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论金融危机-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7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即将过去的2005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展望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少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仍将突出,而且普遍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并不能得到纠正。这给今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把2005年第四届国际论坛讨论主题定为“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我们今天的论坛,将具体讨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与调整的方向、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我国的政策选择。这些在理论与政策上都是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重视和抓紧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涉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工作。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已达80%左右。重视和抓紧这方面的研究,一是有助于正确处理与世界的经贸关系,正确应对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趋利避害,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二是有助于弄清世界各大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项政策的实质和走向,正确认识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妥善处理我国与美国等各大国的关系,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未雨绸缪。所以说,对此的跟踪研究,再难也要做,而且迫在眉睫。

    因此我们今天邀请各方资深专家、学者及国家经济决策部门官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应该说很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甚至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各种力量和因素互动、博弈,更使世界经济波诡云谲,变数丛生。正因如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的看法分歧很大,甚至迥然相异。从整体上说,可以分为“乐观”、“悲观”两派。

    乐观派认为,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无疑存在,但并不十分严重,无须“杞人忧天”。中美经济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因此世界经济不仅“失衡并增长着”,而且会逐渐走向更好的平衡。失衡是常态、动态,是有活力的表现;均衡是相对的短期现象。世界经济在历史上面临过几次大的失衡,经常与大的技术革命或者一个大国的经济崛起有关。这类革命或者经济崛起要求利益重新分配。纺织机的发明及美国的经济崛起曾经引起棉花、纺织品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但世界经济继续甚至得到显著发展,人类社会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还有学者认为,经济相对失衡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向新的更好的相对均衡的必要条件。

    悲观派认为,尽管现在世界经济处于一种不平衡中的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在刀刃上的平衡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出现房地产泡沫破灭、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可能无法维持,美元可能会大幅度贬值。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中国等高度依赖外需的这样一些东亚国家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有着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国家就会面临着外汇资产严重缩水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出口速度放缓,经济出口速度下降,失业增长等。当然这种可能性概率不高,但是决不能排除。但也有个别学者认为,这种危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如果上述具有破坏性的“纠正”不会出现,如果不平衡中的平衡在表象上可以继续维持,那么,矛盾经过多年甚至不必再需要多年积累,终有爆发的那一天。那时的世界经济所受到的冲击、遭到的破坏可能会更大。

    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世界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比如,既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失衡,也要研究世界经济失衡中的平衡;既要研究经济失衡这一表象,也要研究失衡表象下面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既要研究消极的失衡,也要研究积极的失衡;既要研究失衡的现状,也要研究失衡的可能趋势;既要研究世界各大国内部与各大国之间的失衡,又要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失衡;既要研究生产力与科学技术间的失衡,又要研究生产关系间的失衡;既要研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的失衡与平衡现象,又要研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在特殊条件下又决定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的失衡与平衡的现象。总之,研究世界经济失衡现象,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看透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并能抓住本质进而掌握其发展规律。

    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在美国;同样,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也主要在美国。因此,深入研究美国经济,对于研究世界经济失衡问题具有决定意义。

    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无疑是唯美国经济马首是瞻。但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物极则必反,中国《易经》里就特别提醒注意“盛极而衰”的规律,提示我们在身处一种现象普遍出现的时候,不要被其表面现象迷惑,要善于透过外表抓住变化的实质。[77]

    正因为我是外行,所以可能顾忌少些。目的只是想抛砖引玉,向各位请教。

    在即将结束今天的发言时,我再讲三点供大家批评与思考:一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一个十分重大且十分重要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本身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能更加认识其重要性。我们今天的讨论,我认为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讨论得有深度,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大家再来回顾我们今天的讨论,那时有可能会觉得:2005年12月2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那次讨论还是有点意思的,或者有意义甚至有特殊的意义,值得回顾。二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直至较量,除了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自然乃至军事等诸条件外,同时也取决于各国的思想、理论与政策、策略的主观指导。刚刚出声的言语甚至正在发生的行为,即被如椽的历史巨笔书写为不可更改的史实。实际上,有心人甚至不必侧耳细听,便会清楚听到历史老人已经在述说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与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是非功过。我们翘首北望,20世纪90年代初那个大国如大山轰然倒塌,不是仍在警示着世人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战略思维和谋略策划的优秀传统与深厚底蕴。我们期待着今天的研讨会能够结出被今后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丰硕成果。三是,诸位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必顾虑、畅所欲言,坦率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不管持何种观点,我相信大家都是站在为了国家民族繁荣与发展这一根本立场上的。我们也完全相信,大家都能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勇于坚持真理,当然,同样也会勇于修正错误,平心静气地进行切磋。让我们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政策建议报告,给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