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减肥增高术-养生保健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养生保健功的特点

    (一)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不出偏差,安全实用,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学练。

    (二)得气快,长功快,如果按练功要求认真练习1—3个月。就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就能有一定的功夫。若继续坚持练下去.练功时问越长,效果越好,功夫越深。

    (三)因本套功法大多属于中国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和医疗保健气功流派。因此,健身保健作用特别好。久练本套功法,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美容健美,养生保健,健康长寿。

    (四)这套练功方法,可整套练习,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及身体情况有选择地练习。可以只练习其中的一、二种功法。也可以练三、四种功法,也可以都练。还可以两种功法同时练习。例如,先练习马步站桩功,练累了,不收功。慢慢站起来,左脚往里移动一步,保持两脚距离同肩宽。接着练习站桩气功。或太极推掌功或其它功法。练完后,最后一起收功。

    (五)这套功法中,只有推胸吐气功采用口呼鼻吸的腹式呼吸。其它功法均采用鼻呼鼻吸的腹式呼吸,要求呼吸均匀、深长、口微合拢。舌轻顶上腭。另外.这套功法只有太极推掌功是睁着眼练功。“手服相随”。其它几种功法均闭目练功。

    二、腹式呼吸练习

    因这套练功方法均采用腹式呼吸,必须熟练掌握这种呼吸方法。练过气功的人,尤其是会腹式呼吸的人。不用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可直接按练功方法进行练功。

    没有练过气功的人和不会腹式呼吸的人,应先学会腹式呼吸,再正式练功。

    我们平常的呼吸是胸式呼吸,这是不受意识控制的自然呼吸。呼气时,胸部缩小;吸气时,胸部扩张。如果你仔细观察他人或低头看自己的胸部,就会观察到呼吸时,胸部的起伏很明显。

    腹式呼吸就是用腹部来“呼吸”。但实际上,还是用肺呼吸的。只不过呼气时,腹部内凹,膈肌上升;吸气时,腹部外凸,膈肌下降。

    腹式呼吸可使膈肌上下移动幅度增大,胸腔容积增加,扩大肺活量,以促进气体代谢和血液循环,“按摩”内脏,调节内脏机能.增强新陈代谢,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开始练腹式呼吸时,多数人很不习惯,很不自然。为此,最初练习呼气时.可以用意缩肚子,使腹部往里缩。吸气时,用意鼓肚子。使腹部往外鼓。熟练之后,尽量使腹式呼吸自然、均匀、深长一些。

    掌握腹式呼吸并不困难,每天练一会儿,几天就能学会,并能掌握。常言道:“习惯成自然”。练习一段时间。就能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并能很自然了。

    腹式呼吸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仰卧、坐着、站着,甚至在散步时,乘汽车、火车,坐飞机时,都可以练习。练习时要用鼻呼鼻吸习。

    不过,饭后一小时内,胃痛、腹痛时.以及妇女孕期不要练学会腹式呼吸后,就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练功了。

    三、马步站桩功

    (一)练功要领

    1预备式

    两脚平行站立,中问距离为本人脚长的3倍。两腿屈膝下蹲成半马步。

    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大于直角,大约有120°或130°左右。注意身子不要往前倾,也不要向后仰。头正身直,上身和地面垂直,膝盖往下的垂直线不要过脚尖。肩下沉,不要端肩。两手放腹部气海穴前,两手心相对,两手十指微屈、放松,如同抱一圆球状,两手指距离约3厘米左右。目视正前方,排除杂念,心平气合。

    2练功方法

    往正前方看一固定目标约5—10秒,然后将目光收回来,慢慢闭上眼睛,微闭。不要用力。舌尖轻轻顶住上腭。口微闭。用腹式呼吸,鼻呼鼻吸,呼吸要均匀、深长。

    刚开始练时,想象两手抱一个圆球,金黄色,闪闪发光。并且,想象这个圆球里边那一头紧贴着气海穴。想象清楚之后,就不要再想象了。练功时,不想任何事情.也不意守身体任何部位,大脑空如一张白纸。

