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济世佛道-“拜佛,不应贪吝”的思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拜佛,不应贪吝

    一切众生的心理在基本上是贪的,贪得无厌,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贪是追求外面的事物,你的就是我的;吝是我的别人碰都不能碰。学佛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有一点贪吝的心念?

    南怀瑾先生讲到:贪在佛家所讲的三毒中位列第一,被视为佛门大禁。他深信贪之毒,所以他自己从小到老,不论贫穷、富有与否,都回大把拿出自己的积蓄布施众人。

    而佛经中的故事中经常会将引起人贪性的钱财视为毒蛇猛兽。

    一天,释尊带着阿难在舍卫国的原野上漫步。

    释尊忽然停步说:“阿难,你看前面的田埂上,那块小丘下藏着可怕的毒蛇!”

    阿难停下了脚步,随着释尊手指的方向望去,看了之后也说:“果然有条可怕的大毒蛇。”

    这时附近有个农夫在耕田,他听见了释尊和阿难的对话,听说田里有条毒蛇,便走过去探看,在那块小丘似的土包下,他发现了埋在土里的一坛黄金。

    “明明是一坛金子,可这些和尚偏偏说是毒蛇,真不懂他们怎么想的。谁能有我这样的运气,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一坛黄金,带回家去,下辈子也不愁吃喝了。”农夫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挖出那坛金子。

    原先穷困潦倒的农夫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现在突然发了笔横财,自然乐不可支,开始大量地添置着新衣、家具,顿顿都吃精美的食物。同村的农夫们颇感疑惑,流言四起,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就传到官府,官吏把他找来问话说:“听说你向来很穷,最近一夜之间成了大富翁。这钱是从哪里来的,是偷的吗?快从实招来。”

    农夫无法回答,他被扣在官府,整日逼问,不胜其烦,但又无法证明自己不是小偷。家人花钱买通官吏,只希望能保住他一条性命,但所有的钱都花光了,仍然救不出他。

    农夫最终被宣判了死刑。受刑这天,农夫望见断头台,心中懊悔不已,口里不断叫嚷道:“那的确是条毒蛇啁,阿难!真是条大毒蛇啊,世尊!”

    官吏听见这怪异的言论,认为其中必有缘故,就打算一问究竟。

    官吏把农夫叫来问道:“你犯了偷盗罪,受刑时不断地叫嚷:‘那确是条毒蛇啊,阿难!真是条大毒蛇啊,世尊!’到底是什么意思?”

    农夫惶恐地禀告官吏说:“大人啊!有一天我正在田里耕作,释尊带着弟子阿难从这里经过。他们看见埋藏黄金的地方,都说有条毒蛇,是条大毒蛇,可我却不相信,偏偏挖起金子搬回家里。我今天落到这个地步,才明白黄金是条大毒蛇的真谛。黄金能使我富贵,也能使我丧命,它实在比大毒蛇更可怕啊!”

    有得有失,松弛有度。过于铺张或吝啬,都容易被金钱所累,钱财不仅应该取之有道。而且应该用出去。不然,堆积如山的黄金、钞票与石头、试纸无异。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子非常吝啬,对于好事,一财不舍。禅师你能否慈悲到我家去,向我太太开示,让她行些善事呢?”

    默仙禅师答应了信徒的请求。

    默仙禅师来到信徒家里,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供养。

    默仙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道:“夫人,你看我的手.如果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如何?”

    夫人回答:“如果手天天是这个样子,这是畸形呀!”

    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开,问道:“假如天天这样子呢?”

    夫人:“这样子也是畸形!”

    默仙禅师立刻道:“夫人,您说得不错,手,总是拳头、总是手掌这都是畸形.钱财,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人世的畸形可谓多矣,人们却总不自知。

    明代文化名家吕坤在他的《清心寡欲是修身养心的良药》一文中这样写道:

    将流水堵塞,水就会多起来;把水放干,就会枯竭。惟有有仁德的人才能让其流泄,惟有有智慧的人才明白疏通的道理。

    世上害人的,就是“多”,叫人想多要的,就算美。美味让人多吃,美色让人纵欲,美声让人多听,美物让人多贪,美官让人多求,美室让人贪居,美田让人多置,美寝让人多逸,美言让人爱听,美事让人多恋,美景叫人多留,美趣叫人多恩,这些都是灾祸的媒体。不美那么人不会多要,不拥有太多就不会招致灾祸。并不是不爱美,而是担心灾祸降临。鱼只见饵而不见钩,虎。只见肥羊而不见陷阱,猩猩只见美酒而不见猎人,并不是看不见,而是迷惑于它所喜爱的东西而无暇顾及其他。此心一冷,那么热闹的景物不能人;一淡,那么艳冶的事物不能动。假如能认识到困穷抑郁、贫贱坎坷是吉祥,那就可以与他谈道了。

    以过分溺爱的方式来疼爱子女,却不想这样会害了他们;以过分迁就来表达对子女的宠爱,不曾考虑会使他们道德沦丧,甚至导致过错或杀身之祸都不知悔改。这都是妇道人家所谓的仁心。世间因为自己过分溺爱而又被溺爱所害的,十个人当中就有九个。

    耳、目、口、心、四肢都停留在封闭的状态,是养德养生之道。也许有人会问:视、听、言、动、思都不启动吗?回答是:时常关闭而有时开启,只要不使事情荒废松懈就行了。这便是春与夏的区分。

    如今养生的人,服补药,练吐纳,逃避危险,躲开艰难,谨慎处世,清心寡欲,这些都实在是很好的方法呀!嵇康善于养生,但他的死亡却出乎他的意料。由此得知,德行的修养是养生的首要问题。只要保持高尚的品德,就算死于刀山火海,那对养生来说又有什么妨碍呢?

    要把清心寡欲作为药材中的“四物”,把食淡当做“二陈”,把冷静地反省自己作为药材中的“四君子”。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良药、不可言说的良医,从自身的途径寻找就行了。

    仁慈的人长寿,是因为了解生命的道理;沉默的人长寿,是因为他的元气稳定;愚笨的人长寿,是因为他的元神稳固。和这些相违背的都是歪门邪道。假若不是如此,就不合乎常理。

    盗贼是拿着凶器的男人,美色是带着暗器的女人。每个人都知道盗贼杀人劫物的可怕,却并不知道美色也照样劫财杀人。真是可悲呀!

