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全知道-政治革命(公元1640—公元1905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革命一般指的是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关于政治革命,列宁有过明确的解释。他说,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政治革命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改革和政治斗争,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革命。

    它具有四个主要的特点:政治革命以先进阶级和广大群众为革命主体,政治革命以夺取政权为首要标志,政治革命以变革政治体系为主要内容,政治革命以暴力革命为基本方式。

    一般说来,政治革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暴力革命,另一种是非暴力的和平过渡。但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政治革命都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而很少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于是,暴力革命也就成为政治革命的基本方式。

    政治革命是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动力。政治革命不仅使一个国家发生质的飞跃,从旧的社会形态转变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而且使一个国家能够加速前进,在几年时间就走完普通环境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走不完的历程。政治革命不仅能更新政治体系和政治环境,推动政治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从而推动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英国革命

    欧洲政治革命的第一个阶段是17世纪的英国大革命。自从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以后,统治阶级和中产阶级、工人、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以致后来演变为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武力冲突。英国大革命前后持续了百年之久。

    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次女。亨利八世去世前留下遗诏说:“我身后即由太子爱德华继承王位大统;若爱德华身后无嗣,便以长女玛丽继承王位;若玛丽身后无嗣,王位再由次女伊丽莎白继承。”爱德华是个体弱多病的太子,他9岁时被扶上王位,15岁时病死。公主玛丽比爱德华大二十多岁,弟弟死后,她遵照父王的遗诏继承了英国王位。玛丽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继位之后,把英格兰教会独立于教廷之外,重新隶属于罗马教廷。她还颁布了一项法令,即恢复“火刑柱”,并用这种刑具烧死了大批新教领袖。

    玛丽这些治国的举措,遭到了全国百姓的反对,而她的妹妹伊丽莎白公主则被国人视为新教的象征,因此玛丽时刻提防伊丽莎白以恢复新教信仰的名义来反对自己的统治。有一年,托马斯·怀亚特爵士发动叛乱,公开打出废黜暴君、恢复新教的旗号,但由于计划不周,被玛丽镇压下去。平叛以后,玛丽怀疑伊丽莎白是这场叛乱的幕后主使,于是派人把她找来询问。这时,西班牙王储腓力正与玛丽女王商谈婚姻大事。腓力是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儿子,后来,他继承了西班牙王位,世称“腓力二世”。腓力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为了得到玛丽女王的王位,他劝玛丽尽早杀掉伊丽莎白。这样,玛丽以弑君的罪名将伊丽莎白投入伦敦塔囚禁了起来。后来,经调查核实,证明伊丽莎白与叛乱没有任何关系,玛丽没有理由杀死她,只好将妹妹软禁在远离伦敦的一处城堡之中。

    玛丽只当了五年女皇帝,1558年11月17日病死。当天,枢密院宣布,根据先王亨利八世遗诏,由25岁的公主伊丽莎白继承英格兰都铎王朝王统,择日举行登基大典。消息一经传出,举国上下欢呼雀跃。人们相信,伊丽莎白将是一位开明、仁慈的君主。

    在玛丽的五年统治中,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外交,都留下了严重的后患,致使英格兰王国伤痕累累、国力贫弱,人民苦不堪言。伊丽莎白登上王位后,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采取断然措施解决内政外交的每一个难题。

    一天,伊丽莎白正在王宫里筹划解决宗教矛盾问题,一名外交大臣禀告道:“陛下,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前来求婚。”伊丽莎白闻言,心里清楚西班牙人是想通过联姻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当时的欧洲强国法兰西形成扼制之势。

    伊丽莎白左思右想,认为自己目前还不能马上回绝这门亲事,因为腓力二世对自己还有利用价值。此时,伊丽莎白虽然即位做了女王,但尚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而且英国还不强大,如果能够在某些国际事务上得到西班牙的支持,对英国是有好处的,想到这里,伊丽莎白笑着说道:“此事可以考虑,容我想一想再给你回话吧。”

    原来,伊丽莎白想拖延一段时间,使腓力二世对联姻怀有希望,以此利用西班牙的影响力,敦促其他国家承认自己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这样,求婚一事拖了几个月,直到伊丽莎白获悉国际社会已承认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时,她才明确告诉腓力二世:“由于我与您所持宗教信仰不同,拒绝和您联姻。”

    伊丽莎白一直没有结婚,在她45岁那年,法兰西国王亨利二世的弟弟——年轻的阿朗松公爵——亲自登门向她求婚。这时,英格兰急需借助法兰西在尼德兰战争中削弱西班牙的势力,于是伊丽莎白又故伎重演,与阿朗松公爵周旋了五年,直到1583年,伊丽莎白50岁时才最后宣布不能和阿朗松结婚。

    阿朗松走了,伊丽莎白也决定永不结婚,以英格兰臣民为终身伴侣。伊丽莎白在位期间,巧妙地周旋于欧洲列强之间,为英格兰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

    圈地运动

    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生产主要以农业为主。新航路的发现,使得国际间贸易扩张,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英国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一些有钱的贵族看到养羊有利可图,便纷纷投资于养羊业。

    羊以草为食,草需要大片的土地来种养。有钱的贵族们于是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拆除他们的房屋,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一夜之间,英国变成了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无形之中,温驯的绵羊抢了农民的饭碗。圈地运动直接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租种土地的农民。曾经有一群农民在向国王控诉一个叫约翰·波米的领主的上诉书中写道:“这个有权有势的约翰·波米,用欺骗、暴力占有您的苦难臣民——我们的牧场,这些土地是我们世代所拥有的。他把这些牧场和其他土地用篱笆围上,作为自己所有。后来,这个约翰·波米又强行夺取了我们的住宅、田地、家具和果园。约翰·波米为了圈占我们的土地,不惜将我们投入监狱、毒打致残,甚至杀害,我们现在连生命都难以保全。”

    在这种强行的圈地运动中,农民过去以各种形式租种的土地,都被贵族强行圈占了。农民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于是反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的起义在英国各地爆发起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发生在东部的凯特起义。凯特起义集结的农民队伍一度发展到两万人,但凯特是个小贵族,他的反抗不够彻底,由于向国王妥协,他贻误了战机,导致起义失败,最终凯特及三百多个起义农民被绞死。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当时,英国全国大部分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在圈地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英国国王也颁布了一些企图限制圈地的法令,但这些法令并没有起多大作用,反而使圈地日益合法化。

    英国国王在颁布限制圈地法令的同时,也限制流浪者,目的是让那些从家园中被赶出来的农民去接受工资低廉的工作。英王规定,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游民,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工作,一律严惩。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两代国王统治时期,曾经处死了大批流浪的农民。

    圈地的结果,使英国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好进城,成为城市无产者。为了生存,他们只能进入生产羊毛制品和其他产品的手工工场,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

    18世纪后,英国国会通过了大量的准许圈地的法令,最终使圈地合法化,英国农民的人数为此减少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数量。

    圈地运动促进了大农场的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农民成为了这历史进程中可怜的牺牲品。

    处决查理一世

    160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没有子女,由斯图亚特家族的詹姆士继位,称詹姆士一世。1625年,詹姆士死后,由他的儿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上台后,残酷镇压英国国会中的反对派,将省法院和高等法院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工具。从1629年至1640年的12年间,查理没有再召开国会,国会变得形同虚设。在无国会统治期间,他以斯特拉福伯爵和洛德大主教为助手,实行无国会的国王专制统治。查理一世在专制统治期间,加强政治、宗教迫害,使大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徒遭受酷刑,流亡海外。他的反动统治,带来了经济陷于停滞、物价飞涨的恶果,广大人民深受其害,也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1632年、1638年,在剑桥郡爆发了反圈地农民起义;1639年、1640年在伦敦发生了失业手工业者和工人的暴动。尽管这些起义和示威最后都被镇压下去,但城乡人民的革命斗争预示着大规模的革命风暴即将到来。

    1641年,议会下令逮捕作恶多端的斯特拉福伯爵和洛德大主教,判处斯特拉福死刑。事情发生的第二天,查理一世亲自来到议会大厦,他要求议会负责人贝姆立即放出斯特拉福伯爵和洛德大主教。“他们犯了叛国罪,议会要处死他们!”贝姆沉着应对。“什么?处死他们?这绝对不行!”查理一世愤怒地高声叫喊起来。

    正在这时,外边传来一阵怒吼,有人高呼“处死斯特拉福”、“处死洛德大主教”、“支持议会”的口号。查理一世隔着窗向外望去,议会大厦前挤满了愤怒的市民,他们高声喊叫表示支持议会。看到这个阵势,他转身匆匆离去。

    这天晚上,查理一世派人秘密命令北方约克城的驻军司令马上进军伦敦,用武力解散议会,救出自己的两个宠臣。但是,信使没出伦敦就被市民们扣留了。

    1641年5月12日,20万群众包围了王宫,大家要求处死斯特拉福,查理一世只得在死刑书上签了字。宠臣被杀,查理一世怎能甘心?经过精心策划,查理一世亲自带领400名武装卫队冲入议会,企图逮捕正在开会的贝姆和汉普顿等五名议员,扬言要揪住那些反对派的耳朵,把他们拎出议会。不料,贝姆等人早已听到风声,躲到伦敦市内去了。查理一世进入议会大厦后,伦敦城内警钟骤响,市民们拿起武器,决心用武力保护议会。在一片呼喊声中,查理一世只得偷偷溜走。

    第二天,查理一世悄悄离开王宫,前往北方寻找支持者。

    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昂扯起国王的军旗,正式向议会宣战。战争刚开始时,查理一世挥军南下,一直打到离伦敦只有50英里(约80千米)的牛津。这时,驻守在伦敦城中的议会内部却一片混乱,有人主张打下去,有人认为应和国王谈判。双方争执不下,后来还是克伦威尔和他的农民军扭转了战争的局面,拯救了议会。克伦威尔是一个乡绅的儿子,他带着60名农民骑兵加入了议会军队,这支队伍在历次战斗中表现英勇,作战经验渐渐丰富,数量也不断增加。克伦威尔得到官兵的拥护,当上了议会军统帅。

    1644年7月的一个傍晚,在约克城西的马斯顿草原上,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突然相遇。克伦威尔指挥部队两个小时内就击溃了查理一世,取得了第一次大捷。一年后,双方在英格兰中部的纳斯比村附近展开了决战。克伦威尔的部队以闪电之势冲进了查理一世的阵地。查理一世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手下官兵已经四处奔逃,查理一世见势不妙,急忙化装成仆人,逃往苏格兰。

    1648年9月,克伦威尔派兵占领了苏格兰首都爱丁堡,将查理一世抓获。议会组成了一个高等法庭,对查理一世进行审判。法庭宣布查理一世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判处其死刑。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后,英格兰宣布成立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了高潮。处决查理一世是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充分说明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

    光荣革命

    虽然查理一世被处决了,但一个星期后,苏格兰议会就拥立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为国王,并且准备出兵讨伐英格兰。克伦威尔得到消息,迅速进军,很快就攻占了苏格兰首都爱丁堡。1651年9月,克伦威尔全歼苏格兰军队,查理二世逃往法国,克伦威尔因此占领了整个苏格兰。

    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克伦威尔的个人野心在膨胀,他已不满足于仅仅指挥军队,他要掌握整个国家的大权。1653年4月,克伦威尔在伦敦白厅召开军官会议,要求议会自动解散。他用武力驱散了“残缺国会”,建立起独裁统治。为了使独裁统治合法化,克伦威尔命令军官会议通过了一个宪法草案——《政府文件》,该文件规定:最高统治者为终身制的护国公,并兼任海陆军总司令,宣布克伦威尔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护国主”,自此,克伦威尔成了英国的无冕之王。护国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话就是法律。克伦威尔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军事、外交大权都操纵在自己手里,并把全国划分为11个军管区,各区派一名少将,以确保军事独裁政权在全国的统治。

    护国政府的统治很不稳固。1658年克伦威尔亡故,9月3日,继任共和政体的护国公是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后者没有统治能力,使国内政局更为动乱,由此引发了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始于1660年,终于1688年,又称“王政复辟时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查理二世(1660—1685年)和詹姆士二世(1685—1688年)没有取消共和国的种种改革,不过,他们一度试图恢复个人统治。另外,由于他们甘当法国王室的忠实奴仆,渐渐失去了人心。最后,詹姆士二世随着1688年光荣革命的爆发而被推翻。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政治革命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光荣革命后,英国新的统治者是詹姆士一世的女婿——奥兰治的威廉。1689年,威廉接受了国会有权利决定一切事务的法案。这个法案明文规定:国王无权终止法律的行使;只有在征得国会的同意后,才能提高税收;如果没有法律手段,不得逮捕和拘留官员、百姓。

