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豺狼的表演——两次世界大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两次巨大浩劫。

    黄金与钻石的诱惑——英布战争

    随着侵略扩张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而矛盾重重,不久美西战争爆发,随之,英、布殖民者为重新划分南部非洲而大打出手。

    19世纪末,英国对非洲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企图将长期以来在非洲夺取的殖民地之间联系起来,妄图实现其臭名昭著的《开普——开罗计划》。但这一计划的实现还存在着障碍,那就是荷兰殖民者后裔——布尔人在非洲南部建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共和国。这两个地方是世界上黄金和金刚石最大的产地,英国也希望夺得这两块宝地,实现其侵略计划,于是决定与布尔人打一场战争。英国人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在寻找借口挑起事端。

    1899年,英国借口称两个共和国对移民的选举权限制得太严,于是把军队开赴到德兰士瓦边境,并驻扎于此,双方矛盾迅速激化。布尔人要求英军撤离边境,但被英国拒绝了。11日,布尔军向英军发起进攻,英布战争爆发。

    1899年10月,英军调集大批援军,妄图从开普沿铁路线进军奥兰治和德兰士瓦,以便一举占领其首都。布尔人也丝毫没有怠慢,他们计划在英援军到达前占领纳塔尔,然后再向英国殖民地开普进攻。布尔总司令约伯特于10月12日率领军队向纳塔尔进攻。约伯特充分利用地形筑建野战工事,采用散开队形进行伪装前进,这样英军就分不清主力目标的准确位置,从而增加了攻击点。英军的队形密集,也不进行伪装,加上战术呆板,在布尔军队士气高昂、装备先进的情形下,遭到重创,伤亡惨重。布尔人攻下纳塔尔后,又一举占领了埃兰兹纳各特,趁势将万余名英军包围在莱迪史密斯、马弗金、金伯利等地。约伯特又采用围城打援的策略,多次击退增援的英军,使英军损失近三千人。

    1900年1月,不甘失败的英军从印度、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调集25万大军开赴南非,准备进行支援。英军重新调整了军事将领,准备再次进攻。在总司令罗伯茨的率领下,重新部署后的兵力不仅改变了进攻的策略,还投入了大批新式武器。而布尔军却由于围攻的城市较多,众多兵力被牵制了,他们的进攻力量被大大削弱。罗伯茨开始将战略重心从纳塔尔转移到易于攻击的奥兰治河流域。

    1900年2月,兵分两路的英军在奥兰治河的北岸向奥兰治发起进攻。此处英军采用了迂回战术,成功地绕过防御坚固的克罗里埃,扑向金伯利。而布尔军仍以散形队形顽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地进行着,虽然英军伤亡较重,但最终以多胜少击败了布尔军,并切断了其退路。27日,布尔军被迫投降。东路英军在27日经4次激烈的进攻,成功突破了图盖拉防线,围困莱迪史密斯的布尔军腹背受敌。仅仅坚持了一天,布尔军就被迫撤围了。随着几个城市的围困解除,英布战争开始向有利于英军的方向转变。

    3月,英军依靠人数的绝对优势乘胜追击,英军分进合击、两翼包抄,布尔人被迫退出坚固的防御阵地。奥兰治首都布隆方丹就这样被英军占领了。5月31日,攻克约翰内斯堡。6月5日,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失陷。德兰士瓦、奥兰治被英国吞并。

    1900年9月,战争的形势对布尔军队来说越来越不利,无奈之余布尔军队退出城市,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游击战。在博塔和德韦特的领导下,布尔军队分成若干小纵队,对英军进行顽强的运动突袭。他们抢劫英军辎重,破坏交通线,搅得英军不得安宁,遭受很大的损失。为彻底挫败布尔人的游击战,英军将军队增至四十五万人,并在当地的乡村实行“焦土”政策,大肆烧杀抢掠。他们还采用集中营的办法,拘禁大批群众,妄图断绝布尔军的供给。另外,英军还广泛建立碉堡,秘密地监视着布尔军的一举一动。

    1902年4月,长久的厮杀使得双方均感觉消耗巨大,无力再战,于是决定和谈。5月31日,双方签订了《费雷尼条约》。条约规定: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划归英国,同时英国付300万英镑作为对布尔人的“补偿”。1910年,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等地被英军合并,组成了南非联邦,并成为英国的一个自治领地。

    英布战争是发展中的帝国主义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的帝国主义战争。此次战争使英国在外交上陷入困境,不得不做外交政策上的重大调整,向结盟的国家靠拢。

    中国土地上的争霸战——日俄战争

    就在英布战争刚刚结束后,1904年又爆发了沙俄和日本争夺东亚霸权的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不断增强,而这一时期日本对外扩张的主要对象是朝鲜和中国。日本希望建立太平洋霸权,甲午战争就是其实现这一计划的第一步。这场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同时也损害了俄、法、德在远东的利益。沙俄联合法、德逼迫日本退还辽东半岛,从而日俄之间矛盾加剧。此后,日本积极扩军备战,为同俄国决战做准备。

    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后,俄国的势力在中国东北迅速扩展。俄国还通过1896年《中俄密约》等多个不平等条约强租旅顺、大连等,中国东北全境基本上已经沦为俄国的势力范围。1900年,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后,俄国独吞东北的野心表露无遗,这不仅激化了日俄之间长期以来的矛盾,同时也触动了其他列强的在华利益。1902年,英日同盟结成,日本对俄国发动战争就有了坚实的后盾。1903年8月,日俄双方针对重新瓜分中国东北和朝鲜的问题进行谈判。这时的日本已完成了扩军备战,所以日本态度相当强硬,导致谈判破裂。1904年2月6日,日本宣布与俄国断绝外交关系。2月8日深夜,两国不宣而战。日本海军舰队用鱼雷偷袭驻扎在旅顺的俄国舰队。几艘舰船被击沉后,俄舰队被迫退到港内,日军迅速将旅顺港口封锁。

    日本的举动激怒了俄国,但俄军若要“报仇”并不容易,它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方面,陆上的支援和补给无法及时到达,它要经过西伯利亚铁路,从莫斯科到旅顺港去,大约有六千英里,距离较远。并且西伯利亚铁路又被贝加尔湖切断,所有运输物资必须在湖的一面卸下,通过船运到对岸后再装上列车,这样下来,把一个营的兵力运到旅顺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另一方面,俄在东北有两个港口——海参崴港和旅顺港。冬季海参崴港口会结上厚厚的冰而不能使用,只有旅顺不结冰可以作为海军基地。出于种种原因,俄陆军司令克鲁泡特金建议俄军主力撤出辽东半岛,在哈尔滨集结,等莫斯科的援兵一到就立刻进行反攻,解救死守旅顺的俄军。但由于俄军指挥层意见产生分歧,后来将主力军集结点改为辽阳,然后把兵力向旅顺推进。

    就在俄军紧锣密鼓地准备之时,日本也在考虑作战计划,日本觉得此次作战的关键在于海军,但陆上如果不能给俄军以决定性的打击,是无法彻底将俄国势力赶出满洲(中国东北)的。

    对于日本来说,朝鲜半岛是一条比较安全的补给线,也可作为进退自如的基地;制海权对日本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来自俄军的海上威胁就是驻旅顺港的俄舰队,他们足可以切断日本的海上交通。为了取得战争的优势,日本主动引诱俄舰队接受会战,否则就封锁旅顺港口。与此同时,日本陆军在舰队的保护下从仁川登陆,在迅速控制朝鲜半岛建立稳固基地后,日本用了3个军团的兵力从朝鲜湾的北岸登陆,向满洲的辽阳进军,这样一来就可以阻止俄军南下支援旅顺。日本第四军团以最快的速度攻克旅顺后北上与前3个军团会合,在俄陆军增援未到前击败俄军。

    5月初,在朝鲜站稳脚跟的日本几天后在辽东半岛大孤山登陆。25日,日军攻入金州,次日,攻下南山高地并占领了大连。至此,旅顺港完全处于日军的包围中。

    旅顺港是一个防御性极强的港口,有利的地势、人工构建的堡垒和碉堡,周围还有高压带刺的铁丝网包围,防御强度极高。日本采用坑道战、地雷战、炮轰战等连续发动两次总攻,均被顽强的俄军抑制住,尽管日军也攻占了周边一些关键性的阵地,但损失相当惨重,俄军仍掌控着其全部防御体系的总枢纽——203高地。11月26日,日军向203高地发起第三次总攻。连续数天的火力轰炸,日军付出一万一千人的血本,终于在12月5日占领了203高地,旅顺港内的船只从这里尽收眼底。两天后,俄舰船被全部击毁。

    1905年1月4日,俄军投降,日军占领了旅顺。日军按计划北上与元帅大山会合,投入对俄主力的进攻。

    2月23日,日军三十万大军与俄三十一万大军在奉天展开了一场最大规模的会战。双方都挖有堑壕、筑建有野战工事,战争异常激烈。3月10日,日军攻克奉天,俄军被迫向哈尔滨撤退。

    5月9日,一支舰队缓缓驶入中国海域,原来是赶来支援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27日,该舰队在对马海峡被日舰队全部歼灭。对马之战的失败,激怒了俄国的许多民众,大多数城市爆发了革命,沙皇专制制度岌岌可危。9月5日,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合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同时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和库页岛南部及附近岛屿让给日本等。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远东霸权而进行的又一次帝国主义战争,这是一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俄国战败,加速了俄国国内革命的到来。日本取胜,让其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进一步增强了它称霸东亚的野心。从此以后,美国也走上了争夺亚太霸权的竞技场,向日本和欧洲列强提出对中国实行“门户开放”的要求。

    是谁点燃了火药桶——巴尔干战争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导致列强在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对此,各个资本主义强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主要表现为两次摩洛哥危机的发生。

    地处北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摩洛哥,扼守直布罗陀海峡,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摩洛哥早已垂涎已久的法国进入20世纪以后,便加紧向摩洛哥扩张。1905年1月,法国向摩洛哥提供了一个方案,希望对摩洛哥的行政、军事、财政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料,该方案遭到德国的反对。3月,德皇威廉二世发表煽动性讲话,并提出在摩洛哥各国的地位是绝对平等的。德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否认法国的特殊利益,这就导致法德矛盾进一步加剧,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也就在此时出现了。后来,由于德国未能压制法国,只好暂时放下对摩洛哥事务的干涉,摩洛哥危机宣告结束。

    1908年,摩洛哥发生宫廷政变,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被法国趁机占领了,德、法关系再度紧张。随后,法、德之间就摩洛哥问题达成一个暂时协议,只要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殊政治利益,德国在摩洛哥的平等商业利益也将受到法国的保障。好景不长,就在1911年春天,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了人民起义,法国借口保护侨民和恢复秩序,派炮舰开赴阿加迪尔港,并将所有军舰的炮口都对准阿加迪尔进行威胁,这一举措导致德法关系再度紧张,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产生。随着矛盾的升华,巴尔干逐渐演变成了欧洲的火药桶。

    位于欧、亚、非三洲会合处的巴尔干半岛,是各种势力斗争的交合处。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于1912年3月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同年5月,保加利亚又和希腊签订了同盟条约;后来,门的内哥罗加入此同盟,巴尔干同盟正式形成。1911年至1912年的意土战争,导致土耳其的实力大为削弱,巴尔干同盟各国趁机向土耳其宣战。首先对土耳其宣战的是门的内哥罗。接着,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相继加入对土耳其的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爆发后,土耳其军队节节败退,它在巴尔干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无力支撑的土耳其被迫求和,并请求列强进行调停。在各国的调停下,土耳其与巴尔干同盟于1913年5月签订和约,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除伊斯坦布尔及海峡以北的狭小地区,原先的大片领土都归巴尔干同盟四国所有了。至此,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那些曾经受土耳其奴役的国家的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

    对土耳其战争中,巴尔干同盟虽然取得了胜利,后来却由于分赃不均联盟内部产生了严重的矛盾。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结成同盟共同反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随后加入,并随时准备对保加利亚作战。在奥匈帝国的纵容下,保加利亚先发制人,于6月29日向塞尔维亚和希腊宣战。随后,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也加入了对保加利亚的进攻,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一个月后,保加利亚战败求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至此结束。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得这一地区的人民基本上摆脱了土耳其的民族压迫,同时反对奥匈帝国统治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战争也在进一步的酝酿当中。就在这紧张的时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人民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统治,希望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这使得奥、塞之间矛盾迅速加剧到极点。奥匈不仅极力阻止塞尔维亚的扩张,甚至企图消灭年轻的塞尔维亚国家;俄国为了对抗奥匈,就竭力支持塞尔维亚;在不同的利益驱使下,德国则支持奥匈帝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巴尔干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巴尔干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敏感的地带。

    无法逃出的旋涡——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直以来,奥匈帝国都将塞尔维亚看成自己向外扩张的障碍,因此,瓜分和全部吞并塞尔维亚、粉碎大塞尔维亚主义是奥匈帝国长期以来的既定国策。1914年6月底,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此次演习完全是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向塞尔维亚进行的军事挑衅,这激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慨。一名黑手党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军人团体,决定刺杀皇储斐迪南来打击奥匈侵略者的气焰。

    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夫妇于1914年6月28日在城郊检阅了军事演习,上午10时,演习结束后,二人乘敞篷汽车进入萨拉热窝市区巡视。这时,埋伏在路旁人群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冲到车前,向斐迪南投掷了一枚炸弹。机警的司机见此情景,立刻加足马力冲向前方。炸弹在随后的一辆汽车上爆炸,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被炸死。查卜林诺维奇当场被捕。故作镇定的斐迪南挥手示意“继续前进”。然后到市政厅出席了欢迎仪式。短暂的休息之后,他又乘车上街招摇过市。就在汽车途经一拐角处时,一名17岁的中学生加·普林西波冲上前去开枪打死了斐迪南夫妇。

    暗杀事件发生后,德奥集团欣喜若狂地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悍然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31日,德国政府向俄法两国同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立即停止军事动员、法国在未来冲突中保持中立,这一要求遭到两国的断然拒绝。于是,德国分别于8月1日和3日先后对俄、法宣战。

