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前学做人30岁后学做事-30岁前:别做性情中人,不可由着性子乱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30岁,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态,不可由着性子乱来,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能够坦然面对一切。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戒骄戒躁,正确的评价和肯定自己,要懂得自我约束,这是成大事必备的素质。

    1.得意别忘本,失意不气馁

    人生道路总是充满艰辛与坎坷,年轻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那么怎样去面对这些苦难呢?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遇到任何事都能够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心态。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要具备“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智慧超群、谋略过人的谋士——荀攸,他辅佐曹操20余年,期间讨袁绍、擒吕布、定乌桓,他从容不迫地谋划战争策略,处理军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直到辅佐曹操统一北方。他能始终在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处于稳定地位,原因就在于他能够稳住心气,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他都不会乱了方向。

    曹操曾对荀攸的这种从容做人的心态用一段话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由此可见,荀攸的智慧过人,他对内对外,表现得迥然不同,对内,他用过人智慧连出妙策;对外,他用坚强的意志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却从不邀功,不争权位,表现得谦虚谨慎,宠辱不惊,甚至还欲加掩盖他的功绩。

    在曹操谋取袁绍的冀州时,荀攸前后谋划了12种策略,使得曹操顺利地打败袁绍。但当有人问起他当时的情况时,他的回答却极其出人意料,他说他什么都没做,即使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时,他仍然闭口不提自己的卓著功勋。

    正是由于他宠辱不惊的心态,他深受曹操宠信20余年,直到建安十九年在从征途中善终而死,也没有一人在曹操面前谗言陷害他,更没有过让曹操不悦的行为,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在他死后,曹操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

    宠辱不惊的处世方式,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不知喜怒哀乐,事实上,它是通过多做事少说话、沉着冷静地将自己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西汉初年,在连年战争导致人口锐减,经济萧条,国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汉高祖赐予功勋卓著的张良富饶的齐地三万户为封邑。张良在这种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婉言谢绝了汉高祖的厚赐,这种明哲保身的良苦用心堪称高明。高官厚禄的确诱人,但是低调做人的本色不能丢弃。如果你拥有名利就沾沾自喜,失去名利就黯然伤神,那么,你永远也只是外物的奴隶。

    大凡成就大事的人,他们的成功都取决于为人处世的方法。一旦取得成绩便兴奋不已,大肆炫耀自己的功劳,丝毫不能稳住心气,这样高调的做人方法是不可取的。真正大智慧的人能够做到宠辱不惊,甚至能够为了明哲保身,把自己的成就掩藏起来,把成功的光环戴在别人的头上。

    现实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功高盖主。自古以来人们就很注意这一点,不论做任何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绝不能独霸荣誉,避免功高盖主。否则,轻则招致别人的怨恨,重则惹来不可预知的祸患。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例,那些能在关键时刻不炫耀、不独享荣誉的人,都能全身而退,有个好结局。

    汉代晁错自认为才智超过文帝,朝廷中的大臣也远远不及他,屡次向文帝暗示自己完全可以担任佐命大臣,想让文帝将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全部交给他。晁错的这一行为正是功高盖主的表现。

    提起韩信无人不知,最终的下场悲惨至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稳住心气,被受宠的光环迷住了智慧的眼睛,导致功高盖主,最终以悲惨结局收场。

    韩信从项梁、项羽起义时,被任命为郎中,为其主屡献良策,可是却不被重用,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投奔刘邦,被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时期,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制胜一举攻下关中。后来,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间,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左丞相,带领兵马攻打魏,平定赵、齐,而后被封为齐王。

    在韩信的协助下,刘邦很快建立了汉朝。后来有人诬陷韩信,说他要举兵造反,被刘邦降职为淮阴侯。后有人诬陷韩信与其部下同谋,欲起兵长安,最后被吕后设计杀害于未央宫。

    人们要学会宠辱不惊,能够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在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千万不要独享荣誉,应该适当地将荣耀分给其他人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不受别人的排挤。

    2.不要迷失自己的心性

    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可谓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用于生活中,可以说是一种达观透彻的低调处世艺术,有智慧的人应该掌握这门艺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无论处于多高的位置上,都不要迷失自己。

    众所周知,一代骁将关羽关云长,素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在与吴国交战时,却因为轻敌而败在吴将吕蒙手下。

    魏国和蜀国在樊城作战的时候,吴将吕蒙找孙权商量趁此机会偷袭荆州,这个建议和孙权所想不谋而合。于是,孙权把这个重任交与吕蒙。

    吕蒙知镇守荆州的是大将关羽,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加上他见荆州军马整齐,沿江还有烽火台警戒,根本没有攻下的可能。于是,按兵不动,苦思偷袭之策,正当这时,陆逊来访,见吕蒙一筹莫展,便教他一条诈病之计。陆逊告诉吕蒙说:“关羽自恃是英雄,无人可敌。惟一畏惧的就是将军你了。见你来攻打荆州,定会加强防范,所以你可以利用他的这种心理,假装有病把陆口的职务交与他人,并让接替你职务的人假装畏惧关羽的英勇,这样一来,关羽就会洋洋自得、骄傲轻敌,很可能把自己的兵调去攻打樊城。将军就可以借关羽轻敌之机偷袭荆州,如此不需太多兵力便可以打下荆州。”

