好的修养和充分的自制力,千万不要发火,切忌斥责对方或口出怨言,而应该和气地说:“请您慢一点儿,不要太着急。”

    (五)走路时目光要自然前视,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男性遇到面容姣美、穿着时髦的女性时,不宜久久注视或掉回头去追视,那样显得缺少教养。

    (六)不要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这既不卫生,也不文雅。如果确实因为饥渴需要吃点东西,可以在路边找个适当的地方,等吃完以后再赶路。

    (七)走路不要抽烟。一面走路一面抽烟是个很不好的习惯。更不应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抽烟,这不仅损害自己的形象,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是每个人都应当特别注意的。

    四、着眼小事能带来大成功 ——纠正不能从小事着眼的坏习惯

    所谓的“小事情”,因其小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它却造成了大问题,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大烦扰,一些聪明人善于从“小事情”做起,从而使局面得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的改观。

    着名的财富专家博多·舍费尔认为,成功的人士都是从小事做起的。有些事对于你来说,可能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别人却敬佩你;但也可能正好相反,你内心充满对未来的希望,但别人对你的美好计划根本漠视无睹。你千万别狂妄地认为你是个“做大事,赚大钱”的人,而不屑去做小事、赚小钱。要知道,连小事也做不好,连小钱也不愿意赚或赚不来的人,别人是不会相信他能做大事、赚大钱的!不论你做什么样的事,赚什么样的钱,都要留心细微的信息,因为它能给你创造成功的机会。

    任何机会,归根结底都是信息,收集的信息越多,获取的机会也就越多,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对商业企业来说,信息是根本,是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现代社会里,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的成功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抓得越快越准,获取的机会就会越大越多。

    某市一个大型商店的经理,非常重视市场信息。他在看报纸时,多次看到有关摩托车驾驶者造成交通事故的报道,于是灵机一动,立即组织购进摩托车专用头盔一千顶。过了不到一个月,当地交通部门就宣布无头盔不得驾驶摩托,头盔一下子成了热门货,果然做了一笔好生意。

    这位经理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从细微处着手,瞄准机会,变市场机会为自己的机会。

    事实上,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有千千万万条,而在这些信息中有价值的少说也有数百条,能够抓住的,至少数十条,每一天都有这么多机会在你的周围像影子一样游荡,难道你真的还没有意识到吗?

    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销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煞费心思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甚微。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公司领导人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颜色。这一建议引起了公司领导人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青睐,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狂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一副统一的“非洲佬”了。

    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这种小事情,就开发出了一种面貌一新、大大畅销的新产品,竟使整个公司因此而渡过了难关。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何等巨大。

    而提出这一设想,既不需要渊博的科学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器公司,在以往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竟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它的颜色就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做过这样的规定,而它在漫长的时间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就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这样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成为一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严重地阻碍和束缚了人们在电扇设计和制造上的创新思考。

    很多传统观念和做法,不仅它们的产生有客观基础,它们得以长期存在和广泛流传,也往往有其自身的根据和理由:一般来说,它们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积累,值得后人继承、珍视和借鉴。但也不能不注意和警惕,它们有可能妨碍和约束我们的创新思考。

    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接受问题,就像欢迎一个带来更大满足的良机。下次碰到一个大问题的时候,会迅速做出反应。如果有自信,就会感觉很好,因为你又有一个机会来测试自己的创造力。如果觉得不妥,切记,你和其他人一样,都能发挥创造力解决问题。遇到任何问题,都是激发创意的大好机会。

    吉迪恩·鲍威尔博土是美国着名的成功学家,他一直鼓舞那些抱负远大、目标明确、勇于探索的年轻人,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为“影响和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生活命运的人”。鲍威尔博士认为,成功的人必须具备成功的思维方式。下面是他积极推崇的变消极生活态度为积极生活态度、变错误思维方式为正确思维方式的激发创造性思维的6个步骤:

    第一步:从此刻起,在谈到任何事情时,都要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包括对你的工作,你的健康状况,你的前途。培养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这或许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你可能已经习惯于悲观地谈论事物。你必须抑制住自己,改变这种消极悲观的习惯,当然这需要毅力。

    第二步:在谈到任何事物时都充满信心,充满希望——这就要求你有远大的理想。人虽然不能脱离“现实”,但也不能完全被“现实”所拖困。人更多地应该生活在理想之中。这样,我们在谈论“现实”时,才不至于是悲观主义的“现实”,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多数人在谈他们是“现实主义者”时,往往只是说他们持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第三步:就像你每天给身体增加营养一样,你必须不断地给你的精神补充“食粮”——使自己心理健康,源源不断地产生有益于身心的思想。因此,从现在起,你必须变消极的心态为积极的心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四步:不断强化你的理想、信念——不要让那些消极的思想在你的头脑中出现。当然,要摒弃错误的思维方式,需要付出艰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第五步:列出你的朋友的名单——看其中哪一些是有积极的思想态度的,增加和他们的交往,汲取他们的创新思想。当然,不要舍弃那些持消极思想的朋友,而是要用你所获得的新思想、新观点去同化他们,不可再和他们去谈论那些消极、悲观的思想。

    第六步:力避争论——当别人表达出某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时,要用积极、乐观的思想去影响他。

    你也许梦想着一种没有问题的生活,然而,那种生活却不值得活下去。如果有一台万能的机器为你处理一切,你所有的问题就都没有了,但是这个替代方案并不会给你带来快乐的人生。下次你再梦想没有问题的人生时,请记住这个比喻。

    从小事中激发你的灵感吧,养成这种习惯,挖掘你的创新精神努力奋斗吧,成功的列车会载你起程的。

    五、小事化了心底宽——丢掉对小事过于计较的坏习惯

    生活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那些较为重大的事件(如丧偶、离婚、退休、更换工作、搬家、人际矛盾、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等),因为这类事件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却常忽视“小麻烦”对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少仔细地考虑该怎么正确对待这种小事情。

    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烦扰的琐事很多,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火烧身”。

    首先,有些人不能正确看待这类小事情。事实上,某一件事会给我们造成心理压力,与个人对这件事的评价有很大关系。

    例如,天气不好,已安排好旅游的人为此感到扫兴,上班的人则觉得这很平常。因此,人们对事情的看法是产生心理压力的一个因素。

    其次,这和人们对待事件的方式有关。有的人遇到事情是积极面对现实,尽力克服困难,对于超出自身能力的事能客观对待,不求超出现实的结局,所以即使面对麻烦,也能平和处之。

    反之,如果该努力的却退缩,该回避的却硬顶,会使问题越积越多,压力也越变越大,最终形成影响身心健康的不良后果。

    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才不产生心理问题呢?

    其一,要学会合理评估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事。首先,应该想一想发生的事情是好的、不相干的还是会产生压力的。然后,考虑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并用想好的方法去应对。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对所用的方法可做适当调整。通过对问题进行合理坪估,当事人可获得良好的情绪及平衡的心态。

    其二,选择正确的方法处理事情也是减少心理压力的重要办法。有些事情需要直接去面对,并努力去克服困难。有些事则应采取暂时回避的办法,避而不想,避而不做,暂时做些退让,具有暂时缓冲的效果。同时,还要尽力去发现可以求助的途径,充实自己抵御困扰的能力。

    最后,要学会调整想法:有的人讲究完美主义,凡事求全责备,以为大难当头,不可收拾,实际上是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理智地再思考一下,改变一个角度去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