    国会权利法案并不表示英国已经成为一个民主国家,但是,这一法案永久确立了国会在政府职能部门中享有最高权力,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革命结束了。

    美国革命

    美国革命起源于英国殖民者对其美国殖民地所施行的一系列不合理的财政措施,这些措施终于引起了一场导致政治革命的大风暴。

    列克星敦的枪声

    美国革命兴起于美国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

    18世纪后期,英国在美国建立殖民地,殖民地的首领由英国政府派员担任,该官员称为总督。1763年,英国政府宣布,禁止美国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移民。然后施行一系列财政措施,公布了糖税法、驻兵法等多项税收政策,其目的就是将英国繁重的税收负担转嫁到美国人身上。这些征税在英国人看来,尤其是考虑到因保护美利坚边疆所必需的花费,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殖民地居民由于生活受到这些征税的影响,一致加以反对。

    1765年,英国人又出台一项税收政策——印花税。该政策规定,所有的公文、契约合同、执照、报纸、杂志、广告、单据、遗嘱,都必须贴上印花税票才能生效并流通。这更激起殖民地人民极大的愤怒,于是,“自由之子”、“通信委员会”等秘密反英组织相继出现,各地都发生了反英事件,如抵制英货、赶走税吏、焚烧税票、武装反抗,等等。

    反英事件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恐慌,他们立即派军队镇压。1770年3月5日,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美国市民开枪,当场打死五名市民,打伤六人,制造了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波士顿惨案发生后,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运动就在美国本土发起了。

    1775年4月,马萨诸塞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情报: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信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部队连夜出发。

    4月19日凌晨,英军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约9.7千米)的小村庄——列克星敦。

    这时,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几十个手握长枪的村民。史密斯知道,这些武装村民就是列克星敦的民兵。让他吃惊的是,这些民兵怎会这么快就知道英军的行动了呢?原来,“通信委员会”的侦察员早就得到消息,并立即在波士顿教堂的房顶上挂起一盏红灯。

    “通信委员会”的信使保尔瑞维尔看到后,连忙骑马赶到康科德报警,“通信委员会”便安排一支先头部队在村口等待英军。

    其实,史密斯根本没把这几十个民兵放在眼里,他举起指挥刀命令部队向前冲。列克星敦的民兵立刻投入战斗,枪声震响在列克星敦上空。几分钟后,枪声停止了,民兵们由于人少、地形不利很快撤离了战场,分散隐蔽起来。史密斯初战告捷,以为美国人不堪一击,心中十分得意,于是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英军赶到镇上时,天已大亮,但街道上不见一个人。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却什么也没找到。原来在他们到来之前,民兵早已把仓库转移了,“通信委员会”的领导人也藏到了安全地带。

    史密斯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头,连忙下令撤退。这时,镇外枪声大作,附近各村镇的民兵从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赶来,将正在撤退的英军包围。他们埋伏在灌木丛中、篱笆后边、街道拐角处、房屋顶上,向英军射击。英军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当他们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军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断袭击,伤亡惨重。双方的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这一仗,英军死伤247人,民兵只牺牲了几十人。有人称列克星敦的枪声是“声闻全世界的枪声”,它震动了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了。

    《独立宣言》的发表

    列克星敦枪声过后,在广大美国人民反英武装斗争的推动下,1775年5月10日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通过了《对英必须采用武力宣言》,委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并着手创建大陆军。

    第二届大陆会议后,掌握了政权的资产阶级进步派和保守派,在北美殖民地是否对英国立即宣布独立的问题上依然斗争激烈。1775年7月8日,在保守派的坚持下,大陆会议向英王呈递了和平请愿书,而北卡罗来纳、宾夕法尼亚、新泽西、纽约、马里兰等州议会仍反对独立。此时,《常识》和《独立宣言》的发表,为北美独立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1776年1月,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家托马斯·裴因发表了著名的《常识》一书,以激昂的文字痛斥英王为暴君,直接发出了北美殖民地对英宣布独立的号召。《常识》擂响了北美殖民地宣告独立的战鼓,为殖民地进行反英革命斗争作了舆论上的准备。此后,英军对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变本加厉地镇压,封闭渔业区,搜捕捕鱼船,对居民烧杀掳掠,还向北美大量增兵。形势万分紧迫,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宣告脱离英国独立。此后,7月4日成为美国的国庆日。

    《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是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杰斐逊。他深受英国哲学家洛克、法国哲学家卢梭政治思想的影响,认为受自然法则的影响,人人生而平等,人们通过契约建立了国家,组成了社会。在上述思想指导下,《独立宣言》列举了英王的种种暴行,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宣言的形式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让渡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等权利,为了确实保障这些权利,人民建立了政府,它的权力是由于被统治者的同意才产生出来的。当任何形式的政体妨害了这种目的时,人民有权利去改变它或废除它;人民有权利建立新政府,它必须建立在最能保证人民安全和幸福的原则上,其政权组织形式也要以此为依归。”

    北美地区的56名代表在《独立宣言》上签了字。《独立宣言》的发表,是北美殖民地反殖革命斗争阵线形成的标志,充分表明了殖民地人民要以革命的方式来创建一个自己的国家的决心,也是北美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在民族独立战争中一步步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美国的这份《独立宣言》,是源于资产阶级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理论基础上的重要政治文件。北美革命是“最先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因此,《独立宣言》是第一个正式的人权宣言。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私有制宣言,它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独立战争最终以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胜利而告终。在历史上它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战争推翻了英国对北美十三州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战争解放了北美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因此,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独立宣言》为革命战争取得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同时推动了各阶级人民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

    美国国父华盛顿

    1732年,华盛顿出生于弗吉尼亚,父亲是一个大种植园主,他21岁时继承了大庄园,在当选为州议会代表前曾在英国殖民军中服过役,对英军极为熟悉。1775年6月17日,被大陆会议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武装斗争,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787年主持费城会议,制定联邦宪法,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1789年4月,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出任美国总统时,美国还是一个弱小的农业国,它的经济状况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在近400万人口中,有70万人是奴隶。摆在华盛顿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没有完善的政府机构,国内矛盾重重,国库空虚,同欧洲国家的关系错综复杂。

    华盛顿以他特有的谨慎和有条不紊的态度着手处理这些问题。当时,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根据我们的情况,首要的是创立先例。”他挑选了四个人组成第一届内阁。托马斯·杰斐逊担任国务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任财政部长,埃德豪·伦道夫任司法部长,亨利·诺克斯任陆军部长。

    内阁实际上是由两派力量组成的:汉密尔顿和诺克斯代表北部商业资本的利益,伦道夫代表南部种植园主和哈得逊河谷大庄园主的利益。当时杰斐逊正在法国,直到1789年11月才从巴黎回国任职。华盛顿任命杰斐逊为国务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协调汉密尔顿和杰斐逊两派之间的矛盾冲突,建立一个举国一致的联邦政府。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使新政府建立在稳固的财政基础上,华盛顿支持汉密尔顿采取一系列财政措施。1789年7月,制定了关税条例,规定对30种以上的进口商品征收特种关税,对51种进口商品征收7.5%~15%的计价税,对非列举的进口商品一般征收5%的计价税,等等。

    1791年,汉密尔顿提议建立第一合众国银行。国会议员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十分热烈的长时间讨论。面对这样重大的问题,华盛顿要求每一位部长都用书面文字说明各自的理由。经过反复研究,这项法案通过。合众国银行是政府的财务机关,起到了统一发行货币、掌握公款并进行商业交易的作用。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欧洲封建君主国的恐慌。

    1793年,英法交战。当时,虽然美国与法国签有联盟条约,但华盛顿认为,美国应保持其力量,不应卷入欧洲列强的纷争。

    华盛顿曾明确表示:我的政策一向是,而且只要我执政一天,将来也仍然是,同地球上的一切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但也不受一切国家的支配而保持独立;不参与任何国家的争端;履行我们自己的义务……除非为了自我尊严和国格所必不可或缺的正义,我们决不卷入战争……

    1793年4月,美国发表了《中立宣言》,宣称美国与法国、英国都保持和平友好关系,呼吁美国公民不要加入交战的任何一方。他说,倘若有20年的平静,美国就可以强大到足以“在一个正义的事业中同任何一个强国抗衡了”。

    与此同时,他还利用当时欧洲的复杂局面,调整与英国的关系。他派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约翰·杰伊去伦敦进行谈判,解决与英国的争端,于1794年11月,缔结了对英妥协的《约翰·英伊条约》。

    华盛顿在第一届总统任期将满时就想急流勇退。但朋友们都劝他留任,他们说,只要华盛顿继续领导美国,“南北双方将团结一致”。1792年,华盛顿在总统选举中再度当选。

    乔治·华盛顿

    在华盛顿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后,他又执意引退,不再参加总统竞选。当时美国朝野要求他再次竞选连任的呼声很高,但他坚决拒绝接受第三次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党派斗争在美国的形成,使他深感失望,因为他始终希望自己成为“全体人民的总统”。然而,在他第一届总统任职末期,美国的两个政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而且斗争愈来愈激烈。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和以杰斐逊为领袖的民主共和党人相互攻击,势不两立,华盛顿虽然从中竭力斡旋、调解,但无济于事。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华盛顿往往倾向汉密尔顿的政策主张,因此华盛顿本人也被卷入了这种派别斗争,受到反对派的责难。华盛顿不愿忍受这种折磨,渴望退职。

    1796年9月,华盛顿向美国人民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这篇《告别词》反映了华盛顿的主要政策思想和政治主张。他希望美国人要珍视全国性的联合,要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放弃党派观念;在外交上要遵循“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联盟”的原则,“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华盛顿的这些思想对他的后继者们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华盛顿两届总统任期已满,不再接任,为以后的美国总统树立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即美国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只有一次例外,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破例连任总统职位四次。美国1947年通过并于1951年批准的宪法第22条修正案明文规定,美国总统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这使历史上的惯例正式成为宪法规定。

    1796年12月,美国举行第三届总统选举,约翰·亚当斯当选。1797年3月3日是华盛顿担任公职的最后一天,他举行了告别宴会。华盛顿举杯向大家祝福,全场充满了伤感的情绪。3月4日,新总统亚当斯在临时首都费城宣誓就职。仪式结束后,华盛顿离开了办公室。当华盛顿来到大街上时,人们争先恐后地涌来,希望能再看一眼这位为美国建立不朽功勋的国父。华盛顿异常激动,不停地挥动双手向美国人民表达他的感激和祝福。

    林肯就任总统

    林肯,1809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境比较困难,他早年从事过许多职业,如伐木工、船工、律师等,从政后当选过州议员、全国众议员。林肯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并于1858年发表了题为《家庭分裂》的著名演讲。1861年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时年52岁。

    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上任总统之前所面临的是一种恐吓、谩骂、行刺的混乱局面。

    疯狂的奴隶主们百般辱骂林肯,声称:“不管后果如何,南部决不会在阿伯拉罕·林肯就职这种可耻的事情面前屈服。”他们在一次集会上,甚至打出了“反抗林肯就是服从上帝”的标语。

    1860年底,美国南部发生了多起种植园主的叛乱事件。南部各州不断酝酿退出联邦,这些行为对林肯就任总统是一种威胁。

    1860年12月20日,南卡罗来纳州的罗伯特·巴恩韦尔·雷特在查尔斯顿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南卡罗来纳州脱离联邦。靠南端的六个植棉州也逐渐地宣布脱离联邦,加入南卡罗来纳州的分裂阵营。1861年2月,这些州的代表们在亚拉巴马州组成了一个临时政府,称为“南部联盟”,推选密西西比州的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戴维斯在其就职演说中还声称,他们南部联盟正跻身于世界独立国家之列,如果有人拒绝给予他们应有的地位,他们将谋求“刺刀的最后裁决”。

    国内政局在这时也变得异常混乱,国会中南部的许多参议员、众议员纷纷离去,一些地方的法官、地方检察官、邮政局长等官员也向政府递交了辞呈。当时美国正规陆军的一千一百多名军官中,竟有三百八十多人准备辞职。南部州长们已在调遣军队,并占领了联邦的许多堡垒。

    当初和林肯竞选总统的布坎南政府利用从林肯当选到就职的这四个多月时间,竭力怂恿和支持南部奴隶主的分裂活动,为自己牟取总统职位准备了条件。布坎南批准内政部长普森到南部鼓动一些州脱离联邦。陆军部把共计50万支枪移交到南部各州。布坎南还听任联邦的精锐部队被调到大西南的德克萨斯州,该州一脱离联邦,这些部队就立即投降。然而,布坎南表面上却表现出一副无奈的样子,他说:“已脱离的各州没有脱离的权利,而联邦政府也没有权利使用武力去阻止他们脱离。”