    吕蒙采纳了陆逊计策,后来真的称病辞去将军职务,举荐陆逊守陆口。关羽听到此消息非常高兴,想吕蒙不在还有何惧?遂起轻敌之心,几天后,他收到了陆逊送来的礼物,并且还附有一封言辞卑谦、恳切的信函,信中的大致内容是这样:“您在樊城一役中,把曹将于禁俘虏过来,水淹七军,远近赞叹,都说将军的功劳足以流芳百世。虽是晋文公大胜楚军的英勇,韩信打败赵兵的谋略,也不及您老人家。这次曹操失败了,我们听到也很高兴。但是,曹操很狡猾,不会甘心失败,恐怕会增调援兵,以求一逞野心。虽说曹军师老,还是很强悍的。况且战胜之后,一般都会出现轻敌的观念。所以古人用兵,胜利之后就应更加警觉。希望将军您多方面考虑计划,以获全胜。我只是一介书生,没有能力担任现职,幸好有您老人家这样强大的邻居,愿意把想到的贡献给将军做参考,希望将军能多加指教!”

    关羽读此信后,更觉无后顾之忧,一介书生有何惧也?遂仰面大笑,心中有了主意。不久,便将防守荆州的军队陆续调往樊城前线。与此同时,曹操派使者来到孙权处,意在同吴共同灭掉关羽。早有吞荆州之意的孙权当然表示同意。

    因此,三国便形成新的局面,即由孙、刘联盟迅速改为曹、孙联盟,形势急转直下。关羽大军将面临着一场生死决战。

    果不其然,孙权很快拜吕蒙为大都督,统率江东各路兵马,突袭关羽的后方。不明所以的关羽根本没有防范,吕蒙军到浔阳,命将士们扮作商人,偷偷潜入烽火台,迅速攻下荆州。关羽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中了吕蒙的计,羞愧不已。关羽为了挽回败局,便重整旗鼓,准备南下收复江陵。但是,吕蒙、陆逊的大军已经将他的军队分化瓦解,关羽的兵力越来越少,自然节节败退,最后困守麦城。

    关羽在麦城无法送出消息,所以根本不会有援兵救助,他只能带军突围,就在他退往西川的路上,被埋伏在那里的吕蒙军击败,关羽被生擒活捉。同年,关羽被斩首,荆州各郡县皆归东吴。

    关羽因为自视清高而战败被浮,虽然令人感叹,但更为后人敲响了警钟。无论自己的战功多么显赫,还是要谨慎对待每一次战争,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因为一时得意,就迷失自己的心性,以免因忘乎所以而不得善终。

    3.人不可没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恃某方面高人一等,言行之间盛气凌人,显得很不可一世。这样其实是愚蠢的表现,人生在世不可没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傲在恰当的时候,不但不被别人所厌弃,反而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

    一些人,或有才,或有势,或有名,或有钱,因此就处处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言行举止高傲自大,态度盛气凌人,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样的人即使起初有人与其结交,但时日一久,终将为人所弃。

    人不可没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骄傲往往惹人讨厌,若因为某一丁点优势而洋洋自得则更让人鄙夷。不要随时摆出一副“伟人”架子,这是很令人憎恶的,也不要因为有人羡慕而不可一世,更不要时时都是一种教训人的口吻,平易近人更容易让人接受。

    自满自得不是明智的表现。自信是好事,但是过分地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是一种无知,很可能导致名誉扫地;才高也是好事,但如果处处显摆、自以为是就会伤人伤己,不受人欢迎;权重也是件好事,但如果骄傲自大,盛气凌人,远离群众,则惹人厌烦。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放低姿态做人。

    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人:虽然积极能干,思路敏捷,能言善辩,但他讲话,别人都不愿意听,做事也没人愿意合作。为什么呢?因为他狂妄自大,言行举止盛气凌人,让人感觉别扭,跟他在一起太压抑。因此,即使他能力出众,即使他的建议很到位,观点很有价值,别人也很难接受他。这种人大多都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卓越之处,从而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表明其与众不同。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费力不讨好。

    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都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交流的目的在于沟通,而不是去欣赏别人的表演,更不是去卖弄露丑。如果对方过分地卖弄,使劲地显摆,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处处显示出高人一等,那么无形之中就打击了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更是对自我意识的一种挑衅,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因此,即使双方都不是有意的,但一方盛气凌人的表现可能会摧毁一座本可建成的友谊之桥。

    好钢用在刀刃上,有能力、有地位、有名望尽可显示在应该用到的地方,而不是把它作为自高自大、盛气凌人的资本,去惹人讨厌,招人嫌弃,即使确实有能力,有资格,也不要使别人感到相形见绌,低人一等,成为自己的陪衬。而谦和有礼的态度无疑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尊敬,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据说英国大文豪萧伯纳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机灵善辩。但是年轻时的他自恃口才了得,知识丰富,盛气凌人,言语尖酸刻薄,凡是跟他有过交流的人,对他的知识和口才都非常佩服,但是对于他的言行举止、行为作风却很不以为然。时间一长,跟他交往的人便越来越少,人人对他都避而远之,怕被他用尖酸的言辞奚落。

