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写作最高效-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超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写作正在大量涌现,并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生活。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图表(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引资料、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作假设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空气

    也许你会时常忘记它——人类的朋友空气。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辛勤地工作,不停地劳动,是我们忠实的朋友。

    空气,顾名思义,是空旷、不可捉摸的气体。它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以及一些杂质组成的。其中氮气含量最多,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气居第二位,占21%;其余的是二氧化碳等,含量则很少,总共才占1%。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我们这位老朋友的性质吧!

    首先说氮气,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它是空气中的老大,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原料。氮气可以加工成氮肥,为庄稼增产出力。农民们口中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庄稼一枝花,全靠氮磷钾。”氮气还可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在空气的成员中,氧气的价值是最高的。人类呼吸就需要氧气,它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最重要的保证。它很阔气,专爱和其他物质交朋友,化学性质很活泼。它在降温后能成为液态,是一种经济的燃料,可制成液氧炸药,而且从空气中提取也很方便。

    二氧化碳也是空气中的重要一员,它的作用不亚于氧气。一切植物在光合作用时都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为成长的“肥料”。在工业生产上,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添加剂,如汽水中溶入加压后的二氧化碳,喝起来就别有一番风味。二氧化碳降温到零下39℃时成为固体,即“干冰”,干冰是灭火消防的重要材料。

    最后说说惰性气体。听其名,便知“其人”。这种气体很“懒惰”,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但是,人们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终于发现了惰性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与其他物质起反应。于是制灯工业上用到了它。在灯泡中,灌入少量的惰性气体,如氦、氖、氩、氪、氙、氡等,在特殊的温度下可以与钨丝反应,发出红、绿、蓝等奇异的光芒,这就是节日里我们经常看到的彩灯。当我们欣赏那绚丽多彩的灯景时,你是否想到了有空气中的惰性气体的一份功劳呢?

    认识了空气家族的成员,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空气吧!

    每天清晨空气总是那么新鲜,令人心旷神怡。这是因为植物在夜晚和黎明时吸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放出了氧气,使得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升高,人们就会感到空气十分新鲜了。雨后,空气同样也很新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雨水落下,空气中带有大量的负离子,使空气变得新鲜起来。人们呼吸了新鲜的空气后,精神振奋,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既然新鲜空气能使人们心情舒畅,精神焕发,那么我们就应该保持空气的清洁和新鲜,提高空气含氧率。严峻的事实向人们发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据国家气象部门最新发现:大气层的臭氧在不断减少,预计到21世纪初将减少到20世纪初的877%。大气层趋于稀薄,空气含氧率降低,加上一些工厂不按规定,胡乱排放粉尘污气,使我们的朋友——空气面临着危机。我们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植树绿化,减少大气粉尘排放,合理治理环境,才能让新鲜空气重回大地,让我们的朋友——空气永葆青春!

    全文采用科学小品的写法,用拟人化手法赋予空气以人的色彩,中心突出,语言通俗易懂,条理十分清晰。读后,不仅使人得到科学知识教育,而且培养了环境保护意识。

    介绍你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题目自拟,写一篇600字的说明文。

    2.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如: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看云识天气》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例如: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说“屏”》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国石拱桥》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比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统筹方法》

    (6)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如: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中国石拱桥》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8)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着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9)打比方。为了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可以用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

    (10)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要灵活掌握。

    怎样雕刻水仙

    传说水仙花是“凌波仙子”的化身,其实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石蒜科,盛产于我国福建省的漳州地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了,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水仙花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多长在水中。如果它生活的地方温度较高,就会吸收大量养料长出很多叶子,而开的花就少了。人们都希望水仙多开花,少长叶,花期长,那应该怎么办呢?