    《纽约先驱报》这时也发表社论,奉劝林肯不要就任总统,要林肯让位给某个南北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人物。该报还威胁说:“如果林肯坚持目前的立场,他将踉踉跄跄地走向耻辱的坟墓,也许由刺客之手把他赶进去。”对此,林肯在《纽约论坛报》发表了声明,表示他不能坐视这个政府遭到毁灭。他说:“我宁死也不同意,也决不会劝告我的朋友们同意作出任何让步或妥协,因为我们的权力乃是宪法所授予的。”

    一次,林肯在给朋友们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他决不容许奴隶制度扩展一步,“在这一点上要像用钢链拉住一样坚定不移。一场恶斗就要来临,与其在今后某个时候出现,不如现在就来临为好”。

    1861年2月11日,一千多人拥挤到斯普林菲尔德的车站为林肯送行。林肯在车站里与他们中的许多人握手告别。林肯对前来送行的朋友们说:“谁都不能体会我离别的悲伤。我的一切都归功于这个地方和大家的关照。在这里,我住了25年,由一个青年变成一个老人。我的孩子们都出生在这里,有一个还埋葬在这里。现在我要走了,我面前的责任比当年落在华盛顿肩上的更为重大。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来,也不知道是否还能回来……我向你们亲切地告别。”

    林肯

    林肯挥手向人们告别,车子出发了。在斯普林菲尔德去华盛顿的途中,林肯会见了五个州的州长和一些州议员,他的足迹遍及美国东部的一些主要城市。他发表了二十几篇演说。一路上,他同成千上万的人握过手,同那些想亲眼看看他这位新总统的人们见面。在那些日子里,他一再谦虚地表示他是出身贫寒的总统,但却要完成比任何总统都艰巨的任务。

    十天后,林肯到达费城。费城—威尔明顿—巴尔的摩铁路公司的侦探阿伦·平克顿向林肯报告了一个阴谋集团要暗杀他的消息。这个集团的头子是一个名叫费尔南迪纳的理发师,他发誓说:“我愿意以我的生命来换取林肯的生命。”这些人计划在23日林肯经过巴尔的摩车站时下手。当林肯到达时,一群人先故意在那里挑起一场殴斗,以便把警察吸引开,然后费尔南迪纳的刺客会趁机将林肯围住,把他打死。平克顿建议林肯当晚就动身去华盛顿,抢在阴谋分子之前行动。为了自身的安全,林肯在考虑过平克顿提供的信息后随即决定第二天晚上出发。

    第二天,林肯乘车悄悄离开了哈里斯堡,安全到达华盛顿。3月4日,林肯在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

    南北战争

    上任后的林肯总统所面临的是一场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南北战争。1861年3月5日,也就是林肯就职典礼后的第二天,他收到了南部联盟萨姆特堡垒司令罗伯特·安德森少校送来的紧急报告,说他们的粮食储备只够维持四个星期,而且南部联盟分子早已准备就绪,只等戴维斯一声令下,就要炮轰萨姆特堡垒,扯下美国国旗,一时之间,前线的形势十分严峻。

    接到报告后,林肯立刻召集他的内阁成员举行了第一次会议,讨论是否向萨姆特堡垒提供给养问题。七个内阁成员中有五个反对给安德森运送粮食,一个赞成,一个没有表态。直到4月6日,内阁成员才同意向萨姆特堡垒运送给养。然而,南方竟不宣而战了。4月12日凌晨,围困萨姆特的南部联盟军队向萨姆特发射了第一炮,接着迫击炮、榴弹炮等各种炮弹一齐射向萨姆特。这次炮击持续了33个小时。

    最后,安德森放弃了这个堡垒。林肯原来试图对南方进行安抚的做法已经没有效果,便于15日宣布政府会竭力镇压南方的叛乱。就这样,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从此展开。

    南北双方从力量对比来看,北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北方联邦有23个州,2 300万人口,几乎所有的重工业、军火工业和轻工业都集中在北方。南方联盟只有11个州,900万人口中有400万是渴求解放的黑人奴隶。南方大部分经济靠经营农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型兵工厂。但是,南方对战事早就作好了准备,不但内部拥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外部也得到英、法两个列强的支持,因为英、法两国都不希望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战争开始的第一天,林肯发表讲话,他号召忠于国家的各州在三个月内召集75 000名士兵,以协助联邦政府把叛乱镇压下去。在城填和村庄里,人们同仇敌忾,各界人士为招募和装备军队进行募捐,几乎每个村镇都有人参军,他们庄严地宣誓要在7月中旬以前粉碎这次叛乱。同一天,距华盛顿大约25英里(约40千米)的地方,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的布尔河畔南部联盟博雷加德将军率领的2 500人的军队狂呼“向华盛顿进军”的口号,气焰十分嚣张。

    1861年6月29日,林肯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对南部联盟的作战方案。林肯决定,由麦克道尔将军率领一支3万人的军队进攻布尔河。但是由于军队缺乏训练,这次战斗仅打了一个白天就溃败了。首都华盛顿险些被敌人攻下。

    1862年1月27日,林肯发布了向南方发动总攻的总统作战命令。他命令50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格兰特将军指挥,直取密西西比河流域;另一路由巴特莱尔将军带领,从海上攻取密西西比河口的新奥尔良。5月,两军在新奥尔良会师,胜利完成了总反攻任务。

    1862年6月,南部联盟罗伯特·爱·李担任了北弗吉尼亚军团司令后,派遣杰克逊部队向谢南多亚河谷进军。杰克逊率领17 000名士兵横扫河谷地区,击败了联邦军,并俘虏3 000人,夺取了大量物资。这一次袭击使形势变得复杂起来。

    1862年6月26日到7月2日,在里士满以东半岛地区进行了几次战斗。罗伯特·李指挥的部队企图切断麦克雷伦在怀特豪斯兰丁的基地同后方的联系,于6月26日开始向波托马克军团在梅坎尼克斯维尔的前哨阵地猛扑。麦克雷伦依靠海军的掩护,向詹姆斯河且战且退。7月在詹姆斯河北岸的据点莫尔文山与叛军激战,接着败退到哈里森斯兰丁,从这里再撤回到华盛顿地区。这便是联邦军自1862年4月开始的企图夺取里士满的第二次半岛战役,至此以失败而告结束。新奥尔良也被叛军占领。

    自从内战开始,林肯就担任陆海军总司令,面对眼下的形势,他开始在白宫直接指挥几支部队的行动。他把麦克道尔、班克斯、弗里芒特率领的三支军队编成一支新的联军,命名为弗吉尼亚军团,他们拥有三倍于杰克逊的兵力。波普将军任这支军队的司令,波普以勇敢著称,但也过于刚愎自用。1862年8月,林肯指示波普组成一支小部队相机袭击敌人,给敌人以重创。但是,波普根本不予考虑。他的部队终于在遭到敌军的一系列打击后,于8月30日退出布尔河阵地。

    联邦军队一败再败的消息强烈地震撼着华盛顿,居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联邦政府部大厦周围用成百桶的水泥构筑了防御工事。按照总统的命令,政府各部门的公职人员都登记入伍,并开始进行军事训练。官员们已将重要文件捆成包,随时准备带走。9月,趾高气扬的罗伯特·李率领4.5万部队越过波托马克河进入马里兰,开始了叛军向联邦军队的第一次大举进攻。

    叛军的目的是使马里兰脱离联邦,并进而攻占宾夕法尼亚。9月17日,麦克雷伦的九万大军与罗伯特·李的部队在安提塔姆河畔相遇。战争进行得十分激烈。战斗结束时,双方各伤亡一万二千多人。叛军重新渡过波托马克河,又一次撤回到南部。麦克雷伦本应跟踪追击李的部队,但他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篡改、歪曲林肯总统要他“有可能就摧毁叛军”的命令,放了本来可以歼灭的敌军。

    从1861年4月到1862年9月,美国南北战争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在战争的这一阶段,北方在军事上处于劣势,许多方面是由于林肯政府在政治上动摇不定而造成的。随着战争的发展,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动下,林肯政府对战事进行反思后逐渐采取了一些果断措施。

    1862年5月20日,林肯颁布了宅地法案。这是美国在战争时期颁布的一项重要法令,是美国资产阶段解决土地问题的一种革命的方式。法令规定:凡是美国公民或已请求入境的移民,均可交10美元手续费无偿得到西部地区160英亩(约976亩)的土地,连续经营五年之后,即可享有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这个政策有效地阻止了奴隶主势力向西部的扩张,极大地调动了北方劳动人民和奴隶阶层投入战斗的积极性。由于黑人参战,北方战局迅速好转,逐渐从混乱的防御局面中解脱出来,转败为胜。

    1865年3月,南北战争进入最后阶段。4月9日,在里士满以西95英里(约152千米)处阿波马托克斯村的一间小房子里,南部联盟罗伯特·李向格兰特交出了他的全部军队,在投降书上签了字。不久,南、北卡罗来纳州的南部联盟的军队也全部投降。几周内,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

    北部的胜利维护了以联邦为形式的国家的统一,这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是独立革命的延续与深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因此也被称为美国的“第二次革命”。

    法国革命

    法国革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较英国革命与美国革命显得更为突出。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过去一向沉默的民众的充分觉醒。

    攻克巴士底狱

    大革命之前的法国是一个软弱、不公正、统治机构陷于停顿状态的国家。正是这种停顿状态,使野心勃勃、心怀不满的资产阶级有机会夺取政权。

    1789年,法国政府的债务高达40亿里费尔。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然而,法国的两个特权阶级——教士和贵族——基本上是免税的,不会承受这一债务负担,因此,税收负担就落到农民、工人、贫民和新资产阶级肩上。

    法国的旧政权就其组织而言是贵族政权。所有法国人在法律上都属于某一个等级,也就是社会阶层,这种成员资格决定了他们的法定权利和特权。第一等级由教士组成,他们的职责是以祷告为国王服务;第二等级由贵族组成,他们的职责是以宝剑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由农民、工人、贫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组成,他们的职责是以财产为国王服务。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代表国家。这三个等级中,第三等级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9%以上。

    攻占巴士底狱

    1787—1788年,法国遭受特大灾害,农业连续两年歉收,国家财政发生危机。为了要第三等级拿出钱来渡过困境,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打算把决议强加到第三等级头上。第三等级的代表们不同意这么做,他们不承认自己是第三等级,而称自己是全体国民的代表。6月初,600名代表齐聚会议大厅,召开了一次“国民会议”,后又改名为“制宪会议”,准备制定一部宪法,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路易十六得知第三等级私自开会,非常震怒,立刻派出军警封闭会场,禁止国民会议的召开。后来又调来大批军队,企图依靠武力来解散制宪会议。

    路易十六的反动行为惹恼了巴黎市民,7月12日,一万多市民涌上街头举行游行集会。13日清晨,市民们决定起义,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冲进军火库,抢夺了几万支火枪和几门大炮,很快控制了全城。14日,起义达到高潮,在一个起义者的带领下,几万名起义战士向巴士底狱冲去。

    巴士底狱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筑,四周有一条二十多米宽的壕沟,只有通过吊桥才能进出。这里是关押政治要犯的地方,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遭受折磨。在巴黎市民心目中,巴士底狱就是压迫的象征。几声炮响,吊桥的索链断了,起义者冲进了巴士底狱。人们高呼着“自由万岁!”然后把这座象征着封建制度统治的堡垒拆除,以表示彻底肃清封建专制制度的决心。

    攻陷巴士底狱后,在那个著名的“八月的日子”里,革命者们通过了废除所有封建税、免税特权、教会征收什一税的权利以及贵族担任公职的专有权的法规。在国民议会所规定的其他许多重要的措施中,比较突出的是没收教会土地、改革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明确阐述道:“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国家实质上是所有主权的来源”;“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述”;“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利中”。该宣言被印成许多份传单、小册子、书籍,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口号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最后传播到整个世界。

    攻克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革命的开始,标志着普遍的民众登上了历史舞台。后来,为了纪念革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胜利,7月14日这一天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热月政变

    “热月政变”,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逆转。这一次政变,发生在1794年7月27日,因为当时法国的“共和历”是共和二年热月九日,所以人们称之为“热月政变”。

    自从1793年6月法国政权由雅各宾派执掌以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空前辉煌的胜利。可是,就在7月9日这一天,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国民公会原安排在下午召开,然而这一天的上午11时,就有许多代表来到了会场。中午12时刚过,国民公会的议长宣布开会。执政党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坐在会场正中的前排,面对主席台,倾听代表们的发言。

    忽然,一个代表跳上讲台,大声说:“我要把黑幕揭开!”他涨红了脖子,声嘶力竭地攻击雅各宾派。“打倒暴政者!”又一个代表登上了讲台,用恶毒的语言攻击罗伯斯庇尔。“逮捕罗伯斯庇尔!”两个代表齐声狂喊起来。会场顿时一片混乱。

    看到这样,罗伯斯庇尔站了起来,要求发言。但是,议长使劲地摇起铃铛,禁止罗伯斯庇尔发言。罗伯斯庇尔只得回到座位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昨天,就在这个会场上,全体代表还在聆听他作的镇压反革命的报告,现在,他这个执政党的领袖怎么成了被审判的囚犯呢?