    元气,是天地万物的命脉。元气散尽,天地万物是长寿还是夭折就可以预测。所以万物生长茂盛,造化的元气就会耗散。树上的果子结得太多就会伤及树根,小草萌芽根部就会虚弱,费用大的家庭会贫穷,言行多的人会精力耗尽,这些都只是歪门邪道。老子自然无为的理论,彻底看破了这些。

    饥饿、寒冷、病痛、瘙痒,只有我自身才能体会得到,即使是父母也不知道;衰老病死,惟有我自己独自承担,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无法替代。自己爱护自己,自己保全自己的方法自己不去留心,那将依赖什么人呢?

    气有作为却没有知觉,神有知觉却没有作为。精,既没有知觉也没有作为,但它却是有知有为的根本。精,与上天合二为一,本性隶属于水,而水又生气;气,属于纯阳的,本性隶属于火,火又生神;神,是深奥虚无的,本性当属无,却又依附于有。精盛那么气就盛,精衰则气就衰,所以蒸饭用的瓦盆水干了就不可再蒸。气存那么神也存,气亡则神也亡,所以蜡烛燃完了火就会熄灭。

    气只要能够喘息,声音只要能听到即可,千万不要耗费太多,不然就会耗尽无声无息的生命的真体。

    俗话说“纵欲忘身”,“忘”这个字最值得玩味。昏惑记不清楚叫做忘,被欲念迷惑住不醒悟,感情浓厚时就不会顾及其他的事情。夜气清明时,每件事都记得清楚;着迷的地方,就想不起来了。沉湎于其中的人应该惊心回首啊!

    世上害人的,就是“多”;过分溺爱子女等于害;盗贼是拿着凶器的男人,美色是带着暗器的女人;树上的果子结得太多伤根,小草荫芽根部就会虚弱。纵欲忘身,人们如果不修养自己的品德,那么即使花费再多的钱财去修身养性也不会善终的。

    2.多了还想多,有了更想有

    “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资是资产,是有形的物质;财是金钱、钞票等。累积财物,拼命赚钱,赚了又赚,多了还要多,有了更想有。

    南怀瑾先生说:我自己就当过官,自己有感受,而且也见多了别人的贪多的样子,我太清楚多的危害了。贪心不足蛇吞象,没钱想有钱,有钱想钱多,世上的人们就是在“有”与“多”的“欲海”中上下翻腾,每每被碰的头破血流,却乐此不疲。

    有一个人潦倒得连床也买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张长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长凳上睡觉。

    一日,他向佛祖祈祷:“如果我发财了,我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

    佛祖于是就给了他一个装钱的口袋,说:“这个袋子里有一个金币,当你把它拿出来以后,里面又会有一个金币,但是当你想花钱的时候,只有把这个钱袋扔掉才能花钱。”

    那个穷人就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整整一个晚上没有合眼,地上到处都是金币。这一辈子就是什么也不做,这些钱已经足够他花的了。每次当他决心扔掉那个钱袋的时候,都舍不得。于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着金币,屋子里装满了金币。

    可是他还是对自己说:“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钱还在源源不断地出,还是让钱更多一些的时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到了最后,他虚弱得连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他还是不肯把袋子扔掉,终于死在了钱袋旁边,屋子里装的都是金币。

    吝啬鬼,守财奴是为自己赚多少钱都舍不得花,而贪别人财物,以不正当午段赚取钱财之人,下场会更惨。

    有位年轻人和他的舅舅结伴到各地做买卖。他们来到一个国家,遇到一条大河。

    舅舅先渡过河去,看看对岸的情形。他沿着河岸走了不远,看到一间小茅屋,走近一看,屋里有一个寡妇,还有一个小女孩。

    母女俩看到一个商人走进来,女孩对妈妈说:“妈!咱们后屋里还有一只大盘子,很多年没用了,不管值多少钱,卖了比搁在那儿好。最好能换一颗洁白的珍珠,我真想要一颗珍珠!”

    母亲想想也对,便走进后屋,从一堆没有用的破烂杂物中,翻出一只没有用的盘子,拿过来给商人看。

    商人用力轻轻刮了一下,立刻发现盘子是金的,真是无价之宝。但他并不想让这对母女得到这么多钱,就假装很鄙视的样子,把盘子往地下一摔,轻蔑地说:“我以为是什么宝贝东西呢!别让这不值钱的破铜烂铁弄脏了我的手!”随后就走了。

    接着,那个年轻人也过了河,正好沿着这个方向来找他的舅舅。

    女孩见又来了一个商人,再向妈妈提出换珍珠的事。

    妈妈知道女儿的心愿,可是她又不愿意再碰到刚才那种令人尴尬的场面。

    她轻声对女儿说:“刚才那事教人多难堪哪!还是算了,别换了。”

    女儿却不同意,说:“他们不一样啁!您看这个年轻人的相貌,和善又正直,完全不像刚才那个人一副贪婪的样子。”她不听母亲的劝阻,又将盘子拿给年轻人看。

    年轻人一看,告诉她们说:“这只盘子太值钱啦!这是用非常贵重的紫磨金制成的。我要拿我所有的货物和您换,行不行?”

    母亲很高兴地说:“当然好啦!”年轻人连忙找到舅舅,借了两枚金币,雇人把货物运过河来。

    舅舅一听外甥要换这只名贵的盘子,就趁外甥去河对岸运货时,赶快到这母女俩的家,装作很大方的样子说:“其实您这只盘子不值什么钱,不过,看来你们的生活也不富裕,我就拿几颗珍珠和您换吧!我亏点就亏点吧,谁让我是个好心眼的人呢?”

    那女孩的母亲已经看透他这套把戏,气愤地说:“好啊,你又来了!告诉你,我的盘子已经和一个好心的年轻人讲好了,他拿他所有的货物和我交换。你想拿几颗不值钱的珍珠,就换走我的盘子?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你这个贪财、奸诈的骗子!吃我几杖再走!”

