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焰: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袁世凯(17)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武昌起义的爆发,让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清廷乱了方寸,遗老遗少们只是长吁短叹,根本就没有办法力挽狂澜。一开始,清廷还没打算起用袁世凯,只是派陆军总长荫昌率领北洋军去镇压,可那些北洋军哪里肯听荫昌的指挥呢?

    “袁家军”表现得磨磨蹭蹭,毫无斗志。情急之下,清廷只得想到起用最后的救命稻草——在洹水之上赋闲的袁世凯。在此之前,当日俄加强对东三省的侵略,形势吃紧之时,以奕为首的满族十大臣,就开始力保袁世凯出山了。协理大臣那桐在奏请辞职的报告中,说袁世凯的才能高自己十倍。除此之外,在保举他的人当中,还有皇族载涛、载洵;大学士、军机大臣、皇族内阁大臣鹿传霖、陆润庠、载泽、唐绍仪、梁敦彦、邹嘉来、盛宣怀、端方;地方封疆大臣赵尔巽、锡良、李经羲;立宪派首领张謇;还有袁世凯的死党、北洋将领姜桂题、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可以说,当时有权有势的人,全都在说袁世凯的好话,都在呼吁他出山。现在前方整个形势吃紧,请袁世凯出山的呼声更高了。

    与此同时,西方列强也唯恐全国各地的革命发展为一场类似义和团的运动,由于彼此利害的冲突,也不好采取军事行动。他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主持中国政府工作。在这些西方列强看来,袁世凯是最合适的人物了,他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目光开阔,天性勤奋,善于沟通,而且不太自私。于是,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提议清政府让袁世凯出山,驻华公使团一致拥护这个提议,集体照会了清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摄政王载沣显然无法抵御压力,只好同意让袁世凯出山。

    10月14日,清廷诏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赴武汉节制各军。袁世凯称病不接受上谕。10月18日,清廷指派袁世凯老友徐世昌赶到洹上,敦促袁世凯就任。

    这一回,袁世凯向朝廷摊牌,提议朝廷加快立宪改革的步伐:一是明年开国会,二是组成责任内阁,三是解除党禁,四是宽容武昌起义之起事党人。与此同时,袁世凯要求清廷充分地拨给他军费,授予他前线指挥军事之全权,不对他的指挥横加干涉。

    这时候的清廷,哪里还有跟袁世凯讨价还价的资格呢,一切都是火烧眉毛。情急之下,清廷只能顺依了袁世凯。10月27日,清廷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各军。国库空乏之下,隆裕太后无奈何拿出百万私房钱,拨给袁世凯的北洋军,以暂缓武汉方面的局势。11月8日,清廷资政院召开会议,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赶赴京城,接受了清廷的委派。当袁世凯意气风发地出现在紫禁城大殿时,由两旁射过来的目光复杂无比,就像目睹不可知的命运之神似的。

    那一段时间,一切的一切都如六月里的天气一样,风云变幻。与前任李鸿章不一样,老谋深算的袁世凯知道清朝的气数已尽,对于这个腐朽的政权,袁世凯也懒得尽孝尽忠了。此番东山再起,精于权谋的袁世凯已心中有数: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会挺身而出,让这个朝代结束在自己手中,当然,这一切最好是在体面的状态下进行,毕竟,袁世凯受清室恩惠太多,不能让世人觉得他从孤儿寡母手中巧取豪夺了江山,必须平稳过渡才行。同时,在袁世凯看来,清廷上下还是有一定反抗能力的,至少,他们的反抗会让中国分裂,一大片边疆地区将会难保。袁世凯从来就是不主张革命的,虽然他算是一个军人,但袁世凯一直不太喜欢用暴力来解决朝代更替的问题。在熟读兵书的袁世凯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因此,袁世凯竭力使光绪皇帝的遗孀隆裕太后相信,要避免国家分裂和动乱,摆在清王朝面前的唯一一条道路,就是正式退位。除此之外,袁世凯投鼠忌器的原因还有:中国的混乱会给虎视眈眈的列强,尤其是日本以借口,加快引狼入室的步伐。出于这样的考虑,上任伊始,袁世凯一方面命令冯国璋、段祺瑞领第一、二军赴武汉前线,先击溃革命军,占据战争的主动权;另一方面派唐绍仪准备跟革命党人进行接触,摸清革命党人的实力和意图。与此同时,对于孤儿寡母的清廷,袁世凯尽可能地把形势说得严峻复杂,让摇摇欲坠的清廷诚惶诚恐。虽然袁世凯的主要出发点是“通吃两家,唯我独大”,但在此乱世之时,国家和百姓如果少受兵燹之苦,也是一件好事。