    “逮捕他!”会场上又响起了一阵喧哗。还未等议长发话,一群宪兵冲了进来,把罗伯斯庇尔逮捕了。同他一起被捕的,还有罗伯斯庇尔的弟弟和雅各宾派的另外几名领袖。

    “强盗们胜利了!共和国完了!”当罗伯斯庇尔被押出会场时,他愤慨地高呼着。

    为什么国民公会要逮捕罗伯斯庇尔呢?说来话长。罗伯斯庇尔,全名叫马克西米兰·罗伯斯庇尔,1758年生于法国北部的阿腊斯城。他在中学时,熟读了卢梭的著作,坚决拥护书中的无神论和民主自由学说。为此,他还专程去拜访了这位著名的思想家。1789年春,罗伯斯庇尔当选为三级会议代表,从此登上了法国的政治舞台。

    罗伯斯庇尔以斗争坚决、生活俭朴闻名,每当他出现在雅各宾俱乐部时,总会受到热烈的欢迎。雅各宾派是当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左派核心。在废除国王的斗争中,在与右派吉伦特派的斗争中,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的斗争中,内部力量是团结的。然而,当他们取得胜利、成为执政党以后,内部却开始产生矛盾。雅各宾派原有三位杰出的领袖:丹敦、马拉、罗伯斯庇尔。丹敦因为主张妥协与温和,被罗伯斯庇尔处决了;马拉则被吉伦特派的女特务暗杀。革命力量的削弱,给右派革命势力以可乘之机,终于出现了热月九日的政变。

    罗伯斯庇尔被捕那天的时间是1793年7月27日17时30分。在他被押进监狱不到一个小时的时候,革命群众的队伍冲进了监狱,人们将他接到市政厅。雅各宾派高呼着口号:“消灭卖国贼!罗伯斯庇尔万岁!”到了晚上8时,被捕的雅各宾派领袖们全部回到了市政厅,市政厅广场上聚集了许多武装的群众。如果此时罗伯斯庇尔马上组织起义,可能还有胜利的希望,但是他犹豫了。

    反革命力量很快组织了起来。半夜时分,议长对他的武装首领宣布了血腥的命令:杀死所有革命党人。凌晨2时,他们包围了市政厅。一名宪兵首先冲了进去,一枪托击中了罗伯斯庇尔的下颌。罗伯斯庇尔同他的22名战友又被押进了监狱。第二天下午,罗伯斯庇尔等20多名革命人士在没有审判的情况下被送上了断头台。17时,罗伯斯庇尔和他的战友们被处决。

    法国革命史上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这个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革命专政。对于法国资产阶级来说,真正的革命是由一位叫拿破仑·波拿巴的人所领导并取得成功。

    拿破仑成为法国终身执政者

    拿破仑·波拿巴,就是法国议会宣布为法兰西共和国终身执政的拿破仑一世,1769年出生于法国外省科西嘉岛上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少年时期拿破仑就被送进军事学校学习,16岁时就担任了炮兵少尉。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参加了抗击外国干涉军的战斗。1793年12月,拿破仑率军取得士伦战役的胜利,晋升为准将。督政府时期,曾率军击溃巴黎保王党叛乱。为对抗反法联盟,拿破仑任意大利方面军司令,一举击败奥地利。

    1799年11月,拿破仑将军在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史称“雾月政变”。11月9日在巴黎驱散立法团的五百人院(即下院),推翻了由法国热月党人执政的督政府;11月10日,组织新的立法委员会,成立执政府,颁布《共和八年宪法》,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当时的国内国际情势对他非常不利。在国内,诺曼底、布列塔尼和旺代等地保王党的反叛乱活动猖獗;在国际上,法国当时仍然处于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包围之中。

    面对内外敌对势力的威胁,拿破仑采取强有力措施,平息保王党人的叛乱,建立国内和平。拿破仑在平息内乱时采取了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方针。

    诺曼底、布列塔尼和旺代等地的叛乱分子中,许多人是因为宗教信仰的缘故,因对1790年制宪会议通过的《教士宣誓法令》不满而被撤职,遭到监视、逮捕或被驱逐出境。拿破仑公布了《招安法令》,明确区分了十恶不赦的首要分子和受骗的一般叛乱分子,并承认以前政府的一些法律是不公正的,侵犯了公民的安全和信仰自由。法令还保证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宽容政策也扩大到那些拒绝宣誓的教士,他们可以回到法国,甚至允许他们在不会引起反对的地区担任宗教职务。这一招分化瓦解政策对叛乱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

    1799年11月,执政府派代表与叛乱分子谈判,缔结了《第一次停战协定》。该协定一直延长到1800年2月。

    在这期间,一些叛乱头子投降。但与此同时,拿破仑也发布了加强对叛乱分子的武装镇压的公告:“再不能容忍那些没有信仰、没有祖国、堕落为外国敌人的可耻工具的人拿着武器反对法国了。”他命令对叛乱分子们决不能手软。他派布律纳将军和费弗尔将军到叛乱地区,暂时中止了宪法的实施,并且下令枪毙那些携带武器或鼓动叛乱的人。

    在拿破仑招安政策的瓦解和军队的武力讨伐下,到1800年2月底,即拿破仑上台不到三个月,一度十分猖獗的叛乱基本平定。

    在平定国内保王党叛乱活动的同时,拿破仑的目光也在密切关注着欧洲的形势。他曾努力想用和平手段瓦解第二次反法同盟,因为经过八年战争的法国迫切需要和平。1799年12月,拿破仑致信英王和奥皇,提议立即停战媾和。但是,他收到的却是英王让大臣回复的一封奚落拿破仑的信:“如果法国真诚渴望和平,那么,现实和持久的和平最好最自然的保障,就是让法国原来的王室复位。这个王室统治法国已达数百年之久,并使法国国内安享太平,在国外备受尊敬。无论何时,王室统治的恢复将立即排除和平谈判的一切障碍。”

    此时,奥地利又一次成为意大利的主人,正企图从意大利发动对法国的进攻。

    尽管和平的希望破灭了,但拿破仑已经赢得了一些时间。1800年4月,拿破仑已基本平定国内叛乱,骑上战马来到了战争前线。拿破仑看到,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后台是英国,而急先锋却是奥地利。拿破仑要战胜反法联盟,要战胜英国,首先要战胜奥地利。

    拿破仑

    拿破仑赶到前线后,凭借他的军事天才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立刻注意到奥军的一个致命弱点:把一支强大的军队置于敌人可以从后方打击的地方。他马上抓住机会加以利用。

    拿破仑通过制造假象,在奥军后方空虚之处秘密但并非密不透风地建立了一支由新兵和过期服役的老兵组成的预备队,从而使奥军对自己的后方更为放心,以为拿破仑企图迷惑他们以解热亚那要塞之围。

    但与此同时,拿破仑组织了一支真正的精锐部队,秘密而迅速地通过欧洲天险阿尔卑斯山隘道,出现在奥军的后方。1800年6月14日,法奥两军在马伦哥进行了大会战。结果在双方损失都很惨重的情况下,奥军最终败下阵来。

    马伦哥战役之后,法奥和平谈判即开始。谈判一直持续到同年12月,当法军再次于战场上重创奥军并向维也纳乘胜进军时,奥地利才最终于1801年2月接受了拿破仑所提出的相当苛刻的《吕内维耳和约》。

    同时,拿破仑又采取了一个重大的外交策略:利用英俄矛盾,说服俄皇保罗一世放弃了干涉法国内政的意图,并于8月29日宣布对英国所有船舶的封港令,把英国从波罗的海排挤出去。至此,第二次反法同盟实际上已经瓦解,只剩下孤单单的英国。英国不得不放弃战争手段,接受和谈。1801年10月,英法和谈开始,1802年3月两国签署《亚眠和约》。

    拿破仑凭借其杰出的军事天才和政治才能,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并使国内获得了和平。这一切使拿破仑赢得了极高的声誉。1802年8月2日,法国议会作出史无前例的“全民决定”,宣布拿破仑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终身执政。

    《拿破仑法典》

    1804年,法国公布了《法国民法典》,拿破仑在任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时亲自参与编纂了这部法典。1807年和1852年,法国先后将这部法典命名为《拿破仑法典》,以纪念拿破仑对这部法典的卓越贡献。因此,《法国民法典》又称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曾经自豪地夸耀:“我的光荣不在于打胜了40场战役,滑铁卢会摧毁这么多的胜利……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的,会永远存在的,则是我的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的草拟和制定工作,主要是1799年执政官制度确立以后开始的。

    1800年,执政府任命四名法律专家组成的起草委员会负责民法典的起草工作。拿破仑亲自参与《民法典》的起草指导工作,他要求编纂者要“做治理国家的政治家,不要做法律的制造者”。

    法典草案除了交枢密院审议外,还送交法国各法院征求意见,然后分成36个单行本由法国国会通过。在帝国建立后,它们被综合为《法国民法典》,于纪念法国革命纪元十二年的风月三十日,即1804年3月21日,最后以法律的形式通过。

    《法国民法典》分总则:法律的公布,效力及其适用。第一篇:人法,包括民事权利的享有、人格的保护、住所、监护、教养、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婚姻配偶之间的关系、宣告婚姻无效或离婚而解除婚姻。第二篇:物法,即对各种财产权(所有权、用益权和役使权)的规定。第三篇: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即继承、赠予,结婚时授予妻子的财产和债务关系,以及关于各种契约、法定的和约定的抵押、诉讼时效和权利取得的法定期限的规定。肯定了传统罗马法将债务关系分为契约、准契约,不法行为和准不法行为。这部民法典共35章,2 281条,文字简明,逻辑严谨,体系完备。通观这部法典,它所贯彻的基本原则是:自由和平等,契约自由或契约自治,以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拿破仑法典》的问世与颁布施行,在法国乃至欧洲的法律史上起了一个分水岭的作用。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纪元的开始。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的法律称为古代法,而在此之后的法律则称为现代法。

    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法国民法典》正式在法国颁布实施。《法国民法典》的颁布,既是拿破仑夺取政权后的第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他巩固政权的一项具体措施。

    拿破仑远征俄国

    拿破仑从1804年开始到1814年,前后统治法兰西达15年之久。在这15年的统治中,拿破仑体现出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法国革命的成果,后者为他赢得了杰出军事家的美誉。

    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拿破仑打了许多场漂亮仗。比如马伦哥会战,拿破仑在不利的条件下反败为胜,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乌耳姆战役,是拿破仑精心运用“兵贵神速”战略取得成功之战;奥斯特里茨之战,拿破仑令法国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几次大战役均取得胜利,拿破仑决定远征俄国,让沙皇亚历山大臣服于自己。1812年6月,拿破仑亲率60万大军,越过涅曼河,进入俄罗斯控制下的立陶宛。

    法军异常顺利地占领了立陶宛。凭多年的作战经验,拿破仑感到有点不对劲,便下令找几个老百姓来询问一下情况。士兵们左找右找,却一个也没有找到。原来,在法军到来之前,沙皇已下令所有人躲藏起来,使法军如入无人之境。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站在冷寂的荒野中,处境艰难。有将领向拿破仑报告说,他们的物资供应已经短缺了,人员病困交加,部队战斗力已大受影响。下一步该怎么办呢?“继续前进!向斯摩棱斯克进军!到那里彻底消灭俄军!”拿破仑果断地下达了进军命令。

    在斯摩棱斯克,拿破仑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结果有一万二千余人战死。拿破仑看到硬拼不行,命令用大炮射击。拿破仑达到了目的,一阵猛射之后,对方便悄无声息了,法军争先恐后奔入城内。进城之后,他们才发现,没有一个敌人伤亡。原来,俄军又安全转移了。法国官兵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拿破仑决心孤注一掷,在物资供应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命令部队继续东进。

    1812年9月7日,拿破仑在波罗金诺地区与俄军相遇,波罗金诺是距莫斯科一百多千米的一个小村庄,村庄虽小,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这里是通向莫斯科的大门。拿破仑了解到这里的地形后,便投入了大量兵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它。在13万兵力的法军和600门大炮的强大攻击下,波罗金诺成了拿破仑的囊中之物。