    8月1日,德军占领了卢森堡,第二天下午,法国向中立国比利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准许德军借道过境进攻法国。比利时没有答应德军的无理要求,它呼吁英、法、俄诸国保护它的中立地位。针对于此种情形,英国要求德国尊重比利时的态度,但遭到德国的拒绝。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也正式向俄国宣战。

    欧洲大战爆发不久,就迅速地蔓延到远东和近东,日本为了能够在东亚扩展自己的势力也趁火打劫。1914年8月15日,日本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强烈要求德国撤出在中国和日本领海的军队,并于9月15日之前,把德国租借的胶州湾和青岛移交给日本。德国似乎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日本一怒之下于8月23日对德宣战。

    从1914年7月28日起,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冲突就迅速演变成了世界大战。到1918年,共有31个国家参加了战争,战火不断地向外蔓延,最终成为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大陆上。在那里有4条战线,即英、法、比军队与德军对抗的西线的对阵形势;在东线上对阵的是俄国军队与奥匈、德国军队;巴尔干战线的对阵形势是以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和罗马尼亚、希腊等国军队与奥匈、保加利亚的军队作战;第四条则是意大利军队对抗奥匈军队的意大利战线的对阵形势。在这4条战线中,西线和东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西线长700千米,位于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国边境,从北海一直延伸到瑞士边境内。1914年8月初,德国实行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起进攻。到年底,战争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形成双方相持局面。

    同年8月中旬,俄军在东线进攻东普鲁士。德军将一部分军队从西线抽调出来去对付俄军。8月底到9月中旬,在马祖尔湖地区的战斗中,由兴登堡指挥的德国军队歼灭了俄国第二集团军,随后又攻下了俄国第一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斯特尔堡。无奈之余,俄军退出东普鲁士。虽然和德国的战争失败了,但俄军也挫败了奥匈军队。截至年底,东线交战双方军队在阵地里对峙,战争进入相持状态。

    1916年是此次大战最为关键性的一年。德国将其作战的重点都放在了西线上,它将进攻法国凡尔登要塞定为目标,不久发动了强大的攻势。位于法国东北边境的凡尔登是巴黎的前卫,也是法军战线的总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近九百门大炮,并配备了飞机,向凡尔登马斯河左岸的法军阵地发起猛攻,法军被迫退至马斯河右岸。自2月27日起,有3900辆汽车不断地向法国运送援兵和武器,从而有效地抵制和防御了德国的进攻。德国也在不断增加兵力,反复冲杀,双方形成拉锯战。6月初,德军20个师再次大举进攻,但仍未能突破。8月,法军发起反突击。到9月,德军攻势停了下来。

    英、法军队为了牵制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减轻凡尔登的压力,按照预定计划于7月1日发起了索姆河战役。这场战役从9月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由于双方势均力敌,致使索姆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一样,都是消耗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双方各损失约六十余万人,损失惨重。虽然英、法军队并未达到预定的夺回失地的目标,但牵制了德军的力量,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转化。协约国集团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优越性逐渐体现出来,它在军事上的装备也已赶上同盟国,而军力则继续领先。在1916年的几次重大战役中,同盟国各国都遭到严重挫败,战争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他们。而协约国虽然未能一举击溃同盟国,但军事力量却在日益增长,并逐渐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1917年11月7日,身为协约国的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俄国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义大战。见此情形,德国又鼓起了战争勇气,没有俄国的牵制就可以集中兵力对西线作战了。德军统帅部把英军作为攻击的首要目标,企图在击败英军后占领法国海岸,从而围歼法军。1918年3月,德军集结一百九十多个师连续发动4次战役,在英、法联军的抵抗下,损失七十多万人。7月中旬,德军的进攻力量枯竭。

    就在这一时刻美国军队陆续赶到,这无疑增强了英、法打败德军的决心。7月24日,协约国制订了详细的反攻计划:即先打通被德军在马恩河、亚眠、圣米耶尔切断的铁路交通,然后实施全面反击,彻底打败德军。

    7月18日,协约国举行了大规模反攻,在埃纳——马恩河战役、亚眠战役和圣米耶尔三场战役中,德军节节败退。9月26日,联军总攻开始。28日,德军防线全面崩溃。同盟国保加利亚眼看大势已去,在29日宣布投降。接着土耳其、奥地利相继签订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51个月,15亿人口被卷了进来,战争使得世界各国损失惨重,德、奥、俄、土这4个帝国覆灭,英、法被削弱,美、日日益兴起,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为深远。

    未完成的“神话”——臭名昭著的“史里芬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爆发在1914年,但是德国早已在此之前就着手准备了。当时任德国参谋总长的史里芬于1905年制订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这份计划得到了德国皇帝的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论证和补充,后来成为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作战纲领,由新继任的参谋总长毛奇负责部署和实施。

    1914年8月4日清晨,德国第一、第二集团军在埃米蒂将军的率领下,迅速越过一向和平的比利时边境,向列日要塞进发。列日要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这时,比利时王国的勒芒将军率领四万兵力正守候在那里,他们打算只要法国援军一到,就立刻向德国军队发起强烈的进攻。

    与此同时,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布置了少数兵力,妄图凭借坚固的战略工事诱使法国军队上当,从而消除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受敌的局面,该计划就是臭名昭著的“史里芬计划”。

    法国统帅霞飞率领军队对固守严密的列日要塞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强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埃米蒂将军率领大军来到列日要塞,他看到法国的援军到达后,居然不来支援勒芒将军,他感到无比高兴,自以为是地认为“史里芬计划”已经奏效了。因此,埃米蒂将军便不再把比利时军队放在眼里,他决定凭借军队的优势迫使比利时军队主动投降。同时,他还派出使者前往列日要塞,去劝说勒芒将军投降。使者到达要塞看到势单力薄的比利时军队时,以无比傲慢的语气命令勒芒将军放下手中的武器,只要让德国军队顺利通过要塞,他以个人的名誉保证勒芒的人身安全。让使者感到意外的是,勒芒丝毫不为所动,使者见劝说无效,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复命。

    得知消息之后的埃米蒂气得七窍生烟,他命令士兵用大炮轰击烈日要塞的炮台,双方再次展开激战。由于地形比较有利于比利时,所以埃米蒂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双方伤亡都很惨重。恼羞成怒的德国人只好动用飞机对列日炮台轮番轰炸,虽然有些炮台被轰得七零八落,但比利时军队誓死顽抗,德国军队仍然没能扩大战果。

    在“史里芬计划”的指使下,德军只用了4天时间就占领了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随后又兵分5路扑向法国。等到德国军队进攻法国时,霞飞将军才如梦方醒,他迅速做出调整,重新调集部队配备兵力,从左翼进攻德军。

    得意忘形的德军参谋总长毛奇此时正率领部队逼近巴黎,他以为“史里芬计划”马上就能实现了,于是就自做主张地抽调两个军的力量到东线对付俄国人。不料却遭到俄法两国军队的双面夹击。双方共投入一百五十多万兵力,在马恩河展开了一场遭遇战。战争持续了5天,最终德国被打得溃不成军。

    9月14日,德国皇帝撤了毛奇的参谋总长职务,“史里芬计划”流产了。

    说他卑鄙是对他客气——法尔根汉

    由于德国在马恩河战役中遭到惨败,只好退守到安讷河一带,参谋总长毛奇也被德皇撤了职,法尔根汉接替了他的位置,从此以后,东、西两线战场上的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这一时期俄国国内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战争,迫使它由进攻转入了防守,最后退出了战争。俄国退出之后德国便把注意力集中到西线了,它准备在依普尔运河一带和法国及英国大战一场,以雪洗马恩河惨败之耻。

    为了能够想出战胜英、法联军的策略,德国皇帝召见了新上任的参谋总长法尔根汉。见到皇帝之后,法尔根汉信心十足地告诉德国皇帝,他会把依普尔运河变成英法联军的坟墓。不明就里的皇帝露出了怀疑的神色,法尔根汉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会用行动来证明。

    随后,德皇随法尔根汉去了实验场,亲自观看实验。德皇只见法尔根汉命令手下的一位将军挥动手中的旗帜,不一会儿实验场上突然出现两个士兵,赶着一群羊在山坡上溜达,就在德皇兀自疑惑之时,一门巨大的海军火炮和一门3英寸口径的野战炮对准了实验场,法尔根汉挥动旗帜和士兵进行密语,这时士兵跑下了山坡,只剩下一群羊留在山坡上吃草。指挥官一声命令,一枚炮弹在离羊群不远的地方爆炸了,只见一团黄绿色的烟雾徐徐升起,并随风飘向羊群,顷刻间所有的羊全部倒在地上。看到这些,德皇的疑惑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欣喜若狂,他马上命令法尔根汉进军依普尔运河。

    1915年4月21日,沉寂多日的西线战场又重新点燃了战火,德国军队开始进攻依普尔运河。德军用16英寸口径的榴弹炮疯狂地对英、法联军的阵地进行了轰炸,幸好英、法联军早有准备,在坚固的防御工事下,他们不但毫发未伤,还对德军进行了还击,双方对峙了一个晚上,战斗终于停止下来。

    天黑以后,英、法联军阵地上空突然响起了隆隆的飞机声,十几架飞机从德国阵地上直冲过来,沿着依普尔运河一掠而过。奇怪的是既没有向联军投弹,也没有进行机枪扫射,只是远远地划了一个弧线就离去了。英、法联军虚惊一场,他们还嘲笑德军飞行员胆小如鼠,但他们哪里知道,那些飞机是德军参谋总长法尔根汉派来的侦察机。

    得到侦察员的报告后,法尔根汉发现英、法联军的战线拉得很长,而且阵地崎岖不平,掩体和碉堡参差错落,既不容易一举攻破,也无法正确估计出具体兵力。听到这儿,一个诱敌的计划已经在法尔根汉脑海中形成了。他决定将英、法联军引到平地上来,趁其不备释放致命武器,然后打联军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天深夜,天空阴云密布,微微有些东北风吹过。法尔根汉命令德军各部立即准备好防毒面具,处于待战状态,准备在黎明时分对英、法联军发动进攻。

    天刚微亮时,德军就将一百多辆战车开到了联军的阵地上,但却遭到联军的有力回击。德军似乎招架不住,仓皇向后撤退,不知是计的英、法联军迅速冲出战壕,向德军发动了猛烈的追击,结果被德军一步步引入圈套之中。

    就在这时,螺旋桨的轰鸣声响彻云霄,几十架德机突然出现在天空中,飞机上投射了大量的爆炸物,落到地上腾起团团烟雾,而此时的德军早已戴上了防毒面具。这就是法尔根汉向德皇夸口的秘密武器——氯气弹,此种气体的重量是空气的1.5倍,人一旦吸入,就会马上窒息而死。因此,英、法联军的一万多名官兵几乎无一幸免,他们的战线也出现了一万多米的缺口,德军轻松地占领了依普尔运河。

    改写了他们心中的历史——凡尔登战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年以后,交战双方陷入僵局。自开战以来,德国的军队已经连续17个月奋战在疆场上,近百万兵力折于阵前,德国的经济也遭受巨创,虽然取得了些许的胜利,占领了大片土地,但已被战争拖得筋疲力尽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迫切希望快速结束这场无休止的战争。

    就在威廉二世面对战事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参谋总长法尔根汉将军向他提出建议,要求他将战略重心移回西线,然后集中所有兵力一举打垮法国军队。而作为连接法军东线和中线战场的凡尔登,则是法国的要塞和掩护巴黎的必争之地,如果德国能够顺利攻下凡尔登,法国军队将会全线溃退,那时候的法国将无法再和德国抗衡。急于求成的威廉二世立即采纳了法尔根汉的建议。

    早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时,法国就开始精心构筑凡尔登的防务,在此修建了巨大的要塞,即法国人后来所称的“欧洲的第一要塞”。因为,这一要塞毗邻德国,能够直接威胁到德军莱茵河西岸的交通线,而且距离巴黎仅二百千米,又是法军防线的中枢,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1916年,双方的交战陷入僵局。这时法国将军霞飞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欧洲第一要塞”的凡尔登并非像想象中的那样坚固。霞飞将军赶紧命令士兵拆除了凡尔登的大部分炮台,并将这些大炮用于野战,他又借炮台之地构筑了3处野战阵地,使炮台和阵地之间相互照应和支援,从而大大提高了凡尔登的防御功效。

    1916年2月21日清晨,德国动用了一千多门大炮轰击凡尔登,法国所有的工事全部被炸。

    得知德军进攻凡尔登的消息后,霞飞将军马上派参谋卡斯特尔诺亲自督战,他命令第二集团军司令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官,坚守凡尔登。贝当一到凡尔登就立刻派工兵和当地的百姓修建了一条长65千米的公路,这条公路的修建,保证了法国军队的后备物资和弹药的源源不断。

    双方经过积蓄力量后,又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投入一百多个师的兵力,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庞大的激战,伤亡人数直线上升。战争久攻不下,法尔根汉和法国人斗了个两败俱伤。威廉二世一怒之下撤去法尔根汉的参谋总长职务。从此以后,德国由进攻转入了防御,国内也掀起了反战的浪潮,并且使原本存在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决定性的一场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由此开始在战争中失去优势地位。

    屡立战功的“神秘之船”——英德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为了能够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德国研制出一种可以在水下航行的船——潜艇。潜艇在德国将领韦迪根的指挥下,曾先后击沉3艘英国巡洋舰。后来,德国又派出大批潜艇控制英吉利海峡,将过往的英国船只击沉很多,极大地威胁着英国的海上生命线。为了摆脱窘境,英国人日思夜想,终于找到了一条对付德国潜艇的妙计。

    1916年春天,一艘破旧的英国货船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上一边颠簸着,一边缓慢地沿着英国航道行驶过来,仿佛不堪重负的货船不时地发出沉闷的声音,似乎快要被滔滔海水吞没了。突然,货船上的水手发现一艘潜艇,他赶紧向船长坎贝尔报告。听到汇报后,坎贝尔不动声色地命令手下的人员都待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许慌乱。