    这边袁世凯“机关算尽”,而那边,武昌起义之后的“革命派”,也是一个复杂纷纭的团体,当中既有激进的革命党人,也有由改良派或者清廷遗老摇身一变的,还鱼龙混杂了诸多泥沙俱下的势力。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一个看起来庞大坚固的政权,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因此,那些没有充分准备的革命者也对担当领袖缺乏信心和底气,努力寻找最具负责精神、表现最英勇、贡献最大、威望最高的人。也就是说,需要一位能“镇”得住局面的人来统治天下。

    以这样的标准,强人袁世凯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革命党人首先伸出了橄榄枝,袁世凯会心一笑地投桃报李——立即委派自己最信任的唐绍仪担任全权谈判代表。一切都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经过跟革命党人的接触和谈判,形势趋于明朗——革命党人作出承诺:如果袁世凯能够让清帝退位,他们将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共和制的总统!

    清楚地明白革命党人的态度之后,袁世凯仍旧不动声色。袁世凯心有余悸的是,一个政权是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如果过于激怒他们,必定会遭到垂死的抵抗,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庞大的帝国,还是有相当实力的。三百年历史的清朝就像一棵老树,不可强用猛力,而要先左右摇晃,待根基松动之后,才能连根拔起。袁世凯考虑如何以一种最恰当的方式,让抵抗力量变得更孱弱一些,让他们在压力下以一种寿终正寝的方式自动退位,然后,以中国历史上的禅让方式进行改朝换代,召集全国议会以取而代之。这样,不管是君主立宪也好,或者是共和制度也好,只要自己能登上政治最高舞台,最大程度地体现自己的意志,就是理想的结局。那一段时间,历史的风云变幻,像在雨点般的锣鼓声中走马换灯一样:

