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论金融危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视野中的美国经济[79]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美国经济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状况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大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势。但实际上,美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持其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领袖地位,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惠及别国,这里面有很大的疑问。沧海桑田,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霸主能保证自己的地位永世不变。中国《易经》里就特别提醒注意“盛极而衰”的规律,提示我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透过外表抓住变化的实质。我认为,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极有可能已步入40 ~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收缩期中的衰退阶段。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近30%。近些年,美国经济增增减减,有可能不会大起大落,有可能还不会遇到大的麻烦。但从总体上看,我赞赏日本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所长寺岛实郎先生在《展望2002年》一文中提出的观点。他说:“大多数日本人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潮流的认识是,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发源于美国的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将在相互影响中向前发展。然而,深层次的历史潮流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21世纪的世界将不再是一国称霸的局面,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必须在相互认同各自价值的基础上生存,并向文化的多元主义和‘共生’、‘共创’的方向发展。”[80]我也赞成美国前总统克林顿2002年2月2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一次演讲中所说的:“面对欧洲和亚洲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美国在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在结束。”[81]我也赞成美国著名金融学家索罗斯所言,“美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硬着陆’”[82]。现在认为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国内外经济学家越来越多。

    认为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危机,这主要因为:

    (1)美国的金融垄断规模已经达到峰巅。自1976年以来,美国一直没有出现过经常账户盈余,世界储蓄总额为8万亿美元,每年大体有10%流入美国。2004年流入美国的外资就达1.1万亿美元。截至2000年,美国股市共筹资18万亿美元,发行长期国债6万多亿美元,再加上2/3的美元在境外流通等,美国实际上利用着全世界72%的净储蓄。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的高度垄断,使得在全球化时代里,穷国、穷人愈来愈穷,已没有更多的钱供美国利用。

    (2)美国金融垄断泡沫的破灭已经显现。美国各种金融机构所拥有的金融衍生品总金额已达60万亿美元之多。美国股市总体上不会有大量新的资金注入,可能仍会长期低迷甚至下滑。美国共有7万多亿美元的内外债;到2003年年底,美国国际净债务达2.4万亿美元,占其GDP的22%;到2003年年底,美国债权与债务相抵,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元是国际货币,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动摇后,就会大量抛售美元。

    (3)美国社会从政府到家庭普遍是赤字消费。1980年以前,美国对外贸易通常呈现顺差,而2005年对外贸易赤字已攀升到7528亿美元,经常项目赤字为7915亿美元;财政赤字也已超过4200亿美元。这三大赤字都创下历史新高,在短期内绝不可能大幅下降,甚至还可能有所上升。另外,美国财政预算盈余水分还比较大。美国1998年财政盈余500亿美元,但实际是运用了1450亿美元的社会保障部门的资金。这笔钱本来是20世纪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美国人陆续退休后作养老保险金用的,却被用来冲销其1998年的财政赤字。到2010年前后,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7800多万美国人将陆续退休,他们将成为较庞大的纯消费群体。而其养老金被政府挪用,届时能否归还也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尽管近年来美国股市低迷,但房地产市场持续飙升,这使得美国人借贷购买房屋达8.8万亿美元,比经济衰退的2001年猛涨了42%。住房价格一路上扬,使得拥有宽裕住房的诸多美国消费者自认为十分富有,加上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也使得许多美国消费者在购买汽、衣物、餐饮等方面出手阔绰。美国平均每4人拥有3辆汽车。美国家庭的全部债务几乎占全部可供支配的年收入的98%。美国总审计长戴维·沃克表示,美国的财政状况“比大家知道的要糟糕得多”,美国政府的赤字到2010年可能总额达到11.2万亿美元。这等于说,无论男女老幼,每个美国人将欠债3.8万美元。[83]

    (4)美国实体经济正在萎缩。由于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和一些产业向境外转移,从2000年第四季度起,其国内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效益都连续下降。美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一种服务经济:其顶端是一批高收入的金融家、石油和军工垄断者、明星等,其底端则是越来越庞大的从事零售、餐饮、旅馆等服务业的低收入的工人。由于企业效益下降,近几年以来,如安然、凯马特、环球电讯等一系列巨型公司破产或申请破产。今后数年有可能是美国企业破产的高峰期。

