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懒人最应该抛弃的坏习惯——事半功倍的习惯法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炫耀——小心枪打出头鸟

    有时,喜欢炫耀自己、锋芒毕露的人大多是有一定才华的人,他们不甘寂寞,常在言语行动上争强好胜。中国有句俗话叫“枪打出头鸟”,如果你什么事都要占尽优势,很可能会招致对方的嫉妒,有时还可能无意中伤害了对方,时间一长,难免造成孤家寡人的局面。所以,即使你才华横溢,也不要到处炫耀,逞一时之快。

    与人交往,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但是,有些人讲话,习惯性地抬高自己、贬抑别人;有些人虽然人很漂亮,但却像只“全身长满刺的孔雀”,当不同意别人的意见时,立刻张开满刺的羽毛,来防卫自己、刺伤别人。试想,一只全身是刺的美丽孔雀,是不是难以令人接近?

    你也许要说:“这不是压抑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吗?”其实不然,必要时收敛锋芒实际上是保护个性健康发展、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捷径。有多少人由于年轻气盛、爱出风头而处处碰壁,结果却又为了适应社会,不得不磨平棱角,令锐气尽失,最终一事无成。有句话说得好,“好钢用在刀刃上”,一个人的锋芒应该在关键时刻、必要的时候展露给众人,那时人们自然会承认你确实是一把锋利的宝刀,而不是时不时地拿出来挥舞一番,直晃得别人心恶神妒方才甘心。宝刀需要长期的磨砺,只图一时之快,不懂保养,只会令其钝化。

    不要总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好运,自恃才高、目空一切的人令人讨厌,而那些因身居高位、大权在握而自傲的人更是令人远之。不要动不动就摆出一副“伟人”的架势,以免令人作呕,也不要因为有人羡慕你而不可一世。越是挖空心思地想得到别人的崇拜,你就越不能得到它想得到他人的崇拜,得看你值不值得别人尊重,想靠巧取豪夺是不成的,尊重难以强求,必须得之无愧,且要耐心等待才行。重要的职位要求你具备相当的威仪与得体的礼仪风采与之相配。不要竭泽而渔、不留余地,而应该顺势而为。要知道,一心想在他人面前表现出竭力苦干的人,反而给人一种不胜其任的感觉。如果想获得成功,你要凭借自己的才能,而不是凭借华而不实的外表,即便是一个国王,他之所以受人尊敬,也应该是由于他本人当之无愧,而不是因为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堂而皇之的排场。

    任何人潜意识深处都是争强好胜的,自负正是人的本性之一。但是不恰当的炫耀往往会刺伤别人。不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想追求成功,谦虚都是你必备的特质。

    不要在同事、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因为他们也有很多得意的事情。把自己的成就说出来,这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所以,当你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不妨多做一个倾听者,分享他们的得意之处。久而久之,同事们就会都成了你的好朋友。

    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喜欢谈论自己,都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关心自己。如果在和他们交往时,你表现出一种谦虚的态度,让他谈出得意之处,或由你去说出他的得意之处,他肯定会对你有好感,这样就会比较容易成为好朋友。

    在这个不再是独自打天下的社会,如果能让朋友认同你、帮助你那你追求成功就容易多了。

    ●抱怨——烦人烦己

    抱怨就像传染病一样,不仅会令自己情绪低落,也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谁愿意整天和一个牢骚满腹的人在一起呢?抱怨只能让自己丧失勇气、信心和朋友,其他的于事无补。

    不少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中工作,总是怒气冲天、牢骚满腹,总是逢人便大倒苦水,尽管偶尔一些推心置腹的诉苦可以构筑出一点点办公室友情的假象,不过像祥林嫂般的唠叨不停只会让周围的同事苦不堪言。也许你自己把发牢骚倒苦水看做是与同事们真心交流的一种方式,不过过度牢骚,会让同事们感到:既然你对目前工作如此不满,为何不跳槽去另谋高就呢?

    在柯金斯担任福特汽车公司经理时,有一天晚上,公司有十分紧急的事,要发通告信给所有的营业处,所以需要抽调一些员工协助当柯金斯安排一个做书记员的下属去帮忙套信封时,那个职员傲慢地说:“那有碍我的身份。分外的事我不做,我到公司来不是做套信封工作的。”

    听了这话,柯金斯一下就愤怒了,但他仍平静地说:“既然不是你分内的事就不做,那就请你另谋高就吧!”

    那个员工就这样失去了工作。

    在职场上,很多人认为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分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当接到老板或上司安排的额外工作时,就老大不愿意,不是满脸的不情愿,就是愁眉不展,唠唠叨叨地抱怨不停。抱怨分外的工作,不是有气度和有职业精神的表现。

    在工作中,有人还时常抱怨世间无伯乐,上司就是不能发现你这匹千里马。

    受到上司的轻视或者怠慢,的确是件令人灰心丧气的事。遇到这种情形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来理解,就是郑板桥曾说过的:“吃亏是福。”适当地宽容领导不可避免的失误,冷静地作一下白我审视、自我剖析,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之后,你痛下苦功,努力工作,领导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戴尔·耐基指出:“与其抱怨别人不重视我们,不如反省自己,不断提高能力!”