    静静地观察了几分钟后,德国潜艇没有发现英国人有什么动静,他们觉得英国人也太粗心大意了,居然没有发现自己,于是突然从水中冒了出来,向英国货船发射炮弹。炮弹在货船上燃起熊熊大火,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正在工作的水手吓得四处奔逃,德国人看到这样一幕都哈哈大笑起来。德国指挥官下令停止炮击,让潜艇向货船靠去。然而,就在潜艇快靠近货船的时候,货船上的挡板忽然被掀掉并解开了,后面站着的是严阵以待的水手,还有几门黑洞洞的大炮,一面标有英国皇家海军标志的旗帜徐徐升起。

    德国人还没完全反应过来就被炮弹击沉了,指挥官也被炮弹炸死。而那艘击沉德国潜艇的货船是一艘改装后的英国“Q船”,也就是“神秘之船”。它经过巧妙的佯装,从外表上看和普通的货船没有什么分别,但是在挡板后面却装着一应俱全的大口径火炮和深水炸弹装置,有的还配备了鱼雷发射器。它们佯装成普通的货船,在英吉利海峡来回游弋,企图引诱和打击潜伏在深水中的德国潜艇。

    在多次遭到神秘之船的诱袭后,德国人开始对行驶在海上的商船十分谨慎,他们不敢轻易对英国商船发动攻击,只好潜伏在深水中,依靠装置在潜艇上的鱼雷攻击对方。为了彻底弄明白神秘之船的原因,德国派出了大量间谍去搜集有关神秘之船的资料。

    不久后,一个名叫西伯尔的间谍探听到了神秘之船的秘密,此时的德国人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神秘之船是由不定期货轮和帆船佯装成的,船上装有威力极强的大炮和鱼雷发射器,所有的船员都是海军,他们通过秘密的“Q”号来辨认。这份情报马上被送到了柏林,德国海军司令部迅速传达了一份命令:凡是可疑的船只,一律击沉。秘密被揭穿以后,英国人只好改变战术,在船上装满了软木,即便遭到攻击也不会下沉,躲藏在掩体中的士兵等德国人失去警惕后,立刻出手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反败为胜。

    德国的潜艇战术在英国神秘之船的遏制下,其威力得不到真正的发挥,也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日德兰海战

    德国的潜艇战术被“神秘之船”挫败了,使得德国人损失惨重。德国海军司令部却认为和英国之间的争夺不该仅限于此,而是应该开展一场空前的海上大战,彻底打垮英国的海上力量。

    德国以“留佐”号为首的巡洋舰队在1916年5月30日,沿着日德兰海岸向北海方向航行,在航行的过程中一路向德国的军港汇报军情,并且清晰地汇报出航线和具体的位置。让德国不敢相信的是,这些信号已经被英国人悉数截获。“留佐”号是德国公海舰队中一个舰队的旗舰,该舰是一艘排水量为2600吨的重型巡洋舰,舰上配备着12英寸口径的火炮,由德国海军中将希佩尔指挥,威力非常凶猛。该舰管辖之下还有许多其他舰艇也都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正因如此,德国公海舰队才敢明目张胆地驶向北海。英国海军司令杰立克知道,德国舰队其实是想吸引英国舰队出港,然后伺机消灭英国舰队。

    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权衡,杰立克命令贝蒂中将率领一支作战能力较弱的舰队去迎战公海舰队,然后自己亲率主力舰队断后。等到贝蒂率领的舰队和公海舰队交火后,佯装不敌逃走,这样公海舰队就会追击过来,一旁等待的英国舰队立刻冲出,一举将其歼灭。严密的规划之后,贝蒂指挥着4艘战列舰和6艘巡洋舰迅速驶向日德兰半岛西北部的海面,准备在这里迎战公海舰队。而杰立克则率领由2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许多其他辅助舰组成的庞大舰队,也从军港出发了,杰立克此次的目的是吃掉公海舰队。

    就在杰立克一相情愿地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时,“留佐”号也开始了他的如意算盘。原来“留佐”号一路频繁地发出信号,目的就是为了引诱英国舰队出港。公海舰队司令合尔苦心孤诣经营的作战方案居然和杰立克如出一辙,他命令希佩尔指挥“留佐”号先行,自己则率领公海舰队的主力随后跟上。合尔不断地向德国军港发出信号,以期迷惑截获信号的英国舰队,让他们误以为公海舰队的主力仍在本土军港。

    5月31日下午2时,两支各怀鬼胎的舰队相遇在日德兰西北部的海面上,等双方到达有效射程后,贝蒂和希佩尔率领的舰队开始了相互进攻。公海舰队的“留佐”号一马当先,冲在舰队最前面,由于“留佐”使用的是12英寸口径的大炮,而贝蒂的旗舰“狮”号却是15英寸口径的火炮,好在“狮”号的炮弹全部都打偏了方向,无一命中目标。贝蒂本想按照原定的计划和对方稍作接触后就迅速撤离,但希佩尔却死死咬住不放,还趁贝蒂的舰队转弯之际,发挥所有的力量轰击了贝蒂的旗舰“狮”号。“狮”号遭到了重创后,炮塔被击毁,炮塔上除了指挥官哈维外,其余人员全部牺牲。更严重的是,爆炸引起的大火点燃了弹药库,重伤的哈维在临死前下令向弹药库中放水,才使“狮”号幸免于难。

    “狮”号战舰被摧毁后,希佩尔又调集所有的炮火,击沉了英国舰队的“玛丽王后”和“不屈”号战舰。然后,希佩尔率领舰队全速向舍尔的主力舰队靠近。怒不可遏的贝蒂率领其余舰队全力追赶,等发现公海舰队的主力后,贝蒂才赶紧下令返航。“留佐”号一路追赶过来,结果被赶来的英国舰队主力击沉,希佩尔也只好将旗舰换为另一艘战舰。

    24艘战列舰排成长长的单列,英国舰队瞬间就将追赶的3艘敌舰击沉。双方都本想将对方全部歼灭,却没想到会遭到对方如此猛烈的攻击,只好下令撤退。

    夜里,打算撤回本土的公海舰队和英国舰队再一次相遇,相互仇恨着的双方在探照灯和照明弹的照射下,再次进行混战,双方的军舰各有损伤。直到黎明时分,双方的舰队才各自驶回本土。

    此次海战,德国的公海舰队共损失了1艘巡洋舰、10艘护卫舰和驱逐舰,伤亡人员达到两千五百余人。英国舰队方面的损失相对较重,3艘巡洋舰、11艘护卫舰和驱逐舰被击沉,还在战争中失去了六千多名士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此次海战后从海上转到了陆地,德国的海上力量再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海战了。

    矛盾的完美结合——坦克登上战争舞台

    英国和德国在依普尔运河战役中,德国军队使用了毒气弹,在列日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使用了穿甲榴弹,让协约国的士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20世纪初的英国,一个名叫坦克的工业家发明了一种攻击性武器,那是一种活动的装甲堡垒,它可以越过战壕,冲破敌人设置的障碍,掩护步兵冲锋,还可以向敌人发起射击,机枪扫射对它根本无法构成威胁,人们将这种武器称为“机枪破坏器”。这种武器问世之初,那些久经沙场的将军低估了它在战场上的作用和威力,而一些陆军大臣干脆称呼它为“一种美妙的机械化玩具”。

    刚刚在英国政界崭露头角的海军大臣丘吉尔却对这种新式武器颇为重视,暗地里筹措大量资金,搜集研究资料,不久后,一个新的模型研制出来。

    后经过多次改进,四十余辆“机枪破坏器”终于在1916年8月生产出来,后来,人们用这种武器最初的发明者坦克的名字来命名它。英军司令海格将军排除众议,打算将新研制出来的坦克投入使用。如此一来,坦克第一次在战争中派上了用场。

    在1916年9月15日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派18辆坦克开赴战场,当这批怪物隆隆地驶向德军阵地并发挥威力的时候,果然将德军士兵吓得魂飞魄散。

    俄国由于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于本年冬天退出东线战场后,德军开始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西线战场,于是,大量兵力涌向西线。为了夺取主动权,海格将军决定在法国北部发起一次战役,总参谋部的富勒上校主张再次用坦克突破德军防线。

    康布雷战役于1917年11月19日打响了。英军以飞机做掩护,再次派了三百多辆坦克开赴战场,冲向了德军阵地。德军对突如其来的袭击措手不及,士兵在完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方寸大乱,胡乱地向坦克开火,但也无济于事。坦克在阵地上横冲直撞,德军只好拼命撤退,英国军队一鼓作气,一下子将阵地向前推进了6000米,俘虏了7500名德军。

    坦克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后,令那些曾经对它不以为然的将军们大跌眼镜,而在战场上作战的英国士兵却受到了一种莫大的鼓舞。从此以后,英国军界开始对坦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美妙的机械化玩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了攻城略地的中坚力量。坦克成了历次常规战争的重要进攻武器。

    无产阶级崭露头角——十月革命

    作为协约国参战的沙皇俄国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是战争却把本国的民众推向了帝国主义战争的苦难深渊,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于是,在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的领导下,俄国掀起了一场推翻沙皇统治、反对战争的革命运动。他们主张打倒沙皇,反对俄国继续向帝国主义方向发展,推翻沙皇的残暴统治。

    1917年3月12日,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的沙皇被这场运动赶下台,从此,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但是这场革命也催生了两个政权,即被资产阶级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组建了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推选出自己的代表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另一个是代表俄国资产阶级和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利益,依然奉行对外发动战争的,妄图瓦解工人的武装力量,消灭苏维埃的临时政府。

    列宁对眼前的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后,提出了“全部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口号,决定再次领导工农群众发动革命,让人民完全掌握国家的权力,彻底瓦解旧势力。临时政府受到了严重威胁,马上派军队镇压布尔什维克,列宁被迫流亡国外。

    流亡在芬兰的列宁于10月20日秘密返回彼得堡,向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提交了准备发动武装起义的决议,该决议获得了通过。不幸的是,武装起义的消息走漏了,临时政府发出了逮捕列宁的命令,形势非常紧急,列宁当机立断,决定和临时政府展开一场决战。

    11月6日清晨,临时政府强占了布尔什维克的印刷所,查封了报纸。彼得堡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得到消息后,马上派遣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赶到印刷所,赶出了临时政府的军队。

    列宁经过乔装于当天夜晚到达武装起义的指挥部,指挥起义战争。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潮水般地涌向临时政府的办公地点,他们占领了桥梁、火车站、邮电局、电话局以及银行。经过一夜的殊死拼搏,终于在第二天早上占领了临时政府除冬官以外的其他几个据点,其他的机构也全部被起义军占领了。

    起义取得胜利后,召开了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俄国政权归苏维埃所有,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冲突一直无伤大雅地持续着,直到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杀,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战争的烽火被点燃,并且迅速蔓延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到1918年,共有31个国家加入了战争,战场也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从1915年至1917年,仅3年时间里,德国伤亡和失踪的人数就达三百多万,法国有两百七十多万人丧命于这场战争,英国也损失了一百七十多万的兵力。这场大战给交战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破坏,给人们的心灵造成极大的恐慌和震动。各参战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经济陷入困境,工人罢工,农民为争夺土地不断爆发起义,处于专制统治下的俄国面临的内忧外患尤为严重。1917年,俄国爆发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终使俄国向所有交战国提出休战建议,宣布全面退出战争。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各参战国人民纷纷响应列宁提出的“变帝国主义的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号召,全世界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处于革命爆发前夕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奥匈帝国在经过凡尔登战役之后,已经没有能力反攻,只好抽身自保,由进攻转入防守。

    美国从战争爆发开始始终保持中立,就是想坐山观虎斗,进而从中渔利。战争形势越来越有利于协约国,美国同协约国也日益加深了经济往来,对协约国的出口量增加到战前的3倍,而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输出量还不到原来的百分之一。美国人知道,一旦协约国战败,美国对协约国的亿万贷款将付诸东流,因此,一些大的财团和金融寡头强烈要求美国支持协约国。另一方面,德国潜艇战术使得美国商船遭受巨大损失,利益驱使美国最终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参战后的美国先后有两百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此外还向协约国提供大量军火和物资,并协同协约国海军对德国进行反潜艇战,这一举动给疲惫不堪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沉重打击,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对经济即将破产的德国来说,美国的参战无疑是雪上加霜。粮食连年欠收的德国,人民早已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反战情绪持续高涨,德国已经无法继续战斗了。美国加入战争导致德国很快处于下风,大批美军陆续开赴法国,到8月底,已经有一百万士兵到达法国。此后,协约国在法国元帅福熙的统一协调和指挥下,连连向德国发起反击。

    7月18日到8月4日,协约国向德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攻,并迅速占领了苏瓦松,战线被推到了马恩河附近,协约国紧接着出动了450辆坦克和欧洲的大部分兵力。德军的战斗力和士气开始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德军投降了。西线德军节节败退,与此同时,东线的各同盟国也纷纷投降,长期的战争使得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独立的匈牙利和捷克。面对协约国大军压境,德国不得不于1918年11月11日签署停战协定,历时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分脏闹剧——巴黎和会