    (5)自“9·11”事件之后,美国打着反恐怖之名,先后发起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得罪了有10亿之多的伊斯兰信众,美国本土有可能从此不得安宁。美国有可能到处用兵、驻军,战线也会拉得更长,头上霸主的王冠会更加沉重。

    (6)欧元区的发展和亚洲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会压缩美国经济霸权的空间。

    (7)美国目前已无10年前所拥有的苏东之类的战略空间。美国经济长达10年繁荣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搞垮了苏东。苏联加东欧8国工业总产值曾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强。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在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难以开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垮苏东后,苏东国家急剧衰落,大量资金、人才和廉价原材料、技术、市场等主要被美国占据。这对推动美国长达10年的经济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美国已无此战略空间可供拓展。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加快和加重美国经济的衰退。

    (8)美国房地产市场衰退开始加速。2000年美国股市破灭,为挽救其经济颓势,美国将美元利息降到1%,并规定把房屋增值部分到银行进行再抵押。因此,美国房市大涨,近5年上涨60%以上,美国新增 GDP 中有50%以上来自房地产。近年来,美国居民每年从房地产增值中获利近万亿美元。所以消费旺盛,储蓄率到2006年7月已跌破-1.5%。这就是美国巨大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由于财政和对外贸易的连续数年的高额的双赤字,美国急需引入外资填充。而外资进入,需要提高利率。所以,从2004年到2006年两年中,美联储共17次提息,从1%升为5.25%。长期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现已上升为6.8%。利率高调直接打击了房地产。房地产投资放缓,新房销售量急剧下降,房屋抵押贷款申请也连续下降。这又直接打击了美国的GDP的增长。美国今后的利率何去何从,值得高度关注。

    二

    资本主义经济已运行了300余年。各国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别提出各种周期理论:

    (1)2~4年的“基钦周期”。1923年,美国的约瑟夫·基钦发现,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存货,就会减少生产,他把这种2~4年的短期调整期称为“存货”周期,人们亦称为“基钦周期”。

    (2)9~10年的“尤格拉周期”。1860年,法国的克莱门·尤格拉从投资周期是与主要产品和主要设备的更新寿命相对应的现象出发,提出了9~10年周期。

    (3)15~20年的“库兹涅茨周期”。1930年,出生于俄国后移居美国的西蒙·库兹涅茨从人口、劳动力数量、货币供给、资本贮存等增长率变化现象出发,提出了15~20年的中周期。

    (4)40~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26年,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D. 康德拉季耶夫从生产、利率、工资、外贸与价格运动关系变化现象出发,提出了50年左右长周期的存在。

    (5)同时存在的40~60年的长周期、9~10年的中周期、2~4年的短周期。1939年,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综合融会前人的论点,首次提出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长、中、短“三种周期”的理论。在这里,熊彼特沿袭了康德拉季耶夫的说法,把近百年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进一步分为三个“长波”,而且用“创新理论”作为基础,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的标志。“中周期”即为“尤格拉周期”。“短周期”即“短波”为“基钦周期”。熊彼特还宣称,上述几种周期并存而且相互交织的情况正好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性。在他看来,一个“长波”大约包括六个“中程周期”,而一个中程周期大约包含三个“短波”。

    当代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标准的周期是持续时间为9年左右的“尤格拉周期”。这是第一个被确定的周期。大多数人在谈到“周期”时都是指这个定义。[84]这一评断,应该说比较符合实际。

    对“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有不少人表示赞同。当然,即便赞同它的人,也承认它存在明显的缺陷。问题在于,人们对9年左右的“尤格拉周期”研究关注比较多,而对40~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研究关注比较少,特别是在美国经济比较繁荣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如此。

    三

    问题决不仅仅到此为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联系美国所谓“新经济”现象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有三个问题分外值得关注:一是被大多数人承认的9~10年的“尤格拉周期”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经济中还存不存在?早在1983年,德国一个经济学家便宣布:“由于情况的改变,一向公认的经济周期性发展的规律必须推翻”,“据说经济的发展过程以7年为一周期”,“可是从我负责德国经济政策以来,到现在差不多有9年了;在此期间,顽强的周期被打破了”[85]。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长达10年繁荣,国内外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从此将摆脱经济周期梦魇,必将长期繁荣。二是40 ~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子虚乌有。三是即使有经济周期现象,也是由于商业周期效应、政府政策失误等原因造成,而决非社会制度本身之必然。

