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焰: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袁世凯(37)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4月25日(三月七日)条陈筹办“新支政十条”,即慎号令、教官吏、崇实学、增实科、开民智、重游历、定使例、辨名实、裕度友、修武备。

    9月(八月)于济南创办大学堂,拟定试办章程。

    10月6日(八月二十四日)开设课吏馆,令候补正佐各员入馆学习。

    10月30日(九月十九日)设立筹款总局。奏请设局制造银元。

    11月4日(九月二十四日)奏请设立山东商务总局。开设校士馆,准举贡生监入馆学习。

    11月7日(九月二十七日)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驻保定。

    11月28日(十月十八日)以“共保东南疆土,尽心筹画”,“卓著勋劳”,赏加太子少保衔。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1月10日(十二月一日)兼任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

    1月19日(十二月十日)兼任参与政务处大臣。

    2月20日(一月十三日)制订募练新军章程十一条,募兵格式八条。

    4月5日(二月二十七日)奏请在京设立仕学院。

    5月(四月)在保宁创设警务总局一所、分局五所,并开办警务学堂。

    6月8日(五月三日)实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6月21日(五月十六日)在保定成立军政司,负责训练新军,自兼督办。制订北洋常务军营制饷章。设立行营将弁学堂。

    8月初(七月)在保定设立农务局和农事试作场一所。设立学校司,领导全省教育。

    8月15日(七月十二日)将八国联军占领的天津接收过来,此后督署移津。带三千巡警开进天津,设立南段巡警局和北段巡警局。

    9月上旬(八月上旬)通饬道府州县一律不准私自接受陋规,酌给公费。

    10月26日(九月二十五日)兼充督办商务大臣,会同办理并会议各国商约事宜。

    12月6日(十一月七日)受命训练京旗常备军。

    12月8日(十一月九日)从盛宣怀手中夺取设在上海的中国轮船招商总局。

    12月30日(十二月一日)奏请在直隶实行印花税。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1月15日(十二月十七日)兼充督办电政大臣。

    3月13日(二月十五日)奏请收回开平煤矿矿权,以后又屡次奏请,终因英国阻挠,不果。

    6月(五月)练在京旗常备军一镇。

    10月(九月)委周学熙在天津创设直隶工艺总局。

    12月4日(十月十六日)清政府成立练兵处,兼任会办练兵大臣。

    1904年(光绪三十年)2月(十二月)日俄战争爆发,电请外务部宣布局外中立,划出交战区和中立区,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是年,练成北洋常备军两镇。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月20日(十二月十五日)奏请在直隶试办公债。

    3月13日(二月八日)奏已从比利时人手中收回临城煤矿矿权,并订立借款合办合同。

    3月28日(二月二十三日)奏设军医、马医、经理、军械四个专门学堂。

    5月(四月)在天津小站镇开办电讯学堂。

    6月(五月)在大沽筹办宪兵学堂。同周馥、张之洞联名奏请十二年后实行立宪政体。

    8月31日(八月二日)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

    9月底建议清廷设立巡警部,预防革命党,推荐徐世昌、赵秉钧为该部尚书、侍郎。

    11月至12月(十月至十一月)在京参加同日本关于东三省事宜条约的谈判,并作为清政府代表之一,在条约上签字。

    12月(十一月)同德国商定胶州、高密撤兵善后办法,奏设胶济铁路巡警,开设济南、潍县、周村为商埠。是年,将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和新募壮丁改编为北洋常备军两镇。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2月25日(二月三日)上折奏请改革学务;请饬翰林院选派读讲编检人员出洋考察学务。

    4月(三月)改编淮军、巡防各军。

    6月20日(闰四月二十九日)奏在保定设立军官学堂,在天津韩家墅成立讲武堂、学兵营各一所。

    7月(六月)在陆海军中开始设置使用无线电报。

    8月28日(七月九日)进京参加宪政会议。

    8月29日(七月十日)成立天津自治局,试办地方自治。

    8月(七月)批准成立启新洋灰公司。

    11月18日(十月三日)上折奏请辞去八项兼差;将第一、三、五、六四镇陆军交陆军部管辖,第二、四两镇仍归自己统辖督练。20日奉旨,第二、四两镇仍归陆军部统辖,暂由该督调遣训练,余着照所请。