    商人见苗头不对,赶快逃出来,一口气跑到河边,气得捶胸顿足地叫道:“给我那只宝贝盘子!”由于悔恨交加,一气之下竟吐血而死。

    当他的外甥来找他还那两枚金币时,他已经断了气。

    年轻人难过地说:“舅舅啊!您因为太贪钱,而失去自己的性命,实在是不值得啊!”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机会来临时,不要嫌小,不要嫌少,抓住小机会,大机会自然会跟来,人生不能重来,一味贪求更大,更多的机会,就什么也得不到。

    几个弟子向一位老禅师请教人生的真谛。

    老禅师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老禅师吩咐说。

    弟子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禅师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老禅师问。

    弟子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老禅师再次问。

    “师父,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弟子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弟子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得是。师父,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

    “师父,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弟子一起请求。

    老禅师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贪欲乃是一把锋刀,不甚将会自毁于此,甚至毙命。所南怀瑾失生倡导年轻人,尤其是身处商海的年轻人去学佛参禅。并不是非要修身养性,禅就是那迎风而上的坚盾,它可以净化你的心灵,保护你的身躯。所以,适时甩开欲望之害,平静地看待一切得失,无贪便是无害。

    3.学佛人要随时反省

    像我现在别的什么都不可以不要,一听到香港或其他地方有本好书就贪了,只要有人打电话告诉我:“老师啊!这里发现一本好书。”“什么书?”“唔!好!好!快寄来!不管多少钱。”还是贪啊!……我是有错就要坦白出来,学佛人自己要随时反省。

    求名求利不要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南怀瑾先生在此说得是:宋之问。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悲白头翁》,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

    当希夷读到“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之问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

    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

    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已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希夷活活害死。

    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作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我们所说的忍名让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人生命题。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诸君,少一点贪欲,多一点忍劲,莫为名利遮望眼。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成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了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只要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产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

    小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已小有名气,还想名声大震,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遭人怀疑,更是可悲。

    其实,宋之间也并非无能之辈,在唐朝诗坛也是一个很有建树的人。就宋人问来说,纵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然名扬天下。糟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并无过错,关键是不要死死盯住不放,盯花了眼。那样,必然要走到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

    有时,既未沽,也未钓,更未盗,美名便戴到了自己的头顶,这又当如何呢?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人生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各位:做人要少一点欲念,多一点超脱,你定会成功的,千万莫为名利遮望眼。

    “心浮气躁,心胸狭窄”,这八个字是学佛之人的最大忌讳。要除去这八个字,只需要用一个字就可以了,这就是“静”。静能使人稳重深沉,宁静中心境自然海阔天空。净可以让人在思考中找到人生真谛,时时反省,去除“贪”免除灾祸。

    保持冷静的力量胜过千头牛,勇猛要超过十只虎。

    学佛之人如果将身心洗涤干净,就会一尘不染;如果没有贪欲,就不怕那一点点障碍;若身心彻底得以修养,那么即使看到物质,也不会产生占有的欲望了。

    学佛之人只要心中能摆脱贪恋,就会觉得非常爽快明净,十分自由自在。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明知无法拥有,偏偏又无法断然割舍。

    刚说要睡觉,却又睡不着;刚说要忘记,却又忘不了。

    “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负我。”满世界要以我为中心。如果能去掉了我这颗私心,解除贪念就会身心开阔,感觉整个宇宙海阔天空无边无际。要忘却私心,就该时刻反省检点自己,这心中的念头是为了天下万物,也是为了自己。

    “心底无私天地宽”,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它跑不了,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强占也没用。是谓:命早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高人和凡人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不仅能精进,而且能常常反省,所以南怀瑾先生以自己为例,劝诫学佛之人自己要随时反省。

    子曰:“吾一日三省其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是什么人,说任何事情,都应该在每日的忙碌之后,反省自己当日的行为是否有所偏差,一日不省,二日不省,日积月累,就会酿成行为上的大错。

    4.宗教的千古相嫉

    有些搞宗教的,“千古相嫉”。你的庙子旺,我的庙子不旺,恨死你,恨不得夜里一把火烧了你的庙子,或念个咒子把你的庙子毁掉。“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是古人说的,我则加了两句:“江湖千古相仇,宗教千古相嫉。”

    世人皆为怒仇苦,我们看武侠片时,里面的大侠多半是身负国仇家恨,忍辱负重,历经千辛万苦,终报得大仇,令人欢欣鼓舞。俗人如此,宗教界人士又如何呢?我们大概不会忘记欧洲历史上清教徒曾被长期徒杀驱逐的事实吧!这跟佛教所提倡的慈悲是大大相悖的。

    有一位禅僧,甘愿为达摩祖师终身守墓。因为祖师的坟墓在唐代宗时曾被赐予“圆觉大师空观之塔”的封号,所以大家称这位守墓的禅僧为塔主。

    相传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来参拜一次。一天,誉满天下的临济禅师也来到达摩祖师的墓旁。因为临济禅师是达摩祖师的第十一代传人,塔主见面后就问道:“请问长老,您是先礼佛,还是先拜祖?”

    临济禅师道:“我来这里的目的,既不是礼佛也不是拜祖!”

    塔主听后非常不满地问:“请问大德,佛陀及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临济禅师一听这话,反问道:“您这么为佛陀与祖师讲话,佛陀及祖师与您有什么恩情?”

    塔主一听,茫然不知所答。许久,塔主问道:“那我该如何自处呢?”

    临济禅师开示道:“泯灭恩仇,体会佛法平等,才能见到祖师的本来面目。”

    塔主又问道:“如何才是佛法平等呢?”

    临济禅师以三袒僧璨禅师的偈语说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正如临济禅师所说:“泯灭恩仇,体会佛法平等,才能见到祖师的本来面目,冤怒相报何时了。”每个人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因缘而起,有果有报,何必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即便是别人与你的不幸有关,那也应该一笑泯恩仇,因为谁都会犯错误,如果不将错误就此杜绝,那么它将会世代延续,没完没了,那么自然世世代代也就不得安宁了。南宋作家袁采就此看得十分通透,他专门作《三穷三富活到老》一文来说明世事规律,保持平常心就好,原文如下:

    世上的事变化多端,这是客观规律。现在世人往往看到眼前的家业稍有些兴旺,就以为这一辈子的生活都不用发愁了,不知道转眼间就家破人亡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三穷三富活到老。不要说多久以前的事,就说乡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情况与现在比一比,就会发现成败兴衰是没有定式的。世上的人没有远见,只要见到别人兴旺发达或者有一些顺心遂意的事就心里嫉妒,见到别人家业衰败或有些不顺心就讥讽嘲笑人家。同家族或同乡的人,最容易浸染这种毛病。女蜾知道凡事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那么,为自己的未来考虑恐怕还来不及,又哪里有时间去嫉妒别人和讥笑别人呢?