    后来,他的一个长辈看不过去,私下对萧伯纳说:“你说话幽默,言辞风趣,常常会让人喜笑颜开,这是优点。但是大家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更轻松。因为别人都觉得比不上你,而且你一贯喜欢讽刺别人的缺点,有你在,大家都不敢轻易开口,怕在你跟前丢丑。你的知识、口才确实比他们高明,但时间一长,你的那些朋友都将弃你而去。你有没有仔细地想过,那会是什么样的后果?”长辈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幡然醒悟,他开始明白,如果长时间这样,而不彻底改变以前的行为作风,整个社会都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这么简单呢?所以他立下决心,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刻薄的话了,对人要谦和礼貌,即使对方有什么错误需要纠正也要言语委婉,态度诚恳。要把能力发挥在擅长的文学上。这一席谈话不仅改掉了萧伯纳的做人处世作风,而且坚定了他的人生方向,为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他谦和礼貌的为人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盛气凌人者,多半自我感觉良好,骄傲自大。但是比别人多点优势,不一定就非要显摆给他人知道,时间自然会证明一切。卡耐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你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吗?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没有变成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罢了,价值才5分钱。如果医生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5分钱就可以在街角药房中买到的一点点碘——使你没有住在疯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

    恃才傲物的人,往往只是把自己或者自己的那点长处看得无比宝贵,却忽视了别人的感受。他们却不明白,社会是个群体,如果没有人欣赏,即使是世界上最璀璨的明珠也比不上一块带给人快乐的普通的石子。

    大家都看过河边的鹅卵石,一个个圆溜溜,光滑滑,十分好玩有趣,可是据说在很久以前,可不是这样。

    很早以前,河边的鹅卵石也跟别的地方的石头一样,浑身长满尖锐的棱角。一天,因为一个鹅卵石不小心被别的鹅卵石用棱角刺了一下,双方大打出手。结果,你碰我挤,导致所有的鹅卵石都开始了一场混战。每块鹅卵石都像疯子一样,用自己身上最尖锐的地方向伙伴们狠狠地刺去,大家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很长时间以后,遍体鳞伤的鹅卵石们没有精力再打下去了,就不约而同地一起住手了。然后在河滩上四处一看,鹅卵石们都傻眼了,不仅很多鹅卵石粉身碎骨,没有了踪影,而且幸存的鹅卵石们一个个也都变得光滑圆溜,身上所有尖锐的棱角在这次混战中都给磨掉了。蓦然,所有的鹅卵石都欢呼起来,因为它们没了可以刺伤别人的棱角。自此,河边的鹅卵石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光滑、圆溜,惹人喜爱。

    盛气凌人的态度就像是鹅卵石身上的棱角,刺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最终还是落个被抛弃的下场。所以做人不要傲气冲天,也不要唯唯诺诺,趋炎附势,而是有自己的骨气,谦和有礼才能受人欢迎,才能被人重视。

    4.简单生活,就会自在洒脱

    做人要有简单的心态,有句话说的好,生活之所以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整天只为了追名逐利的活着,必然会觉得很累。而追求淡然恬静的人,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人,简单生活,就会活得自在洒脱,如古人所说的:“没事汉,清闲人。”“没事汉,清闲人”看似没有什么“心机”,实际上却隐藏着做人的大学问。“没事”与“清闲”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枷锁,精神意志却是自由的,“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平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山鸡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到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帝王虽然神圣,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似乎不谋而合。萨特在他的《苍蝇》一剧中,借众神之神朱庇特之口说:“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类是自由的。”

    卢梭说:“在所有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当然,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规则的,所谓“绝对的自由世界”纯属子虚乌有。

    说到底,自由就是顺心尽兴,但能顺心尽兴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而是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要奉献,但不亏心。不违心,不同流合污。所谓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就己说,人生无论宏大的还是微小的,总要追求点什么,完全浑浑然无所求的人几乎没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以满足起码的生存需求。适当的物质追求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即使功名利禄,只要是付出所得,似乎也应受之无愧。但若对于这些东西的需求,变成无止境的追求,并以此作为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必然会贪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次评职称,一次调级,一次提干没能满足,甚至其中有明显不公,也不可耿耿于怀,伤心劳神而穷追不放,甚至于放肆撒泼。这样既无面子,又不宜养生。

    与人相处得理时,别咬住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尤其那些非原则的小事不要太较真儿,闹得不欢而散。如此日久天长,就成为“有人缘”的好人。生活是复杂的,处处有矛盾,但要做到事事有原则。

    经验告诉我们,心愿与现实常常阴差阳错,或歪打正着。你想当演员,各种因素却同时把你定在工人的位置上,成不了“星”还得钻地沟。但只要肯努力,抱定希望,不断充实自己,“是金子早晚会发光”,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更重要的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迷失自己的心性相信一定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要有坦然面对一切的心态