    雕刻好的水仙头要放在水里浸泡一天左右。浸泡出根茎中的粘液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把刀削的伤口用干净的白色餐纸(便于以后拿掉)轻轻地缠绕上,以利吸收水分,促进根的生长。洗净、包好的水仙头一般都摆放在紫砂水仙盆中。在盆底部码上干净漂亮的小石子,用来稳住水仙头,再注入清水后,我们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雕刻水仙。

    拿到一个3年生水仙头后,应该先判断正反面。水仙头露出的芽弯曲的一面是正面。雕刻水仙花头正面的方法是:首先把水仙花外面的鳞片和干枯的根削掉,其次把水仙花头靠根部的1/3留下不动,一层一层地削掉上面2/3部分的鳞片,直到露出花芽为止,再在每片叶梢的边缘削一下,以后花芽就会弯曲生长、能形成漂亮的造型。雕刻时请注意不要把花苞削破,以免影响花蕾的生长。

    水仙花盆要放在阳光照射比较少的室内,室温控制在8℃至10℃左右,坚持每天换水。经过5至6天,水仙花的苞蕾就会一个一个地长出来,叶子会呈现弯弯的形状。这时,它生长很快,应该适时调整温度,使它在将近春节时开出花来。如果温度、湿度控制得好,花期一般在半个月左右。如果雕刻技艺精湛,便创作出一盆盆活灵活现的“天女散花”、“花篮迎宾”、“孔雀开屏”、“天鹅展翅”等盆景,使清香飘逸的水仙花更加多姿多彩,使人得到一种艺术享受。

    新春佳节来临,优雅的水仙花伫立于一泓清水之上,亭亭玉立,竞相开放,散发出淡淡清香,定会给您的新春佳节增添无限的情趣,给您的居室带来春天的气息。

    本文运用列数据、举数据、摹状貌、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把水仙花的雕刻写得清晰而有条理。

    选一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题目自拟,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

    3.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事物有确切地了解。

    写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定要对说明对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即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呢?特征就是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象征和标志,即该事物所特有的个性。它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显特征,如事物的颜色、质地、空间位置、形状、温度等;二是隐性特征,如事物的成因、原理、变化过程、内部结构、习性、性能、风格等方面。

    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也就是抓住了说明的中心。当然,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想在一篇说明文里面面俱到地加以介绍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不同的事物固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类事物也往往有着差异,这些差异也就是它们的特征,写说明文时要紧紧抓住这些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写的是赵州桥和卢沟桥,两桥都是石砌的拱桥,相同的地方很多,但也各有特色。茅以升先生就抓住了它们各自特色,进行对比说明,使读者认识了两座桥的不同形状、结构和艺术风格。

    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这是写好说明文的一个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比较、研究,做到真正熟悉被说明的事物,并且掌握这一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说明事物。

    石林

    你们去过翠绿的竹林和茂密的树林,可去过神奇的石林吗?今年寒假,我有幸到昆明过年,一睹了这石林的神奇呢!

    石林是由许多岩石组成的“森林”,它还是世界遗产呢!那里的石头都是天然的,没有被人为加工过。

    石林里有大石林和小石林,大石林里面有:剑锋池、龙牙石、大象石、巨龟石、望峰亭……小石林里面有阿诗玛的石像。传说阿诗玛是一个善良美丽的撒尼女子,它的神奇故事一直源远流长。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撒尼女子都称为“阿诗玛”,这里的撒尼小伙都称为阿黑哥。从此就有了这句话:“阿诗玛的故乡——石林。”

    剑锋池那里的石头真像一把把剑、刀直冲云霄。其中有一块巨石就是一把剑,由于1938年发生了大地震,把剑锋震进水里了,现在只剩下剑柄了。

    龙牙石则像是一颗巨大的龙牙,听说只要摸到它,你的牙齿就不会生病了。大象石很像一头大象在睡觉,我们可以骑在象背上休息。巨龟石就更有意思了,仿佛一只巨大的乌龟在赛跑,它可真肥,一只脚就要三四个人才能围住,我可没见过这么大的乌龟呀。望峰亭是石林的最高处,真是登高望远,一眼望去,整个石林一览无余,蔚为壮观。

    怎么样,石林是不是很神奇呀?