    以德国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和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在位于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的一列火车上,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画上了最终的句号。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并协定了相关停战条约。停战条约所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协约要求德军在两周内撤出在战争中占领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的领土,并归还在普法战争中所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在一个月内从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及莱茵河以东30千米的领土上撤离出来,这些地区将交给联军保管。战争中落败的一方将不可避免地上缴军火武器以及对战争进行赔款,因而德国被要求交出巡洋舰、战斗舰、驱逐舰、潜水艇共计234艘,500门大炮,大量枪支弹药,不得保留军用飞机,并支付高达316.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战争结束,对战胜国来说剩下的就是胜利果实的分享了。1919年1月18日的巴黎和会正是为此召开,实际上就是一场分赃的闹剧。据史料记载,参加巴黎和会的27个战胜国代表共有1000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德国作为战败国被拒之门外,苏俄也没有受到邀请。这次会议实质上由英、美、日、法、意五国代表组成的10人控制,因而有“十巨头”之说。后来由于分赃不均,日本退出,决策的10人会议又缩减为“四巨头”会议,即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意大利总理奥兰多。由于意大利在大战中贡献不大,再加上本国实力较弱,也被英、法冷落一旁。所以这次会议最后又变为“三人会议”,他们是整个会议议程和内容的主宰者。在索取战败国赔款的问题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各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年届78岁高龄的克里孟梭,外号“老虎总理”,虽已是满头银发,但仍像野兽般凶猛和强硬。劳合·乔治在自身的利益问题上丝毫不肯退步。倒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出于美国利益的考虑,选择在英、法之间周旋。

    克里孟梭将萨尔区归属法国,因为拥有萨尔区就能控制整个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那么称霸欧洲大陆也将指日可待。出于自身的利益,英国和美国是无法答应这个危险的要求的。于是三巨头从1月吵到4月,谁也不肯让步,甚至以退会来要挟对方。

    无论多漫长的争论总归要有个结果,经过无数次的争执,漫长的谈判终于产生了结果:英国得到国际联盟所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下拥有一千万人口的领土,法国则得到七百五十万人口的地区,日本也相应得到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而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利益均沾”政策也因此得到承认而大行其道。

    巴黎和会肩负着经济利益分赃和政治议程的使命,所谓政治议程就是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扼杀新生的异己力量——苏维埃俄国。因此,他们决定对苏俄进行全面的经济封锁,并寄希望于组建国际联盟来对抗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

    1919年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这天全体战胜国将在和约上正式签字。然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没有得到任何利益不说,还成了被瓜分的目标,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代表顾维钧等人拒绝出席会议并签字,并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但是英、美、法却把它当做交换礼物送给了日本。巴黎和约还规定:战前德国侵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资源,统统划归日本所有。这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同时也助长了日本的气焰,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埋下引线。

    《凡尔赛和约》及其所有条款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真实记录,所谓的巴黎和会也没能真正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对德国苛刻勒索的同时也使德国人产生复仇的心态。法国元帅福煦事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历史不幸被言中,就在距巴黎和会召开正好20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是1939年9月,希特勒在欧洲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披着羊皮的狼——墨索里尼与法西斯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索里尼用赞助的50万里拉作为经费,在米兰创办了《意大利人民报》,开始疯狂地鼓吹战争。虽遭到反战派的强烈反击,但墨索里尼依然我行我素。1915年1月24日他又成立了“革命行动法西斯”组织,然后凭借自己“强硬的革命派”名声,打着虚假的“社会主义”旗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该组织。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革命行动法西斯”就发展了一百多个基层委员会,吸纳了九千多名成员。那些曾经深受沙文主义毒害的人们,在墨索里尼及其组织的蛊惑下,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并且殴打了反战派的成员。

    墨索里尼及其“革命行动法西斯”组织从一开始就对战争表现出极度的狂热,势单力薄的反战派微弱的呼声很快被压下去,主张战争的呐喊声也越来越疯狂,终于在5月24日意大利宣布参战。然而参战后的意大利情况并不容乐观,一百多万退役的士兵大多数是来自农民,他们希望的是得到国王在战前的许诺——战后分给他们土地。但是政府似乎忘却了当初的诺言,甚至还歧视、虐待退伍的士兵。迫于压力,墨索里尼开始一反常态,在报纸上为军人们歌功颂德,提出分给他们土地,支持他们去夺取地主的荒地,从而使他成了士兵们心目中不折不扣的救世主。

    得到大量民众的支持后,墨索里尼于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的圣·塞波尔罗广场举行会议,正式建立法西斯组织——“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会议还强烈呼吁“妇女要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等。1920年8月,六十万工人在意大利北部发生暴动,他们赶走了工厂主、占领了工厂,还要求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墨索里尼见目的达到了,便趁机指责政府无能,同时要求法西斯分子立即采取行动。不久,“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暴力行动,他们袭击工人、摧毁工会、殴打并杀害了大批的革命者和工人,在暴力行动中,法西斯分子个个手提大棒,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棒喝队”。

    一些深受沙文主义毒害的青年学生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做着当英雄和骑士的美梦加入了法西斯组织,法西斯党徒因此大增,基层组织迅速增加到834个,党员的人数也增加到249036人。法西斯分子的反革命行动也深得垄断资本家的赏识,他们纷纷慷慨解囊提供了大量的经费。这样,1921年11月7日,“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在罗马举行了全国性的代表大会,墨索里尼成功当选为领袖,将组织更名为“意大利法西斯党”,奏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曲。

    合约压不住膨胀的野心——“二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凌晨,法西斯德国袭击波兰,当时出动了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猛然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德国闪电式地入侵波兰之后,9月3日,英、法被迫仓促对德宣战,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闪电战又称闪击战,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利用便捷的新式武器,派出大量快速的部队发动猛烈攻击,在短时间内制敌取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最先提出这种军事战术思想。他认为借助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大量使用坦克部队可以在战争中速战速决。这种先进战术思想最初被认为是哗众取宠的主意,在英、法军界无人重视。当时,许多将军坚持认为坦克只能配合步兵作战。然而,战争狂人希特勒看中并采纳了这种战术,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运用于突袭波兰时大获成功。

    在德国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首当其冲,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波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地理位置上看,波兰处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接捷克斯洛伐克,北临波罗的海。在军事联盟方面,波兰还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所以,占领波兰,德国不仅能从中获取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一方面,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令一方面,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下一步就是侵略波兰。可以说,占领波兰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1938年10月起,德国接二连三地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要求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地区,并且进一步提出将位于“波兰走廊”的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当这些苛刻的无理要求遭到波兰政府拒绝之后,希特勒决定采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制订了侵波战争的计划,并取代号为“白色方案”。此方案的战略计划是利用装甲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对波兰实施突然袭击,首先歼灭维斯瓦河以西的波军主力,占领西部和南部工业区之后,继续向波兰腹地推进,围歼波军残余部队,力求两周内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闪电战”在实战中的首次应用。为了能迅速地吃掉波兰,希特勒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欺骗手法麻痹对方,通过和平的假象掩盖紧张的战备活动。对原来与波兰有边境争议的但泽区域,希特勒故意表示自己的妥协,不仅向波兰表示“德国方面,可延至来年或更久”,而且还向英国政府示意“但泽问题乃属地方性问题。”就在发起战争的前几天,德国还特意派遣了一艘伪装为训练舰的战舰访问但泽,同时派了一个“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波军参谋部,并向波兰军事当局解释:“德国准备进攻波兰全是谣传,德国确定不动员。”而临战的前几小时,德国外交部长还假装非常亲热的样子与波兰驻柏林大使举行了会谈。会谈后,柏林电台立即广播了德国的和谈提案。就是在这样和平气氛的掩盖之下,希特勒向波兰边境集结了大量军队和作战物资。部分德军还假扮成但泽军队的模样,从东普鲁士进入但泽。德国的法西斯组织“黑卫团”,则以进行体育比赛为名进入但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只差一个发动战争的理由了。为了“名正言顺”,希特勒导演了“德国遭到波兰侵略”的闹剧。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着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假冒成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不仅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希特勒和德国,还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德军依据“闪电战”的要求,首先出动了两千多架轰炸机,对波兰全国主要的机场、电站、桥梁、行政中心、交通枢纽进行了狂轰滥炸。以坦克和摩托化师为先导的地面部队在飞机空袭的掩护下迅速突破了波军防线。深入波兰腹地后,德军如入无人之境,以每天近六十千米的速度向前推进。

    除了利用飞机、坦克、大炮实施正面进攻外,德军还利用潜伏在各地的奸细制造恐慌和混乱。波兰当局被希特勒最初制造的假象所迷惑,错误地认为德军主力被英、法牵制着,不会东调进攻波兰。等到发现德军大兵压境时,波兰政府才迟迟于1939年8月24日开始军事动员。由于时间仓促,波军只动员了40个师和22个旅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闪电式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9月16日,波兰政府被迫逃往了国外,德军两个兵团于当日胜利会师。9月17日,德军便包围了波兰的首都华沙。德波战争爆发后,9月3日,与波兰订立盟约的英、法两国政府便对德宣战,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实际上,英、法政府却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对德国只是宣而不战,开始了奇怪的“静坐战争”,眼睁睁看着波兰遭受德国的侵略,对德国只进行外交的谴责而已。希特勒在占领波兰后,对英、法的“静坐战”一语道破:“对于这种结局,波兰人应该感谢他们的英法朋友。”

    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从此把人类带入了战争的深渊。

    最华丽的转身——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敦刻尔克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法国港口城市。战争爆发后,它以发生在这里的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撤退而闻名于世。在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短短9天的时间内,近三十四万英、法联军在这里奇迹般地逃离了德军的西、南、东三面重围,回到英国本土,从而为日后盟军的反攻保存了重要的力量。

    德国法西斯在1940年5月10日开始对西欧发起进攻。当时德国拥有一百多个师,三百多万军队,相当于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总和。当时,假若英、法等国能够积极联合,共同抵抗德国,德国就很难实现进攻时闪电般的进度。然而处于虎狼之侧的法国却盲目地认为马其诺防线固若金汤,足以保证国家的安全,因而在心态上高枕无忧,战略上呆板保守,对德国的步步紧逼视而不见。即便是在德、法边境上,也只是小规模的互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战争”,也称“静坐战争”。

    法国的消极应战终于导致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这个曾称雄欧洲大陆的大国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即宣告灭亡。作战时,德军避开了马其诺防线,先攻击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然后悄悄绕过马其诺防线直插法国腹地。如此一来,法军猝不及防,整个防线被迅速瓦解,数以百万计的法国军队大部分做了俘虏,只有几万人与驻法英军一起从敦刻尔克渡海逃往英国。

    在1940年与法国的战局中,德军于5月20日抵达英吉利海峡,使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比、荷盟军无法与索姆河南部法军的主力联系。尽管英、法联军多次实施反突击,均因兵力不足、行动时间不一、缺乏空中支援和统一指挥等原因而未能奏效,约四十万英、法联军处于三面被围之势,被迫陆续退缩到敦刻尔克地区。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成为他们唯一的生还希望。

    希特勒的一念之差给了联军一次撤退的大好时机。5月24日,希特勒出于保存装甲部队实力的目的,命令截断联军退路的德“A”集团军群停止前进,尽管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敦刻尔克即将唾手可得,但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停止前进。围歼联军的任务被交给空军和从正面进攻的“B”集团军群,从而耽误了时间,贻误了战机,为联军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四十多万人要赶在德军大规模轰炸围攻之前从这个港口撤退,形势仍然万分危急。因为敦刻尔克港口本身就是一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

    5月26日,英国政府下令开始执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计划,任命多佛尔港司令拉姆齐海军上将为撤退行动总指挥。这场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危险的海上撤退从5月26日开始进行,至6月4日结束,共历时9天。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同时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联军撤退行动一开始,德军马上加强了地面进攻,并从空中和海上两面夹击联军。但在英、法联军顽强抗击下,经历9昼夜奋战,将33.8万余人(其中法军12.3万人)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

    在这次大撤退中,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共派出各式各样的舰船861艘加入救援行列,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这些没有精良装备,没有安全护航的各类运输船只组成了一支奇怪的“无敌舰队”。这支船队中有政府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却是自发前去接运部队的人民,虽然没有命令要求他们冒生命危险,但不列颠民族征服海洋的精神以及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却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次“营救活动”中。

    德国由空军取代地面装甲部队消灭敦刻尔克盟军的决定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最大的失误”。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英国历史学家如此评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灭亡始于敦刻尔克,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这次撤退为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坚持战斗的有生力量,堪称“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飞鹰对决——英、德空袭战

    在英国首相张伯伦长期的绥靖政策影响下,希特勒的气焰更加嚣张。法西斯德国很快就吞并了与英、法结盟的捷克,紧接着又肆无忌惮地开始向西欧各国进军。消息传到伦敦之后,英国民众心中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如浪潮般的指责声涌入了首相官邸。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引起了众议员们的强烈不满,几个月后,在一片抗议声中,张伯伦被迫引咎辞职。随后,曾经担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担当了内阁首相一职,重新组建内阁,成立了由保守党、工党和自由党构成的联合政府。

    对英国人而言,当时的时局不容乐观,德军几乎横扫了整个欧洲,在欧洲广袤的土地上,仅仅剩下英国坚守着国土。很快,希特勒贪婪的眼睛盯上了英伦三岛,他原计划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英国本土,却碍于英国皇家海军强大的实力,没敢贸然采取登陆作战的计划,但没有因此而放弃。经过深思熟虑,希特勒决定凭借空军优势,发动空中“闪电战”,掌握制空权,为海上的登陆做好准备。他指定空军元帅戈林执行这一任务,并因此制订了“飞鹰”计划。

    1940年8月12日,德国空军开始有计划地偷袭英国皇家空军的雷达站和机场,结果遭到英国皇家空军的顽强抵抗,交战的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空中鏖战,因此损失都非常惨重,尤其是英国。在这场空战中,英国的空军基地和指挥系统遭到轰炸,有5个机场被摧毁,6个地下指挥系统失灵,更严重的是,在战斗中死去了1/4的飞行员,遭到重创的446架战斗机再也无法投入战斗。即便这样,德国空军依然无法征服英伦三岛,战争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相持阶段。