    如果思想老有杂念,想这想那,心静不下来。这时,可以将意念集中在两手想象的圆球上,这叫“一念代万念”。这样练功效果也不错。不过,最好还是什么都不想。

    练功久了.两手心和手指会发麻、发热、发胀,有的人会感到两手真像抱着一个球似的,两手不易合拢,也不易分开,像有某种磁力。这都是“得气”的好现象。

    觉得练功很累了,就可以收功了。

    (二)收功方法

    两手先不动,慢慢站起,腿站直,将左脚移到右脚处站好,右手慢慢放在腹部气海穴处,手心朝里,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两手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揉腹3圈。然后,两手自然下垂,眼睛慢慢睁开,收功完毕。

    (三)练功时间

    每天可练习1—2次.每次应为10—30分钟。

    (四)练功作用

    经常练习马步站桩功,可使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尤其锻炼了腿上的功夫,也就是武术界常说的下盘功夫。使人浑身有劲、精力充沛、走路倍感轻松。同时还增强了两臂、胯部及各关节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并有强肾、壮腰,增精之功效。

    另外,患有腰腿痛、风湿性膝关节炎、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和性能力不强者常练本功法,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四、太极推掌功(初级功)

    (一)练功要领

    1预备式

    两脚平行站立。中间距离与肩同宽,腰带松开,两腿屈膝略蹲。两臂自然下垂于身前,两手非常放松自然地轻搭在两大腿前侧,手心朝里。上身正直,白头顶到两脚之间成一垂直线。目视前方,口微闭,舌尖轻轻顶住上腭,排除杂念,心平气合。

    2练功方法

    心静下来以后,就可以正式练功了。练功中.想象自己胸膜前有一大圆球,球的直径相当于下巴到下腹部那么大小。吸气时。两手慢慢抬起,沉肩坠时,手心朝下,两手放松。两手摸着这个“圆球”从前面摸到后面,一直到两腰处。

    呼气时,两手慢慢往外推这个“球”。推时注意“用意不用力”,两手腕往上翘,但两手十指均微屈放松不用力。

    一直推到两胳膊就要伸直时为止(注意两胳膊微屈。不要伸直)。两手往外推时,两手的最高高度不能高于心窝处。再吸气时,仍两手摸着这个“圆球”,从前面摸到后面。一直到两腰处,注意两手的最高高度不能超过下巴。呼气时,方{击同上。如此反复练习,呼吸采用鼻呼鼻吸的腹式呼吸。练功时,两胳膊两手均放松,不用力。“用意不用力”,这正是此功法奥妙之所在。心平气和,很放松地去练习,而且要“手眼相随”。就是说,两手走到哪里.两眼跟着看到哪里。两手走到两腰处时,不要低头看手,要用余光往下看。头颈始终保持正直。

    这样反复练习,觉得累了,就可以收功了。

    (二)收功方法

    同马步站桩功收功方法。

    (三)练功时间

    每天可练习1—2次,每次应为15—30分钟。

    (四)练功作用

    太极推掌功吸收了传统太极拳的基本动作,是太极拳和气功的完美结合。动作圆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内外结合,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具有循径顺气,舒筋恬血,强身健体,平调阴阳,防病治病之功效。

    尤其是锻炼了内功内力,使气与力合,内与外台。改善了神经系统和内脏各器官的功能,使身体各部位更具有灵括性和协调性。

    另外,患有腰腿痛、风湿性膝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手腕痛、手臂麻木、肠胃病、心脏病、男科病、妇科病和神经衰弱者,常练本功法,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以上为太极推掌功的初级功,因中级功“金丹运转”,高级功“内外合一”练功方法较复杂一些,这里就不介绍了。

    五、推胸吐气功

    (一)练功要领

    1预备式

    站立。两脚平行,中间距离与肩同宽,腰带松开,两臂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目视正前方,排除杂念,心平气合。