    就在法军将士欢庆胜利时,俄军位于村南的箭头堡阵地却钻出一门门大炮,一颗颗炮弹飞落法军阵地。拿破仑立即命令手下一名将领去侦察敌人的情况,及时报告。不一会儿,那名将领回来了,他禀报说:“报告陛下,情况已经摸清。那里共有12万俄军,其中有8.5万名是后援部队。还有300门大炮。”

    俄法双方的炮战开始了。法军将400门大炮全部动用起来,俄军则用他们的300门大炮还击。一阵射击之后,拿破仑看到俄军火力明显减小,认为时机已到,就命令部队冲入俄军阵地。法军个个高呼着向箭头堡扑去。俄军也不甘示弱,对准法军猛烈开火,结果法军成批地倒下。但是,由于法军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俄军,尽管伤亡惨重,最终仍然冲进了箭头堡,击败了残余俄军,俄军守堡士兵全部阵亡。俄军主帅巴格拉基昂迅速调集8.5万后援部队增援,面对法军,巴格拉基昂身先士卒,命令俄军坚决夺回箭头堡。俄军在炮火的掩护下,终于又夺回了箭头堡。

    在一天的战斗中,法军共有八次夺得箭头堡,俄军奋力反扑,又八次夺回箭头堡。到傍晚时分,拿破仑重新组织兵力,作第九次争夺,俄军也积极组织有效的反击。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巴格拉基昂的身旁,巴格拉基昂血流如注,慢慢地倒了下去,再也没有爬起来。法军趁势攻入箭头堡,俄军最高统帅库图佐夫下令部队撤退。这次争夺战终以法军的胜利而结束。

    1812年9月14日,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率领下,攻进莫斯科。但库图佐夫已下令全城撤退,把一座空城留给了拿破仑。法军虽然占领了莫斯科,但随着冬天的到来,本来就已十分短缺的军需物资这时更加紧张。10月18日,俄军又袭击了法军,打死打伤法军三千余人。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感到,他的部队已不堪一击,已经无力再继续占领俄国了。所以,他于10月19日率11.5万残兵从原路返回。回国途中,又不断遭到俄军伏击,加上天寒地冻,士兵们成批地死去。11月29日,在过一座桥时,士兵与随军家属互相争抢过桥,又有1.2万人掉入河中淹死。12月中旬,拿破仑终于离开俄国,但原来的60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了2万瘦弱的士卒。

    拿破仑这次远征俄国,遭受了重大损失,他所领导的军事行动最终因各国势力的反对而惨败。

    维也纳会议

    对于拿破仑来说,1812年远征俄国时遭到俄国军队的激烈抵抗,给他的统治事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1814年4月初,拿破仑一世被迫退位,从此退出了欧洲政治舞台,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小岛。波旁王朝复辟。数十万反法联盟大军雄踞在法国首都巴黎等地,使法国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和不安。同年6月,波旁王朝任命塔列朗为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临危受命,上任伊始,便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力求改变法国的险恶处境。

    同盟国挟军事上胜利之威,完全可以向法国索要巨额战争赔款,或者干脆瓜分法国,使这个从前曾傲视欧洲列强的霸主在欧洲版图上消失,因此,塔列朗主动提出与各同盟国谈判,以缔结和约。

    塔列朗本人多年来同拿破仑一直有私怨,这一点恰好成了他的某种资本,使他能够以同盟国“朋友”的身份讨价还价。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同盟国内部矛盾重重,都想实现势力上的均衡。俄、普两国私怨已久,俄国并不希望法兰西灭亡,相反,它需要一个国力相当的法国同日益强大的普鲁士相抗衡。

    塔列朗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化被动为主动,于5月底与同盟国草签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法国仍保留1792年疆界内的领土。塔列朗上任后的第一个外交奇迹出现了:作为战败国的法国,竟然既不割地,又不需赔款。

    6月份,同盟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商议瓜分法国放弃的殖民地的问题。在此之前,普鲁士已经表露出了对法属萨克森王国的极大兴趣,而俄国更是对拿破仑征服的华沙公国觊觎已久,所幸的是由于英、奥等国竭力抵制,俄、普两国的图谋未能如愿。

    塔列朗敏锐地意识到,维也纳会议极可能削弱法国的实力,使法国被挤出强国的行列。他决计再度出马,挫败各战胜国削弱法国、扩大各自势力范围的野心。塔列朗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替路易十八起草了以阻止普鲁士吞并萨克森王国及俄国吞并华沙公国为核心内容的文件,亲自带到维也纳会议上。

    英国向来主张欧洲列强保持势力均衡,每每以仲裁者自居,实际上是想坐山观虎斗,自己从中谋取利益。沙皇俄国的扩张野心,使英国既恼火又惶惶不安。塔列朗觉得他已找到了维也纳之行的突破口。他首先同英国外交大臣喀斯尔雷在巴黎会谈,两人就阻止俄国吞并华沙公国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塔列朗注意到,同盟国在挫败了他们共同的敌人法兰西帝国后,相互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加深。所以他率领法国使团抵达维也纳后,便不停地往返穿梭于各国使团之间进行回旋,千方百计想搞垮这个拿破仑用枪炮未曾动摇的反法同盟。而同盟各国也都不愿失去法国这个将来的盟友,因为对他们来说,目前最大的威胁是企图称霸欧洲的俄国。

    由于塔列朗的努力,原本旨在削弱法国势力的维也纳会议,竟然转向对波兰、萨克森领属问题讨价还价。而法国也居然跃身成为这场“买卖”的平等的“竞价”者。在会议上,塔列朗扮演了维护小国王权、反对列强瓜分的骑士角色,他振振有词地提出了三点声明:第一,法国只承认所有成员国都参加的会议通过的决议;第二,法国愿意看到波兰回复到1805年或1772年的状态;第三,法国反对对萨克森王国的分割。

    沙皇亚历山大对塔列朗的声明十分恼火,二人在会议上展开了激烈交锋。亚历山大自恃他的20万大军已经占领了波兰,拒不退让,并扬言要由俄国自己来处理波兰的问题。而普鲁士也不甘落后,干脆出兵萨克森,企图构成既成事实。俄、普两国的举动,使欧洲各国的关系再度紧张起来,大有爆发战争的危险,而这种局面正是塔列朗所期望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他一手导演的。

    塔列朗借口俄、普野心未泯,便向英国外交大臣喀斯尔雷建议成立英奥法同盟,一致对付俄、普两国的扩张。喀斯尔雷见事态越来越严重,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并且提出由他来起草条约草案。英、奥、法三国同盟的条约规定:三国一致行动,保障《巴黎和约》的实施;三国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遭受别国武力进攻时,立即互相支援;三国建立军事委员会,防止俄国对西欧的进攻。

    此后,维也纳会议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先前的四国会议变成了五国会议,因为英、奥坚持邀请塔列朗参加四国讨论每一个问题的会议。应该说,这是塔列朗的胜利,同时也是法国的胜利,塔列朗以平等的身份出席会议,至少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议中对法国的不利因素。

    由于塔列朗超凡的外交才能,在维也纳会议结束几个月后,反法同盟就自行瓦解了,法国重新挤进列强的行列。萨克森王国虽被普鲁士吞并了一半,但仍作为独立国家而充当着法国与它的世仇普鲁士之间的缓冲国,普鲁士企图吞并整个萨克森王国的目的终于落空了。

    滑铁卢战役

    正当欧洲各国首脑在维也纳召开和平会议时,第二年3月,拿破仑却从厄尔巴岛潜回了巴黎。这一次,拿破仑只率领1 500人和几门大炮,分乘几艘船只,就在法国海岸登陆。复辟后的波旁王朝闻讯后,妄图阻击。双方在拉缪尔村遭遇。拿破仑跳下战马,率领他的士兵大摇大摆地向对方走去。他边走边向波旁王朝的士兵说:“你们当中有谁想打死自己的皇帝那就开枪吧!”士兵们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纷纷放下枪,簇拥到他的身边。沿途的农民听说拿破仑来了,激动地哭着呼喊:“皇帝万岁!”拿破仑在前呼后拥之中率领部队前往巴黎,连王宫的卫队都阵前倒戈,路易十八闻风逃走。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便在巴黎重新组织起资产阶级政府,重登帝位。

    两个月后,欧洲各国拼凑起反法同盟,共同围攻巴黎。拿破仑率领12.5万大军迎敌。在突破了普军阵地、打败了英国军队后,战线推进到比利时边境滑铁卢,与盟军展开了大决战。

    决战双方当时的形势是:盟军占据了一个山头,处于居高临下之势;法军位于山下,处于仰攻之势。但这些不利的战地因素,对于久经沙场的拿破仑来说不算什么问题。6月17日晚,拿破仑制订了进攻计划:18日凌晨6时发起总攻,中午结束战斗。然而,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17日夜晚,滑铁卢地区下了一夜大暴雨。这场大雨,使道路低洼之处雨水淤积,大炮和弹药也被淋湿,总攻的时间只得推迟到上午11时半进行。炮兵是战役胜败的关键,法军艰难地推着炮车前进,不断地陷进泥水之中,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虽然这样,拿破仑还是突破了联军几道防线。由于总攻时间的推迟,盟军的支援部队赶到了滑铁卢。普鲁士的比洛军团立即投入战斗,攻占了法军的右翼阵地。这时居高临下的英国将军威灵顿率领同盟国联军向山下进攻,法军腹背受敌,一直激战到深夜,终于瓦解,一败涂地。

    滑铁卢战役后,反法联军向刚成立的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拿破仑离开法国。临时政府接受了联军的条件,但谁都知道,拿破仑岂肯自动认输。正在这时,有人想起了与拿破仑有特殊关系的欧仁妮·德茜雷·克莱德。欧仁妮是马赛绸缎商之女,年轻时和拿破仑热恋过。由于政治上的需要,拿破仑最终与寡妇约瑟芬结了婚,得知此消息后的欧仁妮痛不欲生。当她投河自尽时,被拿破仑手下的贝纳多特元帅救起,后来二人结成伉俪。在一系列的事变中,贝纳多特成了反法同盟国之一的瑞典的王位继承人,欧仁妮也成了未来瑞典的王后。虽然如此,拿破仑对过去的恋人依旧一往情深。当欧仁妮出现时,拿破仑激动不已,但当他理智地看到一个反法联军和临时政府的说客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

    欧仁妮没有为自己的使命所左右,她抚慰了拿破仑的心,复苏了他久已泯灭的良知。他清楚地看到,自他掌权以来,法国大革命的物质成果已被他挥霍一空。20年的战祸,已使300万国民丧生,如今的法国遍体鳞伤,人民疲惫不堪,大家都无法再承受更大的苦难。理智终于战胜了妄想,当欧仁妮伤心地离开他的时候,拿破仑决定放弃最后一搏,甘愿到圣赫勒拿岛了此余生。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病逝。“滑铁卢的拿破仑”今天也成为了英雄末路的代名词。

    无产阶级革命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西欧占统治地位。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或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急剧提高,同时使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开始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从而使无产阶级日趋贫穷,并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自身生活状况不断恶化,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严峻形势下,无产阶级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马克思奠定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基础

    1815年5月,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一个律师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他的母亲是荷兰人,贤淑善良。

    20岁时,父亲把马克思送到了当时著名的波恩大学去学习法律。马克思到了波恩大学后,发现波恩大学已经没有良好的学习气氛,于是第二年转入柏林大学学习。柏林大学在当时不仅学习气氛浓厚,而且在思想学术领域也都处于领先地位。这让马克思十分满意。

    马克思

    在柏林大学上学时,马克思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兴趣也非常广泛。除哲学外,历史学、文学、数学以及外语等,马克思都努力认真地学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841年,马克思在大学毕业之际,完成了一篇哲学论文,他试图以哲学来改造世界,论文系统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此时的哲学观点、理论建树和思想内涵,这表明马克思已成为献身人民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也正是因为这篇论文,马克思被授予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主编。上任后,马克思正好借《莱茵报》来宣传革命思想,所以《莱茵报》成了他进入社会后进行革命工作非常重要的阵地。

    马克思刚刚工作,就遇到了有名的“林木偷盗案”。在德国西部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这里的居民都可以在这些地方砍柴、放牧。后来,一些贵族地主霸占了这些森林和草地,不少居民想到山林中去拾柴草,却被指控为“偷盗”。广大居民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普鲁士政府只得认真审议这些事情。可是,他们只为贵族地主考虑,审议结果竟是:“居民们的行为确为偷盗。如果再继续下去,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这引起全国民众对议会的反感,人们纷纷谴责议会的不公平处理。马克思也是义愤填膺,他在《莱茵报》上写了许多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文中严厉抨击了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积极维护农民的利益。