    面对久攻不下的局面,德军又一次改变了进攻的计划,将目标转向大规模地袭击英国的重要城市。此举让英国的空中力量得到了重要的喘息时间。8月23日晚上,12架德国轰炸机轰炸伦敦郊外的飞机工厂和油库时偏离了航道,误将炸弹落在伦敦市中心,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和民居被毁。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彻底激怒了英国军队和人民,也激起了英军更加高昂的斗志。第二天晚上,英国空军就展开了激烈的报复行动,81架轰炸机奔袭柏林,尽管那天晚上柏林上空的云层很厚,能见度非常低,但还是有半数的英国轰炸机找到了目标,投下了大量重磅炸弹,并且撒下很多传单,传单上的内容是:“希特勒无论要打多久,英国人一定奉陪到底。”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德国本土首次遭到大规模的轰炸。英军的轰炸不仅给柏林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德军防空部队竟然没有击落一架前来轰炸的英军飞机,这大大地打击了德国人的士气。愤怒的德国高层决定展开更加猛烈的报复行动,于是,在接下来的57个日夜里,德军的轰炸机连续地轰炸伦敦,共投下一万多吨炸弹,造成1.26万伦敦市民死于非命。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英国政府和人民并没有被这样大规模的轰炸吓倒,他们和德国人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成功阻止了德军进军英伦三岛的计划,为以后盟军全线的反攻创造了良好的战略格局。

    为生存而战——不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原名为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是俄国著名沙皇——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欧洲之窗”,并且在苏联建立前的两百多年里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也是苏俄十月革命的发源地。1924年,苏联党中央和苏联政府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而把它更名为列宁格勒,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苏联第二首都”。

    德军统帅部考虑到列宁格勒的政治、经济和战略意义等因素,将其定为侵略的首要目标之一。攻占涅瓦河上的这座城市被德军看成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德军统帅部妄图杀光所有的居民,彻底灭掉列宁格勒,从而消灭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为此,希特勒特意调集了40个师、6000门大炮和一千多架飞机进攻苏联的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

    为了有步骤地完成对列宁格勒的围困,希特勒于1940年12月18日颁布了第21号训令即“巴巴罗萨”计划。在计划中,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从东普鲁士出发,消灭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苏军红军,而后在芬兰军队的协同下,于1941年7月21日之前攻占列宁格勒。希特勒对自己的闪电战术十分乐观,他宣称,届时他要在列宁格勒冬宫广场上亲自检阅军队,并把庆功宴会摆在列宁格勒的阿斯托里亚饭店。

    德军方面,由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总共22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其中有第四装甲兵团下辖曼施泰因上将的第56装甲军、莱因哈特上将的第41装甲军以及党卫军“骷髅”摩托化师。

    苏军方面,西北方向总司令伏罗希洛夫元帅担任保卫列宁格勒的总指挥。有5个集团军、37个步兵师、9个骑兵师和10个装甲旅参加了防御任务。

    7月1日,德军占领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7月4日,德军突破了苏军在拉脱维亚与俄罗斯边界设置的防线,接着德军又在当月的9日轻松占领了苏军弃守的普斯科夫,打开了通往列宁格勒的大门。而芬兰军队东南、卡累利阿两个集团军的猛烈进攻也让列宁格勒陷入德、芬两军的南北夹击中。

    伏罗希洛夫元帅紧急动员群众,数以百万的列宁格勒居民围绕列宁格勒夜以继日地构筑了三道防线。由于苏军的顽强抵抗以及卢加河畔的天然屏障,北方集团军群7月21日前拿下列宁格勒的计划破产了。为协助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7月19日,希特勒特意发布第33号训令,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霍特第3装甲兵团向北切断列宁格勒与莫斯科之间的交通线。可是,德军8月的推进速度依然是每天两千米。8月21日,南路德军占领楚多沃,切断了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十月铁路。8月底,德军向北已经进至距列宁格勒城南仅20千米的斯卢茨克——科尔平诺地区。9月8日,南路德军到达列宁格勒城东面的拉多加湖南岸,占领施吕瑟尔堡,切断了列宁格勒与外界联系的最后一条陆路交通线,对列宁格勒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只剩下拉多加湖一边可以与外地保持水上和空中的联系。列宁格勒似乎已经岌岌可危,形势对苏联一方极为不利。

    德军对列宁格勒进行了猛烈的炮击和空中轰炸。9月9日,德军又向列宁格勒发起新的进攻。德军当时已经突进至城市的接近地,情况异常紧急。朱可夫大将担当指挥方面军的重任,他领导的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列宁格勒。在苏联军民团结一致誓死保卫列宁格勒的情况下,德军未能实现9月夺取列宁格勒的目标,于是十月中旬决定向季赫温实施突击,妄图切断列宁格勒与外界联系的最后一条铁路。当时,所有的运往被围城市的物资都是通过此条铁路运至拉多加湖,再由水路运至被围城市。11月8日,德军最终夺取了季赫温。但在12月9日苏军又夺回了季赫温,并将德军赶过沃尔霍夫河。在1941年冬季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列宁格勒人在拉多加湖冰面上奇迹般地开辟了一道冰上公路,通过这条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生命之路”运进粮食,运出伤员,从而战胜了严寒和饥饿,粉碎了德军困死列宁格勒人的企图。

    1942年1月至10月,列宁格勒方面军与沃尔霍夫方面军突击集团的东西夹攻和锡尼亚唯诺方向的顽强战斗,消耗了德军的兵力。但是由于兵力、兵器不足和军队指挥上的缺陷,两次战役都未能胜利地解除城市封锁。

    1943年1月12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列宁格勒方面军所属第67集团军各兵团、沃尔霍夫方面军所属突击第2集团军各兵团和第8集团军部分兵团联合着手实施“火星”战役。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于1943年夏秋之际打破了德军再度重新封锁列宁格勒的企图。苏军在肃清了沃尔霍夫河岸基里希登陆的德军、攻占了德军枢纽部锡尼亚唯诺之后,扭转了战役中的被动形势。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左岸乌克兰战役、顿巴斯战役及第聂伯河战役中的相继胜利,为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两市附近实施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战役的结果给予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以沉重打击,列宁格勒州几乎全境解放。1944年夏,苏德战场北翼德军战略集团的被击溃注定了芬兰退出战争,从而德军战略路线的北翼处于彻底崩溃边缘。

    截至1944年8月10日,列宁格勒彻底结束了会战。这次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意义。这次会战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军全部兵力,对苏德战场其他地段的战斗行动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海上狼群——德军潜艇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心有余悸地写下了这样的话:“在战争中,唯独使我感到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确实,那些被称为“海上狼群”的德国潜艇,在卡尔·冯·邓尼茨的率领下,在战争期间肆意横行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中,几乎断送了大英帝国的命运。

    卡尔·冯·邓尼茨,德意志第三帝国杰出的海军统帅,德国潜艇战术的集大成者,潜艇狼群战术的倡导者与实施者。早年,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0月初开始指挥德国潜艇部队,“一战”时他曾指挥潜艇部队在地中海马尔他海域成功袭击了一支英国护航船队。但是撤退时其所在潜艇突然发生故障,不得不浮出水面,恰在浮出水面之时,却又不巧在英国护航舰队的包围圈内,他的潜艇被英军猛烈的炮火射穿了,紧急下潜已经是不可能了,邓尼茨被手持步枪的英国水兵押上了驱逐舰,成了英军战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作为战俘的邓尼茨被遣送回德国,再次加入了德国海军的行列。1935年,希特勒向世界举起了侵略的屠刀,德国潜艇部队也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新组建起来,邓尼茨被委以纳粹德国的潜艇支队队长的重任。

    邓尼茨早年从阿尔卑斯狼群中得到的启示,他把筹划多年的“潜艇狼群战术”投入到潜艇战术的实际训练当中。到1939年“二战”开始时,邓尼茨所率领的潜艇支队已经对“狼群战术”驾轻就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邓尼茨指挥着他的“海上狼群”对英国的船队展开了猛烈的袭击。德国潜艇凭借着夜色的掩护,打开了艇载鱼雷发射管,对准了九百多米外的英国船队。在邓尼茨的袭击命令下达后,“U-147”号潜艇上的两枚鱼雷如离弦之箭,冲向了英国船队。英国船队的首船首当其冲,遭到攻击的船只上立即升腾起熊熊的火光,其余船只则马上惊恐地向四面散开,海面上瞬间变得一片混乱。德国的潜艇时而潜入水下,时而浮出海面发射鱼雷,英国船队遭到了灭顶之灾。

    1941年春天,北非战争的打响使得英国通往非洲的航线日益繁忙起来。3月6日,一支由45艘商船组成的运输队伍由出发地浩浩荡荡地开往非洲。经历了多次海上劫难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加大海上护卫力量,为此丘吉尔用加勒比海和西大西洋海军基地从罗斯福手中换取了50艘超龄驱逐舰,担任护航任务,并在每艘舰上都配备了音响探测器,可以有效防止潜艇的攻击。所以这一次,邓尼茨的“海上狼群”就没那么幸运了,音响探测器发现了“U-147”号潜艇。经过5个小时的追踪,最终用深水炸弹将其击沉在深海中,其余的潜艇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攻击。经过此次战役,德国潜艇部队元气大伤,不敢再轻易袭击英国船队,而随着美国的加入,大西洋上的盟军护卫力量更加强大,与此同时,深陷败局的德国也无法为潜艇部队提供有效的补充,德国的深海狼群也逐渐一步步走向覆灭。

    德国全线溃退后,邓尼茨下令将残余的220艘潜艇自行击沉,曾经称雄一时的“海上狼群”从此彻底淹没于历史的浪潮中。

    黑色“星期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是星期日,这天的夏威夷如往常一般阳光明媚,水波碧蓝。然而这一天,却是美国人永远感到痛心和羞耻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驻扎在珍珠港附近的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了来自日本的几乎灭顶之灾。

    这天清晨,本来有两个值班的美军新兵在雷达监视器前无意中发现有一群飞机从东北方向130海里外向瓦胡岛飞来,但陆军基地的值班军官却误以为是美国空军的B-17飞机从本土飞来,以致美军面对来自日本的攻击毫无招架之力。

    一场灾难从天而降,休闲和平的港湾瞬间就成为血染之地。雷达荧屏显示出如蝗虫一般涌向太平洋舰队基地的飞机实际是从日本6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83架日本飞机,它们的袭击目标正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

    为什么珍珠港会成为日本攻击美国的首选之地呢?最主要的缘由就是珍珠港重要的战略位置。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东距美国西海岸2090海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经营已久的主要基地,也是美国和远东、西太平洋之间的海上交通枢纽,有“太平洋心脏”之称,被麦克阿瑟视为“最强大的基地”,因而被急于南下的日本视为“肉中刺”。当时,法西斯德国的节节胜利和《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刺激了陷入困境中的日本。日本叫嚣“不要耽误了末班车”,企图以海洋政策的胜利来挽救大陆政策的失败,因而决定实施南下战略。身为日本海军上将的山本五十六认为,驻扎夏威夷的美国海军主力对日军南下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起攻击,用舰载航空兵摧毁或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型舰船和飞机,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和参战,就可以使日本夺取战争初期的制海、制空权,从而保证南下的侧翼安全。

    于是,在日本天皇的授意下,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秘密制订了远渡重洋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即“Z作战计划”,并决定由南云海军中将率领舰队出征。

    偷袭珍珠港的特遣舰队于1941年11月26日秘密离开日本,在海上隐蔽航行了12天后,到达距离瓦胡岛的230英里处,攻击的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直扑珍珠港。为了迷惑、麻痹美国,正式发动袭击前夕,日本特意派出了特使到华盛顿进行所谓的和平谈判,并信誓旦旦地宣称“日本和美国没有任何理由打仗”。

    日本战机飞临珍珠港上空后立即展开了攻击队形,规模庞大的机群呼啸而下,炸弹如暴雨般地倾泻下去。看到自己的舰艇起火,美国舰队的军官们才大梦初醒,这不是“特殊演习”。可是混乱之中,美军措手不及,根本无还手之力。而日军在彻底敲掉了珍珠港的防空设施后,具体执行任务的渊田中佐马上发出了奇袭成功的预定信号:托拉!托拉!托拉,也就是世上著名的暗号——虎!虎!虎!坐镇在万里之外的广岛“长门”号旗舰上的,一手策划珍珠港袭击的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收到了这个袭击成功的信号。

    这次袭击是一场海上、水下、空中闪电式的立体袭击战。日机的第一轮攻击进行了约半个小时。随后,171架日机又进行了第二轮攻击,随后悄悄撤离了珍珠港上空。在这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日本以损失了区区29架飞机和死亡几十名飞行员的代价赢得了这场战斗。美国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包括主力舰4艘被炸沉,一艘被重创,3艘被炸伤,飞机被击毁188架,机场全部报废,美军官兵死伤四千五百多名。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赢了这场赌博,这是他最冒险但却收益最大的一次赌博,也使得他名震世界海战史。

    珍珠港的惨痛让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一夜之间销声匿迹。12月8日中午,行动不便的罗斯福总统亲自前往美国国会,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了为时6分钟的讲演:“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了蓄意的猛烈攻击,这个日子将永远是我们的国耻日!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对日宣战。

    对此,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得老泪纵横,希特勒却为此暴跳如雷,他尽量避免给美国这个“巨无霸”以参战的借口,但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终于找到了不得不参战的理由,希特勒为不让美国参战做出的努力付诸东流。

    来而不往非礼也——美军轰炸东京

    1941年12月7日,山本五十六统帅的日本海军成功偷袭珍珠港,日本舰载航空队的袭击使得珍珠港瞬间被骤然袭来的冲天大火和无情的轰炸所包围,昔日美丽的人间天堂变成了恐怖的、血流成河的地狱。

    珍珠港被偷袭后,美国举国震惊,愤怒的山姆大叔总想找机会报复日本。在日本海军主力“南进”时,美国人终于抓住了机会,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大黄蜂”号和“企业”号航空母舰立即西进,有预谋地对东京进行了轰炸,让日本人付出了惨重代价。

