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探谜-司马氏篡权预示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赤壁水战后,吴王孙权于公元229年4月称帝,他坚持和蜀国联盟继续北伐。

    蜀主刘备去世后,其子刘禅继位,军师诸葛亮为完成刘备统一中原的遗愿六出祁山,终因劳累过度死在战营内。曹操于公元220年正月,在洛阳病故,10月,曹操之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建立了魏国,称号魏文帝,并把都城从邺城迁到了洛阳。

    曹丕去世后,他的儿子曹睿又继承了帝位,即魏明帝。

    魏明帝统治时期,中央政权已经形成曹氏和司马氏两派。曹氏的势力以曹爽为代表。司马氏势力以司马懿为代表,司马氏势力是在对蜀作战过程中培植壮大起来的。

    曹睿又因荒淫无度,身体极为虚弱。他立了8岁的曹芳为太子,拜曹操庶子曹宇为大将军辅佐曹芳。同时还让夏侯献、曹爽、曹肇和秦郎一起操掌朝政。

    司马派对此很有意见。他们趁曹宇不在场逼曹睿又下诏书,免去了曹宇、夏侯献、曹肇、秦郎的职务,不准他们留在宫中,只留下软弱而无能的曹爽为大将军,同时发出诏书,命令司马懿火速赶回洛阳。

    司马懿赶回洛阳时,曹睿又已奄奄一息了,他临终前把太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就这样在曹睿又死后,朝中大权落在了司马懿和曹爽手中。曹爽怕司马懿造反,就任他为太傅(太傅地位极高,但无实权)。

    司马懿为迷惑曹爽,称病不上朝,呆在家里,却天天派人去打听曹爽他们的情况。公元249年正月,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祀父亲,曹爽兄弟也都陪同前往。司马懿探听曹爽兄弟都去了,马上发动兵变,杀戮了曹氏的家族和党羽,史称“高平陵事变。”

    事变发生不久,司马懿就死了,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司马昭做丞相时废掉了曹芳,把曹睿又的堂弟、年方14岁的曹髦迎来洛阳做了皇帝。曹髦死后,司马昭立了曹操的孙子曹奂做后帝,改年号为景元元年。至此,司马昭篡权活动的重大步骤已经完成,曹魏政权名存实亡,而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快要结束了。

    魏明帝没有儿子,就从曹氏家庭中抱了两个孩子,一个是齐王曹芳,另一个是秦王曹询。

    曹爽是大将军曹真的儿子、曹操的侄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