    相应地讲,老年享受富贵的人,必当是年轻时吃尽了苦头,历尽了艰辛。从没有从小就享受安逸富贵直到老年的。年少时就科举及第或早早被皇帝委任了官职的,在中年时必定会仕途坎坷不平,不能顺心遂意,只是到了晚年才得以荣贵显达。或早年得意,官运亨通,那么其家中生活又一定窘迫拮据,家业微薄,常常为吃穿发愁,为儿女的婚姻事担忧。如果说年少时就身登显贵,又没品尝生活的艰辛苦难,又继承了父祖的丰厚家业,这种人,大多不会活得很大:造物主安排人的命运时大多如此:生活中间或有一些自小到老始终享受荣华富贵的,这是有大福分的人,千万个人中偶尔才会有一个,实在是极稀罕的,

    5.学佛不能形式主义

    其实,我们整天在这里打坐、念经,求佛,求福报、求智慧,不也是悭贪吗?绝对的悭贪。有时别人请你帮个忙,“等一下,我要上座盘腿,我功夫还没有作完”,人死了都不管。因为你贪图成道,以为这样就不可成佛,成鬼啊!成什么佛?真正学佛在哪里学?不在你那些形式主义,也不在于你摆出一副俨然学佛修道的样子。

    《集法句》中云:“虽作微小恶,后世感大怖,能有大损害,如毒入腹中;虽作小福业,后世感大乐,能成大义利,如谷实成熟。”由此我们应知微细的善恶业,如影随形,将会生出广大的苦乐。因而对于微小的善业也应励力行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微小的恶业,也应励力断除,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特别喜好打坐参禅,还曾跟随佛光禅师学禅。后来,兄弟三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约出外行脚云游.

    有一天,在日落时三人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刚去世不久,妇人带了七个子女生活,日子非常艰难。

    第二天一早,到了三兄弟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突然对两位哥哥说:“两位哥哥继续参学去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弟弟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于是劝也懒得劝,拂袖而去。这位寡妇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看到这位行者自愿留下来帮助她,当然求之不得。看到三师弟一表人才,妇人表示愿以身相许。三师弟没有直言拒绝,只是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妇人一听,对三师弟更加敬重。

    三年以后,妇人再次提出结婚的要求.三师弟又道:“如果现在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妇人觉得三师弟说得在理,没有强求。

    三年后,妇人又提出要结婚,三师弟再度婉拒道:“为了我们将来更加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如此三年、三年再三年,岁月如梭,一晃九年就过去了,这一家的小儿小女都已长大。三师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愿已完成,就向妇人说明自己矢志求佛的决心和当年留下来的初衷,然后与这一家人道别,独自踏上了继续求道的漫漫长路。

    两个哥哥嘴上说学佛,并大力斥责弟弟的行为,他们哪里知道,他们学的是“假佛”连佛的皮毛都挨不上,而弟弟所追求的才是佛的真谛。以身助人难得,以命救人就更会得到佛的赞许。

    一日阿难问佛陀:“何以是虔诚?”

    于是佛陀向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曾有个人勤苦学法,静心求道,清苦无度,死后转生为太子,名叫视众。

    天空晴朗,阳光灿烂。太子在王宫里呆的时间长了,就想到外面去散散心,便独自一人走出王宫。走了一会儿,遇到了一个人。只见此人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有气无力地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看样子病得着实不轻。

    太子顿起怜悯之心,想为病人做点儿什么,便问道:“你病得很厉害,什么药才能治好你的病呢?”

    病人看了太子一眼,十分为难地回答说:“我得的这种病非常奇特,什么药也治不好,只有用太子您的血才能医治。”

    太子一听,二话没说,拔出腰间佩带的短剑就往自己身上刺,鲜血顿时涌出。太子扶起病人的头,让他吸吮自己的鲜血治病。

    自觉自愿地献出自己宝贵的鲜血,诚心诚意地给病人以帮助,太子心里不仅没有丝毫悔意,反而因自己的血能挽救一条生命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太子也许并未学过佛,但他的行为早就将他列入了佛的行列。

    初学佛之人自然很难达到上面的境界,但不要盲目去参禅打坐,既然参不透,那就不如从最容易处着手。

    王居士是个非常虔诚的信士,只要有空就往禅寺跑,或者帮园头师种菜浇水,或者帮典座师劈柴煮饭,总是忙个不停。如果碰到无名禅师对信徒说法,他便会聚精会神地用心听讲。

    有一次,王居士在禅堂外望着学僧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禅姿态,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叹息刚巧被从一旁经过的无名禅师听到,禅师问道:”你为什么叹气呢?”

    王居士又深深叹了一口气。

    无名禅师不解,问道:“平常你虔诚为寺里帮忙,听佛法也非常用心,可以说身、口、意都在法海里泛游,为什么要叹气呢?”

    王居士答道:“不瞒禅师,我的烦恼是因为我听不懂佛法。禅师您对学僧们开示的佛法,如‘祖师西来意?’、‘狗子有佛性否?’.‘即心即佛’、‘如何是宗门中事?’、‘如何是佛?’、‘如何是本来面目?’、‘道在何处?’等等,我都听不懂,就好像雾里看花,不知所云。禅师,为什么我这么用心听讲,还是听不懂呢?”

    无名禅师道:“以前德山禅师见学僧入门便棒,临济禅师见学僧入门便喝,雪峰禅师见学僧入门便道是什么,睦州禅师见学僧入门便道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历代祖师大德有的尽其一生参究一个公案尚不能开悟,可见学禅必须要用心去参,而不是只听就可以的。”

    王居士仍不解地问道:“如何去参呢?”

    无名禅师道:“就先参这个‘听不懂!’”