    1942年4月18日,美国海军航空兵突然对日本本土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16架B-25型轰炸机在詹姆斯·杜利特尔中校的率领下,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经过一段时间的隐蔽飞行后,于18日正午时分突然出现在日本的首都东京上空。美军飞机雷达屏幕上的目标清晰可见,红光闪烁的投弹指示灯不停地闪动,重磅炸弹像密集的雨点一般从空中洒落下来,在既定的目标上轰然爆炸。东京的上空,顿时硝烟滚滚,浓烟很快笼罩了整个东京城,遭到袭击的人们惊慌失措地涌上街头,他们的住所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突如其来的空中打击让日本政府难以接受,这是日本自称霸亚洲以来第一次遭到轰炸,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政府和军界的首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的轰炸机在自家的上空横行。美军的轰炸机将东京南部的造船厂当做重点轰炸目标,因为一旦日本的造船厂被炸毁,日本的海上力量就会大打折扣。威力强大的炸弹瞬间将造船厂变成一座废墟。除了首都东京以外,南部的神户和其他两个城市也遭到了轰炸。美国人对轰炸准备得非常充分,仅仅半个小时就完成了空袭任务,当日本人动用防空设施进行还击时,美国的轰炸机已安全离开了日本。

    这次空袭是相当成功的,虽然直接破坏力远远不能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相比,但给毫无准备的日本人在心理上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打击,这次袭击还给航空母舰的远程快速作战提供了一次有价值的尝试。

    4年以后,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让日本人吞下了侵略的苦果,也让日本整整几代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日本军国主义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密码的功劳——中途岛海空鏖战

    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后,美军派出了“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对日本的首都东京进行了报复性的轰炸。1942年5月,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珊瑚海,美国和日本进行了有史以来海战上的第一次航空母舰大战,双方各有损失:日本的“祥风”号航空母舰被击沉,另外有一艘遭到重创;而美国的“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被击沉,“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在遭到重创后被迫退出了战场。

    1942年5月,日本帝国参谋部批准了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进攻中途岛的计划。中途岛是美国重要的航空基地,山本五十六主张进攻中途岛目的是想把“珍珠港事件”中残存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引诱到中途岛,并一举消灭。美、日之间惨烈的角逐在中途岛拉开了帷幕。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拥有两百多艘舰艇,其中攻击力极强的战列舰11艘、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七百多架,而美国太平洋舰队只有3艘航空母舰、7艘重型巡洋舰和17艘驱逐舰。不过山本五十六将舰队分成6个小舰队,明显削弱了己方的海上力量。更严重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作战情报处破解了日本频繁用于联络的密码,并成功破译出日本进攻中途岛的部署。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根据获取的情报马上制订了作战计划,采取避免和日军进行正面对抗的策略,尽可能地削弱日军的海上力量,用潜艇和轰炸机袭击各个孤立的小舰队。5月24日,美国海军情报处再次破译出日军的作战方案:日军舰载机大举进攻中途岛的时间为6月4日。

    6月3日,日本各舰队按照计划进入了既定位置,但山本五十六得到的情报却是没有发现美国航空母舰。事实是美国根据日军的进攻时间表,派出了两支特快舰队,在日军到来之前,在中途岛占据了有利位置。4日清晨,日军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命令“赤诚”号、“加贺”号、“飞龙”号和“苍龙”号航空母舰上的108架飞机去轰炸中途岛上的119架美军飞机,但事先得到情报的美军让他们扑了个空。南云忠一又命令第二批飞机升上甲板装鱼雷,做好袭击美军军舰的准备,他万万没有想到,前去中途岛执行轰炸任务的第一批飞机立功心切,向南云忠一请求再次轰炸中途岛。于是,南云忠一又命令士兵将装好的鱼雷换成炸弹,结果贻误了战机。美国轰炸机成功炸毁了“赤诚”号、“飞龙”号、“加贺”号和“苍龙”号航空母舰。至此,山本五十六不得不取消了进攻命令。

    此次进攻,日本共丧失了4艘航空母舰、1艘重型巡洋舰、234架飞机、几百名海军飞行员和两千两百多名水兵。自此,日本海军横行于太平洋的格局被打破,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力量出现了势均力敌的局面。

    历史再次选择了正义——斯大林格勒会战

    如今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的60千米处的伏尔加格勒,就是“二战”时期的斯大林格勒。它是当时苏联在欧洲部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苏联军队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民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并粉碎纳粹德军进攻而进行的一次激烈的大规模会战。这次会战历时六个半月,从1942年7月17日德军进攻开始,到1943年2月2日苏军胜利反攻结束,以1942年11月19日为界,从苏军的角度可以把整个会战分为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两个阶段。

    法西斯德军及其仆从军在1941年6月22日不宣而战,开始实施代号为“巴巴罗莎”的军事进攻计划,闪电入侵苏联国境。最初在苏德战场上,双方的战事主要是围绕攻城与守城来进行。1941年至1942年冬,苏军的主要任务是想方设法地消除德军对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高加索地区的威胁。而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虽然被迫放弃全面进攻计划,但是仍然在局部地区保持着优势兵力。1942年4月5日,希特勒签发了第4l号作战指令,精心地布置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军事计划,意在德军通过占领斯大林格勒,切断苏联北部重镇同南部的联系,并且占领高加索石油区、顿河和库班地区,进而包抄莫斯科达到最终消灭苏联的目的。鉴于当时的形式,希特勒明白如果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必定会失败,为了能够专心对付英、美并且夺取中东和印度,必须尽快歼灭苏军主力,然后移师西线。拿定主意后,希特勒决定孤注一掷,在六七百公里的苏德战场南线部署了一百五十万左右的兵力。

    由于在夏季作战中苏军的失利,7月17日,德军第6集团军进抵顿河大弯曲部,从而直接威胁到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地区。针对当时的局势,苏军最高统帅部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与之对峙,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

    从7月17日起,苏军第62集团、第64集团军与德军第6集团军进行了激烈交战,开始了对斯大林格勒外围主要防御地带的争夺。至8月10日前,苏军逐渐撤退到顿河东岸,并在斯大林格勒外层防御围廊一带成功阻止了德军的前进。8月19日,德军为突破苏军的防线再次发起猛攻,从西、西南方向同时实施向心突击,力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并出动几千架次的飞机对城市进行了狂轰滥炸,几乎将全城夷为平地。德军一部分兵力从斯大林格勒北面逼近伏尔加河畔,企图在此处突击夺取该市。面对严峻的形式,红军拼死抵抗,双方激战一直持续到9月12日,德军统帅部以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同时出击仍未突破苏军防线。

    随后德军从西面和西南面向城区逼近,固守斯大林格勒的苏军第62集团、第64集团军不顾伤亡,再次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从9月13日起,德军装甲师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区,向市中心的第62集团军各兵团发动反复冲击,曾一度切断了苏军第62集团军与第64集团军的联系,并占领了斯大林格勒第一火车站。27日德军又发动了第二次强攻,开始了与苏军争夺红十月村的战斗和巷战。在这种危急形势下,斯大林亲自将精锐部队近卫第13师调过伏尔加河,与德军展开殊死搏斗。第一火车站争夺战进行了一周之久,车站13度易手。从9月中旬起,双方把全市的广场、街道都变成了战场。到了9月底,战斗重心转移到北部工厂区。11月11日,苏军开始反攻,德军虽已突入7个区中的6个区,但最后一次强攻仍未能占领整个城市。并且在苏军的不断打击下,德军的进攻力已消耗殆尽,被迫转入防御。

    由于斯大林格勒城内军民的英勇战斗,使得城外的苏联军队有了充分的时间组织反攻。1942年11月19日,经过周密的准备,集结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和南面的苏联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揭开了反攻的序幕。经过两天战斗,苏军成功突破了德军防线。23日,南、北两方面的苏军会师于斯大林格勒城外的卡拉奇,将德军的第6集团军及坦克第4集团军总共三十三万人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在得知自己的精锐部队被包围后,希特勒一面急令主将鲍罗斯死守阵地等待援军解围,一面向被围的德军空运作战物资,然而这一切为时已晚。1943年1月10日,苏军开始分割并消灭被围的德军。到31日被围的南部德军被消灭,以第六集团军司令为首的德军残部投降。至2月2日,北部德军投降,持续了6个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终于结束了。在此次战役中,德军在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约一百五十万人被消灭了,由德军及仆从军所组成的轴心国最大的集团军遭到彻底的覆灭。

    历时20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以苏军的辉煌胜利和德军的惨败而告终,从此,德军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而苏军则逐步收复失地,并攻入了德国本土。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点。

    团结就是力量——国际反法西斯统一大联盟

    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战火的蔓延,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众矢之的。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斗争已经成了世界的最主要矛盾。针对当前最主要的矛盾,以美、英、苏、中诸国为核心的反法西斯国家举行了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会谈,加强了彼此间的援助与合作。

    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美国根据1937年的《中立法》宣布中立。1939年11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取消禁运的第4个中立法,实行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原则,向交战国出售武器,这有利于拥有海军优势的英、法。法国的败降和英国的退守英伦三岛,使得美国公众要求援助英国,削弱了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的势力。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与美国安全有重大意义的国家通过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这是美国除参战外对法西斯斗争迈出的决定性一步,意味着美国已经完全放弃“中立”政策,本质上已经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在促成国际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上,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等人的相互支持都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6月24日,罗斯福总统也宣布,凡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将得到美国的援助。不久,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的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第一次世界大战线”。7月12日,苏、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相互承担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彼此支援和战斗到底的义务。8月16日,苏、英签订贸易、贷款和支付协定。随后,美国也派遣船队前往苏联并对其提供援助。

    1941年9月29日,苏、美、英三国会议在莫斯科召开。10月1日,三国签订议定书,规定美、英两国从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及其他武器装备;苏联向英、美提供原料。10月30日,罗斯福宣布向苏联提供10亿美元贷款。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次日,美国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当天英国也对日宣战。次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及其仆从国宣战。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至此,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条件已完全具备。

    12月22日,美、英首脑提议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国家签署一项同盟宣言。经过磋商,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轴心国媾和;给予反法西斯国家物质援助和其他贡献的国家也可以加入本宣言。这个联盟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同盟,它囊括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它团结了法西斯国家以外的几乎所有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势力最广泛的联盟。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全面合作,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从此,与法西斯对抗的不再是一些分散的单个的国家,而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联盟。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为战胜轴心集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建立联合国组织奠定了初步基础。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数量已经达到了52个。它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于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搅了希特勒的美梦——“燕子”行动计划

    纳粹德国虽然在核物理学上起步较早,拥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却始终都没有研制出杀伤力极大的原子弹,造成这一结果的关键原因是英国的“燕子”行动计划完全打乱了德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

    1941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对多变的战局只能苦苦抵抗。就在这年十月的某一天,英国特别委员会主席孟席斯收到了一份德国人正在加紧研制核武器的绝密电报。读完电报,孟席斯大惊失色。因为如果德国人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全世界都面临着被毁灭的灾难,而近在咫尺的英国必然第一个遭殃。

    为了阻止德国研制出核武器,孟席斯请来了流亡英国的挪威情报局局长商讨对策。从挪威情报局局长那里,孟席斯得知,重水是制造原子弹最理想的减速剂,而当时世界上生产重水的工厂非常少,位于挪威南部尤坎镇的海多罗工厂是纳粹获得重水的唯一来源。同时,整个盟国还不具备生产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破坏德国的研究计划,最好的办法就是摧毁海多罗工厂。

    摧毁海多罗工厂的计划很快就被提上日程。最初,孟席斯想利用飞机对海多罗进行轰炸,但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海多罗工厂位于哈丹格高原,四周全是崇山峻岭,飞机很难发现目标,即便能准确地找到目标,也不能进行低空轰炸,那样做极有可能机毁人亡,反而会误了大事。面对这种情况,孟席斯决定派遣空降突击队来实现目标。

    确定摧毁海多罗工厂的方案后,对海多罗工厂的情报收集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这一重任则落到了挪威间谍史吉纳兰德的身上。他接到密令后,马上应召来到伦敦别动队总部。此人是一位体格健壮的工程师,不仅擅长滑雪,而且枪法非常准,此外,选择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家就在尤坎镇附近,他有很多朋友就在海多罗工厂工作。史吉纳兰德因此收集到很多关于纳粹德国核计划的重要情报。随后,伦敦方面依据他提供的情报正式制订了代号为“燕子”的行动计划。

    按照计划,史吉纳兰德和6名挪威人于1942年11月19日潜入海多罗工厂附近,他们利用德国警卫人员换岗的时间偷偷溜进工厂,找到了浓缩室,将20包炸药放在要害部位,点燃导火索后,迅速撤离了工厂。巨大的爆炸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德国士兵,等他们发现时,1000磅珍贵的重水早已流得满地都是。

    然而,德国人没有因为工厂被炸而停止研制原子弹。1943年底,德国人修复了遭到破坏的海多罗工厂,并重新生产重水。得到这一重要的情报后,盟军最高指挥部立即派出轰炸机摧毁了工厂的发电站,工厂再次陷入了瘫痪。

    在屡次遭到破坏后,德国人决定将生产重水的设备转运到德国的本土,史吉纳兰德在得到确切的消息后,巧妙地伪装成搬运工人,将定时炸弹安放在船底。3天后,定时炸弹爆炸了,随着装载设备的船只的沉没,希特勒的原子弹研究计划也随之成了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美梦。

    纪念被忘却的功臣——弗里茨·科尔贝

    1943年8月22日,一位自称是纳粹德国外交部高级官员的德国人悄然走进英国驻瑞士伯尔尼的领事馆,要求会见领事馆情报部门的最高负责人。被带入情报部门负责人亨利·卡特怀特上校的办公室之后,他拿出了一份绝密情报。情报的内容让上校目瞪口呆,因为那些信息实在太让人惊讶了,于是上校断定那是纳粹设下的圈套,将其赶了出去。后来经过证实,来人提供的情报的确属实。那位英国上校被人耻笑为“天下头号傻瓜”,因为他赶走了“二战”中最伟大的间谍,并使英国抱憾终生。

    给英国上校提供情报的人名叫弗里茨·科尔贝,当时他是纳粹德国外交部联络官卡尔·里特尔博士的助手。特殊的职位使他接触了纳粹所有的作战计划,德国国防部通过外交部递交的所有重要文件以及绝密文件,都要经他的手转达和呈递,这就意味着他可以看到任何对盟国有用的绝密情报。

    弗里茨·科尔贝被英国上校赶出领事馆后不久,美国战略勤务办公室正式起用了他,代号为“乔治·伍德”。从此以后,弗里茨·科尔贝开始全力以赴地为美国人搜集德国的绝密情报。当他前往瑞士时,就将秘密文件装进要递交的合法的外交邮袋里,尽管路途中被盖世太保搜查过好几次,但是没人有胆量打开他的外交邮袋。抵达伯尔尼后,他取出邮袋内的秘密文件塞进大衣口袋里,然后将邮袋递交上去,再将秘密文件送达给美国人。

    弗里茨·科尔贝利用自身的外交身份多次冒险,让美国及盟国得到了价值难以估量的情报,包括德国纳粹的军事计划、德国高级间谍的资料、日军的绝密情报等。

    1944年7月20日,一个名叫“黑色管弦乐队”的反纳粹组织刺杀希特勒未遂,遭到希特勒的疯狂追捕,结果数千名秘密成员被杀。美国联络员一连几天都没有得到弗里茨·科尔贝的任何消息,还以为他已经被盖世太保秘密处决了。让人意外的是,几个星期后,弗里茨·科尔贝奇迹般地再次出现了,并且继续向盟国提供价值不菲的情报。

    1945年,德国和意大利战败,日本也随之投降了,一场反法西斯的世界战争彻底结束了。在这之后,弗里茨·科尔贝隐姓埋名,于1970年默默无闻地死去。没有任何人公开承认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许多德国人甚至至今仍然认定他是一个十足的卖国贼。但是弗里茨·科尔贝生前对当年所做的一切没有感到丝毫的后悔,他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这样做一切都是为了德国和德意志民族,总有一天会有人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的!”