    对以上三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1)无论是2~4年的“基钦周期”、9~10年的“尤格拉周期”、15~20年的“库兹涅茨周期”,还是40~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的2年、10年、60年等,都是大略的概数,无须像德国那个经济学家精确到1年、2年。应该明确,周期中的扩张和收缩的间隔时间绝不是有规律地一个接一个。每个周期中的扩张和收缩都有各自的特征,不会以相同的形式再现,否则也就不会有让人坐卧不安的预测问题。

    (2)“尤格拉周期”的理论是正确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都已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每5~10年,往往会发生一次经济衰退。美国经济也不例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A. 萨缪尔森说:“美国经济在我们的现代史上一直受着经济周期的折磨。”[86]这种经济周期现象与汽车爬坡、下坡有相同之处。从1854年到1991年,美国共出现过31个商业周期。每个周期平均为48个月。其中扩张阶段平均为35个月,如同汽车爬坡,所用时间较长;衰退阶段平均为18个月,如同汽车下坡,所用时间较短。到2001年3月,美国经济在增长整整10年、打破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8年零10个月的最长经济增长历史纪录之后,进入新的衰退期。当然,对2001年3月是否进入衰退期,现在还有争论。

    (3)由帕尔武斯、考茨基等人提出,康德拉季耶夫加以系统、完善的长波理论则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短周期”(也称商业周期)由扩张和衰退两个阶段组成。从前一个谷底到峰顶为扩张阶段,从峰顶到谷底为衰退阶段。如前所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每5~10年,往往会发生一次经济衰退。按此理论,比利时经济学家曼德尔在他的《晚期资本主义》中宣布,美国经济在1967年已进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的下降阶段。这一预测在冷战结束前是完全成立的,但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进入长达10年的繁荣期。很显然,“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在这里已经失灵。不少学者认为,美国经济目前的衰退是正常的商业周期危机;2002年上半年或下半年将走出谷底。实践已经证明,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美国这几年的经济增长与美国政府和民众的赤字浪费、军费支出有极大关系。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经济目前的衰退虽仍属正常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但可能需费时两三年之久才能走向复苏。

    我认为,经济全球化和新的高科技革命可能使美国摆脱正常的商业周期危机的影响,但却无法使其摆脱长波周期危机。其中的根本缘由需要专门研究和阐发。“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所表明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论”正在美国经济中起作用。美国经济从1967年起,已经进入长波收缩期中的衰退阶段。从1993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长达10年的繁荣仅仅是美国经济进入长波收缩期衰退阶段中出现的特例。经济周期的运动规律最终由经济基础决定,同时也受在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有长达10年的繁荣,其根本前提并不是其信息经济的作用,而是其搞垮了苏联。前文已经论及此事。2001年11月26日,设在波士顿的最具权威的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宣布:到2001年3月,美国经济在增长整整10年、打破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8年零10个月的最长经济增长历史纪录之后,进入新的衰退阶段。是否可以这样说:从2001年3月起,美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拐点,承接了1967年进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的下降阶段的遗产,重新步入了长周期中衰退的轨道?美国经济要走完这一衰退时期,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可能并不需要这么长时间。是否还可以这么说:美国经济这一轮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是大萧条延期到来的时间越长,其衰退程度便会越深?这如同洪水正在集聚,如果不及时疏导,而仅加固堤坝,将来堤坝就会垮得更惨。

    目前,认为美国经济已进入长波收缩期中衰退阶段的人无疑是少数。中国的伟人毛泽东、邓小平都信奉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前述观点对耶,谬耶?最有权威的裁判最终是社会实践本身。预言世界大势是十分困难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天意从来高难问。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冥冥之中,必有定数。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都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美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如果对美国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了正确预测,在我国经济对外贸依存度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便可以及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潜在的风险。

    如果说美国经济又承接了1967年进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的下降阶段的“遗产”,重新步入长周期中衰退阶段的判断成立,那么美国企图再次打断这一承接链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会不会是重复20世纪90年代用搞垮苏联东欧的办法来调动其所有能量搞垮当今世界上其中的大国或强国呢?这是危言耸听还是有其征兆?假若美国能够达到此目的,那么,美国经济即使会有新的反弹,美国经济承接从1976年开始的40~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收缩期中衰退遗产将还会被推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