    2练功方法

    往正前方看一固定目标约5-10秒,然后将目光收回来,慢慢闭上眼睛,微闭,不要用力。慢慢默想三遍:“全一身一放一松一”后,就可以正式练功了。

    练功中吸气时.两手心朝上,十指微屈,两手慢慢往上抬,如捧气状,或如托一个“大圆球”,两手上抬的最高高度不能超过下巴。

    同时想象身体周围的新鲜空气、清气、大自然宇宙之气从四面八方吸人体内。口微闭,用鼻吸气。将气吸满时,正好两手放在胸部,左手在左胸,右手在右胸。

    呼气用口呼,呼气时.两手同时从胸部慢慢用力推到下腹部。

    注意推到下腹部时,正好将气呼尽。用口往外呼气时,要均匀、深长。同时想象将体内的废气、病气、浊气、胸中闷气和工作、生活中的不顺心之气等不好之气,全部、毫无保留地、非常痛快地呼了出来,呼的远远的。

    如此反复练习,觉得累了,就可以收功了。

    (二)收功方法

    同马步站桩功收功方法。

    (三)练功时间

    每天可练习1—3次,每次应为5—20分钟。

    (四)练功作用

    常练本功法可改善内脏机能,尤其是极大地改善了心肺功能,扩大肺活量。可使阴阳平衡,气血通畅,扶正祛邪,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练完功后,常有一种心胸开阔.心情舒畅的美好感觉。

    另外,常练本功法对各种肺病、心脏病、慢性肠胃病、肝病、胸闷心短、气管炎、哮喘等常见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五)小结

    虽然本功法最适合中老年朋友学练,有气管炎、哮喘、胸闷气短和肺心病的青少年朋友,也可以学练。另外,年老体弱或病情较重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练习。

    六、站桩气功

    (一)练功要领

    1预备式

    站立,两脚平行,中间距离与肩同宽,腰带松开。头颈正直,松肩、橙腰、松胯,全身放身。两手放于腹部气海穴前,两手心相对,手指微屈、放松。如同抱一圆球状,两手指距离约3厘米。目视前方,排除杂念,心平气合。

    2练功方法

    往正前方看一固定目标约下10秒,然后将目光收回来,慢慢闭上眼睛,微闭,不要用力。舌尖轻轻顶住上腭,口微闭。用腹式呼吸,鼻呼鼻吸,呼吸要均匀、深长。

    刚开始练时,想象两手抱一个圆球,金黄色,闪闪发光。并且。想象这个圆球里边那一头紧贴着气海穴。想象清楚之后。就不要再想象了。练功时,不想任何事情,也不意守身体任何部位,大脑空如一张白纸。

    练功久了,两手心和手指会发热、发麻、发胀,这都是“得气”的好现象。另外,可能身体也会前后或左右轻微晃动,这也是正常现象。不要紧张,应继续心平气和地练习。

    如果晃动较大。可以有意控制一下,不要有较大晃动。

    (二)收功方法

    同马步站桩功收功方法。

    (三)练功时间

    每天1—2次,每次应为15—30分钟。

    (四)练功作用

    太极推掌功是动中求静,而站桩气功是静中求动。

    站桩气功主要锻炼内气。练功练到一定程度,练功者就会感到气在体内循经运转,这种气感。就是“内气”。这就是外不动而内动,静中求动。它如同一棵树苗一样,谁也看不出树苗正在生长,可多少年后,它竟长成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同样道理,经常练习站桩气功,就可使内气充足,精力充沛。青少年练习本功法,还有增高的作用。

    另外,常练本功法对肝病、肠胃病、高血压、男女生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五)注意事项

    患有低血压、低血糖和经常头晕的读者朋友不要练习站桩气功,可以练习其它功法。

    七、静坐气功

    (一)练功要领

    1预备式

    盘腿坐在床上,如坐在地上,町在身下铺一软垫。盘腿坐的方法是:将两腿交叉盘起,左腿在里,右腿在外,或者反之均可。头颈正直,松肩含胸,腰带松开,腰部自然伸直。两手轻轻相握放于腹前.两手腕可靠在两腿根部。