    出其不意的连环计——诺曼底登陆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作战,伴随着这一趋势,在1943年11月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经过4天的会谈,决定在西欧开辟第第二次世界大战场,以缓解苏德战场上苏联的压力。按照计划,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奉命出任盟军总司令,统帅近三百万盟军、陆、海、空将士,准备在英伦三岛集结,横跨英吉利海峡,登上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场,和东线的苏联红军配合,夹击德军。这一作战计划被称为“霸王行动”。

    组织这场大规模登陆战绝非易事,首先是登陆地点的选择,满意的登陆点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首先,必须是在以英国为基地的盟军空军作战半径范围内;其次,因为要运卸军事物资和参战部队,登陆场附近必须有良好的港口和平坦开阔的海滩。根据这一要求,3000英里的西欧海岸最后只剩下两处地点可以作为盟军的登陆点,其一是位于加来海峡的从敦刻尔克到索姆河口一段;其二是诺曼底地区的康尼到科唐坦半岛一带。经过反复比较和艰难选择,盟军统帅部认为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是德军防御力量较弱,而且地形开阔,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千米,因而盟军袭击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盟军将“霸王行动”的登陆场最终选定为诺曼底。

    登陆地点确定后,如何确立登陆时间成为摆在盟军统帅部桌前的又一难题。盟军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陆军要求在高潮时上陆,以缩短部队通过海滩的时间;海军要求在低潮时上陆,以利于登陆艇在障碍区外抢滩和工兵清除障碍;空军要求有月光,以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综合上述要求和诺曼底地区的实际情况,艾森豪威尔最后决定在高潮与低潮间登陆,时间就定在了1943年的6月5日。

    面对如此困难和复杂的大规模登陆作战,盟军唯有出其不意,才有可能在欧洲大陆上建立起几个桥头堡。届时,盟国庞大的军事工业体系和充足的后备兵员等优势才会真正体现出来。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隐蔽盟军的主攻方向。

    为了确保登陆成功,盟军决定借助自己当时一流的、在大战中成长起来的情报机构实施战略欺骗手段,诱使希特勒把德军兵力分散在从挪威到地中海的广阔地区。为此,盟军最高统帅部在制定“霸王”计划的同时,又制订了一项“卫士”欺骗计划。

    “卫士”计划有双重目的:一是通过多种欺骗手段,迫使希特勒将德军分散在欧洲各地;二是通过干扰和破坏德军的通信、情报、后勤和行政系统,迟滞德军对登陆做出的反应。“卫士”计划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坚韧”计划,它又分“北方坚韧”和“南方坚韧”两个方面。前者主要针对挪威和瑞典两国,目的是迫使希特勒把他部署在北欧的27个师的德军滞留在这些国家,坐等英、美、苏三国的联合进攻。“南方坚韧”计划主要针对法国沿海,其目的是让希特勒相信,盟军的主攻方向是加来。“卫士”计划继承了英军在北非欺骗作战的成功经验,甚至吸收了德国人的欺骗实践,因而此次欺骗的复杂性远远超出它以前的各次欺骗。

    盟军首先通过虚假的无线电通信使德国人淹没在大量的假登陆信息之中,并经常处于戒备状态,造成一种“狼来了”的效应,而当真正的登录计划开始时,会使德军误判“霸王”行动和以前历次的登录信息一样,不过是盟军的又一次演习。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美国甚至虚构了以骁将巴顿为首的“美国第1集团军”的司令。

    盟军进行欺骗的另一个有力武器是双重间谍。英国情报机构将经营双重间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专门成立了一个由英国情报界和其他政府机构成员组成的双十委员会,经营双重间谍。这是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作,尽管双重间谍早就产生,但作为散布假情报的工具大规模地运用则是“二战”时的事情。

    成功的战略欺骗要求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如果让敌人觉察自己的意图,那么欺骗不会有任何效果。因此,盟军在制订战略欺骗计划的时候十分强调保密工作,“乱说会丧失生命”的宣传运动被强化到极限。

    盟军紧锣密鼓地为登陆做准备时,希特勒凭其直觉感觉到盟军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登陆,但对于盟军的登陆时间和地点,他却无法得出准确的判断,最后只好借助情报部门的研究判断。可是,以往他最宠幸的情报分析家这次却辜负了他。希特勒和龙德施泰特巡视了整个法国海岸之后,臆断加来是最可能的主攻地点。另外在登陆时间上,德军认为盟军不会在6月5日登陆,因为这几天的天气条件不适于登陆。而事实却证明,德军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栽了大跟头。根据盟军拟定的登陆计划,登陆的时间恰恰是1944年6月5日,地点是法国的诺曼底地区,直接参加这次登陆行动的将达四百万人,如果加上后勤支援力量,参战总人数达六百万人之巨。

    面对如此复杂而重大的战役,盟军统帅部倍感压力,甚至在诺曼底登陆前,艾森豪威尔已经拟好了承担登陆失败责任的声明,可是由于盟军的双重间谍在登陆前的一系列虚假情报严重扰乱了希特勒的判断,希特勒和他的最高统帅部认为,诺曼底登陆不过是一场佯攻,加来仍然面临一场大规模登陆的危险。于是,从加来调往诺曼底的装甲师和步兵师被命令停止前进,而且其他地方许多兵力都被调遣到加来地区加强防御,听任隆美尔在诺曼底海岸苦苦撑持。至此,德军在诺曼底战役中已经绝无取胜的可能。

    不一样下场的卓越者——“沙漠之鼠”对“沙漠之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非洲战场上,有两个不得不提起的著名绰号,分别是“沙漠之鼠”和“沙漠之狐”,前者是指英国的著名将领蒙哥马利,后者则是纳粹德国著名战将隆美尔。他们两人都是那个时代的军事谋略家,同一个时代的不同战场上,两人都展现出了自己超强的军事才能。分属于敌对阵营中注定了他们无法避开对方,最终在北非的沙漠里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蒙哥马利于1887年11月17日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牧师的家庭。自小就向往军旅生涯的蒙哥马利,在20岁时考入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随后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伊普尔会战,并且负了伤,为此获得了服务优异奖章。1920年1月,他进入参谋大学深造,毕业后被分配到步兵第17旅任少校参谋,1938年10月,奉命调到巴勒斯坦任少将师长。1939年8月,又接任远征军第3师师长职务。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的20年间,蒙哥马利潜心研究战争理论与实践,军事才华已经崭露头角。但由于他过于自命不凡而导致他经常得罪同行,人际关系很一般。另一方面,向来以保守著称的英国军界也容不得他的激越雄心和创新意识。于是一纸调令,把蒙哥马利送到了环境艰苦恶劣的北非。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敌人——绰号“沙漠之狐”的隆美尔。两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隆美尔,1891年出生于德国海登海姆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隆美尔年少时并不太愿意从军,在父亲的鼓励下,隆美尔最终从军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隆美尔是一名步兵排长,这次大战虽然没有给他太多的实战锻炼机会,但隆美尔4次获得军功勋章,已经显露他出色的战斗素质。“一战”后由他撰写的《攻击中的步兵》被掌权不久的希特勒看中,希特勒颇为欣赏隆美尔的战争才华,隆美尔从此开启了他在纳粹军中的晋升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不久,他就被升任为第7装甲师师长,率部进军法国。不到6个星期的战斗中,他的装甲师前进了三百五十多千米,其中最后4天达二百二十千米,以伤亡两千余人的代价,俘获敌军9.7万余人、战车485辆、卡车4000辆、火炮数百门,成为参战的德国装甲师中战绩最辉煌的一个师。为此,他荣获了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号称德军“战神”。

    1941年2月,隆美尔奉希特勒之命到达北非。他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为信条,主动攻击北非的英国军队。1941年2月末,德军攻占了恩努菲利亚。3月,隆美尔率部长途奔袭450英里偷袭英军阵地,给予对方意外一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德军又乘胜先后占领了马萨布莱加、阿吉达比亚、梅希里以及整个巴尔赛高原。北非英军在隆美尔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连曾指挥英军大败意军的奥康诺将军也居然成了德军的俘虏。随后隆美尔指挥军队夺回昔兰尼加,击溃了英国第8集团军,并向埃及方向挺进,俘获英军三万多人。伴随着他在北非的辉煌战绩,隆美尔被升任非洲军团司令,获得栎树叶双剑勋章,后又被授予元帅军衔。

    1942年7月1日,英国第8集团军的新任司令官受到德国战斗机的攻击而毙命,英军在非洲战场节节败退。在这种严峻局面下,本已奉命指挥“火炬作战”的蒙哥马利被紧急任命为由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和英国人组成的“多国部队”第8集团军司令,全权负责北非战场上英军的作战。蒙哥马利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勇敢地担当起责任,到任后立即整顿部队,稳定军心,同时冷静分析敌情,把新的目标和必胜信心逐渐灌输给官兵。随着蒙哥马利的努力,英军逐渐稳住阵脚。

    到1942年下半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北非战局开始向着不利于法西斯德国的方向转化。蒙哥马利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果断出击,在他的指挥下,英国第8集团军重振军威,连连告捷,隆美尔所指挥的德国部队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10月23日,蒙哥马利率第8集团军趁隆美尔离开北非之际突然向德军发起攻势。虽然希特勒立即将正在休养的隆美尔重新派往北非,但已无力扭转战局。到1942年10月至11月,经过几番交战,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军团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英第8集团军赢得了包括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重大胜利。英军以伤亡1.3万人、损失100门火炮、500辆坦克的代价,歼灭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五万余人,摧毁火炮1000门、坦克500辆左右。蒙哥马利由此声名大振,被称为“沙漠之鼠”。1943年3月31日,希特勒被迫将隆美尔召回最高统帅部,授予他栎树叶钻石勋章,命他免职疗养。“沙漠之鼠”和“沙漠之狐”的直接较量以蒙哥马利的胜利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蒙哥马利于1958年退休后,在家乡度过了他的余生。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雄,至今仍是英国人心目中引以为荣的传奇人物。而他的对手隆美尔则在1944年7月20日德国内部一场针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失败后,被他人指控为谋杀希特勒的同案犯。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毒药给隆美尔,并允诺:如果隆美尔服毒自尽,将对他的叛逆罪严加保密,并为他举行国葬,其亲属还可领取陆军元帅的全部抚恤金。否则,将受法庭审判并处决。隆美尔没有反抗,选择了前者。希特勒信守自己的诺言,下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并亲自参加送葬。虽然隆美尔自始至终都是为第三帝国效劳,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战绩显赫的传奇人物。在西方军界,有人称他为“战争动物”,他指挥的装甲师则被称为“魔鬼师”。出于对他出类拔萃的军事造诣和战术天才的肯定,英国人送给他“沙漠之狐”的美誉,甚至有人称他为“20世纪的汉尼拔”。

    得不偿失——刺杀希特勒

    1944年7月20日中午,拉斯登堡的德军军事总部,希特勒正召集一些高级将领举行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会议室笼罩在烟尘中,碎片横飞,喊声顿起。这就是德国反纳粹分子发动的用公文包炸药刺杀希特勒的情形。遗憾的是,尽管炸弹如期爆炸,但希特勒本人只是右肩受了点轻伤,侥幸捡了条命,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这个日子并没有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早在1944年1月,德国内部反纳粹军官就曾密谋过刺杀希特勒。身为德国陆军中尉的艾瓦尔德·万·克莱斯特突然接到来自德国后备军参谋长斯陶芬伯格要求他立即归队的电报。当他返回部队后,顶头上司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愿意暗杀希特勒,而且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德国后备军参谋长斯陶芬伯格是德国国内反纳粹组织的秘密首领,在他看来,反纳粹活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干掉纳粹头子希特勒。

    恰巧德军即将改用新军服,一批军服样品已经生产出来,军工厂方面决定请几十名军官和士兵试穿新军装,让希特勒检阅。刺杀行动就选在希特勒阅兵之时,这是近距离接触希特勒的好机会,刺杀希特勒的成功概率会比较高,但是刺客肯定要搭上自己的性命。选定试穿军装的其中一名军官便是克莱斯特,原定计划是他把炸弹捆绑在腹部,待希特勒上前细看军装时引爆炸弹,与其同归于尽。可惜事与愿违,这批新军服在盟军轰炸期间全部被毁,希特勒一纸令下取消了阅兵式。反纳粹组织无奈之下只好放弃这次暗杀的机会,另谋刺杀途径。