    此篇说明文抓住了石林神奇百态的特征,给读者留下了蔚为壮观的景象。

    以《向你介绍我自己》为题,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不但要写出自己的外貌特征,更主要的是写出自己内在的气质、修养、爱好、志趣等,让别人能真正了解你,认识你。

    4.写说明文要调整好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由事物的性质确定的。一般来说,确定它的结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按说明对象的自身条理性来安排结构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条理规律,把握了这种规律并据此安排结构,能使说明的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一般来说,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的,先写文字产生和出现书籍的雏形,再写正式的书籍,最后写现代的书籍,从而说明了书籍演变发展的过程。

    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如建筑群、名胜古迹、物品等,常常从空间位置上体现它的条理形。说明这类事物,宜按空间顺序,先表后里、先外后内进行说明。如《故宫博物院》说明一个古代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处在一定的空间方位上,排列有序,内部建筑有主有次。文章按照空间位置,先写外部城门,后写城内建筑,写内时先写主,后写次。整篇文章层次井然有序。

    2.按人们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安排结构

    对读者陌生以及读者难以理解的说明对象时,常常采取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现象到内在事理,由个别推及一般的说明方式。在具体说明中,宜先写状态,后写功用或成因,最后揭示性质特征。如《死海不死》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具体说明部分先说一种现象:传说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把俘虏的奴隶投在死海里,但奴隶却安然无恙。然后解释原因,这是因为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接着进一步解说死海的成因,说明时先叙事,后说它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这样说明,读者易于理解。

    对读者并不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说明时可先说一般,再叙说个别现象。这种写法宜先写性质特征,后写状态,人们可先获得事物或事理的总体认识,然后具体理解。如《苏州园林》,一般读者都知园林这一事物,但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有所不同,因此,写作时宜先说出它与其他园林不同的性质特征,然后具体说它的形态。这种结构安排有利于读者尽快地认识事物。

    说明文的结尾一般是自然结束,说明清楚了,文章就结束了。有的说明文最后再次归结特征,有利于读者区别事物。如《故宫博物院》最后写道:“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惊叹。”结尾直接点出了故宫建筑群的特征:宏伟、和谐、统一。有的说明文,结尾作一些补充性的说明,或开拓读者的视野,或增强说明的准确、严密程度。如《看云识天气》结尾是这样写的:“在某些情况下,看云识天气往往要受到限制,因而,还是要依靠天气预报。”这一补充,比较全面地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科学性。

    3.讲究结构安排,做到条理分明

    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理本身特点、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说明文解说事物、阐述事理就要按这些关系来安排说明次序,使之层次清楚、主次分明。例如,四川大邑县“地主庄园陈列馆”中的“收租院”里,有若干泥塑人物像,……这些画面相对独立,是并列关系。地主收租时设有四道关口,依次是验谷关、风谷关、过斗关、算账关。每个交租农民都要过四关。从第一关到第四关,是先后关系,这些个别的实例共同揭露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的罪恶,这就是“收租院”的总体概貌。这个总体概貌与各体实例成为总分关系。《收租院解说词》一文就把握了这些关系。采取先总后分的写法,开头扼要地介绍了地主刘文彩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的罪恶,接着按照泥塑画面排列顺序,分别介绍,突出了有压迫和剥削就必然有革命和反抗的基本思想。

    并列关系的事物,还要注意方位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等,只有按照这些顺序去写才能条理清楚。例如《故宫博物院》全文是介绍一座古建筑群,作者按照先总后分的办法,条理明了地介绍了这座雄伟的建筑群。写建筑物局部时,层次也十分清楚。如写太和殿的一段,先从外后到内,介绍大殿外面时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由天空到殿顶直到台基。介绍其内部时又按从中间到两旁,从前到后,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依次说明,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介绍生产过程的说明文,应按生产的时间顺序说明;介绍植物生长的说明文应考虑其生长顺序,依次说明,当然不管哪类说明文都应注意主次分明。

    美丽的小花园

    在南开大学校园的马蹄湖对面,有一座美丽的小花园。那里清静安宁,一年四季都散发着浓郁的花香,是一处格外令人向往的地方。

    小花园大约有两三个足球场那么大。走进去,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造型别致的石门,月牙形的、拱形的、圆形的、菱形的……显得那么活泼风趣。园内种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果木,还造有凉亭、水池、假山、“瀑布”等。每天早晨和傍晚,这里便聚集起许多练气功的老人和高声念外语的大、中学生,我们小朋友更把它作为自己课外游玩的乐园。

    初春,小花园内的各种花草树木都披上了新装。迎春花开得金灿灿的,它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桃花和杏花开满了枝头,像一片片红艳艳的朝霞相互辉映;那一树树洁白的梨花,又使人宛如看到了严冬季节漫天飞舞的雪花。春天的小花园,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真好像展开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春光图!