    普通民众当然欢迎马克思的这些文章,他们争相购买《莱茵报》。马克思刚开始到《莱茵报》时,其发行量不到800份,几个月之后,已发行3 400份,是原来的四倍多。看到马克思在《莱茵报》上所发表的文章,普鲁士政府立刻派人查封了《莱茵报》,迫使它停止印刷。马克思因此辞去了报纸主编的职务。

    28岁时,马克思离开德国,来到了巴黎。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不知疲倦地到工人家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要求,还经常参加工人组织的秘密会议。由于切身参与工人的活动,马克思清楚地看到,要使工人阶级翻身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全面提高全人类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进而建立一种更完善、更理想、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同时,马克思又认识到,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就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资产阶级专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奋斗。

    1844年2月,马克思参与创办了《德法年鉴》杂志。他在这本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的杂志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文章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阐述了依靠工人阶级推翻剥削制度、建立平等社会的思想。他又指出,要建立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必须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以后,革命者真正找到了革命的理论,并以此指导革命实践。而马克思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革命的实践当中去,最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

    亲密战友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生于德国西部莱茵省的巴门市。他的父亲是资本家,开办了一间纺织厂,性情暴躁专横。恩格斯中学未毕业,父亲就强迫他停学,让他去学习经商,希望儿子将来能够继承自己的产业。18岁时,恩格斯被送到德国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不来梅一家大贸易公司工作。到了不来梅,恩格斯除了工作之外,继续努力地学习。读书使恩格斯接受了不少新的思想,他阅读了许多国家的进步书刊。在工作中,他看到那些拼命劳作的工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收入却少得可怜,这使他对工人充满了同情之心。

    由于恩格斯刻苦学习,两年后,他能说英、法、意、西班牙、希腊、拉丁等十几种外语。1841年,恩格斯参军了。在部队里,他经常到柏林大学旁听,还发表了几篇理论文章以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唯心主义的神学观。

    1842年9月,恩格斯拜见了正在科隆主编《莱茵报》的马克思,二人进行了简短交谈。

    恩格斯

    1842年11月,恩格斯被父亲指派到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去考察。在曼彻斯特,恩格斯发现英国工人为了自由、平等、幸福,长期与资产阶级作着斗争。当时,几百万工人正在组织集体签名,要求英国议会批准通过《人民宪章》,让每个工人都有选举权。恩格斯也积极地加入他们的斗争行列,与他们一道争取工人的平等权利。恩格斯每天都去访问工人,了解他们的斗争情况、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思想和愿望。通过实际接触,恩格斯完成了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并把它寄给了当时任法国《德法年鉴》主编的马克思。

    阅读了恩格斯的文章,马克思认为它准确反映了工人的斗争、生活,并且能够及时地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就把它刊登在《德法年鉴》上。他又给恩格斯回信说,希望他能再详细地反映英国工人阶级所面临的问题。不久之后,恩格斯又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在这本书里,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指出:“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彻底解放,就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推翻由资产阶级所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

    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再一次见面了。他们一起谈工人运动,一起讨论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并合作出版了《神圣家族》一书。在书中,他们阐明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的思想。

    在以后的工作中,恩格斯成为了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二人以不朽的学说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共产主义者同盟

    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从而使无产阶级日趋贫困,并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了世界上首次经济危机。资本家为了摆脱危机,便关闭企业,解雇工人,工人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工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同资本家展开了坚决斗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两次爆发工人起义。1836—1858年,英国掀起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这些斗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开始觉醒,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接着,在伦敦、巴黎、哥本哈根、科伦、汉堡、爱北斐特、基尔、莱比锡等地相继成立了分支机构。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成立,为促进各国社会主义者的密切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作出了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各国工人组织的交往过程中,十分重视伦敦的正义者同盟。这个组织是由工人、手工业者和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清除魏特林主义、蒲鲁东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等各个流派错误思想对同盟的影响,是改造同盟、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针锋相对地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必须首先夺取政权;在阶级社会中,对抗性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下,正义者同盟的成员们逐渐放弃了魏特林主义和蒲鲁东主义,认清了它们的危害,开始信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一致要求改组正义者同盟,并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该同盟。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秘密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恩格斯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代替正义者同盟的“人人皆兄弟”的口号。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国际无产阶级组织。

    在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共产主义者同盟需要一个正确的纲领来指导。恩格斯曾经先后起草了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二者都是以问答体的形式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现实斗争中一些重要问题。但在恩格斯看来,那也只不过是纲领的草案。1847年11月,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面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并在激烈的争论中批判了各种错误的观点,统一了大会的思想,最后他们受委托为同盟写出一个战斗的共产主义的宣言,这就是后来流传世界各国,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方向的《共产党宣言》。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并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有引言和正文四章。引言勾画了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图景,描述了共产党人成长的进程,以及发表《共产党宣言》的目的。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着重论述了阶级斗争的学说。本章指出,自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然后,论述各个历史时代阶级斗争的状况,说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提出一个原理:“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发展为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最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本章还详细分析了资产阶级产生、发展的过程。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它的伟大历史使命,说明它是现代社会中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阶级,只有它才能团结和领导广大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放全人类,最终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它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党的任务是“使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尽可能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采取措施逐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逐步消灭城乡的对立、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第二章里,马克思、恩格斯还就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解决所有制、变革全部生产方式问题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同时指出:“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

    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深刻分析了这些思潮的社会阶级根源与其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从而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被资产阶级打败了的英、法封建贵族,也打出“社会主义”旗号,而这种“封建的社会主义”其实质则是梦想复辟封建制度。“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分化、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所鼓吹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要恢复中世纪的小手工业和小农经济。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就是代表德国小市民利益的德国著作家们所贩卖的“社会主义”,他们既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又反对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起着一箭双雕的作用。以上这些,统统被马克思、恩格斯归结为“反动的社会主义”。

    所谓“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则是资产阶级中想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从而维持生存的一些人的理论。他们鼓吹改良,企图使工人阶级放弃政治斗争。

    至于“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映。他们虽然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并对之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而且也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但他们并不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是幻想通过“示范”作用,甚至使上层人物“发善心”等去实现其理想社会,而拒绝一切革命斗争。因此他们的主张具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阐明了共产党的基本策略思想。“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决不放弃对错误思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这些策略原则要求党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必须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前斗争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在斗争中既要联合其他革命党派,支持一切革命运动,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阶级意识。

    《共产党宣言》在结束时,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还附有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所写的七篇序言,这些序言或是重申了《共产党宣言》的性质,回顾了《共产党宣言》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或是精辟地论述了贯穿本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或是根据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经验作出一些重要的补充和修改。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平最主要的著作,这部传世之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文献。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直到马克思逝世为止,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这部伟大作品的写作。

    为了写这本《资本论》,马克思广泛阅读有关的文献和资料,做了大量的摘录、笔记,还深入研究了许许多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研究工作十分繁重。仅仅在1857年10月到1858年5月写出的手稿,也就是后来的《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初草稿就是六七十万字。而现在我们见到的马克思在各个时期写的经济学手稿,字数大概要以千万计。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最明显地体现在《资本论》的研究、写作和出版、翻译、修订、编辑、整理等一系列无比浩繁的工作当中。恩格斯在相当长的时期从理论上、物质上和精神上给马克思以全力的、无私的支援。只有恩格斯才最了解这部著作对科学的发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会起多大作用,恩格斯是马克思在探讨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当之无愧最权威的顾问。

    恩格斯不仅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素养,而且他还直接经营工商企业,具有丰富的经济知识,经常向马克思提供有关经济过程的实际资料。他们两人互相探讨《资本论》中各种问题的通信就有近百万字。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几十年间,经常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还受到过家庭变故的沉重打击,恩格斯则始终如一地给他以巨大的援助和鼓励,使马克思终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工作。马克思后来在一次信中对恩格斯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恩格斯不仅参加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的准备工作,后来又陆续整理出版了第二卷和第三卷,并参与修订、翻译等等。这部著作不仅卷帙浩繁,而且内容十分复杂,完全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工作。正如列宁后来所作的评价:“这两卷《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著作。”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巨著,它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可以用马克思在此书初版序言中的话来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就是说,《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资本论》的创作目的就是要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于1867年出版,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商品和货币,第二章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章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第四章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五章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进一步研究,第六章是资本的积累过程。1873年经马克思修订后出版的德文第二版,调整了原先的篇章结构,把章改为篇,把工资问题从第五章中划分出来独立成篇,总共为七篇;把原先的节改为章,共25章。此外,现行的第一卷还收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写的七篇序言与跋,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阶级性和方法等问题,也是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病逝,使他未能最终完成这部巨著的续写和修订工作,因此《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整理工作就完全落在了恩格斯的肩上。恩格斯没有辜负亡友的嘱托和世界无产阶级的期望,前后花了将近12年的时间,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终于在1885年7月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在1894年12月,也就是他逝世前五个多月,《资本论》第三卷出版。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法国首都巴黎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在革命后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英勇尝试,它是19世纪中期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不可调和的产物,它第一次给了资本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巴黎公社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的资本主义全面走向衰落。

    路易·波拿巴于1852年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到60年代后期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加剧。波拿巴政府为转移国内视线,巩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同时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防止出现一个新的强大的德国,便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然而,法军在战争中惨败,9月2日,在色当战败的路易·波拿巴率军向普鲁士投降。巴黎人民愤怒了,9月4日发动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特罗胥将军为首组成的“国防政府”执掌政权。“国防政府”也是一个无能政府,它奉行对内镇压、对外投降的政策。9月18日,德军包围巴黎,“国防政府”不战而降。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称帝,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1月17日,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继续执行特罗胥政府的内外政策。1月28日,法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在巴黎的法国军队,除一个师外,其余全部自动解除武装成为战俘。2月26日,梯也尔与俾斯麦签订了预备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三年内赔款50亿法郎。

    1871年3月1日,德军入侵巴黎。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政策令巴黎人民大失所望。从普法战争开始,巴黎劳动群众备受民族屈辱,饱受饥饿与失业的痛苦。巴黎群众最初对9月4日的革命充满幻想,表示支持“国防政府”,挽救祖国危亡。然而,随着资产阶级政权日益暴露其反动实质,劳动群众逐渐认识到必须推翻政府,建立自己的政权。10月底之后,群众要求建立公社的呼声进一步高涨。

    1871年3月15日,国民自卫军选出了中央委员会,成为领导群众的组织。梯也尔政府签订和约后加紧准备内战,不断向巴黎增兵。3月18日清晨,梯也尔政府出动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企图夺取巴黎国民自卫军的417门大炮,逮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成员,从而引燃了巴黎武装起义的导火索。当晚,国民自卫军就控制所有政府机关,梯也尔政府成员及其军队、警察和官吏仓皇逃出凡尔赛。

    以工人为主体的国民自卫军是巴黎武装起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它的中央委员会成为事实上的临时革命政府,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大量工作。但它的主要失误在于,没有抓住有利时机乘胜进军凡尔赛和坚决镇压反叛势力,而是急于把权力移交给刚刚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尽管如此,1871年3月26日举行的公社选举,仍然是一次无产阶级主持的、真正民主自由的、其结果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的创举。选举以不记名的民主方式进行,投票共28.7万张,包括4月16日补选的委员在内,共选出公社委员89人。其中工人和知识分子六十余人,职员约十人,此外还有军官、资本家、小商贩与职业革命家。

    巴黎公社的主要政策内容是,力求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公社委员会宣告巴黎公社为法国现今的唯一政权,凡尔赛及其附庸发出的命令、通告一概无效。公社委员会取缔旧警察机构,废除征兵制,国民自卫军为唯一的军事力量,并对法国司法、邮政等机构进行改组改造。

    巴黎公社力求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方面作出了重大尝试。公社设立执行、军事、财政、司法、治安、劳动与交换、粮食、教育、社会服务、对外联络十个委员会,作为新的政权机构,执行以前各部门的职能。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管理国家。公社委员由普选产生,可根据选民要求随时撤换。成立公社委员调查委员会,对公社委员进行监督,防止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变成人民的老爷。公社在所有制、分配、管理和劳动立法方面开始进行某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或倾向的改革试验。例如,通过了将逃亡业主遗弃的工场转变为工人协作社的法令;改变薪金收入高低悬殊现象,实行保持合理差别的劳动报酬制度;批准经工人讨论通过的章程,开始劳动者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试验;制定保护工人直接利益的劳动立法等。此外,公社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证军需民用,同时进行了教育改革。

    巴黎公社的成立,给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以梯也尔为代表的反动阶级,无法容忍人民政权的存在。当梯也尔逃窜到离巴黎18千米处的凡尔赛时,手下的残兵败将才两三万人,根本无法同巴黎的起义力量对抗。巴黎公社成立后,他不惜与俾斯麦勾结,跟普鲁士侵略者一起来扼杀公社。俾斯麦释放了在色当等地投降的十万名法军俘虏,还允许梯也尔的军队通过普军阵地,从北面进军巴黎。