    1944年7月,盟军已经从法国登陆攻击,面对越来越危急的形势,希特勒决定于7月20日召集各兵种举行战况“吹风会”,作为纳粹德国国防军的后起之秀——德国后备军参谋长的斯陶芬伯格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一个刺杀希特勒的好机会。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坐在希特勒身边。斯陶芬伯格将一颗定时的重型炸弹藏在公文包内,并把它带到了希特勒的会议室。装有炸弹的公文包准时在希特勒的指挥所爆炸,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原本在策划刺杀这次行动时,斯陶芬伯格首先提出在自己的身上绑上炸弹,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希特勒的生命。然而,参与密谋的其他人认为这样极易被搜查出来,无法通过搜身这一环节,而且如果刺杀成功,作为反纳粹无可替代的领导人斯陶芬伯格将无生还的希望。考虑到会议期间要用的公文包会被忽视检查,于是为了斯陶芬伯格的保险起见,他们决定给藏在公文包内的炸弹安装一个短定时器,这样斯陶芬伯格离开会议室之后公文包能够自动爆炸。斯陶芬伯格一心以为希特勒这次必死无疑,准备借助电台发布元首已死的消息并全面接管柏林。然而打到卫队的电话筒里却传来队长“元首安然无恙,只是右肩受了点轻伤”的答复。

    原来斯陶芬伯格离开会议室之后不久,有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发现了这个公文包,顺手将它拎到了另一个房间。炸弹并没有在希特勒所在的会议室里爆炸,当时计划刺杀的目标还包括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和希特勒的右臂左膀格林,结果3个恶魔都安然无恙。

    第二天凌晨,希特勒向全国广播:“我的德国公民们,今天我向你们讲话的目的是让你们听听我的声音,让你们知道我的确安然无恙……”接着他宣布,人人有义务逮捕反叛者,若有抗拒,格杀勿论。随后,气急败坏的希特勒颁布命令,对反纳粹的组织和人员展开了血腥的报复。根据命令,党卫军总司令、盖世太保总头目希姆莱取代弗洛姆任国内驻防军总司令,在全国及占领区大规模地搜捕和屠杀秘密行动的参与者,约一万人被关入集中营,五千多人被处决。

    德军中一批高级将领也遭到了希特勒的无情“清理”。据说因为从被捕的密谋分子那里查出的一份名单上,隆美尔被内定为“帝国总统”,所以尽管刺杀事件发生的当天,德国非洲装甲军最高司令、人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正在医院养伤也难脱干系。

    战争狂想家最后的一天——希特勒的自杀

    1945年4月,前苏联红军攻破德国首都柏林的最后一道防线后,希特勒称霸世界的迷梦彻底破碎,第三帝国人人自危,德军总指挥部里一片混乱。4月24日,希特勒突然紧急召见了警卫队分队长沙乌布,商谈如何处理和销毁军事文件。这次行动非常绝密,就连希特勒的贴身侍卫林格也未能参与。紧张的磋商过后,沙乌布走出了希特勒的办公室,他命令林格将保存的两箱军事文件和一些德国马克浇上汽油后烧毁。两天后,希特勒把林格叫到密室内,告诉他一个痛苦的抉择:如果柏林失守,他将和自己的情妇爱娃一起自杀。为了防止尸体落入苏联军队手中,希特勒命令,在他们死后,将他们的尸体和居住的防空洞全部焚毁,以免自己的遗体和重要物品被苏联军队缴获。为了保险起见,他还命令林格事先准备好了两桶汽油放在防空洞门口。

    攻破柏林城后,苏联红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希特勒的总指挥部,第三帝国的高级将领们树倒猢狲散,希特勒诚惶诚恐地待在防空洞里,唯恐被苏联军队生擒活捉。他对周围的人不再信任,4月29日,希特勒派一名叫费格良的军官去外面探听虚实,随后他却怀疑费格良准备逃离柏林城,于是下令处死了他。

    与此同时,希特勒的情妇爱娃心甘情愿和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当得知希特勒的死亡决定后,她显得异常镇静。赴死之前,她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与希特勒举行一场婚礼,做他正式的妻子,希特勒答应了她。处死费格良的当天,希特勒和爱娃在简陋的防空洞中举行了婚礼。一位曾经担任德国宣传工作的高级官员主持了这场简单的婚礼仪式。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的同时,苏联军队的隆隆炮声正在一点点敲碎希特勒的梦想。简陋的防空洞让希特勒觉得越发凄惶,他心里很明白,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婚礼的第二天,希特勒开始实施自杀计划。下午3时45分,希特勒和属下作最后的告别。此时的希特勒已经没有往昔骄嚣的气焰,他不再是一个不可一世的纳粹狂徒。他希望属下能获得德国盟军的支援。同时,他再次提醒保镖,一定要焚毁他们的尸体,不要留下任何痕迹。交代完毕之后,希特勒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饮弹自尽,随后,爱娃也服毒自杀了。希特勒生前的属下按照他的嘱咐给他和爱娃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了,几个小时后,他们将两人的尸骨合葬在防空洞附近。5月5日,苏联红军挖出了两具尸骨。经过多方的调查和审问希特勒的保镖,最终确定那两具尸骨就是希特勒本人和其情妇爱娃。

    见不得光的公开会议——雅尔塔会议

    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已经非常明朗,取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的胜利已是指日可待。在欧洲战场上,苏联和英、美等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线向德国本土推进,德国法西斯的政权败局已定。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负隅顽抗的日本法西斯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为了协调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关系,商讨最后打败德、日的计划及研究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安排未来的欧洲事务与战后和平等一系列重大事项,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黑海沿岸的度假胜地雅尔塔举行了日后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深远的会议——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3日,美、英两国领导人来到了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著名的雅尔塔国际会议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此举行。因为雅尔塔地处克里米亚半岛,所以雅尔塔国际会议也被称为克里米亚会议。这次会议的参加者主要是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随同他们而来的三国外交部长、参谋长和顾问们。在2月4日到11日的8天时间里,英、美、苏三国政府代表团采取了各种会谈方式,包括所有代表出席的全体会议,只有“三巨头”在场的秘密会晤,还有针对具体问题的参谋长或外长分组会议等。在这次会议上,英、美、苏三国政府代表团针对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后的德国、安排欧洲事务和保卫战后世界和平等重大事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后三国发表了联合会议公报,签订了《雅尔塔议定书》和秘密的《雅尔塔协定》。不过当时,英、美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议期间签订的部分内容侵犯了中国权利,而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是各参会国讨论的首要问题,其中包括战败后德国的领土占领以及战争赔款等多个议项。在领土管辖上,“三巨头”一致同意对德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即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而在德国战败赔款问题上,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约为两百二十亿美元,尽管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但最终同意由东道国苏联提出的“战争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的建议。

    如何对日作战则是雅尔塔会议的另一项重要议题。会议召开时,日军还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最后的垂死挣扎。罗斯福总统为减少美军在太平洋战区的伤亡并尽快结束战争,因此迫切希望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并以牺牲中国的权益作为苏联出兵的条件。三国领导人就此达成协议。根据协定,苏联要在德国投降及欧战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参加对日的作战。其条件主要的内容为:一、必须维持外蒙古(即今天的蒙古共和国)现状;二、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维护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恢复苏联旅顺港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苏、中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但苏联的优先权益须予保证,中国可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三、千岛群岛须让予苏联。这个协定是美、苏两个大国在亚洲划分势力范围相互妥协和承认的产物。他们背着当时作为四大盟国之一的中国政府和人民,签订了侵犯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协定。协定签订四个多月后,美国才将内容通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尽管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拒绝了此协议,却在斯大林只承认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的条件下又转为同意的态度。可以说,这是雅尔塔会议最不光彩的一页,是大国沙文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一种丑恶行径。

    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首脑还讨论了关于联合国成立方面的事情。会议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必须取得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5个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宣布各国人民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用民主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会议反映出苏、美、英三国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和矛盾,对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有着重大影响。它对于巩固反法西斯联盟、推动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

    通常雅尔塔会议被认为是确立战后世界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战略格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因而后来人们惯常称这种格局为雅尔塔格局或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世界格局的帷幕——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苏、英、美三国首脑斯大林、丘吉尔和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由于罗斯福突发脑溢血去世,作为副总统的杜鲁门接任总统)在刚刚结束战争的德国首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战争首脑的最后一次会晤。具有戏剧色彩的是,丘吉尔一直以带领英国民众抗击法西斯的功臣自居而洋洋得意,对英国国内的选举自信十足,但在发表《波茨坦公告》的同一天,英国大选的结果揭晓,在野的工党获了多数选票而组阁,丘吉尔被迫宣布辞职,由艾德礼组成新一届内阁。新当选的首相艾德礼随后接替了丘吉尔继续参加会议。

    当时,纳粹德国已经战败,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几乎是气数已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共同的敌人渐渐消失,3个国家合作的基础也变得薄弱了许多。所以,在会上,三国逐渐由合作走向冲突。这次历时17天的会议逐渐显露出英、美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的矛盾影响了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在苏军解放下的东欧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而美、英为争夺战后世界霸权,竭力阻止苏联在东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影响范围的扩大。

    三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激烈交锋后,会议在管制德国、解除德国武装、重建德国民主政治生活、欧洲领土变更以及战争赔款等问题上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会议期间,由于矛盾重重,参会的美、英两国干脆撇开苏联并联合中国于7月26日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这份公告已经成为对日的最后通牒。但是日本依然顽固,拒绝无条件地投降,这一举动无疑坚定了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决心。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也宣布加入《波茨坦公告》,至此《波茨坦公告》也就演变成了中、苏、美、英四国对日的共同宣言。

    8月2日,苏、英、美三国首脑签署了《美、英、苏三国的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文件,统称为《波茨坦协定》。会上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而德国的问题是会议的重点。

    在德国分占区的划定问题上,各方之间是大费脑筋,甚至不惜在事实上直接进驻。经过艰难的协调,斯大林同意让苏联军队撤到规定的占领区,英、美两国部队进入各自在施蒂里亚和奥地利的占领区。7月24日至26日,四方代表再一次在维也纳会晤,签署《参谋长议定书》时,安排美国军队从多瑙河以北的地区撤让,苏联进驻该地区。这样,四国占领区才最终与已经做出的决议完全相符。

    而在战争赔款问题上,三国首脑则在会议上展开过更激烈的争论。斯大林发现自己无法实现在雅尔塔会议上要求的200亿美元赔款要求时,便转而要求英、美绝对保证取得德国赔款总额的1/2,对此英、美一口回绝。但作为交换,美国建议三大国可在各自占领区内取得赔偿。随后,苏联以苏战区国民财富仅占德国总额的42%为由,要求在英、美控制的西区得到其余部分的补偿。对此建议,英、美均无异议,最终达成协议:苏联除从东战区取得赔偿外,还应取得西战区作为赔偿而予以拆迁的基本工业设备的15%,另有10%则无偿取得。除此之外,苏联还有权利取得德国在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地的资产,而波兰应得的赔款份额要计算在苏联的赔偿内。

    至于波兰边界的问题,美、英、苏三方发生了更激烈的争执,斯大林坚持波兰西部边界应延伸到西尼斯河,但美、英认为这会危及到德国的生存,因而坚决反对斯大林的建议。经过又一番的讨价还价,美、英最终宣布承认波兰民族团结临时政府,确认波兰领土延伸至奥得河和西尼斯河,但同时也留有标明“西部边境的划定留待和会解决”的字眼。

    波茨坦会议是战时美、英、苏三国首脑的最后一次会议。它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垂死挣扎——日本本土作战

    意大利退出“二战”战场后,纳粹德国也很快向盟军投降,而日本却不甘心就此罢手,还在负隅顽抗。由于在太平洋上和美国进行的一系列血腥的角逐以全面失败告终,日本丧失了海上战斗力,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情报系统等优势,先后取得了中途岛、莱特湾以及瓜达尔卡纳尔岛等战役的胜利,并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日军称霸南太平洋的计划彻底落空了。而在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失败后,战火终于被引到了本土,日本军国主义者一意孤行地推出了本土决战计划,打算作最后的挣扎以寻求一线生机。

    1945年3月20日,日军大本营制定了《决战作战准备纲要》。最初,日本计划利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以残存的陆军、海军和航空兵实行特攻作战,力图先挫败登陆的盟军,而后集中地面上的全部兵力,与登陆的盟军全力一搏。日本军部根据形势判断6月和初秋为盟军登陆的时间,登陆的地点会在九州、四国和本州的关东地区。因此,日本军队希望赶在盟军登陆之前,在关东和九州等地部署足够的兵力,做好战斗的防御准备。此后的几个月,日本一方面加紧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本土调集兵力,加强防御工事,另一方面还调整了指挥系统,成立了5个方面军司令部和5个军管区司令部,专门负责本土作战。到6月中旬,日本已调集了其所能调动的所有兵力到日本以进行本土决战。

    然而,昔日不可一世的军国主义日本正迅速走向衰亡和崩溃。航空母舰和优秀的飞行员损失殆尽,日本完全失去了海空优势。同时,在海面上,美军布设了14000枚地雷,封锁了下关海峡、名古屋、横滨和东京的海上交通线。这让原本缺乏资源的日本几乎枯竭,战略储备与需求相比已是杯水车薪,日军和民众的日常生活都成了困难,日军的战斗力急速下降。而1944年6月15日到1945年8月14日,美军向日本的军事基地、石油储备库、政府机构和民居投放了几万吨炸弹和燃烧弹,民居被毁让国内民众对战争的反感达到了极点。

    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三天后,日本另一座城市——长崎的上空也升腾起一团蘑菇云,日军精心准备的本土作战计划没有了丝毫的作用。盟军发表《波茨坦公告》后,日本天皇于8月15日被迫宣布正式投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