    进入夏季,淡黄色的米兰花开了,空中充溢着一股浓郁的馨香。雪白的兰花就像冬天的积雪。最好看的还属开满架顶的紫罗藤,它挡住了强烈的阳光,使我们抬头可见一片紫色的“天空”。一阵微风吹来,飘落几片花瓣,时间一长,地上就好像铺上了一层紫色地毯。

    到了秋天,许多花草枯萎了,地上尽是干黄的落叶。而菊花正是在这个时候,不畏风霜,开放出各种美丽的花朵,为萧瑟的秋季增添了色彩。小花园里每年都要举办“金秋菊展”,让人们观赏和领略菊花的娇艳与高洁。

    隆冬季节,几场寒流袭过,辽阔的北国雪花飘飘,分不清哪是白杨,哪是梧桐。此时此刻,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红梅却一枝独放,俏立风雪中,我真佩服红梅这种敢于傲霜斗雪的品格。还有那在白雪中越发显得碧绿青翠的松柏,像一个个身着军装的士兵,英姿飒爽。

    我爱你,美丽的小花园。

    文章按照四季变化来说明小花园的美丽,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

    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点或自然景观,写一篇说明文。字数要求不少于600字。

    5.写说明文要注意语言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说明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要写好说明文,除了精选材料,巧妙安排结构之外,就是要正确地运用语言,有效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等。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分述如下:

    1.简洁性

    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请看《中国石拱桥》中的一句话:“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弓”、“陡坡”两个词形象地反映出赵州桥桥洞的形状和大拱上面的平坦的道路。用词简洁明晰,平实贴切,使读者容易领会。又如“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持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这里,只用了两个句子,就把赵州桥大拱的创造性设计简洁明了地摆在读者面前了。

    2.准确性

    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下面是初中课文《向沙漠进军》中的一段话:“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五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这段文字从客观条件、沙丘部位、沙粒数量、移地方向、发展变化、移动结果等多方面,精确地说明了“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本质特征。

    3.科学性

    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例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对食物作这样的解释:“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本句中,“食物”不能用“食品”代替。因为“食物”是从生物生存需要出发采用的科学意义的概念,与我们平时在商店里买到的、经过一定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同。句中的“躯体”也不能用“身体”代替。“身体”,一般指人或动物的生理组织的整体,这句话里所用的“躯体”一词,不仅包括人与动物,也包括植物在内。这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特点。

    4.严密性

    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有这么一段话:“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这段文字说明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深浅的变化。加点的修饰性词语用得准确、恰切。有了这些必要的修饰限制,就能表达准确严密,达到了解说明事物、剖析事理的目的。

    5.条理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这就要求说明文的语言要有条理性。北宋科学家沈括写的《活板》第二段,采用了程序说明的方法,把活板制作的具体过程介绍得一清二楚。作者完全按照生产的工序,将复杂的活板制作过程和具体的制作方法,介绍得有条有理,井然有序,给人印象清晰。

    6.逻辑性

    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如《海光》这篇说明文,文章首先描绘绚丽的海光现象,而后从绚丽的海光现象引出海洋生物发光的方式;由发光方式进一步探究发光的原因;最后由发光的原因生发开去,说明人类对冷光的利用。语言富有严密的逻辑性。这样安排说明的顺序,既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即由感性到理性,由认识到实践;也符合说明的中心和海光的特点。

    7.趣味性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例如《蜘蛛》一文的开头:“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这使我记起幼时曾猜过的一个谜,谜语是:‘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以谜语开头,概括蜘蛛的神态、蛛网的形状和迷惑飞虫的特点,起笔不凡,引人入胜。

    老鼠的自述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老鼠。我大哥褐家鼠,身长210毫米,虎背熊腰,是个大汉子,还被国王委派为夜间巡逻队的队长。我的小弟弟灰家鼠,因为偏食,长到60毫米就停止发育,至今还嚷嚷着要买“增高贴片”呢。