    要想成功就不能自我封闭、拒绝一切。人生活在群体之中,就必须适应社会,懂得合群。要有坦然面对一切的心态,而不是得过且过。

    有一位女孩,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她慢慢地产生了摆脱父母的心理,开始有自己的书房和小书桌,每天偷偷地写日记,藏在抽屉中,不让妈妈看。她希望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可是面对纷繁的现实世界、繁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又感到一种内心的不安全感。于是,她开始变得孤僻,害怕人际交往,在内心中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封闭心理。有时,一个人跑到小河边望着宁静的河水流泪,顾影自怜。她渴望与同学进行交往,羡慕其他同学无忧无虑地参加集体活动,可她却又害怕主动与别人交往,还抱怨别人对她不理解、不接纳。

    自我封闭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态,与外界隔绝,生活在个人小圈子,难以与人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自我封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过分自尊的心理所致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欢,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己本人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公众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如果说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行动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本没有理论上的错误,问题是这种自尊心理不能过分。一个人在社交中过分自尊心理占据指导和支配地位,就会怕自己的行为是否失当,怕人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甚至有时会因为过分自尊心理之故,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掉自己的“价”,失去尊重。如此思来想去,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往来,孤家寡人,慢慢地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了。

    (2)由于自卑情绪所致

    自卑是人们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也就是说“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强。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说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日本有学者研究认为有自卑感的人,一般属于下列10种类型之一,或是合乎其中两种以上:

    ①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躁。

    ②由于企求赞赏的愿望太迫切,不时行之于言表,如未如愿,反过来责备别人。

    ③产生自己是十全十美的错觉,因而自以为能够产生本身产生不了的力量。

    ④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达成无望,因而经常消极地嘲笑自己。

    ⑤曾经在竞争上输给别人,却一直难以忘怀。

    ⑥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鸿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⑦没有测量自己的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

    ⑧逢人便说:“我的工作条件不好怎能成功?”借此逃避自己的责任。

    ⑨经常担心被别人看穿了自己的烦恼,因此与人接触总是戒意在先。

    ⑩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刻意逃避自己,事实证明,有自卑感的人,总是畏畏缩缩,社交时自然“不战自败”。

    (3)受羞怯心理的影响,怕羞者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

    他们总是把别人看做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跟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特别是和名人或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久而久之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人往来。

    (4)愚昧无知所致

    一位西方心理学家指出:“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他人正在谈论的一个话题,如果一个根本不知晓此类问题的人,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不介入谈论,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人自己是无知于此道;若是介入谈论,便会由于无知而“出丑”,所以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便会使他封闭自我,不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要成功做人,就要克服上述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己,勇敢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走向成功人生。

    ①要有社交成功的愿望。只要你想进入大家的圈子,想成为社交的一员,想受到大家的欢迎,想有许多朋友,你就会努力去学习社交,你就会调动你的一切智慧去掌握社交的技能,你最终就会学会社交。

    ②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和别人交往,就会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地显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吸引别人的注意,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不要怕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只要你有自信,你就会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③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但不会丢脸,反而会得别人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敢于承认自己短处的人是最勇敢的人。很多人不敢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害怕别人看不起他,其实“头上的烂疮疤盖是盖不住的”,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才有改正的可能。另外,每个人都有不足,你承认自己不足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相反,你承认自己有不足大家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值得信赖,就会愿意结交你,和你成为朋友。

    ④多与别人交谈,敞开心扉,能容他人,他人也就能容自己。话是开心的钥匙,只要与人交谈就会收到交际的效果。多与人交谈就会渐渐地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会与人坦诚相待,就会容许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彼此兼容就会达成一致,就会建立友谊,你也就学会了交际。

    只要你真诚地对待别人,不掩藏、不惧怕、不害羞就会走出自我封闭的阴影,其实,外面的世界是很容易接触的。

    6.自我吹嘘的结果是惹人厌烦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有了成绩总希望别人知道,最好能受到赞美,这种心理很正常,但是你要知道每个人都讨厌别人的吹嘘。有涵养的人会顾着你面子,假装微笑,假装欣赏,而你可千万别认为每个人都这么有涵养。很多人会在你吹嘘自己的时候很冷静地刺你一下,把你自我吹嘘时不小心露出的漏洞给捅出来。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很容易给人以不忠实的感觉,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你去面试,想得到一个好的工作,如果怕短时间内不能把你的优点和成绩全告诉对方,于是拼命地显示自己的好,把自己大大吹嘘一下,那么经理会认为你这个人好大喜功,做事肯定不踏实。如果有这样的印象,那你肯定没戏了。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有时候,你并没想到要贬低别人,但在说话时一味强调自己,旁人听了就会感觉到你在抬高自己、贬低旁人。在办公室年终小结的时候,轮到你发言,你一口气罗列了几十条成绩,有些确实是你的成绩,但肯定有些是共同的成绩,你也揽在自己名下,你的同事当面不会说你什么,但会在投票选先进的时候,给你一个零分。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往往缺少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抢功劳,喜欢争名夺利。在需要协作完成时,他们首先会尽可能地一个人干,不行的话,他们会在过程中有意识地分清你我,让别人清楚,哪些是自己干的。有能力干倒也无妨,最可恨的是那些干起事来缩在后面,干完事以后抢在前面的人。当然他自己不喜欢集体,集体也不会喜欢他,所以,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往往是孤独的。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也容易自我陶醉,容易忽视别人。稍微有点能耐的自我吹嘘者很是自以为是,在自我陶醉时,当然也最容易忘乎所以,导致做事的过程中漏洞百出。