    小王刚出来打工时,和公司其他的业务员一样,拿很低很低的底薪和很不稳足的提成,每天的工作都非常辛苦。他拿着第一个月的工资回到家,向父亲抱怨说:“公司老板太抠门了、给我们这么低的薪水。”慈祥的父亲并没有问具体数字,而是问:“这个月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少财富?你拿到的与你给公司创造的是不是相称呢?从此,他再也没有抱怨过,既不抱怨别人,也不抱怨自己。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感觉自己这个月的成绩大少,对不起公司给的工资,于是更加勤奋地工作。两年后,他被提升为公司主管业务的副总经理,工资待遇提高了很多。他时常考虑的仍然是:“今年我为公司创造了多少?”有一天,他手下的几个业务员向他抱怨:“这个月在外面风吹日晒,吃不好,睡不好,辛辛苦苦,大老板才给我500元!你能不能跟大老板建议给增加一些?”他问业务员:“我知道你们吃了不少苦,应该得到回报。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这个月每人给公司只赚回了2000元,公司给了你们500元,公司得到的并不比你们多。”业务员都不再说话。几个月后,他手下的业务员成了全公司业绩最优秀的业务员,他也被老总提拔为常务副总经理。这时他才27岁。当他去人才市场招聘时,凡是抱怨以前的老板没有水平、给的待遇太低的人他一律不要。他说,持这种心态的人,不懂得反思自己,只会抱怨别人,永远做不出什么成绩。

    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有意尝试自我心理调试,问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是否朝气蓬勃,是否确实能胜任工作。总之,从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剖析,寻找出原因和不足,进而脱胎换骨,展现才干,做出成绩。

    怨天尤人势必损害自己的声誉,它不能博得同情和安慰,反而会招致他人的幸灾乐祸与无礼轻慢。一旦将自己所受的屈辱透露于人,就像是容许别人对我们再施以同样的侮辱,抱怨过去所受之辱,结果反倒招致未来之辱,他们本想获得救助和安慰,听的人心中却只有快意,甚至轻蔑。高明的做法是,称道他人给过你的恩惠,从而博取更多益处。述说那些不在场的人如何有助于你,就是暗示那些在场的人见贤思齐,以传美名。精明之士绝对不要张扬所受的耻辱或轻侮,而应该公开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如此,会使朋友更多,敌人更少。

    其实,不抱怨不仅仅是指自己不去抱怨别人,而且指面对别人的抱怨也要有豁达的心胸。

    当别人向你抱怨时最好不要作无谓的辩解,不作辩解其实就是最好的辩解,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你想抱怨时,请想想下面的话:

    1.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分内的事情可以逃过不做么,既然不管心情如何,工作迟早要做,那何苦叫别人心生不快呢?

    2.发牢骚的人没人缘

    没有人喜欢和一个满腹牢骚的人相处。

    3.冷语伤人

    同事只是你的工作伙伴,而不是你的兄弟姐妹,就算你句句有理,谁愿意洗耳恭听你的指责?

    4.重要的是行动

    你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这份工作吗?当然,如果你尽力了还是无法力挽狂澜,那么就尽快停止抱怨不妨换个工作吧。

    ●猜疑——罪恶的魔鬼

    俗话说得好:“疑心生暗鬼。”猜疑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历史上由猜疑引起的悲剧也有很多,最著名的:《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才华横溢的林无论在工作态度还是在能力上,都是出类拔萃的,可是毕业5年来,林却频频跳槽。

    现在就职于某大公司的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从销售员做到了市场总监。然而时间不长,林再一次扬言要辞职。有朋友不解地问为什么,林义愤填膺地说:“当我职位升迁到老总直接管辖范围时,我就隐约觉得与老总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老总对我越来越不信任,甚至有些猜忌,还时常给我穿‘小鞋’,同事们也纷纷排斥我,我现在是‘四面楚歌’、最近更可气了,老总特意为我招聘了一位助理,美其名曰是协助我管理市场,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是派来监督我工作的。这是对我极大的不信任!是对我的侮辱!我实在忍无可忍了,我要辞职!”

    是什么造成了林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使他在职场频频受挫,不断跳槽,职业生涯“坠入负面轮回”,不是别的,正是林那颗敏感多疑的心,是它构成了林职业发展的障碍。

    猜疑有如此多的危害,那么在人际交往中该如何消除猜疑心理、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呢?