    不管懂还是不懂,都应该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南怀瑾先生深懂佛法,他明白世人学佛,很多人都是一种“趋之若鹜”的想法,而并非真想学佛。而且许多人并未真正了解佛法,所以他建议:与其呆坐如木,不如在现实生活中多做实实在在的善事,这就是于无佛中求佛!

    6.贪净、贪空也是贪

    贪,三毒之一,如果一个人说他能万缘放下,只喜欢清净,那也是贪喔!贪恋清净也是贪,贪恋空也是贪。所以菩提道的究竟,连空也要彻底空。清净与空却要放下,否则虽然放下万缘,住在清净、空的境界上,也算贪恋。

    有人说,佛家讲“贪”是三毒之一,那我就什么都不贪了,不贪钱,不贪财,不贪名,那这样是不是就成贤人、圣人,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还是贪。为什么?因为你还贪“贤”、“圣”。南怀瑾先生如是说。

    无根禅师入定三天了,大家认为禅师已经圆寂,便将他的身体火化了。又过了几天,无根禅师的神志出定,却再也找不到他的身体。全寺僧众经常听到他悲惨的自言自语:“我呢?我在哪儿?”尤其是到了晚上,无根禅师寻找身体的声音更加悲切,闹得大家都非常不安。

    有一天,无根禅师的道友妙空禅师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大家说道:“今天晚上,我要住在无根禅师的房间里,等他来时,我要好好和他谈谈。请你们为我准备一盆火和一桶水来,我要让他了解什么是‘我’。”

    夜深了,无根禅师又来寻找身体,悲伤地叫着:”我呢?我到哪里去了?”

    妙空禅师很安详地答道:“你在泥土里。”

    无根禅师钻进了泥土,东找西找,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体,非常悲伤地说:“土里面没有我呀!”

    妙空禅师道:“那可能在虚空中,你到虚空中找找看。”

    无根禅师进入虚空中寻找了很久,仍凄切地说道:“虚空里也没有我呀!我究竟在哪里呢?”

    妙空禅师指着水桶说道:“大概在水里吧?”

    无根禅师自在地进入水中,不久,哀伤地出水说道:“我在哪里?水里也没有呀!”

    妙空禅师又指着火盆说道:“你在火里面!”

    无根禅师进入火中,仍没有找到自己。

    这时妙空禅师才认真地对无根禅师说道:“你能够入土。下水,也能进入熊熊的火中,更能自由自在地出入虚空,你还要那个浑身肮脏,处处不自由的色壳子做什么呢?”

    无根禅师听后,猛然有所省悟,从此再也不吵着找“我”了。

    “我”是躯壳,还是思想?贪图躯体是贪,贪图空也是贪,而且如果“空”变成了不通情理、不懂慈悲,甚至变成无情无义,那这与“枯木死灰”又有什么区别?

    有一位老太婆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省吃俭用,建一座庵供养着一位和尚,和尚整整修行了二十年。

    老太婆平时都让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送饭,服侍修行的和尚,这一天,老太婆对姑娘说:“等一下送饭的时候,你抱住他,试试他修行的功力。”

    于是姑娘真的就这么做了,并且娇声问到:“难道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和尚双目紧闭,坐在禅床上一动不动,漠然回答道:“感觉是有,但是就像三九寒冬天,枯木依寒石。”意思是说我并不因此心动。

    姑娘回来向老太婆转述了和尚的话,没想到老太婆不但不赞叹和尚的修行,而是生气地对姑娘说:“和尚居然对你的情意一点慈悲心怀也没有,确实是枯木一根,顽石一块,看来二十年,我自自供养了一个俗汉。”

    一怒之下,老太婆一把火烧了草庵,把和尚赶了出去。

    和尚面对美女的诱惑,能够坚持自己的戒律,为什么反而被赶了出去呢?

    和尚心不为所动,已经见“空性”了。

    但是,所谓“开悟”不仅是“空性”。仅学会了“空”,不算是开悟!

    那和尚的定力不错,但是,一旦这种“空”变成不通情理、不懂得慈悲,甚至变成无情无义,这就人了“顽空”,叫做“枯木死灰”、“大愚痴”,或者说叫做“无始无明”。

    依照禅的观点,和尚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赞赏美女的美,也谢谢美女的情;然后谈及和尚的戒律,对小姐的服侍深致谢意;最后教导美女如何修持开悟,谈“色空”的道理,这样才算完美圆融,符合大乘菩萨道的精神禅,有时候要超越生活,但更多的时候,惮本身与生活是相合的!洞山禅师就比较有智慧,他临圆寂之前还能以佛法教徒,而更聪明的是小和尚。贪“空”,“空”不来,不贪自然来。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朝廷也派人急忙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儿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只有沉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立刻就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啊!”

    放下“放下”,空“空”。参禅悟道之人如果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一辈子枉学佛法,纵然打坐数年,翻烂佛典也不能求得真谛。

    7.不坐高广大床

    不坐高广大床就是说比丘、比丘尼、受人关斋戒的人,要处处谦虚,坐下位,不要坐人家上位。更不要看到好位置就先占住,腿一盘,然后人家挨过来,还“异眼”看人,那就是七关斋、六关斋戒了。

    俗语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人穿上漂亮衣服显得精神,马配上一副好鞍趾高气扬。那为何晏子身位宰相住在“棚户区”,刘禹锡挥毫泼墨著《陋室铬》,康熙皇帝坐拥天下却微服私访。因为他们明白,在其位谋其职,更要有时时谦虚,处处近人的“自知之明”。南怀瑾先生曾讲过灵树如敏禅师的故事。

    灵树如敏禅师主持的灵树院,20年来都没有人负责“首座”之职,每当人家问起,禅师就回答:“我的首座刚刚出生啊!”再有人问,又以“我的首座正在牧牛”或者“我的首座正在行脚之中”等语回答,使问的人都不知所云.

    有一天禅师忽然命令寺内撞钟击鼓,并吩咐大家都到山门外迎接首座.正在寺众们万分讶异。半信半疑的时候,果然看见一位托钵的游方僧向山门走来,他就是云门禅师.如敏禅师便请其担任首座之职.于是大家都相传灵树禅师有能知过去和未来的神通.