    我们都知道自我吹嘘不讨人喜欢,自我吹嘘的人也往往会在孤独中体会到这一点。所以在说话之前,首先要凡事多为别人考虑一下。千万不能在名利面前太贪,须分清彼此,最基本的是不能抢别人的功,如果能让一些给别人,那就更好了。但不管如何,切记在你张口的时候要先说别人的功和名,然后再提自己那份。

    其次,要时刻提醒自己: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再说就是画蛇添足了。其实有的人被人冠以“自我吹嘘”,也是有点冤枉的,因为他们说的还都是实话,他们只是喜欢在别人知道以后还不厌其烦地说自己的成绩。其实,即使别人没看到,但迟早会知道,你不必担心成绩会马上消失似的,有的人是生怕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要记住:别人传你优点要比你自己去说可信100倍。如果你能在做了好事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一言不发,那你就成“圣人”了。

    做人有“心机”人就要有这种心态:做事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我充实,自我满足。如果凡事都要别人肯定,自己才能高兴,那就太可悲了,毕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是很累的。水满则溢。

    7.水满则溢,谦虚为人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谦虚不是故意贬低自己,也不是虚伪地应付,谦虚的态度是对自己的深刻认识,发自内心的真诚。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谦虚做人,都是最受人欢迎的。

    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举世公认,可是他却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在大海边拾到几只贝壳的孩子,而真理的大海他还未曾接触。牛顿之所以能闻名世界,不仅仅是因为他在科学上的成就,还要归功于他谦虚和逊的为人作风。

    托马斯·杰斐逊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还成为美国总统。他早些年曾担任驻法大使,而他的前任是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杰斐逊上任以后,曾去拜访法国外长。

    两个人礼节性地寒暄之后,法国外长问道:“是您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

    “我只是接替他的工作,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他。”杰斐逊认真地说。

    托马斯·杰斐逊在用谦恭有礼的话表达了对前任,也是另外一个伟人的尊敬之余,他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谦虚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而虚伪的、过分的谦虚不但不能让别人心存好感,反倒容易让人产生不满。

    获得了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在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后,参加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体育晚会上,有记者问夺冠功臣郎平:“你们得了冠军之后,当时的心情如何?你是怎么想的?”

    郎平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想最好能睡3天觉!”这样的回答含蓄地表明了女排姑娘们拼搏的辛苦,却没有一点夺得冠军的张扬,而实实在在的话语更是打动了电视观众的心,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倘若郎平执意谦虚一番,讲一些“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类的场面话,可能会给人味同嚼蜡的感觉,起不到这么好的效果。

    一个人只有了解得越多,才越会认识到自己知道得很少,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条规律。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这样说过,浅薄的人总以为天下地上无所不知,无所不懂,而富有智慧的哲人才深感学海无涯,自己永远是个学子。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率领英国人民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他不只是英国政府的领导人,还是个伟大的演说家,一生之中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演讲。有个故事曾经被他在演讲中多次提到过,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晚上,丘吉尔要去广播电台发表一个重要的演说。但是他的车子坏了,所以他出门后,就挥手叫了一部计程车。

    丘吉尔很客气地说:“司机先生,可不可以麻烦您载我去BBC广播电台?”

    计程车司机摇下车窗,伸出头来说:“先生,很不好意思,我不能载您去。请您另外招一部计程车吧。”

    丘吉尔疑惑地问:“为什么呢?现在不是还早么?难道您不载客了吗?”

    计程车司机很不好意思地回答:“不是这个原因,因为BBC广播电台太远了,如果我载您去了那里,那么我就来不及回家在收音机里收听丘吉尔的演讲了。”

    丘吉尔听了之后,心里实在很得意,就感动地从口袋里掏出5英镑给了计程车司机。

    司机看到丘吉尔给他那么多钱,立即兴奋地叫着:“先生,上来吧!我现在就载您去BBC广播电台。”

    丘吉尔诧异地问:“那么您将无法收听到丘吉尔的演讲了!没有关系吗?”