    两手相握的方法是: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轻轻接触,形成相当于核桃大小的拳眼。然后,将右手拇指伸进左拳眼,并轻按在左手心劳宫穴处,其余右手四指在左手下面轻握左手。

    2练功方法

    摆好练功姿势后,就可以练功了。首先目平视正前方一目标,尽量使心平静下来,心平气和,精神集中地看一固定目标,约5-10秒。然后。将眼慢慢闭合,微闭,不要用力。嘴微闭,舌尖轻轻顶住上腭。全身放松.松静自然。面带微笑。用腹式呼吸,鼻呼鼻吸,呼吸均匀,深长。

    练功开始时,想象自己盘腿坐在绿草地上,上面是蓝蓝的天空,地面上都是几厘米高的绿草,自己前、后、左、右都是参天大松树,周围散发着大自然花草树木的清香。自己周围没有任何人,动物及任何物品,只有自己安安静静、舒舒服服地坐在草地上练功。把这一切都想象清楚之后,就不要再想象了,不要再想任何事情。也不意守身体任何部位。大脑空如一张白纸,做到“松、静、空”。

    练功久了,两手心和手指会发热、发麻、发胀,这都是“得气”的好现象。百会、劳宫、涌泉等穴位处有跳动之感。另外,可能身体也会轻微晃动,甚至还会抖动,整个身子在床上弹起落下,反复数次,够十次等等,这也是正常现象。不要紧张,应继续心平气和地练习,这些晃动和抖动现象就会慢慢停下来。

    (二)收功方法

    两手同时松开。慢慢向腹部靠拢,右手心贴在腹部气海穴处,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两手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揉腹3圈。然后,将两手放在膝盖上.手心朝下,眼睛慢慢睁开,收功完毕。

    (三)练功时间

    每天1—2次,每次应为半小时左右。

    (四)练功作用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久练静坐气功.可使精满、气壮、神旺。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静坐气功属静气功,“静中求动”。练功久了,就会内气充足,内气就会在体内循经运转,还会通小周天(即任脉、督脉相通)。若继续苦练,还会通大周天(即全身经络,奇经八脉全通)。大、小周天相通之后,若继续不断修练,体质越来越强,精神和气色会越来越好。功力也会越来越高,就能练出高功夫来。

    另外,常练静坐气功。还对失眠、健忘、神经衰弱、肠胃病、慢性肝炎、高血压、冠心病、阳痿、早泄、痛经、月经不调、腰腿痛等慢性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还有美容润肤、明目、健脑、增强记忆力和开发智力之功效。

    八、放松睡功

    (一)练功要领

    1预备式

    仰卧在床上,枕头高低和你平时睡觉习惯就行。如在被高里练功,请先盖好被子。

    上肢自然伸直。肘关节略屈。两手放身旁两侧,手心朝下。下肢也自然伸直,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足尖自然外展呈八字分开。目视天花板,排除杂念,心平气和。

    2练功方法

    摆好练功姿势后,就可以练功了。首先目视天花板。如果晚睡前练功,关灯后,屋里很黑,看不清,也要看。然后想象眼睛看透天花板,想象看到天上无数颗星星和宇宙太空美好的景色。这样想象看5-10秒后.将目光收回来,眼睛慢慢闭上。微闭,不要用力。嘴微闭,舌尖轻轻顶住上腭。全身放松,松静自然,面带微笑。

    然后,深呼吸18次,深呼吸时,仍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鼓到最大限度,意念集中在腹部。呼气时,腹部慢慢往里缩,缩到最小,意念也集中在腹部。

    深呼吸18次后呼吸要均匀,自然、慢慢默想三遍:放松。

    慢慢默想三遍:

    (以下方法相同)。

    就不要深呼吸了.恢复一般的腹式呼吸。柔和。

    “头—部—放松。”同时想着整个头部放

    “脖—子—放—松—。”同时想着脖子放松

    慢慢默想二遍:“肩—背—放—松—。”

    慢慢默想三遍:“胸—部一放松—。”