    不久,五代后汉刘晟将兴兵征讨时,听说灵树禅师神通,便亲自入院,拟请示禅师一些未知的将来,以便在决策问题上参考。

    哪知灵树禅师已预知其意,就抢先圆寂了。

    刘王来到寺院,得知禅师已经去世.奇怪地问道:“禅师生的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圆寂了呢?”

    侍者诚实地回答道:“禅师并没有生病,他早知道你要来,所以就先去了。不过,禅师留下一个盒子给你。”

    刘王接过盒子。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人天眼目,堂中首座”。刘王悟其意旨,于是罢兵,礼请云门禅师晋住灵树院,担任住持。

    如敏禅师的智慧就在于不自大,因为他明白“高广大床”不是自己能坐的,即使暂时代替也不行。相比之下,清代文人纪昀作文章表明:居越高则陷越深的道理,这更是聪明,因为上有皇帝,下有万民。这个尚书的位置坐得太危险,只有述文铬志,以行动说话,才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和富贵;他在这篇文章中是这样写的:

    我家依靠祖上积下的功德,子孙们几代人才都能做官。我的俸禄官位最高,可我明白自己没有多大的学问,也没有修什么高官厚禄之德,现在居然是一国宗伯,只怕是几代人所积下的福分到我这儿已用尽了啊。所以我做小官的时候,放浪形骸,不修边幅。随着官位一天天上升,我心中的担忧也一天天地加深。

    古代曾有这样的话: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我平常总是小心谨慎,自觉遵守节俭,如果不是宴请客人就不吃海味,如果没有祭祀就不随便杀生。我已经过了知命之年,如今官居尚书,俸禄很多,寿命也很长。我不再戒杀修善,是为了给予孙留下修善的余地。曾经有些世代吃俸禄的人家,在官运亨通的时候位高势重,生杀予夺,都一意孤行不加考虑,成为一个时期引入注目的人物。等家道衰落的时候,他的子孙们,开始时扛赌滥嫖,后来只能睡在乱草中以乞讨为生,此时他们父辈们的尊荣又在哪里呢?这并不是我故意在危言耸听。

    我以前所买的钱氏的旧宅院,现在已改成了我的家庙;近来听说钱家的儿子已沦落为叫花子,那他们的父亲曾经不也是很显贵的官宦吗?孩子们看到这个例子,应该把它作为前车之鉴才对呀。

    不要傲慢无礼,也不要追求奢华,遇到贫苦的人应当救济体恤他们,并且你们应当参加劳动。我专门买了几百亩的田地,雇别人种地,也是打算你们随时能学习种田,将来能成为安分的农民,这就是我的好儿子了,我们家的祖先也可以永远得到祭祀,不至于受饿。你们不要认为春耕夏锄,手脚上长茧子,这只是地位低下的人应该做的事儿。你们可曾知道,农民地位是社会各类人的首位,知识分子却是末位。农民们披星戴月,竭尽全力劳动,才养活了天下的人。如果世界上没有农夫,人们都会饿死,怎么能看不起他们呢?一定要警戒自己啊。

    看当今世上做官者,有几人能像纪昀这样明事理,现在的普遍现象是:小官——也就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父母官——的高大广床比大官坐得还舒服,而身居国家领导人的周恩来、温家宝却能时时亲民,受到人民爱戴。宋代有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可谓家喻户晓。谁知苏东坡到辛家做客,却惊叹于辛家园林的奢糜,连连惊叹皇宫也不过如此。虽然我们不能就此说辛弃疾就不爱国,但这个豪华园林怎么可能不是民脂民膏,辛弃疾的最终结局也许就是佛家所说的果报,所以南怀瑾先生才郑重的敬告李登辉不要做事高高在上,分裂祖国统一的历史罪人。

    8.无诤三昧,一切无诤

    须菩提说,佛说他(须菩提)已经证得了无诤三味,一切无诤。你骂他也好,恭维他也好,你喊他天王老子也好,他都无所谓。不是没有听到啊!只是他听到心中平常得很,既无欢喜亦无悲,是非一门,一切无诤。

    人人生而平等,并无贫富贵贱之分,而往往上层次越高的人,越能参透这个道理。因为到达菩萨和佛的境界时,一切虚名利禄对他来说都无所谓了。

    在日本,耕田的农民被视为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无三禅师后来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

    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绝对的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和尚的深湛佛法。

    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有什么影响,由于禅师的佛禅妙语,吏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中国古代的圣贤说过:“君子安于平易以等待着天道的命运,又说:“君子遵行法度以等等着天道的命运。”清人张英在他的关于修身养性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世界上的人只为不懂得命运、不安于命运,才产生许多忧愁和烦恼。圣贤明明告诉我们说:“君子安于平易以等待着天道的命运”;又说:“君子遵行法度以等待着天道的命运”;还说:“修身养心以等待着天道的命运。”不知道命运就不能成为君子。因为只有真切地知道命运,而后才能安心地等待命运。

    人们治家和修养身心,最不能够好奇。一部《中庸》,本来是极其平淡的,却是极为神奇的。一个人能在伦常方面没有缺陷,日常生活中勤快劳作,冶家节俭省用,待人接物,每一件事都合乎规矩法度,没有什么古怪之处,就是圣贤一类的人。这难道不是最奇炒的吗?

    如果举止怪异,说话诡异偏激,明明是平常的道理,却要牵强附会地找些古怪理由来固守偏差、掩饰是非,自以为境界高、环落俗套、不坠常境,实际上这是穷奇那样的凶恶之流,哪里可能表现出什么奇异呢?

    我经历的处世经验很多,认识这一个“知”字很确切。我曾经与韩慕庐吃住在天坛,深夜畅谈,慕庐谈到了他当年参加乡试和会考的情况。在乡试时他就有考中的想法,在考场中很用心,到了会试和殿试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心思去夺会元和状元了。会试考场中大风吹来,把试卷都要吹走了,参加考试的人都用石头把试卷牢牢地压住,韩慕庐独独没有这样做,他祈祷似的说:“如果独自考中就自然不会被风吹走。”结果竟然什么事出没有发生。所以在会试、殿试中的文章,都是游笔行文自如,天然浑成。我对慕庐说:“您会试和殿试两次名列前茅,该是多么勇敢顽强!告诉别人,别人绝不会相信,只有我一人相信。”

    不争是争,争是不争。不用一味用言语、行动或是满名片累牍的头衔去告、证明什么,如果你够优秀,什么人也掩盖不住你的光芒。

    曾有一只青蛙,想迁徙到远方,便去哀求大雁帮忙。大伙商量后,决定让青蛙咬着一根木棍,再由两只大雁叼着木棍的两头儿,把青蛙带上了天空,向远方飞去。

    飞越一座村庄时,有人看到它们,说:“多聪明的大雁呀,把青蛙带到远方!”