    计程车司机一边利索地打开后车门,邀请丘吉尔上车,一边不以为然地说道:“去他的丘吉尔,现在您比他的演讲可重要多了。”

    从此以后,丘吉尔在演讲时经常会讲述这个故事,一方面消遣自己以娱乐听众,另一方面也是借此自嘲以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自以为自己是一个有名的人,有点成就就自我感觉良好,就太过自我膨胀,否则很容易闹出这样的笑话。

    丘吉尔能够名垂青史,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与他的自身努力有关,但是同他的谦虚和低调的为人也不无关系。

    拥有优点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这样优点反倒容易成为前进的障碍。其实并非优点出了问题,而是因优点产生的自大心态阻碍了成功。拥有能力且能时刻认识自己,处处保持谦虚的态度,自然容易赢得人心,以前如此,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不会改变。

    8.“哥们儿”之间要避免意气用事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心也越来越复杂,很多人性的阴暗面也暴露出来,朋友间的感情也受到了污染,不过很多人认为还有哥们儿之间的感情能够让人信服,让人不可怀疑。但是往往就是因为哥们儿之间的意气用事而产生了很多的麻烦,所以,在哥们儿面前也要学会保持冷静,不要失去心机和理智。

    铁哥们儿的诱惑在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于“两肋插刀”的气魄。有这么多诱人的东西摆在面前,仿佛只要有了铁哥们儿,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但铁哥们儿也不是万能的,你没钱的时候,苦闷的时候,有钱的时候,高兴的时候找到铁哥们儿,都是最好不过的事,但有“心机”的人都拒绝一件事,那就是和铁哥们儿一起共事。

    铁哥们儿就像恋人,同事就像老婆,是恋人就可以有许多美好的想象在里面,隔着一层美丽的面纱,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而老婆就不一样了,成天在你旁边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纵使你有多少耐心也得被暴露无遗的对方搞得毫无兴致。而跟铁哥们儿共事无疑是把恋人变成老婆这样的愚蠢之举。

    这得从铁哥们儿是怎么交下来的谈起,“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因为假如一开始两个人之间就充满了利益的矛盾,他们是很难毫无芥蒂地走到一起去的,所以,铁哥们儿只能是同学、战友、打小一起和泥长大的玩伴。因为没有利害冲突,所以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说东道西,聊天喝酒,一个星期见一回面或者更久,彼此有一点牵挂,然后更多的时间里是各忙各的。

    铁哥们儿适合的范围就在于此。而一旦走到一起去了,按现在的社会衡量能做什么呢?最切合实际的就是赚钱,来路正的钱当然很好,但这里面有一个谁领导谁的问题,哥们儿之间还可以有一个大哥,但铁哥们儿之间就难分彼此了,平时觉得意气相投,直来直去惯了,可工作就不能这么样了,总得有人说话更有分量一些,但一个人一个想法,一个人一套思路,憋在心里,日久天长就会产生摩擦,产生隔阂,到最后好说好散还好,就怕弄得钱没赚到,反倒丢了朋友。

    一位朋友去旅游结婚,他的一个铁哥们儿正好也要出去办事,顺路,于是结伴而行,这还不是什么有利害冲突的事。但一路走下去,双方都很失望,只是因为在那个过程当中,双方都不自觉地暴露了太多“淡如水”时无法发现的缺点,于是友谊便大大地打了折扣。

    铁哥们儿之间共事还有一个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大家的素质都很高,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窝里斗;如果大家的素质不高,甚至还有破坏力很强的人,那么铁哥们儿共事的结果就是缺点的大综合,把本来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事搞得一无是处。好比你爱财,我很喜欢暴力,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真的去做什么坏事了。即使不去同流合污,那你如果不是大义灭亲的话,又难免帮着保守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或者就让朋友们甘愿平庸,千万不能指望着有什么奇迹发生。但是,假如你非得与哥们儿共事,并且坚信不会造成任何有损于友谊的不良后果,那也可以,但你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承受失败。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友谊可谓轰轰烈烈,千古流芳,但他们共事的结果是什么呢?一事无成而已。这里面更可怕的潜台词是刘备太倚重两个兄弟,结果诸葛亮对关、张二位就纵容了,华容道那档子事,以诸葛亮的脾气关羽该斩,但看在刘备的面子上,这事连提也不能提了,耽误多大的事。

    一个人有铁哥们儿多半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成就一番事业,而古今中外能够有所作为的人恰恰是那些不指望哥们的人。曹操一代奸雄,秉性多疑,没有一个朋友,但偏偏是他打下了基业,别人只能望其项背,自叹弗如。

    在生活中,凡事只有靠自己,最好的哥们也不能依赖。铁哥们儿更像一种信仰。在现实里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它只是存在于心里,更确切一点说,在你有铁哥们儿的时候,你碰到任何事,你心里都有底。就像我们常说的:上帝保佑。

    9.懂得自我约束,适时反省自己

    一个人应该经常地反省自我,懂得自我约束,这样才能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少犯错误,收放自如。

    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他即位之初政治比较清明,国家富强安定,可是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由于陈后主的骄傲自满,以为陈朝已经固若金汤,无须居安思危,所以终日花前月下,纵情酒色,很快便由起初的一代明君变成了昏庸之君。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感于陈朝灭亡而写下一首七言绝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进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就是陈后主不理朝政,骄奢淫逸之举。

    陈后主即位后不久,被弟弟叔陵砍伤后,终日在后宫养病,只留当时他最宠幸的张贵妃陪伴于身旁,将其他妃嫔包括皇后都摒斥在外。皇后沈婺华出身显贵,父亲为陈朝重臣,母亲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之女会稽穆公主,她聪明贤淑,精通诗书礼仪,但因羸弱多疾,后主对她还不及一般嫔妃,这样一来备受宠幸的张贵妃宠冠后宫。