    从4月2日起,公社战士与凡尔赛政府军在巴黎近郊展开了激战。4月8日,凡尔赛政府与德国代表在卢昂达成协议,由德方释放十万名法国战俘以补充法国军队,而公社在第一线作战的全部兵力还不足二万人。5月8日,政府军开始炮轰巴黎城。5月10日,法德达成秘密协议,允许凡尔赛军越过德军防线进攻巴黎,德军对巴黎实行封锁,切断粮食供应。5月21日,凡尔赛军由公社的内奸迪卡特尔指引从圣·克卢大门攻入巴黎城区,公社开始了悲壮的流血周。5月21日至22日,凡尔赛军队已占领巴黎的三分之一。5月23日,凡尔赛军队占领蒙马特尔,公社战士与之进行街垒战。5月27日下午4时,5 000名敌人向不到200名公社勇士据守着的拉雪兹扑来。掩护公墓的一座街垒很快就陷落了。勇士们的炮弹早已打完,他们以大炮为掩体,用步枪射击敌人。傍晚时分,公墓的大门被炸开,敌人冲进了公墓。战士们等敌人逼近时,就在坟墓间同他们展开白刃战。身负重伤的战士勇猛地抱住敌人,一起滚进被炸开的坟穴里。最后的一批战士,在一堵墙前惨遭杀害。

    5月28日,公社战士余部进行最后的抵抗。凡尔赛军队在占领巴黎前后对公社社员进行了血腥镇压,共有十万余人惨遭杀害,六万余人被投入监狱或流放。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失败了。

    导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广阔空间,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尚未成熟。而在法德议和后,力量对比于公社十分不利。第二,公社革命未能取得外省革命运动的有力配合,亦未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孤军奋战导致最后失败。第三,公社自身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出现了严重失误。公社委员会内部在作战紧要关头出现重大分歧,在5月中旬甚至一度濒于分裂。因此,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虽然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了,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创建新社会的有力尝试。巴黎公社标志着19世纪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达到了新的高峰。

    俄国革命

    俄国位于欧洲的边缘,由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大块缓冲地带构成。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俄罗斯人的历史经历完全与其他欧洲人不同,他们所发展起来的文化也相应不同。1904年,日俄爆发战争,这场战争为1905年的俄国革命准备了舞台。

    彼得一世建立俄罗斯帝国

    第一个俄罗斯国家是公元9世纪以基辅公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早期的俄罗斯国家不仅越过黑海与拜占庭进行贸易往来,还越过波罗的海和西北欧有大量的贸易交往。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17世纪时,尤其是1682—1725年在位的沙皇彼得大帝,大大加快了俄罗斯西方化的进程。

    1682年,彼得刚即位,他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娅借助兵变上台执政。彼得被迫和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七年以后,彼得长大了。索菲娅意识到,彼得是个危险的对手。1689年8月,她发动兵变,欲废掉彼得,但是阴谋失败,索菲娅被软禁起来,彼得登上帝位,世称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亲自执政的俄国,经济落后,国力贫弱,彼得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有出海口,有了出海口,就等于打开了通向西欧的窗口。1695年1月,彼得一世亲率三万大军进攻土耳其,企图占领亚速海。由于没有海军,加上战争缺乏后勤支持,这次远征失败了。但彼得大帝并不灰心,他用一年多时间建立了一支舰队。1696年春天,30艘俄国战舰出现在亚速海上,俄军水陆并进围攻亚速城堡,土耳其战败,亚速海落到了俄国人手中。

    占领亚速海以后,彼得一世尽全力治理国家经济。几年后,俄国逐渐富强起来,彼得又开始为俄国寻取出海口,首要的进攻目标就是瑞典。1700年秋,彼得一世率领三万大军从莫斯科出发,两个月后到达瑞典城堡纳尔瓦。彼得等队伍集结完毕,立即下令围攻。一连猛攻了两个星期,俄军的炮弹都快打完了,纳尔瓦依然在瑞典人手里。几天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指挥一万多名瑞典军人,首先击败俄国的盟友波兰和丹麦,然后来到纳尔瓦,增援被围的瑞典军队。

    北欧的冬天异常寒冷,俄军在纳尔瓦激战了将近一个月,后边的粮食又供应不上,俄军上下怨声载道。瑞典军队在凌晨时分突然发动攻击,俄军立时乱作一团,被瑞典军队的大炮轰炸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战斗结束后,俄军几乎全军覆没,大炮和各种武器全被瑞典人缴获,彼得一世侥幸逃出包围圈。

    回国后,彼得一世发誓重建俄国军队,彻底打败瑞典。首先他在国内进行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权。为了购买武器装备,他把赋税提高了4倍,还增加了各种新的税收。他又下令全国每25户农民出一名终身服役的士兵,这样很快重建了一支拥有20万人的陆军。他命令每三座教堂交出一口大钟,很快就铸造了300门大炮。他还命令每一万个农民要缴纳一艘战舰的钱,然后又征集工匠建造船只,迅速地造了四十多艘大船和二百多只小船,建立了俄国第一支海军舰队——波罗的海舰队。

    1702年,彼得一世指挥强大的俄国军队向波罗的海进军。这一天,他们包围了纳尔瓦附近的尼恩尚茨堡。几十门大炮整整轰击了一天,瑞典军队抵挡不住举手投降,俄军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攻下尼恩尚茨堡后,彼得率领军队攻占了吉诺特要塞、纳尔瓦城堡,瑞典全线溃败。

    在征服瑞典后,彼得一世成功夺取出海口,打开“面向西方的窗户”的目标完成了第一步。然后,他在涅瓦河口附近的科特林岛上修建要塞卡朗施塔特,在叶尼萨利岛上建立彼得保罗要塞。1712年,彼得将彼得保罗要塞建成为一座新城市,取名圣彼得堡,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

    1721年,俄国和瑞典签订和约,俄国占领了瑞典芬兰湾、里加湾沿岸的土地,从而成功解决了北方出海口问题。

    1721年10月,俄国改称“俄罗斯帝国”,彼得一世被国人尊称为“全俄国的伟 大皇帝和祖国之父”。

    普希金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基

    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普希金从小就由农奴出身的奶妈照料,经常听奶妈讲述民间故事和传说,因此深受民间口头文学创作的影响。1811年,他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并和一些十二月党人接近。

    学生时代起普希金就开始写诗。他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早在青年时代,他就为反拿破仑战争的爱国激情所鼓舞,并受到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思想影响,写了不少如《自由颂》、《童话》、《致恰达耶夫》、《致普柳斯科娃》、《乡村》等反对专制暴政、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这些诗作都具有浪漫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十二月党人的革命理想和决心。

    普希金的政治诗当时在进步的贵族青年中间广为流传,对解放运动起了促进作用,也因此引起了沙皇的恐慌。亚历山大一世曾恨恨地说:“我们应该把普希金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他弄得俄罗斯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所有青年都在背诵这些诗。”由于皇村学校一些教师的说情,普希金才免于被流放西伯利亚,而被放逐到南俄。从1820年起,普希金在南俄生活了四年。在南俄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联系更为密切,结识了“南社”的领导人彼斯杰尔,参加了他们的秘密集会,并写了号召反对农奴制、杀死暴君的著名诗篇《短剑》。此外,还写了《囚徒》、《致大海》,以及一组叙事长诗《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茨冈》等不少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作品。

    普希金

    长诗《茨冈》是诗人过渡到现实主义创作以前的最后一部浪漫主义叙事诗。它写的是贵族青年阿尔哥同城市“文明”社会发生冲突,因“衙门里要捉他”而出走,到了茨冈游牧人中间,和他们一起流浪,并同茨冈姑娘真妃儿结为夫妻。但两年后,阿尔哥和茨冈人发生了新的冲突。他发现真妃儿另有新欢,于是怀着报复心理杀害了真妃儿和她的情人。阿尔哥这种凶残的行径,遭到茨冈人的唾弃,他孤零零地流浪在草原上。长诗大量描写了茨冈人的生活,表现的却是俄国贵族青年寻找出路的主题。诗的前半部写阿尔哥对城市社会的厌恶,希望“回到自然”,在茨冈游牧群中自由自在地过日子。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情调把茨冈人的生活理想化,用以对照城市文明的虚伪,增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力量,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惯用方法。但诗人也揭示,一个贵族阶层的知识分子想脱离本阶层,摆脱本阶层的传统影响,同以劳动为生活基础的普通人融为一体,这是很困难的。诗的后半部暴露了阿尔哥由于贵族阶层的思想习惯所养成的个人主义劣根性。诗人用老茨冈纯朴的原始民族的美德同阿尔哥的利己主义两相对照,深刻地揭露了阿尔哥私有欲的贵族阶层本性,所以长诗后半部也是对贵族社会的批判。长诗展示了阿尔哥性格的复杂和矛盾,他作为19世纪初俄国贵族青年的形象具有很典型的意义。

    1824年,诗人因和南俄总督发生冲突,被放逐回父亲的领土米哈依洛夫斯科耶村,过了两年幽禁的生活。这时他认真研究了俄国历史,搜集民歌、故事和童话,深入接触民间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他创作的内容和民族特点,这对他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1825年,他的现实主义的历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问世。

    《鲍利斯·戈都诺夫》取材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俄国的历史事件。大贵族鲍利斯·戈都诺夫杀害了幼小的皇子季米特里,并于1598年登基称皇。但这个阴谋事件被一个年轻的僧侣葛里戈里得知,葛里戈里于是僭用季米特里之名投奔波兰,在波兰贵族地主的支持下,于1604年起兵进攻莫斯科,推翻鲍利斯,并自立为王。戏剧冲突是在鲍利斯和假皇子之间展开的。鲍利斯厉行苛政,又取消了犹利节,丧失了民心,因得不到人民支持而倒台。假皇子正是利用了人民对鲍利斯的不满情绪而取胜,但他怀着个人野心,引导波兰军队入侵,为一己私欲而背叛祖国,终于被人民看穿真相,最后人民也不再支持他。因此当假皇子登基时,人民不是高呼“万岁”,而是“沉默着”。作者通过历史故事,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人民本质,指出“人民的公意”才是改朝换代的决定因素,这是作者民主主义观点的鲜明体现。剧本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全剧共分23场,地点不断变更,时间跨越七年之久,出场的人物众多,这些都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格式。剧中有很大的群众场面,这在俄国戏剧里还是第一次出现。普希金写作《鲍利斯·戈都诺夫》的时候正是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的年代,剧本肯定了人民是决定历史命运的力量,这正是该剧本意义之所在。这一点正是十二月党人所欠缺的,他们的悲剧就在于脱离人民,害怕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剧本因为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而遭到沙皇政府的禁演,一直到诗人去世后很久,在1870年才首次得以搬上舞台。

    诗人于1826年回到莫斯科,那是在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起义失败以后,刚即位的新皇尼古拉一世为了收买人心而把普希金召回。沙皇曾问普希金,假如起义时他在彼得堡,他将会做什么。诗人明确地回答他,他会站在起义者的行列里。

    在莫斯科期间,由于新皇尼古拉的诱压,普希金曾一度对沙皇抱有幻想,希望沙皇对十二月党人能采取宽大措施。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幻想,写出了《阿里昂》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著名诗篇。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曾称赞普希金是“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国文学始祖”;果戈理称普希金是“俄罗斯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精神唯一的特殊的体现”。

    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俄国文坛纵横驰骋六十余载,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托尔斯泰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雅斯纳雅·波良纳的一个伯爵家庭,后来承袭了爵位。他两岁丧母,九岁丧父,由姑母抚养成人。16岁时,进喀山大学东方系学习,后转法律系,接触到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开始对学校教育不满,于三年后退学,回到故乡经营田庄。托尔斯泰一生的大半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庄园雅斯纳雅·波良纳度过的。

    1851年,托尔斯泰随同服兵役的长兄尼古拉到高加索,加入军队服役。后来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五年后他退役回家。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19世纪50年代初期,陆续发表了《童年》、《少年》和《青年》,组成自传体三部曲,体现了他早期的思想和对创作的探索。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根据自己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的经历和见闻,写成了《1854年12月的塞瓦斯托波尔》、《1855年5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和《1855年8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三篇作品,于1855年至1856年间陆续发表,后来组成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一书。这部军事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战场的日日夜夜,有英勇奋战、气氛高昂的场面,又有流血、死亡等惨状的描写。这是以往的战争小说所没有的,因而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新风,受到了读者普遍的欢迎。小说热烈颂扬了俄国普通士兵与军官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又以对比手法描写了贵族出身的军官平时追求享乐,临阵却胆怯懦弱的本质。

    托尔斯泰185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是根据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行“军事改革”的亲身体验而写成的,有自传性质,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心灵探索和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主人公青年地主聂赫留朵夫,退学后回到自己的庄园。他一大早起来巡视庄园,见到农奴的赤贫和困苦时极表同情,便着手改善他们的处境。但农民们对此并不理解,他们一直猜疑老爷“善言”的背后掩盖着自私的目的和阴险的打算,因而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恩惠。青年地主面对农民在千百年来受压迫生活中形成的对地主的敌意,也感到无可奈何。

    1857年初托尔斯泰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旅行。他非常赞赏法国的自由制度,但在巴黎广场上看见断头台上的一次行刑,却又使他极为反感。他在瑞士卢塞恩时,目赌“文明人”欺侮“下等人”的情景,也大为不满。根据这次游历的见闻,他写成了优秀的短篇名作《卢塞恩》。

    《卢塞恩》这部作品描写的是在瑞士旅游胜地卢塞恩一家大旅馆前发生的故事。一个流浪歌手在门口以他超群的技艺为围观的绅士们献艺,但是歌者唱罢,绅士们却一哄而散,谁也不给一文捐赏。作者对此大为愤慨,便挽起歌手的臂膀走进旅馆豪华的餐厅加以款待,不曾想却惹得绅士们不来进餐,侍者们也不肯供饭。绅士们对流浪歌手的冷漠无情,“文明人”对穷人的侮辱,使他对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虚伪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托尔斯泰怒不可遏地谴责了资产阶级国家:“你们的共和国真是个糟透了的共和国,难道这就是你们的平等?”