    11月(九月至十月)首次选送直隶绅士赴日本学习法政。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月(十二月)饬令周学熙开办滦州煤矿。

    2月8日(十二月二十六日)奏陈防制革命党。

    3月23日(二月十日)试行改革司法,成立天津府高等审判分厅、天津县地方审判厅和乡谳局四处。

    7月25日(六月十六日)以日法协约成立,事机危迫,奏请赶紧认真预备立宪。并密陈政见十条:国信必须昭彰,人才必须善任,国势必须振兴,满汉必须融化,赏罚必须并行,党派必须分明,政府必须早建,资政院必须设立,地方自治必须试办,教育必须普及。

    7月28日(六月十九日)奏请选派大臣赴德国、日本考察宪法,并派王公近支赴英国、德国学习政治、兵备。

    8月18日(七月十日)成立天津县议事会。

    5月至8月(四月至七月)伙同奕掀起“丁未政潮”,将军机大臣瞿鸿、邮传部尚书岑春煊排挤出政界。

    9月4日(七月二十七日)调任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

    9月至12月(八月至十一月)坚持借款修筑苏杭甬铁路,压制江苏、浙江两省人民反对让英国筑路的运动。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2月2日(一月一日)获赏在西苑门内乘坐二人肩舆。

    12月19日(十一月二十六日)赏加太子太保衔。

    1909年(宣统元年)1月2日(十二月十一日)奉旨开缺回籍。

    1月6日(十二月十五日)携眷返河南,后定居彰德北门外洹上村。

    1910年(宣统二年)居彰德洹上村。

    附 袁世凯年表(2)

    1911年(宣统三年)9月7日(五月十一日)接待立宪派首领张謇,商谈立宪之事。

    10月14日(八月二十三日)被任命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镇压武昌起义,但未出山。

    10月20日(八月二十九日)与徐世昌密商,提出就职六个条件,谋掌清政府军政全权。

    10月27日(九月六日)任钦差大臣,督办湖北剿抚事宜,节制水陆各军和冯国璋的第一军、段祺瑞的第二军。密令北洋进攻汉口。

    10月30日(九月九日)离开彰德南下视师。

    11月1日(九月十一日)授为内阁总理大臣;声称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不敢奉诏。

    11月7日凌晨(九月十六日深夜)派人刺杀吴禄贞于石家庄。

    11月8日(九月十八日)被资政院公举为内阁总理大臣。

    11月10日(九月二十日)正式派刘孙恩、蔡廷轩为代表,与民军议和。

    11月16日(九月二十六日)就任内阁总理大臣职,组成内阁。

    11月17日(九月二十七日)命张锡銮统兵进攻山西。

    11月18日(九月二十八日)奏请皇帝降旨必须内阁署名。

    11月27日(十月七日)晤英国驻京公使朱尔典,请其电告驻汉口领事葛福,向民军提议停战三日。

    12月6日(十月十六日)迫载沣辞去摄政王,夺取清廷大权。

    12月7日(十月十七日)兼任对民军议和全权大臣,即日委唐绍仪为总代表南下与民军和谈。

    1912年。

    1月3日命曹锟、王怀庆剿平王金铭等领导的滦州起义。

    1月16日与内阁大臣联衔上奏,挟制隆裕皇太后承认共和。出朝行至东华门外,遇革命党人炸弹袭击,未伤,从此称病不朝。

    1月19日会见英使朱尔典,提出由清廷授其全权组织临时政府,或临时政府暂设天津,作为清帝退位后解决全国政权的办法。遭到清廷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反对。

    1月26日授意段祺瑞等四十余名高级将领电奏,指斥亲贵阻挠共和,要求降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奏隆裕太后懿旨,封一等侯爵,上折恳请收回成命。后又连辞三次。

    1月29日上折催逼清廷迅速决定国体。

    2月3日受命与南方民军商议清帝退位条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