    青蛙听后,心想:“这人笨得出奇,竟然没有看出是我的主意。”

    又飞越了一个村庄,另一个人也是这样说。

    青蛙涌出伤悲,心想:“这世上的傻瓜怎么这么多。”

    当飞越了第三个村庄,青蛙听到所有的人都对大雁赞叹不已,再也克制不住自己,十分恼怒地吼道:“你们这群傻瓜,这是我的主意!”

    话音刚落,青蛙就重重地掉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

    人们经过青蛙的残骸,纷纷摇头叹息说:“克制不住对虚名和私利的追求而搭上性命,才是真正的傻瓜!”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不自觉地都成了生活中的傻瓜,像故事中的青蛙一样,被自己的欲望牵引着盲目地乱走。只有那些懂得克制和对一切抱有平常的人,才能冷静从容地控制局势,不急躁、有次序地前进,进而取得成功。

    9.不可得的福报

    佛说,你要知道,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不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的不可得,都没有用。

    南怀瑾先生十分崇尚唐代人裴度的人生观。

    裴度从来不相信方术和占卜这类东西,他常常对别人说:“鸡、猪、鱼蒜这些食物,碰上了该吃就吃;出生、死亡、衰老和疾病,时候到了它自然就开始运行了。”

    许多人由于穷途潦倒或是所谋受阴时,便委诸天命,认为冥冥之中上天已决定自己的命运。于是便开始意志消沉,不再谋求努力。更有的人去找那些算命的术士,求教毕生的荣辱,求教何时才能显达。其实这些想都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怎么能自己的前途不由自己去决定,反而要去请教别人呢?更何况那些江湖术士们是要吃饭的,他们如不危言耸听,说你将会如何如何,又怎么能获得你的相信呢?还有,术士所用的口语,都不是看你的言谈举止和衣着而随机应变,这样说不对又是那样,倘若你真的相信他,恐怕就会误了自己的前程。

    所谓衣食住行,都是人之所需,生老病死,也是大自然的一种必然规律,所以,我们应相信什么命中注定的话。在日常生活中,倘若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便得先行检讨自己的为人处世是否得当,发现错误,便应马上更改。遇到失败也不要灰心,找出失败的理由,马上予以纠正,那才是正确的做法。如果你凡事都相信命运天数的话,那只能使你越来越消极,而无法振奋起来做人。

    求佛不如求自己,主观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富贵不骄横,贫贱不颓丧,世人要做到如此谈何容易。元代作家许名奎身居俗世,却能将旦夕祸福看得如此通透实属不易。

    人生的富贵与贫贱,各有自己的本性;君子在这种境遇中,避世却不烦闷。蛟龙会陷在泥沙中,鲜花可能落在粪坑里,获得时机则能飞黄腾达,失去时机即陷入困境。步骘自愿接受征羌给他在地上设席的待遇,宗悫哪会计较乡间豪绅给他粗砺食物吃的羞辱。朱买臣背着柴读书却不感到羞愧,王猛卖畚箕为职业,却不追求名位。如要人在富贵时不骄横,在贫贱时不颓丧,步骘、宗悫等人何尝有仰慕公侯的心思呢?

    富有而爱好礼义,这是孔子的教诲;只图致富便不能施行仁义,这是孟子的告诫。大凡行仁义的完全可以保持幸福而消除灾祸,爱好礼义的完全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而防止失败。自恃富有而喜欢欺侮别人,子羽已观察到子哲的结局;富有而不骄傲的人很少,史鱼对公叔提出过警告。庆封的富有不是上天赏赐,实为灾祸,晏子的富有如同布帛那样有一定的限度。舍弃骄傲,根除吝啬,控制怒气,节制情欲,这样才能保证享受五种福分。

    五音使入耳聋,五色使入眼瞎,骑马打措使人发狂,这是老子的告诫。白天歌舞,夜里奏乐,短短三十六年;秦王朝就失传了。石崇在金谷园内纵情欢乐,专宠爱妾绿珠,因此被人杀害。人生能有多久,不到百年时光,天地是暂居的旅店,光阴是永远的过客。如果不自警惧,一味纵情取乐,就会乐极生悲,像秋风过后的草木凋落一般。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时,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郭子仪独自骑着马走进回纥的军营,这是宰相气度宏大,而不是元帅轻视自己的生命。大凡在安危尚不明朗、胜利尚未明晰之时,如果军营中的主帅惊慌失措,那么他的部下官兵也会气馁,在这个时候,正可以看出将相的修养与造诣。航海遇到风暴,张融脸上没有出现受惊吓的神色;混乱的逃兵互相用刀砍杀、用箭射击,庚亮的脸色一点没有改变。巨浪汹涌,逼近船只;快刀乱砍,无人指挥。这正是对天下英雄考验的时候。

    吃喝是人的重要欲望,没有尝到饮食正常滋味的人,是因为饥渴损害了他的口腹。人们如能不把口腹所受到的饥渴损害当做心病,那么他就可以因此立身于社会而远离受辱。只因用手指沾点甲鱼汤尝尝,子公很快招来祸患;因车夫没有分到羊肉汤,华元遭到惨败。别人不给刘毅熟肉吃,是因为他还没有做官;罗友被人看做是讨饭吃的傻子,实际上他却有非凡的才能。你放弃灵龟般的静息,却要观望别人吃喝动作。专讲吃喝的人,就会被人看不起。

    张良放弃权位,这种明智的抉择保全了自己;杨国忠、李林甫玩弄权柄,贻误国事,也祸害了百姓。大凡权势这种东西,对君主有利,对臣子不利;对等级名分有利,对大臣专权不利。只有蠢人才把权力揽到自己手中,气焰嚣张,进出仙大门的人像赶集一般,人们的生命财产由仙随意处置,用眼色和盛气指使别人,众人见到他都屏住呼吸,没有人敢抬头看他一眼。小人一旦得势,极易导致祸事发生,其来势迅猛,难以阻挡。李斯的黄狗有谁再牵?霍光的家族遭诛连,谁能逃脱?