    1.优化个人的心理素质

    拓宽胸怀,以增大对别人的信任度和排除不良心理。

    2.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的束缚,走出先入为主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3.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

    猜疑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获得最大限度的谅解。

    4.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

    猜疑之火往往在“长舌人”的煽动下才越烧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果。因此,当听到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

    5.猜疑时要想的小问题

    当我们开始猜疑某个人时,最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

    ●责备——可能让你撞得满头包

    美国总统林肯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嗜好:不但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常写信写诗讽刺别人,并且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使当事人容易发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喜欢指责人的习惯。

    1842年秋天,林肯写了一篇文章讽刺一位政客。当文章在报纸上登出后,那位政客怒不可遏,要求与林肯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护名誉,只好接受挑战。到了约定日期,二人在河边见面,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马上就要进行,幸亏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悲剧才未发生。

    这一次教训对林肯是非常深刻的,让他懂得了任性抨击他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此,他学会了与人相处时,不再轻易责备他人。

    中国古人也懂得这个处世道理。申居郧说:过于严厉地责备他人、使对方产生怨恨,这就是自己的一大过错。王永彬说:只责备自己,不责备他人,这是远离怨恨的方法。因此,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这样做一定会把事情办砸。

    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我们也有这种喜欢责备别人的毛病,布置下去的工作任务没有做好,我们很可能不是积极地去帮下属寻找原因、研究对策,而是指责下属:“你怎么搞的?”这时,你有没有想过下属会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但在心里却会觉得你不近人情而怨恨你。这样,你今后就很可能在与他相处时,总感到疙疙瘩瘩……

    好指责就如同爱发誓,不是一种好习惯。你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你自己,别人不舒服你也不会舒服。

    不要随意地指责他人,并不是说放弃必要的批评。这里的原则是要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批评。有一家工厂的老板在一次巡视厂区时,看到有几个工人在库房吸烟,而库房是禁止吸烟的。他没有马上怒气冲冲地对工人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没有看见禁止吸烟的牌子吗?”而是稍停了一下,掏出自己的烟盒,拿出烟给工人们,并说道;“请尝尝我的烟——不过,如果你们能到屋子外去抽的话,我会非常感谢的。”工人们不好意思地掐灭了手中的烟。

    我们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高明,有时,也有推卸责任的目的。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要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这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三国演义》中马谡轻敌失了街亭,害得蜀兵大败,诸葛亮无奈演了一场空城计,才算退了敌军。回到军中,诸葛亮为明正军律,挥泪斩了马谡。对此次失败,诸葛亮并没有处理了马谡就了事,而是深深自责没有听刘备生前所说的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他自做表文给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并要求属下“勤攻音之阙,责吾之短”。

    在你想责备别人的不是时,请先马上闭紧自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这样,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人的坏习惯,学会宽容和尊重更好地与人相处、与人共事。

    ●坏脾气——毁掉的不只是你的英名

    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不善于控制自己的人是令人讨厌的。

    罗素·克洛可算是当今影坛炙手可热的大明星了。他主演的《美丽心灵》轰动全球,拿的奖项多得让导演、演员手腕发酸,罗素·克洛更被认为极有可能再次捧走奥斯卡小金人。但近日不少人也发表看法说:“罗素·克洛不会得奖,不是因为竞争的激烈,而是他自己暴躁的性格。”

    的确,离开了摄像机,罗素·克洛就成了暴躁的狮子。他爱发脾气、酗酒,虽然观众喜欢有性格的演员,可是像罗素这么大的脾气也没几人能招架得住。从《内幕》、《角斗士》到《美丽心灵》,罗素·克洛已经是第三次角逐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了,但人们都说他不久前因为自己的臭脾气而犯了一次自杀性的致命错误。

    日前,他获得英国电影学会奖的最佳男主角,罗素为了一表兴奋之情,在领奖时赋诗一首,结果被BBC广播公司在播出时删掉了,罗素因此而大发雷霆。虽然他后来为自己的鲁莽道了歉,但却没得列大家的原谅。他们认为罗素纵然把纳什演得出神入化,可他本人的性格却让人无法钦佩。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改变爱发脾气、性情暴躁这个坏毛病呢?