    1862年,托尔斯泰同一位医生的女儿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别尔斯结婚。婚后,他开始埋头于文学创作。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接连写出两部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是托尔斯泰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来探索俄国社会出路的成果。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从最初的构思到创作完成,前后历时16年之久。它以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俄奥联军同法国在奥斯特里齐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金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法军溃退等。着重写了1805年至1807年在俄国国外进行的申格拉本战役和奥斯特里齐战役以及1812年在国内进行的卫国战争。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竺豪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家大贵族为主线,在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交替描写中,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小说描写的人物有559个,上自皇帝、大臣、将帅、贵族,下至商人、士兵、农民,反映出各阶级和各阶层的思想情绪,提出了许多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卷帙浩繁(长达130万字)的长篇巨著。

    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作者才开始动笔。这段时期是托尔斯泰一生中精神困顿的时期。最初,托尔斯泰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写作的深入,原来的构思不断被修改。正是由于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小说的重心有了重大的转移,主人公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足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以及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一百五十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且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迷人。小说中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1877年,《安娜·卡列尼娜》首版发行,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在书信中亲切地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

    托尔斯泰晚年写出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复活》。作者的初衷是想写一部以忏悔为主题的道德教诲小说,但在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他六易其稿,不断地修改、扩大和深化主题思想,逐渐转向揭露社会问题;小说篇幅也逐渐扩大,由中篇而长篇,最后成为一部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鲜明批判倾向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它的主题思想就是“要讲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欺骗”,“也要讲专制制度的可怕”。

    《复活》写贵族聂赫留朵夫出席法庭陪审时,发现被诬告杀人并被错判罪名的妓女正是他十年前诱骗过的农奴少女玛丝洛娃,他良心觉醒,开始悔罪,极力为她申冤。上诉失败后,他又陪她去西伯利亚服苦役,最后终于感动了她,两人都在精神和道德上得以“复活”。

    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这几座高峰比肩的俄国作家,当首推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三部冠世绝伦的鸿篇巨制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文学的最高峰。托尔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他耕地、挑水浇菜、制鞋,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他的夫人激烈反对,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他秘密离家出走,1910年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因肺炎病逝。

    日俄战争

    19世纪90年代,俄国将其帝国梦从中亚转移到远东。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几近完成,为俄国的经济扩张和政治扩张提供了新的机会。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俄国以“保护”侨民和中东铁路为由一举出兵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俄国占领东北时曾经宣布只是为了保护铁路,事毕即撤兵,但后来并没有兑现承诺。日英两国感到在华利益受损,因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1902年1月30日,英日两国缔结了针对俄国的《日英同盟条约》。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驻扎在中国旅顺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自此爆发。

    两天前,也就是2月6日,俄国和日本因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地位而断绝了外交关系。2月8日这天,日本趁俄国驻中国旅顺舰队司令斯塔理克中将为夫人的“命名日”举行盛大宴会的时机,偷袭俄军基地。俄军三艘战舰及几十门大炮,转眼间被日军击毁。2月10日,日俄宣布开战。

    日军成功偷袭俄军后,决定乘胜出击,把旅顺口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封锁在旅顺港内,日本陆军主力经朝鲜入侵中国东北,另一支日军由海路在辽东半岛登陆。6月20日,日军总司令部制订出作战计划,由大山岩上将指挥十万余部队马上投入战斗。防守辽阳的俄军约有15万人,由满洲陆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上将指挥。战斗中,俄军连连失利,最后全线撤退。1904年9月4日,日军占领辽阳。三个月后,也就是12月19日,日军占领了旅顺港。旅顺争夺战耗时五个月,它是日俄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日俄双方均损兵折将。

    从7月份开始,日军在大将乃木希典的指挥下,对旅顺港进行疯狂的进攻。俄军构筑堡垒三十多座,炮台六十多座,而且把高压电通到阵地前沿线铁丝网上。乃木希典调来重炮密集轰炸,才摧毁了高压电网。但是俄军设的堡垒、炮台居高临下,几乎弹无虚发。乃木希典气急败坏,下令实行“肉弹攻击法”,就是前面的倒下了,后面士兵再冲上去,但无济于事,丝毫不能攻破俄军的防线。

    除了有利的地形、坚固的工事外,俄国还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马克沁机关枪。这种机关枪一分钟能发射600颗子弹,乃木希典的“肉弹”被马克沁机关枪一排又一排地射杀在俄军的阵地前。几次进攻,日军都被打退,日方被击毙2.5万余人。日本天皇对此非常不满,责令乃木希典只许成功,不许再败。11月26日,乃木希典集中炮火攻击俄军的203高地。上万发炮弹将俄军在高地上的堡垒和掩体几乎全部炸平。失去了203高地,俄军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俄军节节败退。这次进攻,俄军伤亡5 000人,日军伤亡1.7万人并夺取了胜利。1904年12月19日,日军占领旅顺港。

    在1905年3月又丧失沈阳的控制权后,俄国在中国东北大势已去。但它并不甘心失败,因为这些战役并不是决定性的。俄国军队并未受到重创,相反还随着交通的改善而使兵力得到增援和加强。但在海上,日本赢得一场导致和平谈判的绝对胜利。由于目光短浅,俄国人把他们经过整休的波罗的海舰队派往日本。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由29艘作战舰和19艘补助舰组成。舰队横贯三大洋,行程1.8万海里(约3.3万千米),1905年5月27日,到达日本和朝鲜之间的对马海峡。舰队立足未稳时,就遭到在数量和实力上均占优势的日本舰队的攻击。几个小时后,所有俄国舰船要么被击沉,要么被捕获,而日本人仅仅失去了几艘驱逐舰。

    由于这一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之战争在国内不得人心,俄国人准备和平谈判。日本人也需要和平谈判,因为尽管他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他们国内的资源亦因战争而严重匮乏。

    1905年9月5日,日俄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史称老罗斯福)的斡旋下,在美国的朴次茅斯举行和谈,会后,日俄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沙俄在和约中,把攫取的在中国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领土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将俄国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这样,俄国在日本的阻挡下,停下了向远东扩张的步伐。

    日俄战争中,俄国的惨败加速了其国内1905年革命的到来。有历史学家说,日俄战争“是远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确立了日本列强的地位,改变了远东地区的力量对比”。

    流血星期日

    1904年,当日俄战争打响之后,革命在战线后面的俄国内部传播开来。革命的根源在于农民、城市工人和中产阶级对沙皇统治的长期不满。当战场上失败的消息传到圣彼得堡后,忍无可忍的人民再也按捺不住,许多城市发生了反战示威抗议。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积极活动,得到了工人的广泛支持,全国工人都以罢工来发泄心中的愤怒。这使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工厂主们十分恼火,最终发生了1905年1月22日“流血星期日”这一悲惨事件。

    从1月3日开始,有一名叫乔治·加邦的牧师,总是出没在罢工的工人之间,他说:“大家如果前去请愿,一定会成功的!”纯朴的工人相信了加邦的鼓动,都纷纷在请愿书上签字,准备1月22日这个星期天上街游行,向沙皇请愿。布尔什维克党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号召工人不要参加请愿,这里面有重大的阴谋。工人们哪里知道,这个牧师正是警察头子祖巴托夫的密探。

    1月21日晚上,以沙皇的叔父弗拉基米尔和警察头子祖巴托夫为首的军政要员举行了一个秘密会议,决定第二天对游行的工人进行屠杀。

    这个星期日的早上,由一大群工人的父母、妻子和儿女组成的数千人的队伍向圣彼得堡的冬宫行进。中午时分,当游行队伍走到拉尔夫大门前时,一群骑兵突然举枪向人群扫射。工人们顿时乱作一团,眨眼之间,一百多名工人倒卧在血泊之中,大屠杀自此开始。

    反动的沙皇政府前后共纠集了四万多皇家禁卫军,前来镇压游行的队伍。军警们把工人赶到冬宫广场和亚历山大罗夫公园的开阔地带,骑着马,向手无寸铁的工人及其家属们不断开枪。顿时,整个圣彼得堡都弥漫着血腥的气味。

    工人们的鲜血染红了圣彼得堡的街头,同时也擦亮了人们的眼睛。他们纷纷行动起来,赤手空拳与禁卫军抗衡。可他们哪里是禁卫军的对手!不一会儿,整个圣彼得堡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一具具尸体。这个血腥的星期天,一百多人被枪杀,二百多人受伤,史称“流血星期日”。

    星期日惨案使工人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他们流着泪掩埋了同伴的尸体,在交通要道筑起了街垒,拿起武器要和沙皇斗争到底。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城乡,其他城乡的工人、手工业者和农民也发动起来,向封建专制发动进攻。这就是俄国的1905年革命。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全俄国二百多个城市的工人联合起来,成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他们联合工农群众,参加罢工示威活动,把革命的火种传播到全国的每一寸土地。

    1905年俄国大革命

    “流血星期日”事件燃起了第一次俄国革命爆发的火焰。1905年的俄国革命最后失败了,但它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帝国主义时期的第一次革命,它标志着沙皇制度的末日已经来临,标志着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的结束。

    1905年的俄国革命前后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05年1月到10月间,革命热潮刚刚兴起。所有的阶级和势力都站起来反对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农民争夺土地,工人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大学生走出教室,水兵发动政变,所有这些,让世界目睹了整个民族举行罢工的壮观景象。面对此情此景,尼古拉二世屈服了,他不得不颁布了著名的《十月宣言》。这个宣言允诺给予人民言论、出版和集会的自由,而且还准许俄国有一部宪法和一个民选的国民议会——杜马。

    第二个阶段为1905年10月到1906年1月间,起义进入高潮。但是,革命者已开始分裂。主要由中产阶级组成的温和派接受了《十月宣言》,而包括社会民主党人和社会革命党人在内的激进派要求制宪议会而不是沙皇的大臣来制定新宪法。为了达到目的,激进派试图通过组织更多的罢工和骚动来延长革命。此时此刻,政府已强硬起来,1905年9月5日与日本签订《朴次茅斯和约》后,许多军队回国进行镇压以恢复秩序,而从英法获得的4亿美元的适时的贷款为摇摇欲坠的沙皇政府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扑灭了1905年12月22日到1906年1月1日在莫斯科猛烈进行的危险的工人起义。也就在这时,温和派因长期的暴力行为而和激进派关系疏远。因此,到1906年初,革命浪潮的高峰过去了。

    第三个阶段为1906年1月到7月21日,是沙皇政权得到巩固的阶段。政府军除了追缉激进派成员和反抗的农民外,还烧毁整个村庄。5月6日,沙皇政府颁布了所谓的《基本法》。根据这一法律,沙皇被封为专制君主,对行政部门、军队和外交政策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民选的杜马可以与上议院一起分享立法权,但它的预算权受到严格限制。杜马于5月10日开会,拒绝接受《基本法》,并激烈地抨击政府。沙皇一怒之下,于7月21日宣布解散杜马。杜马的许多成员号召国民拒绝纳税,然而没有人出来响应。事实上,到这时,革命的潮流已经退去,第一次俄国革命已经画上句号。

    虽然革命失败了,但它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为1917年革命的到来作了准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