    陈后主修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分别同张贵妃、孔贵嫔等比较受宠的妃嫔居住。每日饮食起居均由这些人服侍,并且每次饮宴,都命诸妃嫔和女官等吟诗作乐,选出较好的谱成歌曲,命上千名宫女习而歌之,轻歌艳舞终日弥漫整个后宫。

    陈后主越来越怠于政事,文武百官凡有奏章,都必通过宦官蔡脱儿、李善度等人才能达于皇帝跟前。每次批改奏章,后主都与张贵妃共同定夺,张贵妃正好借此机会干预政事,朝中的大小事情没有她不了解的,后主见朝野上下的言论,足不出宫的张贵妃都了如指掌,更加对她宠幸。

    可是后主并没有看到政治形势的可危之处:朝中宦官佞臣,内外勾结,王公显贵,纵横不法,花钱买官者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后宫犯法的,只要请张贵妃说情,后主往往都会既往不咎。荒于酒色的陈后主仍然没有意识到“一时的兴旺并不代表一世的兴旺”,还继续过着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

    终于,朝中正直的官吏忍耐不住,上奏后主,阐明了朝中的混乱局势,并且弹劾施文庆、沈客卿等人飞扬跋扈、专制朝政,可昏庸的后主已听不进任何忠言,先后将大臣毛喜贬谪出朝,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傅绰赐死狱中。章华上书后主说:“陛下即位,于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艰难,不知天命之可畏,溺于嬖宠,惑于酒色。祠七庙而不出,拜妃嫔而临轩。老臣宿将弃之草莽,谄佞馋邪升之朝廷。今疆场日蹙,隋军压境,陛下如不改弦易张,臣见麋鹿复游于姑苏矣!”后主收到这样的奏章自然暴怒,立即将其斩首,朝中官员见后主如此暴虐,都明哲保身,三缄其口,一个本来兴旺发达的国家就这样被陈后主弄得岌岌可危。“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懂得这一道理的人都应该收起“蛟龙腾跃嫉水窄,大鹏展翅恨天低”的自负情绪。一个人只有经常反躬自省,才可能会功成名就。

    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意踩踏草坪、在风景名胜地乱写乱画等等,这些都是不文明的人缺少对自我的约束。平日里,他们可能都是家庭中的好孩子、好丈夫、好妻子,学校里的好学生,单位里的好员工,但在公共场合,在没有亲人、领导、熟人监督的时候,他们就把持不住自己了,不再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任本性中低俗恶劣的一面泛滥。这说明他们的道德修养还欠着很大的火候,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是很脆弱的。

    人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看看自己今天说错话没有、做错事没有,如果言行有不对的,就要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及时更正,这才是做人的道理。

    10.正确评价和肯定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喜欢自己,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自己。不接受自己的人,常常心情郁闷,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没兴趣;他认为自己思想怪诞,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精神病;他还抱怨周围的亲友、同事、邻居不能理解他等等。

    实际上,他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不懂得正确评价和肯定自己,从而影响到他对别人的接受,并进而产生其他方面适应的困难。由于他不曾意识到这点,无病自扰之,经常表现出自暴自弃的倾向。

    可见,对所有人来说,正确评价自己、肯定自己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己,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

    如何才能更好地肯定和接受自我呢?

    首先,要克服完美主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因为这世界并不完美。十全十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应当“知足常乐”。要容忍体谅,不但要与他人和睦相处,也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不致苛求。“受欢迎”的本意是使他人赏识你的本人,而不是你的最好表现。尝试一下“畅所欲言”,坦诚和直率能消除许多障碍与心理压力。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和任何人一样有可取之处。勿过分自责,任何人都有彷徨的时刻;不必为“爱”与“恨”过分担心。勿自卑自怜,你的遭遇并不重要,你对遭遇的反应才是顶重要的。

    其二,要做到真正了解自己。自知者明,自胜者勇。你可以通过与同龄、同样条件的人相比较,看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等来认识了解自己。

    其三,要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这样会使你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增加你的自信心。

    其四,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要经历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你也许发挥了才干,也许暴露了缺陷,这没关系,因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将促进你对自己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要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己。要有勇气承认自己在能力或品质上的缺陷,肯定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11.该道歉时就勇敢的认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朋友之间免不了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感情冲动,话说过头,事做过火,遇到这种情况,丝毫不要遮遮掩掩,而是要勇敢地向朋友道歉。衷心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

    有些人认为,朋友之间用不着客套,即使有所冒犯也无须道歉,实则不然。生活中因为一件小事、一次口角就使老友翻脸、夫妻反目的事不是常有吗?因为不肯道歉和认错,或者找各种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过错只能加深矛盾,使朋友生气。

    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道歉,可以避免一场纠纷的爆发。真正的道歉不仅仅是承认一个错误,它还表明,你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有损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补偿和重建这种关系有着相当的期待。

    承认错误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一旦你迫使自己勇敢地这样去做,克制自己的骄傲心理,它将会成为一种奇妙的医治创伤的愈合剂。