    我们身居纷繁的社会,尤其是处在科技发达、日新月异、一天一变化的经济社会,每个人几乎都有发财的可能,不能消除世俗之心,但至少可以听佛一句至理名言,将钱、寿、福看淡,一味追求幸福为福而恼,岂不知福就在你的一追一恼中逃之夭夭了。南怀瑾先生在大陆投资一千二百八十六万美元修建金温铁路,不就说明了这一点么?

    10.贪、妨的反面

    人如果去掉了悭贪嫉妒,它的反面是什么?只有帮助人,只有恭维人,只有培养人,都希望别人好,一切荣耀都归于老兄你,那才是做到了不嫉妒,什么是学佛,这就是学佛啊!

    佛家倡导乐善好施,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南怀瑾先生说:我们应学会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把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能实现钱财的价值。

    释尊在教化众弟子时,为他们讲了这样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有一个人名叫伊利沙,富有万贯家财。但他生性吝啬,从不给别人布施任何东西,他对于自己平常的生活也是抠了又抠。吃得是粗茶淡饭,穿得是破衣烂衫。偶尔一两个朋友来吃上一顿,他却要自己饿上几天,这样做他自己心里才能平衡一点。

    伊利沙有一个邻居,钱财不多,可每天都吃鱼嚼肉,还经常宴请朋友,出手阔绰。伊利沙看到后,心想:我比他富多了,他天天过着王侯一般的生活,而我守着满屋金银财宝,却节衣缩食,也太可怜了。

    伊利沙狠狠心,杀了一只鸡,取出一升白米,偷偷地驱车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把鸡烤熟,把饭煮好,准备好好地吃一顿,解解馋。

    释尊早就知道伊利沙是个吝啬鬼,觉得他守着钱财,不施予他人,自己还受穷,实在是愚不可及。释尊看到伊利沙今天一反常态,又杀鸡,又煮饭,就想跟他开个玩笑。

    于是,释尊变成了一条狗来到伊利沙身边,转来转去讨食吃。伊利沙恨不得把鸡骨头都吞进肚里,哪舍得给狗吃些东西。但这条狗朝着伊利沙一个劲地摇头摆尾,口中还流着很长的涎水。

    伊利沙被狗缠得实在没有办法,于是他灵机一动对狗说:“你如果能四脚朝天,停留在半空中,我就给你吃一点。”话音未落,那条狗已经腾空而起,四脚朝天。伊利沙吃了一惊,只得扯下一点鸡皮,想送给狗吃,可想想还是舍不得。

    伊利沙又说:“这样吧,这点鸡皮我给你留着。如果你能让两个眼珠掉下来,我让你再吃些鸡肉。”

    话刚说完,那条狗的两个眼珠“啪!啪!”地掉在地上。伊利沙高兴极了,心里欢呼:这下好了!你眼睛瞎了,我就可以笃笃定定地享受美味了。他端起饭盘和鸡,换了个地方,大嚼起来。

    等伊利沙走远,释尊变成了伊利沙的模样,赶着他的车子来到伊利沙家。一进门,就吩咐守门人:“待一会儿若有人来,无论什么人,都给我一棒子把他轰出去。”然后释尊进房,下令将所有的财产布施给穷人。

    再说伊利沙消受完他的美味后,心满意足地回到停车的地方,一看没了车子,可着急了。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只得垂头丧气地步行回家。到了家门口,刚跨进门槛,便吃了一记闷棍。

    伊利沙火冒三丈,大声嚷道:“反了!连我你们也敢打!”守门人也不示弱:“管你是什么人,我们老爷吩咐过了,谁也不许进去!”

    “什么老爷不老爷!我才是你们的老爷!”

    “活得不耐烦了,是不是?还敢冒充我们老爷,看我不揍死你!”

    一顿乱棒之下,伊利沙瘫坐在地上。再注目一看,家里已经空空荡荡。心里一急,痴呆在那里。

    释尊目睹这一切,这时他变成了一个修行僧,走到伊沙利面前,双手合十,问道:“施主为何愁成这样?”

    “我被人戏弄,家财荡尽了。”

    “施主,恕我直言,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多了会带来烦恼和祸害。像你这样,拼命地攒钱,不舍得吃,不舍得布施给穷人,一朝死去,反成了饿鬼。即使投胎做人,也只能充当下贱的仆人。你想想看,这样做又有什么意思呢?”

    修行僧这一席话,使伊利沙如梦方醒。从此,他一改旧迹,乐于济世助人了。自己也变得快乐起来。

    千金散去还复来,没了钱财,却多了快乐和爱戴这样的大财,若人人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死守满手铜臭不放了。而富有爱心之人,也往往能够同时收获财富和成功。

    有一个妇人出门,看见三位老者坐在他家门口谈笑风生,他听了一会儿他们的高谈阔论,觉得三个人说得有理,从他们的言谈之中可以看出三个人都很有智慧。于是,她走上前去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

    “我们不能一同进屋。”老人们说。

    “那是为什么?”妇人感到疑惑不解。

    一个老人指着同伴说:“他是财富,他是成功,我是爱。你现在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需要我们那一个。”妇人回去之后和家人一商量,决定把“爱”请进家里。

    妇人出门问三位老人:“哪一位是爱,请进来做客。”爱老人起身向屋内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老人也跟在后面。

    妇人十分惊讶地问成功与财富两位老人:“您二位怎么也进来了?”

    老人们说:“其实我们两人一直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成功与财富。”

    佛家认为,财富是是迷灭本性的诱因之一。所以,佛家提倡布施,要求将钱财施舍给他人。有钱不用,过期过废。不仅要自己用,还要能舍得给别人。知识也是一样!所以南怀瑾先生虽学富五车,融会儒、释、道三家,但他却没有半点私心将息的知识或开坛讲座却著书立说,都布施给了世人,这样的大功德恐怕是那些拥万贯的守财奴几世都修不来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