    慢慢默想三遍:“腰—部—放一松—。”

    慢慢默想三遍:“胯—部—放松—。”

    慢慢默想三遍:“大—腿一放松。”

    慢慢默想二遍:“膝—关—节—放—松—。”

    慢慢默想三遍:“小—腿—放松。”

    慢慢默想三遍:“两脚—放—松。”

    最后,再慢慢默想三遍:“全—身—放—松—。”

    这时,全身上下,所有部位,大脑、内脏都已放松,不知不觉进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浑身轻松、舒服、似腾空驾雾的美好感觉。这时,什么都不要想了,朦朦胧胧,很容易入睡。

    本功法不用收功,一般练着练着就睡着了。习惯于侧身睡的读者朋友,练完功后,如睡不着,可以改为你习惯的侧身睡。翻身时,尽量慢慢翻,最好仍保留着那种特有的放松状态。

    (二)练功时间

    每次练功最好选在晚睡前,一般练功中或练功后就能人睡。习惯于经常午睡的中老年朋友也可以在午睡前练习。在其它时间里,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后,学生在紧张的考试后,演员在演出后,外出回家以及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后,都可以躺在床上练一会儿放松睡功,能迅速放松身体,解除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

    (三)练功作用

    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睡中也能练功治病,因而总结了很多种“睡功”练习方法。“睡功”古称之为“睡仙”。“睡功”与“睡眠”有着本质的不同。练习睡功,可调节体静、脑静.而内脏在动,达到动静相兼,阴阳平衡,调息养神,祛病保健之效果。经常练习以上介绍的“放松睡功”,可放松大脑,放松身体,解除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防病治病,安神养心,延年益寿。

    另外,常练本功法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眠、神经衰弱、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震颤性麻痹等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四)小结

    1本功法因躺着练功,不但不累,而且很舒服,练功中或练功后很容易入睡。并且入睡后,练功效果还在延续着,还在起作用。也有少部分人。如失眠、神经衰弱者,练功后,可能还是睡不着,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着急,也可以重复再练一遍。

    2练睡功熟练者.可能没有练完睡功,只练到一半,例如,刚默想到腰部放松就已入睡了。甚至有人可能刚摆好练功姿势,或只想了一遍头部放松就睡着了。这也是正常现象.没有必要硬强打精神非练完不可,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九、练功环境、时辰和方位

    (一)练功环境

    要在空气新鲜、环境比较安静的地方练功。本套功法除了静坐气功和放松睡功在家里练功外,其它几种功法最好到有花草树木的地方练功。古人练武术、练气功喜欢在松树、柏树下练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松柏之气对人体健康和长功夫根有好处。另外,在海边、湖边、河边、山上、公园里练功也很好。

    如果没有以上这些条件,或者时间不充许等等,在家里、院子里、阳台上、楼顶上也可以练功。如在屋子里练功,最好先打开窗子通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

    因个人爱好不同,练功的环境、场地选择也不一样。总之,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选择练功场地。

    (二)练功时辰

    古人认为子时(23—1时)、午时(11—13时)、卯时(5—7时)和酉时(17—19时)练功最好。尤其是阴阳变替的子时练功为最佳,俗称练“子时功”。

    现代人和古人不同,没有古人那么多时间。没有必要死搬硬套。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你容易坚持的时间练习。

    (三)练功方位

    这套练功方法在练功方位上也有讲究(放松睡功除外)。春天要面朝东练(具体时间是立春的当天至立夏的前一天);夏天要面朝南练(立夏当天至立秋的前一天);秋天要面朝西练(立秋当天至立冬的前一天);冬天要面朝北练(立冬当天至立春的前一天)。

    练放松睡功时,头朝哪个方向都可以.和你平时睡觉一样就行。

    十、练功注意事项

    (一)练功要树立“三心”,即要有练好气功的决心。要有战胜疾病使自己身强体壮的信心和坚持锻炼的恒心。

    (二)练功要静下心来练,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半途而废。开始练功时,时问长不了,不要着急,要逐步增加练功时间。