    1.要加深对不良个性特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的认识

    一般说来,爱发脾气的人,火气上来时只知怪罪别人,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责任。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促使其生气、发脾气的原因并不在对方,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一个人发起怒来,往往控制不了自己,其认识活动的范围也缩小了,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甚至不顾后果,以至于伤人害己。我们应该这样想,退一步说,即使责任在对方,他也可能是无意的,友谊和谅解比什么都重要,这样脾气也就发不起来了。

    2.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与自身愿望相矛盾的事,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用别人的眼光去看待眼前发生的问题,那你即便是胆汁质的人,也不会发脾气了。

    3.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每个人在职场工作中,难免会与同事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摩擦、小矛盾,从而产生一种紧张情绪。有的人面对这种情况会暴怒,使人际关系一塌糊涂,而有的人则会平心静气地理顺事情,消除矛盾。

    ●唠叨——可能把自己逼进绝境

    当马克·吐温还是一名普通船员的时候,罗克岛铁路公司打算建一座大桥,把罗克岛和达文波特两个城市连接起来。那个时候,轮船是运输小麦、熏肉和其他物资的重要工具。所以,轮船公司把水运权当成上帝赐予他们的特权。但如果铁路桥修建成功,自然也就葬送了他们的特权,毁了他们的财路,因此轮船公司竭力对修桥提案进行阻挠。于是,美国运输史上最著名的一个案子开庭了。

    轮船公司的辩护律师韦德,是相当有名的铁嘴。法庭辩论的最后一天,听众云集,韦德滔滔不绝,足足讲了两个小时。

    轮到罗克岛铁路公司的律师发言时,听众就不耐烦了,怕也也说起来没完。这也正是韦德的计谋。然而,那位律师只说了一分钟。不可思议的一分钟,这个案子就比闻名。

    他站起身平静地说:“首先,我对控方律师的滔滔雄辩表示钦佩!然而,陆地运输远比水上运输重要,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陪审团各位,你们要裁决的唯一问题是,对于未来发展而言,陆地运输和水上运输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不可阻挡?”

    片刻之后,陪审团作出裁决,建桥方获胜。那位律师高高瘦瘦,衣衫简陋,他的名子叫——亚伯拉罕·林肯。

    韦德既想炫耀自己的口才,又想拖延时间,因此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样的喋喋不休会让听众厌烦,更没想到林肯有那么机智的反应,因此更让他的长篇大论惹人生厌。

    任何人都不喜欢别人的喋喋不休,因为面对“优”于自己的人,我们都会油然而生抗拒心理,而对那些主动示“弱”的人,我们却非常愿意表达接近他的“爱”心。所以,见多识广的人往往要承受更多人的“反对”,因此也就屡屡饱尝失败的果实,而表面上“才疏学浅”的人,却能减免许多人为的阻力,一步步迈向成功。

    俗话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话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且往往可能刚好相反。

    所以,在生活中,你也不能喋喋不休,说个没完没了。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尤其应该对此引起重视,因为你更易犯下这一错误,而且这一弱点危害甚重,直接影响或危及你的说服效果。历史上很多人之所以不善说服与其喜欢喋喋不休不无相关,而且他们往往都有一位喜欢唠叨的妻子!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获得成功,也让他人得到尊重,那就从现在开始——不再唠叨!

    拿破仑·彭纳派德是拿破仑的侄子,他与美女欧仁妮·德伯伯爵相爱并成婚。他的顾问们认为,她不过是一位不重要的西班牙贵族小姐,但拿破仑·彭纳派德反驳说:“那又怎么样?”她的青春,她的优雅,她的美貌,她的诱惑,使他沉浸在神仙般的幸福中。“我喜欢这样一位我所敬爱的女人,”他说道,“她不是一位我不了解的女人。”

    拿破仑·彭纳派德和他的新婚妻子拥有健康、财富、势力、美貌、名誉、爱情与信仰——一切幸福的条件。但是,他们婚姻的圣火从未发过更加耀眼的光辉。没过多久,那炽热的爱恋之火就熄灭了。拿破仑·彭纳派德可以使郁金妮成为皇后,他可以献出他爱情的全部力量,但他无法做到一点:使他停止喋喋不休。

    由于嫉妒和多疑,郁金妮不听他的命令。正当他处理国改的时候,她闯入他的办公室,打断他最重要的讨论。她常常到她姐姐家抱怨她的丈夫。她不让他独处,永远怕他与别的妇人交往。她抱怨、哭泣、喋喋不休,甚至恫吓,并强行进入他的书房,向他发怒。拿破仑,这个法国的皇帝,纵然有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却不能找到一个小橱,以让自己在那里安静一下。

    以后拿破仑常在夜里,从一侧门偷偷地出去,戴一顶软帽,将眼遮起,带一个亲信随从,真的前往等待他的美女那里去,或像古时人似的漫游于这大城市中,见些平时见不到的东西。

    这一切都是郁金妮的喋喋不休所造成的。她坐在法国的皇后位上,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但在不良的气氛之中,她失去了拿破仑的心,没能保持爱情的存在。

    话说多了,会显得夸夸其谈、油嘴滑舌。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学会静心倾听。注意听,给人的印象是谦虚好学,专心稳重,诚实可靠;认真听,能减少不成熟的评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善于听,让你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

    所以西方人说:“与人交谈,犹如弹弦一般,当别人感到乏味时,便要把弦按住,使它停止振动、发声。”当你忍不住要喋喋不休时,请多想想这样所带来的恶果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