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打一辈子的仗。
当我因为碰上了工作中的困难而烦恼,
当我因为疲乏而感到生活的平凡而且单调,
我就想我是一个兵士,
一个简简单单的兵士。
我想我是在攻打一座城堡,
我想我是在黑夜放哨,
我想我不应该有片刻的松懈,
因为在我们的队伍中一个兵士有一个兵士的重要。
我把我当作一个兵士,
我准备打一辈子的仗。
诗人一开头就说,他把自己“当作一个兵士”。“当作”显然不是真有其事,而是设想,由此可见,“准备打一辈子的仗”是一个比喻——诗人说他要像兵士打仗一样对待自己的生活,而且坚持一辈子。
诗人做这样的设想,为的是勉励自己,他把他的设想写成了诗。咱们念了这首诗会受到感染,会跟诗人的心相通,也得到勉励。在工作中碰上了困难,咱们也烦恼过;工作得疲乏了,咱们也埋怨过生活太单调,日子过得太没有意思。在那些时候,咱们得跟诗人一样提醒自己:我是一个兵士,一个简简单单的兵士。兵士就是兵士,简简单单,平平常常,谁跟谁都一样,没有什么不同,更谈不上特殊。谁都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嘛!只有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才怨天尤人,自寻烦恼。
让咱们看一看,简简单单的兵士是怎样对待生活的吧。在攻打城堡的时候,他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面对着重重困难,他们哪儿还有烦恼的工夫。他们想的是胜利,想的是怎样突破,怎样插入,怎样消灭敌人,怎样把红旗插上城堡,插上制高点。如果说那是冲锋陷阵,在枪林弹雨之中,谁的精神都会极度紧张起来,那么让咱们再来想一想他们在黑夜里放哨的情景吧——没有一点儿亮光,没有一点儿声音,他们睁大眼睛看着,侧着耳朵听着,一个夜晚又一个夜晚,平凡之极,单调之极,可是他们决不放松警惕:谁能料到敌人会在什么时候从哪个方向钻进来呢?不论打仗还是放哨,不论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所有的兵士都担负着安危胜败的责任,因为在队伍中,一个兵士有一个兵士的重要。念到这儿,咱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如果是认真的,就会跟诗人的心发生共鸣:“我把我当作一个兵士,/我准备打一辈子的仗。”
咱们把这首诗从头到尾再念一遍,就会发现:第三节的头一行跟第二节的头一行相应,第二行跟第二节的第二行相应,对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都做了回答;第三、四两行归结前两行,又跟第二节的三、四两行相应,阐明了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简简单单的兵士。第三节一连用了三个“我想”,“我想”后面的意思都是从设想自己是一个兵士演绎出来的。最后一节重复第一节,从形式看很完整;更重要的是在意义上,咱们念完第二节第三节,自然会得出结论,愿意跟诗人一个样——把自己当作一个简简单单的兵士,准备打一辈子的仗。
这首诗有长行有短行,长行多念几遍就顺口了。最长的是第三节的第四行,有二十一个字,咱们念完“队伍中”可以稍稍停顿一下。第二节第一行末尾的“恼”,第二行末尾的“调”,第三节第一行末尾的“堡”,第二行末尾的“哨”,第四行末尾的“要”,韵母不是“ao”就是“iao”,而且都念仄声,算是押韵的,念的时候要能表现出来。第一节和第四节的两行互相不押韵,因为是警句,不押韵听起来反而显得精神;第二节的第三、第四两行跟前面两行也不押韵,也有同样的效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