    每个人都需要学会道歉的艺术。回想一下,有多少次你严厉刺耳的评判和尖刻的话语使你以失去朋友为代价而受到了惩罚?又有几次你曾坦白、诚恳地表明了你的歉意?因为每当我们犯下一个哪怕是很小的过错,理智上都会感觉得到,直到这个过错得到承认并且表达了歉意为止。

    丘吉尔对杜鲁门的第一印象十分不好,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自己曾一度严重地低估了他——这是一句用高明的恭维话表示的一种歉意。诚挚的道歉不仅能够和解被损坏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使这种关系变得更为牢固。

    李先生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学里的老师。有一次,他所在系的领导对他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批评,原来这是同他熟识的一位教授说了一些诽谤他的话,这些话传到领导的耳朵里,使他不得不吞吃了这颗苦涩的黄连。后来的某一天,李先生接到了一封这位教授写来的信。当时他已经调离了那所大学。教授在信中说,自己曾经错误地评价了他,希望他能接受他的歉意。于是一瞬间他的所有敌对情绪都冰消雪融。教授使他深受感动,接着他立刻写了一封回信,如实地把他的感受告诉了教授。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

    道歉并不可怕,原谅才能更容易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聪明人懂得在犯了错误或者别人对不起自己的时候,向别人真心地道歉和原谅别人的错误。

    12.轻易发怒是坏事的罪魁祸首

    作为年轻人,总免不了会年轻气盛,有时候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火,这不是一个聪明人的举动。要想在众人心中站稳脚跟,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动辄就发怒,不然,久而久之,别人都会对你敬而远之,最后变得孤立无援。

    愤怒情绪是人生的一大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他病一样,可以使你重病缠身,一蹶不振。也许你会说:“是的,我也明知自己不该发怒,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但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必须时刻注意学会制怒,不能让愤怒左右自己的情绪。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发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就总有理由接受愤怒情绪而不去改正。

    只要你不去改正,你的愤怒情绪将会阻止你做好事情。成功人士是不会让愤怒情绪所左右的,他们中能压下怒火的就成功,而凭着这一时之气行事的则大多失败了。

    公元前283年,刘邦与项羽在战场上进行着激烈的战争,就在此时,韩信攻占齐地后派人给刘邦送来了信,要求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见信后勃然大怒说:我被困在这里天天盼他来帮助,他却想自立为王。正在这一时刻,张良用手拉了拉刘邦的袖子,悄声对他说:“现在战场形势于我不利,怎么能阻止韩信称王呢?不如答应他的要求,立他为王以稳住其心,否则他会倒戈叛乱的。”刘邦这才恍然大悟,忙改口对使者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就当个真王,哪能当假王呢?”这一步棋稳住了韩信,使韩信尽心竭力地为刘邦效命,为汉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时期,关云长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杀,此事激怒了刘备,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皆无济于事,实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赵云所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宜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汉,当图中原……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上交,不得卒解也。”诸葛亮也上表谏曰:“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皇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刘备看完后,把表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议。”执意起大军东征,最终导致兵败,自己也因此丢了性命。

    由此可见,在关键时刻是不可以让怒火左右情感的,不然有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如何消除不良的情绪,控制易怒的脾气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找到愤怒的误区

    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心中的愤怒,你可以用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比如,你不妨想想,你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且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惰性的愤怒。虽然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于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

    每当你以愤怒来应对他人的行为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甚至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这样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时,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而让自己经受情感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惰性。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摇;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症。你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这样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愤愤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的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想,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愤。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愤怒的误区。”

    所以,为了消除这一误区,首先你要以一种平静的方式勇敢地表示出自己的愤怒,然后,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最后,不再对任何人的行为负责,不因为别人的言行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让别人的言行搅乱自己的心境。总之,你只要自尊自重,拒绝受别人的控制,便不会用愤怒折磨自己。

    (2)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生活中有些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严格得近乎呆板,这当然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只要我们观察一下周围那些精神愉快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善意的幽默感。让别人开怀大笑,在笑声中观察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这是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对于“幽默”这个词,我们也许并不陌生,然而,究竟什么是幽默呢?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人的个性、兴趣、能力、意志的一种综合体现,它是语言的调味品。有了幽默,什么话都可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它是引力强大的磁铁。有了幽默,便可以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引入它的磁场,让每个人的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它是智慧的火花,可以说,幽默与智慧是天然的孪生儿,是知识与灵感勃发的光辉。

    幽默中渗透着一种紧张的意志,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一个奋力进取者,幽默也能展示一个人乐观豁达的品格。半夜时分小偷光临,一般不会令人愉快,可巴尔扎克却与小偷开起了玩笑。巴尔扎克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却常常手头拮据,穷困潦倒。有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觉,有个小偷摸进他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乱摸。巴尔扎克惊醒了,但他并没有喊叫,而是悄悄地爬起来,点亮了灯,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就更别想找到啦!”

    你的生活是否过于严肃,以至于你所看到的都是生活的荒谬之处?每当你的言行过于严肃时,提醒自己,你所享有的时间只是现在。当开怀大笑可以使你如此愉快时,为什么要以愤怒折磨自己呢?

    努力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吧,千万别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受人欢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