    (三)练功时要精神放松,同时不要受外界影响。在家里练功时,要事前跟家人讲明,不要受干扰。

    (四)夏天不管多热,严禁在电风扇前练功,也不要练功后,立刻到电风扇前吹风,以免受风着凉。

    (五)饭后一小时内。喝酒后,吵架生气后均不要练功。

    (六)如遇到恶劣天气,例如刮大风、雷雨闪电或地震时不要练功。

    (七)头痛、胃痛和腹痛时,以及妇女怀孕期间不要练功。在经期可以练功,不过练功时间不要太长。

    (八)要做好练功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在练功前5分钟左右应停止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静下来休息一会儿再练功,效果比较好。练功前要排空大、小便,衣服领口和腰带要松开,取下手表、戒指、手镯和眼镜等物品,以利气机运行。

    (九)练站桩气功和静坐气功时,要避免有昏沉现象。如出现昏昏欲睡的情况,这是练功效果差的一种表现。气功练得好的。应该是大脑既高度人静,而又保持觉醒状态。当出现昏沉欲睡时,可采用这样的办法克服:两眼微露一线光,并凝视自己的鼻子,即可消除昏昏欲睡的现象。另外,练站桩气功和静坐气功的场地一定要安全,避免不慎摔伤。

    (十)由于练功时舌抵上腭,有增加唾液腺分泌作用。而唾液的增加。是气功练得好的一种表现。不要随便将唾液吐掉,应分三口慢慢咽下,并用意念将它送到腹部丹田。

    (十一)太极推掌功是睁眼练的,一般不会出现幻觉。在练站桩气功和静坐气功等功法时,练功练到一定程度,在“人静”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例如:好像自己的两手不存在了,自己的身子转了方向,好像头朝下了,自己变得高大了。或者变得特别小了,甚至看到了一些飞禽走兽、香花芳草,好像自己到了深山老林里,或者到了海边、湖边、江边、还看到了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物等等。有了幻觉,不要恐惧、害怕。也不要耽心会走火、人魔,发生偏差等等。

    练功中出现的一些幻觉现象.是属于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总之。既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就不应惊奇和恐惧,就泰然处之,“随它去”,继续心平气和地练下去,各种幻觉会自然消失。

    如果幻觉总出现,总有一种恐惧感或不放心,可将两眼睁一细缝,目视自己的鼻尖,幻觉即可消失。另外,练功中没有幻觉现象,不要故意追求它。

    (十二)练功练到一定程度,一些练功者会有热、胀、酸、麻、痒、凉,重和蚁行感,以及穴位或肌肉跳动等现象。这也是练功中的正常现象,是体内“气机”开始话动(发动),是练功的初期效应。当出现这种现象时,不要紧张、惊恐,也不要好奇。过于追求。应顺其自然,继续练下去。

    (十三)练功练到一定程度,还会出现自发动功(外动)现象。根据我国古代哲学和传统中医理论,阴和阳、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对立统一。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生静、静极生动,这是事物的客观规律。

    气功锻炼也离不开这一规律。练功练到一定程度后,静极生动,体内的“真气”发动,就会相应地促使机体的运动。开始只是带动骨和关节不规则的动。以后随着“真气”在全身运动,就形成了有节奏、有规律的外动。由于是自然产生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自发动功。所以,它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对机体一般只会带来好的影响,和对待幻觉一样,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更不要惊恐、害怕,应顺其自然,心平气和地继续练习。

    但是,如果久动不止,或者身体大动起来,练功时可稍加一个意念:“不要再动了,慢慢停下来,停下来。好了。不动了。”

    由于这个意念的作用,自发功就会慢慢停下来。应继续练功。

    还要注意一点的是,练功时不要追求自发功。

    (十四)以上每种功法我都列了练功次数和时间。读者可灵活掌握。只要你练功时不但不觉得累,而且觉得浑身热乎乎的很舒服,可以适当增加练功时间。也可以根据读者的不同情况,增加练功次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