    1911年10月29日,袁世凯致书黎元洪,首提和议。

    10月30日,袁世凯自彰德南下,离开了隐居两年的养寿园,进驻湖北孝感,亲自督促北洋军猛攻汉口。

    11月1日,清廷诏袁为内阁总理大臣。

    11月4日,朝廷下诏准许袁世凯令前敌各路清军停进。

    11月7日,第六镇统制、同盟会会员吴禄贞起事,被袁世凯派人刺杀。

    11月8日,黎元洪复袁书,劝其归附起义军,并允诺力推袁世凯为大总统。

    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北京,诏令各路军兵,全部接受自己的调遣。

    11月15日,袁世凯授意刚出狱的汪精卫与杨度等在北京组建“国事共济会”,提倡与革命军议和。

    11月16日,袁内阁正式成立,军政大权独揽。

    11月27日,清军攻占汉阳,民军死伤三千人。冯国璋拟乘胜渡江攻武昌,袁世凯亲拨长途电话劝其停止进攻。

    11月29日,袁世凯电告武昌答应停战;汪精卫按照袁世凯的意思,自北京密函武昌,主张南北联合,清帝退位,选举袁世凯为总统。

    12月1日,武汉停战。

    12月2日,江浙革命党联军克南京,清军守将、袁之嫡系旧属张勋,连发电报给内阁求援,袁世凯置之不理;各省代表议决,袁世凯如反正,即公推其为临时大总统。

    12月5日,摄政王载沣被迫引咎退位。

    12月7日,袁世凯派唐绍仪为和谈代表去武汉与国民军议和,暗示赞成共和。

    12月9日,袁世凯宣布全国停战十五日,后延长;黄兴回复汪精卫电:袁如反正,将选举他为总统。

    12月18日,袁世凯派全权代表唐绍仪与民军代表伍廷芳会晤于上海。

    12月20日,袁世凯调冯国璋返回北京,代替良弼出任禁卫兵统领;唐绍仪按照袁世凯的意见提议:先达成和议,再由国民大会决定国体。

    一直到这个时候,所有的事态的进展,都是按照袁世凯意愿向前的。应该说,在南方革命军根本无法与袁世凯的北洋军抗衡的情况下,袁世凯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尽管会费一些周折,但总体上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但袁世凯却没有急着去打垮革命军,而是考虑如何借助这股革命的烽火,逼迫清帝国退出历史舞台。袁世凯知道清政府的气数已尽,这个数百年的封建政权,已是藤枯瓜落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对于南方各省的起义军来说,在巨大的军事压力之下,成立一个统一的政府以及军事指挥机构,迫在眉睫。但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国体,对于全体革命党人,以及全体中国人来说,都是从未涉及的新课题。对于黎元洪等旧军人来说,因为从未接触过西方思想,对于西方的政治一无所知;而对于革命党人来说,原先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一下子进入到操作阶段,未免会显得手足忙乱无所适从。1911年11月15日,已经宣布独立的上海都督陈其美通电全国独立的各省,请派代表在上海开会,希望尽快结束群龙无首的局面,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民国政府来代替帝国政府。至于民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原则,希望以美国制度为蓝本。陈其美在通电上说:

    自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共和政治,已为全国所公认,然事必有所取,则功乃易于观成。美利坚合众国之制,当为我国他日之模范。

    美之建国,其初各部颇起争端,外揭合众国之帜,内伏涣然之机,其所以苦战八年,收最后之成功者,赖十三州会议总机关,有统一进行维持秩序之力也?

    模仿美制架构建立政权的建议,随即得到武汉方面的完全赞同。民国初的开国元勋们之所以钟情美国制度,也非偶然。在当时看来,美国在各方面是最为优秀的,与中国的关系也最好,心理上最为亲近。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之后,光绪和慈禧逃往山西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当时各地方大员也有意自组美国式共和国体,选举李鸿章为总统,李鸿章也有意担任。后来由于慈禧和光绪又在西安出现而作罢。1903年,青年革命家邹容在他名噪一时的著作《革命军》当中,也力主中国政治全面美国化。

    南方军队在与袁世凯的北洋军进行战争的同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组织建设。让袁世凯更没想到的还有——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突然回到国内,在上海外滩的十六铺码头,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身着黑色西装的孙中山向欢迎的人群频频挥手致意,很有点领袖的风采。当有记者问孙中山带回了多少钱支持革命时,孙中山的回答显得既有豪情又有无奈:“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孙文的从斜刺里杀出,让民众群情激奋,毕竟,论革命历史,论海内外声望,论建国学理,孙中山都是首屈一指。在那些青年学子以及底层群众看来,布衣出身的孙文似乎更能代表他们的利益。12月29日,在南京的十七省代表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在孙中山、黎元洪、黄兴三位候选人中,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共十七票,象征十七个省)国民政府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以全票当选为副总统。1912年1月1日晚十时,细雨霏霏之中,孙文于中华民国大总统府,也即曾经的南京太平天国天王府和两江总督府前,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誓道: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法律依据是各省都督代表于1911年12月3日制定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由于无法召开具有上下两院的国会,只有变通为由各省都督代表会暂时作为立法机构选举临时总统。这种做法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值得理解和尊重。接下来,就是各总长的任命了:顺利通过黄兴为陆军总长;但宋教仁任内务部长的提议遭到了拒绝,孙中山不得已,只好改荐原江苏巡抚、亲立宪派老官僚程德全担任了内务部长。这也决定了这一届中华民国政府不完全是一个革命派的政府,只是各派势力的拼盘。当然,这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很正常。不过,中央各部的次长,除汤芗铭一人之外,全部都是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同盟会青年骨干。由此也可见,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一届政府将是同盟会主政的政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