    我们的寿命非常短,活到1-2岁就要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个别能撑到3岁的已经很不容易了,活到4、5岁的,那可就是“老寿星”了。为此,国王提倡多生,好加强国防,要是不算死去的同胞,爸爸妈妈一年可以给我生上万个弟弟妹妹,厉害吧!可是我们有些同胞不知节俭,浪费了粮食,引起了人类的不满,连我们自己也看不过去了,国王就罚他们背三字经,好好反省。还有的同胞不愿随遇而安,老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国王命令他们十日不得回家,饱受无家之苦。

    我们的适应力很强,不管在天寒地冻的东北,还是黄沙漫漫的西域,都有我们坚强的老鼠游击队员。

    还有,我们最恨猫这小子,和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们已经向世界鼠类刑事法院起诉他们“谋食害命”。还有那可恶的捕鼠器,使那些贪吃的同胞一出家门就“壮烈牺牲”,真惨。

    这就是我,一只不太受欢迎的老鼠的自述。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本篇文章正吻合了这一点,本文抓住了老鼠这一特点,采取了拟人的手法,让人读起来趣味无穷,引人入胜。

    读《老鼠的自述》一文,分析一下说明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用几种说明方法来写一篇关于你最喜爱的花草,来写一篇说明文。要求要有趣味性。

    6.写说明文要按顺序

    写好说明文,最重要的是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只有我们按照一定顺序加以说明,条理也就清楚了。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我们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顺序来说明的。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如《故宫博物馆》,就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如课本中的《死海不死》,就是运用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4.程序顺序

    就是要把某种事物的制作步骤一一罗列出来的说明方法。

    以上是说明文几种常见的说明顺序。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应用不同的说明,但实际上这几种说明顺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综合运用,只是以哪种说明顺序为主罢了。在考虑运用何种说明顺序时,既要注意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又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我的卧室

    今天我就领大家参观一下我的小卧室。我的小卧室可雅致了。大家快点跟我来吧!

    穿过我家的客厅,就来到了我的小卧室。

    小卧室东边的墙上挂着一张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地图下方是一张小床,别致的小床上铺着漂亮的绿色床单。床单上的图案是我和妈妈专门挑选的,样子很逗,也很有趣,你看:唐老鸭和米老鼠在打篮球,唐老鸭戴着一顶蓝色帽子,它嘴巴张得大大的,飞快地跑向米老鼠,阻止米老鼠向篮球筐里投球。米老鼠的圆耳朵又黑又亮,眼睛又大又圆,穿着很“酷”的运动服,背上写着醒目的“8”号,它一跃而起,正奋力把球投向篮里。床单平平整整的,和方方块块的被子很协调,看起来,整洁明快。

    卧室的南侧是阳台,拉开窗帘,透过玻璃,能清楚地看到外面美丽的街道,和热闹非凡的市场。晚上拉上窗帘,窗帘上的每一个图案都是有趣的童话:有精彩的小猫钓鱼,有可爱的蓝精灵住在膨大的蘑菇房里,正忙着收拾房子呢!还有聪明的小老鼠正在大象鼻子底下,美美享受“淋浴”。假如要是你也睡在这里的话,也保你天天做美梦!

    卧室的西边放着我的书柜和写字台,写字台上东西摆放有序整齐,可以说,一尘不染。左侧放着一盏兰色的护眼灯,它的底座上坐着一只活泼的小狗,顶着大大的礼帽,穿着黄色的小上衣,兰色背带裤,手里抱着桃子钟表,样子可笑吧!台灯旁放着墨水和一个小小地球仪。写字台的旁边那就是书柜了,书柜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主要是放少儿图书类,中层放学习和参考书籍,下层是报刊和常用资料。不管什么类的图书,有时间我总是拿出来看上几页,挺方便的。

    卧室的正中墙的中央,贴着一幅动画形象图:米奇,手里拿着一个红红的“福”字,好象在祝福我快乐成长呢,下方摆着一台电脑,我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玩会儿电脑,有时候打会儿字,有时画会儿画,还有时看看动画片,很自在。

    我的小卧室虽然不大,却很温馨舒适,我喜欢它,爱护它。

    此篇说明文按照空间的顺序来介绍“我的卧室”,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从外到内,从东到西,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按照顺序,以《我的学校》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说明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