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藏,不知道还能去什么地方-前往珠峰的路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来西藏以前,绝对不知道有个叫定日的县,当我确切地知道这个地名时,已经来到定日的一个镇子上,这个镇子叫协格尔,镇子傍着公路两侧而建,有藏式两层民房,也有内地常见的两层水泥房屋,镇子长不足两百米,街道两旁挂满汽车修理、吃饭住宿、商店购物的招牌,我们在一家简洁的青年旅馆住下,发现院子里长着一丛嫩绿的胡豆苗,胡豆已经结着豆角,有的还开着紫色的花朵。大家被这奇特的现象惊呆了,围着胡豆苗谈笑风生,有的处于喜爱,伸手摘一个豆角,大拇指顶一下,一只豆角变成了两半,两粒娇嫩的胡豆蹦跳出来,被人喜滋滋的抛向早已张着的嘴里。嚼动胡豆的时候,弯腰拉紧棉大衣,搓搓手,哈一阵热气。要知道这里可是四千米以上的海拔啊。

    吃罢晚饭,在街道上散步,几个藏族孩子向我们兜售化石。有的则围住我们不放,要求给他们铅笔、苹果和饼干。我们说没有,他们则露出愤怒的眼神,跟在身后久久不肯离去。

    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从波密往林芝再往拉萨一路,常常碰见这样的孩子。车辆经过,就有小孩跑到路边,追着车要东西。当车停下拍照或者吃饭的时候,总有小孩伸出脏乎乎的手,跟我们要吃的,有时车窗刚开,就有孩子趴在车窗上不肯松手,脑袋箭一样戳进车里,把大家吓一跳,赶紧给些零食或一元纸币了事。自助车司机是个很有善心的小伙子,每到一个城镇,就买一把铅笔,当孩子围着我们不走时,司机就把铅笔分发给小孩,这种施舍有时也有遇到难题,有的孩子不要铅笔,用不多的几句汉语说:不要铅笔,要苹果一个,饼干一个,钱一个。大家开始还主动给予,遇的多了,就有点不耐烦。后来我发现,只要经过村庄或者集市,就有孩子快速跑来,将我们围得水泄不通,僧人和老年妇女也常向游人走来,伸出干瘦的手臂乞讨。

    在前往珠峰的路上,有几处路段因为修路,许多车辆停在路边等待放行,就有藏族孩子和老人伸手乞讨,要不到时,嘴里唧唧咕咕骂着人,有的甚至有抢的行为。司机对西藏的每一条路都了如指掌,他把车开到一条小路上,准备绕道前行。几个孩子跑向我们,大声说:叔叔,叔叔,我给你领路,你给钱。

    我们不理他们,孩子干脆趴在车上,说:爸爸,爸爸,我给你指路,你给钱一个。

    我们实在被纠缠的不得了,只好给钱,他们才离车远点。在拉孜县境内,又在修路,车只好绕道走小路,八、九个男女藏民站在路中间,向每辆车要过路费,一辆车十元,收一辆车的过路费,放行一辆,哪辆车不交,就站在路中间,不让车辆经过。我们跟他们讲价,他们摇着头,伸着手,什么也不说,直到把钱拿到手上,才笑一笑,放行。其间,就有三、四岁的孩子趴上车窗,使我们前进不敢,后退不能。西藏给予人们的美好很多很多,但也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乞讨和施舍这种太普遍太普遍的现象,真的值得思考。一个从小只知道乞讨的人,他的青年,他的壮年,乃至于他的老年,他教育自己的后代的时候,该是怎样的结果。

    一个民族又会怎样?

    定日2006.8.2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